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

利令智昏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 lì lìng zhì hūn,意思是因貪利而失去理智,不顧一切。出自《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諺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趙勝)負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利令智昏
  • 外文名:be blinded by lust for money
  • 出處:《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
  • 拼音: lì lìng zhì hūn
  • 釋義:因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
  • 近義詞:財迷心竅、見利忘義
  • 反義詞:見利思義、捨生取義
解釋,出處,成語故事1,庇護魏齊,解圍邯鄲,成語典故2,故事原文,故事譯文,寓意,現實意義,詞語辨析,

解釋

利:私利;令:使;智:理智;昏:昏亂,神智不清。因貪利而失去理智,不辨一切。

出處

《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諺曰:‘利令智昏。’平原君(趙勝)負馮亭邪說,使趙陷長平四十餘萬眾,邯鄲幾亡。”
《三俠五義》第一百零八回:“我何不把他作個養老女婿,又完了女兒終身大事,我也有個倚靠,豈不美哉?可見‘利令智昏’,只顧貪財,卻忘了正事。”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回:“禁不得這班小人,在旁邊唆撥,難免他利令智昏呢!”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四回:他便利令智昏,叫他的幕友、官親,四下里替他招攬買賣:其中以一千元起碼,只能委箇中等差使,頂好的缺,總得頭二萬銀子。
司馬遷畫像司馬遷畫像
章炳麟《敬告對待間諜者》:獨苦國人無識者,利令智昏,則不免受其餌矣。

成語故事1

平原君,名趙勝(?-前253年),是中國東周戰國時期趙國宗室大臣,趙武靈王之子,趙惠文王之弟,漢族,封於東武(今山東武城),號平原君。在趙惠文王和趙孝成王時任相,是當時著名的政治家之一,以善於養士而聞名,門下食客曾多達數千人。和齊國孟嘗君田文、魏國信陵君魏無忌、楚國春申君黃歇合稱戰國四公子。司馬遷著《史記》,將平原君虞卿合立《平原君虞卿列傳》,此外,《趙世家》、《魏公子列傳》、《范睢蔡澤列傳》、《廉頗藺相如列傳》、《魯仲連鄒陽列傳》等亦散記有其事跡。趙惠文王元年(前298),平原君被拜相,其後“三去相、三復位”,前後相趙48年,歷經惠文王、孝成王二朝。
平原君畫像平原君畫像

庇護魏齊

趙孝成王元年(前265),當時秦昭襄王任用范睢為相,范睢在魏國時曾受當時宰相魏齊之辱,於是威脅魏國要殺了魏齊。魏齊於是逃到趙國,躲在平原君之處。秦昭襄王得知後,修書邀平原君宴飲,平原君不敢不從。到了秦國之後,昭讓王要平原君交出魏齊,平原君卻回答:“在富貴時結交的朋友,都是為了貧賤時所預備的;魏齊既然是我的朋友,就算他在,我也不會交出來,何況他現在不在我那裡。”拒絕了秦王的請求。
秦王於是扣留了平原君,威脅趙孝成王交出魏齊,趙王於是緊急發兵包圍平原君的宅第。魏齊趁夜逃出,拜訪虞卿,虞卿認為趙王無法說服,帶著魏齊逃奔魏國向信陵君求助。信陵君一開始不願意見他們,魏齊得知此事後,自剄身亡;趙王於是取魏齊頭送到秦國,平原君才得以回國。

解圍邯鄲

趙孝成王四年(前262年),韓割上黨地與秦,守將馮亭不願降秦,獻上黨十七邑與趙國,欲引趙國抗秦。孝成王大喜,但平陽趙豹認為不可接受。孝成王召平原君與趙禹商議此事,兩人皆認為可以接受。於是趙王派平原君前去受地,令廉頗領軍駐於長平,引發了長平之戰。趙孝成王六年(前260),趙王以趙奢之子趙括替代廉頗為將,秦軍包圍趙軍,趙括投降,秦軍坑殺趙軍四十萬。趙孝成王九年(前257 年),秦軍包圍趙國都城邯鄲。
秦軍圍邯鄲後,魏安釐王曾令晉鄙前往救援,但後來在秦國威脅之下,令晉鄙在盪陰按兵不動。魏王使客將軍新垣衍進入邯鄲,向平原君說秦國發兵攻趙,只是為求為帝,勸平原君尊秦昭王為帝,即可罷兵。平原君對此建議猶豫不決時,魯仲連正好遊歷至趙國,入見平原君,請求與新垣衍相辯,最後魯仲連說服新垣衍不再提帝秦之議,平原君於是轉而向他國求援救趙。
平原君出使楚國,在門下食客毛遂的協助下,說服楚國諦結盟約;同時,平原君夫人為魏國信陵君之姊,平原君遂多次派人前往魏國促其出兵救趙。在平原君動之以情下,信陵君多次請求魏王下令發兵,魏王畏秦,不聽其議,信陵君便依食客侯嬴之議,殺晉鄙奪其兵符,發兵救趙。
平原君回國時,楚國和魏國援軍未到,秦國加緊攻擊邯鄲,邯鄲告急。邯鄲傳舍吏之子李同提議說:“現在形勢十分危急,但你的姬妾數百人仍穿好吃好,如果趙國被攻破,你還能這樣嗎,不如讓夫人以下的人都幫助守城,把家裡的東西都拿來犒勞士兵,如果守得住,還愁沒有這些東西嗎。”平原君於是將家財散盡犒賞軍隊,募得敢死之士三千人,由李同率領攻擊秦軍,秦軍退卻三十里,李同在此役中戰死。楚、魏的援軍隨後趕來,解了邯鄲之圍。
平原君為翩翩公子,天下奇器。他殺嘲笑士人的姬妾,散家財讓李同領兵退秦,用毛遂與楚國定盟是其功績。平原君在亂世之中雖為翩翩公子,但是不識大體,利令智昏。貪圖上黨之地而使趙國四十萬軍隊敗與長平,邯鄲幾乎覆亡。

成語典故2

故事原文

齊人有欲得金者,清旦被衣冠,往鬻金者之所。見人操金,攫而奪之。吏搏而束縛之,問曰:"人皆在焉,子攫人之金,何故?"對吏曰:"取金之時,殊不見人,只見金耳。"《呂氏春秋·去宥(yòu)》

故事譯文

齊國有個想得到金子的人,大清早,穿好衣服戴好帽子,到賣金子的地方去,見到有個人手中拿著金子,就一把搶奪過來。官吏把他逮住捆綁起來,問他道:"人都在這兒,你還搶人家的金子,是什麼原因?"那人回答官吏說:"拿金子時,我只看到金子,根本就沒看到人而已。

寓意

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利慾薰心,往往會喪失理性,做出愚蠢的事來.而古人說“淡泊明志”“無欲則剛”才是正確的處世態度。

現實意義

“利令智昏”四個字,是司馬遷對平原君和趙成王不能趨利而避害的一聲感嘆,其實,更是史學家對事物精準的洞察和對人善良的告誡。古人說“淡泊以明志”“無欲則剛”。一個人如果唯利是圖、利慾薰心,往往會頭腦膨脹、喪失理智,做出些愚蠢的事情來。 到了如今,諸如此類的事情也不少見。職場也好,商場也罷;富人也好,窮人也罷,總有一些人會讓這般故事輪番上演,且演得“活靈活現”。譬如說,小到小雞注水,大到奶粉害人……其實,故事的開始,無一不是見利忘義;而故事的結局,又無一不是害人害己。不管表演者如何粉墨,登場後便已無法逃脫這一命運的掣肘。
任何一個辭彙的形成都來自於現實生活,一本厚厚的辭典,所有的辭彙都是從生活中來的。當我們翻開這部辭書閱讀的時候,遠不如現實的參照。漢語的辭彙極為豐富,我們的祖先習慣於形象思維,我們的文字就是從象形來的。 “利令智昏”,《史記平原君虞卿列傳》“鄙語曰:‘利令智昏’”。鄙語就是俗語,來自民間。不管時間距離多遠,我們今天拿來,對比現實,好像是現代人的產權,像“哇塞!”一樣有時代感和衝擊力。中國的儒家文化對人的影響力的很大的,特別是對平民階層。這在很大程度上約束了平民階層的道德操守,但約束不了上層人群。在現在這個經濟時代,“利令智昏”這一詞就更加凸現出來了。
文化層次決定文明程度,決定理智,決定他的法律意識和秩序。這話可能沒錯。我們承認販毒、殺人越貨、鋌而走險,這大多是一些文化淺層次的人所為,他們見利忘義,利令智昏。而我們在現實中看到的恰恰又是高文化層次人群見利忘義,很多是達到了利令智昏的程度。

詞語辨析

【拼音代碼】: llzh
【近義詞】:見利忘義利慾薰心利令智惛
【反義詞】:見利思義、捨生取義
【歇後語】:
【燈謎】: 財迷
【用法】: 作謂語定語;指貪財
【英文】: be blinded by lust for money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