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文·林奇(美國人本主義城市規劃理論家)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凱文·林奇 Kevin Lynch ,1918年出生在美國芝加哥一個富裕家庭,父母是來自美國的第二代愛爾蘭居民。林奇曾就讀於美國當時一流的學校——法蘭西斯·派克中學。1984年去世,是美國傑出的城市規劃專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文·林奇
  • 外文名:Kevin Lynch 
  • 出生地:美國芝加哥
  • 出生日期:1918年
生平,代表著作,設計思想評價,

生平

1918年出生在芝加哥一個富裕家庭,父母是來自美國的第二代愛爾蘭居民。林奇曾就讀於美國當時一流的學校——法蘭西斯.派克中學。
凱文·林奇(1918-1984)曾在耶魯大學師從一代建築宗師弗蘭克·L·賴特(Frank Lloyd Wright),並最終成為麻省理工(MIT)的規劃教授。任教於麻省理工學院建築學院三十年之久,他幫助建立了城市規劃系,並將之發展成為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築學院之一。1988年,他的家人,朋友,同事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義設立了凱文·林奇獎學金,用以獎掖後進和資助建築學院的圖書館。
在20世紀的美國,他被稱為傑出的人本主義城市規劃理論家。他的理論開拓了研究城市設計理論的一塊新天地,影響了現代城市設計、城市規劃、建築、風景園林等各個學科的建設和發展。於1990年被美國規劃協會授予“國家規劃先驅獎”。

代表著作

1《城市意象》,1960
他花費了5年時間研究人們在穿梭於城市中時,如何對城市空間信息進行解讀和組織,從而於1960年出版了他對現代規劃最有影響的著作《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
概要
城市意象理論認為,人們對城市的認識並形成的意象,是通過對城市的環境形體的觀察來實現的。城市形體的各種標誌是供人們識別城市的符號,人們通過對這些符號的觀察而形成感覺,從而逐步認識城市本質。城市環境的符號、結構越清楚,人們也越能識別城市,從而帶來心理的安定。
城市意象理論根據易為觀察者了解城市的原則,界定了城市形態的概念。該理論認為,城市形態主要表現在以下五個城市形體環境要素之間的相互關係上。空間設計就是安排和組織城市各要素,使之形成能引起觀察者更大的視覺興奮的總體形態。這些形體環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五點:道路、邊界、區域、節點、標誌物。
城市意象的局限性
首先,林奇將人對城市環境的理解僅僅看做是對物質形態的知覺認識,這與分析動物在迷津中的行為極為相似,即覓路和適應環境。更進一步說,僅從感覺經驗出發研究人的認識問題,實際上只是從人的自然生存出發。人對某一環境的回憶首先是在環境中做了什麼,比如具體是在哪裡最後才會回憶環境的外觀如具體的物質形態和建築的細是在哪裡,最後才會回憶環境的外觀,如具體的物質形態和建築的細部等。更進一步說,人們似乎更容易通過文字形式而不是建築形態和細部的圖解來記住環境中的物體。
其次,由於林奇城市五要素的方法對於形成局部的區域概念特別有效,其次於林奇城市要素的方法對於形成局部的域概特別有效而且易於操作,因此被廣泛運用於城市設計當中。這實際上是在城市結構上契入各種想像的秩序形式,並因此而帶有強烈的主觀性。同時這種方法還形成了對城市空間的進一步劃分,如設立邊界性的門窗、綠籬等。領域性的加強雖然對防止犯罪有幫助,但識別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常常使城市空間被分化得更為零碎和隔絕。這不僅與城市的整體性相悖,而且極易產生新的空間障礙,無法在居民與陌生人之間形成一種交流的界面,從而滋生新的社會問題。
2《城市形態》,1981
林奇也意識到《城市意象》的研究缺陷,因此在1981年出版的《城市形態》(Good City Form)一書中,他不再強調可識別性,而是將“感覺”作為城市行為的唯一尺度,而將可識感覺作為城市行為的唯尺度而將可識別性看做是感覺的一種。他承認自己在60年代關於居民對城市的理解過於靜態化和簡單化,忽略了對城市意義的關注,並認為:對於大多數居民來說,覓路實際上是次要的問題,而且對秩序的強調會忽略城市形態的模糊性、神秘性和驚奇性。
概要
主要論述了城市形態的形成原因,以及什麼樣的城市形態是好的,在此基礎上提出“標準理論”概念。這一概念是他提出的城市形態三個分支理論(規劃決策理論、功能理論、一般理論)的綜合。標準理論的特點在於將人的價值觀融進對城市形態的探討中,是“對恰當的城市形態及其原因的一套想法”。
通過比較分析城市空間形態政策與城市空間形態建成實際狀況適合程度,尋找成實狀況程度尋找建成空間背後支持政策的種種目的和動機——價值標準及其劃分。他認為,決定城市空間形態的價值標準存在,並將其劃分為五種類型。隨後他進一步指出,在五種價值標準中,“具有強大作用的價值標準”與“隱性價值的價值標準與隱性價值標準”共同組成城市形態政策制定的核心目的——核心價值標準。

設計思想評價

凱文·林奇的城市意象給我們最大的衝擊,就是讓我們認識到了城市環境與人類主觀感受的關係。在此之前,規劃師關注的僅僅是城市自身和消費效率,對以往幾十年的邏輯工程式思想形式和專業訓練提出質疑。他不是一個那個年代傳統意義上的城市規劃師。他理解生活,懂得心理學,注重城市中一切巨大而敏感的細節。正是城市中的這些小細節都如此重要和複雜使我們曉得:城市規劃的完全專業化是不夠的,優質城市絕不是經過描畫圖紙設計出來的,而是經過察看和剖析規劃出來的。
參考資料
1.凱文·林奇,《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1960
2.凱文·林奇,《城市形態》(Good City Form),1981
3.張樂,凱文·林奇生平及其思想,山西建築,2008
4.陳倩,對凱文·林奇城市意象的分析,山西建築,2009
5.汪原,凱文·林奇《城市意象》之批判,新建築,2003
6.潘斌,驗證凱文·林奇“形態核心價值標準理論”——以上海江灣—五角場地區為例,國際城市規劃,200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