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恩斯定律

凱恩斯定律

凱恩斯於20世紀30年代提出的需求能創造出自己的供給,因此政府採取措施刺激需求以穩定經濟的論點。這是凱恩斯根據對總供給和總需求之間關係的分析,為推行其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而提出的與薩伊定律截然相反的論點。這一論點被稱為凱恩斯定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凱恩斯定律
  • 提出時間:20世紀30年代
  • 內容:需求能創造出自己的供給
  • 提出者:凱恩斯
  • 作用:為推行其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
  • 相反論點:薩伊定律
  • 領域:總量經濟學
簡介,個人簡介,心理定律,表達形式,勞動市場論,利息論,貨幣數量論,相關報導,凱恩斯定律PK薩伊定律,

簡介

凱恩斯認為,僅靠自由機制是無法保證經濟穩定增長,達到充分就業的,必須加強國家干預。據此他提出,在需求出現不足(有效需求不足)時,應當由政府採取措施來刺激需求,而總需求隨著投資的增加,可使收入增加,消費也將增加,經濟就可以穩定地增長,以至達到充分就業,使生產(供給)增加。這一論點被凱恩斯的追隨者們奉為定律,因此叫凱恩斯定律。隨著凱恩斯主義的流行,薩伊定律西方經濟學中日漸銷聲匿跡。但隨著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進入70年代以後,西方國家經濟中出現了嚴重的滯脹局面,凱恩斯主義越來越無能為力,凱恩斯定律在人們心目中日漸失去光彩,開始瀕於名譽掃地了。
中國有成語“南轅北轍”、“殊途同歸”。仔細品味,卻發現凱恩斯定律卻原來於薩伊定律同出一源,基於時間前後,更貼切的說法是,凱恩斯定律是以薩伊定律為基礎的。但是,構成經濟學的需求是有限的,交換中只承認有效的支付不承認空頭支票
凱恩斯所謂的需求決定供給,其實是一種只盯著一種商品的弱視觀點:對某商品的需求決定了對這種商品的生產。通俗地說就是:因為有人要所以有人造。所要和所造都是指同一種商品。如果就交換當中涉及的兩個交換者而言,凱恩斯又恰恰和薩伊相反,凱恩斯考慮的是兩個人——消費者的需求決定了廠商的供給,消費者的需求決定廠商的生產目標,因此需求可以拉動供給;而薩伊定律只著眼於一個人——某消費者的支付能力決定了自己的有效需求。老薩和老凱所謂的“需求”“供給”並不是一回事,供求這對及物動詞後邊的賓語不是同一對象物,其前的動作者也不是指同一人。以2+2的視點來看待這個問題,可以看出,交換雙方同時具有供給者和需求者的雙重身份,而固定的、人為的角色劃分,必然擾亂我們的視線。在凱恩斯時代,經濟學已經從關注包含兩種商品的交換現象變成關注某種需求物的生產組織方式了,即從真正的經濟學衰變成為不務正業的生產技術了。從政府角度來說,凱恩斯定律是目的通過提供支付能力的手段達到需求旺盛的目的,最終把居民都驅趕到一場拜物教的物質追逐當中,在生不帶來死不帶走的拜物追逐中“充實”地終其一生。

個人簡介

約翰·梅納德·凱恩斯(JohnMaynardKeynes1883-1946),現代西方經濟學最有影響的經濟學家之一。1906-1908年在英國財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1908年任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的經濟學講師,1909年創立政治經濟學俱樂部並因其最初著作《指數編制方法》而獲“亞當.斯密獎”。1911-1944年任《經濟學雜誌》主編,1913-1914年任皇家印度通貨與財政委員會委員,兼任皇家經濟學會秘書,1919年任財政部巴黎和會代表,1929-1933年主持英國財政經濟顧問委員會工作,1942年被進封為勳爵,1944年出席布雷頓森林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並擔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董事。1946年猝死於心臟病,時年63歲。凱恩斯一生對經濟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一度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等美稱。凱恩斯出生於薩伊法則被奉為神靈的時代,認同藉助於市場供求力量自動地達到充分就業的狀態就能維持資本主義的觀點,因此他一直致力於研究貨幣理論。1929年經濟危機爆發後,他感覺到傳統的經濟理論不符合現實,必須加以突破,於是便有了1933年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 (以後簡稱《通論》), 《通論》在經濟學理論上有了很大的突破。
劍橋大學皇家學院劍橋大學皇家學院
凱恩斯出生於一個大學教授的家庭。他的父親約翰內維爾·凱恩斯曾在劍橋大學任哲學和政治經濟學講師,母親弗洛朗斯阿達·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會改革的先驅之一。他7歲進入波斯學校,2年後進入聖菲斯學院的預科班。他的天才漸漸顯露,於1894年以全班第一的優異成績畢業,並獲得第一個數學獎。一年後,他考取伊頓公學,並於1899和1900年連續兩次獲數學大獎。他以數學,歷史和英語三項第一的成績畢業。1902年,他成功考取劍橋國王學院(劍橋大學)的獎學金。 凱恩斯可謂經濟學界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的發表於1936年的主要作品《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引起了經濟學的革命。這部作品對人們對經濟學和政權在社會生活中作用的看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凱恩斯發展了關於生產和就業水平的一般理論。其具有革命性的理論主要是:關於存在非自願失業條件下的均衡:在有效需求處於一定水平上的時候,失業是可能的。與古典經濟學派相反,他認為單純的價格機制無法解決失業問題。引入不穩定和預期性,建立了流動性偏好傾向基礎上的貨幣理論:投資邊際效應概念的引入推翻了薩伊定律和存款與投資之間的因果關係。他的這些思想為政府干涉經濟以擺脫經濟蕭條和防止經濟過熱提供了理論依據,創立了總量經濟學的基本思想。凱恩斯一生對經濟學作出了極大的貢獻,曾被譽為資本主義的“救星”、“戰後繁榮之父”。凱恩斯不但是一個理論家,而且是一個實踐家。他曾經在英國財政部印度事物部工作,任劍橋大學皇家學院的經濟學講師,創立政治經濟學俱樂部並因其最初著作《指數編制方法》而獲“亞當·斯密獎”,任《經濟學雜誌》主編,任皇家印度通貨與財政委員會委員,兼任皇家經濟學會秘書,英國財政部巴黎和會代表,主持英國財政經濟顧問委員會工作,出席布雷頓森林聯合國貨幣金融會議,並擔任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董事。

心理定律

凱恩斯三大心理規律:
1.邊際消費傾向遞減
凱恩斯認為,造成人們在一定條件下消費需求不足的原因在於邊際消費傾向遞減,此即第一個心理規律,它是指消費增量在收入增量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小;人們的消費是隨著人們收入的增加而不斷增加的,但消費增加的速度卻總是追不上收入增加的速度。因而在經濟發展的某一時候就會出現嚴重的消費需求不足,成為造成社會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之一。為此就要設法刺激消費,提高社會的邊際消費傾向
2.資本邊際效率遞減
所謂資本邊際效率,就是新增加的每單位投資預期可得到的利潤率。資本邊際效率之所以會趨向遞減,在凱恩斯看來是因為,如果投資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比較悲觀,那么資本邊際效率肯定會趨於低落;如果投資者的預期比較樂觀,投資就會高漲,使供給增加、供給價格降低,從而使新增產品的銷售收入趨於下降;投資的高漲會使資本產品的需求增大,引起這類產品價格上漲,從而使生產成本增大。這兩方面結合在一起,使得樂觀預期情況下,資本邊際效率也趨於遞減。
3.流動偏好
凱恩斯認為,人們在心理上更喜歡以現金形式來保護自己的一部分收入或財富。這種願意用貨幣形式保持自己收入或財富的心理動機,便稱之為“流動偏好”。從有效需求的角度看,流動偏好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大量貨幣收入滯留於人們手中,不能及時充分地轉化為儲蓄和投資,直接壓低了社會總需求的水平;另一方面,為了鼓勵人們放棄流動偏好,就不能使利率過低;而流動偏好又造成了迫使利率提高的壓力。這樣就使得資本邊際效率與利率相比更趨於偏低,從而影響了投資需求的擴大
三大心理定律導致有效需求不足。由於存在邊際消費傾向遞減,短期邊際消費傾向穩定,導致消費不足;由於消費不足,經濟拉動主要應該靠投資;資本邊際效率遞減,私人投資者對經濟的悲觀預期導致投資不足;流動性偏好,導致貨幣需求旺盛,在貨幣供給為外生變數的前提下,會導致利率偏高,從而導致私人投資者的融資成本太高,進一步抑制了投資;私人投資者的投資積極性受到壓制,所以應該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依靠政府投資來拉動經濟,改善私人投資者的悲觀預期,調動私人投資者投資的積極性。由於存在流動性陷阱,貨幣政策存在失效的可能區域,因此更加主張積極的財政政策。

表達形式

“供給創造自己的需求”是對薩依定律最常見的表達形式。不過,如果因此誤以為所有商品生產以後,一定能夠銷售卻是誤會了定律的意義。詹姆斯·穆勒本人是這樣說的:生產,分配,交換隻是手段。誰也不為生產而生產。所有這一切都是中間,中介的活動。目的是消費詹姆斯·穆勒說明了生產者是為求達到消費目的,形成對其他商品的需求才進行生產性的勞動,至於為何創造了“自己的需求”?因為在商品的流通過程中,生產者的生產引起了對其他生產者的商品需求,整個經濟體系也就達到循環,某一數量商品的供給也就帶動了對相同數量商品的需求。於是,古典學派經濟學者得出了這樣的一個結論:生產過剩不可能在流通過程發生。古典學派的代表人物李嘉圖如是說:“任何人從事生產都是為了消費或銷售;銷售則是為了購買對他直接有用或是有益於未來生產的某種其他商品。所以一個人從事生產時,他要不是成為自己商品的消費者,就必然會成為他人商品的購買者和消費者。”至於長久被認為是本定律“發明者”,薩依的描述表達了定律的某些假設前提:在以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兩道交換過程中,貨幣只一瞬間起作用。當交易最後結束時,我們將發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薩依定律需要有兩個假設前提,在不同時間點之間,貨幣的價值是穩定的。貨幣僅作交換媒介,在流通過程中一般不涉及對貨幣無了期的儲藏。一個明確的定律開始確立。直到詹姆斯·穆勒之子,英國哲學家和經濟學家,約翰·斯圖爾特·穆勒出版的《政治經濟學原理》 ,當中對李嘉圖的學說,還有薩依和老穆勒的學說進行了總結,薩依定律從此隱蔽地存在經濟理論,並主宰古典學派的理論基礎。
《心理定律》《心理定律》

勞動市場論

按照英國劍橋大學教授庇古在其所著的《失業論》發表的觀點,庇古教授認為除了一般的摩擦性失業和一般自願失業者外,整個資本主義社會應該是達到充分就業。根據薩依定律,總需求的價格等於總供給的價格,社會的商品並不會出現生產過剩,那么總產量和邊際生產率(馬歇爾創造的概念)將達到最高水平,工人的工資相等於勞動的負效用(馬歇爾創造的另一個概念),除非工人不滿意現有工資水平外,社會不可能出現失業。古典學派將上述現象歸入自願失業,以維持薩依定律所依據的是非自願失業。所以庇古教授提出解決失業的方法就是工人自願降低貨幣工資,從而令勞動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達致均衡,並且反對工會制定過高的工資水平。

利息論

馬歇爾教授說:“一個人用他儲蓄的那部分收入來購買勞動和商品,和他用所謂花費的那部分收入來購買是完全一樣的,這是一條人所熟知的經濟原理。當他使他所購買的勞動和商品用於生產財富,他指望從這種財富生產得到將來享受的手段時,他被認為是進行儲蓄。”簡而言之,收入的公式就是:
收入=消費+儲蓄
這符合薩依定律供求永遠相等的原則,收入(供給)等於消費+儲蓄(需求),不過對貨幣形式的資本儲蓄卻可以看出後期古典學派悄悄地修改了薩依定律的假設前提。
由於消費和儲蓄兩者一樣,而儲蓄又最終轉化成對生產資料的投資,不論資金用於消費和投資兩者都是一樣,利率只是均衡儲蓄和投資的價格。在這裡,儲蓄代表了貨幣形式的資本供應,投資代表了貨幣形式的資本需求。[9]
這理論成為古典學派對利息和投資的表述,流行於二戰前的英法經濟學界。但並非凱恩斯利率理論出現之前唯一的利率理論,例如瑞典的維克塞爾便提出另一利率理論。

貨幣數量論

根據薩依定律的假設前提和收入的公式,貨幣形式的資本只有儲蓄,然後投資這個選擇(消費的那部分屬於資本家的利潤,而貨幣只有交換媒介的用途,所以衍生了古典學派的貨幣數量論。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人們會將擁有的所有貨幣儘快購買消費品或生產資料,而避免貨幣或資金閒置所損失的機會成本。這理論進一步推論,貨幣流通數量不會影響實際經濟變數(如產量、實際工資、就業人數等),“僅能影響這些實際變數的貨幣數值的大小。”貨幣被徹底認為只是價值的量度和交換媒介,作為商品的特質遭到忽視,當中貨幣的價格變化不但沒有受到重視,更得出了貨幣不會影響其他變數的結論。
根據凱恩斯的論點,古典學派盲目篤信薩依定律而忽視了有效需求,結果建造了一個脆弱的理論根基。薩依定律的權威性質從誕生之日起便遭到嚴重挑戰。

相關報導

科特勒行銷”是以凱恩斯定律為基礎的,在西方經濟學中,凱恩斯定律一直以來都是主流的經濟定律。即使凱恩斯主義的泛濫導致西方經濟在20世紀70年代出現“滯脹”,但依然無法撼動凱恩斯定律在市場經濟中的影響和作用。凱恩斯定律至今仍然是市場經濟的主流,仍然是許多國家經濟政策調整的主要依據。當面對市場危機(經濟衰退、金融危機等),各國政府部門首先運用的就是擴大需求的政策。在本質上,只要市場經濟存在,凱恩斯定律就必然存在影響。正是因為消費者需求的不確定性,才成為許多企業的商機,才會成為許多企業獲取競爭優勢的條件。企業利用消費者隨機的、不穩定、不確定的消費行為或習慣或潛在意向,通過市場需求的引導,使相似的消費傾向集中,擴大消費者對本企業產品的需求量。在國內就有許多典型的例子,如奇瑞QQ、動感地帶、脈動酷兒等等,這些就是個性化需求催生出來的消費需求。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是潛在的,如果沒有市場和企業的引導作用,這些潛在的需求很難實現大範圍、大規模的轉換。
科特勒科特勒

凱恩斯定律PK薩伊定律

兩百年前,薩伊提出了一個後來被稱為“薩伊定律”的市場規律:供給會自動地創造自己的需求。薩伊定律的名聲近代一直不怎么樣,多數人對之進行口誅筆伐,現在甚至有人將之拿來但經濟學的笑話講。薩依是怎么描述“供給決定需求”的?薩伊認為,商品交易,不過是以物換物,貨幣只起到一個媒介作用。貨幣的唯一用途,就是購買商品,人們不會把它儲藏起來。這實際上就是說,供給能自行創造需求,供給和需求是恆等的,不會出現生產過剩。
薩伊說貨幣具有惟一用途當然有失偏頗,但是也未必不是對貨幣“四不像”角色思考之後的心得。如果把貨幣看作是異化的商品,則薩伊說交易不過是“以物換物”則是無可指責的事實陳述之辭。就此一點來說,但凡不符合“以物換物”之一般交換形態的經濟學理論一定難以具有普遍適應性,也就是《西方經濟學的終結》所說的,但凡不適用於2+2的經濟學理論一定有問題。
兜里沒錢怎么會想到市場上去買東西?如果兜里有錢了,消費的欲望就明顯強烈,這是一個事實。十幾年前初到深圳的時候有一種生活體驗:如果兜里裝上一兩千元,一天下來就少去一大半甚至所剩了了,而如果兜里只有百十塊錢,一天下來大部分還在兜里,就是一個“窮玩”。這個體驗本來是說當時深圳的物價高企,兜里的錢少了,沒有什麼買得起的,也就只好不買了。民間俗話把這種由於支付能力增強而帶來的消費衝動說成是“被錢燒的”、“有幾個臭錢,看把你燒的”。
有幾個發了點財的朋友總是問,有什麼值得投資的項目沒有啊?該乾點什麼呢?如果沒有現金積蓄,他就不會有這種投資欲望了,有了也是白搭,屬經濟學所說的無效需求。
如果你在一張調查表上寫上“私人飛機”、“海濱別墅”、“遊艇”等項目,站在街頭做一個市場調查,結果可想而知:你碰到的大多是普通平民,沒有這個支付能力,因此需求幾乎為零。但是你把這個調查表拿到“遊艇俱樂部”里進行消費意願調查,結果就不一樣了,你此時得到的需求信息就是由富人們有效的供給產生出來的。
兜里沒錢時的需求不是經濟學人所說的需求。講“交換”,就有一個交換者資格的問題。其實,經濟學不再熱衷於談論具有本質經濟學意義的以物換物的交換之後,卻一直以另一種形式再談論這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有效需求”的概念。沒有支付能力的人,就是沒有交換者資格的人,其需求就是“虛假”的,是經濟學所不予考慮的。
單單考慮以“交換”方式滿足需求來說,供給的確是產生需求的一個原因,當然這個“需求”是限定要用交換手段解決的。如果沒有參與交換所要求的供給能力,人會不會有需求?當然有,但是,這個需求無法在市場上得到解欲,不是經濟學家所說的“有效需求”,這種需求只有通過市場之外的方式去解決,比如搶奪。乞丐餓了知道去乞討,但是當乞討無果又餓得要死,他就會到路邊的食攤上搶東西吃,有時儘管有拳腳相加,他還是先把食物塞到嘴裡,這是本能,和經濟學無關。
故而,如果將“需求”理解為經濟學人所講的有效需求,即指在市場上通過交換手段得到滿足所實現的需求,則薩伊說“供給決定需求”也是完全正確的。在理論體系上,這個被認為過時的經濟學理論其實和現代主流經濟學只考慮有效需求的思想是邏輯一致的,相比之下,現代經濟學倒向稀缺論,卻又強調需求的有效性即支付能力,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的。在理論的邏輯一致即自圓其說方面,是倒退了而非進步了。
薩伊的“供給決定需求論”,說到底其實就是經濟是建立在盈餘之上的理論,是盈餘論,而不是當今經濟學所謂的稀缺論。在私有制前提之下,任何物品都是有主的,所需之物的稀缺不過是所有權的喪失而已,而供給本身無所謂稀缺,稀缺就沒有了供給,稀缺就意味著無效需求。
似乎和“薩伊定律”背道而馳的是“凱恩斯定律”:需求決定供給。那么,到底是“供給決定需求”還是“需求決定供給”?兩個定律有沒有矛盾?如果按照上面對薩伊定律的理解,可以說兩者沒有矛盾,因為此需求非彼需求,此供給亦非彼供給。
《西方經濟學的終結》認為經濟學的對象就應該是“交換”,而任何一宗交換當中都涉及到四個供求量:交換雙方對自有物品的供給和對對方物品的需求。因而,講供給和需求之間的關係,不能籠而統之,要說清楚是哪一個供給和哪一個需求。薩伊定律的對象是消費者,其中的供給和需求都是針對消費者來說的,也就是上面所說的是個人的供給能力決定了可以通過市場解決的個人需求的產生。而這個“產生”,其實也不過是無效的潛在需求向可以通過交換得到滿足的有效需求的一種轉化而已,本來就有,只是因為供給能力達到交換對方的要求而變成市場上的有效需求罷了。“供給”不過是“萬事具備只欠東風”當中的“東風”;而凱恩斯定律的對象則是巨觀經濟中的兩個部門,分別指生產者和消費者雙方,即居民的需求決定了廠商的供給,也就是強調廠商的理性人特徵,廠商會追隨居民的需求而生產。
故而,薩伊定律和凱恩斯定律沒有矛盾,各自適用的對象和場合都不同,但都依然符合心理學上的需求是一切行為的中心的原理。將兩者對立起來,其實是誤解,有點“關公戰秦瓊”的味道了。
現代經濟學均衡理論都是針對所謂不均衡現象而展開的,這就和薩伊根據其自己的這個定律推導出了生產不會過剩的結論有衝突了。然而,均衡理論實在是不怎么樣,均衡的概念本身也含糊不清。如果均衡是存量概念,則可以說加上有效需求的概念,均衡是時時處處存在於市場上的,市場就是均衡。現實當中只存在正常的供求速度的不均衡,這不過是廠商生產追逐居民需求過程中速度的匹配和慣性的超越,是一種存量狀態,而沒有基於需求量和供求量之間不相等的非均衡存在。就人類的生產歷史來說,可以認為全部產品都用於人類消費了,而倒入大海的牛奶是少之又少而完全不值得經濟學給予關注的。如果均衡被看成是流量概念,現代西方經濟學的需求量和供給量概念都是基於一定時段而定義的流量概念,那么只要假以時日,任何市場供求也都是均衡的。因此,現代經濟學一般均衡理論比之陳舊的薩伊定律又是一個經濟學理論的倒退。
實際上,大家在日常交換行為中也都注意到,你拿出(供給)N圓的鈔票則只能買到N圓所需求的商品,這就是薩伊所說的“供給和需求恆等”,以此而論“沒有過剩”也就是順理成章的結論了。
生產過剩”的確是一個十足的偽概念,至少以現代經濟學的“有效需求”觀點來看是這樣。我們不能看到一個時點上廠商倉庫里有存貨就說生產過剩。今天賣不掉不等於明天賣不掉,在廠商期望的價位上賣不掉,不等於降價也賣不掉,你一直等到倉庫里沒貨了,它就在此之前的“一定時間段”里達到“供求量之間的均衡”了,因為供求量被定義為一個時段內的流量。
現實當中,生產線不可能連到每個居民的家裡和消費場所,任何產品都有一個“庫存”問題,惟有當經濟學家可以有效地確認庫存的商品最終會在爛掉之前是要倒掉的而不是賣掉的話,再說“過剩”不遲。
如果執意要把生產速度超越銷售速度看作是“生產過剩”的話,那么這不是一個經濟學的問題。因為,按照和薩伊定律相左的凱恩斯定律來說,廠商是跟隨居民需求而生產的,壓根就不可能存在沒有訂單的生產。經濟學裡的“理性人”假定,從根本上決定了薩伊定律的成立,即“沒有生產過剩存在”,或者說經濟學不會去研究所謂的“生產過剩”。
“需求不足”是常常出現的一個專家口吻的論調,自凱恩斯定律出籠並強調刺激需求的政策以後更是不斷地為專家們用來分析經濟態勢,但這種論調其實無論從薩伊定律還是從凱恩斯定律來看都是不可成立的。以薩伊定律來看,供給決定需求,供求處處均衡,沒有“不足”和“過剩”之說;而以凱恩斯定律來說,既然需求決定供給,那么當需求不足時過剩的供給又從何而來?豈不是自我否定?如果需求不足和生產過剩同時存在,則這時的供給一定不是需求產生的,比如廠商的無根據盲目生產或賭博式庫存,而這種非理性的盲目行為本不屬於經濟學的研究對象。但偏偏是廠商有了點庫存,經濟學家就憂心不已,“需求不足”論調就會跑出來。無怪乎《西方經濟學的終結》把經濟學家戲稱為廠商的“帳房先生”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