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5年

公元175年

公元175年,農曆乙卯年,中國東漢靈帝熹平四年。漢輔立西域拘彌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175年
  • 農曆:乙卯年
  • 年號:熹平四年
  • 事件:詔減田租
大事記,文化紀事,出生,

大事記

1.詔減田租
熹平四年(175)六月,靈帝下詔,令郡國受災者,免收一半田租;其受害十分之四以上者,免收全部田租。
2.漢輔立西域拘彌王
熹平四年(175),西域于闐國王安國進攻拘彌國,大敗之,殺拘彌王。於是漢戊巳校尉、西域長史分別發兵,輔立拘彌侍子定興為拘彌王。
3.蔡邕請除“三互法”
熹平四年(175)三月,議郎蔡邕上疏,請求廢除限制士人為官的“三互法”。“三互法” 規定:凡婚姻親家及二州士人之間不得互動為官。於是因避“三互法”,幽州(今北京西南)、冀州(今河北臨漳西南)二地刺史久缺不補。蔡邑認為“三互法”妨礙朝廷選拔賢才,有害無益,請求廢除,朝廷不許。

文化紀事

1.熹平石經立成
漢朝博士傳經,各依家法師法,章句互有異同,再加以年深月久,輾轉傳抄,文字多訛,引起各家在文字上的歧異和爭吵。熹平四年(175),蔡邕和楊賜等人上書奏求正經文字,得漢靈帝允許,遂將儒家經典刻於石上。
熹平石經亦稱漢石經或一字石經。由蔡邕等參校各家諸體文字的經書,用朱筆以隸書體,將《魯詩》、《尚書》、《儀禮》、《周易》、《春秋》5經和《公羊》、《論語》兩傳寫於46塊石碑上,經工匠雕刻,樹立於太學門外,成為我國最早的官定儒家經本。後人稱之為熹平石經。因經文全部用隸書體書寫,又稱為一字石經。官立石經有極高的權威性,一時每天前往觀看和摹寫者將街巷都塞滿,各家對文字的爭吵也平息。“熹平石經”對統一書籍文字和思想有重要意義。而在摹寫過程中,誘發起以後的捶拓複製、雕版印刷。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石經曾幾次搬遷,損耗殆盡。宋代以來在東漢太學遺址屢有殘石出土。近人馬衡匯集為《漢石經集存》一書。
2.盧植解經
盧植字子乾,涿郡(今河北涿州)人,少與鄭玄同從師馬融,兼通今古文之學,好作精研而不拘守章句。學成歸里,閉門教授。靈帝建寧(168—171)中征為博士。熹於四年(175)拜九江太守,以疾去官,家居著書,先後成《尚書章名》、《儀禮解詁》、《周官禮注》、《禮記解詁》。上書稱家貧無力繕寫,願行能書生二人,共赴東觀,修訂謄錄。並請重立《毛詩》、《左氏春秋》、《周禮》於學官。

出生

孫策(175年-200年),字伯符,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孫堅長子,孫權長兄。東漢末年割據江東一帶的軍閥,漢末群雄之一,三國時期吳國的奠基者之一。《三國演義》中綽號“小霸王”。為繼承父親孫堅的遺業而屈事袁術,後脫離袁術,統一江東。在一次狩獵中為刺客所傷,不久後身亡,年僅二十六歲。其弟孫權接掌孫策勢力,並於稱帝後,追謚孫策為長沙桓王。孫策乃吳氏所出,是長沙太守孫堅的長子。 據《搜神記》記載,吳夫人夢懷日月,而生孫策、孫權的故事[1] 。 在東漢末期的動亂年代裡,作為一方軍閥的孫堅,往往是常年征戰在沙場上,而撫養、教育兒女的重任也就落到了吳夫人的身上。而吳夫人教育兒女也很有辦法,總是寬容、誘導,諄諄教誨,讓兒女自己領悟,明辨是非,於是孫策、孫權兄弟禮賢下士,尊重人才,二人依次接手父親基業,最終把吳國推向最高峰,和鼎足之勢
周瑜(175年—210年),字公瑾,漢末名將,廬江舒縣(今安徽省廬江縣西南)[1]人。洛陽令周異之子,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至太尉。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 (208年),周瑜率江東孫氏集團軍隊與劉備軍隊聯合,赤壁之戰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建安十四年(209年),拜偏將軍領南郡太守。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病逝於巴丘(今湖南嶽陽),年僅36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