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郡

吳郡

吳郡,古代郡名。東漢永建四年(129年)始置,分原會稽郡的浙江(錢塘江)以西部分設吳郡,治所在原會稽郡的治所吳縣(今蘇州姑蘇區),而會稽郡僅保留浙江以東部分,徙治山陰(今紹興越城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吳郡
  • 所屬地區:中國東南
  • 下轄地區:吳縣、海鹽縣、錢唐縣、餘杭縣等 
  • 政府駐地:吳縣
  • 地理位置長江三角洲
  • 人口:63萬(742年)
  • 氣候條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氣候
  • 著名景點:杭州西湖,蘇州園林
建置沿革,漢代,孫吳時期,晉朝,南北朝,隋唐時期,民族人口,

建置沿革

漢代

吳郡所轄屬縣:吳縣(今蘇州市姑蘇區),婁縣(今崑山東北),由拳(今嘉興南) ,海鹽(東漢在今平湖東南),餘杭,錢(今杭州),富春(今富陽),烏程(今湖州),陽羨(今宜興),無錫,毗陵(今常州),曲阿(今丹陽),丹徒(今鎮江)。按後漢書郡國志,吳郡有安縣而無錢唐,但安縣所在不明。比照漢書地理志,可能就是錢塘,此處從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冊。
東漢吳郡領縣13
縣名
守尉治所
縣治位置
備註
吳郡郡治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
本為吳國。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一帶
浙江省湖州市境內
浙江省杭州市市區內
江蘇省常州市市區內
春秋時季札所居地。
江蘇省鎮江市境內
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境內
浙江省嘉興市境內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桐廬縣境內
江蘇省無錫市宜興市境內
邑。
江蘇省無錫市市區內
侯國。
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境內
註:吳郡的核心區域基本處在在吳縣婁縣,其他縣後來有的劃入或設定成了了其他郡。

孫吳時期

吳郡是孫吳都城之一。
建安初,孫策平定江東後領有該郡。郡治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領吳、海鹽、烏程、餘杭、毗陵、丹徒、曲阿、由拳、錢唐、富春、陽羨、無錫、婁、永安、臨水15縣及海昌屯田都尉。
漢末吳初左右置吳郡西部都尉,管轄吳郡西部的無錫、毗陵、武進、雲陽4縣;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縣置建德、桐廬、新昌、新城4縣。黃武五年(226年)富春、錢唐、建德、桐廬、新昌、臨水、新城7縣移屬移屬東安郡,黃武七年(228年)郡廢復歸。黃龍三年(231年)由拳縣改名禾興縣;廢新城縣(不知何時);吳郡西部都尉改稱毗陵典農校尉(約赤烏年間),領毗陵、武進、雲陽3縣,廢無錫縣約在同時;禾興縣改名嘉興縣(242年)。寶鼎元年(266年),烏程、陽羨、餘杭、臨水、永安5縣移屬吳興郡。
吳末領吳、嘉興、海鹽、富春、婁、錢唐、建德、桐廬、新昌、毗陵、武進、雲陽12縣及海昌屯田都尉。
附:毗陵典農校尉
約漢末吳初左右置吳郡西部都尉,以吳郡無錫縣以西4縣屬之,赤烏以前己改稱毗陵典農校尉。校尉治毗陵縣(今江蘇省常州市),轄毗陵、丹徒、曲阿、無錫4縣。漢末吳初時已廢無錫縣(不詳何時);嘉禾三年(234年)丹徒、曲阿2縣改名武進、雲陽。吳末時轄毗陵、武進、雲陽3縣。
孫吳時期吳郡領縣13
郡治縣名今址(2013.1)隸屬郡國備註
吳縣
今江蘇蘇州市
吳郡(220-280)
郡治所在
今浙江嘉興市
吳郡(220-280)
東漢為由拳縣,黃龍三年(231年)改名禾興縣,赤烏五年(242年)正月改名嘉興縣,避太子孫和名諱。
今浙江平湖市
吳郡(220-280)
今杭州市富陽區
吳郡(220-226)→東安郡(226-228)→吳郡(228-280)
今江蘇崑山市
吳郡(220-280)
今浙江杭州市
吳郡(220-226)→東安郡(226-228)→吳郡(228-280)
 都尉治
今浙江建德市梅城鎮
吳郡(225-226)→東安郡(226-228)→吳郡(228-280)
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縣置。
今浙江桐廬縣東北橫村鎮
吳郡(225-226)→東安郡(226-228)→吳郡(228-280)
黃武四年(225年)分富春縣置。
今浙江建德市西南
吳郡(225-226)→東安郡(226-228)→吳郡(228-280)
黃武四年(225年)左右分富春縣置。
海昌屯田都尉
今浙江海寧市西南鹽官鎮
吳郡(220-280)
今浙江富陽市
吳郡(220-226)→東安郡(226-228)→吳郡(228-?)
黃武三年(224年)分富春縣置,後廢入桐溪縣。
毗陵典農校尉
(毗陵縣)
今江蘇常州市
吳郡(220-280)
今江蘇鎮江市丹徒區
吳郡(220-280)
東漢為丹徒縣,嘉禾三年(234年)改名。
今江蘇丹陽市
吳郡(220-280)
東漢為曲阿縣,嘉禾三年(234年)改名。
今江蘇無錫市
吳郡(220?-238?)
漢末吳初廢縣。
說明:本表為吳國天紀四年(280)荊州各郡所轄的縣份,可參見〖孫吳行政區劃〗。

晉朝

鹹和元年(326年),司馬岳被封為吳王,吳郡改為吳國

南北朝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年),罷吳國,復為吳郡。大明七年(463),改隸南徐州。次年復歸揚州。
吳郡
梁太清三年(549),侯景叛亂,攻占吳縣,改吳郡為吳州大寶元年(550)二月,復改吳州為吳郡。
陳後主禎明元年(隋開皇七年,587年),析揚州地置吳州,治吳縣,吳郡隸屬吳州。禎明三年(隋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廢吳郡,改吳州為蘇州

隋唐時期

隋大業元年(605),復改蘇州為吳州。大業三年,又改吳州為吳郡。
武德四年(621)平定江南,改吳郡為蘇州。
貞觀元年(627),全國分為十道(道為監察區),蘇州為江南道治所。
天寶元年(742),蘇州又改為吳郡。為江南東道治所。
唐乾元元年(758),改吳郡為蘇州;又置浙江西道,蘇州隸浙江西道。

民族人口

由於吳郡地區是原先會稽郡的統治中心,人口相對較為密集。東漢時期,吳郡人口達七十萬七百八十二。
東漢末年戰亂不斷,各地人口大大減少。南北朝時期,吳郡人口共四十餘萬,是南朝人口最多的郡之一。
唐朝天寶元年(742),蘇州(吳郡)人口共六十三萬二千六百五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