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82年

公元前182年

公元前182年,屬西漢高后呂雉統治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182年
漢朝紀事,西方紀事,

漢朝紀事

1.宜賓古城牆,長110米,寬8米,高5.6米,為古戎州城牆的部份殘留,現在對其進行了現代裝飾,既古韻猶存,又烙印著新的時代特色。據史料記載,這段古城牆始築於西漢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系土築建築,因年代久遠,戰亂連綿,城牆基本無存。在明朝江武六年(1373年)間,進行了城牆改造加固,形成了比較完善的城防建築體系。後又屢經戰亂,你攻我打,城牆摧陷,能保存下這一段來,實屬不易。
2.呂后六年(公元前182年)改用“五分錢”,徑五分,重二點四銖。文帝五年(公元前175年)改行“四銖錢”,文曰“半兩”,撤銷盜鑄錢令,民得自由鑄造。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改鑄“三銖錢”,重如其文。
3.至西漢年間,實行郡、縣兩級制,後改為州、郡、縣三級制。公元前201年,設定信都郡,治所在信都(即冀州古城)。公元前182年,改信都郡為信都國。
4.冒頓遣使到漢謝罪:“未嘗聞中國禮義,陛下幸而赦之。”同時,他送馬給呂后並修和親之約,但呂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匈奴又入侵狄道攻阿陽。過了一年,匈奴再次入侵上述地方,並且掠走二千餘人。

西方紀事

公元前190年,塞呂西被西庇歐擊敗投降,羅馬停戰的條件之一就是交出漢尼拔。不得已,漢尼拔再次逃亡,在小亞細亞的希臘城邦國家中東躲西藏,而羅馬也是如影隨形,緊追不放。公元前182年(一說是公元前183年),比西尼亞(Bithynia)國王迫於羅馬的威逼,準備將漢尼拔交出去。已經65歲的漢尼拔厭倦了流亡生涯,他自嘲地說:“我這個老傢伙一天不死,羅馬人就一天不得安寧,今天就讓他們如願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