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

公元前208年

公元前208年,秦二世二年。中國的秦朝大一統時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公元前208年
  • 類屬:年代
  • 別稱秦二世二年
歷史紀事,秦滅項梁,指鹿為馬,薛地會議,統一越南,逝世人物,孔鮒,陳勝,李斯,通鑑記載,

歷史紀事

秦滅項梁

公元前208年,秦將章邯在消滅項梁
項梁(?-前208年),秦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宿城區)人,秦末著名起義軍首領之一。楚國貴族的後代,西楚霸王項羽的叔父。在反秦起義的戰爭中為秦將章邯所敗,戰死。項梁的父親項燕楚國名將,在秦滅楚的戰爭中自殺,其祖先項氏多人也是楚國將領。早期項梁因殺人,與侄子項羽避仇至吳中項梁吳中威信頗高,賢士大夫皆出其下,當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辦。項梁利用這種條件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項梁叔侄殺會稽太守殷通回響,任張楚政權上柱國(上柱國,原楚國置,是統領軍隊的最高將領),渡江西進,屢勝秦軍陳勝死後,項梁聽從軍師範增之計,立楚懷王之孫熊心為王,仍稱楚懷王,懷王封項梁為武信君。項梁曾率軍擊敗秦將章邯,在雍丘陣斬秦將李由,後因輕敵,在定陶被章邯打敗,戰死。
梅托羅戰役
哈斯朱拔率軍翻越西班牙東北部的山區,進入高盧,完全出乎了西庇歐的預料。他在高盧中部停下來過冬,並和高盧各部落交好,使大批高盧人加入到他的軍隊中來。次年春天,哈斯朱拔率領大軍翻越阿爾卑斯山。這次行軍中哈斯朱拔展示了他非凡的領軍才能。羅馬人突然發現自己腹背受敵,形勢危急。如果漢尼拔和哈斯朱拔互通訊息,來一個南北對進,羅馬就大勢去矣。漢尼拔只能按兵不動,等待哈斯朱拔的訊息。漢尼拔並不知道哈斯朱拔已經南進到距離他三百公里的地方。哈斯朱拔明白和漢尼拔協同作戰的重要性,他派遣信使南下和漢尼拔聯絡,在信中詳細說明自己的行軍路線和南北對進的想法。不幸的是,這個信使在即將到達漢尼拔的營地時被羅馬軍隊抓獲,結果哈斯朱拔的全盤計畫都落入尼羅手中。
梅托羅戰役梅托羅戰役

指鹿為馬

公元前208年,趙高讓人牽來一隻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陛下,我獻給您一匹好馬。”秦二世一看,心想:這哪裡是馬,這分明是一隻鹿嘛!便笑著對趙高說:“丞相搞錯了,這裡是一隻鹿,你怎么說是馬呢?”趙高面不改色心不慌地說:“請陛下看清楚了,這的的確確是一匹千里好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隻鹿,將信將疑地說:“馬的頭上怎么會長角呢?”趙高一看時機到了,轉過身,用手指著眾大臣們,大聲說:“陛下如果不信我的話,可以問問眾位大臣。”當看到趙高臉上露出陰險的笑容,兩隻眼睛骨碌碌地輪流盯著每個人的時候,大臣們忽然明白了他的用意。一些膽小又有正義感的人都低下頭,不敢說話,因為說假話,對不起自己的良心,說真話又怕日後被趙高所害。有些正直的人,堅持認為是鹿而不是馬。
還有一些平時就緊跟趙高的奸佞之人立刻表示擁護趙高的說法,對皇上說,“這的確是一匹千里馬!”事後,趙高通過各種手段把那些不順從自己的正直大臣紛紛治罪,甚至滿門抄斬。
指鹿為馬指鹿為馬

薛地會議

陳勝死後,項梁的軍隊成為反秦主力。公元前208年,項梁在薛(今山東滕縣東南)地召集各路義軍首領會議,商量破秦計畫。會議決定,立楚國王族後代熊心楚懷王,定都盱眙,項梁為武信君,陳嬰上柱國。薛地會議以後,楚懷王成為各地反秦義軍的名義上的領袖,反秦起義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統一越南

越南,與中國山水相連,雞犬相聞,它世代受漢文化的浸潤,歷史上,曾長期受中國朝廷的轄屬或保護。第一個在越南稱帝的中國人遠在秦漢時代,此人堪稱世界範圍內最長壽的帝王——他就是趙佗
趙佗在嶺南可是大有名頭,他曾是兩廣及越南一帶的“拓荒者”,同時,也是第一代“南越王”。趙佗屬於南越堂堂正正的皇帝,儘管出於禮節,不得不對漢朝象徵性地隱藏起自己的帝號——“南越武帝”。他在位71年,卒時已是漢武帝建元四年——公元前137年。他的壽命確實超過了一百歲,是名符其實的“長壽翁”。
很難考證趙佗確切的出生年月,只能根據《史記》粗略地估計。但趙佗卻是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的老家在恆山真定,也就是現在河北正定。趙氏,原非皇親貴胄,而是武將出身,憑藉赫赫戰功,一點一點熬上來的。
南越武帝趙佗像南越武帝趙佗像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屠睢為主將、趙佗為副將,率領50萬大軍平定嶺南。屠睢因為濫殺無辜,引起當地人反抗,被當地人殺死。秦始皇又任命任囂為主將,和趙佗一起征殺了4年。公元前214年,嶺南總算順利地划進了大秦的版圖。隨即設立了桂林郡南海郡象郡三郡。趙佗被委任為南海郡龍川縣令,這是個戰略位置相當重要的地方。趙佗上任後,採取“和輯百越”的民族政策,並上書朝廷,要求從中原遷居50萬居民至南越,一來,促進民族融合;二來,利於休養生息。
公元前208年,南海郡尉任囂病重,臨終前,他特意把龍川縣令趙佗召到床前,千叮嚀萬囑咐,南海郡傍山靠海、有險可據,是塊稱王稱霸的風水寶地。如今,中原戰亂四起,怨聲載道,倘若有一天,大秦垮台了,南海郡還能擁兵自立。咽氣之前,南海郡尉向趙佗頒發委任狀,指定他接替南海郡尉的職務。
任囂死後,趙佗立刻集合軍隊,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並大量安插自己的親信,掌控了全局。這時,他手下的地盤已經囊括今天中國的廣東、廣西兩省區的大部分地區,福建、湖南、貴州、雲南的一部分和越南北部的廣大地區。手握重兵,又把持地盤的趙佗,在秦朝剛一完蛋,就自稱“南越武王”,把國都定在了番禺,也就是今天的廣州。劉邦登基,兩個政權貌合神離,漢高祖一死,各種摩擦、矛盾徹底公開化。漢朝禁止南越在邊境市場上購買鐵器。趙佗一怒之下,打上門來,一口氣奪取了幾座縣城。趙佗從此加冕為“南越武帝”。他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與漢朝皇帝分庭抗禮。
南越武帝趙佗(前240-前137)南越武帝趙佗(前240-前137)
漢文帝即位,對外採取安撫政策,主動向南越修復舊好,還在真定為趙佗父母的墳墓設定守墓人家,每年按時舉行祭祀,又召來他的堂兄弟,賞賜官職和財物。文帝在丞相陳平的推薦下,任命陸賈太中大夫,前往南越當使者,藉機責備趙佗自立為皇帝而不派一個使者向漢天子報告。
陸賈到了南越,向趙佗曉以利害關係,趙佗被說服,表示要長久做漢朝的藩屬臣子,遵守向漢天子納貢的職責,決定去除帝號歸復漢朝,仍稱“南越王”。
陸賈回京報告此事,漢文帝非常高興。一直到漢景帝時代,儘管趙佗表面上客客氣氣,俯首稱臣,並且春秋兩季,派人到長安朝見漢朝皇帝,但是,在南越國,他卻始終沿用皇帝的尊號。
這位世界上最長壽的皇帝,“和輯百越”,治國有方,先進的中原文化和生產技術給包括越南在內的“南越”帶來了繁榮。趙佗打開了一扇民族融合的大門,對中國文化在越南的傳播具有深遠的意義。這一點,連現代越南人都感同身受。
越南史學家黎嵩贊對趙佗歌功頌德,代表了絕大多數越南人的看法。他說:“趙武帝乘秦之亂,奄有嶺表,都於番禺,與漢高祖各帝一方,有愛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懾乎蠶叢(安陽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詩書而化訓國俗,以仁義而固結人心,教民耕種,國富兵強……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公元前112年,南越國末代君主趙建德與西漢發生戰爭,公元前111年,終於被漢武帝所滅。這個橫亘南疆的政權維繫了90多年,歷經五代而亡。

逝世人物

孔鮒

孔鮒(約前264—前208),字甲,秦人。代表作品為《孔叢子》。 孔鮒,秦末儒生。孔子後裔,居於魏國。孔鮒博通經史,與魏名士張耳、陳余友好。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孔鮒不仕,令其弟子叔孫通仕秦,後召為魯國文通君,拜少傅。秦相李斯始議焚書坑儒之事,孔鮒聽說後,收其家中《論語》、《孝經》、《尚書》等書,藏於祖堂舊壁中,自隱於嵩山,教授弟子百餘人。陳勝領導農民起義,他也從軍反秦,為博士。舊傳《孔叢子》為他所作,實出後人偽托。

陳勝

陳勝(?—前208),字涉,陽城( 今河南省方城縣)人,早年為人傭耕。 陳勝年輕時就是個有志氣的人。他出身僱農,從小就給地主做長工,深受壓迫和剝削,心裡“悵恨久之”,逐漸產生了反抗壓迫、變革現實的思想,曾說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並從小立志要乾點大事業出來。陳勝親率農民將士與秦軍展開激戰,雖奮力拚搏,終究未能挽回敗局,被迫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準備重新聚集力量,再做反秦的努力。但沒想到,竟被跟隨自己數月的車夫莊賈殺害,成為千古遺恨。
陳勝吳廣起義陳勝吳廣起義

李斯

李斯,姓李,名斯,字通古。秦代政治家。戰國末年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早年為郡小吏,後從荀子學帝王之術,學成入秦。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後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被任為長史。秦王採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遊說關東六國,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下令驅逐六國客卿。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為秦王嬴政所採納,不久官為廷尉。在秦王政統一六國的事業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一天下後,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並制定有關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秦始皇死後,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後為趙高所忌,於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被腰斬於鹹陽鬧市,並夷三族。
公元前208年

通鑑記載

二世皇帝下二年(癸巳,公元前二零八年)
冬,十月,泗川監平將兵圍沛公於豐,沛公出與戰,破之,令雍齒守豐。十一月,沛公引兵之薛。泗川守壯兵敗於薛,走至戚,沛公左司馬得殺之。
周章出關,止屯曹陽,二月餘,章邯追敗之。復走澠池,十餘日,章邯擊,大破之。周文自刎,軍遂不戰。
吳叔圍滎陽李由為三川守,守滎陽,叔弗能下。楚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兵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足與計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
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自以精兵西迎秦軍於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陽城鄧說將兵居郯,章邯別將擊破之。銍人伍逢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兩軍皆散,走陳,陳王誅鄧說。二世數誚讓李斯:“居三公位,如何令盜如此!”李斯恐懼,重爵祿,不知所出,乃阿二世意,以書對曰:“夫賢主者,必能行督責之術者也。故申子曰‘有天下而不恣睢,命之曰以天下為桎梏’者,無他焉,不能督責,而顧以其身勞於天下之民,若堯、禹然,故謂之桎梏也。夫不能修申、韓之明術,行督責之道,專以天下自適也;而徒務苦形勞神,以身徇百姓,則是黔首之役,非畜天下者也,何足貴哉!故明主能行督責之術以獨斷於上,則權不在臣下,然後能滅仁義之塗,絕諫說之辯,犖然行恣睢之心,而莫之敢逆。如此,群臣、百姓救過不給,何變之敢圖!”二世說,於是行督責益嚴,稅民深者為明吏,殺人眾者為忠臣,刑者相半於道,而死人日成積於市,秦民益駭懼思亂。
趙李良已定常山,還報趙王趙王復使良略太原。至石邑,秦兵塞井陘,未能前。秦將詐為二世書以招良。良得書未信,還之邯鄲,益請兵。未至,道逢趙王姊出飲,從百餘騎,良望見,以為王,伏謁道旁。王姊醉,不知其將,使騎謝李良。李良素貴,起,慚其從官。從官有一人曰:“天下畔秦,能者先立。且趙王素出將軍下,今女兒乃不為將軍下車,請追殺之!”李良已得秦書,固欲反趙,未決,因此怒,遣人追殺王姊,因將其兵襲邯鄲邯鄲不知,竟殺趙王、邵騷。趙人多為張耳陳餘耳目者,以故二人獨得脫。
陳人秦嘉、符離人朱雞石等起兵,圍東海守於郯。陳王聞之,使武平君畔為將軍,監郯下軍。秦嘉不受命,自立為大司馬,惡屬武平君,告軍吏曰:“武平君年少,不知兵事,勿聽!”因矯以王命殺武平君畔。
二世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擊盜。章邯已破伍逢,擊陳柱國房君,殺之。又進擊陳西張賀軍。陳王出監戰。張賀死。
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陳王以降。初,陳涉既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陳王以眾賓待之,長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亂僭號,而傲長者,不能久矣!”不辭而去。陳王跪謝,遂不為顧。客出入愈益發舒,言陳王故情。或說陳王曰:“客愚無知,顓妄言,輕威。”陳王斬之。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無親陳王者。陳王以朱防為中正,胡武為司過,主司群臣。諸將徇地至,令之不是,輒系而罪之。以苛察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輒自治之。諸將以其故不親附,此其所以敗也。
陳王故涓人將軍呂臣蒼頭軍,起新陽,攻陳,下之,殺莊賈,復以陳為楚。葬陳王於碭,謚曰隱王。
初,陳王令銍人宋留將兵定南陽,入武關。留已徇南陽,聞陳王死,南陽復為秦,宋留以軍降,二世車裂留以徇。
魏周市將兵略地豐、沛,使人招雍齒雍齒雅不欲屬沛公,即以豐降魏。沛公攻之,不克。
趙張耳、陳餘收其散兵,得數萬人,擊李良。良敗,走歸章邯
客有說耳、餘曰:“兩君羈旅,而欲附趙,難可獨立。立趙後,輔以誼,可就功。”乃求得趙歇。春,正月,耳、餘立歇為趙王,居信都。
東陽寧君、秦嘉聞陳王軍敗,乃立景駒為楚王,引兵之方與,欲擊秦軍定陶下;使公孫慶使齊,欲與之併力俱進。齊王曰:“陳王戰敗,不知其死生,楚安得不請而立王!”公孫慶曰:“齊不請楚而立王,楚何故請齊而立王!且楚首事,當令於天下。”田儋殺公孫慶。
秦左、右校復攻陳,下之。呂將軍走,徼兵復聚,與番盜黥布相遇,攻擊秦左、右校,破之青波,復以陳為楚。
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坐法黥,以刑徒論輸驪山驪山之徒數十萬人,布皆與其徒長豪傑交通,乃率其曹耦,亡之江中為群盜。番陽令吳芮,甚得江湖間心,號曰番君。布往見之,其眾已數千人。番君乃以女妻之,使將其兵擊秦。
楚王景駒在留,沛公往從之。張良亦聚少年百餘人,欲往從景駒,道遇沛公,遂屬焉。沛公拜良為廄將。良數以太公兵法說沛公,沛公善之,常用其策。良為他人言,皆不省。良曰:“沛公天授!”故遂從不去。沛公與良俱見景駒,欲請兵以攻豐。時章邯司馬屍二將兵北定楚地,屠相,至碭。東陽寧君、沛公引兵西,戰蕭西,不利,還,收兵聚留。二月,攻碭,三日,拔之。收碭兵得六千人,與故合九千人。三月,攻下邑,拔之。還擊豐,不下。
廣陵人召平為陳王徇廣陵,未下。聞陳王敗走,章邯且至,乃渡江,矯陳王令,拜項梁為楚上柱國,曰:“江東已定,急引兵西擊秦!”梁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聞陳嬰已下東陽,使使欲與連和俱西。陳嬰者,故東陽令史,居縣中,素信謹,稱為長者。東陽少年殺其令,相聚得二萬人,欲立嬰為王。嬰母謂嬰曰:“自我為汝家婦,未嘗聞汝先世之有貴者。今暴得大名,不祥;不如有所屬。事成,猶得封侯;事敗,易以亡,非世所指名也。”嬰乃不敢為王,謂其軍吏曰:“項氏世世將家,有名於楚,今欲舉大事,將非其人不可。我倚名族,亡秦必矣!”其眾從之,乃以兵屬梁。
英布既破秦軍,引兵而東;聞項梁西渡淮,布與蒲將軍皆以其兵屬焉。項梁眾凡六七萬人,軍下邳。
景駒、秦嘉軍彭城東,欲以距梁。梁謂軍吏曰:“陳王先首事,戰不利,未聞所在。今秦嘉倍陳王而立景駒,逆無道!”乃進兵擊秦嘉,秦嘉軍敗走。追之,至胡陵,嘉還戰。一日,嘉死,軍降;景駒走死梁地。
梁已並秦嘉軍,軍胡陵,將引軍而西。章邯軍至栗,項梁使別將朱雞石、餘樊君與戰。餘樊君死,朱雞石軍敗,亡走胡陵。梁乃引兵入薛,誅朱雞石。
沛公從騎百餘往見梁,梁與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將十人。沛公還,引兵攻豐,拔之。雍齒奔魏。
項梁使項羽別攻襄城,襄城堅守不下;已拔,皆坑之,還報。
梁聞陳王定死,召諸別將會薛計事,沛公亦往焉。居鄛人范增,年七十,素居家,好奇計,往說項梁曰:“陳勝敗,固當。夫秦滅六國,楚最無罪。自懷王入秦不反,楚人憐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雖三戶,亡秦必楚。’今陳勝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勢不長。今君起江東,楚蜂起之將皆爭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將,為能復立楚之後也。”於是項梁然其言,乃求得楚懷王孫心於民間,為人牧羊。夏,六月,立以為楚懷王,從民望也。陳嬰為上柱國,封五縣,與懷王都盱眙。項梁自號為武信君。
張良項梁曰:“君已立楚後,而韓諸公子橫陽君成最賢,可立為王,益樹黨。”項梁使良求韓成,立以為韓王,以良為司徒,與韓王將千餘人西略韓地,得數城,秦輒復取之;往來為游兵潁川。
章邯已破陳王,乃進兵擊魏王於臨濟。魏王使周市出,請救於齊、楚。齊王儋及楚將項它皆將兵隨市救魏。章邯夜銜枚擊,大破齊、楚軍於臨濟下,殺齊王及周市魏王咎為其民約降,約定,自燒殺。其弟豹亡走楚,楚懷王予魏豹數千人,復徇魏地。齊田榮收其兄儋餘兵,東走東阿,章邯追圍之。齊人聞齊王儋死,乃立故齊王建之弟假為王,田角為相,角弟間為將,以距諸侯。
秋,七月,大霖雨。武信君引兵攻亢父,聞田榮之急,乃引兵擊破章邯軍東阿下,章邯走而西。田榮引兵東歸齊。武信君獨追北,使項羽沛公別攻城陽,屠之。楚軍軍濮陽東,復與章邯戰,又破之。章邯復振,守濮陽,環水。沛公項羽去,攻定陶。
八月,田榮擊逐齊王假,假亡走楚,田角亡走趙。田間前救趙,因留不敢歸。田榮乃立儋子市為齊王,榮相之,田橫為將,平齊地。章邯兵益盛,項梁數使使告齊、趙發兵共擊章邯。田榮曰:“楚殺田假,趙殺角、間,乃出兵。”楚、趙不許。田榮怒,終不肯出兵。郎中令趙高恃恩專恣,以私怨誅殺人眾多,恐大臣入朝奏事言之,乃說二世曰:“天子之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面故也。且陛下富於春秋,未必盡通諸事。今坐朝廷,譴舉有不當者,則見短於大臣,非所以示神明於天下也。陛下不如深拱禁中,與臣及侍中習法者待事,事來有以揆之。如此,則大臣不敢奏疑事,天下稱聖主矣。”二世用其計,乃不坐朝廷見大臣,常居禁中。趙高侍中用事,事皆決於趙高。
高聞李斯以為言,乃見丞相曰:“關東群盜多,今上急,益發繇,治阿房宮,聚狗馬無用之物。臣欲諫,為位賤,此真君侯之事。君何不諫?”李斯曰:“固也,吾欲言之久矣。今時上不坐朝廷,常居深宮。吾所言者,不可傳也。欲見,無閒。”趙高曰:“君誠能諫,請為君侯上閒,語君。”於是趙高待二世方燕樂,婦女居前,使人告丞相:“上方閒,可奏事。”丞相至宮門上謁。如此者三。二世怒曰:“吾常多閒日,丞相不來;吾方燕私,丞相輒來請事!丞相豈少我哉,且固我哉?”趙高因曰:“夫沙丘之謀,丞相與焉。今陛下已立為帝,而丞貴不益,此其意亦望裂地而王矣。且陛下不問臣,臣不敢言。丞相長男李由為三川守,楚盜陳勝等皆丞相傍縣之子,以故楚盜公行,過三川城,守不肯擊。高聞其文書相往來,未得其審,故未敢以聞。且丞相居外,權重於陛下。”二世以為然,欲案丞相,恐其不審,乃先使人按驗三川守與盜通狀。
李斯聞之,因上書言趙高之短曰:“高擅利擅害,與陛下無異。昔田常相齊簡公,竊其恩威,下得百姓,上得群臣,卒弒齊簡公而取齊國,此天下所明知也。今高有邪佚之志,危反之行,私家之富,若田氏之於齊矣,而又貪慾無厭,求利不止,列勢次主,其欲無窮,劫陛下之威信,其志若韓?為韓安相也。陛下不圖,臣恐其必為變也。”二世曰:“何哉!夫高,故宦人也,然不為安肆志,不以危易心,潔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進,以信守位,朕實賢之。而君疑之,何也?且朕非屬趙君,當誰任哉!且趙君為人,精廉強力,下知人情,上能適朕,君其勿疑!”二世雅愛信高,恐李斯殺之,乃私告趙高。高曰:“丞相所患者獨高,高已死,丞相即欲為田常所為。”
是時,盜賊益多,而關中卒發東擊盜者無已。右丞相馮去疾左丞相李斯、將軍馮劫進諫曰:“關東群盜並起,秦發兵追擊,所殺亡甚眾,然猶不止。盜多,皆以戍、漕、轉、作事苦,稅賦大也。請且止阿房宮作者,減省四邊戍、轉。”二世曰:“凡所為貴有天下者,得肆意極欲,主重明法,下不敢為非,以制御海內矣。夫虞、夏之主,貴為天子,親處窮苦之實以徇百姓,尚何於法!且先帝起諸侯,兼天下,天下已定,外攘四夷以安邊境,作宮室以章得意,而君觀先帝功業有緒。今朕即位,二年之間,群盜並起,君不能禁,又欲罷先帝之所為,是上無以報先帝,次不為朕盡忠力,何以在位!”下去疾、斯、劫吏,案責他罪。去疾、劫自殺,獨李斯就獄。二世以屬趙高治之,責斯與子由謀反狀,皆收捕宗族、賓客。趙高治斯,榜掠千餘,不勝痛,自誣服。
斯所以不死者,自負其辯,有功,實無反心,欲上書自陳,幸二世寤而赦之。乃從獄中上書曰:“臣為丞相治民,三十餘年矣。逮秦地之狹隘,不過千里,兵數十萬。臣盡薄材,陰行謀臣,資之金玉,使遊說諸侯;陰修甲兵,飭政教,官鬥士,尊功臣;故終以脅韓,弱魏,破燕、趙,夷齊、楚,卒兼六國,虜其王,立秦為天子。又北逐胡、貉,南定北越,以見秦之強。更克畫,平斗斛、度量,文章布之天下,以樹秦之名。此皆臣之罪也,臣當死久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願陛下察之!”書上,趙高使吏棄去不奏,曰:“囚安得上書!”
趙高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後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更言。辭服,奏當上。二世喜曰:“微趙君,幾為丞相所賣!”及二世所使案三川守由者至,則楚兵已擊殺之。使者來,會職責相下吏,高皆妄為反辭以相傅會,遂具斯五刑,論腰斬鹹陽市。斯出獄,與其中子俱執。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二世乃以趙高為丞相,事無大小皆決焉。
項梁已破章邯於東阿,引兵西,北至定陶,再破秦軍項羽沛公又與秦軍戰於雍丘,大破之,斬李由項梁益輕秦,有驕色。宋義諫曰:“戰勝而將驕卒惰者,敗。今卒少惰矣,秦兵日益,臣為君畏之。”項梁弗聽。餘乃使宋義使於齊,道遇齊使者高陵君顯,曰:“公將見武信君乎?”曰:“然。”曰:“臣論武信君軍必敗。公徐行即免死,疾行則及禍。”二世悉起兵益章邯擊楚軍,大破之定陶,項梁死。
時連雨,自七月至九月。項羽沛公外黃未下,去,攻陳留。聞武信君死,士卒恐,乃與將軍呂臣引兵而東,徙懷王自盱眙都彭城。呂臣軍彭城東,項羽軍彭城西,沛公軍碭。
魏豹下魏二十餘城,楚懷王立豹為魏王。
後九月,楚懷王並呂臣項羽軍,自將之;以沛公為碭郡長,封武安侯,將碭郡兵;封項羽長安侯,號為魯公;呂臣為司徒,其父呂青為令尹。
章邯已破項梁,以為楚地兵不足憂,乃渡河,北擊趙,大破之。引兵至邯鄲,皆徙其民河內,夷其城郭。張耳與趙王歇走入巨鹿城,王離圍之。陳餘北收常山兵,得數萬人,軍巨鹿北。章邯軍巨鹿南棘原。趙數請救於楚。
高陵君顯在楚,見楚王曰:“宋義論武信君之軍必敗,居數日,軍果敗。兵未戰而先見敗征,此可謂知兵矣。”王召宋義與計事而大說之,因置以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范增為末將,以救趙。諸別將皆屬宋義,號為“卿子冠軍”。
初,楚懷王與諸將約:“先入定關中者王之。”當是時,秦兵強,常乘勝逐北,諸將莫利先入關。獨項羽怨秦之殺項梁,奮勢願與沛公西入關。懷王諸老將皆曰:“項羽為人,慓悍猾賊,嘗攻襄城,襄城無遺類,皆坑之,諸所過無不殘滅。且楚數進取,前陳王、項梁皆敗,不如更遣長者,扶義而西,告諭秦父兄。秦父兄苦其主久矣,今誠得長者往,無侵暴,宜可下。項羽不可遣,獨沛公素寬大長者,可遣。”懷王乃不許項羽,而遣沛公西略地,收陳王、項梁散卒以伐秦。
沛公道碭,至陽城與槓里,攻秦壁,破其二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