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西楚兩漢楚國)

楚(西楚兩漢楚國)

楚,國名。公元前208年,起義軍在山東薛城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楚懷王”,建都盱眙,後又遷到彭城,作為楚國新國都。秦朝滅亡後,項羽自詡為西楚霸王

(概述圖是楚國古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楚
  • 所屬洲:亞洲
  • 首都彭城
  • 官方語言:漢語
  • 政治體制:君主專制政體
  • 國家領袖熊心
歷史,歷代楚王,考古發現,

歷史

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爆發後。劉邦項羽積極回響,加入了起義的隊伍。
公元前208年,起義軍在山東薛城立楚懷王的孫子“熊心”為新一代“楚懷王”,並建都盱眙,後又將楚懷王從盱眙遷到彭城,以彭城作為楚國的國都。
公元前206年,秦朝滅亡以後,項羽以為天下太平,便開始分封諸王,並自詡為西楚霸王,其範圍包括今天湖北、安徽、江蘇、山東、河南一帶地方,國都就在當時的彭城
直到公元前202年,項羽兵敗自刎於烏江為止,彭城都是西霸王項羽的建都之地。儘管項羽定都彭城只有短短的五年時間,但堪稱“霸業五載,雄風千秋”,至今徐州都還留有英姿勃勃的項羽塑像。

歷代楚王

漢高祖劉邦建立西漢王朝以後,於公元前201年以種種藉口為名,除掉了異姓王韓信,改封自己的弟弟劉交楚王,依舊建都彭城,即今天的徐州。到宣帝地節元年(公元前69年),第八代 楚王劉延壽,因與廣陵王勾結篡謀帝位,事發自殺,國除。公元前51年,宣帝封自己的兒子劉囂為第九代王,後又傳三代,到王莽時絕。東漢建武十七年(公元 41年),劉英被封為楚王。漢明帝永平十三年(70年),因被告謀逆,徙丹陽,次年自殺,楚國被廢除。兩漢時期楚王共傳十二代,有13個楚王。
徐州漢文化景區劉邦塑像徐州漢文化景區劉邦塑像
由於漢高祖劉邦的故鄉在徐州,西漢初一大批開國功臣都在這裡起家,所以國在漢代有著特殊的地位。在徐州地區發現 很多漢代崖洞墓,其中就包含有楚王及王后墓。迄今為止,基本上可以認定為楚王及王后墓的有8座,均“鑿山為藏”,都屬西漢時期。其中北洞山、獅子山、駝籃山M1和M2四墓座北朝南,均有長墓道,墓室結構近似,年代較早;龜山M2南墓和M2北墓、石橋M1和M2四墓座東朝西,皆作短墓道,長甬道,墓室結構略 同,年代較晚。這批陵墓雖早年被盜,但仍出土大批珍貴文物,反映了地方王國強盛的實力和經濟發達的程度。徐州漢代王陵不僅在同時代的王陵中比較突出,而且 也使後代一些帝陵相形失色,是名副其實的地下宮殿

考古發現

考古發現的漢代楚王陵中,當首推獅子山漢墓。1984年,徐州市博物館在徐州市獅子山西麓發掘了一處西漢兵馬俑坑,出土兵馬俑2300餘件,當時發掘者推 測它是某楚王陵的陪葬俑坑。1991年7月14日在該兵馬俑坑以東約500米處的獅子山找到了兵馬俑坑的主人的墓葬,1994年12月至1995年4月, 南京博物院與徐州兵馬俑博物館聯合組隊,發掘了獅子山漢墓,取得了重大成果,被評為“’95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首。
獅子山漢墓南北總長117、東西最寬13.2米,總面積851平方米,由外墓道、內墓道、天井、耳室、甬道、側室、棺室及陪葬墓等部分組成。該墓雖遭盜 掘,但內墓道的三間耳室倖免遇難,保存了下來。總計出土2000餘件(套)遺物,有金器、銀器、銅器、鐵器、玉器、漆器、陶器、骨器等各類遺物。玉器共出 土200多件,包括喪葬、禮儀、裝飾、及生活用玉等方面。喪葬用玉包括玉衣、玉壁、鑲玉木棺、玉板等;禮儀用玉包括玉戈、螭龍玉飾等;裝飾用玉包括玉壁、玉璜、玉環、龍形佩、玉沖牙、心形佩、玉觽、玉舞人、玉劍飾等;生活用玉包括卮、高足杯、玉枕、玉帶鉤等。獅子山漢墓出土的玉器總體來說博大精深,挺拔生 動,代表了楚國玉器製作的最高水平。出土的金縷玉衣,用4000多片上好的和田玉玉片製成,玉片小而精緻,有的僅0.5厘米見方,玲瓏剔透,是目前發現質 量最好的玉衣,堪稱絕品。出土的兵器,如戈、戟、矛、鈹、殳、劍等,填補了漢代初年冷兵器研究的一大空白。如出土好幾捆銅鈹,均為實用兵器,有大小兩種, 清楚地展示了這種兵器從秦末到漢初的演變過程。獅子山漢墓出土印章200餘枚、封泥80餘枚,其數量之多,為歷代王陵所僅見。印章封泥內容分為楚王廷官 吏、軍隊武官、地方職官三類,印章封泥的出土為研究西漢早期楚王國官制、區域地理、印信制度、一國與地方行政關係等問題提供了翔實的資料。獅子山漢墓出土 的銀盆是目前發現的漢代最大的銀器,金扣腰帶是迄今為止發現的質量最好的胡式帶具。根據獅子山漢墓規模大而主體建築部分相對狹小、結構上缺少廁間和排水設 施、建造粗糙、兵馬俑倉促掩埋等現象,發掘者推斷墓主可能是參與“七國之亂”兵敗自戕的劉戊
徐州獅子山楚王陵徐州獅子山楚王陵
北洞山漢墓位於徐州市區北10公里處。1986年徐州博物館和南京大學考古專業對此墓進行了清理。北洞山漢墓由墓道、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三部分構成,全長 66.3米,結構複雜,共有不同用途、大小不等的19個墓室和7個小龕。北洞山漢墓規模宏大,建築的平面布局採用主體建築和附屬建築呈兩條互相垂直的軸線 的設計,既各自成組,又形成有機的整體。在立面上,墓葬的主體建築、附屬建築和地下貯藏室採用了幾個平面依次降低的設計方法,使得這組龐大的地下建築群主 次分明。主體建築的甬道和各室的室頂以及牆面均以石粉、黃泥等拌成的粘合土塗抹平整,外髹漆塗硃砂,東西側室的地面上也有髹漆塗朱的痕跡,可見當時整個墓 室是一個紅彤彤的世界,莊嚴肅穆而又充滿神秘氣氛。這種“致以丹漆”的葬俗,根據史料記載只有秦始皇的陵墓使用過。北洞山漢墓雖多次被盜,但仍然出土了一 批有價值的遺物,特別是墓道兩側的小龕內出土了未經擾亂的200餘件彩繪陶俑,歷史、藝術價值都很高。
馱籃山漢墓為1989年在徐州市東北郊發現,東西並列兩墓,相距130米。兩墓形制基本相同,均由斜坡墓道、甬道、前室、後室及若干側室、耳室所組成。西 墓墓道長26米,洞室長27.74米,甬道兩側有三組對稱的耳室,後室南側設廁間、浴間和兵器庫。東墓墓道長30.4米,洞室長21.6米,也有六個耳室 和廁間、浴間,但無兵器庫。二墓早年被盜,但仍出土文物1000餘件。從墓室構築和兵器庫的有無分析,西邊墓墓主是男性,東邊墓墓主是女性。
小龜山楚王陵位於徐州市西北約9公里的小龜山。1981年發現並發掘,稱之為“小龜山2號墓”。此墓有兩條墓道銜接兩條甬道,南北平行並列,相距20米;二 條甬道之後又各有一組墓室,兩組墓室之間有壺門通過。二墓構築基本相同,均由墓道、甬道、前室、中室、後室和若干測試、耳室組成。南墓全長82.5米,北 墓全長83.5米。二條墓道均露天開鑿,斜坡式,各長10.5米。甬道和墓室全部鑿築在山腹中,北墓甬道南側有一耳室,甬道盡端有前室、中室、後室各一, 並附有一個側室。南墓甬道兩側有三耳室,甬道盡端有前室、中室、後室各一,並附有三個側室、一個耳室。墓中出土“劉注”銀印1枚,據此得知小龜山M2南墓 的主人為第六代楚王劉注,北墓死者是他夫人。另外在龜山西麓發現龜山1號崖洞墓,出土中有“楚私官”、“御食官”、“文後家官”、“丙長翁主”等銘刻銅 器,該墓應為小龜山M2的附葬墓。
1982年10月,徐州市石橋石灰廠開山採石時發現西漢崖洞墓兩座,南墓編號為M1,北墓編號為M2。二墓道南北平行並列,相距僅10米。M1規模較大, 全長61米,墓道長4.2米,進入山洞中的甬道長46米,甬道北側壁有一耳室,甬道後接前室、後室附四個側室。早年被盜,洗劫殆盡,僅存銘刻“□君”銅釜 1件,玉壁兩件,玉珌1件及二件玉衣片。M2較小,墓道已毀,甬道長19.9米,後接一主室。出土隨葬品167件,其中出土銘刻“明光宮”、“王后家”、 “趙姬家”銅器多件,朱書“中宮□”漆器多件,故推定M1墓主為楚王,M2墓主為皇后。但是由於兩墓規模懸殊,二號墓又不出玉衣,與王后身份不甚相符,也 不排除M2為其他女性陪葬墓的可能。
徐州八座楚王墓,除龜山M2可根據出土名章確定為第六代楚王劉注及其王后墓以外,其它6座墓主是那個楚王?目前只能做一點推測。西漢楚王有12個,早於劉 注的有劉交、劉郢(漢表作“郢客”)、劉戊、劉禮、劉道;後於劉注的有劉純、劉延壽、劉囂、劉芳、劉衍、劉紆。根據墓中出土的遺物判斷,北洞山、獅子山、 馱籃山四墓應早於龜山劉注墓,墓主可在劉交、劉郢、劉戊、劉禮、劉道五人中推定。石橋二墓稍晚於劉注墓,有可能是劉純或劉延壽的夫婦墓。在已發掘40多座 漢代諸候王墓中,徐州地區就占了約五分之一。徐州地區的楚王陵能夠排出比較明確的序列並歸納出一些基本特徵,它的發展具有自身的系統性。漢初各諸侯國“文 物百官,制同京師”,因此研究楚國的陵墓制度對研究漢代的帝王陵寢制度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