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瓦米·恩克魯瑪

克瓦米·恩克魯瑪

弗朗西斯·恩威亞·克瓦米·恩克魯瑪(Francis Nwia Kwame Nkrumah)(1909年9月21日,恩克羅富爾,—1972年4月27日,布加勒斯特。)加納國父黑非洲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外交家、國務活動家,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驅和非洲社會主義嘗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泛非主義泛非運動和非洲統一主要倡導者,非洲統一組織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之一,深受非洲人民尊敬。1957年領導加納成為黑非洲第一個獲得獨立的國家。1952年3月21日—1957年3月6日任黃金海岸總理;1957年3月6日—1960年7月1日任加納總理;1960年7月1日—1966年2月24日任第一任加納總統。 執政期間,恩克魯瑪大力發展民族經濟,力圖改善民眾生活。他推行泛非主義,支持非洲民族獨立運動,倡導非洲統一。這種種舉措最終招致了西方帝國主義國家和國內反動勢力的不滿和敵視。1966年2月24日應邀訪問越南時被軍警發動軍事政變推翻,長期流亡海外,1972年4月病逝於羅馬尼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弗朗西斯·恩威亞·克瓦米·恩克魯瑪
  • 外文名:Francis Nwia Kwame Nkrumah
  • 別名:奧薩格耶福
  • 國籍:加納
  • 民族:特威族
  • 出生地:英屬黃金海岸恩克羅富爾
  • 出生日期:1909年9月21日
  • 逝世日期:1972年4月27日
  • 職業:政治家、教師
  • 畢業院校林肯大學賓夕法尼亞大學
  • 信仰泛非主義非洲民族主義、非洲社會主義
  • 主要成就:加納獨立之父
    非洲社會主義理論的締造者和踐行者
    非洲統一組織發起人之一
    不結盟運動發起人之一
    非洲民族解放運動的先驅
  • 代表作品:《殖民地走向自由之路》、《恩克魯瑪自傳》、《非洲必須統一》
  • 配偶:法緹婭·恩克魯瑪
  • 子女:4人
  • 政黨:加納人民大會黨
  • 學位碩士
  • 宗教羅馬天主教
人物簡介,人物傳記,早年生活和教育,探索自由之路,回到非洲,獨立建國,救世主,天才演說家,奧薩格耶福,危機,曾經的富饒,偏激的國策,政變,流亡歲月,巨星隕落,英雄離世,長眠之地,評價,著作,榮譽學位,與中國的患難之交,

人物簡介

克瓦米·恩克魯瑪(Kwame Nkrumah,1909年9月21日—1972年4月27日)
克瓦米·恩克魯瑪克瓦米·恩克魯瑪
加納第一共和國總統兼武裝部隊總司令,加納人民大會黨終身主席,幾內亞共和國名譽總統。

人物傳記

早年生活和教育

1909年9月21日出生在英屬黃金海岸西部地區東恩濟馬地區埃倫貝萊區的恩克羅富爾村,當時名叫弗朗西斯·恩威亞·克瓦米·恩克魯瑪(Francis Nwia-Kofi Ngonloma)。他的父親是村裡的金匠。母親是小商販。幼年時常隨母親去市鎮做小買賣
1915年進入本村羅馬天主教國小讀書,並接受洗禮皈依天主教。畢業後在一所國小當教員。
1927年由天主教會保送到阿克拉國立師範學院接受師資培訓,同年轉入阿奇莫塔學院學習,在該校非洲人教員、西非學生聯合會負責人維吉爾·阿格雷宣講的民族主義思想影響下,萌生了爭取民族獨立的思想。
克瓦米·恩克魯瑪克瓦米·恩克魯瑪
1930年畢業後回到家鄉的教會學校教書。
1932年到阿米薩諾的天主教神學院當教員。
由於他非常聰穎,他的叔父—一個金剛石的勘探者,決定把他送到美國去學習。
1935年留學美國,在賓夕法尼亞州林肯大學攻讀經濟學和社會學,1939年獲文學學士學位
1939年後相繼進入林肯大學神學院賓夕法尼亞大學學習,1942年獲得神學學士、教育學碩士學位。
1943年,他又獲得了哲學碩士學位。同時先後在林肯大學等幾所美國黑人大學任教。留美期間,廣泛研讀了康德黑格爾笛卡爾尼采、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人的著作,尋求非洲殖民地走向自走的道路。讚賞美國黑人運動領袖馬庫斯·加維提倡的“返回非洲”和建立非洲合眾國(又稱“泛非合眾國”)的主張,立志為非洲的完全解放和統一奮鬥終身。

探索自由之路

在美期間,恩克魯瑪開始投身政治活動,積極組建美國和加拿大非洲學生聯合會,並任主席,出版非洲刊物《非洲講解員》,宣講民族解放和非洲統一思想。與美國著名黑人領袖保羅·羅伯遜和威廉·愛德華·伯格哈特·杜波依斯保持聯繫。
恩克魯瑪恩克魯瑪
1945年6月到英國,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格雷法學院深造,攻讀博士學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興起的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激勵下,毅然投身於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到倫敦後不久就參加了西非學生聯合會,並被選為副主席。
在倫敦期間,他還在倫敦結識了加納獨立運動活動家喬治·帕德莫,受帕德莫的影響,他放棄了學業,決心致力於非洲的非殖民化,並參加了第五屆泛非大會(1945年10月在曼徹斯特舉行)的組織籌備工作,為大會起草了《對殖民列強的挑戰》和《告殖民地工人、農民和知識分子書》,提出開展以非暴力的積極行動為基礎的鬥爭,爭取自治和獨立。會後被選為泛非大會新設立的工作委員會秘書長,負責制訂執行大會綱領,協調非洲和西印度群島各殖民地人民的鬥爭。同時,他在倫敦組織與會的西非代表,建立西非國民大會,任秘書長,1946年3月主持出版秘書處機關刊物《新非洲人》(月刊),宣傳非洲統一和民族主義思想,提出爭取非洲統一和完全獨立的口號。
為加強西非人民在反對殖民主義鬥爭中的統一行動,恩克魯瑪親往巴黎與法國國民議會中的非洲議員蘇魯-米岡·阿皮蒂、列奧波爾德·塞達·桑戈爾費利克斯·烏弗埃-博瓦尼等人共同擬定了建立西非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等計畫。在旅歐西非留學生中建立了秘密組織“圈子”—西非團結和民族獨立鬥爭的先鋒。兩次在倫敦主持召開西非會議,成立英國有色人種工人聯合會並任黃金海岸工會大會主席。

回到非洲

1947年11月應邀回國領導反對殖民主義的鬥爭。恩克魯瑪懷著對社會主義和泛非主義的強烈興趣,回到了時稱“黃金海岸”的加納,1948年1月任黃金海岸統一大會黨總書記。他走遍全國各地宣傳、發動民眾,同時整頓黨的組織、發展黨員,使該黨迅速以阿克拉為中心的“殖民地區”擴大到全國。
1948年3月因支持退伍軍人、工人要求工作、增加工資和抵制外國貨的民眾運動,要求英國殖民當局把行政權交給黃金海岸臨時政府而被捕。7月獲釋後用自己的薪水創辦了加納學院,培養鬥爭骨幹。
恩克魯瑪恩克魯瑪
1948年9月3日創辦《阿克拉晚報》,1949年1月2日《早晨電訊報》在塞康第出版發行,宣傳爭取自治或獨立的民族主義思想。在全國組建統一大會黨的青年委員會。
1949年6月12日因主張“立即自治”,與宣稱英國已經改變了對殖民地態度的統一大會黨保守派領導人分道揚鑣,另建人民大會黨,當選為主席兼總書記。 他提出以非暴力的“積極行動”和一切合乎憲法的手段(策略行動),即採取非暴力不合作方式與英國政府進行鬥爭,立即實現完全自治。
1949年11月20日主持全國代表大會,拒絕英國殖民當局炮製的庫馬西憲法草案,要求立即給予黃金海岸在大英國協內完全的自治地位。
1949年12月創辦《每周郵報》,號召人民抵制庫馬西憲法草案。
1950年1月22日因發動全國總罷工再次被捕入獄,被判處3年徒刑(一說為2年)。

獨立建國

1951年2月,黃金海岸人民大會黨在全國立法會議選舉中獲得90%以上的選票,贏得了全部38個普選議員席位中的34個議席,恩克魯瑪獲得該國歷史上個人最高的2.278萬票當選為立法會議議員,並於2月12日被釋放,出任政府事務領導人。
1952年3月5日英國政府批准恩克魯瑪修改憲法的建議,政府事務領導人改稱總理,許可權僅低於英國總督而高於英國人部長。
1953年7月10日再次提出修改憲法,要求英國宣布黃金海岸是大英國協內一個獨立自由的國家。
1954年6月人民大會黨在大選中獲勝,恩克魯瑪連任總理。
1956年7月人民大會黨在全國大選中擊敗要求實行聯邦制的反對黨派,贏得立法會議104個席位中的72個,堅持中央集權的恩克魯瑪繼續任總理。英國妄圖利用各黨派對憲法修正案的不同意見,阻撓黃金海岸獨立的計畫落空了。
1956年8月立法會議通過了恩克魯瑪提交的獨立議案。
1957年3月6日黃金海岸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獲得獨立的第一個黑非洲國家,國名改為加納,恩克魯瑪任加納第一屆政府總理。
恩克魯瑪主張取得獨立的非洲國家應盡力幫助仍在鬥爭的人民,以非洲大陸的完全解放和統一為己任。1958年4月發起召開非洲獨立國家會議,強調加強團結和合作,支持阿爾及利亞的獨立鬥爭。11月組建加納—幾內亞聯邦,建立兩國交換駐節部長制度。12月主持召開第一次全非人民大會,譴責殖民主義制度,要求實現非洲的完全解放。1961年4月加納與幾內亞、馬里成立“非洲國家聯盟”,制訂了聯盟憲章。1963年5月在非洲國家首腦會議上呼籲實現非洲統一,促進了非洲統一組織的成立,非洲國家民族獨立運動從此翻開新的一頁。恩克魯瑪也是不結盟運動的發起者這一,為開發中國家的興起做出積極貢獻。
在國內著手清除殖民主義殘餘。實行幹部的非洲化,提拔非洲人擔任武裝部隊的軍官;建立法律學校,培養自己的法官和律師。實行以國營經濟為主,五種經濟並存的政策。制定了兩年(1957~1959年)鞏固計畫和第一個五年計畫(1959~1964年)。1960年7月1日宣告成立共和國,廢除以英國女王為國家元首的制度,建立總統共和制,當選為加納共和國總統,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加納科學院院長、加納大學校長等職。1965年6月蟬聯總統。1965年10月21日—1966年2月24日任非洲統一組織主席。1962年以後加緊社會主義試驗,制定“七年經濟發展計畫”,大辦國營和集體農場,進行大規模的重工業基本建設。1963年被授予國際列寧和平獎。

救世主

天才演說家

恩克魯瑪積極從事非洲民族解放運動,成為反帝反殖民的鬥士。1960年加納廢除君主制,恩克魯瑪任首屆總統,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他的個人威望達到了頂峰。他是天才的演說家和鼓動家,自青年時代起就顯露出公開演講的才華,他那洪亮的聲音和深思的漂亮外表對民眾很有吸引力。 儘管他在私下談話時語調溫和,但當他來到人民中間並向他們講話時,就判若兩人了。他只要說上幾句話,就能使他們激動得發狂。很明顯,他的人民是忠於他的。他看起來也是忠於他的人民的。

恩克魯瑪在聯合國大會講壇恩克魯瑪在聯合國大會講壇

奧薩格耶福

恩克魯瑪被大多數加納人奉若神明,稱之為“奧薩格耶福”,意為“救世主”、“解放者”,在議會大廈前矗立了一尊高達6米的恩克魯瑪塑像,底座上刻著“國家的締造者”。恩克魯瑪本人的思想也發生了急劇的變化,以“救世主”自居。他獨攬國家大權,發號施令,以他的意願和好惡治理國家,排斥一切不同政見者和鎮壓反對派,達到了“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境地。恩克魯瑪又以他的主觀願望,不顧加納國情,盲目和強迫推行“非洲社會主義”的激進方針,使加納社會出現混亂、經濟陷於困境。結果,在短短几年內,加納人民民眾怨聲載道,反對派對恩克魯瑪進行了猛烈的抨擊,指責他已成為一名孤家寡人的“獨裁者”。
1964年1月,恩克魯瑪提出憲法修正案,該修憲草案使加納人民大會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恩克魯瑪也因此成為國家終身總統和執政黨終身主席。修正案以99.91%的選票獲得通過。恩克魯瑪的憲政改革將使加納自獨立以來一直實行的事實一黨制和恩克魯瑪的專制統治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和固化。
克瓦米·恩克魯瑪

危機

曾經的富饒

獨立之初,加納是非洲大陸“富裕”的國家之一,人均收入為50英鎊,擁有2億英鎊(約合4億美元)的外匯儲備,這對人口不足700萬的小國來說,是一筆可觀的財富。恩克魯瑪執政初期,大力發展林業、漁業和畜牧業,主要出口產品可可的產量豐收,鋁土礦和黃金等礦產資源得到有效利用。在沃爾特河興建阿科松博大壩,形成巨大的沃爾特水庫,有防洪、發電、灌溉、航運、漁業之利。政府為農村提供發展資金,興建學校和交通,引入免費醫療和義務教育制度。恩克魯瑪推行社會主義政策,建立社會福利制度
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人

偏激的國策

儘管如此,加納仍是一個落後的農業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80%以上,而它的經濟仍然依賴傳統經濟作物可可的出口收入(約占出口收入的60%)。1960年,恩克魯瑪開始推行激進的社會經濟改革,被稱為“非洲社會主義”。企圖在短期內改變加納落後的面貌和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他致力於使加納工業化,以擺脫在國際貿易體系的弱勢地位。他決心使加納在經濟上獨立,企圖通過在本國生產加納所需的一切的辦法來取消進口,減少對外國資本、技術和物質產品的依賴。他對工業企業、種植園和商店實行了國有化,得到的卻是災難性的後果。就是意味著由政府來進行生產—不管政府是否能勝任,也不管當地生產的物品比進口的還要昂貴。但是,他的努力並未成功,加納的農業由於缺少資金和扶持很快衰落,同時,他也未能在加納建成真正意義上的工業體系。國有化、合作化和大規模的經濟發展計畫破壞了原有經濟秩序;迎合恩克魯瑪好大喜功的不少榮譽性建設項目耗盡了國庫,造成巨大財政赤字,1966年外債高達10多億美元,經濟狀況惡化。
由於物價飛漲,失業人數劇增,多數勞動人民和公教人員的生活水平下降,以及執政黨和政府內的貪污腐化叢生和爭權的傾軋,引起廣大人民的強烈不滿,出現了政局動盪和社會不安。同時,恩克魯瑪推行的激進改革,也觸及傳統封建勢力和民族資產階級的利益,成為他們攻擊的目標。恩克魯瑪不但不懸崖勒馬,反而加強壓制批評意見和嚴厲鎮壓反對派。於是多次出現暗殺總統未遂事件,在武裝部隊和治安部隊內部出現了對總統不滿的言行。恩克魯瑪為了加強安全防範,聘用了一批外國保鏢,其中有古巴人、南非人和阿拉伯人,並將總統衛隊擴大到1000多人,聘請蘇聯和民主德國軍事顧問加以訓練,成為一支精銳部隊。在總統府內修建崗樓、暗堡和地下室,成為一個堅固的堡壘。當時非洲大陸新獨立的國家出現了軍事政變的浪潮,使恩克魯瑪預感到危機來臨,他採取了一系列預防政變的措施,如撤換非嫡系的武裝部隊和治安部隊的高級軍官,擴大效忠於他的民兵組織,並通過其“御林軍”—國家安全局和總統府衛隊加強社會治安,削弱了警察的作用。這在武裝部隊和治安部隊製造了不安的氣氛。
恩克魯瑪恩克魯瑪

政變

加納武裝部隊的部分軍官除對恩克魯瑪實施的災難性政治表現不滿外,特別反對他建立第二武裝民兵組織,認為他企圖削弱武裝部隊的力量。早在1965年就出現了一個反對恩克魯瑪的秘密組織—“革命委員會”,主要頭子是第二旅旅長科托卡上校和第一旅旅長奧克蘭上校。鑒於恩克魯瑪在國內外的威望,以及他直接掌握了部分武裝力量,他們在等待時機。
1966年2月21日,恩克魯瑪應胡志明主席的邀請,離開阿克拉飛赴河內對越南進行正式友好訪問,同時順道訪問北京。這是黑非洲第一位國家元首對正在進行抗美救國戰爭國家的訪問,隨行人員達88人。這一盛大的訪問,引起加納全國的關注。同時,恩克魯瑪的親信、執掌加納武裝部隊的總參謀長阿菲里將軍也前往衣索比亞首都亞的斯亞貝巴出席會議。執掌軍政大權的兩位要人同時出訪,使加納出現權力真空。“革命委員會”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作出發動政變的決定,以軍事演習的名義,將他們所掌握的部隊調集到首都阿克拉近郊,包括一支傘兵部隊、一支機械化部隊和一個步兵營。雖然軍隊的調動是公開的,但它的政變計畫卻沒有被恩克魯瑪的情報系統發覺。加納武裝部隊的兵力不超過1萬人,主要由陸軍組成,擁有兩個步兵旅。還有一支主要由警察組成的治安部隊,約9000人。第一步兵旅和第二步兵旅參加政變,就足以控制整個武裝部隊。
1966年2月23日子夜,政變軍隊與忠於恩克魯瑪的武裝力量在首都展開激戰,各地區的民兵組織表示反對政變,正在國外訪問的恩克魯瑪宣布要返國鎮壓“反動派的叛亂”。雖然總統府衛隊的主要領導人已隨恩克魯瑪出國訪問,但衛隊始終處於警戒狀態,當發現叛軍的進攻時,立即予以還擊。他們憑藉堅固的防禦工事,一次又一次擊退叛軍的進攻,使叛軍蒙受很大的損失,他們等待外界的援助,等待著恩克魯瑪總統的歸來。這曾使政變領導人一籌莫展,就轉而全力對付民兵組織。民兵組織雖然反對政變,由於缺乏統一指揮,各地區的抵抗被政變部隊分別擊潰,同時政變部隊封鎖機場,設定障礙以防恩克魯瑪座機突然降落。在民兵組織瓦解後,政變領導人調集兵力和大炮向總統府發動新的進攻,猛烈的炮火摧毀了總統府的防禦工事。直到2月28日,政變部隊完全占領總統府後,政變才宣告最後勝利。至3月2日,恩克魯瑪基本失去了返回加納恢復權力的希望,從此流亡國外。
根據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和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後來的解密檔案所提供的證據顯示,美國總統林登·貝恩斯·詹森及其政府參與了推翻恩克魯瑪總統的政變,其主要原因是美國政府意識到恩克魯瑪政權的社會主義傾向和他的反西方的激進主義
恩克魯瑪在聯大講演恩克魯瑪在聯大講演

流亡歲月

加納發生軍事政變時,恩克魯瑪正從仰光抵達北京,轉赴河內。當他在北京的釣魚台國賓館下榻後,中國駐加納大使即對他說:“總統閣下,我報告你一個不幸的訊息,加納發生了政變。”這太出乎恩克魯瑪的意料之外,他驚訝地說:“不可能吧?”轉而又說:“不過也有可能,這樣的事已經發生過,並都具有革命鬥爭的性質。”他中止訪越計畫,滯留北京觀望國內的變化。在這危難時刻,周恩來總理兩次同恩克魯瑪單獨會談,勸他要冷靜對待,總結教訓,積蓄力量,做長期鬥爭的準備。
幾日後,隨行的官員紛紛離他而去,加納駐華大使也宣布不承認他為加納總統(1966年10月政變上台的加納政府隨即單方面中斷同中國的外交關係)。之後,恩克魯瑪接受幾內亞總統艾哈邁德·塞古·杜爾的邀請,於1966年2月28日離開北京,經蘇聯、南斯拉夫和阿爾及利亞去幾內亞。3月2日抵達科納克里,受到盛大歡迎,被塞古·杜爾總統授予“幾內亞共和國兩總統”之一的榮譽頭銜。恩克魯瑪希望在塞古·杜爾的支持下,返回自己的祖國重新掌握權力。又寄希望於坦尚尼亞總統朱利葉斯·坎巴拉吉·尼雷爾派遣遠征軍助他回國奪權。包括塞古·杜爾、尼雷爾在內的許多非洲國家領導人對恩克魯瑪表示同情和支持,但他們不可能也無力幫助恩克魯瑪奪回政權,因為這牽涉到一個國家之間關係的國際法問題。
恩克魯瑪無奈地在幾內亞定居下來,有生之年再也沒有回到加納。此後,恩克魯瑪從事探討非洲民族解放運動和非洲國家獨立後的發展道路問題,他在《在加納黑暗的日子裡》一書中,總結了加納爆發軍事政變的原因。他認為加納政變不是他的經濟政策失誤引起的,而是帝國主義和國內反動派的一起陰謀,意在“中止和逆轉加納的社會主義性質的進程”。他得出兩點論點:第一,非洲獨立國家若要生存下去,就必須奉行一種徹底的社會主義政策;第二,必須爭去非洲大陸的完全解放和建立全非聯合政府。
恩克魯瑪在晚年生活中讀書、寫作、接受採訪、打理花園和宴請賓客。儘管不再擔任公職,他覺得西方情治單位仍在威脅著他的人身安全。尤其是當他的廚師離奇死亡後,他擔心有人企圖毒害他,他在自己的房子裡囤積食物。他懷疑外國代理人竊取他的私人郵件,長期生活在綁架和暗殺的恐懼中,這使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這種情形與史達林晚年相似)。對於那些把持加納權力的反動軍人和政客來說,恩克魯瑪雖然倒台,但在國際上依然有很高的聲望,在加納國內不乏追隨者。因此在他們看來,恩克魯瑪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個威脅。
恩克魯瑪恩克魯瑪

巨星隕落

英雄離世

1971年初,恩克魯瑪健康狀況日益惡化。同年8月,離開幾內亞前往羅馬尼亞就醫。1972年4月27日因前列腺癌惡化在布加勒斯特逝世,終年63歲,一代英雄隕落黑海之濱。他的去世,使加納軍人政權最後擺脫了始終隨其身後的陰影。
1972年4月30日,羅馬尼亞政府派出專機在恩克魯瑪夫人等護送下,將靈柩從布加勒斯特運到科納克里,安放在幾內亞國家人民宮。7月7日,幾內亞政府派軍用飛機將遺體運回阿克拉,舉行了有各國代表參加的數千人的弔唁儀式。7月9日,加納救國委員會阿昌龐軍人政權)將恩克魯瑪遺體空運到他的出生地恩克羅富爾村安葬,舉行了有兩萬多人參加的隆重國葬。作為引導和鼓舞非洲人民走向民族獨立的政治領袖,他擁有崇高的威望,人民永遠銘記他為非洲解放事業所建立的功勳。
克瓦米·恩克魯瑪克瓦米·恩克魯瑪

長眠之地

1992年阿克拉市中心的恩克魯瑪陵園竣工,恩克魯瑪遺體從家鄉遷移過來,長眠在這肅穆幽靜的陵園之中,供人們憑弔。在當年恩克魯瑪宣布加納獨立的地方,矗立著一尊栩栩如生的恩克魯瑪銅像,恩克魯瑪身著長袍,眼神堅定,高舉右手,手指前方,似乎正在振臂高呼,展現出當年率領加納人民爭取民族獨立鬥爭的英勇形象。紀念碑上端酷似艾菲爾鐵塔,中部寓意金字塔,下方形似泰姬陵,而底層是安放恩克魯瑪遺體的大理石棺槨,象徵恩克魯瑪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利益走遍世界,奮鬥終生。紀念碑整體結構又像一支向上發射而折斷的箭,表示恩克魯瑪英年早逝,事業未竟,激勵後人要繼續奮鬥。時至今日,仍有許多加納人前往紀念館緬懷他。
如今,在恩克魯瑪的故鄉恩克羅富爾鎮依然保留著這位民族英雄的衣冠冢和故居。
恩克魯瑪陵園恩克魯瑪陵園

評價

1966—1979年的加納歷屆政府基本上均對恩克魯瑪持否定態度,直到1979年加納愛國軍人傑里·約翰·羅林斯發動政變上台後,重新評價並肯定了恩克魯瑪的歷史功績。
在加納人民心中,恩克魯瑪並未走遠。正如這位非洲民族解放鬥士遺言所說,“死亡並不能澆熄我在加納和非洲所點燃的火焰。在我死後,這火焰將繼續燃燒和傳遞,給所有人民以光明和指引。”
以恩克魯瑪為代表的第一代非洲領導人所開創的非洲社會主義嘗試雖然未能成功,但對處於落後和蒙昧狀態的黑非洲大陸來說不失為一次偉大的探索,它對人類社會的發展來說,是具有積極意義的。
1963年,在他的努力倡導下,“非洲統一組織”得以成立。這一組織後來演變為我們所熟知的“非洲聯盟”,至今在非洲區域發展與合作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恩克魯瑪墓恩克魯瑪墓
恩克魯瑪1960年提出的“非洲合眾國”理念,是非洲幾代領導人和非洲民眾的夢想,影響深遠。進入新世紀後,非洲經濟發展較快,政局趨於穩定,“非洲合眾國”議題重現。2007年7月在阿克拉舉行的非盟第九屆首腦會議上,討論了建立非洲聯合政府及“非洲合眾國”等問題。會議發表《阿克拉宣言》,強調非洲大陸加快政治、經濟一體化進程以及建立非洲聯合政府的重要性。重申非盟將致力於在現有地區經濟共同體之間進行協調,推動區域經濟健康、有序、和諧發展,為建立非洲共同市場作準備。指出非盟的終極目標是建立“非洲合眾國”。認為非洲一體化進程沒有具體的時間表。會議成果表明,非洲確立了一體化的遠大目標,但真正實現還面臨許多困難,需要循序漸進,有很長的路要走,可謂路漫漫其修遠。
2000年,恩克魯瑪被英國廣播公司BBC)評選為非洲千年人物,BBC將恩克魯瑪描述為一個“獨立英雄”和“作為國際自由象徵的第一個擺脫殖民統治的黑非洲國家的領導人”。2009年9月,加納總統約翰·阿塔·米爾斯宣布,將每年的9月21日(時值恩克魯瑪誕辰一百周年)定為國家法定假日,以此向恩克魯瑪表示崇高敬意。
恩克魯瑪銅像恩克魯瑪銅像

著作

恩克魯瑪主要著有《黑人歷史:歐洲政府在非洲》(1938年)、《殖民地走向自由之路》、《加納:恩克魯瑪自傳》(1957年)、《非洲必須統一》(1963年)、《非洲特性》(1963年)、《良知主義》、《新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最後階段》(1965年)、《克瓦米·恩克魯瑪的理論》(1967年)、《再探非洲社會主義》(1967年)、《來自科納克里的聲音》(1967年)、《在加納黑暗的日子裡》(1968年)、《革命戰爭》(1968年)、《哲學和意識形態的非殖民化》(1970年)、《非洲的階級鬥爭》(1970年)、《鬥爭的延續》(1973年)、《我談自由》(1973年)、《革命道路》(1973年)等著作。

榮譽學位

恩克魯瑪一生曾獲得林肯大學莫斯科國立大學開羅大學、波蘭克拉科夫雅蓋隆大學東柏林洪堡大學和其他許多大學授予的榮譽博士學位

與中國的患難之交

恩克魯瑪於1961年8月、1966年2月訪問中國。
恩克魯瑪與中國領導人建立和發展的真摯友誼已成為中非領導人交往史上廣為流傳的佳話。恩克魯瑪對華友好,他頂住西方壓力使加納於1960年7月5日同中國建交。翌年9月他成為繼艾哈邁德·塞古·杜爾之後第二位訪華的非洲國家元首。周恩來對他十分敬重,親自陪同他赴杭州會見毛澤東主席。
恩克魯瑪曾向周恩來提出訪黑非時,一定要首先訪問加納。周恩來欣然允諾,計畫1964年1月11日至16日前往訪加。但就在周恩來訪加前9天,發生了謀刺恩克魯瑪未遂事件,加納局勢驟然緊張,首都各要害地點和部門都由軍隊把守。恩克魯瑪一家和助手離開總統府搬進海邊的一座城堡,並取消了一切外出活動。周恩來聽到上述訊息後,與陳毅黃鎮喬冠華等一起商議,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按原計畫仍赴加納訪問。他說,我們不能因為人家遇到暫時的困難就取消訪問,這是不尊重人家,不支持人家。這個時候去才能體現我們是真正的友好,真正患難的友情。至於外交儀式,我們可以打破通常的禮賓慣例。他指派副外長黃鎮先去加納,向恩克魯瑪轉達他的慰問,並告之他將如期訪加以及中方的具體想法:考慮到總統的安全,禮賓安排方面可以從簡,在周恩來抵離加納時請總統不必赴機場迎送,也不必來中國代表團下榻的賓館,國宴、會談都可以安排在總統的住處進行。恩克魯瑪聽了中方的意見後,甚為感動,連連道謝。中國總理這種大無畏精神和處處為他人著想的崇高品格,很快在非洲國家間廣泛傳開。周恩來抵達加納後,當晚即前往恩克魯瑪臨時住地(戒備森嚴的克里斯琴博堡)拜會主人。恩克魯瑪一見到周恩來就萬分欣喜地說:“歡迎您,很感謝您能來!”周恩來隨即轉交了毛澤東致恩克魯瑪的慰問信。恩克魯瑪十分感激,當場交給新聞官,指示立即全文發表。此訪,周恩來同恩克魯克瑪舉行了三次會談。恩克魯瑪在會談中表示,周恩來的這次訪問,是歷來外國領導人對加納的訪問中最重要的一次。加納報紙稱讚說,中國是加納在反帝反殖鬥爭中最可靠的朋友。
1966年2月24日,恩克魯瑪在訪問越南後順道訪華。當天,加納國內發生了軍警頭目約瑟夫·亞瑟·安克拉和阿克瓦斯·阿曼卡瓦·阿弗里法推翻恩克魯瑪政府的軍事政變。當恩克魯瑪座機在北京降落前,中方已獲悉上述訊息。周恩來在機場同劉少奇主席緊急商量,果斷決定暫不發此訊息,仍按總統身份接待恩克魯瑪,有關的一切禮賓安排均按原計畫進行,劉少奇主席照常舉行歡迎宴會。當各項日程結束恩克魯瑪返抵釣魚台國賓館後,周恩來才讓參加接待的原中國駐加納大使黃華到恩克魯瑪下榻的房間,告訴他加納發生政變的情況,並把外電有關報導交給恩克魯瑪,幫助他全面了解情況。恩克魯瑪深為感激,敬佩周恩來是一位重友誼重感情主持正義的真朋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