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一體化

經濟一體化

經濟一體化是國家與國家間的經濟聯合。經濟一體化不但是世界經濟的特有現象,而且是當代世界經濟的特有現象。它反映了當代世界經濟的一個重要特徵。概括地說,經濟一體化有以下特徵; 第一,它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在經濟上的聯合; 第二,經濟一體化需要國家對經濟的聯合調節; 第三,經濟一體化有不同的程度和不同的範圍; 第四,經濟一體化有可能在已有基礎上不斷發展,因而是一個過程,不同水平的一體化只是整個一體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 第五,經濟一體化會對成員國產生有利結果,並產生新的經濟機制從經濟一體化的內容來看,可以有貿易一體化、貨幣一體化、經濟政策一體化、經濟計畫一體化等。如果按照程度及發展水平的不同,經濟一體化可以分為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經濟聯盟等四種類型。一般地說,經濟一體化只能在相同類型的國家間實現,相似的經濟機制和經濟制度是構成一個新的經濟體的基礎。在實行經濟一體化的國家之間,產品和生產要素的流動是最基本的內容。這一過程會對一體化組織的內外產生重要影響及兩種不同的效應,因而經濟一體化成為當代世界經濟中的一種特有機制,對世界經濟產生了不可忽略的影響。

基本介紹

定義,經濟一體化,廣義,狹義,形式,歐洲經濟,歷史沿革,歐盟東擴,世界影響,北美地區,產生過程,自由貿易協定,評價,亞太經合,東協—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中國—東協,理論實踐,

定義

經濟一體化

經濟一體化(Economic Integration)理論是指加入同盟的國家有區別地減少或消除貿易壁壘的商業政策。

廣義

即世界經濟一體化,指世界各國經濟之間彼此相互開放,形成相互聯繫、相互依賴的有機體。

狹義

地區經濟一體化,指區域內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或地區,在一個由政府授權組成的並具有超國家性的共同機構下,通過制定統一的對內對外經濟政策、財政與金融政策等,消除國別之間阻礙經濟貿易發展的障礙,實現區域內互利互惠、協調發展和資源最佳化配置,最終形成一個政治經濟高度協調統一的有機體的這一過程。

形式

根據各參加國的具體情況和條件以及它們的目標要求,有特惠關稅區、自由貿易區關稅同盟、共同市場和經濟聯盟等多種形式。
特惠關稅區
特惠關稅區又稱優惠貿易安排,是指在成員國之間相互給予關稅減讓的優惠待遇。特惠關稅區的稅率最惠國稅率還低,但成員國之間仍有一定程度的關稅存在,它是發展程度低、最鬆散也最易行的區域一體化組織形式。
自由貿易區
自由貿易區是指由簽訂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組成的貿易區。成員國之間免徵關稅和取消其他貿易限制,但對區外國家仍保持各自的關稅和限額。
關稅同盟
關稅同盟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國家為了取消彼此之間的關稅或各種貿易壁壘,建立共同的對外關稅而締結的同盟。同盟內部商品自由流通和自由競爭。關稅同盟在一體化程度上比自由貿易區進了一步。
共同市場
指在關稅同盟基礎上實現生產要素的自由流動,在同盟內建立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其最終目標是要實現完全的經濟聯盟。
經濟聯盟
是經濟一體化的最終發展目標和最高級的形式。它要求其成員國在實現關稅、貿易和市場一體化的基礎上,建立一個超國家的管理機構,在國際經濟決策中採取同一立場,行使統一的貨幣制度和組建統一的銀行機構,進而在經濟、財政、貨幣、關稅、貿易和市場等方面實現全面的經濟一體化。

歐洲經濟

歷史沿革

歐洲經濟一體化大事記
時間 事件
1950年5月9日 提出歐洲國家煤和鋼的資源供應共同規劃;確立了創立“歐洲聯邦”的戰略目標。
1951年5月 歐洲煤鋼共同體(ECSC)成立。
1952年5月27日 簽署《歐洲防禦聯盟條約》,該條約在法國未得通過。
1957年3月25日 簽訂了《歐洲經濟共同體條約》和《歐洲原子能共同體條約》,統稱為《羅馬條約》。
1958年1月1日 歐洲經濟共同體正式成立。
1959年1月1日 首次降低關稅10%。
1962年1月30日 共同農業政策生效。
1967年7月1日 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委員會合為一體。
1968年7月1日 關稅同盟生效,取消了歐盟內部工業產品流通關稅,制定了共同對外關稅稅則
1968年7月29日 歐盟內部勞務自由流通。
1972年3月 創立“洞中之蛇”匯率制度,使各國貨幣浮動幅度降至2.25%。
1973年1月 丹麥、英國和愛爾蘭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使共同體擴為9國。
1975年2月28日 簽署洛美公約,同44個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國家建立聯繫。
1978年4月3日 同中國簽署《貿易協定》。
1978年 歐洲煤鋼聯營、歐洲經濟共同體和歐洲原子能委員會合為歐洲共體(EC)。
1979年3月13日 埃居體系取代貨幣蛇型浮動體系;歐洲貨幣單位(埃居)成為歐洲記賬單位。
1981年1月1日 希臘加入歐共體。
1986年1月1日 西班牙和葡萄牙加入歐共體。
1986年2月 簽署《單一歐洲法案》。
1987年7月1日 《單一歐洲法案》生效,規定在歐洲委員會中實行投票加權的表決規則,不再實行全體一致原則。
1990年7月1日 資本流動自由化,經濟貨幣聯盟第一階段開始實施。
1992年2月7日 簽訂《馬斯特里赫特條約
1993年1月1日 歐共體實現單一大市場。
1993年11月1日 《馬約》正式生效,歐共體改稱歐洲聯盟(EU)。
1994年1月1日 經濟貨幣聯盟第二階段開始實施;歐洲貨幣局建立。
1995年1月1日 奧地利、瑞典和芬蘭加入歐盟。
1995年12月 確定歐洲單一貨幣第三階段於1999年1月1日開始啟動。貨幣的名稱為“歐元”(EURO)。
1997年6月 簽署穩定與增長公約、第二匯率機制。
1998年6月 歐洲中央銀行成立。
1999年1月 歐元誕生
2000年1月15日 準備接受保加利亞、羅馬尼亞、斯洛維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和馬爾他等國加入歐盟。
2001年1月2日 希臘成為歐元區的第12個成員國。
2002年1月1日 歐元開始流通。
2002年12月13日歐盟哥本哈根會議決定在2004年5月1日前,接受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拉脫維亞、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賽普勒斯、立陶宛和馬爾他等十國為歐盟的正式成員國。

歐盟東擴

歐盟的東擴計畫大體上經歷了3個階段:
先期準備階段(90年代上半期)。主要是與中東歐國家簽署聯繫國協定(也稱歐洲協定),制定入盟標準和實行先期準備戰略。波蘭和匈牙利於1991年,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於1993年,波羅的海三國於1995年,斯洛維尼亞於1996年分別與歐盟簽署了聯繫國協定。聯繫國協定以法律形式確定了歐盟與聯繫國的政治經濟關係,目的是使聯繫國逐步融入共同體中。聯繫國協定的目標是在2002年前實現工業品的自由貿易並為其他部門的經濟合作奠定基礎。
制定入盟談判時間表階段。1995年,馬德里首腦會議提出入盟談判應在政府間會議結束半年後開始。1996年,佛羅倫斯首腦會議認可了上述提議。在 1997年6月的阿姆斯特丹會議上,首腦們指示理事會審查即將於7月推出的歐盟委員會對各申請國的意見。1997年7月歐盟委員會發表《2000年議程》。該議程分為三個部分,即共同體政策的前景、歐盟2000~2006年的財政框架以及歐盟東擴問題。在《2000年議程》中,歐盟委員會認為,依據哥本哈根標準,歐盟應首先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和賽普勒斯六國為成員國。1997年12月,歐盟盧森堡首腦會議批准了歐盟委員會的建議,決定首先同上述6國進行入盟談判,而對剩下的5個國家即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則視其進展而定。會議還拒絕了土耳其的候選國資格。
正式入盟談判階段。1998年3月12日.在倫敦召開了歐洲大會,歐盟成員國以及申請加入歐盟國家的政府首腦參加了會議,土耳其拒絕與會。歐洲大會是與會者討論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和內政事務以及經濟合作的一個論壇,旨在配合歐盟東擴進程。3月30日,歐盟各國外交部長和中東歐首批6國外交部長聚會布魯塞爾,正式開始了入盟談判進程。科素沃戰爭後歐盟明顯加快了東擴步伐,同時決定對東擴戰略進行調整。1999年12月,在歐盟赫爾辛基首腦會議上,歐盟宣布將於2000年同6個新候選國,即斯洛伐克、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立陶宛、拉脫維亞和馬爾他開始人盟談判,同時宣布給予土耳其入盟候選國資格,但暫不與之談判。2000年2月14日,歐盟外長理事會正式開始了同新6國的入盟談判。2002年12月中旬,歐盟哥本哈根首腦會議決定2004年5月1日將正式接納波蘭、匈牙利、捷克、斯洛維尼亞、愛沙尼亞、賽普勒斯、斯洛伐克、立陶宛、拉脫維亞和馬爾他等10個國家加入歐盟,會議還對羅馬尼亞、保加利亞的入盟時間及土耳其的入盟談判問題作了較為明確的規定。2003年4月16日歐盟雅典非正式首腦會議期間,歐盟15國與上述10個申請國簽訂了加入條約。
東擴是歐盟世紀之交的重大事件之一,它不僅對歐盟未來的發展將產生深遠影響,也將對整個全球的政治與經濟格局產生重大影響。歐共體成立之初,就已經表達了將一體化擴展到整個歐洲的願望。《羅馬條約》第一句話就是:“矢志為歐洲各國人民間日益緊密聯盟奠定基礎”,並“決心以共同行動消除分裂歐洲的障礙,確保其國家的經濟與社會進步”。就是說,歐盟將最終成為歐洲一體化的代言人。但是,在歐盟內部,民族、國家的邊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是不可能消失的;在歐盟的統一體外,還有其他利益集團的存在,外部的不平衡與不協調同樣會影響內部均衡。這些都決定了東擴之後,歐盟的一體化之路不會一帆風順。

世界影響

歐盟的建立對世界經濟的發展具有深遠影響。一方面,它會產生“聚集效應”,如今它不僅吸引了西歐的眾多國家參與,而且吸引了許多中東歐轉型國家。這從經濟上來看,主要是因為我們前面介紹的關稅同盟效應;從政治上看,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政治影響遠非單個成員國所能及。另一方面,它會產生“擴散效應”。這並非要求所有國家完全與歐盟一樣,而是從一體化經濟學角度來說,內部不同程度和不同範圍的自由貿易會取得不同程度的貿易創造貿易轉移規模經濟、投資刺激等效應。歐盟的建立對於歐洲經濟發展是有利的,但對非成員國向歐盟國家的商品和勞務出口、直接或間接投資就可能產生十分不利的影響。而且,由於歐盟內部生產要素、商品的自由流動所導致的生產的調節,也會出現各個集團利益的重新分配,從而使一部分企業和個人遭受損失。但從長遠來看,歐盟同非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將很可能隨著其經濟實力的增強而擴大,內部也會採取有利措施來調節利益的分配。可以預言,隨著歐盟經濟一體化和政治一體化的發展,歐盟將在經濟上持續走強並在國際事務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不斷地向建立“大歐洲自由貿易區”邁進。

北美地區

產生過程

1989年1月1日,兩國簽署《加—美自由貿易協定》 (Canada-U.S. Free Trade Agreement)。1990年,墨西哥正式提出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舉行談判。在經過了連續14個月的緊張談判,美、加、墨三國外貿部長終於在1992 年8月12日達成了《北美洲自由貿易協定》。1994年1月1日起,把美、加、墨三國經濟更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終於正式誕生了。

自由貿易協定

降低與取消關稅
開放金融保險市場
放寬對外國投資的限制
公平招標
保護智慧財產權

評價

首先,北美自由貿易區增進了地區合作,最突出的表現就是緩解了1994年底爆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其次,北美自由貿易區促進了三國貿易投資的擴大。隨著各成員國關稅非關稅壁壘的逐步取消,自由貿易區內的規模日益擴大,區內貿易占各成員國總貿易的比重均有所提高。最後,北美自由貿易區促進了三國農業政策的調整。

亞太經合

亞太經合組織(Asia-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APEC)已擁有21個成員,包括:中國、日本、韓國、中國台北、中國香港、泰國、越南、汶萊、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菲律賓、澳大利亞、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俄羅斯、智利、秘魯。從規模上看,它是全球最大的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
產生髮展
(1)探索階段(1989~1992年)。它是APEC尋找自身發展方向、道路和方式的階段。在這一階段里,除了APEC成立大會外,還包括1990年11月新加坡舉行的第二屆部長級會議、1991年11月漢城舉行的第三屆部長級會議和1992年11月曼谷舉行的第四屆部長級會議。(2)發展階段(1993~1996年)。在這一階段里,APEC成員數不斷增加,先後接納墨西哥、巴布亞紐幾內亞和智利為新成員,使APEC成員由15國增至18國; APEC朝著機制化方向迅速發展,擁有了秘書處、委員會、工作小組、專家組及各種專業部長會議、部長級會議和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的行動計畫獲得通過,並已得到了實施。(3)調整階段(1997~至今)。亞洲金融危機的爆發引發了APEC內部的各種矛盾,原有的一些內在缺陷暴露了出來,貿易投資自由化陷於停滯,經濟和技術合作也缺乏實質性的行動。由於成員國在許多重大問題上的分歧難以化解,APEC內部的離心傾向加劇,各國對APEC的功效開始有所質疑。面對這些新情況,APEC就只能不斷的進行調整,以保證組織能夠正常運行。
評價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自成立以來,已走過了近15年的歷程。經過各成員國的共同努力,APEC取得較大發展,特別是最近幾年更是進展神速,且較為順利。它在促進成員方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合作方面,尤其是實施單邊行動計畫方面取得了較大成績,使得各成員方在區域內的貿易依存度日益增大。
然而,由於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所固有的特點:成員龐雜、具有複合型結構特徵、具有非機制性和非約束性的運行特徵等,使得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的作用的發揮受到了限制。首先,在迄今為止的世界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中,APEC可謂是成員最多的,但其成員的經濟發展水平卻存在極大差異。其次,APEC無固定的組織機構,自身的運行主要靠會議和協商,沿用世貿組織規則,缺乏制度基礎;APEC強調非約束性,任何貿易投資自由化和經濟技術合作計畫的提出都來自於各個成員國的自願,這些計畫的實施也依靠各個成員國的自願行動。最後,APEC具有“大組織中有小組織”的複合型結構。一般而言,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都是單一的組織結構,在一個統一的組織下面就再沒有次級組織。但由於文化、宗教、民族等的多樣性,價值觀或意識形態不同的政治制度的差別,APEC下面還存在由若干成員組成的“小集團”,即次區域經濟一體化組織。主要有:東協自由貿易區北美自由貿易區和澳新自由貿易區等,以及正在實現中的“10+1”(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10+3”(中日韓與東協自由貿易區)和未來可能形成的東亞自由貿易區等。

東協—中國

東協

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協(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ASEAN),其前身是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於1961年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和泰國的外交部長在曼谷舉行會議,正式宣布成立了東南亞國家聯盟,從而取代原先的東南亞聯盟,並由以前的軍事結盟轉向經濟合作。這樣,東南亞國家聯盟就轉變成為了一個次區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之後,汶萊(1984年)、越南(1995年)、寮國和緬甸(1997年)、高棉(1999年)先後加入東協。目前,東協成員國包括:菲律賓、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汶萊、印度尼西亞、越南、緬甸、寮國和高棉等10國。

自由貿易區

2003年10月,在印度尼西亞的巴厘島舉行的東協和中、日、韓領導人會議上,東協發表了具有歷史性意義的《巴厘宣言》,宣言聲明:10個成員國決心在2020年建立東協經濟共同體,到那時,東協將不僅是一個單一市場及生產基地,貨物、服務、投資和資金將在此區域內自由流動,而且在政治、經濟和安全等各個領域也進行了統合。與此同時,中、日、韓三國領導人簽署了《中日韓推進三方合作聯合宣言》,確立了推動東北亞經濟合作的基本框架。中國正式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向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中國—東協

面對世界範圍內風起雲湧的區域一體化浪潮,東亞各國開始奮起直追。其中最為世人矚目的舉動,就是在2001年末東協—中國峰會上所宣布的10年內建成“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 (China-ASEAN Free Trade Agreement,CAFTA)。
“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構想首先是在2000年新加坡舉行的第四次中國與東協領導人會議上被提出的。2001年3月,雙方正式成立聯合專家小組,對自由貿易區的可行性、經濟效應及中國入世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專家小組認為:中國和東協的貿易結構具有很強的互補性,而雙方的貿易額占各自對外貿易額的比重都較小,表明雙方之間的貿易潛力很大;如果成立自由貿易區的話,則會產生較大的貿易創造效應,使雙方受益。此後,雙方進行了一系列的磋商,在2001年11 月汶萊舉行的第五次中國-東協領導人會議上,雙方正式達成了在10年內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協定。緊接著,雙方於2002年11月4日在高棉首都金邊簽署《中國—東協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定》,確定了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基本構架。根據該協定,自由貿易區將包括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和經濟合作等內容,其中關於貨物貿易的談判將從2003年初開始,2004年6月30日前結束;關於服務貿易和投資的談判將從2003年開始,並將儘快結束;在經濟合作上,雙方商定將以農業、信息通訊技術、人力資源開發投資促進湄公河流域開發為重點,並逐步向其他領域擴展。在此基礎上,2003年10月1日起,中國和泰國開始執行蔬菜和水果零關稅協定。另外,從2004年1月1日起,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總體框架下的“早期收穫”方案開始實施,穀物、乳品、蛋、飲料等產品將率先降低關稅;從2005年1月1日起,包括鋼材、機械配件、棉織品、肥料、化工品等將開始降低關稅。

理論實踐

經濟全球化是當今世界經濟發展的客觀進程,經濟一體化是為實現經濟全球化這一目標必經的歷史階段。幾十年以來,隨著經濟一體化進程的推進,不少理論與實踐案例應運而生,這對於我們在新形勢下加快發展中國經濟、提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無啟示。
中國進程
1.經濟一體化有深厚的經濟學基礎。
經濟一體化有其經濟學上的內在合理性。國際經濟學的理論已經證明,基於比較優勢規模報酬遞增這兩大理由之上的自由貿易能極大地促進各國的生產效率和世界的總產出。當前,由於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傳遞用於協調和管理世界各地生產的信息及其處理成本大幅下降,組織國際分工的成本急劇減低。正因為如此,各國有強大的動力參加這種國際分工。而且,參加的國家越多,平均成本可以降得越低。因為它們的產品可以面對更大的市場。採取閉關自守政策的國家必定只能以本國為市場,各種產品的產量不可能很大,因而平均成本必然很高,根本無法同參加國際分工的國家相競爭。同時,隨著國際分工的深入,各國間的依存度會逐步加強,這將迫使一體化的進程不斷向前推進。另外,各國也日益意識到,世界雖然人為地分成許多政治單位,但從生態、環保、資源、和人文的角度看,地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因此,各國必須共同努力,才能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共享地球上有限的資源和防止全球生態的進一步惡化。
2.中國改革開放其實也是經濟一體化的過程。
1978年以來,中國進行了改革開放,經濟實力增強,綜合國力不斷提高。目前,市場經濟新體制的雛形已基本顯現,長期困擾我們的“短缺經濟”已基本消失。20多年的改革開放,實際上也是經濟一體的過程。首先,對外貿易不斷擴大。一方面是貿易額的增加,現在中國大陸已經是世界第十大外貿國;另一方面是隨著對外貿易國別和地區的擴大以及深度的增加,對外貿易依存度越來越大。其次,資本流動數量不斷增加。目前,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資本流入國,同時,中國也開始適量對外投資。再次,加入國際經濟組織,參與國際經濟協調。目前,中國已經加入了包括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在內的國際經濟組織,同時加入了亞太經合組織這個準一體化的組織,不斷參與世界經濟和地區經濟的協調。因此,整體上看,中國改革開放本身也是經濟一體化的過程。也正是由於這一過程的不斷推進,中國和世界的經濟聯繫不斷密切,迫使改革開發的力度一步步加大。
3.亞洲的現狀決定中國應該加快一體化進程
回顧上一世紀,我們發現,亞洲如同一串散落的珍珠一樣,儘管次區域的經濟整合度已相當高,但整個亞洲經濟的一體化步伐卻仍相對遲緩,缺乏一根有效的主線將他們由聯起來。1997年之後,亞洲孤立的危險日益濃重,整合亞洲的壓力也日甚。
和歐洲以及美洲的一體化相比,亞洲無疑已顯得落後了。亞洲至今沒有制度化的區域融合安排,長久以來,亞洲一體化的合作僅有領導人非正式會議、部長會議和高官會等,一直缺乏有效的談判機制。儘管在《漢城宣言》正式確立了APEC的宗旨和目標為“相互依存,共同利益,堅持開放的多邊貿易體制和減少區域貿易壁壘”。但從嚴格意義上講,APEC還不算一個經濟一體化組織。APEC的特色在於承認多樣性、強調靈活性、漸進性和開放性;遵循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協商一致、自主自願。這一方面賦予了APEC求同存異、靈活務實的優勢,但同時也帶來了清談氣氛過濃,缺乏多邊談判和制定多邊行動綱領的制度化約束的弊端。一體化的收益和參與者為其支付的成本、為其所承受的風險呈正比,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如果亞洲希望加速其一體化。就不能不增強談判機制和制度化約束色彩。亞洲內部曾經湧現出“東亞奇蹟”,目前正被人津津樂道的則是“中國奇蹟”,但區域經濟整合進展不大。亞洲內部存在紛繁的次區域板塊,例如東協板塊。澳新板塊、“中國經濟”板塊、南亞板塊等,次區域的社會經濟合作也日趨頻繁,但亞洲明顯地缺乏推動者,如果這樣的狀況延續下去,則亞洲就可能仍是半個世紀前邱吉爾曾經說的那樣,亞洲?那只是個地理概念!
4.一體化過程的推進有助於增加中國的國際空間。
儘管美國也參加了APEC,但其有兩個明顯的用意:一是借亞太一體化對付歐盟;二是想利用自己在APEC中舉足輕重的作用遏制中國。同時,美國又在不遺餘力地推進美洲一體化的進程:先是NAFTA的建立,解決了自己在北美一體化中的領導地位;另外,美國積極推動整個美洲的經濟一體化,西半球貿易會議宣布,將2005年1月1日定為完成從加拿大到智利建立世界上最大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期限。美洲一體化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層次,歐美間在種族和人文方面存在千絲萬縷的傳承關係,而美洲和亞洲主要的經濟體又同時為APEC所覆蓋,因此其區域經濟整合如果順利,將給歐洲構成追趕的壓力。而對亞洲構成示範的壓力。這對中國拓展自身活動的國際空間來言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加快
就目前而言,中國需要從外部和內部兩方面加深經濟一體化的力度。
1.對外方面,通過各種手段,加快以中日為主的東亞經濟一體化。
亞洲經濟一體化之所以發展速度不快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這一地區缺乏強勁的推動者,這使得區域競爭和區域融合不盡同步。歐盟中存在德法核心,美洲存在美加核心,但亞洲缺乏促成區域化的“凝聚核”。
從經濟實力而言,中國和日本在東亞處於領先水平。儘管日本經濟已在呆滯的泥潭中掙扎了十餘年,日本國民財富也在迅速縮水,但此類縮水主要是不動產和股票市值蒸發引起的,例如2000年土地資產縮水了76萬億日元,股票市值縮水了88萬億日元,這並沒有損害到日本經濟的根本。迄今日本人均GDP仍然高達3.76萬美元,位居全球第二,其製造業也湧現了例如液晶顯示、光相關技術產品等一系列在2001年度增長達20%以上的行業,並且在超精密技術產業方面仍居於全球領先。中國經過20餘年的改革開放,目前從GDP而言位居世界第七。另外,儘管目前東協成立已有30多年,但由於這個一體化組織的十個成員整體實力比較弱,產業結構方面又存在著很大的雷同,因此,現在看來,這一組織的經濟實力還不是太強。這樣看來,亞洲特別是東亞的一體化應該由中日來充當核心了。但是,由於日本國內某些勢力對二戰中侵略亞洲國家的歷史一直沒有徹底悔過,這使得亞洲國家對日本還存有很大戒心,這對東亞的一體化十分不利。另外,當前日本似乎正成為亞洲區域經濟的競爭對手,而非合作夥伴。回顧1997年的亞洲危機,當時日本的大型銀行為盡力滿足巴塞爾協定的要求,全力從亞洲抽回貸款尤其是“君子協定”貸款,使得亞洲突然面臨巨大的流動性困難,是引發亞洲金融出現雪崩式災難的重要原因之一。從1997年起,日本對亞洲的貸款銳減了80%,對亞洲的海外直接投資則減半。這樣看來,日本經濟就不是日益整合於亞洲經濟之中,而是孤懸於亞洲經濟之外。
現在要培育中日核心,可以從兩方面著手。第一,依靠日本國內各界,敦促其政府對侵略問題徹底反省,儘快融入東亞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中。但筆者估計,如果沒有其他外力的推動,這一進程將十分緩慢。第二,中國和其他東亞國家同時應增強自身實力,迫使日本就範。具體來說,一方面中國應加強與東協的合作。2001年11月5日在汶萊召開了“10+3”(東協+中日韓)首腦會議。針對中國總理朱鎔基正式提出的十年內建立起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CAFTA)的建議,新加坡總理吳作棟對CAFTA表示贊同,認為“建立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機會千載難逢,我們決不能錯過”,其餘的東協諸國對該提議基本上沒有任何強烈的異議,這證明東協各國對與中國的經濟的互補性表示一致認可。不僅如此,東協已開始進一步尋求與中國的政治合作和地區安全協作。泰國外交部長素拉吉表示同意並支持CAFTA的提議,並期待“通過加強與中國的協作,使黃金三角地帶出產的毒品不再經由中國流向世界各地”。與此形成對照的是,在同一首腦會議上,由日本倡導的全面支持美國的譴責世界恐怖主義的決議遭到東協的否決。另一方面,中國與韓國應加強一體化的進程。如果中國和東協、韓國的經濟一體化進程加快,各方收益都明顯增加時,將會迫使日本加入到東亞經濟一體化中。
2.對內來說,中國應推進內部的經濟一體化,不斷加強自身經濟實力。
要真正成為經濟一體化組織中的核心成員,自身的經濟實力要強於非核心成員。目前,中國總量與日本相比還有相當差距,從人均經濟指標看,不僅比日本差,而且與亞洲四小相比也遜色不少。因此,中國應在積極推動對外經濟一體化進程中,通過內部的一體化,不斷增強自身實力。具體來說,可以從下面兩個方面著手。
第一,積極推進兩岸四地的經濟一體化
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台灣同是一個國家,文化接近,語言一致,由於歷史原因,一直沒有實行實質的經濟一體化。由於香港、澳門都已經回歸祖國,因此,現在不少貿易障礙已經減少。對於台灣,兩岸首先應該“三通”,然後在此基礎上逐步實現經濟的一體化。由於台灣問題比較棘手,因此,應通過各種途徑努力擴大兩岸的貿易、投資,使得雙方經濟關聯性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通過台灣民間力量給台灣當局施加壓力,從而推進兩岸四地的經濟一體化。
第二,大陸應實現此區域的經濟一體化。
目前,大陸的地區差距比較大,這對實現東亞的一體化是不利的。從歐盟的實踐看,由於一些成員國貧困地區比較多,因此,共同的財政預算給這些國家的份額比較大,這引起了其他成員國的不滿,不利於一體化的快速推進。因此,縮小國內地區差,減少地方保護主義,首先實現大陸自身的一體化十分必要。
當前,可以通過以下幾條途徑實現大陸的經濟一體化:(1)加大西部大開發的力度。主要應通過輸入技術的手段提高西部的經濟實力。(2)加強邊境地區的次區域一體化,發展邊疆地區的經濟。以加快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次區域的經濟一體化,強化相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為經濟總量的增加做出更多貢獻。
加強對及全球化的研究,攏出解決途徑,為經濟一體化的發展掃清理論障礙
隨著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發展,其弊端也日益顯現,如出現“馬太效應”,窮國愈窮,富國越富,國家間的貧富差距在擴大。在當前的一些有關一體化和全球化的世界性會議上,出現了不少反對經濟一體化和全球化的呼聲,這是經濟一體化進程中的不和諧音。近來,隨著這種噪聲的加大,對一體化的阻礙也在加劇。因此,如何對付反對意見,是當前一體化進程中的一個問題。在國內,儘管還沒有這種強烈的反對之音,但中國只要堅定不移地進行經濟一體化,對此問題未雨綢繆進行前瞻性思考同樣有重大意義。筆者認為,要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研究,找到解決辦法,應注意以下兩個原則。
第一,採取兩分法,找到真正的癥結。在熱那亞會議上,示威群體中,一類屬於嚴格遵守行為準則,真正反對一體化和全球化造成的不公正現象的;另外一類人則是對一體化和全球化持完全的反對態度,並採用暴力手段表達他們對渴望財富的訴求。對於前一類人,我們應該傾聽其聲音,找出解決不公平的辦法;對於後一類人,應予堅決反對。
第二,認真研究對一體化進程中如何對待弱小方。一體化和全球化面臨的挑戰在於不平等,包括富裕程度的不一致和政治、社會、經濟力量的不對稱。但對待弱小方,是採用“造血”(技術、資金等要素配合使用)還是“輸血”(直接給予資金等),要估算總成本,對待不同的對象測算不同的效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