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梅契尼柯夫

俄國生物學家、免疫學家,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得主。1845年5月16日出生於俄國烏克蘭哈爾科夫(現烏克蘭哈爾科夫),父親是個錦衣衛軍官,母親是猶太血統。1864年用兩年完成了四年學制,畢業於哈爾科夫大學獲學士學位,後去德國學習海洋動物,1868年在聖彼得堡大學獲博士學位,1870—1882年在敖德薩大學擔任動物學和比較解剖學教授,1882—1887年到義大利墨西拿成立私人實驗室,呼籲為呑噬細胞命名,1888—1916年在巴黎巴斯德研究所,曾任所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伊・梅契尼柯夫
  • 國籍:俄國
  • 民族:猶太族
  • 職業:生物學家,免疫學家
  • 畢業院校:哈爾科夫大學
生平,成就,

生平

梅契尼柯夫自小對植物學,地質學感興趣。大學畢業後研究微生物,尤其是免疫系統。由於帝俄沙皇的迫害,1882年他喬裝成商人逃到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城,埋頭於微生物以及各種細菌的本性和習慣研究。他在研究遊走細胞即海星幼蟲細胞的遊走作用時,發現能呑噬外來的異物,並觀察到水蚤的血液細胞能殺滅黴菌孢子,後來 在兔和人體中用各種細胞進行實驗,也發現白細胞有呑噬各種細菌的作用,因此認為機體的免疫機制,主要就是以增強了呑噬功能的白細胞所發揮的呑噬作用,即細胞免疫學說。1892年形成梅契尼柯夫的免疫細胞(呑噬)理論。為此他與德國保爾 · 埃利希關於體液免疫理論學說,分享1908年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
他早期還進行無脊柱動物昆蟲、海蜇的胚胎學研究,為達爾文的進化學說提供胚胎學證據。他還進行了人腸道菌群的研究,提出衰老是因為腸道菌產生物對人體的毒害作用。為了抑制這些生物的增殖,他建議人們喝優酪乳,使優酪乳迅速風行。
梅契尼柯夫第一位夫人因患嚴重的肺結核,於1873年4月20日去世,他為此呑下了大劑量的鴉片,想結束生命。1875年再次結婚,第二任妻子在1880年患傷寒症,雖然她沒有死,但加上政治上對他的打擊迫害,梅契尼柯夫再次試圖結束自己的生命,然後於1882年逃亡義大利。後來,帝俄駐巴黎欽使,奉命向他對多年前的誤會致歉,並邀其回國。1888年梅契尼柯夫在回國途中,聽說老母親被逼死,妹妹一家也受牽連吃苦頭,他半路折回巴黎,在巴斯德研究所閉門研究,與世無聞。梅契尼柯夫從1913年起患心臟病,1916年7月16日逝世於巴黎,終年63歲。

成就

他的主要著作:《機體對細菌的鬥爭》(1884),《發炎病症的比較病理學》(1892),《二十年來對傳染病的免疫性研究》(1900),《傳染病的免疫性教材》(1901),《人之本性》(1903)。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