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俠小說

仙俠小說

仙俠小說,在唐、清時期比較繁榮,興起於民國之後,與傳統武俠小說相比,更加虛幻飄渺。仙俠作品中,往往會有神、仙、人、妖、魔、冥(鬼)六界芸芸眾生出現,融入到角色的成長過程中,而且角色往往會有各類法寶、仙器等。

仙俠小說在創作上,近代古典仙俠以《蜀山劍俠傳》為代表。現代古典仙俠構思元素上,以《山海經》、《淮南子》、《千字文》、《聊齋志異》等古書為素材,《中國神話史》(袁珂著,該本為論文性質,故事性質見其所著《中國古代神話》)、《中國神話學》等著作為參本,創新出的特色現代古典仙俠作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俠小說
  • 外文名:The immortal chivalrous novels
  • 類型:小說體裁
  • 別名:古典仙俠,正統仙俠
仙俠簡介,仙俠發展,仙俠流派,古典仙俠,玄幻仙俠,修真仙俠,仙俠六界,神界,仙界,人界,妖界,魔界,冥界,古典仙俠,近代時期,當代時期,小說代表,古典仙俠,玄幻仙俠,玄幻元素,御劍元素,修煉元素,修真元素,道教困境,

仙俠簡介

仙俠小說又稱古典仙俠或者正統仙俠小說,因為近年來網路文化興起,許多抱著純粹娛樂而未了解仙俠,就直接創作小說,導致參雜著更神奇的玄幻修真內容,由此而誕生了仙俠小說的孿生兄弟“修真小說”,還誕生了介於古典與修真之間的玄幻仙俠。有些不懂仙俠的讀者甚至無法區別究竟是仙俠小說還是修真小說,也導致常常被互相串稱。
仙俠小說與修真小說的區別還是很明顯的。
古典仙俠——主要講訴角色在塵世中修仙悟德的故事,包含著武俠文化,大多作品常常伴隨著神話元素與道教本土文化。仙俠小說著重人之感情,塵世滄桑的描寫,他們都強調一 個“俠”字,如何行俠仗義。仙俠小說它的思想還體現於“道”,“道”是對萬事萬物的理解,俠是對社會的理解,主角如何對塵世的歷練,如何大徹大悟,感嘆世間冷暖。有些作品中還帶會有一種仙韻,內容中刻畫幾個不出世的絕世仙俠或者是人間仙景一般的仙山福地,壯麗山河。當然這點武俠也有這個特點,因為武俠受仙俠影響特別大。畢竟仙俠是武俠的鼻祖。武俠的不同點在於它刻畫一個“武”字,比之仙俠更較為寫實。
修真小說——故事一般涉及三界浩劫,涉及仙界魔界,著重修練境界,受飄渺的影響很講究所謂的金丹期,元嬰等境界,會經歷金丹、大道、度劫之類的過程。經常出現飛升之類的情節。修真小說喜歡講究各個修練境界等級,且等級眾多。講究元神、元嬰,很喜歡講到神、仙、魔,很容易出現伏羲,後翌,上古大神的戰爭,還有創世神。修真小說想像更天馬行空,可以雜以穿越、重生、都市、魔幻等,縹緲類的修真;其他劍俠、洪荒、武俠、修行問道幾類中的優秀作品,尚能或多或少看到中國思想文化的影子,尤以最後者為最。
文學價值而言,古典仙俠的創作非一朝一夕達成,沒有一定的積累是無法寫出古典之氣。而修真小說大多是快餐式的作品,只為迅速在平台迎合讀者的趣向,少有價值意義。

仙俠發展

仙俠文學的由來是:“魏晉、六朝間盛行的‘雜記體’神話志怪小說。”是武俠的源頭之一。仙學作品漸漸融合武學,之後融合道學,而成仙俠文學初形。在民國時由報刊雜誌帶動興起,到了當代由文娛IP產業鏈帶動興起,逐漸盛於新派武俠。早在民國之前,武俠更具實,而還珠樓主引入虛後,後來作者則受之啟迪,半虛半實化,從而進入了一段百家爭鳴時期。但是神話、志怪色彩這一關鍵性“仙”元素未曾融入進一步探索,致使仙俠進入停歇期。儘管武俠文化到後期,如蕭逸的《劍俠傳奇》,墨陽子的《仙凡劫》,黃易的《破碎虛空》等,風格也是越來越向仙俠靠攏,這是一種嘗試性的創作,不過當時沒有受到其他武俠作者重視,以致仙與俠一直脫離。俠的作品思想進一步發展為民或者為國之,而仙的作品思想一直模糊,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從而仙與俠的融合難度大大更加,許多研究者(學著、讀者、作者等)都探討過,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心得,但卻未能解決。
修行者,俠道也。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武俠是漸漸從狹義發展廣義,而仙俠也是如此,過於局限,將阻礙發展。仙不只是修仙,乃是“出世思想”,修德修道等等,基本核心為“眾生雖小,然則感悟大道,方其普度眾生”。
“吾之不敏,願悉論先人所次舊聞,弗感闕。”,在融入先輩們的思想精華後,千興言巧妙的採用道學的出世成仙之說,武學的入世俠義之說,作並列,以玄學中的太極之道作基墊,從而使其融合,形成了作品基礎的仙俠文學思想。
古仙武俠思想的進一步發展成型,是千興言的《俠行仙雨錄》中所寫的,一個人所行是孤俠,帶領眾生平亂世以為仙俠。從而形成了,“仙之修者,眾生為民”的思想,將傳統武俠的個人為國為民思想提升為眾人為天下蒼生的古仙武俠思想。

仙俠流派

古典仙俠

傳統、正統流派,也是最廣流傳的,參考古、源於古,創作之前要閱讀大量古典元素,一些古書參本,創作較難,常常伴隨神話元素,所以有的作品也稱神話仙俠,影視作品最受歡迎,但因現在作者很多不願意花很長精力學習神話與參考古書來寫古典,加之網路平台目前盛行玄幻與修真,所以現在作品少之又少。如:《蜀山劍俠傳》、《靈仙俠世傳》等。

玄幻仙俠

廣義分支流派,幻想元素多,大多為作者自己想出的元素,天馬行空,只要有充住的想像力,和好的劇情即可,較易,影視作品較少涉及。如:《誅仙》等。

修真仙俠

狹義分支流派,網文寫的最多,修真原是道家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後來被作者想像添加了許多功法提升與丹藥煉器,作品質量參差不齊,以致泛濫其多,因不適合改編電視劇,所以影視作品幾乎不涉及,但網路劇涉及較多。如:《凡人修仙傳》等。

仙俠六界

神界

“增城九重,其高几里?”遠古人相信天地有三十六重,地為九重,天為二十七重,所以神界又稱為天界。她們相信神的總管就是天帝,他和各路神都在天上居住和勞作,天帝居住的宮殿就在最上層,號稱靈霄寶殿,也叫天宮或天庭。天帝的天宮在最上的一重。
遠古的時候,人們對大自然認識不多,他們相信萬物有靈,一切自然物和自然現象都各有神靈掌管。他們崇拜天,也懼怕天,把那時候的自然現象當成是天上神靈在發怒。他們認為山有山神,土地有土地神,河有河神,等等自然現象都有神,就連人間家家戶戶做飯的地方爐灶,也有灶神來保佑(現今大多鄉鎮過年貼春聯,都還不忘灶上貼個灶神,就是俗話灶老爺)。
凡人想入神界,需要到增城,闖增城九重蓮花塔。

仙界

起源晚於神界,乃是我國本土道教誕生之後,產生的世界。以起源於《山海經》、《西山經》﹑《海內西經》、《大荒西經》等,謂其為天帝在下界之都邑﹐百神所在﹐萬物盡有﹔方圓八百里﹐高七萬尺﹐每面九門﹐門有開明獸守衛﹔其下有弱水之淵﹐外有炎火之山﹐遠望光芒四射﹔其上仙人﹐宮闕壯麗﹐園囿精美﹐奇花異木長在﹐珍禽祥獸畢呈。
含義就是仙界雖是下界之都邑,但不拘泥於神界的管束,人自修道圓滿後,登崑崙,闖崑崙山,過守護獸,入崑崙門,進仙境。

人界

在遠古的神話中,那個時候只有神界和魔界,它們之間的路被一個混沌的世界阻擋了,想要到達彼此的地方無比艱難。某一位繼任的遠古神帝為了戰勝魔界,表示其修行的正義,下令劈開這混沌世界。可是眾神們使勁了全部辦法也無能為力,最後是混沌青蓮誕生的盤古大神尋得開天斧,犧牲了自己才劈開了這世界。當這個世界出現時,神帝被這個有山山水水、花花草草的奇妙世界吸引了,忘記了與魔界的矛盾,於是派燧人氏、華胥氏,還有他們的女兒女媧與兒子伏羲,到這個世界繁衍後代。之後他們發現,他們的後代基本很少具有純正的神力,有的幾乎沒有,壽命也比神短得多,這事神帝知道後,不再將它們的後代叫神,而改為人,這個世界也就叫做了人界。有了人界,冥界、仙界、妖界也就隨著誕生了。
人界是各界之源,雖在六界中地位較低,但實力可以說也是最強大的。在於人界萬物自有情,可尋求自我的突破,不斷修煉,感悟思考,可反道成魔,可修道生仙,可修術成神。花草樹木、飛禽走獸修煉成妖后,亦是如此。

妖界

花草樹木、飛禽走獸吸收天地靈氣、日月精華修煉成妖后,她們崇拜人,這也是為什麼她們成妖后都化身成人的原因,但是她們大多禁不住魔界修行者的誘惑而自甘墮落危害人間。
妖人模仿學習道家,她們修習在於無量,修無止盡,不可限量,停滯將倒退不止,又保留著獸的弱肉強食的觀念。她們修量圓滿後,闖無量山,過守護獸,入無量門,進密境。

魔界

魔界是與神界相對的混沌世界,它處在混沌的陰面(神界是在混沌的陽面),景色與神界相反,大多陰暗。魔界修習著分兩派,一派崇尚無拘無束、為所欲為、為武是天、以武治人;另一派主張修煉平亂平和、無欲無求、生死與共。但是前者的崇拜者比較多,也就導致魔界不滿神界的約束,漸漸脫離了神界。

冥界

或稱鬼界,乃各方萬物的輪迴之處,終點與起點,需五道輪迴方其轉世(道教的五道輪迴區別於佛教的六道輪迴)。據《雲笈七籤》中收錄的道教記載(即《太上老君虛無自然本起經》),道教認為生前應修性守道,清靜寡慾,否則迷淪有欲,淆亂本真,不能返樸歸根。與道同體,其神便入五道。達鬼門關,走奈何橋,償還生前之罪孽、褒賞有功之士,忘卻前生過六橋轉世。

古典仙俠

近代時期

正統(傳統)仙俠流派的雛形,是在民國。它是融合仙與俠的作品,伴隨著神話色彩與俠義精神。
不過有些遺憾,在仙俠起步的探索時,還珠樓主未能真正把仙與俠融合,只是一半一半的仙與俠,而且作品支線過多,太過繁瑣不利於大眾化,但是其在仙俠上的貢獻是值得肯定的。明顯的是還珠樓主的《蜀山劍俠傳》,前半段屬於傳統武俠,後半段是神話色彩,在武俠中屬於古仙武俠,在仙俠中屬於古典仙俠。

當代時期

正統仙俠流派的成型,是在千興言提出了仙俠文化思想,真正融合了仙與俠。
俠乃入世,仙為出世,道教陰陽的無情大道(無情指尋求自我的不斷體悟,以達精神的成仙,非沒有感情之意)與武俠江湖的有情眾生,即是矛盾也是循環,象徵著太極之道。明顯的是千興言的《靈仙俠世傳》,它融入了玄學道學武學思想,俠與仙的主題,創新的風格手法,讓作品的形式不在狹義。

小說代表

古典仙俠

近代
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
當代
千興言:《靈仙俠世傳》、《俠行仙雨錄》

玄幻仙俠

蕭鼎:《誅仙》
管平潮:《仙劍奇俠傳》

玄幻元素

御劍元素

御劍術是有些仙俠小說的特點之一,它是仙俠小說中劍仙們修煉的中的一種武功準確的說是一種法術。
御劍術有多種:
一是通過氣操縱劍凌空飛行(常見於武俠小說);
二是通過寶物鍛造靈力強大的飛劍法寶,依靠飛劍靈力來凌空控制劍體(常見於普通網路修真小說);
三是修煉者極其高深的修為境界,憑藉自身靈力凌空控制劍體(常見於古典仙俠類小說或者遊戲中,它們強調御劍術是依靠修為境界來領悟)。
功力一般者,十步之內凌空御劍殺敵,或是御劍飛行;功力高深者飛劍千里取人首級。一般御劍術具有強大殺傷力,修煉者必須掌握的仙術。
其實一個人的劍道境界極高之後,已經手中無劍心中亦無劍,這種無劍的境界再好的寶劍也無用途,早已能駕馭萬物為劍,人既是劍劍既是人,此乃劍中之神,這才是真正的御劍術。
御劍術詳解:
以氣御劍,化氣為劍
此類常見於武俠小說,通過內力真氣操縱劍凌空飛行、殺敵。功力高深之人也有聚氣凝指,化氣為劍者,以氣劍禦敵,此類御劍術的小說比較寫實,讀者易接受。
人劍合一,以意行劍
此類常見於古典仙俠類小說或者遊戲中,它們強調御劍術是依靠人自身的修為境界來駕馭。修煉者需要領悟極其高深的修為境界,憑藉自身靈力凌空控制劍體,正所謂人劍合一,以意行劍。此類寫法雖將人物本能過於神話,但突出描寫人物為了看破紅塵而經歷的種種歷練,卻也是另一番滋味。
先天靈寶,飛劍護主
此類常見於普通網路修真小說,描寫更是天馬行空,太過於的神話的內容在網路低俗快節奏文化中反而占據很大的市場,但要論其文學價值確是遠遠比不上上面兩類。此類描寫的都是通過奇珍異寶來鍛造得到靈力強大的飛劍法寶,依靠飛劍法寶的靈力來凌空控制劍體。此種御劍術只要飛劍品質夠好,初學者也能御劍凌空殺敵。
道教說法:要想御劍而飛,必須達到金丹大道才行,是真是假很難說,因為沒人見過有人凝成金丹。
御劍行雲決、穿雲劍術和懸天穿御術,源自《蜀山御劍真訣》即道教中五大遁法的天遁御劍法。

修煉元素

修煉劍境:
現在的仙俠小說中的御劍術,通常是描寫法寶類飛劍,極少有提到以心境修為御劍的。所以這裡我給大家介紹一下以修為御劍的御劍境界。
御劍術的修煉有兩大類,一類是御物,一類是御氣。御物靠境界,御氣靠功力。
他們都有著四個共同的境界要求:
1:無知境界(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不知劍為何物的境界,對劍術充滿好奇。
2:劍術境界(手中有劍心中有劍)初入門道的境界,開始修行表面劍術,重外在,好逞強鬥狠,看重輸贏,人生之路往往不知取捨。
3:太極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表面劍術達到一定頂峰,開始追求心境的提升,自此開始修煉內在。巔峰之時懂得放下外在,開始領悟人生的捨得,心中有著執念,比較執著於除魔衛道。
4:無極境界(手中無劍心中無劍)內在境界修為達到頂峰,悟得大道解脫。無欲無念,大聖大賢者。勘破紅塵不參與人事紛爭。懂得順其自然。沒有善惡之分,道家無為而為之。
無知境界無極境界是一個從無到有再到無的境界,天道輪迴,往復循環,正是如此。技近於道,這四個境界也適合其它的修煉者,同時也能作為紅塵歷練的人生境界。
在劍術境界(手中有劍心中有劍)初入門道時,御物者開始對兵器招式修煉,御氣者開始對內力修煉。
在太極境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時表面劍法雖然厲害,卻心中無劍,不知何為劍。當心中有劍時,則真正步入御劍之術。御物者能開始御物凌空,御氣者能開始化氣為劍,通常稱為御劍訣,劍氣術。中級者,御劍飛行,御氣飛行。只要心中有劍,人既是劍劍既是人。此境界後期便是“劍可御萬物皆可御”如萬劍訣等,可御萬劍攻之。最強者御風,御雷,五行道術未嘗不可。哲學上講技近於道都是相通的。御氣者可憑藉強大功力撼天御地!!
在無極境界(手中無劍心中無劍)內在境界修為達到頂峰,悟得大道解脫。這是飛升的境界,雖不是神仙卻是神仙之體。茫茫塵世屈指可數。

修煉是仙俠小說中必不可少的題材
修真:修指修煉,修行,真指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尋求世界本來,尋找內心真我的哲學過程。老子道德經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於道。其名詞為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後又增添煉虛合道、虛空粉碎一說)即精氣神的返還過程。又因人精氣不足,又創出補足精氣的練精化氣,使人從後天補虧達到先天,以便開始修煉。
基本理論
道教中,學道修行,求得真我,去偽存真為“修真”。修真者,借假修真也。藉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剛不壞之真身。古今天下,沒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恆的法身。所謂:本來真性號金丹,四大為爐煉作團。肉體者,四大假合矣,雖曰父母恩賜,然父精母血本為凡俗之物,數十年後焉能不壞?何為四大?地、水、風、火,是也。地構成骨胳肌肉和臟腑,水構成身中之血液,風構成呼吸系統,火則構成身中之恆常體溫。修真又分現實修真及小說修真。小說修真的名詞和境界不具備任何可行性,僅為小說家言,供人娛樂。通過燒鍊金丹,服食來達到長生的外丹術已逐漸沒落。現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內丹學,即丹道為主流,講究修煉神氣。渡劫,在每一個時期的修真小說里,天劫也就是雷劫,都是修士必須經歷的一關,度過雷劫,肉身靈魂均得到升華,修為得到進步,甚至飛升得道。
修煉門派
唐末五代以來,以內丹說理解《參同契》的流派逐步壓倒外丹派,成為仙學的主流。著名內丹學家鐘離權呂洞賓、崔希范、陳朴陳摶施肩吾、劉玄英、張伯端等以內丹仙學度人,奉《周易參同契》為丹經之祖,《參同契》作為仙家修煉秘典的價值被社會所公認。當時內丹仙學已發展到爐火純青的境界,開始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門派。這些內丹門派皆遠溯黃帝彭祖王喬、赤松,依託老子。一派自稱傳自關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故稱文始派。另一派自稱傳自東華紫府少陽帝君王玄甫(漢代人),故稱少陽派。文始派以虛無為本,以養性為宗,法本《老子》、《莊子》、《文始真經》,屬最上一乘虛無大道,虛極靜篤,大徹大悟,盜天地虛無之真機,頓超直入,齊是非,同人我,進入無天無地的混沌境界,修性而兼修命。少陽派主張性命雙修煉養陰陽,以有為法而至於無為法,分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諸步驟,次第分明,門派繁衍甚廣。自唐末五代以來,少陽派有鐘離權、呂洞賓、陳摶麻衣道者、火龍真人、劉操、張伯端等大開法門,歷經宋、金、元、明、清幾個朝代,逐漸形成南宗、北宗、中派、東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門派。因而內丹仙學中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陽派最大的說法。另有元、明間張三豐真人,綜合了文始派和少陽派之所長,創三豐派(又稱隱仙派),既不執於有為,又不執於無為,於陰陽栽接中創一清淨法門,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點。這些眾多的門派,從功法上講,略分三類,其一是陰陽雙修的栽接法門,其二是清淨孤修的靜坐法門,其三是陰陽栽接派和清淨孤修派的結合體。

修真元素

一:修行門派中華從上古至今有八十餘修真門派,流傳至今多已沒落,解放後,修真界以全真教分支“龍門派”及“正一派”為目前最大的兩個門派,其它如武當三豐派,華山派等等二十餘家現存於世。二:丹道簡介通過燒煉“汞鉛”,服食來達到長生的外丹術已逐漸沒落。現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內丹術,即丹道為主流,講究修煉“精”、“氣”、“神”。老子道德經曾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於道。其名詞為“鍊氣化神”“煉神還虛”(後又增添“煉虛合道”“虛空粉碎”一說)即精氣神的返還過程。又因人精氣不足,又創出補足精氣的“練精化氣”,使人從後天補虧達到先天,以便開始修煉,真實效果則無法評判。三:修真方法根據門派不同,所持論調各不相同,每個人的情況又不同,功法亦千變萬化。世俗修行門派以“東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劃分。隱世門派為“古仙派”。簡而言之,修煉方法無人引路不可私自修習,否則後患無窮,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當受騙。

道教困境

無人領導改革
一個宗教盛行久了以後,必然會產生一些糟粕與包袱,所以常常必須注入新血輪或加以改革,才能使它適應時代而歷久而彌新,也使它的理論及傳教方式,愈來愈完善。舉例而言,佛教由創立於印度,而能成為今日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其實是不斷的攝取別人的長處以為己有。小乘的佛教倡無常、苦、空、無我,是以出世為主的宗教;到了大乘,傳入中國後,受到中土文化影響,大量吸收魏晉玄學的道體論思想,開始轉變而主張常、樂、我、淨。到了唐代,又轉而為崇壇好祀的密宗,深入於凡民求財治病的平常生活中。到了民國後,西風東漸,傳統社會產生了極大的變化;佛教的太虛法師便在民國二年,大力倡導佛教革命,從教義、組織、財產等方面著手,主張人間佛教,擺脫了佛教只重出世(死人)的宗教,轉而為活人的宗教。這些轉變雖逐漸使得佛教成為非佛教的佛教,在當時也都招來了強大的反對與爭鬥,但卻使佛教因此而能生存下去。太虛的佛教革命,對佛教的貢獻不可謂不大。現在詳加說明於下:
太虛生於清光緒十五年(1980)十二月,十六歲出家。在清末民初時,當時的社會巨變,西洋風潮大量湧入,達爾文進化論盛行,太虛學佛之餘,深感社會民俗的巨變,也領悟到佛教改革的必要。清末之時,太虛即常與革命黨人相往來,民國成立後,太虛便主張佛教革命,民國二年(一九一三年)太虛於上海八指頭陀追悼會上倡導:
「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財產革命,三學理革命。」但這樣的主張,卻被當時的《佛學叢報》醜詆為妄人邪說,視之為陷害釋迦牟尼的提婆達多;文云: 「太虛和尚演說:佛教宜革命有三:一組織革命,二財產革命,三學理革命。……本報按:佛教革命之名詞,發現不久,度亦妄人之邪說耳!若大庭廣眾之間,明目張胆,放言高論,則未免肆無忌憚矣!然即如某僧演說,佛教宜革命有三,亦唯第二條財產問題,尚有討論之餘地。若第三條之牽涉學理,竊恐非自命新佛之提婆達多從地獄復起不可!至第一條之組織革命四字,則不但無理由之可言,且並邏輯亦不可解矣!」
太虛的改革主張,雖然一開始即遭受到來自佛徒自身的攻擊,但太虛依然不變初衷,陸續於《佛教月報》發表《致私篇》、《宇宙真相》、《無神論》等文章,否定造物主,也否定靈魂說,以為「無神即無造物主,亦無靈魂,而一切皆以無為究竟者也。」 太虛將佛教看做是無神論之宗教,而「無為」一詞,用的更是道家語。可以看出在教義的解說上,太虛和傳統說法是有所差別的。太虛更在民國四年(公元一九一五年)撰《整理僧伽制度》,所建立的佛教組織架構,頗類似西方天主教組織模式,主張政教分離,「分教所、教團、教籍、教產、教規,分別為之議制度,實行集產制。」 並撰《人乘正法論》將佛教的五戒十善做為在家信眾的道德規範,擬以此深入民間,改良社會。逐漸把佛教出世間變成世間化。民國九年(一九二0年)二月,太虛創辦的《海潮音》雜誌創刊號開始發行;《海潮音》雜誌為佛教的重要刊物,太虛利用它來倡導自己的改革主張,曾用本名或筆名在此刊及不同的刊物上發表文章。太虛本人培養出不少學生,其學生也感染了太虛的革命熱忱,為了要達到改革佛教的目的,不斷和當時廣大守舊僧眾相鬥,其間不惜語出偏激之言。在太虛所轄的佛化新青年會發動激烈的改革運動時,曾對印光等類的傳統僧人,散發傳單,予以攻擊,並稱印光為「第一魔王」。
太虛學生寧達蘊、張宗載等佛化新青年會將印光、諦閒說成是大魔王;太虛的學生大醒稱印光、諦閒是「豬頭長老」,稱王一亭、黃涵老為「蛆蟲居士」;用詞都是極為苛虐,令人驚心動魄。我們由印光信中所說「其傳單有三數千言」,且太虛弟子將印光等僧人稱為「魔王」、「豬頭」,可以想像彼時佛教改革派攻擊傳統僧人的激烈情形。這種情形,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小乘蛻變成大乘時,傳統的小乘佛教和改革的大乘佛徒間激烈的論辯,交相攻擊,甚至殺戮等情形。其後雖然大乘勝了,然而小乘的教義教理依舊被吸收,並保留了下來,小乘、大乘由矛盾對立,而終歸於統一。同樣的道理,現代化的改革派佛教雖然隨著時局的變改,而取得了勝利,但以印光為代表的保守派勢力,他們所堅持的傳統修持法門,尤其是專心於念佛等簡單易懂的往生淨土法門,也被現代佛教所吸收並宏揚。 上面詳述太虛的佛教革命,主要的是用來看出一個宗教的改革歷程是艱辛困苦的,但卻又是不得不如此。 反觀道教,道教主張「我命在我不在天」,認為有生不必有死,以一己之力,與天爭勝,追求永生。據《史記.封禪書》所載,求仙之說戰國時已盛行。自周迄今,其間較大的改革有東漢張陵的五斗米道、北魏寇謙之改良了科儀、金(宋)時王重陽創全真道;這些變革都不如佛教的大。而自南宋以下,近八百年來,並無新的重大改革出現。尤其民國以後,整個社會思潮及社會形態,在西方的衝擊下,已產生了巨大的變化,中西新舊各種宗教紛陳並起,道教並無調整自己的腳步來適應它,也沒有完密的教團組織、布道方式,無法和其它的宗教相抗爭,因而逐漸喪失了它的信眾,而走向式微。道教的式微和沒有有力的人士領導道教改革有關;底下再略舉數項,論述其主要式微原因於下:
重術輕學,信徒的素質難以提升
道士,要他演述科儀,可以長達三天三夜;但要他講經說法,則難以啟口,也難以維持半個小時。「學」與「術」嚴重失調。今日在台灣許多宮廟的住持,不僅看不懂道經,甚至誤把佛經當道經來誦念。宮廟的住持及信眾,普遍存在素質低落的問題。這種現象的形成,雖然原因很多,但是道廟重「術」不重嘉言錄》,一九八二年四月基隆十方大覺寺印贈等書,《印光法師文鈔》是收集印光文鈔最全的書,後來台中蓮社亦予出版,而不收錄此信,殆出自於為賢者諱的心態。印光受到太虛學生的攻擊,不止一次,印順《太虛大師年譜》民國十八年條云:「時印老(五月二十九日)《復某居士書》,痛斥大愚。」可見除佛化青年會的傳單外,太虛剃度的弟子大愚也撰文攻擊過印光。
「學」,則是主要原因之一
「術」是指科儀、風水、占卜、命相。「學」是指對經書道理的闡揚。台灣及東南亞一帶的華人社會,非常重視俗稱「山」、「醫」、「命」、「相」、「卜」等五術。山(仙道),指靜坐、鍊氣、養生、藥餌、靈修等。醫(醫療),指針灸、方劑、推拿、食療、心靈治療等。命(算命),指紫微斗數、八字、四柱等。相(勘察),指手相、面相、骨相、名相(姓名學)、墓相(陰宅)、宅相(陽宅)、風水勘輿等。卜(卜卦),指易占、六壬、太乙神術等占卜術。這些流傳久遠的術數之說,自有它存在的價值,唯過度重視「術法」科儀,而不從哲理著手配合來論述,易使人誣指為迷信。「術」須有「學」來做領導、介紹,才不致流於庸俗低劣,且術越深,修持應越高,才不會以術為惡。「學」是指經書中的哲理要義。道經中不乏好的經典,有些談論義理,如《道德經》、《南華經》、《黃帝陰符經》、《太平經》、《周易參同契》、《抱朴子》、《清靜經》、《悟真篇》等等,有些涉及民俗如《北斗經》、《南斗經》、《老子守庚申求長生經》、《受生經》、《玉曆至寶鈔》、《玉匣記》等等,這些均必須有人來加以簡擇,以古籍今譯的方式,將其義理及其對後世民俗的影響,介紹給世人。 今日道教的術法太過,而學理的認知則普遍受到忽略,造成了信眾的素質難以提升。
三、缺乏教團組織,傳教無方,無認同感
今日世界的宗教,如西方的基督教、天主教,甚至台灣的佛教、新興宗教等,大都有定期聚會(或經常聚會),有教團組織、傳道方式。但相對的,道教徒則是一盤散沙,平時各人拜各人的神,並無定期聚會,各宮廟也互不相屬,無人講經傳道。拜媽祖的,自認是媽祖信徒;拜關公的,是關公信徒;對道教神只毫無概念,對道教也無認同感,甚至不認為自己是道教徒;有的更刻意去攀緣佛教,弄成道廟由和尚住持,而成了非佛非道的怪現象。所以在台灣雖然有不少香火鼎盛的宮廟,但卻因各自為政,無認同感,而無法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缺乏講經布道者
宮廟的住持及道士,終其一生,大都以科儀術數為職志,能講經說法者極少,也無定期公開的講經活動。台灣無線的電視台甚多,定時播出佛教講經節目的,有六七個,甚至有許多電視台是整日播放佛教節目的。佛教有自己傳道的專用電視台。除電視台外,擴播電台亦有佛教講經節目。相對的,在電視台或播音電台方面,幾乎全看不到道教的講經節目。如此傳道,如何能得信眾?而在培養人才上,雖有一間小規模的木柵道教學院,也一直沒培養出能講經傳道的人才。一個缺乏主動向民眾傳道的宗教,在起跑點上已輸了一大截。不培訓說經人才,不重視說經人才,將使道教在年青一代的信徒中迅速流失。老乾而無新枝,其後果可想而知。
五、修持法門過於雜散,未加整理
在世界各宗教中,常將信徒分為「聖」與「凡」二者。一般的民眾為「凡」,經過特定的宗教修持法門後,才能轉「凡」而為「聖」。「修持」在宗教活動中,占著極大的分量。以道教來說,悟道者為聖,未悟道者為凡。凡夫為凡,神仙為聖。一般民眾,未加修持為凡;對社會人民有貢獻死後成「神」,及由積善並加修持而來的「仙」,皆屬「聖」。由凡入聖,須以修持(修煉)為橋樑。 道教由於流傳久遠,所以派別眾多,修煉法門各異。正一重符籙,上清重存思,外丹主黃白,內丹煉精氣神,房中重男女和調;此外,禱祀、召遣、藥餌、避谷、食氣、守一、清靜無為等等法門不一而足。在今日好簡惡繁的功利社會中,須有人來簡化其修持次第,循序誘導。道教的眾多法門,如無人來加以綜匯整理,初學者將難以入手,也無法吸引信眾。
六、過度的包容,喪失了自己
兼容並蓄,本來是一種美德,也應是成功的條件之一;由於道教有寬廣的包容性,所以在中土,雖有宗教爭執,卻不會產生宗教戰爭。而爭執的結果,則是逐漸走向融合。但過度的包容,卻反而使優點變成了缺點,喪失了自己的特色,而成為失敗的主因。自宋以下,長期來大量混佛入道的結果,造成了今日的民眾不能區分佛教與道教,以為拜佛即是信道。這種情形不僅在台灣如此,在海外的華人社會也如此。筆者今年三月初曾到新加坡開會,道教界的李至旺道長告訴筆者說新加坡有的道廟甚至將印度神及回教神一起設在廟中來拜,但這種看似宗教融合、民族共存的寛大胸懷,不僅得不到認同,反而招來了印度教徒、回教徒的抗議,認為褻瀆了他們的神只。這個例子說明了過度的包容,不僅無益,反而有害。包容並非壞事,但必須有選擇性,也不能僅從包容對方神只入手而已,而是須從哲學義理、科儀、傳教方式等多方面上著手,用包容來將對方長處攝取為己有,如此才能得蒙其利。道教包容,促成了佛、道的融合,但過度的包容,也讓道教喪失了自己。舉例而言,由於明末《西遊記》、《封神演義》等小說的倡導,於是道教將觀音、錠光佛、文殊等神吸收為己神,同屬玉帝所轄。但因給予過高的地位,這樣的做法,反而造成佛、道不分的後果。相對的,佛教雖也吸收道教的神只,如關公在道教的階位是帝君,然而佛教卻把他說成是受智顗渡化的神而已,階位僅是佛教的護法神,地位低下可知。道教將佛教的神置於高階,佛教將道教的神置於低階,於是相形之下,造成了佛在道上的誤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