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HGA)是由嗜吞噬細胞無形體(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細胞引起,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蜱傳疾病。該病是一種寄生於細胞內的寄生菌,主要通過(也叫壁虱)叮咬傳播。該病臨床症狀與某些病毒疾病相似,容易發生誤診,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河南省衛生廳通報稱,截至2011年5月24日,河南省共報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蜱蟲病)病例70例,死亡4例。

基本介紹,研究發現,流行病學,宿主動物與傳播媒介,傳播途徑,人群易感性,地理分布和發病季節特點,主要病理改變,臨床表現及診斷,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併發症,病例診斷,鑑別診斷,治療方法,防治用藥,病原治療,一般治療,支持治療,出院標準,預後狀況,隔離及防護,實驗室檢查,染病案例,新發病情,預防措施,防護須知,首次披露:蜱蟲病患者血液具有傳染性,

基本介紹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是由嗜吞噬細胞無形體(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曾稱為“人粒細胞埃立克體,Human granulocytic ehrlichiae”)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細胞引起的,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蜱傳疾病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無形體病無形體是一種寄生於細胞內的寄生菌,主要通過蜱(也叫壁虱)叮咬傳播。蜱叮咬攜帶病原體宿主動物(主要有鼠、鹿、牛、羊等野生和家養動物)後再叮咬人,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主要侵染人體末梢血的中性粒細胞。無形體病以發熱伴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和多臟器功能損害為主要特點,潛伏期1~2周,大多急性起病,持續高熱,可達40攝氏度以上。其臨床表現主要為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可伴有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
1994年,美國得州大學Chen等首次報告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HGA)(J Clin Microbiol 1994, 32: 589)。後來研究發現,HGA由嗜吞噬細胞無形體侵染人末梢血中性粒細胞引起,其症狀與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相似,易發生誤診,嚴重時可導致死亡。衛生部網站公布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提醒廣大醫師關注這一併不常見的傳染病。  
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在美國的部分地區及歐洲大多數國家中,有蜱類存在的地區,往往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感染率比較高。此外,有些哺乳動物也可能是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的儲存宿主,例如美國發現的白足鼠、白尾鹿,歐洲的紅鹿、牛、山羊等。衛生部《指南》中提到,我國曾在黑龍江內蒙古和新疆等地的全溝硬蜱中檢測到嗜吞噬細胞無形體。  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為專性細胞內寄生細菌,可與中性粒細胞和粒細胞表面的岩藻糖基化和唾液酸化糖基化摺疊蛋白結合,從而侵染粒細胞(圖2),引起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電鏡下的無形體包涵體電鏡下的無形體包涵體

研究發現

衛生部《指南》提到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是引起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病原,屬於立克次體目無形體科。  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曾被命名為“人粒細胞埃立克體”,後來的系統發育學研究發現,應該將其單獨列為無形體科、無形體屬中的一新種,名為“嗜吞噬細胞無形體”。1990年,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州的一名患者在被蜱螫傷後2周發生熱病死亡。在感染後期,醫師觀察到該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細胞內有小簇細菌。研究者開始時推測這是患者免疫細胞對革蘭陽性球菌吞噬作用的結果。血塗片檢查發現,該患者的症狀與人埃立克體病相似——外周血單核細胞周圍有細菌聚集。但是血液培養和查菲埃立克體(E. chaffeensis)特異性血清學和免疫組化檢測都找不到人單核細胞埃立克體病病原體。隨後的2年中,有13例相似病例在美國被陸續發現。直至1994年,經過DNA測序等分子水平鑑定,發現該病的病原體與查菲埃立克體不同。該病開始時被命名為人粒細胞埃立克體病(HGE),因為其致病原在形態學和血清學檢測提示該病原與馬埃立克體和吞噬細胞埃立克體相似。隨後,研究者提出,對立克次體科和無形體科家族做重新分類,廢除了立克次體科,將埃立克體科的部分分支歸作無形體科旗下,部分歸作埃立克體屬、無形體屬和新立克次體屬旗下。埃立克體屬和無形體屬包含了所有感染外周血細胞的蜱傳播疾病病原。

流行病學

據衛生部《指南》介紹,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可通過蜱叮咬傳播。蜱叮咬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動物後再叮咬人,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還可能通過直接接觸危重病人或帶菌動物血液等體液傳播,但具體機制仍有待證實。因此,接觸蜱等傳播媒介的人群為該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疫源地居民、勞動者和旅遊者等。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患者密切接觸、直接接觸患者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陪護者也有可能被感染。 
美國2005年的一項全國性研究顯示,2001-2002年間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年發病率為1.4例/百萬人,60~69歲年齡組的發病率最高。我國安徽省也於2006年發現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病例。  
從發病率高峰月份情況看,夏季蜱活動頻繁的月份(5月~10月),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發病率較高。  
衛生部門分離出蜱蟲所攜新型病毒,感染該病毒臨床症狀與無形體病相似。  
2010年9月11日,中國疾控中心有關部門已經從病人身上分離出一種“新型布尼亞病毒”。有專家稱,“布尼亞病毒”是一個大類,而“新型布尼亞病毒”可能會被認定為一種新病毒,根據公開資料顯示,布尼亞病毒自然感染見於許多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蚊、蜱、白蛉等),對人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的疾出血熱(立夫特谷熱和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及腦炎(加利福尼亞腦炎)。  
布尼亞病毒自然感染見於許多脊椎動物和節肢動物(蚊、蜱、白蛉等),可感染小鼠,並能在一些哺乳類、鳥類和蚊細胞培養中生長;對人可引起類似流感或登革熱疾病出血熱(立夫特谷熱和克里米亞剛果出血熱等)及腦炎(加利福尼亞腦炎)。有蚊媒、蜱媒、白蛉媒3種傳播類型。有些病毒在其節肢動物媒介中,可經卵、交配或胚胎期傳播。

宿主動物與傳播媒介

動物宿主持續感染病原體維持自然循環的基本條件。國外報導,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的儲存宿主包括白足鼠等野鼠類以及其他動物。在歐洲,紅鹿、牛、山羊均可持續感染嗜吞噬細胞無形體。
國外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的傳播媒介主要是硬蜱屬的某些種(如肩突硬蜱、篦子硬蜱等)。中國曾在黑龍江內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溝硬蜱中檢測到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核酸。中國的儲存宿主、媒介種類及其分布尚需做進一步調查。

傳播途徑

(1)主要通過蜱叮咬傳播。蜱叮咬攜帶病原體的宿主動物後,再叮咬人時,病原體可隨之進入人體引起發病。
(2)直接接觸危重病人或帶菌動物的血液等體液,有可能會導致傳播,但具體傳播機制尚需進一步研究證實。國外曾有屠宰場工人因接觸鹿血經傷口感染該病的報導。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人群易感性

人對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高危人群主要為接觸蜱等傳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為森林、丘陵地區)的居民、勞動者及旅遊者等。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

地理分布和發病季節特點

已有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國家有美國斯洛維尼亞法國英國德國澳大利亞義大利韓國等,但僅美國和斯洛維尼亞分離到病原體。根據國外研究,該病與萊姆病的地區分布相似,中國萊姆病流行區亦應關注此病。該病全年均有發病,發病高峰為5-10月。不同國家的報導略有差異,多集中在當地蜱活動較為活躍的月份。

主要病理改變

病理改變包括多臟器周圍血管淋巴組織炎症浸潤、壞死性肝炎、脾及淋巴結單核吞噬系統增生等,主要與免疫損傷有關。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感染中性粒細胞後,可影響宿主細胞基因轉錄、細胞凋亡,細胞因子產生紊亂、吞噬功能缺陷,進而造成免疫病理損傷。

臨床表現及診斷

臨床表現

潛伏期一般為7-14天(平均9天)。急性起病,主要症狀為發熱(多為持續性高熱,可高達40℃以上)、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部分患者伴有咳嗽、咽痛。體格檢查可見表情淡漠,相對緩脈,少數病人可有淺表淋巴結腫大及皮疹。可伴有心、肝、腎等多臟器功能損害,並出現相應的臨床表現。  
重症患者可有間質性肺炎、肺水腫、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症以及繼發細菌、病毒及真菌等感染。少數病人可因嚴重的血小板減少凝血功能異常,出現皮膚、肺、消化道等出血表現,如不及時救治,可因呼吸衰竭、急性腎衰等多臟器功能衰竭以及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死亡。 
老年患者、免疫缺陷患者及進行激素治療者感染本病後病情多較危重。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象白細胞、血小板降低,異型淋巴細胞增多。合併臟器損害的患者,心、肝、腎功能檢測異常。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查陽性。
其中:血常規: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可作為早期診斷的重要線索。病人發病第一周即表現有白細胞減少,多為1.0-3.0×10/L; 血小板降低,多為30-50×10/L。可見異型淋巴細胞。  
尿常規:蛋白尿血尿、管形尿。  
血生化檢查: 肝、腎功能異常心肌酶譜升高;少數患者出現血澱粉酶尿澱粉酶和血糖升高。 
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升高。可有血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氯、低鈣等。少數病人還有膽紅素及血清蛋白降低。

併發症

如延誤治療,患者可出現機會性感染敗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腎衰、呼吸窘迫綜合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直接影響病情和預後。

病例診斷

依據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果進行診斷。 
(一)流行病學史。 
1. 發病前2周內有被蜱叮咬史;  
2. 在有蜱活動的丘陵、山區(林區)工作或生活史; 
3. 直接接觸過危重患者的血液等體液。  
(二)臨床表現。 
急性起病,主要症狀為發熱(多為持續性高熱,可高達40℃以上)、全身不適、乏力、頭痛、肌肉酸痛,以及噁心、嘔吐、厭食、腹瀉等。個別重症病例可出現皮膚瘀斑、出血,伴多臟器損傷、瀰漫性血管內凝血等。  
(三)實驗室檢測。 
1. 血常規及生化檢查  
(1)早期外周血象白細胞、血小板降低,嚴重者呈進行性減少,異型淋巴細胞增多。  
(2)末梢血塗片鏡檢中性粒細胞內可見桑葚狀包涵體。  
(3)谷丙(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和/或穀草(天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轉氨酶升高。 
2. 血清及病原學檢測  
(1)急性期血清間接免疫螢光抗體(IFA)檢測嗜吞噬細胞無形體IgM抗體陽性。  
(2)急性期血清IFA檢測嗜吞噬細胞無形體IgG抗體陽性。 
(3)恢復期血清IFA檢測嗜吞噬細胞無形體IgG抗體滴度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升高。 
(4)全血或血細胞標本PCR檢測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特異性核酸陽性,且序列分析證實與嗜吞噬細胞無形體的同源性達99%以上。  
(5)分離到病原體。  
(四)診斷標準。  
疑似病例:具有上述(一)、(二)項和(三)項1項中的(1)、(3)。部分病例可能無法獲得明確的流行病學史。 
臨床診斷病例:疑似病例同時具備(三)項1項中的(2),或(三)項2項中的(1)或(2)。 
確診病例:疑似病例或臨床診斷病例同時具備(三)項2項中(3)、(4)、(5)中的任一項。

鑑別診斷

(一)與其他蜱傳疾病、立克次體病的鑑別:人單核細胞埃立克體病(HME)、斑疹傷寒恙蟲病斑點熱以及萊姆病等。  
(二)與發熱、出血及酶學指標升高的感染性疾病的鑑別:主要是病毒性出血性疾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登革熱等。 
(三)與發熱、血白細胞、血小板降低的胃腸道疾病的鑑別:傷寒、急性胃腸炎、病毒性肝炎。  (四)與發熱及血白細胞、血小板降低或有出血傾向的內科疾病的鑑別:主要是血液系統疾病,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粒細胞減少、骨髓異常增生綜合徵。可通過骨髓穿刺及相應病原體檢測進行鑑別。  
(五)與發熱伴多項酶學指標升高的內科疾病鑑別:主要是免疫系統疾病,如皮肌炎、系統性紅斑狼瘡、風濕熱。可通過自身抗體等免疫學指標進行鑑別。  
(六)其他:如支原體感染鉤端螺旋體病鼠咬熱藥物反應等。

治療方法

防治用藥

輔仁複方硫磺乳膏
輔仁複方硫磺乳膏輔仁複方硫磺乳膏

病原治療

及早使用抗生素,避免出現併發症,對疑似病例可進行經驗性治療。一般慎用激素類藥物,以免加重病情。  
1. 四環素類抗生素(1)強力黴素。為首選藥物,應早期、足量使用。成人口服:0.1g/次, 1日2次, 必要時首劑可加倍。8歲以上兒童常用量:首劑4mg/kg;之後,每次2mg/kg, 1日2次。一般病例口服即可,重症患者可考慮靜脈給藥。  
四環素類抗生素四環素類抗生素
(2)四環素。口服:成人常用量為0.25-0.5g/次,每6小時1次;8歲以上兒童常用量為一日25-50 mg/kg,分4次服用。靜脈滴注:成人一日1-1.5g,分2-3次給藥;8歲以上兒童為一日10-20 mg/kg,分2次給藥,每日劑量不超過1g。住院患者主張靜脈給藥。四環素毒副作用較多,孕婦和兒童慎用。  
強力黴素或四環素治療療程不少於7天。一般用至退熱後至少3天,或白細胞及血小板計數回升,各種酶學指標基本正常,症狀完全改善。早期使用強力黴素或四環素等藥物,一般可在24-48小時內退熱。因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臨床表現無特異性,尚缺乏快速的實驗室診斷方法,可對疑似病例進行經驗性治療,一般用藥3-4天仍不見效者,可考慮排除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診斷。  
2.利福平:兒童、對強力黴素過敏或不宜使用四環素類抗生素者,選用利福平。成人450-600mg,兒童10 mg/kg,每日一次口服。  
3.喹諾酮類:如左氧氟沙星等。  
磺胺類藥有促進病原體繁殖作用,應禁用。

一般治療

患者應臥床休息,高熱量、適量維生素、流食或半流食,多飲水,注意口腔衛生,保持皮膚清潔。  對病情較重患者,應補充足夠的液體和電解質,以保持水、電解質和酸鹼平衡;體弱或營養不良、低蛋白血症者可給予胃腸營養、新鮮血漿、白蛋白、丙種球蛋白等治療,以改善全身機能狀態、提高機體抵抗力。

支持治療

1. 對高熱者可物理降溫,必要時使用藥物退熱。 
2. 對有明顯出血者,可輸血小板、血漿。  
3. 對合併有瀰漫性血管內凝血者,可早期使用肝素。  
4. 對粒細胞嚴重低下患者,可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 
5. 對少尿患者,應鹼化尿液,注意監測血壓和血容量變化。對足量補液後仍少尿者,可用利尿劑。如出現急性腎衰時,可進行相應處理。 
6. 心功能不全者,應絕對臥床休息,可用強心藥、利尿劑控制心衰。 
7. 應慎用激素。國外有文獻報導,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患者使用糖皮質激素後可能會加重病情並增強疾病的傳染性,故應慎用。對中毒症狀明顯的重症患者,在使用有效抗生素進行治療的情況下,可適當使用糖皮質激素。

出院標準

體溫正常、症狀消失、臨床實驗室檢查指標基本正常或明顯改善後,可出院。

預後狀況

據國外報導,病死率低於1%。如能及時處理,絕大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如出現敗血症、中毒性休克、中毒性心肌炎、急性腎衰、呼吸窘迫綜合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及多臟器功能衰竭等嚴重併發症的患者,易導致死亡。

隔離及防護

對於一般病例,按照蟲媒傳染病進行常規防護。在治療或護理危重病人時,尤其病人有出血現象時,醫務人員及陪護人員應加強個人防護。做好病人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其污染環境和物品的消毒處理。

實驗室檢查

實驗室檢查外周血象白細胞、血小板降低,異型淋巴細胞增多。合併臟器損害的患者,心、肝、腎功能檢測異常。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查陽性。其中:血常規:白細胞、血小板減少可作為早期診斷的重要線索。病人發病第一周即表現有白細胞減少,多為1.0-3.0×109/L; 血小板降低,多為30-50×109/L。可見異型淋巴細胞。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尿常規:蛋白尿、血尿、管形尿。
血生化檢查: 肝、腎功能異常;心肌酶譜升高;少數患者出現血澱粉酶、尿澱粉酶和血糖升高。
部分患者凝血酶原時間延長,纖維蛋白原降解產物升高。可有血電解質紊亂,如低鈉、低氯、低鈣等。少數病人還有膽紅素及血清蛋白降低。

染病案例

河南山東多人被蟲咬染病致死  
從去年開始,越來越多的人因為一種嗜血的蟲子而感染上怪病,一部分人搶救無效死了。面對這種情況,地方政府及衛生部門選擇了沉默。他們認為,穩定壓倒一切. 
去年10月初,商城縣鮎魚山鄉下馬河村,68歲的季德芳患疑似無形體病死亡。在她出殯時,曾照顧過她的兒媳黃志菊因身體不適住了院。對症治療後,黃志菊康復。  
在季德芳去世的20天后,她的遠房親戚、同村49歲的婦聯主任羅林英也因無形體病死亡。她死的第二天,曾照料她的二嫂突發高燒住院,按無形體病治後康復。  
兩家患者的家屬均對記者說,她們在商城縣人民醫院陪護病患時,醫生並未叮囑過,那種病具有傳染性。  
衛生部於2008年2月19日,曾向各級衛生部門下發《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預防控制技術指南(試行)》(下簡稱“《指南》”)。  
其中指出,蜱蟲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  
商城縣人民醫院副院長王德強表示,知道該《指南》,但對於上述兩家患者家屬的說法予以否認。他說,醫院對於蜱蟲患者都是按照傳染病要求防護的。  
蟲毒誤診為“精神病  
去年商城已出現因蜱蟲而死亡的病例,但許多村醫仍不認識此病,診斷為感冒、腦炎等。  
談起蜱蟲,王德強並不像村民楊富等人那么緊張。他說,這種病的臨床死亡率大約在2%—8%之間,死亡病例多發生於老年人。  
資料顯示,1918年—1919年的美國大流感,死亡率最高時達到5%。  
據王介紹,從去年起,商城縣感染無形體病的患者中,死亡病例增多,這也讓衛生部門加強了培訓力度。“關鍵是不要誤診。一旦誤診,出現併發症就很難救回來。” 
而在記者調查中,誤診並不在少數。 
商城縣探訪的7起疑似病例死亡者,橫跨去年夏天至今夏,初發病時首先找的都是村醫,且都被診斷為感冒。  
其中,曾澤平被錯誤診斷的病種最多。在治療中,她卻先後被診斷為感冒、精神病和腦膜炎等。 
曾澤平住在商城縣鮎魚山水庫邊,去年夏天,她去拎豬食,忽然覺得很困。雖然在村醫處被當做感冒,進行輸液。幾天后,因高燒,她開始胡言亂語,自稱看到神鬼。家中請來“大仙”驅邪。但曾澤平每夜會疼醒一二十次。  
隨後,曾澤平被丈夫岳昌余送往商城縣人民醫院。  
“急診科的醫生說我老婆有精神病,我就把她送到了縣精神病院。”岳昌余說,在精神病院裡,她被約束住,餵吃鎮定藥後,平靜了很多。  
幾天后,曾澤平全身抽搐,大小便不能自理,又轉到武漢某醫院。治了五天四夜仍無果,曾澤平在劇烈抽搐中,咬爛了自己的舌頭,被一輛救護車送回商城。 
岳昌余說,“救護車司機也是河南人,他很同情我老婆,說他一輛車就拉過五六個同樣的病人,都是被蟲子咬的,沒治了。”  
鮎魚山鄉一名不願具名的村醫說,去年很多村醫確實不知道還有一個“疑似無形體病”。  
他記得,此前衛生部門曾就疑似無形體病給鄉鎮和村裡的醫生宣講過,“不過也就是隨便說說,發些宣傳資料,我們都沒當回事,誰知道這病這么要命。”  
在患病和死亡人數都比較多的鮎魚山鄉下馬河村,村醫周世瑤的診所門口,還貼著一張泛黃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防控知識問答》。  
周世瑤說,這是去年秋冬之際,衛生防疫部門下發的宣傳單。當時,連續兩名村民的死亡,使下馬河村成為疑似無形體病的防疫重點村。  
河南再發蜱蟲病 4名55歲以上患者死亡  
截至2011年5月24日,全省共報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病例70例,並致4名患者身亡。  
河南省衛生廳25日的訊息稱,這些患病者“均從事田間或山林作業”。且病例全部發生在信陽市,其中商城縣32例(死亡4例)。發病年齡以40至80歲年齡組居多,死亡病例均在55歲以上。 
河南省衛生廳向媒體通報稱,該省今年首發病例出現在3月31日,進入4月中旬後病例陸續出現。此間專家介紹,依據既往年份疫情分析,發病高峰集中在5至9月份。  
為應對疫情,河南省衛生廳組織疾控專家研究制訂了相關診療方案和預防控制技術方案,現已下發各地,要求嚴格執行,並派出疾控專家實地指導。信陽市政府也已專門部署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防控工作。特別是針對當地氣候環境適宜蜱蟲生長、民眾防範意識差等問題,教育民眾勞動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蜱蟲叮咬。  
另據媒體報導稱,目前山東等地也發現蜱蟲叮咬病例,少數重症患者因多臟器衰竭,救治無效身亡。  2007年以來,在河南信陽等地發現以發熱並伴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臨床特徵的病例,後經實驗室檢測確認,部分病例發現有無形體感染的血清學和分子生物學證據,多數病例標本發現一種新病毒新型布尼亞病毒,並確定該新型病毒與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的致病關係。

新發病情

河南省衛生廳2011年5月25日通報稱,截至5月24日,河南省共報告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蜱蟲病)病例70例,死亡4例。  
據通報,這些患者均從事田間或山林作業。病例全部發生在信陽市,其中商城縣32例(死亡4例),發病年齡以40歲至80歲年齡組居多,死亡病例均在55歲以上。  
通報稱,依據既往年份疫情分析,該病發病高峰集中在5月份至9月份。2011年首發病例發生在3月31日,進入4月中旬後病例陸續出現。  
目前,河南省衛生廳已將診療方案和防控方案下發各地,並派出省級疾控專家實地指導。信陽市政府也已專門部署該病的防控工作,特別是針對當地氣候環境適宜蜱蟲生長、民眾防範意識差等問題,通過媒體宣傳和印發傳單的方式,教育民眾勞動時要做好個人防護,避免蜱蟲叮咬,如出現發熱,應立即就診,避免延誤病情。

預防措施

衛生部《指南》提倡公眾和醫務人員落實一系列預防控制措施,包括公眾教育、提高實驗室診斷能力、控制媒介傳播與宿主動物(即蜱、鼠等)和妥善管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患者的血液、分泌物等。  
《指南》指出,因為蜱叮咬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因此教育公眾,特別是高危人群避免被蜱叮咬具有重要意義。公眾應少在草地、樹林等環境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這些地區,一定要做好個人防護,例如穿緊口長袖衣和塗抹避蚊胺(DEET)。同時提醒公眾,一旦出現上述疑似體徵,應主動就醫並將相關暴露史告知醫生。  
《指南》還要求各地開展醫務人員和疾控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實驗室診斷能力等。為了配合醫務人員、疾控人員等的工作需要,衛生部網站上還提供了《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診療方案(試行)》、人粒細胞無形體病流行病學調查方案(試行)》、《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實驗室檢測方案(試行)》和《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專題調查方案(試行)
人對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普遍易感,各年齡組均可感染髮病。高危人群主要為接觸蜱等傳播媒介的人群,如疫源地(主要為森林、丘陵地區)的居民、勞動者及旅遊者等。與人粒細胞無形體病危重患者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有感染的可能。該病全年均有發病,發病高峰為5-10月。不同國家的報導略有差異,多集中在當地蜱活動較為活躍的月份。我國曾在黑龍江、內蒙古及新疆等地的全溝硬蜱中檢測到嗜吞噬細胞無形體核酸。根據國外研究,該病與萊姆病的地區分布相似,我國萊姆病流行區亦應關注此病。
人粒細胞無形體病人粒細胞無形體病
(一)做好公眾預防的指導和健康教育。
避免蜱叮咬是降低感染風險的主要措施。預防該病的主要策略是指導公眾、特別是高危人群減少或避免蜱的暴露。有蜱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或體徵,應及早就醫,並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蜱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等環境中,應儘量避免在此類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區,尤其是已發現過病人的地區,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著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可防止蜱的附著或叮咬,且容易發現附著的蜱。也可在暴露的皮膚和衣服上噴塗避蚊胺(DEET)等驅避劑進行防護。在蜱棲息地活動時或活動後,應仔細檢查身體上有無蜱附著。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如發現蜱附著在身體上,應立即用鑷子等工具將蜱除去。因蜱體上或皮膚破損處的液體可能含有傳染性病原體,不要直接用手將蜱摘除或用手指將蜱捏碎。蜱可寄生在家畜或寵物的體表。如發現動物體表有蜱寄生時,應減少與動物的接觸,避免被蜱叮咬
(二)開展醫療衛生專業人員培訓。
各地應開展對醫務人員和疾控人員的培訓工作,提高醫務人員發現、識別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的能力,規範其治療行為,以降低病死率;提高疾控人員的流行病學調查和疫情處置能力,控制疫情的蔓延和流行。
(三)提高實驗室診斷能力。
發現疑似病例時,應及時採集標本開展實驗室檢測。各省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應逐步提高對該病的實驗室檢測能力,建立實驗室檢測的相關技術和方法。已發生或可能發生疫情的地區及有條件的地市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醫療機構也應逐步建立該病的實驗室診斷能力。
(四)媒介與宿主動物的控制。
出現暴發疫情時,應採取滅殺蜱、鼠和環境清理等措施,降低環境中蜱和鼠的密度。
(五)病人的管理。
對病人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及被其污染的環境和物品,應進行消毒處理。一般不需要對病人實施隔離。

防護須知

防蟲由於蜱蟲主要棲息在草地、樹林中,因此外出遊玩時最好在暴露的皮膚上噴塗驅蚊液,儘量避免在野外長時間坐臥。注意做好個人防護,穿緊口、淺色、光滑的長袖衣服。蜱蟲常會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 
除蟲如果發現蜱蟲附著在身體上,正確的方法是趕緊找到最近的正規醫院,叮囑醫生在叮咬處消毒後進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後才可用鑷子將蜱蟲去除(注意蜱蟲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體內),之後趕緊進行入院觀察治療,並注射相應的抗病毒藥物,在度過潛伏期之後,身體無發病症狀後再出院,若出院後身體不適應及時就醫,並一定要把被蜱蟲叮咬的事告訴醫生,切記這段話。

首次披露:蜱蟲病患者血液具有傳染性

2011年8月13日,衛生部首次披露,研究發現,新型布尼亞病毒所致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也就是俗稱的蜱蟲病,患這種病的急性期病人及屍體血液和血性分泌物具有傳染性,直接接觸病人血液或血性分泌物可導致感染。確診病例如有出血,要入院儘量單間隔離。
衛生部當日發布通知,對於確診的蜱蟲病病例,家屬要密切觀察病人有無嘔血、咯血、牙齦出血、血便或血尿等出血表現,有出血表現的病人應住院治療,醫院儘量單間隔離並張貼明確標識。病人診療用品專人專用,診療醫務人員相對固定,儘量減少探視,所有進出人員做好個人防護。
對接觸過病人血液、體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且未採取適宜防護措施的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自停止接觸後觀察14天,如出現發熱等症狀應立即前往醫院診治。
對於醫護人員,衛生部也作出明確要求,醫療、流調、採樣、陪護及轉運人員應按預防接觸傳播類疾病的原則進行防護。在接觸病人血液、體液、血性分泌物或排泄物等時應戴乳膠手套;離開隔離病室前,應摘除手套,洗手消毒。從事氣管插管或其他可能產生噴濺的診療操作時,應穿隔離衣並戴外科口罩和護目鏡(或防護面罩);離開病室前,脫下隔離衣,置專用包裝袋並進行消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