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

人性

人性的本質就日常用語上有狹義和廣義兩方面: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也就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那一部分屬性,是人與其它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其中包括人與其它動物所共有的那部分心理屬性。無論是人的本質心理屬性,還是人與動物所共有的屬性,由於它們都是人所共有的心理屬性,那么這種屬性也就不可能是後天的結果,只能是人類天性,屬於無條件反射。孔子說”性相近,習相遠也”,以此而得以將人性劃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兩種。自古至今,就人性的爭論很多,中國古代就有性善論、性惡論、無惡無善論、有善有惡論等,外國古代雖然未見有如中國古代就人性善惡的爭論,但對人性善惡的見解又會廣見於宗教理論、心理學思想與管理學理論之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性
  • 外文名:human nature
  • 拼音:rén xìng
  • 類別:詞語
  • 範疇:人類學 社會學
詞語泛解,漢典解釋,其它解釋,各學派概念解釋,社會學定義,哲學定義,人性爭論,人性善惡的爭論,人性本原的爭論,

詞語泛解

近義詞:人道
反義詞:獸性

漢典解釋

1.[humanity]∶在一定的社會制度和歷史條件下形成的人的品性。
2.[normal human feeling nature]∶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如:不通人性。

其它解釋

1.人類天生就具有的為人處事的共同屬性。《孟子·告子上》:“人性之無分於善不善也,猶水之無分於東西也。” 宋歐陽修《誨學說》:“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人性因物而遷,不學則舍君子而為小人,可不念哉。” 魯迅 《華蓋集·這個與那個》:“然而人性豈真能如道家所說的那樣恬淡;欲得的卻多。”
2.人所具有的或應有的區別於其它動物的屬性。蕭紅《永久的憧憬和追求》:“父親常常為著貪婪而失掉了人性。” 楊朔 《印度情思》:“ 赭堡還有象,更通人性。”
3.禮節應酬等習俗。 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跋祿迦國》:“土宜氣序,人性風俗,文字法則,同屈支國 。”
4.恩惠;情誼。《西遊記》第十四回:“ 行者笑道:‘那是唐僧不識人性。有幾個毛賊剪徑,是我將他打死, 唐僧就緒緒叨叨,說了我若干的不是。’”

各學派概念解釋

社會學定義

    現代社會學家認為,世界上只有一個人類,只有一種人性。這是不同民族之間能夠交流、達成理解的前提。根據對嬰兒反覆實驗,顯示人性是進化的結果。人性中與生俱來即存在由於祖先生存的險惡環境衍生的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間自己地位的關心,及由於史前人類的習慣和同理心還有對同類幫助的衝動。從人腦的結構來看,這些都直接對前額葉造成影響,可以被出生後的記憶和周圍事物所改變。(出自《重大人生啟示錄》·人性)

    哲學定義

    馬克思主義雖承認人性的存在,但否認存在普遍抽象的人性,認為只有從人的社會性和階級性出發,才能得出對人性的正確解釋,並由此斷言,在階級社會中沒有超階級的人性。無產階級有一個人性,資產階級有另一個人性,這兩種人性是不可調和的,只能通過鬥爭解決。
    西方諺語:正因人性本惡,民主是必須的;正因人性向善,民主是可能的。

    人性爭論

    人性善惡的爭論

    所謂人性善惡爭論是人類在行為心理上是以利他為本還是以利已為本的爭論。人本性是利他還是利已這不僅決定了個體個人的處世待人的態度,還決定了領導者特別是國家統治階層在制訂管理方針政策時是以強行管制為主還是以教育引導為主的趨向。正是由於有“人性本惡”的見解,才有戰國時期秦國“商鞅變法”的”法治“;正是由於“人性本善”的見解,才有儒家在西漢後推崇的以道德感化為主的”德治“。
    在中國古代歷代思想家在討論人性問題時,形成多種派別。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論,認為人生來即有惻隱、善惡、辭讓、是非四種“善端”,擴而充之,便可形成仁、義、禮、智的善性。荀子的性惡論,認為“人之性惡,其善偽也。”(《荀子·性惡》)善性是後天人為的。性無善無惡論,這包括:告子的“性無善無不善”論,認為“生之謂性”,“食色,性也”;墨家的性“素絲”論,墨子認為“人性如素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道家的性“素樸”論,莊子認為人天生本性上是無知無欲的;明代王陽明的心學理論,王陽明的心學認為:“無善無噁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性有善有惡論,這包括先秦世碩等的有善有惡論,漢楊雄的性善惡混論,董仲舒等的性三品論等:楊雄認為“人之性也,善惡混,修其善則為善人,修其惡則為惡人”;明清之際王夫之的性“日生日成”論,認為人性絕非在“初生之頃”就定型,一成不易,而是隨著環境和教養的不同,“性屢移而異”,“未成可成,已成可革”,認為人性是可以培養和不斷完善的;北宋的司馬光的人性的先天不等論,司馬光認為人生來在人性善惡上就先天不平等,無論聖人還是愚人善惡都是兼而有之,只是有些在善性上會占優勢,有些人在惡性上會占優勢。
    在外國古代社會中還未有就人性善惡所進行的激烈的爭論過程。但西方某些基督教派認為人自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有罪,這種罪是無法消除的,而且是一代傳給一代,永無停止,這就是“原罪”。而原罪的由來是來自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因為“原罪”,而產生了: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罪性”。(例如:七宗罪)。再因為“罪性”,而產生了,殺盜假見證等,各種“罪行”。(例如:十條誡命)。印度教與佛教都有“業報”與“輪迴轉世”之說,認為人許多的幸福與苦難都是前世因果報應的結果。

    人性本原的爭論

    中國孔子說“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將人性分為天性與後天習得;北宋張載的性二元論,又把人性劃分為氣質之性與天命之性。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不存在先驗的人性和先驗的善惡之分,任何現實的人性都是在遺傳因素的基礎上,在社會環境中,人的主客觀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人的社會實踐活動對人性的建構有決定意義。在西方現代心理學界,有三種典型代表:①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強調以人的本能解釋人的全部和行為 ,是一種本能決定論或遺傳決定論;②行為主義走向另一極端,否則天生本能,主張人的一切行為、本性均由後天習得,是刺激-反應的聯結及其系統化,是一種反本能論或環境決定論;③人本主義心理學既反對本能決定論又反對習得論,主張人性是似本能的,即人的欲望或基本需要在某種可以覺察的程度上是先天的,但與此有關的行為或能力、認識或感情不一定是先天的,可能是後天經過學習或引導而獲得或表現的。馬斯洛認為,人性是人的全部屬性的總括,似本能需要是人性的集中表現。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