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湖區

亭湖區

亭湖區是鹽城市的中心城區,地處鹽城市中心,位於江蘇省東部、黃海之濱。亭湖區原名為鹽城市“城區”,於2003年更名為“亭湖區”。

亭湖區是鹽城的城市起源地,其經濟、文化、教育和城市化水平均居鹽城市各縣市區首位。

亭湖區東至黃海海岸;南與鹽城市大豐區接壤;西與鹽都區隔街相望;北與建湖射陽2縣相連,總面積953.5平方公里。

截至2017年,亭湖區下轄先鋒街道毓龍街道文峰街道大洋街道五星街道黃海街道新城街道新洋街道伍佑街道南洋鎮新興鎮步鳳鎮便倉鎮鹽東鎮黃尖鎮,其中新城街道南部,步鳳鎮由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代管,黃海街道,伍佑街道由鹽城市城南新區管委會代管。2018年10月,入選2018年度全國新型城鎮化質量百強區。

2019年3月,被列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亭湖區
  • 外文名稱:Tinghu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江蘇省鹽城市
  • 下轄地區:毓龍、先鋒、文峰等9街道6鎮
  • 政府駐地: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青年東路55號
  • 電話區號:(+86)0515
  • 郵政區碼:224001-224005
  • 地理位置:東部沿海中部,長三角城市群
  • 面積:953.5平方公里
  • 人口:常住人口91.12萬人
  • 方言江淮官話洪巢片建鹽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洋灣新四軍紀念館海鹽博物館、泰山廟、便倉枯枝牡丹
  • 機場鹽城南洋國際機場
  • 火車站鹽城站鹽城北站
  • 車牌代碼:蘇J
  • 行政代碼:320902
  • 舊稱:城區(鹽城市),鹽城縣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地質,地貌,土壤,氣候,水文,人口,經濟,概述,農業經濟,工業經濟,民營經濟,交通,區位總概,鐵路,航空,高速公路,港口,公交,社會,教育,衛生,體育,科技,民風民俗,旅遊,紅色景區,著名景觀,購物休閒,公園設施,餐飲住宿,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亭湖區腳下土地的文明歷史有2100多年的歷史。
西漢武帝元狩4年(前119年),建立鹽瀆縣,當時這裡遍地皆為煮鹽亭場,到處是鹽河, “瀆”就是運鹽之河的意思。
東晉安帝義熙7年(411年),更名為鹽城縣,以 “環城皆鹽場”而得名。鹽城歷經了兩千多年的歷史沉澱,處處散發著濃郁的海鹽文化。古代以盛產“淮鹽”而享譽華夏,古稱“淮夷地”。早在戰國時期即“煮海為鹽”,《史記》載“東海有海鹽之饒”。秦漢時則“煮海興利、穿渠通運”,已成為漁鹽興旺之地。唐朝時期,“甲東南之富、邊餉半出於茲”的淮南鹽場,僅鹽城就有“鹽亭一百二十三所”。
建軍廣場建軍廣場
寶應年間,境內設有海陵監、鹽城監,每歲煮鹽百餘萬石,其時鹽城已成為東南沿海重要的鹽業生產中心。
元朝屬河南江北行省,明朝由南京(南直隸)管轄,清朝初期屬江南省,後江南省東西分省劃屬江蘇省。十九世紀中葉以後鹽城逐漸成為里下河地區糧、棉、油、鹽的貿易集散地和區域中心。
民國時期繼續由江蘇省管轄(抗戰期間曾作為新四軍重建軍部所在地)。
民國2年(1913年),江蘇省設立金陵道,淮揚道等5道,時屬於淮揚道。
民國16年(1927年),江蘇省設立行政督察區,時劃屬第六行政督察區,鹽城縣作為駐地,為首縣。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劃屬蘇北行政公署。
1952年,蘇南,蘇北行政公署與南京市合併恢復江蘇省,劃屬江蘇省管轄,建鹽城縣鹽城鎮。
1983年3月,江蘇省實行市領導縣新體制,鹽城縣確定為地級市,撤銷鹽城縣,成立鹽城市,撤銷鹽城縣鹽城鎮,在原鹽城縣鹽城鎮的基礎上組建鹽城市城區。
1996年7月,國務院批准將原鹽城市郊區的南洋、青墩、新興、永豐張莊5個鄉鎮和伍佑鎮的三墩村及其以北部分劃歸鹽城市城區管轄。
2004年3月,經過新一輪區劃,調整鹽城市城區更名為鹽城市亭湖區。
2007年,張莊街道辦事處劃歸鹽都區管轄,將射陽縣鹽東鎮劃歸亭湖區管轄。這一次區劃調整後,亭湖區共轄有五星、黃海、文峰、先鋒、毓龍、大洋和新洋7個街道,鹽東、南洋、青墩、新興、永豐、伍佑、步鳳、便倉8個鎮,總面積850平方千米,總人口85萬人。
2008年3月,經批准將射陽縣黃尖鎮劃歸亭湖區管轄,此次調整後,亭湖區共轄有7個街道,9個鎮。行政區域面積910平方公里,人口87.5萬人。
2010年8月,撤銷亭湖區永豐鎮、新興鎮,將原永豐鎮、新興鎮所轄區域合併設立新的新興鎮。撤銷亭湖區青墩鎮、南洋鎮,將原青墩鎮所轄區域和原南洋鎮所轄黃海、鹽東、鹽海、曙光、高產5個居委會及民航、東團、三窪、新洋4個村委會區域合併設立新的南洋鎮;以原南洋鎮所轄新民、光榮、雙林、南映、界河、蔡尖、巨豐、江西、東灘、民生、中舍、北舍、鳳洋、新港、民聯、紹林16個村委會區域設立新城街道辦事處。撤銷亭湖區伍佑鎮,以其原轄區域設立伍佑街道辦事處。至此,亭湖區共轄9個街道,6個鎮。
亭湖區亭湖區
2011年3月25日,江蘇省政府批覆同意將射陽縣黃沙港鎮新洋居委會、興農村和黃沙港鎮金灘公司劃歸鹽城市亭湖區黃尖鎮管轄,將射陽縣射陽林場、中路港養殖場劃歸亭湖區管轄。行政區劃調整後:亭湖區面積953.5平方千米,人口91.12萬人;其中,黃尖鎮面積87平方千米,人口3.96萬人,轄4個居委會、6個行政村。經此次行政區劃調整後,亭湖區版圖直接沿海,為鹽城市區東向出海提供條件。

行政區劃

截至2010年8月,亭湖區轄9個街道、6個鎮:文峰街道、五星街道、先鋒街道、毓龍街道、大洋街道、黃海街道、新洋街道、新城街道、伍佑街道;南洋鎮、新興鎮、步鳳鎮、便倉鎮、鹽東鎮、黃尖鎮。區人民政府則駐新城街道。
街道\鎮社區(居委會)村委會(村)區域
文曲、儒學、大慶、眾想、沿河、朝陽、雙元路、板橋、西苑、迎賓橋、解放橋、鹽馬路、三元巷、雙元、長壩
城中
新街、先鋒、江動、幸福路、北城路、建新、越河路、健康路、東倉路、聲遠路、劇場路、蓮花路、東河、城西
城中
東關、洋中、洋西、海純、灘涂、大聖、凌家橋、環城、旭日、縣前路、海龍路、八十間、橋東、供電北村
城中
雅和、城東、新唐、印汽、新河、五星、東閘新村、苑北、鹽南、慶康、紡南
城中
大洋、大星、鹽海、海悅、育才、毓龍公園、通榆北村、東升新村
城中
南苑、北港、耿伙
城南(暫由鹽城市城南新區管委會代管)
城北、新洋、鹽電、新豐、童家溝
北閘、袁莊、鹽灣、龍橋、圩洋、三英
城北
新民、光榮、富康、南映、新豐、南林、北林、新河、新墩、界河、巨墩、蔡尖、江西
東灘、中舍、北舍、民生、正豐、南舍、德喜、三窪、蔡墩、鳳洋、新港、慶豐、紹林、民聯、新民
河東(亭湖區政府所駐街道,南部暫由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代管)
繁榮、民主、洋橋、伍北
黃巷、構港、宏心、伍東、三星、伍西、武林、福興
城南(暫由鹽城市城南新區管委會代管)
黃海、鹽東、鹽海、曙光、高產、三尖
民航、東團、三窪、新洋、頭灶、潭尖、曰康、方向、興隆、龍碾、青墩、月青、柴壩、鹽中、洋灣、利民、自然、股園、正東、陳井、才堂
新南、西巷、鎮北、鎮南、鎮西
新場、三英、同心、袁河、雙烈、前營、甘露、古河、三灶、新永、新界、聯盟、倪傑、石華、三里、永西、陳台、洪東、長春、方明、新建
便倉、富民
西團、明亮、金陳、新橋、新陳、思源、民權、界溝、雙港、北李
前途、曙光、清恩、伍龍、板土
兆順、仁智、新灶、李壩、伍港、紅升、三龍、新窪、蔡墩、安龍、南舍、正豐、德喜、友誼、友權、王姚、烈士、慶元、袁坎
鎮(暫由鹽城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代管)
李灶
中東、兆豐、桂英、美滿、正洋、曙陽、新建、艷陽、生建、塢港、東南
新同、新街、黃尖、新洋
新閘、涵洞、花川、指南、洋尖、興農

地理環境

位置

亭湖區位於江蘇省東部、黃海之濱。區域位於北緯120.13°,東經 33.4°。

地質

亭湖區在大地構造單元上屬蘇中—蘇北斷坳。自燕山運動以來,這裡是持續的沉降區,沉積物深厚。

地貌

亭湖區地處長江中下游平原區,為沖積平原地貌,地勢低平,區內絕大部分地區海拔不足5米,最大相對高度不足8米。

土壤

亭湖區土地肥沃,204國道以東地區為砂性土壤,適合根菜類生長;204國道以西為粘性土壤,適合水生蔬菜生長。

氣候

亭湖區地處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北緣,屬於北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季風氣候,適宜多種農作物的生長。由於臨海,氣候受海洋影響較大,與同緯度的江蘇省西部地區相比,春季氣溫低且回升遲;秋季氣溫下降緩慢且高於春溫;年降水量也比本省西部明顯偏多。季風氣候明顯,冬季受歐亞大陸冷氣團影響,盛行偏北風且多寒冷天氣;夏季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盛行偏南風且多炎熱天氣,空氣溫暖而濕潤,雨水豐沛。
亭湖區太陽年輻射總量為116.2~121.0千卡/c㎡,全年平均光照2240~2390小時,其中春季占25%,夏季占29%,秋季占24%,冬季占22%。無霜期209~218天,平均氣溫13.7~14.4℃最低氣溫-13.7℃,最高氣溫39.1℃。
亭湖區年降水量平均在910毫米~1060毫米之間,年降水日100天~105天。年平均風速2.8~3.4米/秒,春季最大,秋季最小。若以日平均風速≥4米/秒作為風能利用的起始值,則亭湖區日平均風速≥4米/秒的年平均日數為63.3-156.8天。
亭湖區亭湖區

水文

亭湖區主要有通榆河、串場河、新洋港等。串場河,南起海安縣與通揚運河相接,向北經富安、東台、劉莊、鹽城、上岡到阜寧,與射陽河相通,境內全長145公里。新洋港,在鹽城亭湖區與蟒蛇河相接,向東穿過串場河在射陽縣境內入海,全長69.8公里。

人口

根據《全國人口普查條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的決定,以2010年11月1日零時為標準時點進行了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亭湖區第六次人口普查匯總的主要數據公布如下:

一、全區戶籍人口
  全區戶籍人口(含戶口待定人口)為877811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836526人相比[3],十年共增加41285人,增加4.94%。年平均增加率0.48%。
二、全區常住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為904417人,同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零時的888717人相比,十年共增加15700人,增加1.77%。年平均增加率0.18%。
三、家庭戶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戶口277417戶,家庭戶人口為839099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02人 ,比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人減少0.19人。
四、性別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460777人,占50.95%;女性人口為443640人,占49.05%。總人口性別比103.86比100(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103.36升為103.86。
五、年齡構成
  全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119082人,占13.17 %;15~64歲人口為701747人,占77.59%;65歲及以上人口為83588人,占9.24%。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5.6個百分點,15~64歲人口的比重上升2.63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7個百分點。
六、各種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區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指大專以上)程度的人口為141645人;具有高中(含中專)程度的人口為192783人;具有國中程度的人口為301942人;具有國小程度的人口為182462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
楊樓翠靄楊樓翠靄
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每10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由7272人上升為15661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 19581人上升為21316人;具有國中程度的由35906人下降為33385人;具有國小程度的由25475人下降為20175人。
全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31006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減少26250人,文盲率由6.44%下降為3.43%,下降3.01個百分點。
七、人口地區分布
  全區常住人口的地區分布如下:
亭湖區各街道(鎮)人口分布
街道辦事處(鎮)人口(人)
文峰街道
96523
48699
89644
67976
42545
45811
新城街道
(不含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40021
48011
32876
78746
64381
53260
31414
44352
26147
鹽城經濟技術開發區
75101
鹽城環保產業園
18921
註:以上表格人口信息來源於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人民政府網站《關於第六次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按行政區劃亭湖區數據包含鹽城經濟開發區。

經濟

概述

根據《亭湖區統計年鑑(2011)》,2011年亭湖區國民經濟保持較快增長,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65.67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7.72億元,增長4.0%;第二產業增加值119.31億元,增長14%;服務業(第三產業)增加值118.64億元,增長14.1%。2011年全年實現糧食總產量30.89萬噸,棉花總產量2.1萬噸,油料總產量1.8萬噸。2011年亭湖區人均國內生產總值42956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1862元,同比增長18.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83元,同比增長17.1%。

農業經濟

2011年,亭湖區實現農業生產總值34.41億元,農業增長值18.71億元,農民純收入11862元。亭湖區已形成蔬菜業、林果花卉業、畜牧業三大特色支柱產業。蔬菜複種面積15.6萬畝;林木花卉種植穩步增長;畜禽養殖規模不斷擴大,是鹽城市主要的農副產品基地。亭湖區高效農業總面積已達27萬畝,其中設施農業達5.45萬畝。
截至2011年,亭湖區擁有排澇泵站150座,總裝機16948千瓦,農村等級以上公路717公里,改造種地產田25.62萬畝,拖拉機、收割機、插秧機等農業機械8000多台套,森林覆蓋率達13.1%。
亭湖區亭湖區

工業經濟

2011年,亭湖區208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行業比重為:機械占42%、輕工占23%、紡織占18%、建材占9%、食品占8%。亭湖區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9億元、主營業務收入451億元、利稅48.8億元、利潤25億元、開票銷售146億元,入庫稅收7億元。實現應稅銷售超億元企業34家,其中超5億元6家,超10億元3家;納稅超百萬元工業企業75家、超千萬元13家、超億元3家。

民營經濟

2011年亭湖區新增民營企業3200家、個體工商戶3.5萬戶,註冊資本33.8億元,民營企業吸納本地就業人員達3.3萬人,非公經濟總量、稅收占亭湖區的90%以上。“三外”工作齊頭並進。新上外資項目89個,其中投資500萬美元以上項目27個;自營出口企業增加到38家,出口產品擴展到52個,輸出境外勞務8000多人次。註冊到帳外資年年實現倍增,2007年達8500萬美元,增長315%;自營出口額、外經營業額年遞增分別達30%、20%。威特集團被認定為國家汽車零部件生產出口基地,威特離合器獲“國家免檢產品”資格,飛馳機車胎、伯樂達牌商標分別被命名為“中國名牌產品”、“中國馳名商標”。
亭湖區

交通

區位總概

亭湖區區位獨特,位於上海經濟輻射圈內,處在蘇中沿海中部地域,在南通、揚州、泰州淮安徐州、連雲港六城市半圓中心。
位於亭湖區的鹽城飛機場位於亭湖區的鹽城飛機場

鐵路

新長鐵路縱貫亭湖區,北接隴海線,南連滬寧、宣杭線,鹽城火車客運站、貨運站均坐落其中;連鹽鐵路已於2013年全面動工,加之滬通鐵路,屆時可以開行至上海的快速鐵路列車,另外徐宿淮鹽鐵路鹽通高速鐵路已經開工,屆時可以開通至北京和上海的高鐵。

航空

鹽城民航站地處轄區東部,現已開直達韓國首爾、泰國曼谷、台北和香港的國際航班及北京、上海、廣州、溫州、南通、武漢、長沙、昆明等國內航班;

高速公路

亭湖區高速公路密集,沈海高速公路、鹽靖高速公路、鹽淮高速公路等多條高速環繞城區四周構成城市高速環路。

港口

亭湖周邊港口眾多,上海港距鹽城約300公里,南通港、連雲港、大豐港以及縱橫交錯的內河航道構成密集的河海運輸體系。

公交

快速公交
鹽城市城市快速公交(BRT)是獨具特色的城市公交系統。自2010年5月1日起運營,已陸續開通B1,B2,B支1,B支2,B支3,B支4,B支5,B支6共8條線路,其中大部分路線設在亭湖區。
普通公交
城市普通公交線路貫穿全區,與快速公交共同構成公共運輸網。
無論是主線還是支線,BRT的票價與普通公車一樣,投幣一元,普通IC卡九折。

社會

教育

區內有江蘇省鹽城中學鹽城市高級實驗中學鹽城市亭湖高級中學3所優質高中。
江蘇省鹽城中學江蘇省鹽城中學
有江蘇省鹽城中學,鹽城市田家炳中學鹽城市伍佑中學3所江蘇省四星級高級中學
有鹽城市初級中學,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鹽城市景山中學3所優質國中
有鹽城市第一國小,鹽城市解放路實驗學校,鹽城市毓龍路實驗學校,鹽城市景山國小等熱點國小。
區內還有鹽城工學院鹽城師範學院2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亭湖區區境內有大學3所,在校生2.4萬,年畢業生0.5萬。中等專業和技工學校35所,在校生13萬,年畢業生4.8萬。中學454所,在校生60萬,年畢業生13.7萬。

衛生

截至2011年,亭湖區有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鹽城市中醫院鹽城市第三人民醫院共三所三級綜合性醫院,其中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鹽城市中醫院是鹽城市僅有的兩所三級甲等醫院;此外還有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鹽城市第四人民醫院、慈航醫院、鹽阜醫院等十多家較大規模醫院。

體育

在2010年的第17屆省運會,鹽城獲得金牌30.5枚、銀牌29枚、銅牌39枚,取得歷史最好成績,腳踏車、游泳更是取得歷史性突破,分別奪得8枚、5枚金牌。

科技

2011年亭湖區榮獲“省科技進步先進區”和“省智慧財產權試點區”稱號,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進步區”檢查考核。工業、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分別達42.3%、57.8%。已建立市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發中心26家,其中省級4家;擁有市級以上高新技術企業23家,其中國家級6家、省級9家;實施省級重大科技成果轉化項目4個,新增國家重點新產品3個、省級高新技術產品27個,申請專利585件,增幅均居鹽城市前列。

民風民俗

臘月祭灶
祭灶是先秦以來重要祭祀“五祀”之一。按照禮記.月令;
所載:“孟夏之月,其祀灶。”秦時的孟夏,是指正月。然而祭灶的具體日期.來歷說法不一,各地亦有差異。 亭湖區境內城鄉居民,舊時稱臘月二十三為“送小灶”二十四為“送大灶”每當祭灶這一天,家家都要將灶台.案台.鍋碗瓢盆收拾得乾乾淨淨,在神龕前設豐盛的祭品送灶時,要把神龕中間的舊神位接下來,焚香點燭,同時將舊神像在香爐前焚燒。焚燒時,全家都要跪拜叩送,表示送灶神上天去“匯報情況”了。到了除夕晚上還要將灶王爺接回來,稱迎灶或接灶。這時,要將大紅紙書寫的“東廚司命府”和灶君神像貼進神龕,兩旁還貼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表示對王爺的恭敬。新灶神貼上之後,要放鞭炮,全家叩拜。此俗建國後逐步消失。
繁華的亭湖繁華的亭湖
三月踏青
農曆三月,平原水鄉已是草長鶯飛,水和土柔。麗日春風之下,桃花綠水之間,度過了嚴冬的人們紛紛來到郊外田野,嬉戲閒遊,踏青漫步。三月三,晉化稱上已節。《周禮春官》載:“女巫掌歲時,祓除釁浴。”釁浴,就是用香草熏湯沐浴。春秋時,鄭國於三月上旬之“已”日,男女偕同來水邊,執蘭招魂,戲謔戀慕。到漢朝,官吏定於上已之日,“皆禊於東流水上,日洗濯祓除,去宿垢疾”。上已節由此而形成。晉代以後,這一節日改為固定日期,“多用三月三日,不復用已日”。過去,三月三這天,鹽瀆平原的百姓們,無論男女老幼均可攜手至河邊舉柳枝灑水嬉戲。有的帶著風箏去郊外放飛,或在鄉間野外拔茅針,采野花,挖薺菜。盡情娛樂一天之後,夕陽西下時才帶著大地的芬芳返回家門。
清明插柳
鹽阜農村歷史上曾流傳著清明門前插柳枝的習俗。相傳此習俗源於唐代。每年清明節,百姓們為祈求平安,便在家門前插上柳枝,此俗一直延續至今。

旅遊

紅色景區

新四軍紀念館
新四軍紀念館是中國中國小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中國愛國主義示範基地和中國文化工作先進集體。
1941年1月25日,新四軍於皖南事變後在鹽城重建軍部,同年2月27日軍部遷駐廟內。當年7月,日偽軍發動對鹽阜區第一次大“掃蕩”,軍部撤出,向阜寧縣陳集區停翅港轉移,泰山廟遭到敵機狂轟爛炸,破壞十分嚴重。至建國夕,僅存遺址。1985年5月,鹽城市人民政府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江蘇省委決定,照原樣重建,於次年10月建成並對外開放。泰山廟內有不少名人書畫和題聯題詩,藏經樓屏風上的“江淮英傑,衛國干城”的題聯是江澤民1990年5月1日手書。

著名景觀

青枝綠葉紅花,似乎天經地義,但鹽城亭湖區便倉的牡丹卻是枯枝綠葉紅花,堪稱“中華一絕”。枯枝牡丹,花分大紅、粉白二色,乃此地獨有,為牡丹中珍稀品種,每年穀雨前後開花。
枯枝牡丹奇甲天下,飲譽古今,古典小說《鏡花緣》及明、清古籍均有描述和記載。現如今,每逢佳節小鎮遊客如雲,盛況空前,大有“花開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的景象。
永寧寺
鹽城護國永寧禪寺始建於唐武德六年,至今已逾1300年。古有“淮東首剎,江北名藍”之稱,為當時三十六名剎之一。歷史上高僧輩出,近代有著名的“壽高、德高、學高”的雪松法師和著名的“詩僧、書僧”茗山法師。
永寧禪寺飽經歷史滄桑,1938年毀於戰亂。1993年初,鹽城市人民政府決定異地重建永寧寺,定址在亭湖區環城村境內。經重建,基本上恢復了永寧寺的原有規模,再現了昔日永寧寺的佛門景象,每日晨鐘暮鼓,焚音嘹亮。永寧寺先後接待過香港、台灣地區和新加坡等國家的佛教界人士以及數以萬計的國內香客,已成為旅遊觀光和信徒敬佛的一處勝地。
陸公祠陸公祠坐落在江蘇鹽城市亭湖區儒學街。鹽城是南宋末年著名丞相陸秀夫的故鄉,為了紀念這位愛國英雄,後人於明嘉靖十年(1531年)在今儒學街西側建造了“陸公祠”。
陸公祠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得以修復。門廳上由書法家武中奇題寫“陸公祠”。踏進門廳,迎面便是“宋丞相陸公祠”碑,上懸匾額“碧海丹心”。第二進仰止堂前天井東西牆壁上各有名人碑刻,廳堂中有陸公遺橡。上懸匾額“南海留芳”,兩側對聯:社稷已墟尚有懷中六尺,君臣不死直從海底千秋。“海岳忠貞”則出自張愛萍之手。
陸公祠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購物休閒

亭湖區有建軍路,解放路,人民路,大慶路等市區幹道,大型購物中心密集,購物十分便利;中茵海華,樂天瑪特,金鷹,鋒國際廣場,鹽阜人民商場,鹽城商業大廈,大潤發,新世界百貨,建軍路地下商業街,寶龍城市廣場,家樂福,蘇果蘇寧,國美等。

公園設施


亭湖區內公園眾多,風景怡人,包括人民公園、鹽瀆公園、東亭湖公園、大洋灣公園、青年公園、世紀公園、潤都公園、大馬溝生態公園、東方公園、迎春公園、聚龍湖公園等。這些綜合性公園均免費開放。

餐飲住宿

鹽城屬於淮揚飲食文化圈,菜餚為淮揚風味。淮揚風味的實質是求鮮求雅,因此通常不採用奇珍異味作為食材,而是注重選料鮮活。淮揚菜刀工精緻細膩,口味鮮美平和。在亭湖區,經典的淮揚美食隨處可見。此外,鹽城地區河渠縱橫,物產富饒,是江蘇和上海的重要農作物基地,而且擁有江蘇省最長的海岸線、最大的沿海灘涂、最廣的海域面積。獨特的地理位置及水文資源也影響了鹽城地域的飲食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鹽城土菜。
亭湖區內有瀛洲賓館、悅達國際大酒店、鹽阜賓館、雅樂軒等數家四星級賓館,數十家星級賓館,杭州樓上樓、東方明珠、奧星美食廣場等營業面積數千平方米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也隨處可見。

榮譽稱號

授予時間獎項
2018年10月
2018年度全國投資潛力百強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