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枝牡丹

枯枝牡丹

枯枝牡丹,生於江蘇鹽城,以便倉出產者為上品,以奇、特、怪、靈著稱於世,與瓊花並蒂蓮一道被譽為江蘇三絕、花中奇葩。顧名思義,牡丹花開之時枝葉枯萎而花朵艷麗。凡讀過古典名著李汝珍鏡花緣》的人,均知在鹽城古鎮便倉,有以奇、特、怪、靈而馳名的枯枝牡丹。從宋末至今,已七百年餘年,歷經朝代更替,滄桑巨變,經受戰火摧殘,始終不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枯枝牡丹
  • 生長地江蘇鹽城
  • 特點:枝葉枯萎而花朵艷麗
  • 記載:《鹽城縣誌》
枯枝牡丹的傳說,傳說一,傳說二,傳說三,便倉枯枝牡丹園,

枯枝牡丹的傳說

有關枯枝牡丹的傳說甚多:

傳說一

唐代武則天為慶賀登基,責令百花隆冬齊放,唯牡丹仙子玩誤御旨,觸怒武后,遂將宮中二千株牡丹用火炙烤,遂成枯枝。

傳說二

元朝末年,隨張士誠起義卞元亨兵敗隱退便倉,途中馬鞭丟失,遇一花鹿,口銜枯枝,跪倒馬前,元亨取其枯枝,策馬而歸,至便倉家院,插枯枝於地,遂為枯枝牡丹。此花奇異處甚多。其花瓣能應曆法增減,農曆閏年十三個月,花開十三瓣,平年十二月,花則十二瓣;放花時節性較強,每年都是穀雨前後三日放花,花信兒準確無誤;更堪稱奇的是,這花似乎能世事時勢,頗具靈性,嚴冬季節二度放花,枯枝無葉唯花獨秀。相傳明太祖知卞元亨文武才能,三請其而不出,朱元璋大怒,頒旨將元亨充軍,及至赦歸,滿園重放異彩,元亨感慨萬千,賦詩云:“牡丹原是親手載,十度春風九不開,多少繁花零落盡,一枝猶待主人來”。

傳說三

追溯其源,此花靈根乃原主人—卞濟之,宋末任陝西參知政事時所植。宋亡後,濟之將此花從國府園中移紅白二本植於姑蘇楓橋鎮,後為避世又從姑蘇退隱東溟(今便倉),其花隨主人遷移於古鎮——便倉。到了元末,濟之嫡孫元亨——被吳王張士誠委以兵馬大元帥,乃愛其花,1367年9月士誠敗元亨解甲隱退於便倉,將原植株二本分成十二株,至此奇花名噪鄉里。

便倉枯枝牡丹園

枯枝牡丹園位於亭湖區便倉鎮。由於枯枝牡丹的稀奇名貴,政府不斷撥款修繕擴建,現已占地0.71公頃,並請蘇州的園林巧匠在園內建起八角迴廊,天香亭,奇葩軒,牡丹仙子塑像,旱橋、碑亭、門亭等景點,又從洛陽、菏澤引進多種珍品牡丹,新辟一園,加上各種奇樹異草,把枯枝牡丹園裝點成蘇北的一大人文景觀。
“年年穀雨花似錦,歲歲觀花人如潮”,每逢花放時節,四面八方,男女老幼,雲集便倉,許多名人還賦詩盛讚:“炎風炙葉殘紅去,冰雪摧莖鎖玉樓,聞道人間寒已盡,濃妝漫步上枝頭”、“盛世名園幾度來,賞心悅目踐衣苔,葉翻露氣輕盈舞,花媚春風爛漫開”。枯枝牡丹因奇、特、怪、靈而馳名中外,古典小說《鏡花緣》及明、清《鹽城縣誌》均有描述和記載。 枯枝牡丹每年都是穀雨前後3日內開花,花信兒準確無誤。此時,滿園花開,奼紫嫣紅,猶如胭脂凝成,美艷潤澤,芬芳馥郁;襯托著花朵的葉片,繁茂厚實,青翠欲滴,主幹卻似飽經風霜、憔悴欲朽,如乾柴一般。更奇的是,正常年份,每朵花多為十二瓣;閏年,每朵花多為十三瓣。花分紫紅、粉紅兩種,花蕊金黃。清人孫一致有《醉楊妃》詩讚曰:風流當日擅紅顏,天寶承恩獨壓班,塵暗胭脂零落盡,卻余花影在人間。現園中牡丹已有400多株,70多個品種,每年穀雨前後,這裡繁花似錦,遊人如織。
枯枝牡丹
枯枝牡丹正巧盛開在新中國舉行開國大典之時,還有一年,竟開在歡慶我國在聯合國恢復席位之際。這當然是純屬巧合,但人們卻藉此來抒懷,贊其為“神花”。“海水三千丈,牡丹七百年。”是老將軍張愛萍為重建便倉枯枝牡丹園的題聯,形象地概括了枯枝牡丹的變遷。
枯枝牡丹園枯枝牡丹園
卞氏家庭的先祖卞濟之。卞濟之,蘇州楓橋人。宋代官陝西參知政事。為官清正、廉潔。宋亡,隱退姑蘇城。後舉家從楓橋遷至鹽城東溟鎮(今便倉鎮),並攜紅、白兩株洛陽牡丹栽於園內。此時約在公元1275年前後。當時卞氏宅第穿堂四進,從門樓進去,由南到北,依次為門廳、前廳、天井、後廳、天井、寢室,東為廂房。卞濟之把門廳與前廳之間的空地闢為花園,便倉枯枝牡丹即發端於此。
枯枝牡丹枯枝牡丹
1985年主體花園的興建完成,總面積為65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達160多平方米。新建有典雅的天香亭、奇葩軒,四周有八角迴廊環繞,頗具蘇州古典園林的風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