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翁

主人翁

主人翁我們用的最多的是主人翁意識,其實主人翁為一成語,意思是當家作主的人,其典故來自趙翼《二十二史札記》卷三46漢公主不諱私夫條:武帝館陶公主寡居,寵董偃十餘年。主欲使偃見帝,乃獻長門園地,帝喜,過主家。主親引偃出,偃奏:“館陶公主庖人偃,昧死拜謁。”帝大歡樂,呼為主人翁。

主人翁最早見《史記》范雎蔡澤列傳范雎曰:“主人翁習知之。唯雎亦得謁,雎請為見君於張君。”須賈曰:“吾馬病,車軸折,非大車駟馬,吾固不出。”范雎曰:“原為君借大車駟馬於主人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主人翁
  • 外文名:master
  • 拼音:zhǔ rén wēng
  • 解釋當家作主的人
  • 詳細解釋:對主人的尊稱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出處與詳解,詞語分開解釋,原文章節,摘要翻譯,啟示,相關連結,

詞目

主人翁

拼音

zhǔ rén wēng

基本解釋

1. [master]∶當家作主的人
2. [hero or heroine;protagonist]∶主人公

出處與詳解

1. 對主人的尊稱。
①戰國 楚 宋玉諷賦》:“臣嘗出行,仆飢馬疲。正值主人門開,主人翁出,嫗又到市,獨有主人女在。”
②唐 劉禹錫 《紇那曲詞》:“願郎千萬壽,長作主人翁。”
③明劉基滿江紅》詞:“笑村童不認主人翁,呼為客。”
2. 主人。
①清 采蘅子 《蟲鳴漫錄》卷一:“成婚三日,壻竟執簿入肆,按籍而稽,居然自作主人翁矣。”
②清 李伯元南亭筆記》卷十:“諸公將來皆 中國 主人翁也。”
朱德 《寄南征諸將》詩:“錦繡河山收拾好,萬民盡作主人翁。”參見“ 主人 ”。
3. 文藝作品中的主要人物。
冰心《晚晴集·從“五四”到“四五”》:“在這些小說里,給予他們的就只是灰色的陰暗的結局,問題中的主人翁,個個消沉了下去,憔悴了下去,抑鬱了下去。”

詞語分開解釋

【詞語分開解釋】主人 : 1.接待賓客的人。與"客人"相對。 2.特指留宿客人的房東。 3.財物或權力的支配者。 4.僕婢及受僱傭者的家主。 5.用為學徒(或工人)對其產業主之稱。 6.古代指戰爭中在自己土地上防守的一方。 7.主要人物;主體。 8.指君主。 9.謂執掌教化國人之事。
翁 : 翁 wēng 老頭兒:老翁。漁翁。“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父親:“家祭無忘告乃翁”。丈夫的父親
語出《漢書·卷六十五·東方朔傳·第三十五》。

原文章節

初,帝姑館陶公主號竇太主,堂邑侯陳午尚之。午死,主寡居,年五十餘矣,近幸董偃。始偃與母以賣珠為事,偃年十三,隨母出入主家。左右言其姣好,主召見,曰;"吾為母養之。"因留第中,教書計相馬御射,頗讀傳記。至年十八而冠,出則執轡,入則侍內。為人溫柔愛人,以主故,諸公接之,名稱城中,號曰董君。主因推令散財交士,令中府曰:"董君所發,一日金滿百斤,錢滿百萬,帛滿千匹,乃白之。"安陵爰叔者,爰盎兄子也,與偃善,謂偃曰:"足下私侍漢主,挾不測之罪,將欲安處乎?"偃懼曰:"憂之久矣,不知所以。"爰叔曰:"顧城廟遠無宿宮,又有萩竹籍田,足下何不白主獻長門園?此上所欲也。如是,上知計出於足下也,則安枕而臥,長無慘怛之憂。久之不然,上且請之,於足下何如?"偃頓首曰:"敬奉教。"入言之主,主立奏書獻之。上大說,更名竇大主園為長門宮。主大喜,使偃以黃金百斤為爰叔壽。
叔因是為董君畫求見上之策,令主稱疾不朝。上往臨疾,問所欲,主辭謝曰:"妾幸蒙陛下厚恩,先帝遺德,奉朝請之禮,備臣妾之儀,列為公主,賞賜邑入,隆天重地,死無以塞責。一日卒有不勝灑掃之職,先狗馬填溝壑,竊有所恨,不勝大願,願陛下時忘萬事,養精游神,從中掖庭回輿,枉路臨妾山林,得獻觴上壽,娛樂左右。如是而死,何恨之有!"上曰:"主何憂?幸得愈。恐群臣從官多,大為主費。"上還,有頃,主疾愈,起謁,上以錢千萬從主飲。後數日,上臨山林,主自執宰敝膝,道入登階就坐。坐未定,上曰:"願謁主人翁。"主乃下殿,去簪珥,徒跣頓首謝曰:"妾無狀,負陛下,身當伏誅。陛下不致之法,頓首死罪。"有詔謝。主簪履起,之東廂自引董君。董君綠幘傅韝,隨主前,伏殿下。主乃贊:"館陶公主胞人臣偃昧死再拜謁。"因叩頭謝,上為之起。有詔賜衣冠上。偃起,走就衣冠。主自奉食進觴。當是時,董君見尊不名,稱為"主人翁",飲大歡樂。主乃請賜將軍、列侯、從官金錢雜繒各有數。於是董君貴寵,天下莫不聞。郡國狗馬蹴鞠劍客輻湊董氏。常從遊戲北宮,馳逐平樂,觀雞鞠之會,角狗馬之足,上大歡樂之。於是上為竇太主置酒宣室,使謁者引內董君。

摘要翻譯

漢武帝的姑母館陶公主號為竇太主,早年許配給堂邑侯陳午。陳午早死,館陶公主寡居,已經五十多歲了,與一個叫董偃的人私自同居。董偃是長安城里一個小商人家的孩子。在他十三歲的時候,和母親以賣佩珠為生。董偃隨母親到公主家賣珠,公主府上的人都說這個孩子長的清秀。公主聽說後,召見董偃,對他說:“我把你當自己的孩子養著。”從此,董偃就留在公主府,公主派人教他讀書、識字。董偃養到十八歲,出去的時候坐的是高頭大馬,晚上與公主同寢。董偃相貌英俊,為人瀟灑,性格溫和。貴族、王公、大臣因為公主的原因,都願意和他結交。稱呼他為“董君”,在長安城中名聲很大。

啟示

董偃與公主的事,最終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里。有一次,公主稱病不朝。漢武帝就親自到公主府中去探望她。公主拜謝,寒暄已畢。還沒有坐定,漢武帝就問姑母:“我想拜見一下主人翁。”公主聽了,趕緊下殿,去掉耳環首飾,伏地請罪。她說:“我行為無狀,辜負了陛下的厚望,該當死罪。陛下沒有把我抓起來交給有司審問,已經很寬大了。死罪!死罪!”漢武帝讓她起來。公主趕緊收拾好簪環,到東廂房把董偃找出來。董偃頭戴綠頭巾(綠色為賤色,表示地位低下,是“綠帽子”最早的出處),手持皮筒,磕頭請罪。漢武帝幷沒有怪罪董偃,還賞賜給董偃衣服、帽子。公主擺筵,請漢武帝入席,親自為皇帝奉食進觴。當時,董偃見皇帝不自呼己名,而自稱為“主人翁”。漢武帝聽了大笑,飲宴甚歡。宴罷,董偃貴寵之名,天下皆知。

相關連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