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是為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範電影市場秩序,豐富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制定。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於2016年11月7日發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 發布日期:2016年11月7日
  • 實施日期:2017年3月1日
  • 發布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
政策全文,法規修訂,內容解讀,

政策全文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
(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通過)
目 錄
第一章 總 則
第二章 電影創作、攝製
第三章 電影發行、放映
第四章 電影產業支持、保障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六章 附 則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繁榮發展,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規範電影市場秩序,豐富人民民眾精神文化生活,制定本法。
第二條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從事電影創作、攝製、發行、放映等活動(以下統稱電影活動),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電影,是指運用視聽技術和藝術手段攝製、以膠片或者數字載體記錄、由表達一定內容的有聲或者無聲的連續畫面組成、符合國家規定的技術標準、用於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或者流動放映設備公開放映的作品。
通過網際網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電影的,還應當遵守網際網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管理的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
第三條 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第四條 國家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和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
第五條 國務院應當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當地實際情況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
國家制定電影及其相關產業政策,引導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促進電影市場繁榮發展。
第六條 國家鼓勵電影科技的研發、套用,制定並完善電影技術標準,構建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電影技術創新體系。
第七條 與電影有關的智慧財產權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侵犯。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負責智慧財產權執法的部門應當採取措施,保護與電影有關的智慧財產權,依法查處侵犯與電影有關的智慧財產權的行為。
從事電影活動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應當增強智慧財產權意識,提高運用、保護和管理智慧財產權的能力。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開發電影形象產品等衍生產品。
第八條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負責全國的電影工作;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的電影工作。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範圍內,負責有關的電影工作。
第九條 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範,開展業務交流,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其成員的合法權益。
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第十條 國家支持建立電影評價體系,鼓勵開展電影評論。
對優秀電影以及為促進電影產業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組織、個人,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和獎勵。
第十一條 國家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電影國際合作與交流,支持參加境外電影節(展)。
第二章 電影創作、攝製
第十二條 國家鼓勵電影劇本創作和題材、體裁、形式、手段等創新,鼓勵電影學術研討和業務交流。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根據電影創作的需要,為電影創作人員深入基層、深入民眾、體驗生活等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第十三條 擬攝製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電影劇本梗概向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其中,涉及重大題材或者國家安全、外交、民族、宗教、軍事等方面題材的,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將電影劇本報送審查。
電影劇本梗概或者電影劇本符合本法第十六條規定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將擬攝製電影的基本情況予以公告,並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出具備案證明檔案或者頒發批准檔案。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四條 法人、其他組織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與境外組織合作攝製電影;但是,不得與從事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合作,也不得聘用有上述行為的個人參加電影攝製。
合作攝製電影符合創作、出資、收益分配等方面比例要求的,該電影視同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攝製的電影。
境外組織不得在境內獨立從事電影攝製活動;境外個人不得在境內從事電影攝製活動。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協調公安、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等部門,為法人、其他組織依照本法從事電影攝製活動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從事電影攝製活動的,應當遵守有關環境保護、文物保護、風景名勝區管理和安全生產等方面的法律、法規,並在攝製過程中採取必要的保護、防護措施。
第十六條 電影不得含有下列內容:
(一)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煽動抗拒或者破壞憲法法律行政法規實施;
(二)危害國家統一、主權和領土完整,泄露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損害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宣揚恐怖主義、極端主義;
(三)詆毀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煽動民族仇恨、民族歧視,侵害民族風俗習慣,歪曲民族歷史或者民族歷史人物,傷害民族感情,破壞民族團結
(四)煽動破壞國家宗教政策,宣揚邪教迷信
(五)危害社會公德,擾亂社會秩序,破壞社會穩定,宣揚淫穢、賭博、吸毒,渲染暴力、恐怖,教唆犯罪或者傳授犯罪方法;
(六)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或者損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七)侮辱、誹謗他人或者散布他人隱私,侵害他人合法權益;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內容。
第十七條 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其攝製完成的電影送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審查。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審查決定。對符合本法規定的,準予公映,頒發電影公映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本法規定的,不準予公映,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應當根據本法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準和程式,並向社會公布。制定完善電影審查的具體標準應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並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第十八條 進行電影審查應當組織不少於五名專家進行評審,由專家提出評審意見。法人、其他組織對專家評審意見有異議的,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另行組織專家再次評審。專家的評審意見應當作為作出審查決定的重要依據。
前款規定的評審專家包括專家庫中的專家和根據電影題材特別聘請的專家。專家遴選和評審的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第十九條 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需要變更內容的,應當依照本法規定重新報送審查。
第二十條 攝製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將取得的電影公映許可證標識置於電影的片頭處;電影放映可能引起未成年人等觀眾身體或者心理不適的,應當予以提示。
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不得發行、放映,不得通過網際網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進行傳播,不得製作為音像製品;但是,國家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第二十一條 攝製完成的電影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方可參加電影節(展)。擬參加境外電影節(展)的,送展法人、其他組織應當在該境外電影節(展)舉辦前,將相關材料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二條 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承接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但是不得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相關業務。
第二十三條 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並向社會開放電影檔案。
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應當配置必要的設備,採用先進技術,提高電影檔案管理現代化水平。
攝製電影的法人、其他組織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的規定,做好電影檔案保管工作,並向國家設立的電影檔案機構移交、捐贈、暫存電影檔案。
第三章 電影發行、放映
第二十四條 企業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發行活動相適應的人員、資金條件的,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發行活動。
企業、個體工商戶具有與所從事的電影放映活動相適應的人員、場所、技術和設備等條件的,經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從事電影院等固定放映場所電影放映活動。
第二十五條 依照本法規定負責電影發行、放映活動審批的電影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申請之日起三十日內,作出批准或者不批准的決定。對符合條件的,予以批准,頒發電影發行經營許可證或者電影放映經營許可證,並予以公布;對不符合條件的,不予批准,書面通知申請人並說明理由。
第二十六條 企業、個人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應當將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者姓名、地址、聯繫方式、放映設備等向經營區域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備案。
第二十七條 國家加大對農村電影放映的扶持力度,由政府出資建立完善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服務網路,積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農村電影放映,不斷改善農村地區觀看電影條件,統籌保障農村地區民眾觀看電影需求。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給予補貼。
從事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活動的,不得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
第二十八條 國務院教育、電影主管部門可以共同推薦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並採取措施支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費觀看,由所在學校組織安排。
國家鼓勵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採取票價優惠、建設不同條件的放映廳、設立社區放映點等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所在地人民政府可以對其發放獎勵性補貼。
第二十九條 電影院應當合理安排由境內法人、其他組織所攝製電影的放映場次和時段,並且放映的時長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長總和的三分之二。
電影院以及從事電影流動放映活動的企業、個人應當保障電影放映質量。
第三十條 電影院的設施、設備以及用於流動放映的設備應當符合電影放映技術的國家標準。
電影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
第三十一條 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第三十二條 國家鼓勵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前放映公益廣告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不得放映廣告
第三十三條 電影院應當遵守治安、消防、公共場所衛生等法律、行政法規,維護放映場所的公共秩序和環境衛生,保障觀眾的安全與健康。
任何人不得攜帶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蝕性物品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不得非法攜帶槍枝、彈藥、管制器具進入電影院等放映場所;發現非法攜帶上述物品的,有關工作人員應當拒絕其進入,並向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十四條 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應當如實統計電影銷售收入,提供真實準確的統計數據,不得採取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擾亂電影市場秩序。
第三十五條 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須經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批准。
第四章 電影產業支持、保障
第三十六條 國家支持下列電影的創作、攝製:
(一)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
(二)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
(三)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
(四)推動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普及的電影;
(五)其他符合國家支持政策的電影。
第三十七條 國家引導相關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基金加大對電影產業的投入力度,根據不同階段和時期電影產業的發展情況,結合財力狀況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綜合考慮、統籌安排財政資金對電影產業的支持,並加強對相關資金、基金使用情況的審計。
第三十八條 國家實施必要的稅收優惠政策,促進電影產業發展,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財稅主管部門依照稅收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製定。
第三十九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依據人民民眾需求和電影市場發展需要,將電影院建設和改造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等。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有效保障電影院用地需求,積極盤活現有電影院用地資源,支持電影院建設和改造。
第四十條 國家鼓勵金融機構為從事電影活動以及改善電影基礎設施提供融資服務,依法開展與電影有關的智慧財產權質押融資業務,並通過信貸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
國家鼓勵保險機構依法開發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保險產品。
國家鼓勵融資擔保機構依法向電影產業提供融資擔保,通過再擔保、聯合擔保以及擔保與保險相結合等方式分散風險。
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依照本法規定公告的電影的攝製,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合理確定貸款期限和利率
第四十一條 國家鼓勵法人、其他組織通過到境外合作攝製電影等方式進行跨境投資,依法保障其對外貿易、跨境融資和投資等合理用匯需求。
第四十二條 國家實施電影人才扶持計畫。
國家支持有條件的高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培訓機構等開設與電影相關的專業和課程,採取多種方式培養適應電影產業發展需要的人才。
國家鼓勵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學校相關人才培養。
第四十三條 國家採取措施,扶持農村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和民族地區開展電影活動。
國家鼓勵、支持少數民族題材電影創作,加強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譯製工作,統籌保障民族地區民眾觀看電影需求。
第四十四條 國家對優秀電影的外語翻譯製作予以支持,並綜合利用外交、文化、教育等對外交流資源開展電影的境外推廣活動。
國家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從事電影的境外推廣。
第四十五條 國家鼓勵社會力量以捐贈、資助等方式支持電影產業發展,並依法給予優惠。
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電影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受理對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的投訴、舉報,並及時核實、處理、答覆;將從事電影活動的單位和個人因違反本法規定受到行政處罰的情形記入信用檔案,並向社會公布。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七條 違反本法規定擅自從事電影攝製、發行、放映活動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予以取締,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以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四十八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有關許可證、撤銷有關批准或者證明檔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偽造、變造、出租、出借、買賣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檔案,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檔案的;
(二)以欺騙、賄賂等不正當手段取得本法規定的許可證、批准或者證明檔案的。
第四十九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
(一)發行、放映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二)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後變更電影內容,未依照規定重新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擅自發行、放映、送展的;
(三)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
第五十條 承接含有損害我國國家尊嚴、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內容的境外電影的洗印、加工、後期製作等業務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由電影主管部門通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吊銷營業執照。
第五十一條 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放映廣告的,由縣級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給予警告,責令改正;情節嚴重的,處一萬元以上五萬元以下的罰款。
第五十二條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未經許可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舉辦涉外電影節(展)。
個人擅自在境內舉辦涉外電影節(展),或者擅自提供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參加電影節(展)的,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停止違法活動,沒收參展的電影片和違法所得;違法所得五萬元以上的,並處違法所得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五萬元的,可以並處二十五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自受到處罰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相關電影活動。
第五十三條 法人、其他組織或者個體工商戶因違反本法規定被吊銷許可證的,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從事該項業務活動;其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自吊銷許可證之日起五年內不得擔任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
第五十四條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及國家有關規定予以處罰:
(一)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將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製作為音像製品的;
(二)違反國家有關規定,擅自通過網際網路電信網、廣播電視網等信息網路傳播未取得電影公映許可證的電影的;
(三)以虛報、冒領等手段騙取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的;
(四)侵犯與電影有關的智慧財產權的;
(五)未依法接收、收集、整理、保管、移交電影檔案的。
電影院有前款第四項規定行為,情節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第五十五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或者其他有關部門的工作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尚不構成犯罪的,依法給予處分:
(一)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他人財物或者其他好處的;
(二)違反本法規定進行審批活動的;
(三)不履行監督職責的;
(四)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
(五)貪污、挪用、截留、剋扣農村電影公益放映補貼資金或者相關專項資金、基金的;
(六)其他違反本法規定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的情形。
第五十六條 違反本法規定,造成人身、財產損害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因違反本法規定二年內受到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有依照本法規定應當處罰的違法行為的,從重處罰。
第五十七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及其工作人員應當嚴格依照本法規定的處罰種類和幅度,根據違法行為的性質和具體情節行使行政處罰權,具體辦法由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制定。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對有證據證明違反本法規定的行為進行查處時,可以依法查封與違法行為有關的場所、設施或者查封、扣押用於違法行為的財物。
第五十八條 當事人對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以及其他有關部門依照本法作出的行政行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複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其中,對國務院電影主管部門作出的不準予電影公映的決定不服的,應當先依法申請行政複議,對行政複議決定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第六章 附 則
第五十九條 境外資本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設立從事電影活動的企業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第六十條 本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法規修訂

電影院放映過程中不得插播廣告
《中華人民共和國電影產業促進法》自3月1日起施行。法律規定,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法律還規定電影院在向觀眾明示的電影開始放映時間之後至電影放映結束前,不得放映廣告。
電影院未如實統計銷售收入,處5萬元以上50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吊銷許可證。
打擊票房造假
針對近年來層出不窮的偷漏瞞報電影票房現狀,《電影促進法》提到,電影院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安裝計算機售票系統。同時,《電影促進法》也明確了處罰。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有製造虛假交易、虛報瞞報銷售收入等行為,擾亂電影市場秩序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電影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違法所得五十萬元以上的,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情節特別嚴重的,由原發證機關吊銷許可證。
要求明星德藝雙馨
早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曾發文“封殺”劣跡藝人。此次《電影促進法》也專門提出,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應當堅持德藝雙馨,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恪守職業道德,加強自律,樹立良好社會形象。
防止盜版、鼓勵國產電影
在電影播放方面,針對影廳里偷拍的行為,《電影促進法》指出,未經權利人許可,任何人不得對正在放映的電影進行錄音錄像。發現進行錄音錄像的,電影院工作人員有權予以制止,並要求其刪除;對拒不聽從的,有權要求其離場。
放映場次和時段
法規還提到,電影院應該合理安排國產片的放映場次和時段,放映時長不得低於年放映電影時長總和的三分之二。

內容解讀

11月7日上午,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以146票贊成、1票反對、8票棄權,表決通過《電影產業促進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閻曉宏在7日上午的發布會上指出,簡政放權、激活市場的活力是電影產業改革推動的重要方向。這次通過制定《電影產業促進法》把實踐中已經推行的改革舉措寫入了促進法,比如減少審批項目、降低準入門檻等,《電影產業促進法》沒有新增設行政審批項目,同時還取消了電影製片單位審批、攝製電影片(單片)許可證審批等行政審批的項目,這是取消和減少審批項目。
閻曉宏表示,在《電影產業促進法》出台之前,按照《電影管理條例》的規定,由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行使的許可權,包括電影片的審查、電影劇本的備案與批准舉辦電影節(展)等多項審批事項,這次大部分下放到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新聞出版廣電管理部門,為了防止各地審查管理和審查結果標準與尺度在把握上不一致,《電影產業促進法》在下放審批許可權的同時規範了電影審查標準的制定和公開的程式,在本法第18條還設定了出現爭議的情況下再審的條款。
《電影產業促進法》出台後,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堅持放管結合,加強後續的監管。在簡政放權的同時,《電影產業促進法》也注重加強事中和事後的監管力度。在本法第46條明確了監管責任,要求實施信用制度。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將認真貫徹《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有關要求,加強對下放以後的審查、審批事項的指導和監督,並且加強對有關機構特別是審查人員的培訓工作,規範各地的審查、審批事項,推動形成統一開放的、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據了解,《電影產業促進法》將於明年3月1日起開始實施,與此同時,實施多年的《電影管理條例》將依據《電影產業促進法》進一步修訂完善。
電影產業促進法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
政策法制司、電影局負責人
關於《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情況說明
■ 制定《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意義
對於制定《電影產業促進法》的意義,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說:
一是,《電影產業促進法》將長期以來中國電影產業改革發展的成熟經驗上升為法律制度,為未來電影產業持續健康繁榮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制保障,對電影產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里程碑意義。
二是,《電影產業促進法》規定的五個方面的主要制度措施將對中國電影產業產生深遠影響:將電影產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使電影產業成為拉動內需、促進就業、推動國民經濟成長的重要產業;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簡政放權,降低電影行業準入門檻,調動全社會參與熱情,激發市場活力;加大財政、稅收、金融、用地等方面的扶持力度,對電影產業給予立體的制度支持;通過擴大監管範圍,完善監管措施,細化監管程式,加大打擊力度等,進一步規範產業發展和市場秩序;明確電影的正面導向作用,維護觀眾合法權益,鼓舞創作熱情,滿足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
三是,作為我國文化產業領域的第一部法律,《電影產業促進法》也將對整個文化產業的發展產生長期深遠的影響,對目前我們正在抓緊進行的文化產業領域的立法工作,將產生積極的示範作用。
■《電影產業促進法》的立法必要性及立法總體思路
自2002年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我國電影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和巨大成就,無論從電影生產數量,還是電影市場規模上看,我國已經成為世界電影大國,但在從電影大國向電影強國邁進的過程中,面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比如:電影市場活力有待進一步激發,電影市場秩序還要進一步規範,電影產業發展水平有待提高。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表示,制定《電影產業促進法》就是要解決這些問題,促進電影產業的發展,通過立法一是轉變政府管理方式,堅持放管並舉,該放的放開,該管的管住,寓管理於服務之中,為社會力量從事電影活動提供便利。二是充分發揮政府的引導、激勵作用,加大對電影產業扶持力度。採取財政、稅收、金融、用地、人才等多種扶持措施,促進電影產業全面發展。三是既促進產業發展,又繼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電影產業促進法》在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介紹,為了在電影領域繁榮文藝創作、推動文藝創新,《電影產業促進法》規定了以下制度、措施:
一是明確電影活動的指導思想和創作原則。《電影產業促進法》規定,從事電影活動,應當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堅持社會效益優先,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尊重和保障電影創作自由倡導電影創作人員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
二是就電影作品本身,《電影產業促進法》明確鼓勵創作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相統一的優秀電影,扶持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重大題材電影,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展現藝術創新成果、促進藝術進步的電影以及推動科學教育事業發展和科學技術普及的電影,並對優秀電影給予獎勵。
三是《電影產業促進法》通過明確規定尊重、保障電影創作自由,保護電影智慧財產權,電影行業協會維護成員合法權益,為電影創作人員開展體驗生活等活動提供便利和幫助等措施,積極營造激發創作熱情的制度環境。
四是《電影產業促進法》通過鼓勵電影科學技術創新、電影題材等創新與電影學術研討和業務交流等措施,積極營造提高電影質量的制度環境。
■ 《電影產業促進法》在推動簡政放權,激發電影市場活力方面規定了哪些主要制度?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稱,簡政放權、激發市場活力是我國電影改革的重要措施,通過制定《電影產業促進法》,把很多已經推行的改革舉措寫入了促進法。比如:
一是減少審批項目、降低準入門檻。《電影產業促進法》未新設行政審批項目,同時還取消了電影製片單位審批、《攝製電影片許可證(單片)》審批等行政審批項目、下放了電影片審查等多項行政審批項目。
二是簡化審批程式、規範審查標準。《電影產業促進法》簡化了行政審批程式,並進一步規範了電影審查標準的制定和公開程式。
三是堅持放管結合,加強後續監管。在簡政放權的同時,《電影產業促進法》也注重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力度,以規範市場秩序,引導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環境。
■ 《電影產業促進法》在規範電影產業發展和市場秩序方面建立了哪些主要制度?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介紹,《電影產業促進法》主要從四個方面對規範電影市場秩序做了規定:
一是國家引導形成統一開放、公平競爭的電影市場。
二是電影主管部門加強對電影創作、攝製、發行、放映等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創新管理手段,明確了違法行為的社會投訴處理制度並建立社會信用檔案制度,加大對電影智慧財產權和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力度。
三是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範,開展業務交流和職業技能認證,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維護成員的合法權益。
四是在法律責任中對破壞市場秩序行為制定嚴厲的處罰措施。
■ 《電影產業促進法》規定了哪些加大扶持力度,提升電影產業發展水平方面的措施?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說:
一是各級政府將電影產業發展納入本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國家制定電影及相關產業政策。
二是國家支持創作、攝製各類優秀國產影片,地方政府對電影創作、攝製提供必要的便利和幫助。
三是在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用匯等方面對電影產業採取優惠措施,激勵資本投入、降低運作成本。
四是積極扶持電影科技研發、公益放映、人才培養、境外推廣等事業發展,為電影產業發展夯實工業基礎、培育人才梯隊、拓展電影市場空間。
■ 《電影產業促進法》在維護文化安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方面的主要規定是什麼?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表示:
一是明確電影的正面導向作用,將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確定為電影產業促進法的立法宗旨。
二是明確國家重點扶持傳播中華優秀文化、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大題材電影創作攝製,同時禁止影片含有違反憲法確定的基本原則、危害國家安全、危害社會公德等內容,抑制、阻止不良、有害作品的製作、傳播。
三是在鼓勵開展平等、互利的國際合作與交流的同時,對從事過損害我國國家榮譽和利益、危害社會穩定、傷害民族感情等活動的境外組織和個人予以限制。
四是通過規定財政、稅收、土地、金融等扶持措施,促進民族電影產業的發展;通過明確規定電影院放映國產電影的比例要求,更好地加強中國文化和中華文明的傳播力度。
■ 《電影產業促進法》如何對從業人員行為進行引導和規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說:
一是,《電影產業促進法》明確要求,電影行業組織依法制定行業自律規範、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等,通過行業自律方式對從業人員進行引導和規範。
二是,《電影產業促進法》也對演員、導演等電影從業人員直接提出了倡導性要求,設定了法律和道德的底線,將有利於電影從業人員樹立社會形象,促進電影產業健康發展。其中,“德藝雙馨”中的“德”,就是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家庭美德;“德藝雙馨”中的“藝”,就是藝術才華的高低,有行業共識,有民眾口碑。《電影產業促進法》鼓勵電影創作者既要具備良好的品德,也要體現不斷精進的藝術才能。知名的電影從業者作為公眾人物,更應該嚴格要求,做好表率。
三是,《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從業人員行為劃定了合法開展活動的範圍和界限,指導從業人員依法依規開展業務活動,並對違法行為規定了相應的法律責任,如罰款、吊銷許可證、一定期限從業禁止等。
■ 《電影產業促進法》在推動電影公益服務,維護觀眾權益方面由哪些舉措?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表示:保證基本公共文化服務的標準化、均等化,是政府的責任,所以《電影產業促進法》明確要求將農村電影公益放映納入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規劃,由政府出資建立完善農村電影公益放映服務網路,統籌保障農村地區觀眾觀看電影的需求。同時規定,由教育和電影主管部門共同推薦有利於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電影,並採取措施支持接受義務教育的學生免費觀看。此外,鼓勵電影放映者採取多種措施,為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城鎮低收入居民以及進城務工人員等觀看電影提供便利,政府可以發放獎勵性補貼。
為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電影產業促進法》進一步明確了電影從業主體的法律責任。《電影產業促進法》明確規定了電影院的電影放映質量保證責任、廣告播放時間限制和觀眾安全健康保障責任,並禁止電影發行企業、電影院等主體通過製造虛假交易、虛報銷售收入等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觀眾。
■ 《電影產業促進法》在推動中國電影走出去方面作了哪些規定?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介紹:
一是,《電影產業促進法》強調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鼓勵通過互辦電影節展、合作拍攝影片、選送優質國產影片參加境外的電影節(展)等方式,進一步提升擴大中國電影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提升電影強國的國際地位。
二是,《電影產業促進法》明確規定,國家應該以多種方式對走出去的優秀電影的外語譯製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支持。外交、文化、教育等部門也應充分利用各自的對外交流渠道和資源,積極推廣優秀國產影片。國家同時鼓勵多主體、多形式的境外推廣活動,最大程度地激發和利用社會上的活躍資源,為國產電影的境外推廣發揮積極作用。
■ 《電影產業促進法》對違法行為規定了哪些處罰措施?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表示:
一是根據具體違法行為的種類和程度的不同,《電影產業促進法》採取了停止違法活動,沒收電影片、違法所得及從事違法活動的專用工具、設備,一定金額或違法所得倍數的罰款,停業整頓,吊銷許可證、撤銷有關批准或者證明檔案、吊銷營業執照,以及規定期限內禁止從事相關電影活動或擔任從事電影活動的法人、其他組織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責任人。
二是明確規定了違法行為的從重處罰情形。
三是為了保障行政執法行為的順利開展,《電影產業促進法》還規定了行政強制措施
四是為了保證行政處罰與其他法律責任的銜接,《電影產業促進法》就民事責任刑事責任、違反其他行政管理法規的行政責任及紀律責任承擔問題作了指引性規定。
■ 《電影產業促進法》對涉外電影管理制度立法中是如何考慮確定的?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負責人說:
一是《電影產業促進法》主旨是為了促進國產電影發展。無論是從行政管理、產業促進的角度,還是從立法原則、具體制度及法律責任方面,電影產業促進法主要著眼於對國內電影產業的規範和促進,著眼於對國產電影的扶持和保護。從國外立法情況看,其他國家電影產業促進法律一般也不詳細規定涉外電影問題。
二是《電影產業促進法》就中外合作攝製電影、舉辦涉外電影節(展)、國產影片赴境外參展以及境內主體洗印、加工、後期製作境外影片等中外合作、交流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
三是關於涉外電影管理制度,將在對《電影管理條例》修訂中統籌解決。《電影管理條例》在規範涉外電影管理問題時,將援引《電影產業促進法》有關內容審查標準、審批制度等共通性規定,從而保障法律制度的一致性。
■ 《電影產業促進法》和《電影管理條例》是何關係?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政策法制司負責人表示:
一是二者定位不同。《電影產業促進法》是基礎性的、綱領性的制度規範,它確定促進電影產業發展的基本制度、措施。條例是從電影產業促進法派生出來國務院頒布的配套行政法規,是對法律制度的進一步細化。
二是《電影產業促進法》保留、完善了條例的一些制度。在保留了條例規定的電影片審查、發行、放映活動審批制等主要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增加完善了產業扶持、市場規範等相關制度措施。
三是《電影產業促進法》取消了條例的一些制度。如取消了電影單片許可制等行政審批項目、下放了電影片審查等多項行政審批項目。
四是《電影產業促進法》還需要條例細化、補充。主要是在電影進出口管理問題和電影海外推廣問題需要拾遺補缺;在電影審查程式、發行、放映企業審批、變更、終止的具體條件等問題需要細化。
背景連結
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
電影產業是文化產業中頗具活力與生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文化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大力發展電影產業,對於推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推動國民經濟結構調整,具有積極而重要的意義。近年來,隨著我國對電影產業發展認識的深化,在相關政策、技術、資金、人才等各方面的共同作用下,我國電影產業發展步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一、電影創作生產
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中央精神的指引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成為電影創作的自覺遵循。廣大電影工作者進一步解放電影文化生產力,激發內生動力,增強創新活力,將“提質增效”作為電影工作的關鍵任務之一,一大批向著“高峰”攀登的精品力作不斷湧現,逐漸改變了中國電影以往數量粗放型增長的局面,走上了質量提升、產能最佳化的新階段。
近年來我國每年生產故事影片超過600部,各類影片年產量達到近千部。多類型、多品種、多樣化創作蓬勃發展,電影新力量持續發力,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一步顯現。根據“中國電影觀眾滿意度調查”顯示,觀眾對於國產影片的滿意度總體呈現穩步上升的態勢。
二、電影市場
2016年前10個月,全國電影票房已達到390.48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淨增20億元以上,其中國產片市場份額為59.53%,已有36部國產片單片票房過億元。觀影人次達11.68億,同比增長11.17%。銀幕數近4萬塊,較2015年底增長7700多塊,平均每天增加25塊。城市院線84.7%的銀幕可以進行3D放映,全國已有巨幕501塊,其中中國巨幕161塊。共有萬達、中影星美等12家院線票房在10億元人民幣以上,其中7家票房超過20億元。
三、電影人才
近年來,創作新力量集群式湧現,新導演、新編劇、新演員、新製片人、新的技術專家等逐步挑起電影創作生產的重擔,不僅帶來電影形態、類型與話語方式的新變革,也帶來電影投融資模式的新嘗試,以及媒介融合與人才跨界的新可能,為中國電影的未來發展積累下最可貴的人才資源。
四、中國電影走出去
近年來我國電影國際交流頻繁廣泛,電影走出去力度不斷加大,每年應邀在境外多個國家和地區舉辦中國電影節(展)活動,參加國際電影節(展)並榮獲獎項的優秀國產影片不勝枚舉。我國與多個國家簽訂了政府間電影合拍協定,有力地促進了合作製片業務的發展。更令人欣喜的是,越來越多的國產影片開始進入海外主流電影市場,正在探索“中國電影,普天同映”的嶄新路徑。
五、基本公共文化服務
全國已建成農村數字電影院線255條,放映隊約5萬支。“十二五”期間,全國農村每年訂購電影均超過870萬場,觀眾人次保持在12億以上,基本實現了“一村一月放映一場電影”的公共服務目標,農村電影發行放映工作邁上新台階。
全國已建成11個少數民族語言電影譯製中心,可進行17個少數民族語種、37種少數民族方言的譯製,2012-2015年共完成3000餘部(次)電影的少數民族語言譯製。
六、電影技術
我國在電影數位化領域成績卓著,迄今已實現膠片電影向數字電影的整體轉換,我國電影科技發展已經進入系統設備與工藝流程數位化向全面網路化和信息化發展演進的關鍵時期。近年來正指導行業進一步加快國產3D電影、中國巨幕、雷射放映、多維聲等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新技術的套用發展。順應“網際網路+”大趨勢,電影業不斷與網際網路深度融合,賦予電影行業新的活力與動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