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信(漢語詞語)

迷信(漢語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迷信】指對某個不變的事物進行唯一性的極端相信。

迷信一般是自我迷執,對世界上的萬事萬物只用自己相信的一種思維系統對待。

民間記載中,《記栗主殺賊事》(【清】潮聲):“迷信者云:‘命中犯披麻,殺人不用刀。’”

佛學中迷信一詞在唐朝譯經師翻譯文獻時首次使用。

迷信具體指人類精神狀態比較貧乏落入迷執無法自拔的狀態,是愚昧落後的表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迷信
  • 外文名:Superstition
  • 本質定義:盲目的信仰或崇拜
  • 對立面:科學的方法
基本定義,字面定義,本質定義,廣義的迷信,迷信破除,迷信案例,社會危害,佛教解釋,相關名言,

基本定義

字面定義

Encarta百科全書上對“迷信”的定義:非理性地相信某種行為或儀規具有神奇的效力。
科學不是知識主體而是方法,科學無迷信科學不是知識主體而是方法,科學無迷信
迷信是對某一些事物迷惘而不知其究竟,可又盲目地相信其說。“迷信”的含義更多的傾向於“盲目的相信、不理解的相信”。
理論上,如果不具備科學素養,都存在著“迷信”的可能性,即使是有些從事科學工作的人,如果沒有科學素養,也會抱某種迷信(如迷信巫醫、易經、風水、算命)。與迷信對立的是科學的方法。科學是一種允許自我證偽的動態開放的可靠方法科學不是任何科學理論),講究的是形式邏輯證據。而迷信是無條件接受不允許質疑、沒有形式邏輯、不需要可靠證據,是盲目相信。說迷信科學,就如同說迷信數學——未來人可以說今天的人“迷信”落後的數學理論(如平面幾何),但不能說迷信數學,因為數學就是方法。
1980年代以來,中國人的“迷信”現象具備了現代特色,或假借科學名義,或以弘揚傳統為使命,而迷信主體則由農村轉向城市,轉為有知識、高學歷人群,甚至轉向了國家官員。特別是1990年代中葉以來,中國社會出現了一種頻頻使人困惑的“官場迷信”。這種官場迷信,萌生於官場之中各級官員對其上司的供奉和迷信,大多源自於官場民主的缺失,把自己的上司、頂頭上司視為官場的主宰,左右了權力的運作及其個人的遭際和升遷的命運。在身處官場的個人仕途難以自我把握的時候,這些官員往往另闢蹊徑,依託迷信,視之為自己的“護官符”和升遷秘徑,以保證自己的官運亨通。究其根本原因,是“迷”在官場、“信”在權力,是一種社會權力的崇拜形式。

本質定義

迷信的本質定義就是相信了不該信的東西。人們的立場不同,所指稱的迷信內容也不同。在基督教看來,不信基督教而信仰別的宗教,就是迷信。其他宗教,也是一樣。佛教就辯稱自己是神聖的信仰,所以不是迷信。也就是說,迷信的本義,乃是“相信了錯誤的東西”,而不是“入迷的相信”。
沒有“迷信科學”或者“科學迷信”的說法。迷信是沒有理由的相信,而科學恰恰是追尋理由的地方。科學把道理講得如此明白,讓你覺得不相信就未免太傻。所以“迷信科學”或是“科學迷信”就像“方的圓”或“圓的方”一樣,是自相矛盾不能成立的概念。只有受教育程度所限,無法理解科學道理的人,才會把科學看得像神話一樣不可思議,說出“科學迷信”這樣不通的話來。
“迷信”的本意是指對某種事物、現象過於痴迷以至於盲目地相信,這是一個與宗教信仰完全無法劃等號的詞語。但隨著反封建思潮的興起,與傳統封建社會相伴隨的祭祀理念因與科學精神不一致,於是“順理成章”地成了迷信。

廣義的迷信

所謂迷信,就是對人或事物的盲目信仰和崇拜。狹義的迷信即封建迷信。從廣義來說,迷信應當包括宗教信仰,因為任何宗教信仰都是迷信的表現;廣義上的迷信,就是無理由、無根據,但是堅定不疑地相信某種東西。
嚴格說來,宗教和封建迷信並不是一回事。每個具體的宗教和宗教團體,都有某一既定的崇拜偶像,如基督教、天主教的上帝、佛教的佛陀。伊斯蘭教雖不崇拜偶像,但信奉真主安拉,有修行的明確目標、有教義、教規、活動場所和宗教儀式等。封建迷信則很難說有什麼共同一致的崇拜物,也沒有什麼既定的宗旨、規定和儀式,更不會有什麼共同的活動場所。封建迷信的對象可能是神仙鬼怪,也可能是山川樹木。封建迷信和宗教相比則顯得更原始,其活動多是在局部地區或家庭範圍內。
一般說來,對於個人的迷信活動,只要不妨礙社會政治生活和經濟生活,不違背國家憲法和法律,政府並不干涉。但是,對那些破壞民族團結和社會的迷信活動,對那些裝神弄鬼騙財害命、破壞生產、殘害民眾的人,則必須分別情況予以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還要依法懲辦。對反動會道門,則要堅決取締。
科學、宗教與迷信
學者:宗教和迷信當然不是一回事,但是也並非毫無關係。迷信是非理性的、沒有科學基礎的信仰,而宗教是對超自然力量(特別是對人格化的上帝,即有意識、有智慧型和掌握人類命運的神)的崇拜,這種崇拜也是非理性的、沒有科學基礎的,因此宗教其實就是迷信的系統化和抽象化,儘管抽象出了許多超越迷信的內容(例如世界觀、道德觀),甚至有了一些合理的因素,但是仍然包含著許多迷信的因素。並不是一打上宗教的招牌,再荒誕的說法就都不成其為迷信了。通過修煉能夠以石頭、花香為食,不僅沒有科學基礎,而且與科學原理相違背,就是一種迷信。

迷信破除

生活中常見的偽科學形式有:把神學、玄學當科學,如神創論;把迷信當科學,如卜卦、算命、陰陽、星相、血型學、特異功能、心靈感應等;把幻想當科學,如違背物理學原理和生物學原理的驚人主張。
凡是神漢、巫婆、算命先生、風水先生等以封建迷信思想和行為騙人錢財者及一般有封建迷信思想的人所進行的有關活動,都是封建迷信活動,包括抽籤、卜卦、算命、看相、測字、請神、驅鬼、看風水、符水治病等。
在民族素質中,愚昧迷信的東西越多,就說明科學的成分越少,科學戰勝愚昧迷信的難度就越大。只有用科學的思想武裝人們的頭腦,才能使愚昧迷信、偽科學、反科學的污泥濁水沒有立足之地,才能使社會穩定、家庭美滿幸福。正如有句歌詞所唱:“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科學態度的基本要求是嚴肅認真,一絲不苟,客觀公正,實事求是。科學態度和一切弄虛作假、假冒偽劣、欺上瞞下的作風是針鋒相對的。科學態度是當前社會所特別需要的。
科學方法要求唯實求真。要做到唯實,就必須能夠做到去偽存真,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存在有意的作偽,如製造假相、散布虛假信息等。再一個原因是不掌握唯物論的認識論,不掌握科學方法和基本的科學知識,人云亦云,有先入為主的偏見,輕易相信未經嚴格證明的表演等。
由於人在進行圖像識別時受到已存儲在頭腦中的形象和想像的影響,識別的速度也有限,並不總是能根據所見就作出正確的判斷。耳聽為虛,眼見也未必為實。許多現象內在的原因需要經過科學的分析和推理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自然科學工作者通過精確的儀器,在嚴密控制的條件下進行可重複和可比的實驗,同時對比、分析和綜合其他相關實驗的結果,在此基礎上建立模型,形成假說和定律,利用數字方法進行嚴格的邏輯推理、預測、模擬和誤差分析,再通過實驗加以驗證,以求得正確的認識。
通過科學方法確立並能為其他科學家在相同條件下重複的新發現,一般能較快地被科學界承認為客觀的真理。
迷信活動是長期存在的普遍現象,它始於人們對尚未認識的自然力量的恐懼,以後又為社會的動盪和快速變革而感到不安,於是就以迷信活動來祈求好運,免除災難。
辛亥革命後,社會上宣揚鬼神的迷信盛極一時,上海有靈學會,出版《靈學叢志》,北京有悟善社,出版《靈學要志》。當時,風水、算命、卜卦、畫符、念咒、扶乩、煉丹、運氣、迎神、說鬼,無奇不有,橫行國中。在李大釗、陳獨秀的領導下,《新青年》雜誌高舉科學和民主的旗幟,對迷信活動進行了有力的批判和反擊,迎來了五四新文化運動。
在社會變革的時期,人們不了解社會發展的趨勢,不能掌握自身的命運,或發橫財,或遭破產,都有神秘和不安定感。在缺少精神支柱時,人們感於今生,期於來世,以宗教信仰或迷信活動來尋求心理安慰。時下迷信的泛濫與辛亥革命後出現的情形何其相似,都有一定的社會根源。
偽科學是有人利用廣大民眾缺乏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的訓練和對具體科學知識的無知,打著科學的旗幟來宣揚迷信思想。它常常帶有更大的欺騙性和危害性。
在國人中破除迷信,需要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對用迷信活動進行詐欺者要給以法律制裁和輿論譴責;要大力普及教育和科學知識,進行多方面工作的配合。這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普及教育和普及科技知識是根本的措施,要堅持不懈地做下去。
2013年,由百餘名院士聯合簽名的公開信在《中國科學報》上發表,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這封名為《回歸科學精神,拒絕低俗迷信——致全國知識界的公開信》一經發表,隨即成為輿論焦點。中國工程院院士李連達呼籲:“社會應該通過科普宣傳,講清科學道理,提高人們的科學素質,及時揭穿各種形式的欺騙活動。尤其防止中老年人、久病亂投醫的慢性病患者及迷信思想較重的人上當受騙。”
《回歸科學精神 拒絕低俗迷信》:
“近日,“偽大師王林”事件的曝光,引起公眾對“偽大師”現象的持續關注和討論。同時,令公眾失望和憂慮的是,一些政府高官、著名企業家、文體明星等社會公眾人物卻深度參與其中,起到對偽科學推波助瀾的作用。
其中,相當一部分人是受過高等教育,甚至在知識界具備一定影響力的人士。在面對社會生活中的“迷信”現象時,他們非但未加抵制,反而不加質疑地追捧、盲從甚至通過網路以訛傳訛,令人扼腕。
“偽大師”大行其道,深層次原因之一便是科學精神和科學信仰的缺失。
根據第八次中國公民科學素養調查結果(2010)顯示,中國具備基本科學素養的公民比例為3.27%,僅相當於已開發國家上世紀80年代末的水平,遠低於美國25%的人群比例,同時也低於中國接受高等教育8.93%的人群比例。
我們認為,具備一定的科學知識並不意味著具備相應的科學素養。在當前的歷史時期,能否擁有科學精神和科學信仰,能否用科學思維分析問題,能否用科學方法解決問題,是衡量公民個體是否具備科學素養的重要標準。
知識界人士是社會的精英群體,其價值觀與行為模式對普通公眾,尤其是青少年一代具有一定導向作用。作為有影響力的群體,知識界人士既是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力量,又是能夠影響社會公眾和青少年對科學態度的榜樣階層。而只有國人科學素養基礎牢固,國家科技創新活動才能夠達到一定的高度、廣度,國家的科技創新力量才能獲得可持續發展壯大。
因此,倡導知識界人士率先提高科學素養,抵制低俗迷信,刻不容緩。
作為科學研究工作者,今天,我們聯合起來,在“全國科普日”十周年之際,借《中國科學報》、《科學新聞》、科學網,向全國知識界人士呼籲:
回歸科學精神,重拾科學方法;提高自身科學素養,抵制低俗迷信,為倡導全民科學精神,建設創新型國家盡到相應職責!
我們倡導知識界與各界人士團結起來,以身作則,努力提高自身科學素養,做科學精神的倡導者,做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的傳播者!通過榜樣力量,努力做好科學與社會公眾之間的橋樑,為早日實現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作出應有貢獻!”

迷信案例

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被查出搞封建迷信。2013年7月8日,劉志軍受賄、濫用職權案一審宣判,劉志軍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起訴書中提到,劉志軍是一個迷信的人,這也已成為鐵路系統圈內公開的秘密。為求“平安”,劉志軍長期在家燒香拜佛,還在辦公室里布置了“靠山石”。一些項目的開工竣工,劉志軍都會請“大師”選擇黃道吉日。北京市海淀區復興路10號院,原鐵道部大院門前有一對石獅子,據稱是劉志軍在2008年4月28日後命人安放在門口的,其目的是“驅邪震祟”。
劉志軍和王林的合影劉志軍和王林的合影
2014年春節,桂林市永福縣委書記黃永躍拍板決定,給全縣副處級以上領導幹部發放了100多萬元補貼,據稱,縣委書記用《易經》算出發百萬補貼不會出事。
原南昌大學校長周文斌迷信風水,達到了近乎荒唐的程度。周文斌以“講授易經知識”為名,安排風水先生登上講壇,還以學校名義聘請風水先生擔任了學校顧問。2006年9月,南昌大學領導班子從老校區搬入新校區的辦公樓後,周文斌請了一名風水先生為他看風水。為了辟邪和保障仕途順利,風水先生建議周文斌在新校區行政辦公樓前廣場的一個特定位置埋些東西,周文斌照此執行。周文斌身邊的一些工作人員則表示,在風水先生安排下,周文斌辦公室內的布置也很講究,“這裡放個獅子,那裡放一盆專門的花草,為的就是確保他官運亨通”。
2015年12月28日,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通報稱,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府原黨組成員、副主席白雪山“長期搞封建迷信活動”。為了“永鎮風水”,白雪山在市政府大樓正對的盛元廣場中軸線上立了一個巨大的青銅鼎。一個最滑稽的案例是,盛元廣場的噴泉至少被改建過3次。原因是,白雪山覺得噴泉擋了風水。此外,其力推市區北擴的目的,多半是認為黃河是“龍貫寧夏”的主脈,搭上母親河,能飛黃騰達。
黔西南州國土資源局原局長楊仕剛,把仕途的通達歸因於風水、神靈的庇佑。迷信‘大師’指點,把祖墳跨縣遷至‘風水寶地’,在辦公大樓布置‘風水局’,辦公桌上擺放‘定心羅盤’,網際網路上下載‘護身符’,出差在外,也必到名寺古剎尋訪‘大師’,燒香拜佛,占卜命運。”
廣東省政協原主席朱明國被指“燒香拜佛,非常迷信,”而他信奉的大師,正是王林。朱明國一直視王林為恩人,朱明國在海南任職期間曾被人舉報,仕途遭遇巨大危機,幫他脫險的正是王林。王林表面上是在地下室連續“作法”兩天兩夜,實際則是利用其在官場的關係網,助朱明國過關。“朱明國順利脫險後,專程去感謝王林,在機場見到王林時,當著眾人的面給王林下跪。”朱明國燒香拜神,非常迷信,別墅里供奉著數尊神像。

社會危害

迷信不破除,社會難以健康發展。社會上或民間,有人以“算命”為標榜,推出計算機算命、特異功能預測等,動物算命,利用現代聲、光、電等設備,製造種種神秘效果,欺騙愚弄民眾。所有這些,是由於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愈來愈大,那些搞迷信和偽科學的人便拉起“科學”的大旗以售其奸。不擇手段地騙取錢財。還有一些地方以發展旅遊,民俗文化,興建各式各樣的鬼府佛堂、廟宇祠堂。許多農民民眾由於文化水平較低,對宗教缺乏正確認識,逢廟必燒香,遇神佛必叩拜。在有的農村,封建迷信活動沉渣泛起、日趨嚴重,正嚴重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行為。

佛教解釋

原文1
大乘莊嚴經論卷第四 明信品第十一
釋曰。信相差別有十三種。一者已生信。謂過去現在信。二者未生信。謂未來信。三者正受信。謂內信。四者似受信。謂外信。五者他力信。謂粗信。由善友力生故。六者自力信。謂細信。由自力生故。七者有迷信。謂惡信。由顛倒故。八者不迷信。謂好信。由無倒故。九者現前信。謂近信。由無障故。十者不現前信。謂遠信。由有障故。十一者聽法信。謂聞信。由聞生故。十二者求義信。謂思信。由思生故。十三者觀察信。謂修信。由修生故。
原文2
釋曰。障者相違義。多忘者。於已生信為障。懈怠者。於未生信為障。行迷者。於正受似受信為障。如先所受能受執著故。惡友者。於他力信為障。以倒法令受故。善羸者。於自力信為障。邪憶者。於不迷信為障。放逸者。於現前信為障。少聞者於聽法信為障。不聽了義故。聞喜者。於求義信為障。少思惟故。思喜及定慢者。於觀察信為障。少修及不細觀察故。
現代社會上認為迷信通常在兒童時代養成,佛學上有不同的觀念。由於佛學認為有輪迴,因此一個人前世如果迷信,今生則很可能繼續迷信,信心是迷者人格的一部分,難以被輪迴改變(否則談論輪迴就沒有意義)。
有人認為迷信是佛學上首先提出的字詞,而在文化上經過演變而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字詞。
“迷信”的一個義項是佛學術語。

相關名言

信仰和迷信是截然不同的東西。 ——帕斯卡
科學是宗教迷信最有效的解毒劑。 ——亞當·斯密
尊重而不迷信權威,追求而不獨占真理。——周海中
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難道還迷信錢嗎? ——錢鐘書
科學永遠對抗著迷信以及一切矇昧無知的思想。 ——竺可楨
迷信者的見解模糊不清,偽君子則是一副假心腸。 ——狄德羅
在科學裡,嘲笑腐儒,也就類似宗教里的嘲笑迷信。 ——愛默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