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文藝學會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

2016年5月,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主管的中國社會組織網曝光第六批“離岸社團”“山寨社團”名單,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在名單中。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於1939年8月6日成立的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經過七十餘載的風雨洗禮和歷史積澱,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現已成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民族青年文藝工作者組成的規模最大、最具廣泛國際影響的文藝組織之一,是聯合國教科文IOV組織的正式成員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國青年文藝學會
  • 外文名:China Youth Literature And Art College
  • 簡稱:中青文藝學會
  • 創辦時間:1939年8月6日
  • 類別:非營利性文藝社團
  • 所屬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
  • 主要院系:書畫、音樂、文學、戲劇影視、播音主持、民俗文化專業委員會
  • 主要宗旨: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文藝精神
  • 主管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 官方網站:中國青年文藝網
  • 管理模式:學政分開,公益先行
學會概況,歷史沿述,領導關懷,學會發展,學術研究,人才管理,會員名錄,

學會概況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於1939年8月6日成立的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是經政府批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社會團體(英文名稱China Youth Literature And Art College,縮寫為CYLAAC。經過七十餘載的風雨洗禮和歷史積澱,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現已成為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民族青年文藝工作者組成的規模最大、最具廣泛國際影響的文藝組織之一,簡稱“中青文藝學”,是我國唯一在聯合國享有聯繫地位的青年文化組織,是聯合國教科文民間藝術國際組織的團體會員單位。中國青年文藝學會旨在“傳承中華文明,弘揚文藝精神”。

歷史沿述

1938年3月27日,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在漢口成立。1939年3月26日,文協香港分會召開成立大會。1939年6月,文協香港分會成立文藝通訊部,簡稱“文通學社”。1939年7月,巴金赴港近一個月,期間同楊剛數次探討青年文藝工作,極力支持她關於籌備一個相關組織的想法。1939年8月6日,楊剛等在文通學社下面成立青年文藝研究社,負責香港地區青年文藝工作。1940年9月16日,研究社創辦刊物《文藝青年》,提出三點目標:一是做成文藝戰線的尖兵,二是做成文藝青年學習及戰鬥的園地,三是團結廣大的文藝青年群體。研究社創立以來,巴金一直對相關工作給予大力支持。青年文藝研究社在民族存亡的深重時刻,宣揚共御外辱、團結圖存,在艱苦奮鬥中產生了“愛國,團結,求真,創新” 的青年文藝精神。
1939年3月18日西北青年救國聯合會決定5月4日為西青救成立紀念日,5月1日至7日為青年參戰動員周。並向全國青年提議,定五月四日為中國青年節,5月4日延安青年舉行五四運動二十周年紀念大會。毛澤東同志到會作了《青年運動的方向》的講演。在這篇講演中,毛澤東同志發展了中國革命問題的思想,闡明了中國革命的性質、任務和前途,肯定了中國青年在中國革命中的地位作用,總結了中國革命和“五四”以來青年運動的歷史經驗,為中國青年運動指出了勝利前進的方向。同年8月6日,在周恩來總理和中央有關領導同志的關心指導下,中共香港地下黨組織發起並領導了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的成立工作,繼而成為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中文藝團體統一戰線的一支特殊力量,她的出現使抗戰初期的文藝活動呈現出生氣蓬勃的新氣象,不僅有力地配合了國內的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同時也有效地爭取了港澳同胞、海外僑胞和國際友好人士的支持和同情,從而為中國抗戰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最後勝利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最終因戰亂、文革等歷史因素,研究社未能完整保留。在青年文藝研究社創始人巴金先生及其故交徐端午教授的大力倡導下,中國青年文藝學會一脈相承了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愛國、團結、求真、創新”的光榮傳統和先進思想,在和諧繁榮的歷史新階段毅然肩負起新的歷史使命,致力於推動當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
抗日戰爭初期,大量文藝界人士從淪陷的上海、北平、廣州等地聚集於湖北武漢。在周恩來和文藝界人士的共同磋商下,一個統一戰線性質的文藝團體於1938年3月27日在武漢成立,簡稱文協。無黨派人士老舍先生被推舉為文協會長,郭沫若、茅盾、夏衍、許地山等45人被選舉為理事。隨著戰爭的發展,文協不久遷往陪都重慶。文協組織了一系列具有廣泛影響的活動,創辦了機關刊物《抗戰文藝》,每周都組織座談會、討論會等各種形式的活動,並號召“文章下鄉、文章入伍”,多次派作家戰地訪問團到各戰區訪問慰勞和宣傳。隨著影響力的提升,文協分會迅速擴展到全國,南到香港、東到上海,後來在延安也設立了分會。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就是文協香港分會的下屬機構之一。
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全國政協委員、老舍之子舒乙曾在重慶表示,文協是抗日戰爭時期為廣泛團結抗日力量而建立的全國性文藝團體,其宗旨是團結一切主張抗戰的文藝界人士,是現在全國文聯和作家協會的前身。
歷經革命滄桑歲月,見證時代風雲變換。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新時期新階段,具有光榮革命傳統和悠久發展歷史的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得到了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全國政協、中央軍委、中宣部、共青團中央、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中國文聯等領導的親切關懷。學會領導先後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劉雲山,原全國政協主席賈慶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延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兆國,國務委員戴秉國,原國務委員、外交部長唐家璇,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文聯主席孫家正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
學會活動學會活動
1948年1月1日,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成立大會在香港堅尼地道52號正式舉行。民革的發展自始至終都是在中國共產黨的幫助和支持下進行的。當時,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作為中共地下黨的外圍組織,積極回響號召,全力配合工作,多名研究社成員參與了民革的醞釀和成立。民革自成立至今,時隔60多年,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主席周鐵農十分關心解放戰爭時期民革的老朋友老戰友香港青年文藝研究社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期的發展情況,在考察調研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全國理事會時,作出了“為全民族素質提高作出實質性貢獻”的重要指示,勉勵學會站在時代發展的新起點,為中華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顧秀蓮同志在2010年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專門聽取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全國委員會工作匯報時親自作出了“堅持創新,勇攀高峰”的重要批示,勉勵學會以培養當代優秀青年為己任,堅持創新的會訓,積極團結帶領廣大文藝青年勇攀事業高峰。
中國青年文藝事業七十四年來的光榮而又生動的實踐,深刻啟示我們: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近代以來,中國青年不懈追求的美好夢想,始終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緊密相聯。一部青春激揚的中國青年運動史,始終與中華民族波瀾壯闊的奮鬥史緊密相聯。堅定理想信念,練就過硬本領,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鬥,錘鍊高尚品格,努力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在為人民利益的不懈奮鬥中書寫人生華章。這就是當代青年義不容辭的青春使命。
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侄女毛小青在毛主席誕辰120周年的偉大時刻,蒞臨學會指導工作時,親筆作出了“傳承延安講話精神,彰顯青年文藝風采”的重要指示,希望全國文藝青年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五四重要講話的要求,牢牢把握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總的工作路線,即“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積極團結帶領廣大文藝青年,開創青年文藝事業新局面。”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先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文聯、國家行政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史學會、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南京電視台以及國內數家政府機關和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目前學會已與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國新聞網中國經濟網、央視網、南海網騰訊網鳳凰網新浪搜狐百度環球網華訊網、團中央未來網、教育部中國大學生線上、中華勵志網、中國德育網、文化中國網、中國大學生網、中國德育資源網、中國生活網、紅色中國網、台灣日網、中國旅遊新聞網、貴州網、南京電視台、江蘇省教育廳信息中心、陝西省教育廳官方網、《意林》雜誌社、《音樂生活報》、《林海晚報》、《現代快報》、《文化藝術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合作。

領導關懷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的發展先後得到中國文聯、外交部、教育部文化部等領導的親切關懷。學會領導先後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孫家正,省部級領導龔心瀚、林樹森、盧秋田、馮遠、劉大為、於引,軍方高層王夢雲將軍、卓勝忠將軍的親切接見。

學會發展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先後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文聯、國家行政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作家協會、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書法家協會、中國攝影家協會、中國音樂家協會、中國電影家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中國人才研究會、中國史學會、中央電視台、中國教育電視台、南京電視台以及國內數家政府機關和新聞媒體的大力支持。目前學會已與騰訊網、鳳凰網新浪搜狐百度、環球網、華訊網、團中央未來網、教育部中國大學生線上、中華勵志網、中國德育網、文化中國網、中國大學生網、中國德育資源網、中國生活網、紅色中國網、台灣日網、中國旅遊新聞網、貴州網、南京電視台、江蘇省教育廳信息中心、陝西省教育廳官方網、《意林》雜誌社、《音樂生活報》、《林海晚報》、《現代快報》、《文化藝術報》等全國各大媒體合作。
學會領導和民間藝術國際組織全權副主席陳平學會領導和民間藝術國際組織全權副主席陳平

學術研究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匯集了一大批在各學術領域卓有建樹的著名作家和藝術家,他們中共有博導5人、碩導4人、教授20人、副教授26人、博士23人、碩士35人。他們中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國家科技支撐計畫、教育部科學技術研究重點基金、國家高校博士點基金等一系列重大科研基金主持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著名歌唱家、劇作家、博士生導師、“211”、“985”大學教授及國內著名音樂製作人,切實保障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的學術建設高質量發展。
專家指導專家指導

人才管理

中國青年文藝學會全面打造一流的精英人才管理隊伍,學會領導班子來自全國政策科學研究會、中國法學會、中國文化管理學會,中國文化信息協會、中國音樂文學學會、中國鄉土藝術協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等國家級團體。中國青年文藝學會的團隊建設始終秉承“高起點、高質量、高水平”的建設理念和“團結、奉獻、高效、卓越”的工作目標,始終堅持“學政分開,公益先行”的管理模式,全面深化平台建設,加快體制改革,為繁榮我國青年文藝事業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先行、不懈奮鬥!
學會活動學會活動

會員名錄

本名錄中收錄了現持有中國青年文藝學會會籍的正式成員(含全國會員、各省市級會員、各級領導、各專業委員會、各直屬中心成員)姓名。排名不分先後,供會員查詢。
B
白貴洪
C
陳子峰陳燕麗 陳進潔 程承業 曹敬輝 陳龍 陳泓凌 蔡蘊維 曹仕鑫 陳新顏 陳冰瑤 陳偉燦 程子耘 陳思鄂 陳旭 陳想菊程錦 崔世林 陳維瀟 陳善凱
D
段楠鵬 丁俐文狄袁輝鄧瑞京鄧海華竇文超鄧新旺 鄧力汪 杜埜丁子婉 丁珊珊
F
方美陽 馮穎淇 馮昭凱方蕾 方婧 馮慕敏 馮尖 馮旭
G
高松高楊 高培傑 郭燁梅 谷卿 耿青山 郭曉璇 高標誌 郭錦生 谷凱 谷向陽 高玉 顧坤民 高麗萍 耿麗娜 高慶華 高山
H
何海生霍竹山黃宇 侯曉雲黃權力 黃宣雅 黃敏鋒 胡小玲何芳 黃蘇桃 黃嘉文 侯碧霞黃羽 黃鵬(海南) 黃鵬(廣東)黃全新 何寶超 黃嘉怡 賀丹青 胡燕芳 黃安 黃耕 黃長生 黃賓生 黃福洋 黃梅春 何澤光 胡睿 黃銳 黃鈺程 黃軍喜 黃培健 胡夢桐
J
金濤 姜秋雨 蔣穎 金定一 焦梓航
K
鄶國虎
L
劉明哲 李志強 劉九敏 劉付雲 李利東 盧小霞劉舜華 呂江文 李德權 劉贊雄 李土燕 林班四 羅舒婷 李佩瑤 劉倩蘭 林銀珍 李健 李新佳 羅澤鑫 羅明輝 賴蘇丹 李文杰 劉洋 劉春麗 隆延續 盧維濱 魯雲 李鐘哲 柳陶 林正 林倩倩 劉惠丹 劉雲 李佳玲 羅媛媛 林旭填 林智煒 劉秋婷 林鴻章 劉亞華 劉躍停 劉浪 龍喜場 羅潔如 黎玉玲 賴偉宏 羅文錦 劉亞楠 李施穎 羅雄展 劉敏聰 劉俸君 李平 劉驍 李華勇 梁劍元 李康權林宛萍 劉誠李久盛 劉保祿 劉易鑫 李婧 劉祁琳 羅傳奇 連鑫 劉璐 李夢思 李宵 李飛龍 李開濃梁孟悅 李維忠 李輝李開強 劉淥湫李圓東 呂詩涵 李晶磊 李兆展 劉益木李超 廖再強 梁敬澤 龍永安 梁群 李明
M
馬俊峰 馬嘉文 莫華傑 莫海成 閔凡利 孟凡明 孟祥吉 麥智明 莫榮傑 牟勇 毛樂川 馬繼春
N
南雅娟 牛正芳
O
Q
邱金贈 區婉筠 邱宏銳 錢琨 錢豐 丘小涌 亓仲輝 秋雨 全泉
R
任嘉英 任浩 任亮 任強 阮俊
S
宋文娟 孫望東 史新傑 石裕勤 石夢遠 商嘵飛 孫浩 孫磊
T
譚文豪 唐彬文 鐵株 唐紅波 童琴霞 譚靈如 譚劍宗 天雨
W
萬凌緯 吳英奇 吳東垠 吳佳旋 王朋非 王東 王瑞君 文忠姣 王家振 王志海 王永香 王樹 王翰 王俊俊 王康垂 吳宇晴 王美玉 王東光 汪鵬 吳娜玲 王乃棟 王旭 王翼翔 王繼兵 王輝 吳憲 王磊 王翀 吳悅 位長安 王俊榮 吳青辰 武衛國 武克傑 王堂 王歡慶 王玉斌 王文博 汪志友 王立松 魏紀元
X
肖霄 徐垚 許哲學 徐擁軍 許仕龍 許鴻森 肖卓純 許小東 許煒毅 肖躍華 許文濱 肖彥壇 薛慶松 刑兆燕 徐榮坤謝智宇 徐迎新
Y
余丹夏 楊政銀 楊惺 易欣 余偉文 余文廣 葉凱元 尹樹義 楊付明 楊欣宇 余海蓉 楊嘉怡 余文威 殷德明 楊中豪 袁桂林 嚴松 游敏 楊貝強 嚴勇 於琛鑒 郁萬春 余遠純 楊利明
Z
曾菲樂 張微 趙剛 鄭長春 周末 鐘翔 朱瑞飛朱瑣 張家斌 鄭琛楠 曾石榴 張志剛 趙迪 趙明輝 張飛 張傑華 張培亮 朱之晨 曾廣暉 周文偉 張藝驊 周鎮江 張智 詹澤 趙健 鐘玲 朱小根 鐘建紅 張波 鐘義良 鐘錦清 趙楚賢趙博妮 莊錦芳 張嘉怡 曾昭財 趙俊輝 朱婉秋張力 周文芸 張中一 張澤 張奧森 鄭雅莉 朱煌傑 張曉東 鄭喬予 張顯達 張海霞 莊凌 周建東 張玉林 周春雲 朱濤 張裕沛 張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