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之鞭(歷史概念名稱)

上帝之鞭(歷史概念名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南匈奴附漢,北匈奴遠走。北匈奴西遷的第一站是烏孫的地盤,既現在的伊犁河上游一帶,第二站是康居,也就是錫爾河上游東部。第三站為阿蘭聊,這已經到了歐洲邊緣。在91年到290年長達兩百年的歷程中,這個上天的驕子好像消失了一樣。北方的蒼狼為了夢中的家園,在雪地中,沙漠裡艱難的跋涉。中外的史書中都找不到這個驕傲民族的記載。當《波斯史》中提到三世紀末匈奴出現在阿蘭聊時,這頭饑渴太久的蒼狼已經對它面前弱小的西方民族露出了爪牙……公元四世紀中葉,阿蘭聊滅國,西方震動。從此,匈奴在西方的活動史遂不絕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上帝之鞭
  • 民族:匈奴
  • 時間:公元91年
  • 地理位置:伊犁河
  • 書籍:《波斯史》
  • 起源:匈奴在和漢民族的長年戰爭
匈人歐洲篇,耶律大石篇,成吉思汗篇,

匈人歐洲篇

公元91年匈奴在和漢民族的長年戰爭中承認了失敗,開始了史無前例的民族大遷移……
阿蘭聊滅國後沒多久,西方諸國還來不及為其哀悼,就將面臨著一場巨大的浩劫。公元374年,巴蘭勃率領匈奴鐵騎入侵東哥特,來時排山倒海,去時十室九空,而且匈奴在三百年來對中國作戰以來學到的中國的戰爭藝術和謀略,在歐洲國家身上發揮的淋漓盡致。匈奴以戰養戰的方式沉重打擊了東哥特人,當年邁的東哥特國王赫曼立克(Hermanrik)的軍隊被匈奴全殲後,他便自殺了,繼位的維席密爾(Vithmir)也兵敗身亡。赫曼立克之子呼哪蒙特率部投降,而其餘的部眾在阿拉修斯和薩弗萊克斯的帶領下逃到西哥特。也有人逃向巴爾幹
西哥特國王阿撒那立克(Athenarie)得知東哥特滅國後立刻在德聶斯德河布陣,意圖阻止匈奴人渡河,不料匈奴人在遠處上游偷渡後夜襲敵營,重創西哥特軍。 西哥特人在驚悖之餘,一部大約二十餘萬眾渡過多瑙河進入羅馬國境,由於羅馬帝國官吏的殘酷壓迫,哥特人紛紛起義。
羅馬皇帝法倫斯(Valens)調集大軍於公元378年8月9日在亞得里亞堡與哥特人會戰,在哥特的重裝騎兵面前曾經縱橫歐亞的羅馬方陣步兵毫無地位。下午,法倫斯和四萬禁衛軍全數戰死。方陣步兵的時代過去了。這一戰,動搖了羅馬的根基,羅馬再也無法控制轄下的諸族和領土。而此時,匈奴人回到喀爾巴阡山(位於東歐)以東,進行休整。
公元400年,匈奴人烏爾丁帶領大軍攻入匈牙利追擊哥特人,並越過阿爾卑斯山進入了義大利,這支可憐的哥特隊伍在法洛倫斯被西羅馬軍隊消滅以報亞得里亞堡之仇。匈奴人只是來義大利轉了一下,不過又帶來了相當大的後果。匈牙利原住民凡達爾人,瑞維人,和最先被匈奴人滅國的阿蘭聊人開始了大跑路。這三族人進入高盧,與當地人戰鬥後於409年越過庇里牛斯山,進入伊比利亞半島,並建立了三個國家。與此同時,阿勒立克帶領的哥特人也南下逃避匈奴的大軍,不過他們比幾年前的同胞拽多了,在408年,409年,410年三次圍攻羅馬,而在410年攻入城中,這是歷史上羅馬城的第二次淪陷。
在這次戰爭中,西方諸族在匈奴軍勢的壓力下為生存互相火併。而匈奴人則占據了巴諾尼亞(今匈牙利)把當地的哥特人列入統治之下後又開始無憂無慮的放牧生活了。
烏爾丁死後,路加即位,路加死後他的兩個侄兒白里達(Bleda)阿提拉(Attila)共同治國。在這段時間裡西歐相當平靜,而北歐,東歐戰火紛飛,盎格魯撒克遜人不堪匈奴壓力,渡海流亡到英倫三島,在俄羅斯南部草原的匈奴人也歸與阿提拉旗下,俄羅斯森林民族——斯拉夫人,芬蘭人也告屈服,斯拉夫人可能就是在此時以“匈奴僕人”的身份第一次進入西歐的。
公元445年白里達死後,阿提拉獨領匈奴,成為歐洲最有權勢之人!王庭設於多瑙河以東的大草原上。
此時的東西羅馬都要向阿提拉進貢。匈奴在東方失去的榮光在西方找了回來。
由於對西羅馬提出的政治聯姻和領土要求遭到拒絕,阿提拉決定開戰。451年,阿提拉統領五十萬大軍進入高盧,這也許是歐洲歷史上第一次見到如此規模的軍隊吧。羅馬大將阿契斯北上抵擋,並聯合了所有受匈奴壓迫的蠻族王國。雙方在加泰羅尼亞平原上會戰,此戰空前慘烈一日之間戰死者有十五萬之眾……阿提拉見雙方陷入了毫無意義的消耗戰,於是領軍回國。
次年,阿提拉率軍突然越過阿爾卑斯山直攻義大利並摧毀義大利北部所有城市,壓迫羅馬。446年,軍中大疫,阿提拉見西羅馬已求和、東羅馬援軍已至,於是回國,並於同年病死。此二役過後,西方人畏懼地稱其為——上帝之鞭。
阿提拉死後,強大的匈奴人內部又出現內訌,諸子爭立為王,貴族之間爭權奪利,互相殘殺,被匈奴擊敗的日耳曼人乘時而起,把匈奴人趕回喀爾巴阡山以東。461年,阿提拉幼子鄧直昔克企圖重建霸權,不幸在與東羅馬交戰時戰敗身亡。這是西方史書上對匈奴人活動的最後記載。
在中國,此時正是北魏中期,南匈奴和其各分支在中國建立的“漢——前趙”、“北涼”、“大夏”等均在公元460年前相繼覆滅。
在亞洲和歐洲的匈奴人則分別與當地各民族混合了起來,一個彪悍而勇敢的民族從此消失了。匈奴(注意:匈人是不是匈奴人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議。)在世界範圍內正式退出了歷史舞台。天之驕子的傳說結束了。

耶律大石篇

公元1130年2月的一天,耶律大石按契丹族的傳統,殺青牛白馬祭告天地、祖宗後,率部西行。先進軍謙河(前蘇聯葉尼塞河上游)地區的吉利吉思國,然後向西越過金山(阿爾泰山),進入了翼只水(額爾齊斯河)和也建里河(今額敏河)地區,在葉密立(新疆自治區額敏縣)修築城池,建立根據地。這裡水草豐美,氣候涼爽,但地狹侷促,不宜於擴展。
耶律大石決定繼續向西,其計畫是通過回鶻王國,去占據喀什噶爾的喀喇汗王朝。他派人給回鶻國王送去一封書信,表示借路而過,西至大食。在回鶻王收到信的同時,耶律大石的軍隊已兵臨城下,回鶻王將耶律大石迎進城去,大宴數日,臨行之時,又送大量的駝馬羊只,願為附庸國。但耶律大石的此次西進行動卻被喀什噶爾的喀喇汗朝軍隊打敗。退兵至回鶻王國時,卻遭到回鶻王的掩殺,又損失了不少軍隊。耶律大石只得率軍又返回葉密立。耶律大石在那裡休養生息,得到了當地突厥各部的擁護,戶數增擴至4萬戶。幾年後,耶律大石在葉密立登基稱帝,號稱菊兒汗,意為“大汗”或“汗中之汗”,群臣又上漢尊號“天佑皇帝”,建元“延慶”,史稱西遼,穆斯林和西方史籍又稱之為“哈喇契丹”。
耶律大石在葉密立鞏固地位之後,兩次率軍南下,高昌回鶻投降了西遼,成了一個附庸國。耶律大石隨後陳兵喀喇汗朝邊境。此時在巴拉沙袞東喀喇汗朝的大汗是伊卜拉欣,此人無能而軟弱,竟派使者去邀請耶律大石到他的都城巴拉沙袞,讓王位給耶律大石。耶律大石將易卜拉欣降封為“土庫曼王”,將東喀喇汗國作為西遼的附庸國。巴拉沙袞宜於農耕,土地肥沃,廣袤千里。於是耶律大石決定定都於巴拉沙袞,又稱虎思斡耳朵。(阿富汗西北部)的塞爾柱帝國的附庸。1137年,西遼軍隊在占領了費爾乾谷地之後,與西喀喇汗王朝的大汗馬合木交戰,結果馬合木的軍隊被擊潰,隨即向塞爾柱的蘇丹桑賈爾求援。蘇丹桑賈爾率領周圍穆斯林國家的軍隊10萬騎渡過了阿姆河,開進了河中地,於是在薩末鞋以北的卡特石展 開了中亞史上的一次著名戰役。《全史》稱大石為“獨眼菊兒汗”。指出大石可能因久經戰場而受傷。
耶律大石認為彼軍雖多而無謀,採用分而擊之的辦法,將自己的軍隊分為左中右三部分,分別攻擊蘇丹桑賈爾的聯軍。會戰在伊斯蘭歷五三六年薩法爾月九日(1141年9月9日)打響。西遼軍越戰越猛,加之有蘇邏祿人的協助,大獲全勝。蘇丹桑賈爾攜帶阿合木狂奔過阿姆河,進入呼羅珊,但他的妻子及左右兩翼的指揮官均被俘獲,桑賈爾軍隊傷亡慘重。耶律大石進入了薩末鞋,冊封阿合木的弟弟伊拉欣為桃花石汗,西喀喇汗國也歸附了西遼。
占領河中地區之後,耶律大石派大將攻打花剌子模國。花剌子模位於阿姆河下游和鹹海南岸,塞爾柱王朝興起後曾一度臣服於它,後又擺脫了塞爾柱的控制。1141年,耶律大石的軍隊進入花剌子模之後,迫使花剌子模沙(即國王)投降,每年向耶律大石納貢金銀物品。
至此,東起土拉河(在蒙古共和國境內),西包括鹹海,北越巴爾喀什湖,南到阿姆河、興都庫什山崑崙山,都成了西遼帝國的疆境。

成吉思汗篇

(1219-1225)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為了肅清乃蠻部的殘餘勢力,以及消滅西域的強國花剌子模(Khorazm),便藉口花剌子模殺蒙古商隊及使者,親率二十萬大軍西征。他的四個兒子朮赤察合台、窩闊台、拖雷,以及大將速不台哲別隨行。蒙軍長驅直入中亞後,於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馬爾乾(Samarkand),其國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別等窮追之。因此蒙軍便西越裏海、黑海間的高加索,深入俄羅斯(Russ),於1223年大敗欽察(Kipchak)和俄羅斯的聯軍。另成吉思汗又揮軍追擊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闌丁,在印度河流域打敗之。1225年,成吉思汗凱旋東歸,將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給四個兒子,後來發展為四大汗國
(1235-1244)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在滅亡西夏前不久死去,後三子窩闊台繼任大汗。窩闊台於1235年派遣其兄朮赤之次子拔都,率五十萬大軍再度西征。西征軍很快就徹底滅亡花剌子模,殺札闌丁。不久又大舉征服俄羅斯,攻陷莫斯科基輔諸城,並分兵數路向歐洲腹心挺進。1241年,北路蒙軍在波蘭西南部的利格尼茲(Legnica),大破波蘭與日耳曼的聯軍。拔都親率蒙軍主力由中路進入匈牙利,大獲全勝,其前鋒直趨義大利的威尼斯,全歐震驚,稱為「黃禍」。正當西方各國惶惶不可終日之際,拔都忽接窩闊台駕崩的噩耗,於是急速班師。
(1253-1260)蒙哥於1251年即大汗位後,令其弟旭烈兀率兵西征。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亞地區,頭等目標是消滅木剌夷國(Mulahida,在今裏海南岸的伊朗北部)。1257年,蒙軍蕩平木剌夷之地,並揮師繼續西進,攻陷報達(Baghdad,今巴格達),屠殺八十萬人,滅亡歷時五百餘載的黑衣大食(Abbasids)。此後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聖地麥加,攻占大馬士革,其前鋒曾渡海收富浪(即今地中海東部的賽普勒斯島)。本來他還要進一步攻打埃及,因得到蒙哥伐宋陣亡的訊息,便率主力班師。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