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德(佛教名詞)

三德(佛教名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三德】 出華嚴經疏 一恩德謂如來乘大願力。救護眾生。猶如赤子。是為恩德。二斷德斷德亦名解脫。謂如來斷除一切煩惱惑業。淨盡無餘。是為斷德。三智德智即智慧。謂如來以平等智慧。照了一切諸法。圓融無礙。是為智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三德
  • 外文名:the 3 virtues
  • 出處:華嚴經疏
  • 包含內容:恩德,斷德,智德
玄義,三種品德,梵語,

玄義

【三德】 [出金光明經玄義]法身般若解脫是為三。常樂我淨是為德。(常即不遷不變。樂即安隱寂滅。我即自在無礙。淨即離垢無染。佛以此四者為德也。)一法身德法即軌法。謂諸佛由軌法而得成佛。故名法身。此之法身。在諸佛不增。在眾生不減。眾生迷之而成顛倒。諸佛悟之而得自在。迷悟雖殊。體性恆一。具足常樂我淨。是名法身德。二般若梵語般若。華言智慧。謂佛究竟始覺之智。而能覺了諸法。不生不嚴滅。清淨無相。平等無二。不增不減。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般若德。三解脫德不系名解。自在名脫。謂佛永離一切業累之縛。得大自在。具足常樂我淨。是名解脫德。

三種品德

三德[三種品德]
①《尚書·洪範》
“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剛克,三曰柔克。”
②《史記·中庸》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達德也。”
③《周禮·地官·師氏》
“以三德教國子:一曰至德以為道本,二曰敏德以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惡。”

梵語

【三德(梵語trigun!a)】
指涅盤果體所具足的眾德
即(1)法身︰指轉迷界眾生的苦果所得的果體。(2)般若︰指離情鑒照之用。(3)解脫︰系指離一切系縛。出自南本《大涅盤經》卷二〈哀嘆品〉。《大乘義章》卷十八雲(大正44·820c)︰
‘言法身者,解有兩義︰(一)顯本法性以成其身,名為法身。(二)以一切諸功德法而成身,故名為法身。(中略)言解脫者,自體無累名為解脫,又免羈縛亦曰解脫。(中略)言般若者,此翻名慧,智慧型鑒照故名為慧。’
三德之相狀開合不定,法身有唯一法身、真應二身法報應三身等。般若有唯一如實慧、真實方便二智、清淨一切無礙三智等。解脫有唯一解脫門、有為無為二解脫、心慧無為三解脫等。所以立此三德者,(1)對煩惱、業因、苦報等三障故;(2)對福、智、報三因故。《大乘義章》卷十八謂(大正44·820b)︰
‘翻對煩惱宣說波若,波若慧明能除煩惱闇惑法故。翻對業因宣說解脫,業能羈縛,解脫無果能斷絕故。翻對苦報宣說法身,法身清淨離苦報故。(中略)因中之智至果滿足名為般若,因中之福至果滿足說為解脫,因中之報至果滿足名為法身。’
又,天台宗在《金光明玄義》卷上以之為十種三法之一,並釋其名雲(大正39·3a)︰
‘法者法名可軌,諸佛軌之而得成佛,故經言︰諸佛所師所謂法也。身者聚也,一法具一切法,無有缺減,故名為身。經言︰我身即是一切眾生真善知識,當知身者聚也;般若者,覺了諸法集散非集非散,即是覺了三諦之法;解脫者,於諸法無染無住,名為解脫。是名為三。云何為德?一一法皆具常樂我淨,名之為德。’
即法體融即,一法攝一切法為法身;離情明照理體為般若;應物而自在度眾生為解脫。《大般涅盤經疏》卷六謂(大正38·69b)︰
‘舊伊可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無餘已方是解脫,無復身智,如豎點水縱而相離。又約身約智分得有餘解脫,橫一時有,三法各異,如橫列火,各不相關。新伊字者,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為三,三無別體,故是不橫,非前非後,故是非縱。一即三如大點,三即一如細畫,而三而一,而一而三,不可一三說,不可一三思,故名不可思議。’
然圓教三德非唯非縱非橫,非三非一,相互間無礙融通,更類通真性、觀照、資成三軌,乃至惑、業、苦三道。三德即三軌,乃至即三道,畢竟為同體異名,悉皆三千三諦妙法,法法融通無礙。
指智德、斷德、恩德
佛果功德的三分。出自《佛性論》卷二。即佛果滿足一切諸智、照了一切諸法,有無礙自在之德,名為智德。斷除一切染污無知、不染污無知無所余,有二乘所斷不及之德,名為斷德。依利他攝化的誓願,而有救護眾生究竟解脫之德,名為恩德。《華嚴經疏》卷八謂(大正35·562a)︰
‘修極有三︰(一)大悲極,入佛神通境。入佛神通境,但為益生,故此成恩德。(二)大智極,入佛力境。如來力境,悲智超絕無能及,故成佛智德。(三)自在極,入如來解脫門,盡一切障,心境自在,成佛斷德。’
若將三德與自利利他自行化他、自覺覺他相擬配,則智斷二德是自利、自行、自覺,而恩德是利他、化他、覺他。亦即三德齊全,則能得二利圓滿、覺行窮滿之佛果
指薩埵
(sattva,純質)、剌闍(rajas,激質)、答摩(tamas,翳質)等三者︰係數論外道所立,為現象的構成要素。出自《金七十論》卷上。即二十五諦的第一自性冥諦中具此三德,從自性諦所生的後二十三諦亦能具此三德。但是神我諦不具此三德。《金七十論》卷上謂(大正54·1247c)︰‘喜為薩埵體,羅闍憂為體,闇痴多磨體,是現三體相。照造縛為事者,是三德何所作?初能作光照,次能作生起,後能作系縛,是三德家事。’該論更以五事說明三德之相互關係,即︰
(1)三德相伏︰若喜樂增多,則能伏憂與痴闇;若憂惱增多,則能伏喜樂與痴;若闇痴增多,則能伏憂與喜樂。譬如日光盛,則星月明不現。
(2)三德相依︰三德相依能作一切事,如同三杖相依則能持物。
(3)三德相生︰有時喜能生憂與痴,有時憂惱能生喜與痴,有時痴能生憂與喜。譬如三人相依同造一事,三德相依共造生死。
(4)三德相併︰如喜有時與憂並,有時與闇並;憂有時與喜並,有時與闇並;痴亦如是,有時與喜並,有時與憂並。
(5)三德互起︰三德互作自事及他事。如喜德作喜樂,名作自事,若作憂痴是名作他事,譬如王家有美女,良人及一族為之喜樂是作自事;然同族有醜女,為之憂惱,心轉痴闇是作他事。如是,憂德、闇德亦作自他事。
以上三德或相順,或相違,而生大諦、慢諦等諸諦,更生天上、人間、禽獸三種世間,迷悟升沉無窮連續。此三德今或有譯作喜、憂、闇,或譯作勇、塵、闇,或約三世界而譯為樂、苦、舍,或約色法譯作黃、赤、黑,或染、粗、黑,或就心法譯作貪、嗔、痴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