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Xiong'an New Area),為河北省管轄的國家級新區,不是行政區劃建制。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雄安新區包括雄縣容城縣安新縣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面積約1770平方千米。截止到2020年11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為1205440人。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國家級新區河北雄安新區。雄安新區位於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沖積扇上,屬太行山麓平原向沖積平原的過渡帶。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有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溝引河等河流過境,白洋淀位於境內。境內有京雄城際鐵路津雄城際鐵路固保城際鐵路京石城際鐵路等過境,有G18榮烏高速公路、G0211津石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公路、S7津保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等高速橫貫全境。2019年8月30日,雄安新區設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雄安片區。2019年12月,雄安新區入選首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2019年,雄安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為215億元。2022年,雄安新區全年在建項目42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0%。2023年11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行政區劃代碼133100正式用於戶籍管理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雄安新區
  • 外文名:Xiong'an New Area 
  • 別名:雄安
  • 行政區劃代碼:133100 
  • 所屬地區:河北省
  • 地理位置:河北省中部,京津保腹地
  • 面積:約 1770 km 
  • 下轄地區:雄縣、容城縣、安新縣及周邊部分區域
  • 政府駐地:河北省雄安新區容城縣奧威東路100號 
  • 電話區號:0312
  • 郵政編碼:070001 
  • 氣候條件: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1205440 人(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 著名景點白洋淀宋遼邊關地道
  • 火車站雄安站白洋淀站白溝站 
  • 車牌代碼:冀X 
  • 地區生產總值:215 億元(2019年)
  • 設立時間:2017年4月1日
  • 管理機構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
歷史沿革,區域範圍,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特徵,水文,自然資源,礦藏資源,土地資源,生物資源,人口,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鐵路,公路,政治,主要領導,內設機構,社會事業,教育事業,文化藝術,醫療衛生,環保事業,社會保障,基礎設施,協同發展,體育事業,歷史文化,文物古蹟,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風情,特產美食,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2014年2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京津冀協同發展工作匯報時做了重要指示,京津冀協同發展逐漸上升為國家戰略。
2015年4月2日和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研究《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
2016年5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了《關於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和研究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有關情況的匯報》。
2017年2月23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到河北省安新縣進行實地考察,主持召開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工作座談會狼腳煮。4月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通知,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6月,中國共產黨河北雄安新區工作委員會、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獲批設立,為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派出機構。7月18日,中國雄安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正式成立。10月,國家工商總局在官網公布《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的若干意見》,其中提出將依法對“雄安”字樣在企業名稱核准中予以特殊保護,“河北雄安”作為行政區劃使用。
2018年4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覆了《察凶迎墊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設立河北雄安新區,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作出的一項重大決策部署,是重大的歷史性戰略選擇,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規劃建設雄安新區意義重大、影響深遠。12月,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國務院正式批覆《河北雄安新區總體規劃(2018~2035年)》。
2019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發布。5月7日,雄安新區征遷安置工作正式啟動實施。5月,《河北雄安新區啟動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與《河北雄安新區起步區控制性規劃》對外公示,公示日期30天,自2019年6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8月30日,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正式揭牌,雄安新區設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雄安片區。
2023年3月18日,《河北雄安新區機動車上牌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印發,這標誌著“冀X”牌照即將落地雄安新區,對保障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吸引創新創業人才、最佳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3月30日,經過公安部批覆同意,雄安新區啟用專屬車牌冀X序列。
2023年11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行政區劃代碼133100正式套用於戶籍管理工作,在居民戶口簿、身份證頸雅等證件的住址信息中,全面套用“河北雄安新區”字樣,發放帶有“河北雄汗匙櫻悼安新區”字樣的身份證及戶口簿。
2023年12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雄安新區設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稱為河北雄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23年12月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五環至六環段開通,標誌著京雄高速全線通車運營。

區域範圍

雄提嬸整安新區範圍包括雄縣容城縣安新縣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截至2023年10月,雄縣轄8鎮、4鄉(包含託管2鎮、1鄉)、1片區;安新縣轄9鎮、4鄉(包含託管1鄉);容城縣轄5鎮、3鄉、2片區。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駐河北省雄安新區容城縣奧威路100號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雄安新區行政區域範圍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雄安新區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東接廊坊市固愉婚頁安縣、霸州市文安縣,西與保定市清苑區徐水區接壤,南鄰高陽縣任丘市,北與定興縣高碑店市相連,面積約1770平方千米。
雄安新區

地形地貌

雄安新區位於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沖積扇上,屬太行山麓平原向沖積平原的過渡帶。全境西北較高,東南略低,海拔標高7~19米,自然縱坡千分之一左右,為緩傾平原,土層深厚,地形開闊,植被覆蓋率很低,境內有多處古河道。

氣候特徵

雄安新區地處北緯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寒少雪。年均氣溫11.9℃,最熱七月平均氣溫26.1℃,最冷1月平均氣溫-4.9℃;年日照268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22.9毫米。無霜期191天左右,最長205天,最短180天。

水文

雄安新區有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溝引河等河流,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位於雄安新區東南部。白洋淀系大清河水系各支流沖積扇的前緣窪地,上承九河(瀦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白溝引河),下流入海,是雄安新區地勢最為低洼的區域。
2021年白洋澱澱區整體水質為Ⅲ類,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三項主要指標同比下降了16%以上,穩定達到Ⅲ類水以上標準。至此,白洋淀水質從劣Ⅴ類全面提升至Ⅲ類以上標準,首次步入了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截至2012年,雄安新區雄縣地熱、石油、礦泉水資源豐富,年產石油30萬噸、天然氣1800萬立方米,地熱面積320平方公里,儲量821.78億立方米,礦泉水資源總儲量4億立方米;偏矽酸和礦化度均達到國家礦泉水飲用標準。容城縣已發現的礦產資源主要有兩種:一是磚瓦製造用粘土;二是建築用沙。安新縣境內蘊藏的地熱資源儲藏面積達350多平方千米,儲量150多億噸。
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

土地資源

雄安新區土地總面積為1560平方千米,土地利用結構阿察龍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的特徵。其中耕地面積958平方千米,占61.39%;城鄉建設用地310平方千米,占19.91%;以白洋淀為主體的濕地194平方千米(僅指新區行政邊界內的濕地面積),占12.45%;林地98平方千米,占6.25%。

生物資源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加大對白洋淀的生態保護力度,淀內魚、蝦、蟹、貝、蓮、藕等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鳥類不斷增加。三年多來,新記錄到白眼潛鴨烏雕白腹鷂黃腳三趾鶉毛腿沙雞紅嘴藍鵲等。截至2023年6月,白洋淀野生鳥類種類記錄合計達254種,主要有天鵝大鴇葦鶯黑水雞、鴣丁、蒼鷺斑嘴鴨卷羽鵜鶘等,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5種,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和其他級別鳥類197種。
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

人口

截至2017年6月底,雄安新區常住人口104.71萬人,遠期規劃人口為200萬至25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00到1250人左右。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雄安新區常住人口1205440人。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共有家庭戶384126戶,家庭戶人口為1131666人,集體戶12976戶,集體戶人口為7377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95人。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25996人,占51.93%;女性人口為579444人,占48.0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03。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64845人,占21.97%;15-59歲人口為722727人,占59.96%;60歲及以上人口為217868人,占18.0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57303人,占13.05%。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71723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20221人;擁有國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28103人;擁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6233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為5950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為9973人,擁有國中文化程度的為43810人;擁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0058人。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92年。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1038人,文盲率[5]為1.75%。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67164人,占47.0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38276人,占52.95%。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流動人口為187330人。流動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為59172人,省內流動人口為128158人。
雄安新區境內少數民族有滿、回、蒙古、壯、朝鮮等16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8年,雄安新區總體投資規模在3000億元左右,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兩大方面。其中,超過2300億元的投資集中在鐵路、公路、排水、生態修復、拆遷安置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2019年,雄安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為215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雄安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6倍,拉動河北省投資增長3.3個百分點。
2021年,雄安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20.2億元,同比(下同)增長64.4%。其中,出口14.7億元,增長46.4%;進口5.5億元,增長143.8%。
2022年8月,中國首例數字人民幣穿透支付業務在雄安新區成功落地,實現了數字人民幣在新區區塊鏈支付領域套用場景新突破。

第一產業

雄安新區耕地面積為958平方千米,糧食作物冬小麥夏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薯類種植。
雄安新區
水稻收割
2018年上半年,雄安新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4億元,增長9.6%;增加值13億元,增長6.7%。
2020年7月10日,雄安新區安新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項目啟動,採用“農業+”與“智慧+”雙輪驅動發展思路,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探索創意農業、認養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等新業態。

第二產業

2017年9月28日,雄安新區首批落戶前沿信息技術類企業14家,高端技術研究院7家,綠色生態企業5家。
截至2020年3月19日,雄安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3家,其中,億元以上工業企業30家。規模以下企業已復產數量為874家,其中雄縣、容城、安新分別為626家、197家、51家。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雄安新區法人單位達1.99萬個,同比增長28.3%。
截至2020年10月,雄安新區有10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行施工。
2022年,雄安新區全年在建項目42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0%。首個央企產業集群入駐,其中三家央企總部開工建設。
截至2023年1月,雄安新區央企在雄安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達140餘家。

第三產業

2017年9月28日,雄安新區首批落戶現代金融服務業企業15家,高端服務企業7家。
2018年3月22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在雄安新區設立河北雄安分行。

交通運輸

鐵路

經過雄安新區的有2015年底開通的津保鐵路白溝站白洋淀站兩站,以及2020年12月27日開通運營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公路

雄安新區“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加快形成。“四縱”指的是京港澳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含新機場北線高速公路支線)和新機場至德州高速公路。“三橫”指的是榮烏高速公路新線、津雄高速公路和津石高速公路。
雄安新區有G18榮烏高速公路,G2011青新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公路,S7津保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G230國道,G336國道,G106國道,S333省道,S042省道,S043省道過境。
2019年10月15日,交通運輸部確定雄安新區為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2020年6月,津石高速公路開建。
2021年5月29日,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京德高速公路一期正式通車。

政治

主要領導

雄安新區領導
職務
姓名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領導信息截至2020年12月。

內設機構

雄安新區機構
部門
職能
黨政辦公室
實行一個部門管協調
黨群工作部
實行一個部門管黨務、管人事、管民眾工作
改革發展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經濟
規劃建設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規劃建設
公共服務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社會事務、政務服務
綜合執法局
實行一個部門、一支隊伍管執法
安全監管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安全
公安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公安工作
生態環境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環境保護工作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國小雄安校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掛牌成立。北京市教委與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協定。
截至2020年4月,已有54所京津冀優質學校與雄安新區56所學校開展多種形式幫扶合作,其中15所在新區建立了合作校區或協作校區。共培訓校長及教師6000人次。
首批4所到雄安建立校區的在京高校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雄安大學北京大學牽頭籌建。

文化藝術

2022年9月1日,以“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將在北京開幕,9月15日在雄安新區閉幕。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1月,雄安新區有醫療衛生機構1433個,其中醫院3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393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0家。每千常住人口醫療床位3.19張。衛生人員總數為566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19人。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註冊護士數分別為1.54人、0.83人。
醫院:雄安宣武醫院(在建)、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擬建)、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預計3年內投入使用)。

環保事業

2017年,雄安新區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共整治垃圾86萬立方米,淀區內45個鄉村生活垃圾實現統一收集轉運,修建147個小型污水處理站,完成生態補水近8000萬立方米。
雄安新區
“千年秀林”工程施工現場

社會保障

2020年上半年,雄安新區新增城鎮就業4109人,同比增長25.12%。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894人,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443人。出台20餘項政策檔案,獲得前期就業補助資金3181萬元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3000萬元。已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5萬元,扶持20人創業,帶動64人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線上註冊學員2.26萬人,參加培訓人數1.03萬人次。截至2020年7月,雄安新區已為17家企業、1613名農民工提供對接服務,復工復產項目(企業)累計返崗75475人。
2022年11月17日,被確定為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在該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參加個人養老金。

基礎設施

供水工程
2021年6月5日,雄安新區起步區1號供水廠(淨水廠)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已進入裝飾裝修收尾及設備調試階段。該水廠的水源主要來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的“甘甜水”,自天津乾渠雄縣取水口引出,穿越白溝站前路,過新蓋房分洪道,再穿大清河、白溝引河等地,進入1號供水廠進行淨化處理。
5G網路
2022年4月1日是雄安新區建設五周年,中國鐵塔協同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在雄安新區所有重點區域、熱點區域已經實現了5G全覆蓋。共建設開通5G基站1183個,支撐新區開展5G遠程駕駛、5G車路協同、5G智慧工地、5G智慧社區等多個領域智慧型化套用探索,累計投資超過4.5億元。

協同發展

2022年8月,《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2)》發布。該報告從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建設雄安戰略科技力量集聚平台、培育區域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等方面提出京津冀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與布局的實現路徑與發展保障。

體育事業

2023年,雄安新區新建足球場47塊,每萬人擁有足球場數量由2022年底的0.79塊提高到1.16塊,超全國平均水平(0.9塊)及全省平均水平(1塊)。培訓足球教練員182名、引進49名。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區足球教練員總數達到250名,是2022年的10.4倍;每萬人擁有足球教練員達到1.94名。
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1平方米。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雄安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15處(含任丘市23處、高陽縣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容城縣南陽遺址、雄縣宋遼邊關地道遺址、任丘三各莊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含任丘市3處)。
文物古蹟
文物古蹟
介紹
南陽遺址
南陽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台鄉南陽村村南,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是春秋戰國時期遺址。
南陽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600米,南北寬700米,文化層0.3~1米,遺址北坡高出地表2~3米,南坡高出地表0.5米,東坡高出0.3米。出土文物有帶“燕王職戈”、“西宮”、“左征”等銘文的鼎、簋、壺、戈等青銅器和陶器,具有燕國風格。
宋遼古戰道
宋遼古戰道,位於雄安新區雄縣,由西南至東北橫跨雄縣、霸州、文安、永清等縣市境內,1964年發現,1993年進行了初步發掘修繕。東西長65千米,南北寬25千米,總面積達1600餘平方千米。
宋遼古戰道發展了攻城術,為用於軍事防禦的地下通道,同時又被稱之為“地下迷宮”,地道內有掩體、放燈處、議事廳、藏兵洞、休息室、翻板等,頂部還設有通氣孔,堪稱“地下長城”。
2013年5月3日,宋遼古戰道併入廊坊邊關地道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各莊遺址
三各莊遺址,位於雄安新區雄縣七間房鄉三各莊村村西,東西長3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面積3萬餘平方米,呈長方形。該遺址主要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兩個時期,其中以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為主,距今約六千年左右。遺址略高於地面,文化層厚約1~2米,內涵豐富,採集的標本有彩陶片、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磨光黑陶器殘片以及骨器、石器、角器等。
2013年5月3日,三各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晾馬台遺址
晾馬台遺址,是商周時代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容城縣城東17千米的晾馬台鄉晾馬台村西北。遺址為一長方形高台,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為15000平方米,高出地平面2至4米。遺址上為明月禪寺,南、北、西三側均為耕地,遺址保存狀況基本完好。
明月禪寺
明月禪寺,位於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台鄉晾馬台村西北角,晾馬台遺址的土台上。始建於唐代(642~712年)。五代時期至清朝乾隆年間,明月禪寺被毀多次,僅存千年古柏和“明月禪寺石碑”等遺蹟。1992年,容城縣人民政府向地區行政公署申請修復開放明月禪寺。重建大雄寶殿於1996年竣工。
梁莊遺址
梁莊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城東南14千米的梁莊村南百餘米處。梁莊遺址發現於1986年4月,曾收集骨化石100餘件,泥質陶片、夾砂褐陶片50餘片和石斧兩件。同年9月,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學歷史系和安新縣文化局聯合對此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7.5平方米。
留村遺址
留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城西1.5千米留村北300米處,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千米。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長250米,寬200米,面積5萬平方米。地勢原略高於四周,被當地民眾稱為“疙瘩頂”。此遺址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遺址保存狀況良好。遺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遺物包括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獸骨、蚌殼等。1982年,留村遺址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圈頭音樂會始創於明末清初,其樂譜、樂曲均為僧傳,屬北方音樂。音樂會的樂器包括笙、管、笛、雲鑼、鼓、鑔、鐃、鈸、鐺子等,其演奏樂曲中保留著明清乃至更早時代的曲目。
雄安新區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所使用的樂器均為E調,全套曲目共有樂曲40首和一套打擊樂《坐禪譚》,其中包括小塌曲14首所有樂曲根據節拍可分為散板、導板、節子板、慢流水板和快流水板五種。圈頭村音樂會信奉藥王扁鵲及邳彤、華佗、孫林、張仲景、孫思邈、劉河間等中國歷代十大名醫,代表性的樂曲有《柳黃煙》《五四牌》《大走馬》等。圈頭村音樂會整體上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在民俗學、民族音樂學、音樂史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圈頭村還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採風基地。
2008年6月7日,圈頭音樂會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
《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其中“葭”指的就是蘆葦。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安新蘆葦畫選用的就是白洋淀蘆葦。蘆葦是白洋淀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作物,其特點為皮白質佳。每年的秋冬兩季,是採集蘆葦的最佳時期。
安新蘆葦畫起源於唐宋時期,白洋淀特色民間藝術,通過精選白洋淀特種蘆葦及其他材料,經割、曬、晾、刮、碾、燙、潤等30餘道工序製作而成,素有“一淀水,一淀銀,一寸蘆葦,一寸金”的美稱。主要有花草魚蟲、人物建築、山水風景等蘆葦畫。安新蘆葦畫本色天然,古樸典雅,具有水鄉風情和鄉土氣息,包含白洋淀豐富的人文歷史。
2009年,安新蘆葦畫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俗風情

水上婚禮
水上婚禮,白洋淀諸多漁村四面環水,漁民的交通工具是船,其中具有地方特色是迎親彩船。鮮紅的花轎放在船頭,大隊盛裝的迎親隊伍,排成一列恭候著,布滿整個水淀。
雄安新區
水上婚禮

特產美食

雄安新區美食中湖鮮類有魚鱗凍、灶台鐵鍋燉魚、熏魚、河蟹,特色類有紅心老醃蛋、小蝦糊餅、炸千子、白洋淀炒魚片,風味類有炸荷花、炸藕夾、涼拌荷葉芽、容城綠蘆筍等。
特產美食
美食
介紹
白洋淀全魚宴
白洋淀全魚宴,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包括魚、蝦、蟹等水產品在內,而狹義的只包括魚類。一般分四涼四熱、六涼六熱、八涼八熱。冷盤包括涼拌魚絲、芝麻魚條、香辣魚肝、蛋皮魚卷、酥炸魚塊、燒拌魚絲、酸抖魚塊、玻璃魚、芝麻魚餅等,熱萊包括蟹粉魚蜃、松鼠魚、鬚髮魚排、金毛獅子魚、鴛鴦魚絲、番茄魚片、鳳尾魚托、芙蓉鯽魚、金毛獅子魚、紅燒魚段、紅燒鯉魚等。
小蝦糊餅
白洋淀小蝦糊餅,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白洋淀當地住民在豐收季節打撈河蝦和玉米相結合自創的一款民間小吃,具有地方特色。主料是新鮮玉米面、鮮活的小蝦、剛從淀里撈上的苲菜,加蔥花、花椒麵,用溫水攪拌。將鍋燒溫後,放到鍋里,蓋鍋五六分鐘後,便可起鍋。用鏟子將糊餅全盤托出即可。
荷香蓮子雞
白洋淀荷香蓮子雞,肉質鮮美,瘦而不柴,用荷葉包裹,加蓮子點綴,肉質的細、嫩、滑、爽。

風景名勝

白洋淀,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是國家重點旅遊區和開放區。水域面積366平方千米,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陸的反覆演變而形成的。淀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淀泊。以盛產大米、魚蝦、菱藕和“安州葦席”著稱。每年7月23日舉辦“中國白洋淀荷花節”。
白洋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區的西部、南部(今安新縣的留村、梁莊)就有人類活動生存。春秋、戰國時期,淀區分屬於統轄,以易水長城(今安新縣北堤)為界,南葛城(今安州鎮)屬趙、北渾泥城(今安新鎮)歸燕,故淀區有“燕南趙北”之說。
白洋淀上游有九河,下通津門的水鄉澤國,史稱西淀。到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已淤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勢。之後人們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勢連天際”,故改稱白洋淀。

著名人物

元初學者劉因、明朝忠烈楊繼盛、清初大儒孫奇逢被譽為“容城三賢”。容城縣也是狼牙山五壯士胡德林胡福才的故鄉。
人名
生卒
介紹
劉因
1249~1293年
字夢吉,號靜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縣)人。元朝大儒,理學家、詩人。
楊繼盛
1516年-1555年
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為官時,他以疏彈劾仇鸞、力劾嚴嵩“五奸十大罪”而成為明朝中期諫臣。
孫奇逢
1584~1675年
字啟泰,號鐘元,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學大家,與黃宗羲、李顒齊名,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晚年講學於河南輝縣夏峰村,世稱“夏峰先生”。

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20日,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雄安新區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2019年10月31日,雄安新區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雄安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21年9月,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公布,雄安新區入選特色基地(教育)、特色基地(環境治理)。
2022年1月9日,河北省政府決定授予雄安新區雄縣“河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稱號。
2023年3月18日,《河北雄安新區機動車上牌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印發,這標誌著“冀X”牌照即將落地雄安新區,對保障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以及吸引創新創業人才、最佳化營商環境具有重要意義。
2023年3月30日,經過公安部批覆同意,雄安新區啟用專屬車牌冀X序列。
2023年11月1日,河北雄安新區行政區劃代碼133100正式套用於戶籍管理工作,在居民戶口簿、身份證等證件的住址信息中,全面套用“河北雄安新區”字樣,發放帶有“河北雄安新區”字樣的身份證及戶口簿。
2023年12月27日,河北省人民政府同意雄安新區設立省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名稱為河北雄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2023年12月28日,京雄高速公路北京五環至六環段開通,標誌著京雄高速全線通車運營。

區域範圍

雄安新區範圍包括雄縣容城縣安新縣三縣及周邊部分區域。截至2023年10月,雄縣轄8鎮、4鄉(包含託管2鎮、1鄉)、1片區;安新縣轄9鎮、4鄉(包含託管1鄉);容城縣轄5鎮、3鄉、2片區。河北雄安新區管理委員會駐河北省雄安新區容城縣奧威路100號雄安市民服務中心
雄安新區行政區域範圍
雄縣
安新縣
容城縣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雄安新區位於河北省中部,地處北京天津保定腹地,東接廊坊市固安縣、霸州市文安縣,西與保定市清苑區徐水區接壤,南鄰高陽縣任丘市,北與定興縣高碑店市相連,面積約1770平方千米。
雄安新區

地形地貌

雄安新區位於太行山東麓、冀中平原中部、南拒馬河下游南岸,在大清河水系沖積扇上,屬太行山麓平原向沖積平原的過渡帶。全境西北較高,東南略低,海拔標高7~19米,自然縱坡千分之一左右,為緩傾平原,土層深厚,地形開闊,植被覆蓋率很低,境內有多處古河道。

氣候特徵

雄安新區地處北緯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季風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春旱多風,夏熱多雨,秋涼氣爽,冬寒少雪。年均氣溫11.9℃,最熱七月平均氣溫26.1℃,最冷1月平均氣溫-4.9℃;年日照2685小時,年平均降雨量522.9毫米。無霜期191天左右,最長205天,最短180天。

水文

雄安新區有南拒馬河,大清河,白溝引河等河流,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白洋淀位於雄安新區東南部。白洋淀系大清河水系各支流沖積扇的前緣窪地,上承九河(瀦龍河孝義河唐河府河漕河萍河、楊村河、瀑河白溝引河),下流入海,是雄安新區地勢最為低洼的區域。
2021年白洋澱澱區整體水質為Ⅲ類,化學需氧量、高錳酸鹽指數和總磷三項主要指標同比下降了16%以上,穩定達到Ⅲ類水以上標準。至此,白洋淀水質從劣Ⅴ類全面提升至Ⅲ類以上標準,首次步入了全國良好湖泊行列。

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

截至2012年,雄安新區雄縣地熱、石油、礦泉水資源豐富,年產石油30萬噸、天然氣1800萬立方米,地熱面積320平方公里,儲量821.78億立方米,礦泉水資源總儲量4億立方米;偏矽酸和礦化度均達到國家礦泉水飲用標準。容城縣已發現的礦產資源主要有兩種:一是磚瓦製造用粘土;二是建築用沙。安新縣境內蘊藏的地熱資源儲藏面積達350多平方千米,儲量150多億噸。
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

土地資源

雄安新區土地總面積為1560平方千米,土地利用結構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的特徵。其中耕地面積958平方千米,占61.39%;城鄉建設用地310平方千米,占19.91%;以白洋淀為主體的濕地194平方千米(僅指新區行政邊界內的濕地面積),占12.45%;林地98平方千米,占6.25%。

生物資源

雄安新區設立以來,加大對白洋淀的生態保護力度,淀內魚、蝦、蟹、貝、蓮、藕等水生動植物資源豐富,野生鳥類不斷增加。三年多來,新記錄到白眼潛鴨烏雕白腹鷂黃腳三趾鶉毛腿沙雞紅嘴藍鵲等。截至2023年6月,白洋淀野生鳥類種類記錄合計達254種,主要有天鵝大鴇葦鶯黑水雞、鴣丁、蒼鷺斑嘴鴨卷羽鵜鶘等,其中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12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鳥類45種,國家“三有”保護動物和其他級別鳥類197種。
雄安新區
雄安新區

人口

截至2017年6月底,雄安新區常住人口104.71萬人,遠期規劃人口為200萬至250萬,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000到1250人左右。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雄安新區常住人口1205440人。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共有家庭戶384126戶,家庭戶人口為1131666人,集體戶12976戶,集體戶人口為73774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2.95人。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為625996人,占51.93%;女性人口為579444人,占48.07%。總人口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108.03。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264845人,占21.97%;15-59歲人口為722727人,占59.96%;60歲及以上人口為217868人,占18.07%,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為157303人,占13.05%。
2020年11月1日,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71723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20221人;擁有國中文化程度的人口為528103人;擁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62336人(以上各種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類學校的畢業生、肄業生和在校生)。每10萬人中擁有大學(指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為5950人,擁有高中(含中專)文化程度的為9973人,擁有國中文化程度的為43810人;擁有國小文化程度的人口為30058人。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15歲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92年。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歲及以上不識字的人)為21038人,文盲率[5]為1.75%。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為567164人,占47.05%;居住在鄉村的人口為638276人,占52.95%。雄安新區常住人口中,流動人口為187330人。流動人口中,跨省流入人口為59172人,省內流動人口為128158人。
雄安新區境內少數民族有滿、回、蒙古、壯、朝鮮等16個民族。

經濟

綜述

2018年,雄安新區總體投資規模在3000億元左右,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兩大方面。其中,超過2300億元的投資集中在鐵路、公路、排水、生態修復、拆遷安置等基礎設施建設方面。
2019年,雄安新區地區生產總值為215億元。
2020年前三季度,雄安新區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6.6倍,拉動河北省投資增長3.3個百分點。
2021年,雄安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20.2億元,同比(下同)增長64.4%。其中,出口14.7億元,增長46.4%;進口5.5億元,增長143.8%。
2022年8月,中國首例數字人民幣穿透支付業務在雄安新區成功落地,實現了數字人民幣在新區區塊鏈支付領域套用場景新突破。

第一產業

雄安新區耕地面積為958平方千米,糧食作物冬小麥夏玉米水稻為主,經濟作物有薯類種植。
雄安新區
水稻收割
2018年上半年,雄安新區完成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4億元,增長9.6%;增加值13億元,增長6.7%。
2020年7月10日,雄安新區安新縣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項目啟動,採用“農業+”與“智慧+”雙輪驅動發展思路,融入科技、人文等元素,探索創意農業、認養農業、觀光農業、都市農業等新業態。

第二產業

2017年9月28日,雄安新區首批落戶前沿信息技術類企業14家,高端技術研究院7家,綠色生態企業5家。
截至2020年3月19日,雄安新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63家,其中,億元以上工業企業30家。規模以下企業已復產數量為874家,其中雄縣、容城、安新分別為626家、197家、51家。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雄安新區法人單位達1.99萬個,同比增長28.3%。
截至2020年10月,雄安新區有100多個重點工程項目建設進行施工。
2022年,雄安新區全年在建項目428個,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0%。首個央企產業集群入駐,其中三家央企總部開工建設。
截至2023年1月,雄安新區央企在雄安設立分公司、子公司及各類分支機構達140餘家。

第三產業

2017年9月28日,雄安新區首批落戶現代金融服務業企業15家,高端服務企業7家。
2018年3月22日,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在雄安新區設立河北雄安分行。

交通運輸

鐵路

經過雄安新區的有2015年底開通的津保鐵路白溝站白洋淀站兩站,以及2020年12月27日開通運營的京雄城際鐵路雄安站

公路

雄安新區“四縱三橫”高速公路網加快形成。“四縱”指的是京港澳高速公路、大廣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含新機場北線高速公路支線)和新機場至德州高速公路。“三橫”指的是榮烏高速公路新線、津雄高速公路和津石高速公路。
雄安新區有G18榮烏高速公路,G2011青新高速公路,G45大廣高速公路,S7津保高速公路,京雄高速公路,G230國道,G336國道,G106國道,S333省道,S042省道,S043省道過境。
2019年10月15日,交通運輸部確定雄安新區為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地區。
2020年6月,津石高速公路開建。
2021年5月29日,京雄高速公路河北段、榮烏高速公路新線、京德高速公路一期正式通車。

政治

主要領導

雄安新區領導
職務
姓名
河北省委常委,雄安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雄安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
雄安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
領導信息截至2020年12月。

內設機構

雄安新區機構
部門
職能
黨政辦公室
實行一個部門管協調
黨群工作部
實行一個部門管黨務、管人事、管民眾工作
改革發展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經濟
規劃建設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規劃建設
公共服務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社會事務、政務服務
綜合執法局
實行一個部門、一支隊伍管執法
安全監管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安全
公安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公安工作
生態環境局
實行一個部門管環境保護工作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朝陽區實驗國小雄安校區北京市第八十中學雄安校區北京市六一幼兒院雄安院區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掛牌成立。北京市教委與雄安新區管委會簽署了合作協定。
截至2020年4月,已有54所京津冀優質學校與雄安新區56所學校開展多種形式幫扶合作,其中15所在新區建立了合作校區或協作校區。共培訓校長及教師6000人次。
首批4所到雄安建立校區的在京高校分別是:北京科技大學雄安校區北京交通大學雄安校區中國地質大學(北京)雄安校區北京林業大學雄安校區雄安大學北京大學牽頭籌建。

文化藝術

2022年9月1日,以“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為主題的第十三屆中國藝術節,將在北京開幕,9月15日在雄安新區閉幕。

醫療衛生

截至2019年1月,雄安新區有醫療衛生機構1433個,其中醫院30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1393家,專業公共衛生機構10家。每千常住人口醫療床位3.19張。衛生人員總數為566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19人。每千常住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註冊護士數分別為1.54人、0.83人。
醫院:雄安宣武醫院(在建)、北京協和醫院(國家醫學中心)(擬建)、北大人民醫院雄安院區(預計3年內投入使用)。

環保事業

2017年,雄安新區白洋淀生態修復工程共整治垃圾86萬立方米,淀區內45個鄉村生活垃圾實現統一收集轉運,修建147個小型污水處理站,完成生態補水近8000萬立方米。
雄安新區
“千年秀林”工程施工現場

社會保障

2020年上半年,雄安新區新增城鎮就業4109人,同比增長25.12%。其中,失業人員再就業894人,困難人員實現再就業443人。出台20餘項政策檔案,獲得前期就業補助資金3181萬元和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3000萬元。已累計發放創業擔保貸款255萬元,扶持20人創業,帶動64人就業。職業技能培訓線上註冊學員2.26萬人,參加培訓人數1.03萬人次。截至2020年7月,雄安新區已為17家企業、1613名農民工提供對接服務,復工復產項目(企業)累計返崗75475人。
2022年11月17日,被確定為個人養老金先行城市(地區)。在該地參加職工基本養老保險或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勞動者,可參加個人養老金。

基礎設施

供水工程
2021年6月5日,雄安新區起步區1號供水廠(淨水廠)工程主體結構完工,已進入裝飾裝修收尾及設備調試階段。該水廠的水源主要來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水庫的“甘甜水”,自天津乾渠雄縣取水口引出,穿越白溝站前路,過新蓋房分洪道,再穿大清河、白溝引河等地,進入1號供水廠進行淨化處理。
5G網路
2022年4月1日是雄安新區建設五周年,中國鐵塔協同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在雄安新區所有重點區域、熱點區域已經實現了5G全覆蓋。共建設開通5G基站1183個,支撐新區開展5G遠程駕駛、5G車路協同、5G智慧工地、5G智慧社區等多個領域智慧型化套用探索,累計投資超過4.5億元。

協同發展

2022年8月,《京津冀協同發展報告(2022)》發布。該報告從強化頂層設計、加快建設雄安戰略科技力量集聚平台、培育區域戰略科技力量體系等方面提出京津冀戰略科技力量建設與布局的實現路徑與發展保障。

體育事業

2023年,雄安新區新建足球場47塊,每萬人擁有足球場數量由2022年底的0.79塊提高到1.16塊,超全國平均水平(0.9塊)及全省平均水平(1塊)。培訓足球教練員182名、引進49名。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區足球教練員總數達到250名,是2022年的10.4倍;每萬人擁有足球教練員達到1.94名。
截至2023年底,雄安新區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2.51平方米。

歷史文化

文物古蹟

雄安新區不可移動文物215處(含任丘市23處、高陽縣3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容城縣南陽遺址、雄縣宋遼邊關地道遺址、任丘三各莊遺址);省級文物保護單位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81處(含任丘市3處)。
文物古蹟
文物古蹟
介紹
南陽遺址
南陽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台鄉南陽村村南,占地面積42萬平方米,是春秋戰國時期遺址。
南陽遺址呈長方形,東西長600米,南北寬700米,文化層0.3~1米,遺址北坡高出地表2~3米,南坡高出地表0.5米,東坡高出0.3米。出土文物有帶“燕王職戈”、“西宮”、“左征”等銘文的鼎、簋、壺、戈等青銅器和陶器,具有燕國風格。
宋遼古戰道
宋遼古戰道,位於雄安新區雄縣,由西南至東北橫跨雄縣、霸州、文安、永清等縣市境內,1964年發現,1993年進行了初步發掘修繕。東西長65千米,南北寬25千米,總面積達1600餘平方千米。
宋遼古戰道發展了攻城術,為用於軍事防禦的地下通道,同時又被稱之為“地下迷宮”,地道內有掩體、放燈處、議事廳、藏兵洞、休息室、翻板等,頂部還設有通氣孔,堪稱“地下長城”。
2013年5月3日,宋遼古戰道併入廊坊邊關地道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三各莊遺址
三各莊遺址,位於雄安新區雄縣七間房鄉三各莊村村西,東西長300餘米,南北寬100餘米,面積3萬餘平方米,呈長方形。該遺址主要為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兩個時期,其中以仰韶文化後崗類型為主,距今約六千年左右。遺址略高於地面,文化層厚約1~2米,內涵豐富,採集的標本有彩陶片、泥質紅陶、夾砂紅陶、磨光黑陶器殘片以及骨器、石器、角器等。
2013年5月3日,三各莊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晾馬台遺址
晾馬台遺址,是商周時代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容城縣城東17千米的晾馬台鄉晾馬台村西北。遺址為一長方形高台,東西長150米,南北寬100米,面積為15000平方米,高出地平面2至4米。遺址上為明月禪寺,南、北、西三側均為耕地,遺址保存狀況基本完好。
明月禪寺
明月禪寺,位於雄安新區容城縣晾馬台鄉晾馬台村西北角,晾馬台遺址的土台上。始建於唐代(642~712年)。五代時期至清朝乾隆年間,明月禪寺被毀多次,僅存千年古柏和“明月禪寺石碑”等遺蹟。1992年,容城縣人民政府向地區行政公署申請修復開放明月禪寺。重建大雄寶殿於1996年竣工。
梁莊遺址
梁莊遺址,是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城東南14千米的梁莊村南百餘米處。梁莊遺址發現於1986年4月,曾收集骨化石100餘件,泥質陶片、夾砂褐陶片50餘片和石斧兩件。同年9月,保定地區文物管理所、河北大學歷史系和安新縣文化局聯合對此遺址進行了考古發掘,發掘面積37.5平方米。
留村遺址
留村遺址,是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遺址,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城西1.5千米留村北300米處,南距白洋淀新安北堤1.5千米。遺址平面呈長方形,長250米,寬200米,面積5萬平方米。地勢原略高於四周,被當地民眾稱為“疙瘩頂”。此遺址發現於20世紀50年代,遺址保存狀況良好。遺址地表散存的文化遺物包括較多的陶片及石器、鹿角、獸骨、蚌殼等。1982年,留村遺址被列為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非物質文化遺產

圈頭音樂會始創於明末清初,其樂譜、樂曲均為僧傳,屬北方音樂。音樂會的樂器包括笙、管、笛、雲鑼、鼓、鑔、鐃、鈸、鐺子等,其演奏樂曲中保留著明清乃至更早時代的曲目。
雄安新區安新縣圈頭村音樂會所使用的樂器均為E調,全套曲目共有樂曲40首和一套打擊樂《坐禪譚》,其中包括小塌曲14首所有樂曲根據節拍可分為散板、導板、節子板、慢流水板和快流水板五種。圈頭村音樂會信奉藥王扁鵲及邳彤、華佗、孫林、張仲景、孫思邈、劉河間等中國歷代十大名醫,代表性的樂曲有《柳黃煙》《五四牌》《大走馬》等。圈頭村音樂會整體上包含著豐富的文化信息,在民俗學、民族音樂學、音樂史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圈頭村還是中央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採風基地。
2008年6月7日,圈頭音樂會列入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
《詩經》有云:“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其中“葭”指的就是蘆葦。中國民間傳統藝術安新蘆葦畫選用的就是白洋淀蘆葦。蘆葦是白洋淀人民賴以生存的主要經濟作物,其特點為皮白質佳。每年的秋冬兩季,是採集蘆葦的最佳時期。
安新蘆葦畫起源於唐宋時期,白洋淀特色民間藝術,通過精選白洋淀特種蘆葦及其他材料,經割、曬、晾、刮、碾、燙、潤等30餘道工序製作而成,素有“一淀水,一淀銀,一寸蘆葦,一寸金”的美稱。主要有花草魚蟲、人物建築、山水風景等蘆葦畫。安新蘆葦畫本色天然,古樸典雅,具有水鄉風情和鄉土氣息,包含白洋淀豐富的人文歷史。
2009年,安新蘆葦畫被列入河北省第三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民俗風情

水上婚禮
水上婚禮,白洋淀諸多漁村四面環水,漁民的交通工具是船,其中具有地方特色是迎親彩船。鮮紅的花轎放在船頭,大隊盛裝的迎親隊伍,排成一列恭候著,布滿整個水淀。
雄安新區
水上婚禮

特產美食

雄安新區美食中湖鮮類有魚鱗凍、灶台鐵鍋燉魚、熏魚、河蟹,特色類有紅心老醃蛋、小蝦糊餅、炸千子、白洋淀炒魚片,風味類有炸荷花、炸藕夾、涼拌荷葉芽、容城綠蘆筍等。
特產美食
美食
介紹
白洋淀全魚宴
白洋淀全魚宴,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包括魚、蝦、蟹等水產品在內,而狹義的只包括魚類。一般分四涼四熱、六涼六熱、八涼八熱。冷盤包括涼拌魚絲、芝麻魚條、香辣魚肝、蛋皮魚卷、酥炸魚塊、燒拌魚絲、酸抖魚塊、玻璃魚、芝麻魚餅等,熱萊包括蟹粉魚蜃、松鼠魚、鬚髮魚排、金毛獅子魚、鴛鴦魚絲、番茄魚片、鳳尾魚托、芙蓉鯽魚、金毛獅子魚、紅燒魚段、紅燒鯉魚等。
小蝦糊餅
白洋淀小蝦糊餅,是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年)白洋淀當地住民在豐收季節打撈河蝦和玉米相結合自創的一款民間小吃,具有地方特色。主料是新鮮玉米面、鮮活的小蝦、剛從淀里撈上的苲菜,加蔥花、花椒麵,用溫水攪拌。將鍋燒溫後,放到鍋里,蓋鍋五六分鐘後,便可起鍋。用鏟子將糊餅全盤托出即可。
荷香蓮子雞
白洋淀荷香蓮子雞,肉質鮮美,瘦而不柴,用荷葉包裹,加蓮子點綴,肉質的細、嫩、滑、爽。

風景名勝

白洋淀,位於雄安新區安新縣,是國家重點旅遊區和開放區。水域面積366平方千米,為華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地形地貌是由海而湖,由湖而陸的反覆演變而形成的。淀區被39個村落、3700條溝壕、12萬畝蘆葦分割成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143個淀泊。以盛產大米、魚蝦、菱藕和“安州葦席”著稱。每年7月23日舉辦“中國白洋淀荷花節”。
白洋淀歷史悠久,早在新石器石代,淀區的西部、南部(今安新縣的留村、梁莊)就有人類活動生存。春秋、戰國時期,淀區分屬於統轄,以易水長城(今安新縣北堤)為界,南葛城(今安州鎮)屬趙、北渾泥城(今安新鎮)歸燕,故淀區有“燕南趙北”之說。
白洋淀上游有九河,下通津門的水鄉澤國,史稱西淀。到明弘治元年(1488年)之前已淤為平地,地可耕而食,形成九河入淀之勢。之後人們看到淀水“汪洋浩淼,勢連天際”,故改稱白洋淀。

著名人物

元初學者劉因、明朝忠烈楊繼盛、清初大儒孫奇逢被譽為“容城三賢”。容城縣也是狼牙山五壯士胡德林胡福才的故鄉。
人名
生卒
介紹
劉因
1249~1293年
字夢吉,號靜修,雄州容城(今河北省容城縣)人。元朝大儒,理學家、詩人。
楊繼盛
1516年-1555年
字仲芳,號椒山。直隸容城(今河北容城縣北河照村)人。為官時,他以疏彈劾仇鸞、力劾嚴嵩“五奸十大罪”而成為明朝中期諫臣。
孫奇逢
1584~1675年
字啟泰,號鐘元,容城人,明末清初理學大家,與黃宗羲、李顒齊名,並稱“明末清初三大儒”。晚年講學於河南輝縣夏峰村,世稱“夏峰先生”。

榮譽稱號

2019年10月20日,在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雄安新區入選“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2019年10月31日,雄安新區入選首批5G商用城市名單。
2020年4月27日,國務院同意在雄安新區設立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2021年9月,國家智慧型社會治理實驗基地名單公布,雄安新區入選特色基地(教育)、特色基地(環境治理)。
2022年1月9日,河北省政府決定授予雄安新區雄縣“河北省最佳化營商環境推動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