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

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

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前身為雄縣第二國小,始建於1988年,2018年3月1日正式掛牌成為“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與此同時,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作為第一批入駐雄安的學校正式啟動對雄安校區的援助辦學實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
  • 創辦時間:2018年3月1日
  • 辦學性質:公辦
  • 現任領導:執行校長張文峰,黨支部書記陳文華 
  • 地址: 河北省保定市雄縣將台路86號
學校簡介,發展歷程,學校特色,教師培養,課程建設,學校成果,

學校簡介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海淀區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正式掛牌成立。在北京總校的引領下,雄安校區與北京總校實行一體化管理,12名援教教師團隊從北京總校來到了雄安校區,幫助雄安校區進行管理和教學工作,雄安校區也多次派遣骨幹教師到北京總校進行跟崗研修。
2018年開始,學校的教育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成為了雄安新區首批“素質教育示範校”,學生們也在一系列創新課程中感受到了學習的樂趣,用老師的話來講,“孩子們的眼睛裡有了光”。

發展歷程

2019年1月19日,“雄安校區第一屆教職工代表大會”隆重召開。北京總校黨委書記兼教育工會主席石磊同志總體策劃並親臨大會指導。本屆教代會通過了學校的管理條例和章程,提交了45份提案。教代會是教師集思廣益、集賢諫言的渠道,更是促進學校發展的重要保障。
2018年12月14日,“新時代,我們比肩同行——新時代教師成長研修工作站項目發布會”在雄安校區舉行。工作站10個工作室的22名導師集體亮相,現場招募研修夥伴,為雄安教師發展搭台,為雄安教師成長助力。會上,北京總校劉可欽校長、趙勇鴻局長為專家導師們頒發聘書併合影留念。
2018年11月22-27日,雄安校區舉辦“眼中有學生”課堂展示活動。語文、數學、英語、體育等多學科參與展示。這是一場不打分數的課堂教學活動。當教師眼裡有了學生,目光變得溫暖,教育也就悄然地發生了!
2018年10月12日,在我國少先隊建立69周年之際,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隆重召開“第一屆少先隊員代表大會”。少先隊員們積極為學校獻言獻策,共提交了88份提案。少代會的召開,是雄安少先隊員們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為雄安校區少先隊建設打開了新局面。
2018年9月17日,六年級大哥哥大姐姐牽著一年級小弟弟小妹妹的手走入會場,標誌著雄安校區新學期“觸摸看得見的歷史,我眼中的改革開放40年”開學典禮的開始。張文峰校長鼓勵大家:在新校服、新環境、新老師、新課程的新學期里擁有新夢想、新目標!
2018年9月1日,北京總校派出12名優秀教師進駐雄安校區。在“走進新時代,共創美好生活——雄安校區全體教師大會”上,12名教師以輕鬆幽默、創意十足的方式與家人們見面。他們嵌入到各學科教學最基層、最一線,從最基礎的工作做起,指導教研+示範上課+組織磨課,真正起到了學科教學的引領作用。
2018年7月17日—20日,萬柳北校區、萬柳南校區、紅山校區、雄安校區四校幹部、教師代表匯聚雄安校區。圍繞“保證學業質量的校級診斷,低段班組群學習關係的建立、高段班組群深度學習、學生行為養成、教師研修”等專題進行為期3天的研討活動。
2018年29日-30日,雄安校區舉行“感恩成長 向夢想出發”畢業典禮。800多名師生走過紅地毯,大家莊嚴宣誓:我是中關村三小的學生,無論走到哪裡,我們都能成為受歡迎、有能力、有擔當的人。
2018年6月22日, 雄安校區45名師生參加北京總校“母校的燈光——歌聲走過六年”畢業典禮,並參與“一日住家”活動。
2018年3月19-28日,京雄兩地骨幹教師30餘人齊聚雄安校區,開展“同課異構、同課同研”活動。8個學科、11節開放課、14節研究課,作為撬動改革的支點,讓學校、教師和學生的生長路徑更加清晰可見。
2018年3月1日,北京市援助雄安新區辦學項目啟動儀式舉行,開啟了京冀攜手共創“雄安教育新時代”的大幕。北京市教委主任劉宇輝、副主任李奕、原海淀區教委主任陸雲泉、副主任張彥祥率隊到校調研。同一天,中關村三小總校長劉可欽、萬柳北校區執行校長陳俊榮、雄安校區執行校長張文峰、原雄縣二小校長陳文華等參加了揭牌儀式。

學校特色

教師培養

自援建之後,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的教育生態發生了許多積極的變化。
首先,為了激活教職工幹事創業的熱情和活力,中關村三小雄安校區探索實施了教師聘任制改革,實現了學校、教師雙向選擇,聘任上崗,並對部分學科和年級進行了大幅度調整。
其次,由北京支教教師團隊親自指導並參與學科教研,既帶領教研組長成長,也規範學科教研。在導師的引領下,雄安校區的教師基本功更紮實,集體備課研課更深入,課堂在真正的走向高效,更有實效。
第三,雄安校區組建了“新時代教師研修工作站”,研修站成員的組成模式為:N +1+1+X。N為來自高校及研究所的理論導師和來自北京總校的實踐導師團隊,一般數量為2-3人;兩個“1”分別是1位北京支教教師和1位雄安當地的骨幹教師,X是數量不限的參與研修的教師,包括鄰家學校的教師。
此外,該校區還採用“崗位雙選”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招聘新教師來最佳化、充實教師隊伍。

課程建設

課程建設是評價一所學校教育質量的“硬核”指標。援建兩年來,北京中關村第三國小雄安校區在課程設定上踐行“語數外穩步走,音體美科大步走”的教育理念,相繼開設“體育好玩”課、“雄安農場”勞動課、“我與雄安共成長”德育課,及3D列印、書法、足球等30門學生社團課。
據了解,以前因缺少專業教師,雄安校區體育課的內容主要是基本的隊形佇列、跑跳投等。學校力保開齊開足體育課,並專項設定體育課程,豐富課間操和體育活動,讓孩子們覺得“體育好玩兒”,從而提升孩子們對體育運動的興趣。

學校成果

合唱團、街舞團、航模社團、3D列印社團……藉助總校中關村三小的力量,結合雄安實際,雙方教師團隊共同助力,一個個學生社團如雨後春筍般湧現。2019年,孩子們在全國啦啦操聯賽中獲得第一名。
成為雄安新區首批“素質教育示範校”,獲得了“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榮譽稱號。
2020年,被評為雄安新區2020年度“智慧校園”項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