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食作物

糧食作物

糧食作物亦稱“食用作物”、“糧谷作物”。我國對穀類作物、薯類作物 (包括甘薯、馬鈴薯等) 及食用豆類作物 (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 的總稱。一般用作人類主食。在營養上,穀類作物主要提供澱粉、蛋白質、維生素等,豆類作物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等,薯類作物主要提供澱粉、維生素等。這類作物同時也是牲畜的精飼料,需用量極大,栽培面積和比重也較大。

基本介紹

概述,特點,主要種類,小麥,玉米,高粱,甘薯,馬鈴薯,

概述

糧食作物 包括小麥水稻玉米燕麥黑麥大麥穀子高粱青稞等, 但是,其中三種作物(小麥、水稻和玉米)占世界上食物的一半以上。糧食作物是人類主要的食物來源。
糧食作物糧食作物

特點

與蔬菜和果樹不同的是,糧食作物的種子含水較少。因此,它們比蔬菜或水果耐貯存。很久以前人們就開始栽培它們。
中國7000年前就種植水稻。約7000年前美洲就開始在種植玉米。約在6000年前,中東的人就開始種植小麥(但那種小麥比現代小麥原始)。
你知道嗎? 糧食作物其實是草嗎?如果你到田裡去,取水稻或小麥的稈來觀察,你會發現它們與一些草很相似。
為什麼把它們叫做糧食作物? 因為它們為人類提供糧食。在科學上,它們被稱為禾穀類作物(分類上屬於禾本科)。
糧食作物是穀類作物(包括稻穀、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穀子、高粱等)、薯類作物(包括甘薯、馬鈴薯、木薯等)、豆類作物(包括大豆、蠶豆、豌豆、綠豆、小豆等)的統稱。亦可稱食用作物。其產品含有澱粉、蛋白質、脂肪及維生素等。栽培糧食作物不僅為人類提供食糧和某些副食品,以維持生命的需要,並為食品工業提供原料,為畜牧業提供精飼料和大部分粗飼料,故糧食生產是多數國家農業的基礎。通常,糧食作物也是農作物中的主導作物,世界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約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85%,其中小麥、稻穀和玉米約占世界糧食總產量的80%。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產糧國,糧食作物占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76.8%(1987年),糧食總產量及稻穀、小麥、穀子、甘薯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主要種類

小麥

小麥是小麥屬植物的統稱,是一種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的禾本科植物,起源於中東地區,於公元前2600年從古伊朗經海路傳入中國,首先在膠東半島種植。小麥是世界上總產量第二的糧食作物,僅次於玉米,而稻米則排名第三。小麥的穎果是人類的主食之一,磨成麵粉後可製作麵包、饅頭餅乾、蛋糕、麵條、油條、油餅、火燒、燒餅、煎餅、水餃、煎餃、包子、餛飩、蛋卷、速食麵、年糕、意式麵食、古斯米等食物;發酵後可製成啤酒、酒精、伏特加,或生質燃料。小麥富含澱粉、蛋白質、脂肪、礦物質、鈣、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及維生素A等。因品種和環境條件不同,營養成分的差別較大。從蛋白質的含量看,生長在大陸性乾旱氣候區的麥粒質硬而透明,含蛋白質較高,達14%~20%,麵筋強而有彈性,適宜烤麵包;生於潮濕條件下的麥粒含蛋白質8~10%,麥粒軟,麵筋差,可見地理氣候對產物形成過程的影響是十分重要的。麵粉除供人類食用外,僅少量用來生產澱粉、酒精、麵筋等,加工後副產品均為牲畜的優質飼料。

玉米

玉米(學名:Zea mays),亦稱玉蜀黍、包穀、苞米、棒子;粵語稱為粟米,閩南語稱作番麥,是一年生禾本科草本植物,也是全世界總產量最高的糧食作物。
根據馬鈴薯的來源、性味和形態,人們給馬鈴薯取了許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我國山東魯南地區(滕州)叫地蛋,雲南、貴州一帶稱芋或洋山芋,山西叫山藥蛋,安徽部分又叫地瓜,東北各省多稱土豆。馬鈴薯又稱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藥蛋、饃饃蛋、薯仔(香港、廣州人的慣稱)等。雖然個別地區有叫土豆為“山藥蛋”的,其實有真正叫山藥蛋的東西。因此需要分清楚,不要誤會。義大利人叫地豆,法國人叫地蘋果,德國人叫地梨,美國人叫愛爾蘭豆薯,俄國人叫荷蘭薯。鑒於名字的混亂,植物學家才給它取了個世界通用的學名——馬鈴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