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國企十大人物

做企業,要應時勢,敢於發時代之先聲。2013國企十大人物包括: 最與時俱進的人物:林左鳴 , 最具探索精神人物:宋志平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3國企十大人物
  • 時間:年2013
  • 相關:國企
  • 數量:十位
林左鳴,上榜理由,人物新聞,宋志平,上榜理由,人物新聞,張文學,上榜理由,人物新聞,王小謨,上榜理由,人物新聞,祁玉民,上榜理由,人物新聞,馬蔚華,上榜理由,人物新聞,魏家福,上榜理由,人物新聞,葛文耀,上榜理由,人物新聞,蔣潔敏,上榜理由,人物新聞,孔凡成,上榜理由,人物新聞,

林左鳴

最與時俱進的人物:林左鳴

上榜理由

做企業,要應時勢,敢於發時代之先聲。林左鳴精準把握時代脈搏,引領了中國航空工業的發展,直到與世界巨頭平起平坐。如今,林左鳴又成為擁抱第三次工業革命歷史巨變的先鋒。

人物新聞

林左鳴:敢發先聲以奪人
2013年CCTV年度經濟人物評選中,中航工業董事長林左鳴當選。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不無自豪地介紹說:“當前中航工業所採用的數位化設計和數位化製造技術遠遠超過俄羅斯,當今世界上僅有幾家頂級歐美企業可以做到。”
儘管林左鳴認為,這個獎項是頒給50萬航空人的,但輿論普遍認為,中航工業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發展成績,與林左鳴堅持不懈的變革與創新有著密切關聯。
林左鳴有深厚的航空知識背景,同時也是一名著述頗豐的經濟學者。學養賦予了他廣闊視野和創新思維,非常善於從社會、經濟和學術前沿中獲得思想和行動的養分。
1995年,38歲的林左鳴臨危受命,成為所在單位成都航空發動機公司總經理,創新地使用國企改革“三聯”策略,三年實現扭虧增盈。隨即他被調到瀋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擔任一把手,探索了以“整體剝離,帶資分流,員工持股,內需扶持”為特點的主輔分離改制模式。3年後,黎明成為全國國企改革脫困典型。
2006年,當“民轉軍”方興未艾時,林左鳴較早地在國內提出,航空工業要想持續發展,必須走軍民融合、產融結合的道路;當大家都在關注國內市場時,他提出航空工業要融入世界產業鏈、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圈,使得中航工業能夠與國際對手同台競技、平起平坐;當管理者都在學習西方管理理念時,林左鳴認為,中國企業家應該將中華民族傳統的士大夫精神轉化為現代企業家精神。
“做企業就如同打橋牌,要敢於叫牌。”林左鳴如是說。
2013年,林左鳴再次叫牌。
他在多個公開場合表示,世界正在進入以自工業化為特點的第三次工業革命時代。對大多數人來說,自工業還是一個陌生的名詞,而他已經進行了深入研究。
林左鳴認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將出現以下生產方式變化的特徵。一是自工業化。數位化設計和製造、先進的網路化環境、相應的管理變革和法律制度,如適應網際網路套用的專利保護制度等等,將使社會進入一個自工業化時代。二是基於自工業化條件下的再製造化。
在他看來,自工業化時代將摧毀原有價值創造的鏈條,需要引起中國企業的高度關注。他解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中,隨著雲計算等數位化技術的進步,包括電子商務平台加上3D列印這樣新型製造技術的出現,會使生產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中國的工業化和信息化在部分地區仍未完成。林左鳴認為,這不但不會成為中國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的阻礙,反而會成為中國和國內廣大企業的巨大機遇。“基於網路和各種新型生產方式的自工業化生產,將會使企業進入的門檻更低,能幫助一些企業順利地進入到分散化生產的過程中。”
中航工業已經注意到了自工業化生產的趨勢和影響,正在分析和研發自工業時代這種分散化的生產方式所需要的生產技術。林左鳴坦言,中航工業已經在一些重點項目上使用了3D列印等新技術,並有計畫地將這些技術進一步用於民用生產。
他對整個工業界如是表示:“我們必須把握住當前螺旋式上升的關鍵歷史時期,展開雙臂,激情擁抱第三次工業革命帶來的歷史性巨變,努力實現‘彎道超越’。”

宋志平

最具探索精神人物:宋志平

上榜理由

早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將混合所有製作為國企改革方向之一之前,宋志平就已經在中國建材集團、中國醫藥集團中系統探索“央企市營”發展模式,引入了民企活力和責任機制,提升了國有資本的保值增值能力。

人物新聞

宋志平:“混合雙贏”先行者
十八屆三中全會的召開,讓“混合所有制”這個過去曾經出現但影響有限的詞走進了聚光燈中心。國企通過發展混合所有制獲得活力的方向,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認可。
其實,此前早已經有包括上市公司等形態在內的多種混合經濟體存在了。根據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黃淑和在國新辦記者招待會上披露的數據,截至2012年底,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總共是378家,上市公司中非國有股權的比例已經超過53%。
不過,總體來看,這些企業在探索混合所有制方面是零散的,混合成分相對整體仍然偏低。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央企中的中國建材集團、中國醫藥集團。

張文學

最佳轉型企業領軍人物:張文學

上榜理由

資源匱乏的資源型企業如何做到基業長青?張文學帶領開灤人昂揚奮進,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始終把握時代脈搏,勇於創新,實現了產業結構從“一業獨大”向“一基多元”轉化,企業煥發了勃勃生機。

人物新聞

張文學:資源困境破局者
作為一個始建於1878年的老企業,開灤集團是一個在中國工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國有特大型企業,素有“中國煤炭工業源頭”、“北方民族工業的搖籃”等美稱。
和眾多老牌煤炭企業一樣,隨著資源儲量臨近衰竭,開灤集團逐漸陷入發展困局。在解放前開採的5座煤礦中,已有4座由於資源匱乏、經營虧損或破產或重組。“大本營”唐山礦區實際可采儲量一度下降到不足10億噸。與一些大型煤炭企業動輒百億噸甚至幾百億噸的可采儲量相比,開灤集團毫無優勢可言。如果不求變,開灤集團很可能被邊緣化甚至淘汰。
2007年,“一業獨大”的開灤集團愈發困頓:資源稟賦條件差、非煤產業發展緩慢的問題始終沒能解決,15萬在職和離退休職工的吃飯問題、礦區內50多萬人的社會穩定問題等日益顯現。2002年到2007年,開灤在全國500強的排名後退了30位。
就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2008年5月,礦工出身的張文學就任開灤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從礦工、技術人員、礦長,一路做到省煤炭廳副廳長,再到大型煤企董事長,過去數十年里,張文學幾乎一直在和煤打交道。
面對資源稟賦不具備優勢的發展困境,初擔大任的張文學如何破局?
張文學推崇創新理念。他說:“創新是延續企業生命的唯一途徑。創新包含著多個方面,過去是開灤的優良傳統,今天是時代的呼喚。每個開灤人都要瞄準戰略目標,挑戰自我,求新達變,在觀念、戰略、組織、技術、管理和市場等各方面謀求變革。”
接手後的張文學將創新作為開灤做大做強的首要因素。他牢牢抓住產業結構調整這一主要矛盾,立足煤、延伸煤、跳出煤,形成“內部挖潛,外部擴張,縱向延伸,橫向拓展”的轉型思路,具有開灤特色的“六大轉向”模式和“一基五線”轉型發展新格局由此形成。
經過5年的轉型發展,開灤集團的產業結構實現了從“一業獨大”向“一基多元”轉化,從原來單純的挖煤、選煤,到煤化工、現代物流、文化旅遊等多種業態綜合發展。非煤產業收入占集團總收入比重達到80%以上。以能源化工產業、現代服務業為主業,以高端裝備製造、電子信息及新能源、新材料為重點培育發展的“兩主一新”產業格局已經初步形成。
張文學擔任董事長的5年間,開灤集團在中國500強中的排名前移了216位,2012年成功躋身世界500強行列,2013年更是將世界500強位次提升75位。開灤,這個百年老礦重新煥發了勃勃生機。
開灤集團的轉型發展,得到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高度關注。由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牽頭,13箇中央部委組成的“開灤轉型發展調研組”在調研後認為:“開灤集團創造了國有大型企業轉變發展方式的新經驗、資源型企業轉型的新路子,也為資源型城市轉型這一世界難題提供了鮮活案例,對我國新型工業化道路發展具有重要啟示意義。研究總結開灤集團轉型發展經驗,對於加快企業轉變發展方式,加速資源型企業轉型發展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王小謨

最大貢獻人物:王小謨

上榜理由

在王小謨和他的團隊辛勤耕耘下,中國國產預警機家族不斷發展壯大,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九個第一,我軍信息化武器裝備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獲得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王小謨實至名歸。

人物新聞

王小謨:中國“預警機之父”
“我只是一個普通人。國家給我這個獎,是對整個科研團隊的肯定,我代表他們領獎。” 2013年1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榮獲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王小謨用平凡的語言表達了自己的心境。
王小謨這位老人的名字也許並不為人們熟知。但是,他頭上的光環足夠耀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著名雷達專家,預警機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被譽為中國“預警機之父”。
獲得2012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殊榮,王小謨實至名歸。
一組數據彰顯著他的突出功績: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工作期間,他領銜研發的空警2000、空警200兩型國產預警機突破100餘項關鍵技術,獲得近30項重大發明專利,創造了世界預警機發展史上9個第一,是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之一。
在50多年的科技生涯中,王小謨先後主持研製了中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等多部世界先進的雷達,為我國國土防空網的建設完善做出了重大貢獻。
我國第一部三坐標雷達實現眾多第一:第一次在雷達中採用積體電路,第一次採用電子計算機,第一次採用人機工程理念,第一次採用基於統計的試飛方法,解決了C波段射頻網路、自相參、雙脈衝、動目標顯示、沃氏函式圖傳等技術,在探測威力、三坐標測量精度和自動化程度等方面都優於當時世界的主流雷達—美國TPS43。
王小謨還在國內率先力主發展國產預警機裝備,提出了我國預警機技術發展路線圖,構建了預警機裝備發展體系,主持研製了我國第一代機載預警系統,引領實現了國產預警機事業的跨越式和系列化發展並進入國際先進水平行列,我國國防實現從國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備型的躍升。
在王小謨和他的團隊辛勤耕耘下,一項項獨特的設計思路和集成創新,使我們的國產預警機成為世界上看得最遠、功能最多、系統集成最複雜的機載信息化武器裝備。美國政府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發表評論稱:中國採用相控陣雷達的預警機,比美國的E-3C整整領先一代。
2009年10月1日,天安門廣場。當聲勢浩大的新中國成立60周年閱兵式接近高潮,中國自主研發的預警機作為領航機型,引領機群分秒不差地飛過天安門廣場上空。這是中國預警機第一次在世人面前公開亮相。2010年,這一預警機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
早在預警機研製之初,王小謨就敏銳地意識到:我國疆域廣闊,除了裝備大型預警機外,還應形成中國自己的預警機裝備系列。為此,他開始描繪中國預警機體系化發展的譜系藍圖。
2012年初冬,陸軍某機步師遠程機動參加演練,揮舞“指揮棒”的是空軍某航空兵師一架預警機。軍事專家指出:這次看似簡單的“對接”具有劃時代的意義—我國自主研製的預警機已形成預警指揮能力,成為三軍通用的“空中指揮中樞”。我軍作戰指揮,實現了由平面到立體的歷史性跨越。

祁玉民

最有底氣人物:祁玉民

上榜理由

中國汽車產業開放合資30年來,在“以市場換技術”的大旗下,眾多合資車企耽於逸樂,眾多小民營車企掙扎生存,幾大外資品牌汽車大發其財。華晨卻能通過合資獲得核心技術,是中國汽車企業合資發展道路的重大成就。

人物新聞

祁玉民:技術在手氣自足
8年風雨兼程,8年滄桑巨變。站在2013年CCTV十大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台上的祁玉民,少了初入行的忐忑,取而代之的是滿腹的自信和激情。
2012年,華晨汽車銷售收入達1067億元,跨越千億元門檻,成為遼寧省銷售額最大的千億元企業。這位曾經自稱不懂汽車的“門外漢”,也轉眼名列福布斯中國最佳上市公司CEO榜第四名。隨著2013年新晨動力的上市,祁玉民成為坐擁四家上市企業大集團的領軍人。
用“危機四伏、瀕臨絕境、險象環生”來形容當年的華晨一點也不為過。那時,旗下品牌松遼和金杯已經是明日黃花,而中華和尊馳轎車一年的銷量僅有1萬多輛;集團3年累計虧損28億元,外欠經銷商10億元;下屬157個企業,156個虧損。華晨重病在身,員工消極絕望。
面對這樣的企業現狀,2005年12月,祁玉民頂風冒雪,從大連市副書記任上空降華晨。事後祁玉民對媒體說,他的這次赴任“很突然也很悲壯”。巨大壓力,可見一斑。
進入華晨,祁玉民全面調研,重新定位,確立戰略,大力改革,一天工作18個小時。第一年,華晨就擺脫了銷量下滑的困境,重新躋身全國汽車銷量前10強。這個以雷厲風行、果斷實幹著稱的46歲男人,逐步打開了企業新局面。
走出困境並非祁玉民的終極目標。他心中有更高遠的汽車理想。一開始,祁玉民就樹立了定位中高端、大力發展自主品牌的目標,並確立了通過國際化合作,借勢寶馬,在技術、產品、人才、管理等方面全方位提升華晨汽車品質,打造品牌價值的發展模式。
在祁玉民看來,打造自主品牌的核心關鍵就是擁有自主核心技術。為此,多年來為進行自主技術研發,華晨不遺餘力。
“得發動機者得天下”,在汽車界是硬道理。作為國內第一個研製出代表國際先進水平的1.8T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汽車企業,華晨汽車改寫了中國自主品牌中高級轎車有車無“芯”的歷史。同時,華晨汽車自主開發了1.0、1.3、1.5L小排量,1.8、2.0L自然吸氣汽油,1.5T、1.3T、1.0T渦輪增壓發動機和柴油發動機等系列產品;混合動力車研究也走在全國前列。這些技術的創新升級直接推動了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
華晨汽車為代表,實現民族汽車工業雄起,正是祁玉民的夢想。當下華晨正用實際行動逐步向它靠近。
“現在起,華晨每年營業額都要增長200億元。”年底祁玉民自信滿滿地對媒體表示。2013年,華晨汽車銷量突破77萬輛,銷售額有望突破1200億元。
一路走來,華晨不斷增加的底氣也源自與寶馬日益深厚穩固的合作關係。尤其是2013年4月,寶馬正式授權華晨旗下上市公司新晨動力生產N20發動機。這款被譽為全球十佳的發動機除配備寶馬3系、5系等車型外,還將匹配到中華轎車及金杯等車型上。華晨成為中國汽車行業唯一通過“市場換技術”獲得當代先進發動機技術的中方企業。
“我到華晨來從來沒有像今天這么自信,因為我們比其他自主品牌在技術上提前了十年。”這種高漲的自信,就是發展自主品牌的底氣。

馬蔚華

最難捨人物:馬蔚華

上榜理由

馬蔚華讓名不見經傳的招商銀行,實現了速度驚人的增長,坐上了國內銀行界的第六把交椅,僅次於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馬蔚華離開,不僅留下一個輝煌的招行,而且留下一個懷念他的招行。

人物新聞

馬蔚華:“一代銀行家”謝幕
“這個時代需要與時俱進的領導者。有媒體評論,包括我在內的幾位行長近期卸任,是一代銀行家的淡出。‘家’並不敢當,但‘代’確是我們的幸運。”2013年5月31日,伴隨著一封告別信,馬蔚華卸任招商銀行黨委書記、行長職務。現年65歲的馬蔚華就此淡出招商銀行。
外界認為,馬蔚華一手將招商銀行打造成中國最好的股份制銀行,是上一輪中國銀行改革的代表性人物。馬蔚華曾被外媒評為“中國最具創新意識的銀行家”,也是20世紀影響中國的25位企業家之一。
金融被稱為最複雜的遊戲,駕馭遊戲的人需要有深厚的閱歷和學識積澱。插隊知青出身的馬蔚華,一步步成為“一代銀行家”,其間需要的經歷和面對的考驗常人難以企及。
1949年6月,馬蔚華出生於遼寧錦州。1968年12月,高中畢業後的馬蔚華同千萬個同齡人一樣,來到遼寧省北鎮縣長興店公社狀元堡插隊。四年之後,馬蔚華參加了招工考試,幸運地回城成為錦州鐵路局大虎山工務段的一名工人。作為鐵路系統的一名工人,馬蔚華在他最初的職業生涯里學到了精確性和系統性。
1982年大學畢業後,馬蔚華被分配到遼寧省計委工作,很快被提升為副處長,隨後再次被提升為正處級的副秘書長。1985年6月,馬蔚華被抽調到遼寧省委辦公廳擔任處級秘書,其間在1986年獲得吉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之後馬蔚華跟隨遼寧省委書記李貴鮮赴安徽任省委辦公廳秘書。1988年,李貴鮮調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馬蔚華亦前往北京,擔任人民銀行總行辦公廳副主任、計畫資金司副司長等職。
在人民銀行任職期間,馬蔚華在中央部委及地方發展了極強的人脈關係和政治資源,並以政府經濟官員身份參與中國巨觀經濟運行,見證了中國銀行業許多重大事件和變革。1992年10月,馬蔚華南下任央行海南省分行行長、黨組書記、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長,直至1999年。
1999年3月,馬蔚華擔任招商銀行行長。當時的招商銀行僅是一個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區域性小銀行。馬蔚華把“創新”二字貫穿於招商銀行的發展之中,導演了招商銀行的“網路化、資本市場化、國際化”三出大戲。他率先開發了一系列高技術含量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吸引了大批高端用戶,樹立了技術領先型銀行的形象,並將企業的管理模式與市場的行銷策略進行了完美組合,將原始的服務手段與先進的管理理念“嫁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
種種創新,讓名不見經傳的招商銀行坐上了國內銀行界的第六把交椅,僅次於工、農、中、建、交五大國有商業銀行。15年來,招行資產總額增長25倍,年複合增長率約25%;淨利潤增長近30倍,年複合增長率超27%。
馬蔚華任期14年,在招行歷史上只有創行行長王世楨任期超過10年。對於馬蔚華的領導才幹和職業精神,招行董事會一致評價為“難得的銀行行長人選”,尤其指出他“對經營環境的發展變化感知敏銳、理解透徹”。
馬蔚華的離職對招商銀行的影響是深遠的。招商銀行的馬氏烙印非常深。他建立了一套基本的制度框架和發展途徑,創造了招行的輝煌。接任者田惠宇無疑壓力巨大。

魏家福

最具爭議人物:魏家福

上榜理由

2013年,魏家福戴著“史上A股最大虧損企業”董事長的帽子黯然卸任,留下毀譽參半,謠言無數。輿論的攻擊,人世的無常,對這位為中國航運業奮鬥了一生的老船長來說,或許是難言的遺憾。

人物新聞

魏家福:英雄何嘗見白頭
2013年夏天,執掌中遠這艘大船航向多年的老船長魏家福因年齡問題卸任。訊息一出,引發了公眾尤其是股民的高度關注。聲音中不乏“問責”的洶洶之意,也有“英雄遲暮”的惋惜之情。
究其原因,A股上市的中國遠洋連年虧損百億元自是根源。在素來推崇成王敗寇的中國,人們無疑不能容忍英雄遲暮,美人白頭。
見過魏家福的人都知道,他外形上的一個突出特點就是面色黝黑。這大概就是他16年來海上風吹日曬的印記。而船長那種敢迎風破浪、勇往直前的堅韌品格,也體現在魏家福此後的一舉一動之中。
1998年,被提拔為中遠集團總裁的魏家福一手開創了中遠集團長達10年的黃金髮展期,10年間創造利潤超過1000億元,最高盈利達340億元(2007年)。中遠集團內部人士將這一成就歸功於“魏家福為中遠帶來的國際化視野、清晰的發展戰略”。
“如果魏家福2007年被調離中遠,那么他留給世人的將永遠是一個輝煌的身影。可惜造化弄人。”評論者說,“如果魏家福此前庸庸碌碌,那么即使後來中遠出現虧損,也不會遭到那么多的指責。大家對他期望值太高了。”
即使卸任前面臨如此窘境,魏家福也沒有絲毫氣餒。“未來通過兩個十年戰略,中遠集團可安然度過危機。”他堅信,“導致中遠集團虧損的最重要原因是外部環境,而非股民所說的管理不善。”
《中國證券報》則為其辯解稱:“如果沒有魏家福為領軍人物的航運企業做支撐,在運輸環節節約了大量成本,中國的鋼鐵等行業,虧損可能更為嚴重。那樣的話,‘虧損王’的頭銜也就不會是中遠集團了。”
這與魏家福自己的說法不謀而合。“中遠虧損的兩年並非沒有價值。理由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國與國、大陸與大陸之間最便宜的運輸就是海運。”
所以,也有聲音呼籲:“當魏家福辭別而去的時候,我們對這位老船長應該給予足夠的尊重,而不是因為近兩年敗走麥城而全盤否定。”
對於中遠集團業務結構單一的問題,魏家福早有深刻認識,所以才有了參股新加坡碼頭、接管希臘比雷埃夫斯港的系列舉措。
中遠旗下的中遠太平洋已成為全球第五大運營商。2012年,中國遠洋物流業務的收入為92.75億元,碼頭業務收入為26.3億元,二者利潤率均不錯。“遺憾的是,這兩年由於資金壓力,中遠集團這兩塊業務發展速度有所放緩,進一步影響了中遠扭虧的步伐。”中遠集團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隨著中遠集團租船契約的到期,全球經濟的緩慢復甦,以及船隻報廢年限的更改,中遠集團的苦日子可能即將結束。
“如果魏家福是民營企業家,以他不服輸的性格和經營能力,一定會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南都經濟評論員高凌雲表示,國企管理者身份導致了魏家福只能黯然謝幕,而無法帶領企業重返輝煌。“對魏家福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遺憾。”

葛文耀

最惋惜人物:葛文耀

上榜理由

沒有葛文耀,就沒有上海家化的今天。他將上海家化這家原本只有400萬元資產的破落小廠變成70億元資產的大企業,創造了“佰草集”、“六神”、“美加淨”、“高夫”等家喻戶曉的著名民族日化品牌。葛文耀的離開,對於上海家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人物新聞

葛文耀:“時尚帝國”夢難圓
在葛文耀眼裡,2013年應該不會是彩色的。9月,葛文耀最終還是選擇辭職了。
年中上演的“宮廷政變”,主角就是這位知名民族化妝品企業上海家化的掌舵人葛文耀。回想2011年底上海家化改制時力主引進大東家平安信託的信心和希望,此時的葛文耀不知是否會生出悔恨之意。
2013年5月11日,上海家化臨時董事會議,決議免去葛文耀董事長和總經理職務。兩天后,家化集團唯一控股股東平安信託稱家化管理層存在賬外賬、設立小金庫等違紀現象,要求葛文耀立即搬出辦公室,工資按天回扣。葛文耀則發微博公開指責平安,認為平安入主以來家化名存實亡,只有賣資產。輿論一時譁然。
這起當年被視為“資本+產業”完美結合的收購案,如今卻成為葛文耀人生里的生死關口。而引狼入室者就是葛文耀自己。2011年對平安集團作為戰略投資者的認同,令葛文耀放棄海航集團開出的57億元的收購價(比平安的報價高出近6億元),依舊傾心平安信託。而後者進入不久,就在收購協定的履行方面與葛文耀漸生罅隙。
2012年11月,葛文耀首度發微博指責平安:“3月開始,面對平安的無理和壓力,激發我只有把上市公司業務做得更好!”隨後的平安入主家化集團的第一次股東大會上,葛文耀正面回應說,在海鷗表項目上平安的態度前後不一,先是支持,後又認為項目不好,要停止投資,再後來又表示可以投資,但葛文耀必須跟投,最後葛文耀以“沒錢”為由拒絕。在第四屆董事會任期屆滿前夕,上海家化與剛入住一年的大股東平安集團矛盾已公開化,直到 5月平安的罷免將矛盾曬到全國人民面前。
在雙方爆發“口水戰”之際,上海國資委迅速介入調解,暫時壓下矛盾。平安信託在股東大會上表態支持葛文耀,而葛文耀也刪掉批評平安的微博,表示以後要和大股東搞好關係。
可是,2013年9月17日晚,上海家化一紙簡短公告稱葛文耀申請退休,理由是年齡和身體健康問題。而在數月前的股東大會上,葛文耀卻表示“還想再乾兩三年”。在很多業內人士看來,這是平安逼宮,勝負已分。第二天,上海家化股票開盤一單4644萬賣單即告跌停。
或許對於企業,葛文耀是個經營、行銷、業務高手,卻玩不轉資本。葛文耀想打造一個LV這樣的時尚帝國,其中投資天津的“海鷗手錶”是重要的布局,引進平安正是看上了它的錢。可是平安信託貸款收購家化集團,沉重的資金壓力使得平安急於收回成本,變賣家化的資產。平安對家化的投資,從戰略投資徹底變成財務投資,兩者衝突在所難免。
資本的背叛,使葛文耀的人生改變了方向。退休賦閒,或許能有更多精力實現一直以來的夢想—發展時尚產業。有分析稱,葛文耀日後很可能專注於“民族時尚產業投資基金”。但不可否認的是,葛文耀黯然離去,對於上海家化是一個時代的結束。對於中國日化行業而言,也少了一位優秀的企業家。

蔣潔敏

最刺激人物:蔣潔敏

上榜理由

從中石油“一把手”到國資委“掌門人”,再到涉嫌嚴重違紀而落馬,這一切都發生在不到半年的時間裡。對於蔣潔敏而言,人生的大起大落如此之快,實在是太刺激了。

人物新聞

蔣潔敏:鐵窗難問“山海志”
2013年9月1日,新華網發布訊息:國務院國資委主任、黨委副書記蔣潔敏涉嫌嚴重違紀,正接受組織調查。
2013年3月,蔣潔敏出任國資委主任。從履新到落馬,他在這個新的崗位上還沒有做滿半年。而把他最終拉下馬的,是其主政中石油時期的往事。據媒體披露,蔣潔敏被查處,與比他略早幾天落馬的王永春等四位中石油高管密切相關。
2013年3月18日,蔣潔敏辭去中石油集團董事長職務。按照慣例,在央企領導人離任後,應對其任期內進行離任審計。蔣潔敏2006年11月接任中石油集團公司總經理,依慣例,相關離任審計的時間應是2006年-2013年。但據媒體披露,“對蔣潔敏的離任審計時間延長至十年,審計的範圍也擴大很多,還涉及一些傳聞中的敏感問題,比如中石油臨時資金拆借方面的情況、石化項目建設中總承包商的利益關係等”。王永春等四名高管案發,正與對蔣潔敏的離任審計中發現的問題有關。
蔣潔敏落馬之前的媒體形象極好。媒體報導,“蔣潔敏一點都不像國企領導,做事幹練,執行力強”,常能看到他對著規劃圖或是拿著圖紙對公司的各種規劃項目、油田分布、面積儲量等侃侃而談,“各種數據和名稱信手拈來”。
也許他平素給人留下的正是這種精明強幹、謙恭親和的正面印象,其落馬才會更令人意外。
蔣潔敏在中共十八大上被選為中央委員。他也因此成為十八大後落馬的第一個中央委員。蔣潔敏被公認為中石油改制上市的功臣,落馬時又是國資委掌門人,可謂位高權重,但是打“虎”的大棒還是落到了他的身上。
新近落馬的“石油系”蔣潔敏等人的貪腐細節尚不得而知。有媒體披露,在8月27日被確認正接受組織調查的中石油總地質師兼勘探開發研究院院長王道富“為蔣潔敏等人的腐敗提供了虛假數據支持”。蔣潔敏之所以落馬,正是此前遭調查的王道富“在交代問題時供出了蔣潔敏,王的供述成為一個重要的突破口”。
另有媒體報導,蔣潔敏的落馬也與他大張旗鼓進行海外收購有關。據稱,在其任上,中石油集團在加拿大等國收購的油氣田項目疑點頗多。花幾十億美元收購了號稱“資質良好”的項目,一開採卻發現資源貧乏,造成了巨額資金浪費。而在國內,中石油集團曾把一些資源貧乏的油氣田交給民營企業開發,結果也令人生疑:一些被認定的“貧油田”,低價賣給民營企業後卻開採出源源不斷的油。這也難逃賤賣油田之嫌。
據媒體披露,蔣潔敏曾放出豪言:“生進中南海,死入八寶山。”當年的山海之志,不知如今的蔣潔敏會作何想。相比如今的境地,蔣潔敏的人生,實在有如“過山車”一般。

孔凡成

最感動人物:孔凡成

上榜理由

四十多年,孔凡成深深紮根基層,奮戰在施工生產第一線。他僅僅是中鐵建眾多項目經理中的一員,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了不凡的業績,在惡劣的環境條件下創造了外國人瞠目的奇蹟。這是一個老鐵道兵的堅守。

人物新聞

孔凡成:堅守隧道四十載
在中國鐵建十八局集團隧道公司的項目經理隊伍里有這樣一個身影:個頭不高,身形消瘦,黝黑的臉龐印刻著歲月留下的滄桑。他40年如一日在大山中“穿行”,被人們稱為“隧道中的中流砥柱”。他就是孔凡成。
從鐵路隧洞到公路隧洞再到水電工程隧洞,從依靠人力打通四川大巴山隧洞到全段面掘進機打通錦屏引水隧洞……隧道技術在進步,他也從青春少年變成了花甲老人。
四十餘年的時間裡,孔凡成先後參與了國道106線、西安至安康鐵路秦嶺隧道、四川錦屏水電站引水隧洞等16項國家重點難點工程建設。而已年屆59歲的他,依然憑著那份責任,奮戰在隧洞工程一線,用智慧和汗水不斷創造著新的錦屏速度。
業主單位領導說:“這裡沒有他,我們不放心。”同事說:“有他在,多難的隧道都能成。”
2005年6月,孔凡成簽下“軍令狀”,接手遭遇大塌方的四川錦屏電站交通公路氂牛山隧道。雖然冒著塌方、岩爆和大湧水的各種危險,他依然整天泡在隧道里,摸索治理大塌方的最佳方案。一天三頓飯都在隧道里吃,實在堅持不住了就在車上睡會兒。在他的帶動下,項目部奇蹟般地創造了月開挖288米的紀錄,提前17天完成工程。
孔凡成是一個外表少言寡語而內心充滿激情的人。越是在挑戰面前,他的精神和行動就越具有力度,他的技術和能力就越有說服力。他的堅持讓美國人也豎起大拇指。錦屏二級水電站引水隧洞是水電站的核心控制工程,具有“埋深大、地應力高、岩爆強、湧水多”等特點。在現場,一邊是懸崖峭壁,一邊是滔滔江水,如此惡劣的施工環境,採用TBM挖掘機作業連美國專家都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孔凡成和他的攻關小組經反覆論證,愣是在大山里開鑿出一個組裝洞。149天后,TBM挖掘機成功掘進。
在錦屏的8年,孔凡成屢創紀錄,成了金字招牌:他率領的團隊在錦屏水電站中標工程14項,中標額從最初的1700多萬元增加到30多億元;攻克了世界級隧道施工難題,有30多項科技成果、施工工法榮獲省部級以上獎勵,為我國超長隧洞建設和國家水電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2013年9月26日,在第四屆全國道德模範評選中,孔凡成當選全國敬業奉獻模範。
“作為一名黨員,要勇敢擔當,任何時候都不能計較個人名利得失。”這是孔凡成嚴格遵循的理念。但提到家人的時候,他的言語間往往透露出愧疚。愛人癌症患病在床,他無暇顧及;母親離世的最後一面,也沒有來得及見到;兄弟姐妹在外打工,更沒有在項目里開過照顧的“綠燈”。
“實幹勝於言談”。40餘年來,孔凡成就是這樣,以實際行動在每一條隧道留下他的智慧和汗水,書寫著鐵建人永不言敗的精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