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

《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報告類型是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人是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烏力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997年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類型:政府工作報告
  • 報告人: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烏力吉
  • 部門: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前言,主要內容,

前言

內蒙古自治區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烏力吉
各位代表:
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請予審議,並請自治區政協各位委員和其他列席人員提出意見。

主要內容

一、1996年工作的回顧
過去的一年,在黨中央、國務院和自治區黨委的領導下,自治區人民政府帶領全區各族人民,緊緊圍繞實行兩個轉變、實現兩個提高的總體目標,齊心協力,克服困難,戰勝特大森林草原火災、強烈地震等多種自然災害,經濟建設、改革開放和各項社會事業取得了顯著成就,較為圓滿地完成了自治區八屆人大四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為實施“九五”計畫開了一個好頭。
國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初步統計,去年我區國內生產總值達983億元,比上年增長12.4%,這是“八五”以來我區經濟成長速度首次超過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年。以治理通貨膨脹為首要任務的巨觀調控成效顯著,商品零售價格上漲5.8%,比上年回落11個百分點,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國民經濟保持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是農牧業獲得特大豐收。糧食總產量達153.5億公斤,比上年增產48億公斤,增幅居全國之首。牧業年度牲畜總頭數達6697.7萬頭(只),再創歷史最高水平。農牧業之所以取得如此可喜的成績,是政策穩定、措施得力、科技威力和氣候條件比較有利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但主要是人的努力。農業連續7年、畜牧業連續12年豐收,這充分表明我區的農牧業綜合生產能力已經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事實證明,我們指導農牧業和農村牧區經濟工作的思路和對策是完全正確的,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是切實可行的。
二是工業生產穩步增長。全部工業增加值達313億元,比上年增長15.1%。發電量、鋼鐵、化肥、水泥、毛絨製品等產品產量均有大幅度增長。鐵路貨物周轉量完成666.4億噸公里,公路貨物周轉量完成161.2億噸公里,分別增長6.5%和1%。郵電業務總量完成12.9億元,增長33.3%。準格爾露天煤礦、內蒙古化肥廠和達拉特電廠一期工程等一批重點項目建成投產。自治區50周年大慶的18個獻禮項目進展順利,其中呼包高等級公路黑色路面全線貫通。
三是非國有經濟發展迅速。全區鄉鎮企業現價總產值完成1228億元,實際入庫稅金15.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79.1%和62.1%。個體私營企業發展到43.7萬戶,從業人員73.6萬人。
四是城鄉市場繁榮。通過改建、新建批發市場,不斷完善市場體系,拓展了流通渠道,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333.4億元,增長13%。
五是財政收入大幅度增長。總收入完成93.2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57.2億元,分別增長22.1%和31%;財政支出125億元,增長22.4%,財政收入超額完成年度預算,財政支出控制在預算之內。從我區實際出發,按照國家的有關稅收政策,實施了《完善地方稅制,強化稅收征管的實施方案》,其目的是為了公平稅賦、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和增加財政收入。自治區和盟市兩級財政通過過渡性轉移支付,幫助困難旗縣解決了1994年前欠發工資問題。在目前財政狀況仍很困難的情況下,採取這樣大的舉措,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對人民民眾的關心。
六是金融形勢比較平穩。全區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達692.9億元,比年初增加126.5億元;各項貸款餘額達986.3億元,比年初增加168.8億元,有力地支持了自治區的經濟建設。
改革開放取得顯著成績。農村牧區改革不斷深化,農田草牧場承包責任制進一步完善。國有企業改革力度加大,現代企業制度和最佳化資本結構試點工作進展順利,“抓大放小”有了新的突破,全區新組建企業集團45戶,兼併、破產企業分別達92和79戶,有130戶小企業通過出售、兼併實現了資產重組。企業學邯鋼、抓管理、煉內功活動,取得了明顯成效。金融證券業務有了新的發展,去年又有4家公司股票上市,籌資3億元。社會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城市職工醫療保險、住房制度、機構改革以及推行國家公務員制度等各項改革也取得了新進展。對外開放和橫向經濟聯合邁出較大步伐。自治區組織代表團,先後赴山東、遼寧、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福建等地開展經濟技術協作。全區共簽訂協作項目1166項,協定引資37.8億元,到位22.2億元;利用外資5.6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0.2%;外貿進出口總額12.5億美元,其中出口6.9億美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3%和12.7%。
城鄉人民生活進一步改善。去年,我區城鄉居民收入增長較快,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602元,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收入3102元,分別比上年增加302元和515元,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14.8%和11.5%,分別比全國平均增幅高6.8和8個百分點。扶貧攻堅成效顯著,通過採取各種有效措施,全區又有68萬貧困人口解決了溫飽。積極探索城鎮解困工作的有效途徑和方法,初步摸清了底數,制定了一些相應的政策和措施,幫助部分人口解決了生活困難問題。包頭市、伊盟達拉特旗和巴盟烏拉特前旗等地震災區,恢復生產、重建家園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新建和維修住房面積804萬平方米,到去年入冬前,所有的40多萬無房災民都住上了暖房,災區民眾的生活得到了妥善安置。
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科技工作在面向經濟和走向市場的改革中得到進一步加強,取得自治區級科技成果327項,其中獲國家級獎3項、省部級獎129項,科技成果轉化和適用增產技術的推廣,在工農牧業生產中發揮了顯著作用。教育事業得到優先發展,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8%,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在原來15個的基礎上,又有10個旗縣市區達標,超額完成全年計畫。中國小辦學條件和教師的生活待遇有了明顯改善,有7000名民辦教師轉正,4000多名教師喜遷新居。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民族教育進一步發展。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步伐加快,內蒙古大學順利通過“211工程”部門預審。文學藝術創作豐收,戲劇《也蘭公主》、電視劇《東方商人》等6個作品榮獲全國“五個一工程”獎。自治區蒙、漢語衛星廣播電視節目上星試播成功,標誌著我區廣播電視事業跨入了新的發展階段。醫療衛生事業穩步發展,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得到加強。計畫生育工作取得新成績,全區人口出生率為16.09‰、自然增長率為9.66‰,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城鄉建設、環境保護、土地管理工作得到進一步重視。調整了部分地區的行政區劃,加強了行政區域界線勘定工作,完成了伊盟和烏海市等地的勘界工作,歷時10年的中俄勘界工作也於去年圓滿結束。民政優撫、社會福利以及新聞出版、體育、氣象、地震、地質、測繪、檔案、地方志、無線電管理等各項事業都有了新的進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大學習、大討論不斷深入,幹部民眾的思想進一步解放。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係得到鞏固和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成果豐碩。全區交警系統學濟南交警活動受到全社會的好評,呼市交警支隊榮立集體一等功,展示了新一代人民警察的風采;全國新近命名的197個雙擁模範城(縣)中,我區包頭等7個城市獲此殊榮,我們還大力支持和成功地配合了人民解放軍“北線聯合―96”軍事演習,充分體現了我區擁軍優屬的優良傳統;在撲滅森林草原大火、抗震救災中,廣大軍警民臨危不懼,英勇奮戰,團結協作,無私奉獻,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高尚品格,集中反映出我區幹部民眾的嶄新精神風貌以及良好的社會風尚。
各級政府認真執行自治區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加強與各民主黨派、無黨派愛國人士和人民團體的聯繫,全年辦理全國和自治區人大代表建議245件、政協委員提案409件,自治區政府制定政府規章14個,提請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地方性法規7個。
反腐敗和“嚴打”鬥爭取得階段性成果。審計、監察工作得到加強,監察機關立案1905件,結案1731件,有1877人受到黨紀和行政紀律處分,其中縣處級及縣處級以上幹部121人。全區普遍開展了聲勢浩大的“嚴打”鬥爭,破獲了一批重大案件,有力地維護了社會穩定。
中國人民解放軍駐內蒙古部隊和武警部隊、森警部隊在保衛祖國邊疆、維護社會穩定、支援經濟建設以及抗災救災等方面做出了新的貢獻。
各位代表,過去的一年,我們通過努力工作,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贏得了改革開放和經濟建設的巨大成就,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我們在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來之不易的。這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和基本政策的結果;是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英明領導的結果;是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的結果;是全區各族幹部民眾解放思想、更新觀念的結果;是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自覺遵循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結果;也是自治區黨委正確領導和自治區人大、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歸根結底,是全區各族人民團結奮鬥、開拓進取的結果。在這裡,我代表自治區人民政府,向全區各族人民對政府工作的信任和支持,向各條戰線上所有為取得這些成績做出努力和貢獻的同志們,向幫助過我們的國內外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前進中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運行的質量和效益不夠理想,經濟結構不盡合理,固定資產投資有所下降;大多數國有企業還不適應市場,部分企業經營困難;農牧業基礎仍然比較薄弱;財政緊張的狀況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城鎮居民收入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還有一定差距,下崗待業人員增多,特別是停產、半停產企業職工和低收入居民生活困難;消極腐敗現象沒有得到根本遏制。對這些問題我們一定要積極採取措施加以解決。
二、1997年奮鬥目標和工作思路
今年是我們國家和自治區歷史發展上極其重要的一年。我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召開黨的十五大,這是全國政治生活中舉世矚目的兩件大事,自治區將迎來50周年大慶,因此,積極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為指導,緊密地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四屆五中、六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自治區黨委六屆四次全委會議精神,繼續加大以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統攬經濟工作的力度,堅持穩中求進,強化農牧業基礎地位,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擴大對外開放,調整和最佳化經濟結構,努力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保持政治穩定,推動社會進步。
全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0%左右,其中第一產業增長2%,第產業13%,第二三產業14%;財政收入107億元,增長15%;物價上漲幅度控制在國家要求的範圍內;城鎮居民人均生活費和農牧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加500元和200元;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9‰以內,自然增長率控制在12.45‰以內。
確定這樣的思路和目標,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的考慮:
首先,既體現了國家對今年工作的要求,又是從我區實際情況出發的。今年中央總的要求是:把握大局,再接再厲,同心同德,開拓前進。巨觀經濟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和必要的靈活性,總的原則是穩中求進。為全面貫徹落實中央這一大政方針,我們必須把該穩的穩住、穩好,保持和鞏固當前的大好形勢,推動改革和建設更好地發展。同時,在講求質量和效益的前提下,重點在求進、搞活上做文章,不但經濟建設要進,社會事業和精神文明建設都要進。只有努力推動全區經濟社會大跨步地前進,才能逐步縮小與發達省市的差距,跟上全國的發展步伐。這既是實現自治區第六次黨代會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的需要,也完全符合全區各族人民的共同利益和願望。
其次,今年我區安排的國民經濟主要指標,高於全國平均水平,但經過努力是可以實現的。從外部環境看,國家制定和實施的逐步向中西部地區傾斜、鼓勵沿海地區和外商到中西部地區投資、進一步理順資源產品價格、逐步建立財政轉移支付制度等政策措施,對我區加快發展十分有利;從我們自身條件看,去年我區國內生產總值、農牧業和工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和城鄉人民收入等一些主要經濟指標的增長幅度,都明顯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物價漲幅和人口自然增長率低於全國的平均水平。這些都充分表明我們的經濟運行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開始步入適度快速和相對平穩的發展軌道,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一個良好的基礎。同時,全區上下改革和發展的積極性很高,2300多萬勤勞智慧的各族人民有信心、有能力建設好自己的家園。只要我們思路對頭、領導得力、方法得當、措施有效,實現今年的發展目標是完全可能的。
為了實現上述奮鬥目標,我們必須按照中央的總體要求,根據自治區第六次黨代會精神和“九五”計畫的安排,在全年工作的指導思想上,突出把握好以下幾點:
(一)繼續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係。加快發展,既是一項長期的戰略任務,也是當前全區政治經濟生活中最迫切的需要。改革是發展的動力,為此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大膽破除束縛手腳的陳規陋習,改革制約生產力發展的體制,為經濟社會發展創造條件。改革和發展都需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我們要不斷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切實解決好民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努力化解各種矛盾。總之,要從全局的高度把握和處理好改革、發展與穩定的關係,做到相互協調,相互促進。
(二)積極推進兩個轉變、兩個提高的進程。實行兩個轉變、實現兩個提高,是振興內蒙古的根本出路。今年我們要抓住巨觀環境比較有利的時機,在保持經濟適度快速增長的同時,切實把工作重點轉移到提高經濟的質量和效益上來,逐步走出一條既有較快速度,又有較好效益的發展路子。要把實現兩個提高作為我區發展經濟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只有財政收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才能步入良性循環的軌道。各地區、各部門都要緊緊圍繞兩個轉變、兩個提高部署工作,採取有力措施,努力在這方面取得新的進展。
(三)在搞好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經濟建設是全黨的中心工作,是最大的政治,必須牢牢把握。發展經濟必須有精神文明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證,特別是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形勢下,加強精神文明建設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一定要按照黨的十四屆六中全會的要求,自覺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兩手抓、兩手都要硬”,使兩個文明協調發展。
三、努力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一)進一步強化農牧業的基礎地位,確保持續穩定發展。要認真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堅持把農牧業放在經濟工作首位的思想不能動搖,工作不能鬆懈,措施不能削弱,確保今年農牧業穩中有增。
首先,繼續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牢固樹立防災抗災奪豐收的思想,不斷改善農牧業的生產條件,提高抗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今年要突出抓好以水利為中心的農田草牧場基本建設,新增農田灌溉、水平梯田、節水灌溉各100萬畝,人工造林合格面積和水土保持治理面積各500萬畝。依法保護水利設施。認真抓好黃河險工險段的治理。加快“380人畜飲水工程”的實施進度,確保年內解決50萬人口和100萬頭(只)牲畜飲水困難。千方百計增加投入,努力提高計畫、財政、金融資金用於農牧業的比例,真正做到支農資金的增長比例高於同期財政收入的增長幅度,農牧業稅新增部分的70%要用於農牧業。參照國家水利基本建設“三個一點”的籌資辦法,建立水利建設基金。農牧林業等專項資金和貸款要按期如數到位,做到專款專用。
其次,抓好實用增產技術的推廣和實用。今年要圍繞提高農畜產品產量、質量和效益,在實用技術的推廣普及上有新的突破。農業要繼續以“豐收計畫”為龍頭,重點推廣11項適用技術,努力增加地膜覆蓋、種子包衣、間復套種、坐水點種等種植面積。畜牧業要緊緊圍繞建設畜牧業強區的總目標,確立“雙增雙提”的指導思想,以“四率”攻關為重點,突出抓好畜種改良、科學飼養、短期育肥、疫病防治等實用技術的推廣工作。建立健全農村牧區基層科技服務體系,加快農牧業機械化步伐,加強對農牧民的科技培訓。
第三,調整最佳化農牧業經濟結構。要切實轉變農牧業經濟的增長方式,以資源為依託,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進一步調整最佳化結構。在種養業內部結構調整上,圍繞增加單產、穩定總量,提高經濟作物和優良畜種的比重,努力增加名優特新農畜產品,發展效益農牧業。在農業內部結構調整上,實行農牧林綜合經營,突出發展農區畜牧業,大力扶持和培植一批農畜產品加工企業,加大農畜產品轉化增值的力度,提高農牧業的綜合效益。
第四,積極推進農牧業產業化進程。各地區要根據自然特點和資源優勢,確定主導產業和主導產品,在市場體系、龍頭企業、產業基地和服務體系等要素建設上下功夫,大力發展種養加、產供銷、貿工農等一體化經營組織,特別要注重發揮流通環節的重要作用,多培育和發展一批以商貿為主的龍頭企業,突出解決好小生產與大市場的矛盾。
第五,充分調動和保護好農牧民的積極性。要全面貫徹執行農牧業的各項法律法規,落實自治區人民政府《關於做好延長土地承包期工作的意見》和《關於進一步落實完善草原“兩權一制”的意見》的檔案精神,堅決貫徹中央和自治區關於加強和保護農牧業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嚴格控制農用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加強對農牧民負擔的監督管理,切實維護農牧民的利益。按照國務院的要求,千方百計增加農畜產品收購資金,解決好賣難問題。
(二)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突出抓好工業經濟成長的質量和效益。搞好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年計畫安排工業增加值增長13%。為實現這一目標,必須在企業改革和發展的重點、難點問題上取得新的突破。
一是打好改革攻堅戰。堅持國有企業改革方向,加快企業改革步伐,努力實現國有企業的戰略性改組。按照“抓大放小”的要求,繼續抓好50戶現代企業制度的試點和推廣工作,在配合國家抓好8戶重點企業的同時,自治區再選擇22戶大企業,組建工業“區隊”,通過建立聯繫網路、實行主辦銀行制度等措施,給予重點扶持。要積極探索減員增效、下崗分流、規範破產、鼓勵兼併的路子,建立優勝劣汰新機制。通過多種改革形式,進一步放開放活國有小企業。強化國有資產管理和監督,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抓好呼和浩特、包頭、赤峰、烏海最佳化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工作。加快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切實轉變政府職能,進一步理順政企關係,增強企業適應市場能力。企業必須牢固確立市場觀念,真正做到企業進入市場,經營面向市場,產品占領市場,發展立足市場。加強對工業經濟運行的巨觀調度、協調、服務和監控,減輕國有企業負擔,堅決制止“三亂”,為企業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二是加快技術改造步伐。今年技術改造投資要力爭達到55億元以上,重點用於一些有市場、效益好的行業和企業的技改,特別要注重輕紡工業的技術改造。技術改造必須立足現有企業,立足於增加品種、提高產品檔次和質量,通過開發一批名優產品,帶動一批優勢企業和優勢行業,帶動工業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三是強化企業管理。今年在總結推廣學邯鋼經驗的基礎上,廣泛深入開展“管理效益年”活動。堅持從嚴治廠,堵塞跑冒滴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全面推行資產經營責任制,理順資產所有者和經營者的關係,大力加強企業質量、成本、財務、現場等基礎管理,逐步使國有企業管理實現科學化、規範化和法制化。狠抓企業扭虧增盈,確保盈利大戶繼續增盈,虧損大戶減虧扭虧。實行扭虧分級負責制,限期扭虧,對扭虧無望、資不低債的企業,通過兼併破產消滅虧損。
四是加強企業領導班子建設。今年按照國家的統一部署,對國有企業領導班子普遍進行一次認真的考核,對不勝任工作、以權謀私、鬧不團結的企業領導要堅決調整撤換。同時,大力培養和選拔一批懂經營、善管理、廉潔奉公和事業心強的優秀人才。要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的核心作用和職代會的監督作用,建立健全企業監督責任制和業務費用向職代會報告制度以及年度審計和離任審計制度,強化企業的約束機制。
(三)調整最佳化結構,積極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要抓住國家加大經濟結構調整力度的有利時機,結合我區實際,採取有力措施,力爭在調整結構方面邁出較大步伐。
調整最佳化結構要從搞活存量入手,重點解決好“小而全”、“小散差”的問題。立足扶優限劣,以存量資產的調整和重組為重點,集中力量扶持一批高效益的大型企業集團,帶動一批關聯企業的調整。對規模小、消耗大、效益差和生產過剩的“小散差”企業,下決心關停並轉,促進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和最佳化配置。通過實施名牌戰略和“三優”帶動工程,進一步調整產品結構,繼續制定限產壓庫和適銷對路產品目錄,鞏固壯大100個名牌產品,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
要把調整存量與擴大和最佳化增量結合起來,以增量的最佳化,帶動存量的調整。今年我區計畫安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05億元,比上年增長15%,這些投資要優先安排四大支柱和三大優勢產業,特別是第一位的農畜產品加工業。做好項目可行性研究論證,從源頭上確保項目的科學性、合理性,千方百計解決好資本金和“拼盤”項目的地方匹配資金,積極爭取國家在我區建設一批大中型項目。達拉特電廠3號機組、達拉特――豐鎮500千伏輸變電線路要在年內建成投產;托克托電廠、海渤灣電廠二期工程等重大項目爭取年內開工。繼續抓好烏蘭水泥廠、農業三期開發等一批重點在建項目的建設。做好年內竣工項目的掃尾驗收工作。加快住宅建設,實施好“安居工程”,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各級政府要把發展第三產業、鄉鎮企業和個體私營經濟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進一步落實和完善一系列鼓勵發展的政策和措施,做到放手、放膽,不限比例,不限速度,不限範圍,不限規模,為其發展創造更為寬鬆的環境。加速發展交通通信、金融保險、技術服務、房地產、市場中介組織等各項社會公用事業和服務業,努力提高第三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鄉鎮企業要在普及的基礎上,重點在提高上下功夫,鞏固和提高1000個骨幹企業,使其儘快上檔次、上規模、上水平。要加快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向生產型、開發型、科技型、外向型發展,提高個體私營企業的整體素質。
(四)加快發展外向型經濟,不斷提高對外開放的規模和水平。全區利用外資金額要達到6億美元,引進國內資金5??5億元人民幣;進出口總額達到13億美元,其中出口額7??1億美元。要調整和最佳化出口企業和出口商品結構,擴大名優特產品的出口量,積極扶持創匯盈利大戶。外經外貿企業要通過轉換經營機制、強化管理、降低成本,努力實現扭虧、減虧目標。抓住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的有利時機,擴大對外宣傳,努力提高內蒙古在國內外的知名度。辦好第三屆“蒙交會”,做好招商引資工作。認真組織好“97中國旅遊年”活動,推動全區旅遊業發展。繼續搞好對外開放的軟硬環境建設。大力發展“三資企業”,依法加強對外資企業的監督管理,重點抓好契約履行、勞動者權益保護和稅收征管等工作。
要保持和發展橫向經濟聯合的良好勢頭,進一步提高內引外聯的規模和水平。對已簽定的項目,有關部門和地區要跟蹤落實,提高簽約項目的履約率。
(五)搞活市場流通,繁榮城鄉經濟。要突出抓好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積極培育市場。繼續發展和完善各類批發市場、專業市場、集貿市場及要素市場,努力構建多功能、輻射面廣、吸引力強的市場體系。二是大力開拓市場。企業要依據市場的需求和變化,安排生產經營活動,加大宣傳和行銷力度,增加企業行銷人員比例,積極開拓區內外和國內外市場,特別是開拓農村牧區市場,使我區商品的市場競爭力和占有率有較大提高。三是搞活國合流通企業。大中型國合商業企業要積極發展聯鎖經營和其它經營,發揮主渠道作用。糧食部門要按照國家提出的“四分開、一併軌”的改革方向,搞好糧食管理體制改革,減少中間環節,降低經營成本,逐步減少虧損掛帳。認真抓好基層供銷社建設,使其真正辦成農牧民的合作經濟組織,發揮好聯結城鄉商品流通的紐帶和橋樑作用,積極引導農牧民進入市場。四是加強市場管理。繼續整頓市場秩序,規範交易行為和監管行為,打擊假冒偽劣等非法經營,促進公平競爭。要把抑制通貨膨脹作為一項長期任務抓緊抓好,繼續實行控制物價目標責任制,防止物價出現反彈。
(六)認真抓好財稅金融工作,努力促進財政狀況的明顯好轉。實現今年的財政收入目標,首先,抓好財源建設。努力培植利稅大戶,大力發展旗縣經濟,搞好鄉級財政建設。今年全區財政收入超億元的旗縣要力爭達到15個,超百萬元的蘇木鄉鎮達到750個。其次,強化稅收征管。要嚴格依法治稅,完善征管機制,嚴厲查處偷稅、抗稅、騙稅和以稅謀私等違法行為,做到應收盡收。第三,繼續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把好財政支出這個“閘門”。本著“一要吃飯,二要建設”的原則,在保工資、保黨政機關事業單位正常運轉的前提下,優先安排扶貧解困、再就業工程、農牧業、教育、科技等重點項目支出。要厲行節約,反對浪費,嚴格控制會議費、出國經費、設備購置等公用消費支出。今年自治區將全面推行“零基預算”制度,各地區要按照自定標準、自求平衡的原則,不準突破預算,不準出現新的工資拖欠。要管好用好預算外資金。
金融部門要採取有效措施,積極籌資融資,進一步支持自治區經濟發展。要綜合運用信貸槓桿,最佳化信貸結構,確保重點資金需求。各地區要積極培育金融市場,拓寬融資渠道,本著積極穩妥的原則,努力在建立城市合作銀行、股票上市、發展債券業務和籌辦財務公司等方面取得突破。
(七)切實做好扶貧解困工作,進一步提高城鄉人民生活水平。要認真貫徹中央和自治區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動員和組織各方面的力量,打好扶貧攻堅戰,保證年內解決77萬貧困人口的溫飽問題。鞏固扶貧成果,防止發生返貧現象。加快老少邊窮地區以通電、通路、通郵為主的基礎設施建設,儘快改變落後面貌。抓好城鎮解困工作,建立領導責任制,妥善解決下崗人員和虧損企業職工的生活困難問題。各地區要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標準和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線。對於收入少於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各級政府要積極籌措資金,給予補助。抓好再就業工程,不是權宜之計,而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各地區要廣開就業門路,為停產企業職工和下崗人員的再就業創造條件,努力把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
四、積極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一)大力推進科技進步。科技工作要面向經濟建設主戰場,按照“穩住一頭,放開一片”的原則,加快科技體制改革,加速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今年要抓住促進工農牧業發展的關鍵環節,選擇10個重大項目進行科技攻關,力爭完成各類科技成果350項。推動科技與經濟的緊密結合。要引導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有條件的企業要組建自己的科研機構。要制定優惠政策,鼓勵科技人員下廠、下鄉,領辦創辦科研生產實體,進行技術諮詢和科技指導等有償服務。要保證重點科研項目、中試基地和示範推廣項目的必要經費需求。改革科研經費和勞動分配製度。要重視人才,完善穩定人才和引進人才的有關政策,對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員實行重獎,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創造性。
(二)努力提高教育水平。教育工作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箇中心,加快教育體制改革,重點在提高辦學質量和效益上下功夫。扎紮實實抓好基礎教育,努力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繼續抓好基本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和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年內使學齡兒童入學率達到98??9%,普及九年制義務教育達標旗縣市區要在原有25個的基礎上,再增加6個。大力發展各類職業技術教育,優先發展民族教育。高等院校要調整和最佳化學科結構和專業設定,充分發揮科技、人才、知識密集的優勢,走教學、科研、生產“三結合”的辦學路子。加快內蒙古大學“211工程”的建設步伐,完成普通高校招生並軌。今年自治區在財力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仍對教育給予了必要的傾斜,基本建設投入7640萬元,占自治區基建總投資的18.6%。各地也要按照“一綱三法”的有關規定,千方百計增加教育投入。進一步改善教學設施和教師的生活條件,抓好中國小危房改造,繼續做好民辦教師的轉正工作,穩定教師隊伍。
(三)積極發展文化衛生體育事業。文學藝術、廣播電視、新聞出版等要堅持“二為”方向和“雙百”方針,配合自治區成立50周年大慶,推出一批健康向上、民眾喜聞樂見的優秀作品。企業文化下鄉,加快“彩虹文化”計畫和“邊境文化長廊”建設規劃的實施。做好考古和文物保護工作。要一手抓繁榮,一手抓管理,堅持不懈地開展“掃黃”、“打非”活動,促進文化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
全面貫徹全國衛生工作會議精神,加快衛生事業的改革和發展。繼續抓好農村牧區三級醫療預防保健網建設,重點是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組織醫療衛生下鄉,切實解決農村牧區缺醫少藥問題。注重發展中蒙醫藥事業。做好婦幼保健和兒童計畫免疫工作,積極防治傳染病和地方病。加強對食品、藥品、保健、醫療用品的管理。繼續開展好愛國衛生運動。抓好包頭、烏海、赤峰城市醫療制度改革試點。體育工作要堅持民眾體育與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抓緊做好參加全國“八運會”的各項準備工作,力爭取得好成績。繼續重視和支持民政、氣象、地震、地質、測繪、檔案、地方志、無線電管理等各項事業的發展。
(四)認真做好計畫生育、環境保護和土地管理工作。嚴格執行計畫生育目標管理責任制,確保完成人口控制目標,努力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認真貫徹國家和自治區環保會議精神,堅持經濟建設、城鄉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同步發展。突出治理好呼和浩特等城市的大氣污染。加強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繼續抓好以“三北”防護林和防沙治沙等五大工程為龍頭的生態體系建設,特別是抓好阿拉善盟等地區生態環境的綜合治理。按照自治區人大《關於加強土地管理的決議》的有關規定,加快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規範土地市場,保護好耕地和草牧場。加強對森林、礦產、水資源和野生動植物的保護,實現資源永續利用,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五、進一步加強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設
(一)努力提高全民思想政治素質和文明水平。要全面貫徹《中共中央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干重要問題的決議》,堅持用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武裝各族幹部民眾,教育和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繼續開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大學習、大討論,廣泛開展以“熱愛內蒙古、建設內蒙古”為主題的愛國主義、團隊精神和社會主義教育,學先進、學英模,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和道德準則。有針對性地抓好各級
政府機關精神文明建設,開展樹公僕形象和評選優秀公僕活動。加強職業道德教育,在視窗行業推行社會服務承諾制,在執法、執紀部門建立“兩公開,一監督”制度,樹立行業新風。學習和推廣張家港經驗,全面開展創建文明城鎮、鄉村、單位和做文明公民活動,通過領導帶民眾、機關帶社會等形式,努力提高全社會的文明程度,把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二)健全和完善社會主義民主法制。各級政府要自覺接受同級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的監督,重視和加強同人民政協、民主黨派、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的聯繫,充分發揮他們在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等方面的作用。認真辦理人民代表和政協委員的建議、議案和提案。做好來信來訪工作,拓寬政府聯繫民眾的渠道,進一步建立健全民主、科學決策制度。要依法行政,加強執法監督檢查,認真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和《內蒙古自治區行政執法監督條例》,同時抓好“三五”普法工作,在廣大幹部民眾中深入開展學法、懂法、用法和守法教育,努力提高全民法律意識。
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繼續開展“嚴打”鬥爭,嚴厲打擊各種暴力犯罪、經濟犯罪、團伙犯罪和流氓惡勢力,大力掃除黃、賭、毒等社會醜惡現象,加強基層社會治安組織建設,及時消除各種不安定因素,確保社會穩定和自治區50周年大慶順利進行。
加強邊防建設,做好國防動員和民兵預備役工作,繼續開展“雙擁”活動,進一步增強軍政軍民團結。
(三)認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要深入開展黨的民族政策教育和民族團結進步表彰活動,大張旗鼓地宣傳50年來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和黨的民族政策在我區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使黨的民族政策進一步深入人心,使各民族大團結的優良傳統更加發揚光大。繼續大力培養民族幹部和各類人才,積極扶持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要始終不渝地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警惕和抵禦敵對勢力利用民族和宗教問題對我“西化”、“分化”的圖謀,堅決反對一切分裂祖國、破壞民族團結的言行。全面貫徹黨的宗教政策,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引導宗教與社會主義相適應。
(四)進一步搞好勤政廉政建設。各級政府工作人員要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思想,勤奮工作,求真務實,克服主觀主義、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領導幹部要從“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體察民情,想民眾之所想,幫助民眾解決生產生活中的困難。要講政治、講大局、講紀律,加強上下級和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堅決反對不負責任、推諉扯皮和各自為政、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等錯誤行為,確保政令暢通。
堅持不懈地開展反腐敗鬥爭。進一步加強司法、監察和審計工作,建立健全監督約束機制,深入開展反腐倡廉,重點查辦大案要案,突出整治少數人以權謀私、侵吞國家財產和公款吃喝玩樂等腐敗現象。整治行業不正之風,對各類收費要嚴格監控和管理。
今年我們將隆重慶祝自治區成立50周年,全區上下要積極行動起來,加強領導,明確責任,把籌備工作做細做好,確保萬無一失。要本著節儉、務實的原則,努力為民眾辦實事,正在實施的18個獻禮項目,要保證如期完成。慶典活動要突出“團結、文明、開放、發展”的主題,通過多種形式,進一步激發和鼓舞廣大幹部民眾的鬥志,把各族人民的積極性引導到現代化建設上來,把改革發展和團結進步推向一個新的階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