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6年

1426年

1426年 -柬王於1426年被迫放棄首都吳哥通,遷都到斯雷山托省的巴山。

1426年 -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即位,史稱明宣宗。

1426年 - 明宣宗命成山侯王通為征夷將軍、都督馬瑛為參· 將領兵五萬往援,合馬騏原駐軍十萬進行圍剿。

1426年 - 朝鮮王朝建都首爾。

基本介紹

  • 中文名:1426年
  • 類別:年份
  • 發生大事1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即位
  • 發生大事2:朝鮮王朝建都首爾
  • 發生大事3:柬王遷都到斯雷山托省的巴山
出生,逝世,歷史大事,

出生

克里斯蒂安一世(1426年2月~1481年)是丹麥國王(1448年~1481年在位)、挪威國王(1450年~1481年在位)和瑞典國王(1457年~1464年在位)。他是丹麥歷史上重要的奧爾登堡王朝的創建者。 克里斯蒂安一世生於奧爾登堡,父親為奧爾登堡伯爵,母親為什勒斯維希-霍爾斯坦公主。他是丹麥國王埃里克五世的直系後代。1448年,丹麥國王巴伐利亞的克里斯托弗三世去世後沒有留下子嗣,克里斯蒂安被丹麥貴族選舉為王位繼承人。1450年克里斯蒂安又作為挪威國王哈康五世的後代被承認為挪威王位繼承人。
克里斯蒂安一世克里斯蒂安一世

逝世

尤里·亞歷山德羅維奇(約1400年-1426年4月23日),特維爾大公,1425年至1426年在位。 尤里·亞歷山德羅維奇是特維爾大公亞歷山大·伊凡諾維奇的兒子。他與莫斯科大貴族伊凡·德米特里耶維奇的一個女兒結婚,生有兩個兒子伊凡·尤里耶維奇和德米特里·尤里耶維奇。 1425年,尤里·亞歷山德羅維奇繼承了特維爾大公的公位。他沒有表現出向莫斯科大公挑戰的意願。
朱瓊烴(逝世於1426年)是唐藩王朱瓊炟之兄、朱桱之子,永樂二十一年襲封為唐王宣德元年,朱瓊烴去世,諡號唐靖王,因為無兒子,所以由弟弟朱瓊炟繼承為唐王。
朱志均(逝世於1426年)是明朝秦藩王朱尚炳之子,朱志堩之弟,初封渭南王,在永樂十年襲封秦王,諡號秦懷王。 朱志均在宣德元年死,因無兒子,所以他的弟弟秦康王朱志繼承他。
朱高煦(逝世於1426年),乃明成祖朱棣第二子,被封漢王靖難時立有戰功,多次營救成祖於危難之中。於是他恃功驕恣,兇悍不法,妄想篡奪太子朱高熾之位。朱高熾死後,洪熙元年(1425年)六月,他曾企圖伏擊其侄子明宣宗,結果失敗。宣德元年(1426年) 八月一日,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機,在樂安(今山東廣饒東北)謀反,設立王軍府、千哨,分官授職,並企圖勾結英國公張輔為內應。宣宗在大學士楊榮的勸諫下御駕親征朱高煦。八日,宣宗率軍出征,二十一日,朱高煦出降,被解回京師,軟禁於皇城內。在宣宗前往探視時,被朱高煦使腿將其絆倒,宣宗惱怒,命力士將其置入銅鼎後在外用火燒死,諸子其後也被全部處死。
溥洽(1346年-1426年[1]),杭州名僧,明朝建文帝的主錄僧靖難之役後,有傳聞指溥洽知道建文帝逃亡之事,甚至指他收留了建文帝。明成祖於是找個藉口囚禁溥洽,把他關在監獄十五年[2]。永樂十六年(1418年)姚廣孝臨死前請求成祖釋放溥洽,曰:“僧溥洽系久,願赦之。”最後成祖答應他,溥洽才獲釋。

歷史大事

遣官清理軍伍
宣德元年(1426)正月二十四日,宣宗命吏部侍郎黃宗載等十五人清理天下軍伍。因當時軍伍缺額嚴重,而各州縣又多欺隱,興州軍士范濟進京奏言。於是宣宗命黃宗載等分別前往各地清理。其後定“清軍例二十四條”,並將遣京卿給事中御史清理天下軍伍定為常規。黃宗載赴浙江;戶部侍郎郝鵬赴湖廣;刑部侍郎樊敬赴揚州、淮安、鳳陽、廬州滁州、徐州;俞士吉應天、太平、池州寧國安慶廣德和州吳廷用赴江西;北京行部侍郎金庠北直隸都察院副都御史李素赴山西;大理寺卿湯宗赴山東;少卿嚴升赴鎮江、常州、蘇州、松江、徽州;李謙赴廣東;施禮赴河南;寺丞張宗璉赴福建;艾良赴四川;通政使司右參議何懷輝赴廣西;鴻臚寺丞張人實赴陝西。
盡除開荒田逋稅
巡按御史張政奏陳:百姓先有逃徒,荒廢田土,逋負稅糧。近奉詔赦宥,令其復業。所有積逋,全部蠲免,歡騰遠邇,莫不來歸。臣見山西百姓多復愁沮,究其原因,因初逃時,有司懼罪,未申戶部,無從蠲免。今來歸田,有司仍舊徵稅。恐交不起逋稅而又逃徒。宣德元年(1426)二月初六日,宣宗得奏,諭戶部尚書夏原吉:大赦之後,何逋不除,豈可謂初未申聞,但要交納!此乃失信於民。其即下所司,悉予蠲免逋稅。
罷湖廣采木
宣德元年(1426)七月二十一日,巡按湖廣的監察御史劉鼎貫奏言:今湖廣正遇旱災,為皆艱食。又承工部勘合採杉松大材七萬株,而大材皆險遠之處所產。用力尤艱難,誠恐逼迫失所。於是宣宗皆罷湖廣采木。
諸郡水災
宣德元年(1426)六月至七月,河南久雨。七月二十八日,黃、汝二河溢,開封府的鄭州及陽武、中牟、祥符、蘭陽、滎澤陳留封丘、鄢陵、原武九縣,南陽府之汝州,河南府嵩縣,俱漂流廬舍,淹沒莊稼。又自六月江水大漲,襄陽、谷城均州鄖縣沿江居民,半數被淹。
內書堂的設立
洪武年間,太祖嚴禁太監識字。後設內官監典簿,掌文籍,以通曉書、算之小內使任職。又設尚寶監,掌管王室圖書,其內官皆僅識字,不明其義。至永樂時,開始令教官入宮內教習內官宣德元年(1426)七月,立內書堂於宮內,改刑部主事劉翀為翰林修撰,專授小內使書。選內使年十歲上下者二、三百人讀書其中,後增至四、五百人。其後大學士陳山、修撰朱祚俱專是職。遂定翰林官四人教習以為常。從此內官始通文墨,司禮、掌印之下則秉筆太監為重。凡每日奏文書,自御筆親批數本外,皆秉筆太監遵照閣中票擬字樣,用朱筆批行,遂與外廷交結往來。
《外戚事鑒》、《歷代臣鑒》成
宣宗朱瞻基以史籍所記前代外戚及臣下善惡足為鑑戒之事,摘錄編輯成書,宣德元年(1426)四月十五日輯成,並親自作序,頒賜外戚及群臣。宣宗告諭道:吾惟治天下之道,必自親親始;至文武諸臣,亦欲同歸於善。前事之不忘,後世之師。所以於暇日采輯其善惡吉凶之跡,匯為此書,以示法戒。其擇善而從,以保福祿。
呂震 (1365-1426),字克聲,陝西臨潼人。幼稱神童,弱冠舉於鄉。洪武十九年(1386)以鄉舉入太學。擢山東按察司僉事,入為戶部主事,遷北平按察司僉事。燕兵起,呂震歸附成祖,侍世子居守北平。永樂初年,遷真定知府,入為大理寺少卿永樂三年(1405)遷刑部尚書。六年改禮部。仁宗即位,命兼太子少師,不久進太子太保兼禮部尚書。呂震有精力,能強記,才足以濟其為人。但剛愎自負,諂上厲下。因其為舊臣,朝遷雖厭而不棄。宣德元年(1426)四月初三日卒,年六十二。
漢王朱高煦謀反失敗
明宣德元年(1426)八月一日,漢王朱高煦謀反。朱高煦(1380-1426)是明成祖的第二個兒子,“靖難”時立有戰功,多次營救成祖於危難之中。於是他恃功驕恣,兇悍不法,妄想篡奪太子之位。永樂二年(1404),高煦雖被封為漢王。後改封他地,高煦仍不肯前往,他整日悶悶不樂,圖謀不軌。洪熙元年(1425)六月,他曾企圖伏擊宣宗,結果失敗。宣德元年(1426)八月一日,朱高煦趁北京地震之機,在樂安(今山東廣饒東北)謀反,設立王軍府、千哨,分官授職,並勾結英國公張輔作內應。宣宗在大學士楊榮的勸諫下御駕親征朱高煦。八日,宣宗率軍出征,二十日到達樂安城北,送詔書給朱高煦。高煦無力抵抗,無可奈何,只得舉手投降,餘黨都被擒獲。宣宗兵不血刃,大勝而還,改樂安為武定,將朱高煦軟禁在西安門內的逍遙樓。參與謀反的王斌朱恆及天津、山東各地的640多人全部被處死,發配邊關者達1500人。朱高煦被囚禁後仍不思悔改。一日,宣宗前來探視,他乘宣宗不注意,伸腳將宣宗絆倒。宣宗大怒,當時就命令力士用銅缸燃炭將朱高煦炙死,其諸子也全部被殺。
黎利攻陷茶籠
洪熙元年(1425)十一月二十六日,交趾黎利圍茶籠七月,城中糧盡,巡按御史奏摺雖然到京,而仁宗已死,茶籠被黎利攻下。宣宗朱瞻基命榮昌伯陳智、安平伯李安都督方政率軍征討。宣德元年(1426)三月初五日,陳智等師至茶籠,與黎利接戰,屢戰屢敗。四月,降陳智、方政為事官,立功自贖。又派成山候王通總兵官,繼續征剿黎利。五月,赦黎利罪,許其自新,黎利不聽,戰火不息。十一月,王通又敗。死二三萬人,參贊軍務的兵部尚書陳洽自殺。十二月,命安遠候柳升充總兵官率軍進剿。
貴州土人斷罪例的制定
宣德元年(1426)五月二十四日,定貴族土人斷罪例:雜犯死罪就彼役作終身,徒流遷徒者以年限役作,應笞者役五月,應杖者役十月。單日釋放。
宗室品級冠服儀式的制定
宣德元年(1426)六月十四日,定宗室將軍、中尉郡主縣主郡君縣君鄉君儀賓品級冠服儀式:鎮國將軍祿千石,從一品輔國將軍八百石,從二品奉國將軍六百石從三品鎮國中尉四百石從四品輔國中尉三百石從五品奉國中尉二百石從六品。其妻各依品受封,儀賓減一等。郡主儀賓從二品,縣主儀賓從三品,郡君儀賓從四品,縣君儀賓從五品,鄉君儀賓從六品。郡王納妃襲爵,遣使冊命。其將軍、縣主以下婚,但頒誥命冠服。其餘儀伏奩具,皆本邸自備。
變通薊州軍戶畜馬之制
原因薊州(今天津薊縣)之東,地廣草肥,宜於畜牧,令永平衛軍,人牧牲馬一匹,兩年責納一駒,免其他役。後軍士調撥既多,畜牧馬匹皆老幼殘疾之人,一人有畜二三十匹的。責駒數額,難於完納,種馬亦耗。於是巡按御史李驥於宣德元年(1426)七月初三日奏陳:請變通薊州軍戶畜馬之制,分給軍少諸衛平均畜養。宣宗詔從其議。
王通大敗
宣德元年(1426)十一月初六,交趾總兵官、成山候王通進兵擊黎利於應平,遇伏大敗,死者二、三萬人。兵部尚書陳洽揮刀殺數敵,自刎死。王通負傷逃走。隨後暗中派人向黎利許願,為黎利乞封,不奉朝令,擅割地清化以南予黎利,令官吏軍民盡還東關。檄至清化,知州羅通不從,與指揮打忠拒守。黎利移兵久攻不下。
柳升征黎利
宣黎元年(1426)十二月二十六日,遣太子太傅、安遠候柳升征虜副將軍,充總兵官,保定伯梁銘為左副總兵,都督僉事崔聚為右參將,率兵由廣西赴交趾。又命太傅黔國公沐晟征南將軍,充總兵官,興安伯徐亨、新寧伯譚忠為左右副總兵,由雲南入。敕太子少保兵部尚書李慶參贊軍務,工部尚書詹事黃福掌交趾布政司、按察司事,與柳升等同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