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流域博物館

黑龍江流域博物館

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分為序館、自然館、歷史文化館、民俗館、民俗演藝館等5個分館。博物館高度濃縮了黑龍江流域的自然、歷史、文化變遷。展館採用聲光電等先進技術,以及場景模擬、實景再造等生動布展方式,營造出濃郁的北方民族特色,讓參觀者從中深刻感受黑龍江流域自然、歷史、文化的變遷。走進自然館,人們可以看到“活靈活現”的東北虎、黑龍江流域少數民族的“全家福”、跨越千年的鱘鰉魚標本、靜靜的“白樺林”,還可以看到石墨、黃金等代表黑龍江流域豐富自然資源的數十種礦石標本。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黑龍江流域博物館
  • 類別:歷史類
  • 地點: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的名山島
  • 館藏精品:礦石標本、恐龍化石
  • 開館時間:2008年7月26日
  • 票價:免費
建築布局,自然館,歷史館,民俗館,發展歷史,地圖信息,

建築布局

自然館

自然館由大廳、序廳、峽谷、植物廳、古生物廳、動物廳、魚類廳和礦產廳等八個部分組成,是黑龍江流域自然資源的全新詮釋,也是黑龍江流域最權威的自然百科全書。
黑龍江流域博物館
大廳設計氣勢磅礴,以 “金、木、水、火、土”五行為主要的建築元素,突顯黑龍江流域深沉厚重的歷史積澱和文化底蘊。大廳直面波瀾壯闊的黑龍江,對面隔岸就是俄羅斯猶太民族居住地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十月區的阿穆爾捷特鎮,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是俄境內唯一一個自治州,也是除以色列以外唯一的猶太自治政權。
序廳是整個自然館的序言部分。它主要闡釋從宇宙起源到黑龍江水系形成的三十多億年歷史演變和發展過程,重點介紹黑龍江水系形成的三個階段,揭示了蘿北興安大峽谷的斷裂在黑龍江水系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展廳採用國內領先的圖版和多媒體等技術,直觀、立體的闡述宇宙的浩瀚及黑土地億萬年的滄桑巨變。
植物展廳是黑龍江流域野生植物的縮影。黑龍江流域各類野生植物92科、371屬、966種,植物資源非常豐富。展廳運用大量的植物個體及莖葉標本立體客觀的表現了黑龍江流域的“大森林”,充分展現了紅松的傲骨、白樺林的神韻以及特色樹木的不同種群。
白樺林以真實的樹幹布景,林間設有林蔭小路。而年輪牆則是以黑龍江流域20餘種珍貴樹木的橫切面排列組成,圈圈年輪無聲的訴說著流域近半個世紀的興衰變遷。
古生物展廳集中陳列黑龍江流域各類古生物化石標本。以文字及浮雕的形式概述了黑龍江流域古生物數十億年的進化發展史,同時以展櫃陳列流域古生物化石及殘骸,運用沙盤場景的手法展現黑龍江流域四大古生物化石:出土於嘉蔭縣龍骨山的距今約6000萬年的滿洲龍;出土於松花江流域的猛獁象;出土於通肯河流域的原始牛和披毛犀。披毛犀、猛獁象、原始牛都是適應寒冷氣候的、廣泛生活在中國東北和西伯利亞等地的古老動物,是當時人類的狩獵對象。披毛犀、猛獁象是更新世晚期中國東北地區最具代表性的古生物,被古生物學界稱為“披毛犀——猛獁象動物群”。
展廳利用國內先進的模擬真實發聲的音響效果,再現了四大古生物咆哮大陸的情景,從視覺和聽覺上讓人有更深層的感知和體會。
野生動物展廳充分展示黑龍江流域野生動物標本。運用冬季老林、假山及濕地三個具有代表性的場景為背景,利用大量栩栩如生的鳥類標本闡述了黑龍江流域的珍奇鳥類,生動的再現了黑龍江流域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馬鹿在雪原上縱橫馳騁,金鷹展開羽翼翱翔於蔚藍的天空,天鵝、鴛鴦在濕地中嬉戲游弋,赤狐和狼在山腳徘徊,黑熊張開大口凶相畢露,野豬獠牙外露氣勢洶洶,“森林之王”東北虎低吟怒吼,這些都惟妙惟肖的勾畫了東北地區獨有的特色景觀。
魚類展廳是黑龍江流域魚類的權威展示平台。它將流域現有的70餘種魚類標本分科擺放,以圖版和標本相結合的形式完整展現,著重介紹了黑龍江的特產鱘、鰉魚,被漁民稱為“生不見父母,死不見兒女,生在河裡,長在海中”的大麻哈魚以及久負盛名的“三花”、“五羅”等珍貴魚類,並配合以燈光效果,整個展廳呈天藍色,身在其中猶如徜徉於神秘的黑龍江底。展廳採用場景復原的手段,將古老的赫哲族漁民冰天雪地中破冰取魚的畫面生動的刻畫出來。

歷史館

歷史館分為序廳、獨特的大河文明、中原農耕文明的虔誠學生、黑水文明的內部整合、逐
鹿中原的天之驕子、關東潮、俄羅斯文明楔入黑龍江流域、日本軍國主義踐踏中華文明和黑龍崛起等九個部分,講述了整個流域從亘古洪荒時古人類的茹毛飲血,到建國初期回響黨的號召百萬大軍挺進荒原等史實,共陳列各時期文物1400餘件套。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5件套,二三級文物近百件,囊括了流域各個歷史階段,完整客觀的展現了流域源遠流長的歷史和獨具特色的大河文明。黑龍江流域文明是多種文化相互衝突、撞擊、融合的結果,在流域大河文明的積澱下,遠古白山黑水的漁獵文化與中原農耕文化互相交融。同時,流域內部文明也進行了一系列的碰撞、整合,繼而是俄羅斯、猶太文明及日本軍國主義的楔入,最終在這片神奇的黑土地上凝聚成獨具特色的黑水文明。
展館通過大量的圖片和珍貴文物,使人能夠在歷史的塵埃中深切體會古老悠遠的黑土文化,以玻璃鋼浮雕等形式再現了流域歷史的延續和演變,表現出流域人民對自然不屈的抗爭和龍江兒女奮發的拼搏精神,描繪出了黑龍江流域最為宏偉壯麗的歷史畫卷。
序廳是整個歷史館的大綱,總括了黑龍江流域各個歷史階段。序廳利用四個不同時期具有代表性的人物立體雕塑和長度約48米的玻璃鋼浮雕牆,生動形象的概述了黑龍江流域距今180萬年前到公元20世紀歷史年代發展脈絡。
中原農耕文明的虔誠學生和黑水文明的內部整合:展出了夫餘人的文物器具和戰國西漢時期的文物標本,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流域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交流、聯繫的重要關鍵階段。當流域歷史進入到早期鐵器時代至漢魏時期,西部地區的東胡人、中部地區橐離人和夫餘人登上了歷史舞台,緊隨其後,東部三江平原的肅慎人、挹婁人、東南部地區的團結文化人(沃沮人)也異常的活躍。根據權威考古專家和歷史學者的多年研究,證實在這一階段黑龍江流域的人們跨進了文明的門檻。
逐鹿中原的天之驕子:展出了從東胡鮮卑、遼、契丹、女真、蒙古、滿族等民族的典型器物。從早鐵時期延至漢魏時代,由於受中原文化的影響,這些民族的社會發展出現了飛躍。先後在東北地區建立了一系列稱霸一方的奴隸政權,如古橐離國、夫余國、渤海國、金國等。這些民族政權相互爭雄,勢力此消彼長,各國和各部族互相吞併,加快了東北地區古代民族間的融合和社會的進步。黑龍江流域文明為中華民族的大一統作出了卓越貢獻,其中的“鮮卑、女真、蒙古、滿族”先後逐鹿中原,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民族大融合注入了生機和活力。
關東潮:清代中晚期,關內旱災、蝗災和戰亂不斷,人們流離失所,大量人口逃往關外,歷史上將此次曠古稀有的移民浪潮稱為“關東潮”。在這股浪潮中,包含三種人,一是流人,由於觸犯朝廷律令被強迫遷徙到邊遠之地賦役和戍邊的客籍居民,被後來學界稱為荒漠中傳播文化星火的使者。第二種是流民,明末清初,關內廣大破產農民迫於生計壓力來到東北,從事墾荒、開礦等重體力勞動。第三種是墾民,就是受到清政府的組織和鼓勵有計畫、有目地的移民。
俄羅斯文明楔入黑龍江流域:1858年,沙俄逼迫清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中俄璦琿條約》,割讓了黑龍江以北的大片中國領土,黑龍江由內河變為界江,黑龍江流域從此楔入了俄羅斯和猶太民族的文化。在一個半世紀的歲月里,中華民族的文化與俄、猶民族文化在黑龍江流域相互碰撞,相互融合。在沙俄吞食我國領土,邊疆出現危機的情況下,清政府適時出台了一系列招民實邊的優惠政策,在這種惠民實邊政策的召喚下,原本荒無人煙的地區出現了許多村屯街鎮。
日本軍國主義踐踏中華文明:展出了大量抗聯戰鬥時期的圖片及重要文物。清朝末年國力衰退,民國前期的1906年,日本在大連設立了侵略中國的國策代行機關——“滿鐵”,它是日軍侵華戰爭中的重要經濟來源。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屠殺東北抗日軍民,對東北的物資進行瘋狂的掠奪,從此,整個東北進入了長達14年艱苦的抗日鬥爭時期。廣大東北地區湧現出一大批愛國志士,楊靖宇、李兆麟、趙尚志、趙一曼等,他們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鑄就了一道道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鋼鐵長城。

民俗館

民俗館展出了生活在黑龍江流域的達斡爾、鄂倫春、鄂溫克、朝鮮、滿、赫哲、猶太、俄羅斯等十個民族的典型器物、服飾等,重點突出了各民族的傳統和特色,通過場景展示、塑型、展品及圖文等藝術手段,全方位展現了黑龍江流域不同民族不同國度豐富多彩、各具特色的生產生活方式。
達斡爾族主要聚居在大興安嶺中麓的嫩江兩岸。在達斡爾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運動是類似於曲棍球的“波依闊”體育活動,這種運動在遼代契丹人中非常盛行,被達斡爾族繼承下來並延續至今,成為男女老少人人喜愛的民眾體育運動。從傳統的圍鹿棋到精美的刺繡,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木庫蓮到被稱為“草上飛”的大軲轆車,都展現出了達斡爾族富有特色的民間藝術。
鄂倫春族現有人口8196人,主要聚居在大、小興安嶺一帶。鄂倫春族過去世代以狩獵為生,對狩獵生活有著濃厚的感情和熟練的技能,獵民幾乎個個都是彈無虛發的神槍手。
鄂倫春族的婦女擅長製作皮毛和樺皮製品。她們按照狍子頭皮原樣製作的袍頭帽,戴起來活靈活現,既能禦寒,又便於在狩獵時偽裝;婦女們還能將整張樺皮加工成器皿。她們在這些皮毛和樺皮製品上面繡的或雕的各種圖案,反映了鄂倫春族狩獵文化的傳統特色。
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對草原和馬有著特殊的感情。馬不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時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蒙古包文化則是整個蒙古文化的縮影。勒勒車慢慢悠悠,馬頭琴旋律悠揚,都記載著民族遊牧生活的漫長歷史。
每年農曆五月或七月份,蒙古草原上都要舉行祭敖包活動,祈求人畜興旺。祭典結束後,青年男女約會談情,著名的情歌《敖包相會》就是這種青年男女在敖包前約會的情景。到了陰曆七八月間,草原上還會舉行“那達慕”盛會,人們穿著鮮艷的蒙古袍,精緻的蒙古靴,開展摔跤、賽馬、射箭等各項競技活動,讓我們看到了蒙古族歡慶豐收的喜悅場面。
朝鮮族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頂水舞、扇子舞、長鼓舞、農樂舞等都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傳統歌舞節目。朝鮮族人民還熱愛體育運動,婦女們喜愛跳板和盪鞦韆,而男人們則喜好摔跤和踢足。
此外,朝鮮族的風味食品也名揚中外,像泡菜、冷麵、打糕、燒烤都以其獨特的風味深受人們的喜愛。
磨盤、淌池、鐵鍋和泡菜罈等都是朝鮮族製作美食的典型器具。
漢族分布地區廣大,居住在東北地區的漢族傳統住房多為磚木結構的平房,院落多為四合院式。說起東北地區的漢族,最具地方特色的文藝活動不能不提到二人轉,在民間流傳著“寧舍一頓飯,不捨二人轉”,足見東北地區人們對二人轉的喜愛。
漢族有很多傳統節日,最隆重的要數春節,吃帶硬幣的餃子會交好運,午夜飯後吃凍梨、年三十點長壽燈、正月里不剪頭、初一初二不掃地...這些都是東北地區漢族過年的傳統習俗。
滿族發祥於中國東北,其先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2世紀,中國史籍記載的堯舜時期,肅慎人是唯一在中國歷史上曾兩度建立過中原王朝的少數民族。
滿族有句民諺“口袋房,彎子炕,煙囪立在地面上”形象地概括了滿族傳統民居特點。滿族人的房子一般都是坐北朝南,在東山牆開門,形如口袋,所以被稱為“口袋房”。滿族人還喜歡睡火炕,家家戶戶都是南北大炕,屋子西面沿山牆還有一溜兒窄炕,把南北炕聯了起來,俗稱“彎子炕”,可見滿族人住宅的獨特之處。
從出生時的“落草”到去世後的“喪盆”,從“酸菜火鍋”到“滿漢全席”,育兒的“悠車子”,待客的“煙笸蘿”,這些都是滿族生活習俗的真實寫照。
滿族服飾也有著自己的特點,男子穿長袍馬褂,婦女多穿旗袍,經過不斷的改進,現代旗袍以其獨特的魅力流傳下來。
赫哲族現有人口4640人,以漁獵為生,在長期的漁業生產中練就了高超的捕魚本領。他們叉魚的技術尤為驚人,根據水紋投擲魚叉,往往百發百中。他們還創造了在冰封江面上鑿冰捕魚的方法,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季,也能捕獲到肥美的鮮魚。冰川子、抄羅子、魚鉤、魚網、樺皮船等都再現了赫哲族的漁獵生活。
歷史上赫哲人曾被稱為“魚皮部”,用魚皮做衣服是赫哲族婦女的一大特長,她們將一張張魚皮按花紋拼縫起來,再裁剪縫製成衣服,做工精細,十分考究。
猶太民族展廳以其精神領袖摩西的巨型雕塑為開端,引領大家進入了獨具匠心、曲折迂迴的展廳,再現了猶太民族近兩千年的世界流散史,在猶太文化上表現出複雜性和多彩性。
猶太民族在與其他文化的交往碰撞中“融而不化,融而不亡”,在蘿北界江對岸有著俄羅斯比羅比詹猶太自治州的設定,這是除以色列以外,猶太民族唯一的自治政權。安息日、猶太新年、住棚節、哈努卡節等都是猶太民族的重要節日;約櫃、法版、燭台、大衛盾等則是猶太民族重要的禮儀用品,猶太傳統文化習俗在它們身上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俄羅斯民族展廳採用了俄式建築的圓頂風格,讓你仿佛置身於異國他鄉,圓頂四周繪製了數位俄羅斯久負盛名的歷史名人,在展廳中央彼得大帝的雕塑近在眼前,這位使俄羅斯走上近代強盛道路、為俄國帶來旭日東升前曙光的巨人,給人們留下了無限遐想……
俄羅斯境內共有160多個民族,堪稱一座世界民族博物館。俄羅斯民族的舞蹈表演風格獨樹一幟,他們的芭蕾舞《天鵝湖》、《睡美人》、《胡桃夾子》被公認為世界芭蕾舞的三大經典。
俄羅斯最具特色的還有傳統的木製手工工藝品,套娃、彩蛋等做工精美、妙趣橫生。俄羅斯人在飲食習慣上,也有著鮮明的民族特色,麵包、紅菜湯、噶瓦斯、伏特加酒都是俄羅斯聞名遐邇的美食。

發展歷史

鶴崗市蘿北縣的名山島,2008年7月26日在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開館。這裡記載了黑龍江流域文明的起源與發展,再現了中、俄、猶太不同的民族風情相互交融的情景。顯現了黑龍江流域文明的特殊風貌。全國唯一的黑龍江流域博物館。黑龍江流域博物館分為序館、自然館、歷史文化館、民俗館、民俗演藝館等5個分館。

地圖信息

地址:黑龍江省鶴崗市蘿北縣鳳翔鎮行政中心大樓17樓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