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雷莎修女

簡介,人物生平,德雷莎修女在諾貝和平獎頒獎大會上的演講,德雷莎語錄,

簡介

德雷莎修女(1910-1997)
俗名Agnes Gonxha Bojaxhiu,生於南斯拉夫,37歲正式成為修女
和平使者-德蕾莎和平使者-德蕾莎
1948年遠赴印度加爾各答
且於兩年後正式成立仁愛傳教修女會
竭力服侍貧困中的最窮苦者
一九七九年獲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九七年九月葬於加爾各答
德蕾莎只是一位滿面皺紋、瘦弱文靜的修女。1997年9月,當她去世時,印度政府為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成千上萬的人冒著傾盆大雨走上街頭,為她的離去流下了哀傷的眼淚。他就是被譽為“活聖人”的特蕾莎修女。1979年授予她的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詞說:“她的事業的一個特徵就是對單個人的尊重……最孤獨的人、最悲慘的人、瀕臨死亡的人,都從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捨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人物生平

德蕾莎修女生平記事:
1910年8月26日出生於南斯拉夫,阿爾巴尼亞人(生於馬其頓的斯科普里)。
1928年派調印度加爾各答洛瑞圖修道院任教師工作.
1948年因深感受印度貧民的苦況,而走出修道院濟世救人。
1950年10月獲教宗特準,成立了 仁愛傳教修女會。
1952年創立垂死之家.
1957年為麻瘋病人服務,並擴大服務區域.
1960年在印度開了二十五所收容之家.
1969年,被這種精神感動的人們成立了德蕾莎嬤嬤合作者國際協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workers of Mother Teresa),現有會員數十萬人。這個組織不要求會員繳會費,也不籌集資金,只是通過祈禱、克己和為窮苦人服務來支持仁愛傳教會的工作,被稱為世界上最無組織的組織。
1969年,英國記者馬科爾·蒙格瑞奇拍攝了一部以德蕾莎修女為主的紀錄片《Something Beautiful for God》,片中拍出收容所和印度街頭驚人的貧窮和無助,以及德蕾莎修女決定終身侍奉最貧窮的人的精神,讓許多人相當感動,也讓德蕾莎修女變成了世界名人。
1971年獲教宗若望23世和平獎.甘迺迪獎也頒給她.
1975年獲得Albert Schweitzer國際獎
1979年獲諾貝爾和平獎(領獎時請求當地政府取消為他準備的授獎宴會,並將省下的7100美元錢捐給印度人民,讓一萬五千印度人民可得一日溫飽)
1981年,獲海地最高榮譽——“榮譽軍團勳章”。
1985年美國總統自由勳章
1985年在紐約建立愛滋病患醫院
1985年1月,訪問台灣,會見了蔣經國總統。同年訪問香港.並在香港和台灣設立了「仁愛傳教修女會」。
1988年舊金山辦了一個愛滋病患之家
1991年第一次回到故鄉阿爾巴尼亞,並設立了收容之家。這時印度已經有一百六十八所收容之家
1994年美國國會金牌,和許多大學的名譽學位
1996年11月16日美國名譽公民,
1995年她計畫去中國大陸設立一所仁愛之家,受到當局的婉拒,
1997年6月在華府接受美國政府頒贈國會自由獎章。
1997年9月5日因心臟病發,逝世於加爾各答,享年87歲。印度以國葬儀式向她表示敬意。
一生中重大的決定
她1910年出生在南斯拉夫境內的一戶阿爾巴尼亞農家,那一帶一直為貧窮、混亂和民族戰爭所困擾,她小小年紀就開始思索人生,12歲時感悟到自己的天職是幫助窮人,17歲時發了初願,到愛爾蘭的勞萊法修女院學習,隨後到印度大吉嶺受訓。27歲時發誓終身願成為修女。此後,她放棄在女子學校和修道院做老師的優雅生活,向教會請求批准辭職,走出修道院的高牆,來到世界上以貧民窟多且髒而聞名、被印度總理尼赫魯稱為"惡夢之城"的加爾各答,走進那些不避風雨的貧民窟,置身在貧困者中間。她在那裡開辦了一所學校—聖馬利亞中學,讓那裡較大的孩子受教育;她從美國醫療遣使修女那裡學習掌握了基本的醫學常識,然後到患病者的家中去醫治他們。她親手握住快要在街頭橫死的窮人的手,給他們臨終前最後的一絲溫暖,讓他們含著微笑離開這個殘酷的世界。她親吻那些愛滋病患者的臉龐,為他們籌集醫療資金。她給高棉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細心地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她親切地撫摸麻風病人的殘肢……
創設仁愛修女會
1948年,特蕾莎修女離開了她住了二十多年的修道院,她脫下了那套厚重的黑色歐洲式修女道袍,換上了一件像印度農婦穿的白色衣服,這套衣服有藍色的邊,特蕾莎修女從此走入一個貧窮、髒亂的悲慘世界。 她不能忽視很多人躺在路上奄奄一息,即將去世;她更不能看到有人的脖子被老鼠咬掉了一大片,下身也幾乎完全被蟲吃掉。她一個人走出去,她要直接替最窮的人服務。
她一九五0年在加爾各答創立仁愛傳教修女會,並以一生的行止樹立了基督教濟世的典範。她畢生為窮人服務,這使她贏得了1979年諾貝爾和平獎和世人的崇敬。並被教宗保羅二世在2003年10月列入了天主教宣福名單Beatification。印度雜誌民調:德雷莎修女為最偉大印度人。出生在一個小康家庭的德雷莎修女,從小的志願就是成為一位修女,將畢生獻給天主。15歲的特蕾莎成為修女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她聽到了一些有關印度貧苦的故事,當時她就下定決心,將來一定要到印度去工作。剛開始到印度擔任教師的特蕾莎,後來卻因為憐惜貧窮百姓的疾苦,所以甘願放棄平靜的教育工作,決定為那些貧困、被虐待和受拋棄的人們服務。
1952年開始,德蕾莎修女在加爾各答的街頭遍尋垂死者,她和她修道院(仁愛傳教修女會)的修女,將愛心和慰籍分別帶給400萬被捨棄街頭的人。但出乎意料的是,有過半數的人,在德蕾莎修女等人的悉心照料下,日漸康復了。
貧民窟的聖人
特蕾莎修女關心著許多的人,她用那雙充滿愛的雙手照顧他們,她收養了無數個孤苦伶仃的孩童、無家可歸的病重老人,甚至連即將去世的黑死病病患她都用心的照顧。雖然她的愛,無法讓所有的病人起死回生,但她所施予的溫暖,卻是這些垂死病人最大的安慰,因為她的愛心,而使許多人重獲新生,許多人也因她的啟發,相繼投入救災行列。 
特蕾莎修女自己也是一個窮人,她的生活樸實無華,但同時她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因為他擁有愛、給予愛、收穫愛。特蕾莎修女清醒的認識到,居高臨下的給予,接受者會有被施捨的屈辱感覺,這對一個人的尊嚴是極有害的,他可能導出苦澀的敵意,而不是和諧與和平。在街頭,這個瘦小的修女親手握住快要橫死的窮人的手,給她們送去臨終前最後一絲溫暖;在醫院,這個受著病痛折磨的修女親吻著愛滋病患者的臉龐,為他們籌集醫療資金;她給高棉內戰中被炸掉雙腿的難民送去輪椅,也送去生活的希望;她細心的從難民潰爛的傷口中撿出蛆蟲,幫助他們減輕痛苦。她曾動情地說;“我們做的不過是汪洋中的一滴水。”特蕾莎修女說這些話的時候,就好像母親給孩子講故事,沒有花招,沒有賣弄,有的只是一顆直白坦率的心靈。她微笑者說,讓我們記住這一點:沒有人不需要關愛,我們要總是以微笑相見,尤其是在微笑起來很困難的時候,更需要微笑。
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一九七九年,特蕾莎獲頒諾貝爾和平獎,同年也獲得印度政府頒發的全國最高榮譽獎Bharat Ratna。全世界許多的大學爭相頒授榮譽學位予特蕾莎,各地也紛紛邀請她去演講。一夕之間,特蕾莎修女竟成為擁有眾多頭銜的名人。但是,她從未被這些虛榮迷惑,她穿著樸素,單純地接受這些由人而來的讚美與光榮。她代表窮人發表簡單的感言,詞句里充滿了愛與感謝。
1997年9月,當她去世時,印度政府為她舉行國葬,全國哀悼兩天。成千上萬的人冒著傾盆大雨走上街頭,為她的離去流下了哀傷的眼淚。他就是被譽為“活聖人”的特蕾莎修女。1979年授予她的諾貝爾和平獎的頒獎詞說:“她的事業的一個特徵就是對單個人的尊重……最孤獨的人、最悲慘的人、瀕臨死亡的人,都從她的手中接受到了不含施捨意味的同情,接受到了建立在對人的尊重之上的同情。”
她被視為"貧民窟的聖人",世人親切地稱她為 "德雷莎嬤嬤"。

德雷莎修女在諾貝和平獎頒獎大會上的演講

感謝天主給我們在這裡聚會的機會,為我們帶來諾貝爾和平獎,我想我們在這裡共同用聖方濟的一段禱文來祈禱一定是非常適宜的。我們每天領受聖體後,都要用這段禱文來祈禱,因為它適合於我們每一個人。我總想弄明白的是,四、五百年以前當聖方濟撰寫這段禱文時,當時的人們一定遇到了和我們今天一樣的困難,我們將這段禱文修改得更加適合今天的狀況。我想在場的大多數人都已經有了這份禱文,讓我們共同來祈禱:感謝天主給我們機會,讓我們大家今天聚在一起,和平獎的獲得告訴我們,我們生來就是要為和平而生存,它也告訴我們,基督除了沒有原罪外,他和我們簡直沒有兩樣,他明確地告訴大家,他給眾人帶來了一個喜訊。
這個喜訊就是所有善良的人所期盼的和平的願望,也是我們都欲得到的——一顆維護和平的心。天主是如此熱愛我們這個世界,他不惜將自己的兒子都貢獻出來,當然,這對他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天主是忍受何等的痛苦,才將自己的兒子貢獻給我們這個世界啊。然而,當他將自己的獨生子送給少女瑪利亞時,她又是如何對待基督呢?當他闖入她的生活中時,她將這個喜訊傳播給世人。當她走進她的表兄家時,這個未出世的孩子已經在她的腹中歡躍。這個孩子便是第一個為我們帶來和平訊息的使者。他,這個名叫基督的人認識和平王子,他把和平帶給你,帶給我。但是作為男子漢的他仍嫌做的不夠,他用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悲壯行動,來向我們表示他對我們偉大的愛,他是為你,為我,為那些身患麻風病,為那些因飢餓而將死的人,為那些赤裸著身體橫臥在加爾各答和其它城市的大街上的窮人,為在非洲、紐約、倫敦和奧斯陸的窮人而獻身。他用他的死來勸告我們相互同情、互相愛戴。福音書中講的非常清楚:“像我愛你們一樣去愛;像我的父親愛我一樣去愛。我愛你們。”他的父親正是因為深深地愛著他,才把他貢獻出來。我們彼此間也應該互相愛戴,應該像天主對待他兒子那樣,彼此將愛心貢獻出來。如果我們說“我愛天主,但是我不愛我的鄰居”,這是遠遠不夠的。聖若望說“如果你說只愛天主,不愛鄰居,那么你就是一個說謊的人。”如果連每日相見,彼此接觸,和你住在一起的鄰居都不愛的話,那你怎么能愛一個看不見的天主呢?所以,對我們來說,重要的是去認識愛的含義。愛是實實在在的,是痛苦的。
   基督忍受了極大的痛苦來愛我們,愛使他受難。我們一定要牢牢地記住他的愛。他將自己變成麵包來讓我們充飢,就是讓我們滿足對天主的饑渴,因為我們生來就是要體驗這種愛,我們生來就是要愛別人,被別人愛。基督之所以變成一個男子漢來愛我們,就是要我們儘可能地像他愛我們那樣去愛別人。他故意把自己扮成一個飢餓的人、一個衣不蔽體無家可歸的人、一個病人或者一個犯人,或者一個孤獨的人、被遺棄的人。他對我們說:“是你們拯救了我。”他渴求我們對他的愛,就如同窮人們渴求我們對他們的愛是一樣的。我們一定要了解這種饑渴,也許這樣的饑渴恰好發生在我們自己的家裡。
德雷莎修女
我永遠也不會忘記曾經訪問過的一家養老院。這家養老院裡的老人都是兒女將他們送來的。儘管這裡的生活用品一應俱全,甚至還有點奢華,但是這些老年人卻都坐在院子裡,眼睛盯著大門看。他們的臉上沒有一絲笑容。我轉向一位老姐姐,問她:“這是怎么回事?為什麼這些衣食不愁的人總是望著大門?為什麼他們臉上沒有笑容?”
我已經太習慣看到人們臉上的笑容,甚至那些掛在垂死的人臉上的笑容。但是在這裡,我看到的是一種對愛心的乞盼。那位老姐姐對我說:“這裡幾乎天天都是如此,他們每天都在乞盼著,盼望他們的兒女來看望他們。他們的心受到了極大的刺傷,因為他們是被遺忘的人。”瞧,這就是世上存在的另一個種貧乏,被愛心遺忘的貧乏。也許這樣的貧乏已經悄悄來到我們的身邊和我們的家庭中。也許就在我們自己的家庭中,已經有成員感到孤獨。也許他們的心已經受到傷害,或許他們處於某種焦慮不安的狀態。如果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能我們家庭中的其它成員或多或少都會有些煩惱。類似的事情是否已經存在我們的家庭呢?如果是,我們又如何來包容那些心裡感到孤獨的家庭成員呢?假如你是母親的話,你是否能寬容自己的孩子呢?西方國家最令我吃驚的,是許多男孩、女孩的吸毒的現象。我總想搞明白這個問題究竟是誰造成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事情?我對這個問題的答案恐怕是:因為他們家庭中沒有人寬容、善待他們。他們的父母也許因為工作太忙而沒有時間照顧他們,可能一些年輕的父母過分忙於事務,致使孩子在街頭遊蕩,甚至染上了惡習。我們今天在談論和平,而這些事情恰恰都會破壞和平。
我們讀聖經時,會讀到天主說過的一句話:“即便是一個母親遺棄了她的孩子,我也不能遺棄你們。我要將你們握在掌心裡保護你們。”我們被天主保護在他的掌心中,我們是如此地貼近他,就像是未出生的孩子蜷臥在他的掌心裡。我們可以這樣分析這句話,前面的部分談到“即便是一個母親遺棄了她的孩子……”按照常理說,這簡直是不可能發生的事。然而他在後面又說:“即便……,我也不能遺棄你們。”這後一句尤其使我感動。這是一句深深地撼動我心靈的至理名言。
我們今天之所以能聚在這個地方,全是靠了我們的父母,因為他們需要我們。如果他們不想要我們的話,我們絕不會在這個世界上生存。
我們需要自己的孩子,我們愛自己的孩子。然而還有其它數以百萬計的人,他們是怎么想的呢?今天的印度有許許多多的人在關懷著孩子們的成長,而在非洲卻有許多孩子正在死於營養不良或飢餓……我在此向人們呼籲,向全世界人們呼籲——“讓我們奪回孩子的生命”,因為這個時代是孩子們的時代。今年是保護兒童年。今年年初,我曾經講過,我們都為孩子們做了些什麼呢?我逢人便講:“讓我們在這一年裡保證每一個孩子的順利出生。我們需要那些未出生的孩子。今天是今年的最後一天。我們是否確實做到了這一點呢?我要告訴你們一件令人震憾的事。我們用領養的方式開展了向墮胎的鬥爭。我們挽救了成千上萬的小生命。我們靠醫療站、醫院和警察局來向人們發出通告:“請不要虐殺孩子,我們收養這些孩子。”於是,一天中的每一小時都會有人給那些未婚先孕的婦女打電話,通知她們“請到我們這裡來,我們會照顧你,我們將收養你的孩子,給孩子找一個良好的家庭。”天主保佑,我們找到了許多需要領養孩子的家庭。此外,我們還做了一件漂亮事。我們將許多街頭流浪的人、乞丐召集起來,給他們上課,組織他們按照我們的計畫組成自然家庭,並收養被遺棄的小孩。
在加爾各答僅僅6年的時間裡,這樣的自然家庭就收留了61273個棄嬰。鑒於自然家庭往往以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方式存在,它有其獨特的好處。我們對自然家庭的成員開展了“升溫愛心法”的培訓。這種方法即簡單又易行。那些窮人通過培訓,很快就知道如何去做。你想知道這些人後來怎樣對我說嗎?這些街頭流浪的乞丐們明確地告訴我:“我們的家庭是健康、團結的。無論在什麼地方,我們都可以隨時收留被遺棄的嬰兒。”我以為如果大家都能這樣做,都明白用什麼方法去救助棄嬰的話,天主為我們創造的生活就不會遭到破壞。
窮人們是偉大的。他們能教給我們許多美好的習慣。有一天,一些窮人找到我們,向我們表示感謝。他們說:“你們搞慈善的人是最好的人。你們幫我們制定家庭計畫,教我們開展計畫,因為再沒有比自我約束、互相友愛更重要的事了。”他們淳樸的話是最美麗、最生動的語言。也許這些缺吃少穿,甚至沒有一個固定的家,但是他們都是偉大的人。
窮人是非常可愛的人。有一天,我們從街上收容了四個無家可歸的人,其中一個人看起來情況非常糟糕。我對修女們說:“你們去照顧那三個人,我來看護這個病人。”我用全部愛心和所能做到的一切去撫慰這個可憐的人。我扶著她躺在床上。她的臉上露出了美麗的笑容。她緊緊拉著我的手,感激地說了一句話:“謝謝你。”然後閉上眼睛死去了。
我在她面前禁不住對自己反思。我問自己:“如果把我換成她,我會說什麼呢?”我可能會說:“我很餓,我快要死了。我很冷,我渾身都在疼。”或者其它什麼話。然而她的話卻教給了我很多很多,她給了我崇高的愛。她帶著安詳的微笑死去了。再舉一個例子:一天,我們從陰溝里救起一個人。當時他的半個身體都被蛆蟲吃掉了。我們把他帶到救濟所,他說:“我在街上過著豬狗不如的生活,但是我將像一個天使一樣死去,去接受天主的愛和呵護。”一個窮人能說出這樣的話,足以看到他內心的偉大,他的品德是非常令人感動的。他臨死前並沒有詛咒任何人,沒有說過別人的壞話,也沒有去和其它任何人攀比,他就像一個純潔的天使。這就是我們人民的偉大之所在。這也是基督為什麼說:“我曾經赤身裸體、無家可歸、沒有食物;我被人遺棄、遭人唾罵、受人冷落,是你們幫助了我。”我認為,我們不是真正的社會工作者,也許我們只是做著一些社會工作。但我們卻是這個世界上真正具有深刻思想的人,因為我們每天二十四小時都和基督在一起,和他交流。你和我,我們大家都要將基督帶到自己的家中,因為我們和家人一同生活,也應該共同祈禱。我認為,在我們的家庭中不需要用暴力換取和平,我們所要做的,相聚在一起、相互愛戴,用愛心為我們帶來和平,帶來歡樂,帶來相互鼓舞的力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戰勝世上的邪惡。我們要用祈禱、用我們真誠的奉獻,從家庭開始,消除那些痛苦、怨恨和悲哀。我們提倡的“愛從家庭開始”並不是要看我們做了多少事情,而是要看我們在做的過程中融入了多少愛,看我們為基督做出了多少貢獻。
前一段時間,我們在加爾各答遇到的最大困難,是買不到白糖。我不知道這事怎樣傳到孩子們的耳朵里。一個四歲的印度男孩回家後對他的父母說:“從今天開始,我三天不吃糖。我要把我的那份糖給德肋撒嬤嬤的孩子們。”三天以後,孩子的爸爸媽媽陪著孩子來到我們這裡。我從前從未見過他們。那個小男孩甚至連我的名字都叫不準,但是他非常明白是來做什麼的。他知道他想要別人分享他的愛心。
這些事就是使我得到愛心的感受和體會。自從我來到這裡後,就一直被愛的氣氛包圍著,我一直沐浴在真誠理解的愛心中。在這裡,無論是來自非洲的人,還是來自印度的人,都有一種融入特殊氛圍的感覺,是回到自己家的感覺。我覺得,自己好像又回到加爾各答,和修女們在一起,我們是在一個真正的大家庭里。
我在這裡要對你們講,要你們在這裡發現貧乏,發現你們家中的貧乏,然後將愛灌輸到貧乏之處,從灌輸愛心做起。請把這個喜訊帶到你們家人那裡,帶到你們的鄰居中去,去真正認識他們。我曾經結識了一個印度家庭,這個家庭有八個孩子。從和這個家庭的接觸中,我有一些非常感人的收穫。一天,一位先生來到我們的住處。他說:“德肋撒嬤嬤,一個有八個孩子的家庭已經斷炊好幾天了,請幫幫他們。”聽了他的話,我馬上給這個家庭送去了一些大米。孩子們看到大米眼睛都睜得大大的,眼睛裡還閃著興奮的光。我不知道你們是否見過飢餓的人的眼睛,但是我太熟悉這些眼睛了。當那位母親接過大米後,立即把它分成兩份,然後就出去了。當她回來後,我問她:“你去了哪裡?做什麼去了呢?”她簡單地回答說:“他們也在挨餓。”原來她的鄰居是一個穆斯林家庭,這個家庭也正在受著飢餓的煎熬。所以她把我送給她的米分了一半出去。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我。但我再沒有給那個穆斯林家庭送過米。這樣做的原因,是我想讓她們分享相互幫助的快樂和美好。家庭中的孩子們從母親那裡得到快樂,他們和母親共同享受著生活的樂趣,因為他們有母親的愛。你瞧,這就是愛的發源地,愛的源頭出自家庭。
我們都應該為我們這個世界上有這樣的人感到歡樂。我將於15日返回印度,那時我要把這裡的經歷帶回去,把你們的愛帶回到印度去。
我很清楚,在座的各位做不到將家產傾其所有去布施窮人,我們也不需要大家這樣做。我們希望各位,盡你們所能來幫助我們的事業。令我驚喜的是,窮人家忍飢挨餓的孩子雖然過著難挨的日子,但是他們還是一樣歡樂,而且把歡樂帶給他們的父母。對於我們來說,身為人之父母,我們不僅要滿足孩子們生活的必需品,而且還要給予他們極大的愛。
讓我們感謝天主賦予我們這個機會,使我們大家相聚在這裡,是我們共同的語言把我們緊緊地連結一起。我們將共同攜手去幫助全世界的兒童,因為我們的修女已經遍布世界各地。我將用獲得的和平獎獎金為無家可歸的人建立一所救濟院,將愛心從這裡不斷地延伸。我們一定要把和平傳給世人,讓他們理解我們的愛。要讓所有貧窮和貧乏的人都知道這個喜訊,把這個喜訊傳到自己的家中,傳到我們的國家和整個世界。要做到這一點,我們的修女,我們所有的人都要不斷地祈禱。我們用祈禱和天主交流,以此達到相互理解和共識。我相信,我們一定能夠讓全世界都了解慈善會的工作和熱情,並讓我們喚起全世界人民的熱情,共同分擔世界上貧苦人民的疾苦。我感到,這件事在貧困國家中容易做到,但是在西方國家,我們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
我在大街上遇到窮人時,會給他一碗米飯或一片麵包,我有一種滿足感,因為我已經盡了責任,我幫他解除了飢餓。但是對他而言,他是一個無家可歸、被社會的大門所拒絕、被遺棄、遭唾罵、受威脅的人,這樣的貧窮對他來說是傷害最大的,也是我們使他們擺脫貧窮最難做的事情。我們有許多修女在西方國家正在從事這項工作。
請你們為我們祈禱,將我們所開展的事業的喜訊傳到各個地方。我們需要你們這樣做。你們應該在自己的國家裡逐漸了解貧困和貧乏的人,也許我們在座的各位並不為生活發愁,但是如果我們審視一下自己的家庭生活,我們就會發現,有時家人之間相互微笑也是件不容易的事。那么就讓我們從相互微笑來開始我們愛的傳播吧。
所以,讓我們見面時彼此微笑致意。微笑是愛的開端。一旦我們彼此有了愛心,我們就要去做一些事情。請為我們的修女、為我、為我們的修士和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教友們祈禱。為我們全身心地信仰天主交給我們的使命祈禱,為你我共同熱愛天主、侍奉天主、扶助窮困祈禱。如果你們不能和我們共同承擔這個使命,恐怕我們的事業也不能很好地發展下去,但是我並不想看到你們傾家蕩產。我只要你們盡其所能。
前幾天,我從一個癱瘓二十年的病人那裡收到十五美元的捐款。這個人全身能活動的部分只有右手。他唯一的嗜好是吸菸。這個人對我說:“我一星期沒有吸菸,現在我把省下來的錢交給你們。”這樣的貢獻對他來說一定是經歷了非常痛苦的煎熬,但是他為分擔拯救貧困人們的行動是多么壯麗啊。我用這筆錢為那些正在挨餓的窮人們買了麵包,使捐贈者和接受捐贈的人都感到非常快樂。
天主賜給我們每個人的禮物是要我們互相愛戴。我們都可以用天主的禮物做我們能做到的事情。讓我們為了基督施與他人愛心吧。讓我們像他愛我們一樣互相愛戴。讓我們用無私的愛去愛他。讓我們在聖誕節即將到來之際,彼此獻出我們的愛。
讓我們的心中保持對基督的愛,和所有我們接觸過的人共同分享他的愛。傳播到大眾中間的歡欣是實實在在的,因為我們和基督在一起,沒有什麼理由不使我們歡欣鼓舞。基督存在於我們的心中,他就在我們所遇到的窮人中間。基督是我們送給他人的微笑和他人帶給我們的微笑。願我們擁有一個共同的觀點,決不使一個孩子被遺棄;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惡劣環境,我們都要保持微笑。
我永遠不會忘記不久前的一件事。有14位來自美國不同大學的教授來到加爾各答,參觀我們的救濟院。在交談過程中,他們談到了對剛剛參觀過的一家臨終慰藉所的感受。(我們在加爾各答開設了一家臨終慰藉所,從街頭收留過三萬六千人,其中一萬八千人安祥地死在臨終慰藉所里,他們已經回到了天主的家園。)其中有一位教授問我:“德肋撒嬤嬤,請給我留下一句讓我永遠難忘的話。”我對他說:“彼此微笑,保持家庭的和諧氣氛,彼此和睦相處。”
正如我今天所講過的,我上天堂不為別的,我是為了大眾而上天堂,因為大眾淨化了我的心,我所作出的奉獻可以讓我安然地面對天主了。我認為,我們一定要為美好的生活而生活。我們和基督同在,因為他愛我們。我們只要記著天主是愛我們的,我們就會像他愛我們那樣去愛他人。不為大而愛,只為瑣細的愛。從細微的小事中體現博大的愛。我們要以挪威為中心,將愛傳播到整個世界,讓戰爭遠離我們。如此,那些待出生的嬰兒就會歡叫著來到人間。我們把自己變成傳播世界和平的火種,挪威的諾貝爾和平獎將會真正是獻給和平的厚禮。

德雷莎語錄

第一部分
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漠不關心。
第二部分
最美好的一天? 今天
德雷莎修女
最簡單的事? 犯錯
最大的阻礙? 害怕
最嚴重的錯誤? 自暴自棄
萬惡的根源? 自私
最好的休閒活動? 工作
最沈重的挫敗? 灰心
最好的老師? 兒童
最優先的需要? 溝通
最令人快樂的事? 幫助別人
人生最大的謎? 死亡
人最大的缺點? 壞脾氣
最危險的人物? 說謊者
最低劣的感覺? 怨恨
最寶貴的禮物? 寬恕
最不可或缺的? 家庭
最短的捷徑? 直路
最使人愉悅的感覺? 內心的平安
最幸福的保單? 微笑
最有效的解決之道? 樂觀
最大的滿足? 完成該做的事情
全世界最強大的力量? 父母
最大的喜樂之一? 擁有真正的朋友-知道有人與你同在,即便他們不一定能幫你解決問題
世界上最美麗的? 愛
第三部分
《活著就是愛》德蕾莎修女
在德蕾莎修女房間掛著一塊木板,上面刻著這樣一些話:
★ 人們不講道理、思想謬誤、自我中心,不管怎樣,還是愛他們;
★ 如果你做善事,人們說你自私自利、別有用心,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 如果你成功以後,身邊儘是假的朋友和真的敵人,不管怎樣,還是要成功;
★ 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會被遺忘,不管怎樣,還是要做善事;
★ 誠實與坦率使你容易受到欺騙和傷害,不管怎樣,還是要誠實與坦率;
★ 你耗費數年所建設的可能毀於一旦,不管怎樣,還是要建設;
★ 人們確實需要幫助,然而如果你幫助他們,卻可能遭到攻擊,不管怎樣,還是要幫助;
★ 將你所擁有最好的東西獻給世界,可能永遠都不夠,不管怎樣,還是要將最好的東西付出!
第四部分
我不但要歸主,而且要尊行-我要參與事奉。
我不但要信仰,而且要實踐-我要身體力行。
我不但要寬恕,而且要愛人-我要忘卻得失。
我不但要言傳,而且要身教-我要感化眾人。
我不但要關懷,而且要挽救-我要助人為樂。
我不但要夢想,而且要實幹-我要廣施善行。
我不但要施予,而且要效力-我要服務終生。
最後的祈禱:
主! 使我成為你和平的使者:
那裡有仇恨,讓我去廣施友愛,
那裡有侮辱,讓我去散播寬赦;
讓我把信心給疑慮的人,
把希望給沮喪的人;
讓我成為驅逐黑暗的光明, 化除痛苦的喜樂。
主! 求你教我:
寧安慰人,不圖人安慰;
寧了解人,不求人了解;
寧愛人, 不計人愛!
使我深信:
給與了才有收穫,
原諒了才蒙寬赦,
犧牲到死才得永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