煩惱(詞語)

煩惱(詞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煩惱,指令人不順心或不暢快的人或事;也可以是一個形容詞,指不順心不暢快,煩悶苦惱。語出《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笞眾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煩惱
  • 反義詞:安寧、愜意、愉快
  • 同義詞:煩悶、苦悶、憂愁
  • 拼音:fán nǎo
  • 注音:ㄈㄢˊ ㄣㄠˇ
詞目,拼音,基本解釋,辭彙出處與詳解,基本含義,解除方法,解釋,敞開心扉,修行,佛教概念,內涵,分類,

詞目

煩惱

拼音

fánnǎo

基本解釋

1.[bevexed;beworried;beannoyed;beirritated]:煩悶苦惱
自尋煩惱
2.[bother;disturb]:煩擾
那伙鳥男女來煩惱南旺營——《蕩寇志》

辭彙出處與詳解

1、佛教語。謂迷惑不覺。包括貪、嗔、痴等根本煩惱以及隨煩惱。能擾亂身心,引生諸苦,為輪迴之因。見《唯識論》卷六。
①《百喻經五人買婢共使作喻》:“五陰亦爾,煩惱因緣合成此身。而此五陰,恆以生老病死無量苦惱搒笞眾生。”
②南朝梁武帝《淨業賦》:“抱惑而生,與之偕老;隨逐無明,莫非煩惱。”
③《壇經般若品》:“凡夫即佛,煩惱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後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④明劉元卿《賢奕編仙釋道無明晦》:“實性在凡不減,在聖不增;住煩惱而不亂,居禪定而不寂。性相如如,名之為道。”
2.憂愁苦悶。
①唐孟浩然《宿天台桐柏觀》詩:“願言解纓紱,從此去煩惱。”
②宋歐陽修《蝶戀花》詞之一:“酒入橫波,困不禁煩惱。”
③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五四回:“玄德自沒了甘夫人,晝夜煩惱。”
④明高明《琵琶記書館悲逢》:“你為我受煩惱,你為我受劬勞。”
⑤聞一多《紅燭時間底教訓》:“昨日的煩惱去了,今日底還沒來呢。”
3.擔心;掛慮。
①《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只因這箇人身上,我只替押司娘和小孫押司煩惱!”
②碧野《沒有花的春天》第二章:“老地主還是在煩惱著怎樣來祭塔的那一回事。”
4.猶打擾。
《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媒婆道:‘押司娘煩惱!外日不知,不曾送得香紙來,莫怪則箇!’”

基本含義

梵語Klesa的意譯。據《大智度論》卷七解釋:“煩惱者,能令心煩能作惱故,名為煩惱。”唐窺基《成唯識論述記》卷一解釋:“煩是擾義,惱是亂義;擾亂有情(眾生),故名煩惱。”經上關於“煩惱”的分類、解說很多,如根本煩惱、隨煩惱、分別煩惱、俱生煩惱等。最主要的煩惱,即貪、嗔、痴“三毒”。南朝梁寶志《大乘贊》認為:“但無一切希求,煩惱自然消落。”後因以泛指憂愁苦悶,心緒不寧。如《京本通俗小說志誠張主管》:“我恁地一個人,許多房奩,卻嫁一個白須老兒,好不生煩惱!”又如聞一多《紅燭時間底教訓》詩:“昨日的煩惱去了,今日的還沒來呢!”
佛門云:煩惱輕,智慧長。斷了分別、執著的樣子是:煩惱輕、智慧長。最明顯的是,聽經有悟處、讀經能通達義理。一門深入,長時熏修,是為了斷煩惱;煩惱沒有了,清淨心就會現前,根本智就現前。戒能斷煩惱,定能斷煩惱,慧能轉煩惱為菩提。讚嘆比毀謗傷害人還要厲害,毀謗會叫人生煩惱,讚嘆同樣也叫人生煩惱。大家對他一讚嘆,他就不知道天高地厚,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貢高我慢統統生起來了,他的道行不能再前進,只有往後退。八萬四千法門,每一個法門都是修一心不亂;功夫就是在伏煩惱、斷煩惱、開智慧。學佛,要從“放下”開始。先放下見思煩惱,再放下塵沙煩惱,最後放下根本無明。我們在境界裡面,才起一念分別執著,那就叫迷,那就叫做無明。無明繼續不斷往下發展,那就變成見思煩惱,那就得造業受報。心一天比一天煩惱,就是業障增加;心一天比一天清淨,就是業障消除的現象。淨土容易成就,在於“帶業往生”,不需要斷見思煩惱;八萬四千法門只有這個法門是帶業往生。煩惱障是七情五欲、人我是非、貪嗔痴慢。見思煩惱通常歸納為兩大類:一類是見惑,一類是思惑。見惑包括身見、邊見、見取見、戒取見、邪見。思惑包括慳貪、嗔恚、愚痴、傲慢、對於聖教的懷疑。對於聖教的懷疑,就是對於佛法所講的理論方法懷疑;對聖教懷疑是很大的障礙,它是根本煩惱“貪嗔痴慢疑”裡面的一個。
煩惱的來由也有很多方面,它可能是因為自己想做好的一件事沒有做好,所以煩惱;也可能是是感情上遇到挫折,導致腦子好亂,自然煩惱就來了;也可能是家庭原因,家人有點嘮叨,東說西說,有些說的比較難聽,又不能頂嘴,不知道怎么辦而煩惱,還有很多原因。
煩惱會使人感到心煩意亂,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效率,要試著解決這些煩惱。
煩惱是因為有些事沒辦法解決,又擔心有不好的事情,心煩意亂心事重重就會生出煩惱。有時自己一人解決不了的事情,又須要別人幫助時也會煩惱,遇到不順心的事時也會煩惱。所以只有靜下心來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真相,才能讓心裡不會那么多煩惱。只要不是一下子就要解決的事,就等等再說,事情可能以解決,煩惱也就沒有了。
影響
樂觀、開朗、積極、進取、沉穩、平靜、寬容等等,相當於情商高、性格好。如果我們內心經常感到焦躁不安、積鬱不歡、疑神疑鬼、情緒失控、行動混亂,或者自私、虛榮、患得患失、勾心鬥角、憤世嫉俗、玩世不恭等,心理就不健康,也即是說,負面的情緒和不好的心態是心理方面的疾病。

解除方法

解釋

煩惱不是一種折磨,僅僅是一種打擾。
打擾是由生活延及心,而折磨是由心延及命運。
與深沉的命運相比,煩惱不過是陌上的風沙,一股子一股子地刮來,有時會眯了眼,有時會亂了心,但都是一些瑣碎的疼,不合時宜的亂,以及揮之難去的擾。
也像是轟隆隆的悶雷。雷聲未必嚇人,只是,心的小小世界裡,一陣雨驟風狂過後,滿地泥淖,唯此,最叫人難以招架。
連煩惱都扛不住的人,一定是沒有經過命運歷練的人。命運在劫難中轉折,也在劫難中跌宕生姿。一個經歷了命運大起大落大榮大辱的人,若依然能從容看世界,這樣的人,遇煩惱只會拈花一笑。
因為煩惱實在算不上劫難。一個人,若是扛不住煩惱,才更像是人生的一場劫難。
在生命的旅途上,煩惱不過是一個個過客。過客的意思是,你可遇見千人,猙獰也好,兇惡也罷,它侵入你,卻不占有你,只影響你的心情指數,卻不左右你的人生軌跡。也許,會讓你迷惘一陣子,糾結一陣子,甚至噁心一陣子,然後,化風,化水,化煙雲,四散了去。
最終,過盡千帆,滄海無痕。
人活一輩子,誰都會遇上煩惱。佛普度眾生,佛也有自己的煩惱。一個人的強大,其實就是從煩惱中拔腿的能力。跟煩惱纏鬥一輩子,最終發現,你卓然挺立的地方,恰恰是煩惱地,而不是溫柔鄉。
所以,煩惱來的時候,不要怨,也無須煩。它擾亂你,也成全你。煩惱更像是每個人的影子,有時候瞭然全無,是因為心沐浴在了陽光里,而有時候痛苦,也只是因為,你的影子,疊合在了他人的影子裡,剝離不出來。
了斷一段煩惱,可快刀斬亂麻,卻也難免如抽刀斷水。煩惱綿延,有時是它難纏,有時是你不放,有時是少一點了的智慧,有時是缺一些斷的機緣。
距離,可以了結最難纏的煩惱。因為,再堅硬的煩惱,也有熬不過的時光。當一個煩惱人,稀里糊塗地輕鬆和逍遙了,一定是時光暗度陳倉,幫助了他。
當然了,空間上的距離也最是奇妙。隔著遠遠的距離看煩惱,煩惱什麼都不是。有時候,看似煩惱糾纏著我們不離不棄,實則我們纏著煩惱沒完沒了。當我們遠離了煩惱,不是煩惱沒了,而是心的空間一下子變大了,盛下了更多美好的東西。
此時愉悅,是因為終於遇到了從前的自己。
每一片煩惱的影子裡,都會站著一個他人。追根溯源,你煩的是這個人,惱的是與之有關的事。最頑固的煩惱是,後來,這個人也遁去了,沒了蹤影,還要跟自己過不去,纏鬥個不休。這樣的煩惱最是無藥可治。
這時候,不妨分解出另一個自己來,嘲笑一番,辱罵一番,與心生魔障的這個自己決裂。有些煩惱,需要我們痛快淋漓地決鬥一次,完敗另一個自己。
有煩惱,說明生活想欺負你了。或許,它是怕你被沒有波瀾的日子寵壞吧。其實,有時候,不妨就任它來欺負一番。
又能怎地?

敞開心扉

仔細體味一下我們的現實生活,其實原來是有許多快樂的理由,但我們經常因一些錯誤的觀點和看法,過於幻想和挑剔,而不能愉快地度過每一天,甚至拋棄了生活中的樂趣。環顧我們的周圍,總是有一些人對一切事物漠不關心,整日鬱鬱寡歡,如同世界末日來臨。“不想”,“不感興趣”是他們對每件事的回應。又聽到太多的人說:這個世界容不下我,領導、同事、朋友乃至親人都不了解我——又煩又沒勁!
生活到底是沉重的?還是輕鬆的?這全依賴於我們怎么去看待它。生活中會遇到各種煩惱,如果你擺脫不了它,那它就會如影隨形地伴隨在你左右,生活就成了一副重重的擔子。“一覺醒來又是新的一天,太陽不是每日都照常升起嗎?”放下煩惱和憂愁,生活原來可以如此簡單。
放下煩惱,實際上就是找到適合自己排解壓抑,釋放身心的方式。
比如練習微笑,不是機械地挪動你的面部表情,而是努力改變你的心態,調節你的心情。學會平靜地接受現實,學會對自己說聲順其自然,學會坦然地面對厄運,學會積極地看待人生,學會凡事都往好處想。這樣,陽光就會流進心裡來,驅走恐懼,驅走黑暗,驅走所有的陰霾。

修行

修行,又叫禪修,巴利語叫bhàvanà。bhàvanà是什麼意思呢?是培育!培育什麼呢?培育戒、定、慧!戒是指道德、品行。定是指心的平靜。慧,是智慧。大家認為道德品行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道德敗壞,還是喜歡品德高尚呢?內心的平靜是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煩躁,還是喜歡心平靜呢?有智慧好還是不好啊?大家喜歡智慧,還是喜歡愚痴呢?
佛陀教導我們需要培育的就是這三樣:
第一、修戒——完善道德品行;
第二、修定——致力於內心平靜;
第三、修慧——培育智慧。
這三種方法是一種次第的關係,即循序漸進的關係。先要完善自己的品德;有了品德,就應嘗試讓自己的心平靜;內心平靜了,應進一步提升智慧。
所以,不要認為修行就是枯坐蒲團、不吃人間煙火。所謂的修行,不外乎修習戒、定、慧,培育品德、平靜、智慧。
煩惱根深蒂固,想要斷除煩惱不是說想斷就斷、輕而易舉的,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煩惱由粗到細分三個層次,而修行也是由低到高分三個階段。修行的三個階段分別可以去除三個層次的煩惱,即:
1.通過持戒去除違犯性煩惱;
2.通過修定去除困擾性煩惱;
3.通過修慧去除潛伏性煩惱。
一、想要去除違犯性煩惱,必須持戒,培育道德品行。道德品行很重要。道德品行雖然不能防範一個人的心,但能規範一個人的行為:有些事情不可以做,就不去做;有些事情可以做,就應該去做。
道德品行,佛教稱為戒。許多人將“戒”片面地理解為消極的禁戒,認為有了戒就不自由了,這個不能做,那個也不能做。然而,“戒”的巴利語為s?la,含有行為、習慣、品質、本性、自然等意思,通常也指道德規範、好品德、良善的行為、佛教的行為準則等。是從“戒”的原意來看,它是主動地培育好的行為習慣,養成良善的品德、素養。一個人只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就不會去做損人利己,甚至是傷天害理、損人不利己的事情。有道德、有戒行的人,就不會做對他人會帶來傷害、對自己會受到良心譴責的事情。
例如:出於對生命的尊重,我們不應該殺生。任何有生命的東西都貪生怕死;自己不喜歡被人傷害、被人殺害,為什麼要對其他的眾生施暴、要殺害別人呢?正是因為自己不希望受傷害、被殺害,所以不應該傷害、殺害其他眾生。這是對生命最基本的尊重!
自己不希望所擁有的財物被偷、被搶,所以不應該去偷、去搶、去占有別人的財物。自己希望有個幸福的家庭,維持家庭的和諧,夫妻和睦相處,所以不應該在外面亂搞男女關係,拈花惹草、紅杏出牆。自己不喜歡被別人欺騙,希望自己所講的事情被別人相信,所以要言而有信、言行一致,不應當說假話、騙人的話。
總之,當一個人想要完善自己、提升自己,首先要有德行。有了品德、戒行,就不會在言行上做出傷害他人、危害社會的行為,就不會成為違犯性煩惱的奴隸。通過持戒、培育品德,可以去除違犯性的煩惱。
二、想要去除困擾性煩惱,去除內心的煩亂,就應該修定。定是什麼意思呢?定就是內心的平靜。佛陀曾教導我們很多讓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業處”,即心工作的地方,讓心通過專注於單一的目標來達到內心的平靜。
為什麼讓心專注於單一的目標就能夠達到內心的平靜呢?
舉個例子來說:假如一個人沒有工作,他就可能遊手好閒,甚至到處惹事生非。如果幫他找一份工作,讓他安下心來上班;只要他有工作做了,就不會無所事事、不務正業了。我們的心也是這樣,如果沒有一個好的引導方向,它就會隨順著自己的喜好,追逐欲樂、飄浮不定。讓它專注於一個特定的目標,它就能夠逐漸平靜下來。這就是培育定力的原理。佛教是從事心靈工作的,教我們如何引導這顆心、善用這顆心,讓它朝好的方向、善的方向發展。
在這裡,我想教大家兩種修定的方法,讓我們的心專注於特定的目標來培育平靜。
第一種方法叫入出息念,即通過專注呼吸來培育定力。當你回到家之後,可以抽一個時間段,半個小時、四十五分鐘或者一個小時都可以。在這個時間段里,不要看電視,不要開電腦,把手機、電話都關掉,找個安靜的地方,例如自己的房間、書房坐下來。找一個舒適的坐墊坐著,墊大約高四指,或者更高一點,把臀部墊高一點,這樣的話可以保持身體重心的平衡,而且容易坐得久。然後保持上身正直,不要彎腰、駝背,也不要繃得太直,要自然地平直。
輕輕地閉上眼睛,然後全身放鬆,讓身體處於輕鬆、自然、舒服、適合禪修的狀態。這個時候,應當暫時放下公司的事務,暫時放下生活的煩擾,暫時放下家庭的瑣事,把妄念紛飛的心收回來,不要追憶過去,也不要計畫未來,把所有跟禪修無關的東西、外緣都先放下,決意回到當下,回到這一刻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當身心都處於自然、輕鬆、舒適的狀態之後,再把心念確立在鼻頭、人中或嘴唇上方這一帶區域,嘗試去覺知自己的呼吸。
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不要注意呼吸的柔軟、細滑、輕盈、流動、熱、冷、推動等感覺,也不要用眼睛去“看”呼吸,只是讓心覺知進出於鼻端、人中這一帶區域的呼吸就行了。
覺知呼吸其實是很簡單、很單純的一件事情。為什麼呢?因為我們無時無刻都在呼吸,呼吸無時無刻都在,只是我們一直都忽略它而已。要覺知呼吸,無須造作,無須刻意,只須嘗試去知道、去關心一直都在這裡的呼吸就行了。
這是通過專注呼吸來使內心平靜的方法,叫做入出息念。只要你能經常學習關注你的呼吸,你將會發現:你的情緒更容易控制了,你的內心更容易平靜了。
接著再為大家簡單地講一講散播慈愛的方法。什麼叫做散播慈愛呢?就是學會祝福他人,祝願他人開心、快樂。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閉上眼睛,先祝福自己,希望自己開心,希望自己快樂,要用心感受自己真正地開心、真正地快樂。如果感受自己的快樂有點困難,那可以回想自己過去曾經做過的一件令你很開心的事情,例如幫助他人、樂善好施等,然後感受當時的快樂,並把這種快樂維持下去。
這樣做大概幾分鐘之後,再選一位你很恭敬、很尊重的人作為散播慈愛的對象,例如你的老師、對你有恩的人等,但必須是同性,異性是不適合的。將你的祝福發出去,用心去祝願這位善人快樂、幸福,用心去感受對方真的很快樂、很幸福!可以將慈愛散播出去後,就這樣儘可能持續地維持下去。
能夠對恭敬的人散播慈愛後,可以繼續祝福其他恭敬的人,然後祝福你的家人,祝福你的朋友,祝福公司的同事,祝福所有的人,包括認識的人、不認識的人,乃至一切有生命的眾生。這就是慈愛!
在散播慈愛的時候,你的心必定是快樂的、喜悅的、平靜的、柔軟的、寬廣的。她可以很有效地消除煩躁、不安、憂愁、怨恨、不滿等情緒。要經常地學習散播慈愛,經常地學會祝福他人。當你擁有了慈愛,當慈愛成為你內心的素質之後,你將會發現:不但你的心情改變了,你的性格改變了,連你身邊的人、周圍的世界也都改變了!
無論是覺知呼吸,還是散播慈愛都不難做到,大家都應該嘗試去做。不僅在特定的時間段可以練習,在平時有空時也可以練習。例如回到公司後,如果離上班的時間還早,可以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閉上眼睛,先放鬆一下身心,接著覺知自己的呼吸……還有其他很多種業處,雖然專注的目標有所不同,但方法都大同小異,在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想要去除潛伏性煩惱,根除內心的煩惱,就應該修慧、培育智慧。唯有通過智慧,才能把煩惱連根拔除。
這裡所說的智慧,並不是指腦瓜轉得快,理解能力強,記憶力好;也不是指在商場、官場、戰場能打敗對手,青雲直上。這些能力只能叫才華或聰明,不是佛教所說的智慧。佛教所指的智慧,是能夠了知人生真相、洞察世間本質的智慧。
我們需要用智慧來了解這副的身心,了解到我們的身心無外乎是由眼、耳、鼻、舌、身和意所構成。眼、耳、鼻、舌、身稱為五根,即五種感官,它們構成了這個肉體之身(色身)。意呢,有六種,即六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和意識。這六識分別認知六種對象: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和各種現象(法所緣)。眼識能見到顏色,耳朵能聽到聲音,鼻子能聞到氣味,舌頭能嘗到味道,身體能碰觸到觸覺,意識能思維各種現象。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這六種對象的互動。
當我們看到美麗的東西、聽到好聽的聲音、吃到好吃的食物等等時,很容易生起貪心,想要追求這些東西。當心接觸到不喜歡的對象時,心會排斥、抗拒,很容易生起嗔心。由於不了解外境的本質,這叫做痴。貪嗔痴都是不善心,亦即是煩惱。
我們應當用這樣的方法來了解身心是如何構成的?它們是如何運作的?在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善心,什麼情況下生起的是不善心?應當如何培育善心,如何避免不善心?
了解身心之後,還必須進一步追查造成身心之因、生命之因。有果必有因。生命作為一種結果,必定有其因的。為什麼會有生命呢?因為有煩惱,有貪愛、有追求,想要這東西、想要那東西,於是會採取行動。這些行為表現在道德上稱為善業或不善業。當這些善業或不善業遇到因緣成熟的時候,就必然會帶來相應的果報。我們的這副身心、每天所遭遇的境遇,就是自己行為的結果。亦即是說,命運的好壞是靠我們自己創造的,我們是自己行為的承擔者。同時,我們也必須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了知身心與身心之因後,還必須觀照它們都是無常、苦、無我的。包括身心在內的世間所有現象都不是永恆的,一切都在剎那剎那地生滅變易著,這稱為“無常”。萬物都在遭受生滅的逼迫,所以是“苦”。因為無常、苦,其中根本不可能有一個所謂的“自我”、“靈魂”、“實體”、“本體”存在,這稱為“無我”。
如此用無常、苦、無我的智慧來觀照一切的世間,包括自己的身心,他人的身心,一切都是無常、苦、無我的。通過觀智如此透徹地觀照,當他的智慧成熟時,就可以斷除煩惱、解脫一切苦。
因此,通過持戒,能去除第一種最粗層次的違犯性煩惱。通過修定,能進一步去除第二種困擾性煩惱。通過修慧,能徹底去除第三種潛伏性煩惱。所有的煩惱,皆可以通過培育戒、定、慧來解決、斷除。
修學佛教的目標是為了斷除煩惱,斷除煩惱的方法不外乎戒定慧三學。

佛教概念

內涵

煩惱,在一般人的觀念中,通常是指內心的煩悶苦惱或焦慮不安。不過,在佛教中包含的範圍要大得多,它不單指煩躁、苦悶、焦慮,還包括貪婪、執著、自私、傲慢、虛榮、妒忌、吝嗇、錯誤的見解、懷疑、猜忌、生氣、憤怒、憎恨、殘酷、反感、愚昧、無知、麻木、散亂等等。用通俗話來講,就是負面情緒、不好的心理狀態。

分類

根據佛教,我們所謂的世間不外乎兩大類:一類是自己的身心,一類是外境。自己的身心是什麼呢?是指眼、耳、鼻、舌、身和意(心識)。眼睛所看的是顏色、光等。耳所聽的是聲音;鼻所嗅的是氣味;舌所嘗的是味道;身體所碰觸的是觸覺,如軟的、硬的、滑的、粗的、輕的、重的、冷的、暖的,還有痛、癢等。意所思維的是各種各樣的現象。
修學佛教的最根本目標就是要去除這些。如果一種方法不能斷除煩惱,那就不是佛陀的教導!佛陀不是叫你去求長生不老,不是叫你去求升天成仙,也不是叫你去求財、求名、求利、求官、求子、求對象、求升學、求保佑、求平安……不是這些,這些都不是佛教!
佛陀教導我們要真正認識自己的身心,去除自己的煩惱,這才是佛教!如果只是為了求這個求那個,那么我們又何苦要出家呢,何苦要修行呢?真正的佛教不是叫大家有所求,有所求本身就是一種煩惱。佛陀是教導我們斷除煩惱,包括斷除有所求的心。
或許有些人會這樣說:“我為什麼要學佛呢?我為什麼要修行呢?你們佛教說人生是苦,有生老病死苦,但我就覺得很快樂。我還年青,沒必要把自己想像得很老;我還健康,沒必要無病裝病;死亡對我來說也還很遙遠,所以我認為沒必要學佛。即使想學,也等我老的時候再打算。”
是的,生老病死苦對於有些人來說確實沒有很深刻的體驗。然而,生老病死苦是現實人生的現象,它們只是結果,並不是原因。佛陀教導我們修行並不是從結果著手,而是從因下手。如果“平時不燒香,臨急抱佛腳”是沒有用的。就好像一個人平時不注意身心健康,花天酒地、暴食暴飲、生活紊亂,等到身罹絕症時才臨渴掘井已經太遲了。一個社會不推廣衛生保健,只知道建造醫院、診所;一個國家不提倡民風、道德,只知道設立警察、監獄,都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同樣的,人生是現實,苦是結果,而導致苦的原因是煩惱,煩惱才是元兇。要解決人生的根本問題,要脫離諸苦,唯有從煩惱下手。斷除煩惱才是佛教修行的目標。只要一個人有病,就有治病的必要。只要一個人有煩惱,就有修行的必要。
佛教的下手之處就是煩惱。如果一個人沒有煩惱,他就沒必要學佛,也沒必要修行。佛教對他完全沒有意義。就好像我身體很健康的話,就無須看醫生,無須吃藥。但是,正因為人有煩惱,有各種各樣負面的心理、不良的心態,容易緊張,容易焦慮,容易執著,容易斤斤計較,容易患得患失,內心充滿了自私、虛榮、苦惱等等,這些煩惱給我們帶來了許多的痛苦。如果想要獲得內心的平靜,獲得真正的快樂,就要想辦法去除這些煩惱。
想要去除煩惱,必須先了解煩惱,以及煩惱產生的原因,這樣才好對症下藥。雖然煩惱多種多樣,但都可以歸結為貪、嗔、痴三大類。
什麼是貪?貪就是指想得到東西,心黏著對象。
什麼是嗔?嗔就是心厭惡對象,不喜歡、討厭、反感。從憤怒、兇狠、殘酷,到憂鬱、煩躁,都屬於嗔。
什麼是痴?痴是心對目標的愚昧、盲目、無知。
離開了眼、耳、鼻、舌、身和意,離開了顏色、聲音、氣味、味道、觸覺,以及所想的東西,就無所謂的身心,無所謂的外境,也無所謂的世界。
生活在這個世界,不外乎是自己的身心和外界的互動。眼睛看到好看的、美麗的東西,會產生愉悅的感受,認為對象是好的、是美的,接著會喜歡、愛著。若這種喜歡的心理進一步加強,會產生想要得到、擁有對方的心理。這種心理就是貪。
同樣的,當我們聽到悅耳的音樂、別人的讚美,聞到清香、吃到美味的食物、觸摸到異性細滑的皮膚等等時,貪慾很容易就生起。
當一個人見到不喜歡的東西,聽到難聽的聲音,聞到很臭的氣味,吃到難吃的食物,或者天氣酷熱難耐的時候,就會產生厭惡的感受(苦受),認為對象是不好的、是壞的,內心會排斥、反感。若這種排斥的心理進一步加強,就會生氣、惱怒,甚至會想要以粗暴的方式來對待,這種心理就是嗔。
然而,無論貪也好,嗔也好,都包含了痴。痴就是無知、不了解,不了解事物、身心、世間的真相。因為有痴,貪、嗔才會產生。
總之,貪婪、追求、執著、痴迷,還有邪見、傲慢、虛榮等,都是屬於貪。發脾氣、煩躁、妒忌、焦慮、憎恨等,都屬於嗔;麻木、愚蠢、無知、恍惚等,屬於痴。所有的煩惱都可歸類為貪、嗔、痴。
貪、嗔、痴三種煩惱,佛教稱為三不善根,即一切煩惱的根本。
所謂的煩惱,其實都是基於內心和外境這兩方面的關係產生的。光有心而無外境,煩惱不會產生;光有外境而無心,煩惱仍然不會產生。這是一對的關係:內心與外境的關係。貪嗔痴三種煩惱簡單來說都是這一對的關係:
當心黏著外境,喜歡對象,想擁有、占有對象時,叫做貪。
當心不喜歡外境、排斥對象時,叫做嗔。
因為不了解外境的本質,認為對象是好的,是可以得到快樂的,是可以滿足自己的,這叫做痴。
當我們明白了這一層關係:見到好的就想得到,見到不好的就想排斥……煩惱就這樣產生了。
煩惱又可依其表現的輕重程度分為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面叫做違犯性煩惱。違犯性的煩惱是一個人不良心理已經表現在他的行為上了。比如一個人暴怒到要殺人或者殺生;由於貪心而去偷別人的財物,去搶劫;打架,罵人、騙人、搬弄是非;為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打壓別人;沉迷於追求異性、玩弄感情、吃喝嫖賭。心裡的煩惱已經顯露在身體的行為、語言上,稱為違犯性煩惱。這種煩惱是最粗的煩惱,已經在燃燒人的身心了。
第二個層面叫困擾性煩惱,即一個人的煩惱只浮現在心裡,還沒表露出來,還沒有付諸行動。這包括貪婪、執著、傲慢、自負、憎惡、煩躁、散亂、沮喪、麻木等。例如你很討厭一個人,恨死他,但既沒有採取行動,也沒有說出來,只是在內心憎恨、厭惡他。又如你感到很焦慮、煩躁不安,但還不至於做出衝動的事情來。雖然在語言和行為上並沒有表露出來,但內心已經被不良的心理、不好的情緒所占據,這叫做困擾性煩惱。
第三個層面叫潛伏性煩惱。潛伏性的煩惱是指沒有表露於行動、語言和內心的煩惱。也即是說,沒有煩惱,但並不等於說已經完全沒有煩惱了,它們只是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例如:當大家在做一件好事、善事時,生起的心稱為善心。生起善心、做善事時可能不會感到煩躁,沒有煩惱,但是只要遇到適合的條件,煩惱立刻就跑出來了。譬如大家很歡喜地坐在這裡聽佛法開示,暫時將工作放在一邊,沒有煩惱;但聽完之後,一回到辦公檯,看到一大堆還沒有完成的檔案,立刻又心煩了,是不是?有些修行人可以靜止不動地坐在那裡入定好幾個小時,甚至幾天幾夜,他的心很快樂地安住在定中。在他入定的期間,入定多長久就享受多長久的禪定快樂,完全沒有雜念,更不用說煩惱了。但是當他出定後,當他看到了漂亮的東西、聽到悅耳的聲音、吃到美味的食物等等,內心難免會產生貪愛,這證明他的煩惱還沒有完全被斷除,只是在定中被定力鎮伏住而已。就好像草一樣,到了冬天,所有的草都死了,乾枯了;但只要根還在,一到春天,它又開始發芽了。又好像拔草一樣,只把草拔出來,但根沒有被拔掉,有機會它還是會生長出來。煩惱只要沒有被連根拔除,它就以潛伏性的狀態存在著,叫做潛伏性煩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