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界保衛戰

黃洋界保衛戰

“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這是毛澤東在《西江月·井岡山》詞中描寫黃洋界保衛戰情景的詩句。 黃洋界保衛戰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保衛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一次戰鬥。黃洋界位於井岡山北面,海拔1300多米,雄峰聳立,陡不可攀,是井岡山的險要哨口之一。

基本介紹

事件回顧,戰鬥經過,戰役意義,主席題詩,紀念碑,

事件回顧

1928年7月,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主力在湘南行動受挫後轉移到桂東。紅4軍前委書記毛澤東率領第31團第3營由井岡山赴桂東接應主力,第32團和第31團第1營留守井岡山。
黃洋界保衛戰
8月中旬,國民黨湘軍和贛軍共5個團,準備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進行第2次“會剿”。紅4軍第31團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等得悉敵人即將進攻的情況,根據毛澤東堅守井岡山的指示,在赤衛隊和人民民眾的支援下,組織部隊利用山險,設定竹釘,構築工事,進行作戰準備,等待主力回師,共同粉碎國民黨軍的“會剿”。
8月下旬,國民黨軍趁紅4軍主力在湘南欲歸未歸之際,對井岡山根據地發起第2次“會剿”。
30日晨,湘軍第8軍2個團由酃縣(今炎陵)出發,在贛軍一部的策應下,向井岡山黃洋界哨口發起進攻。
黃洋界位於井岡山主峰北面,扼山險要道,為井岡山五大哨口之一。紅軍第31團第1營2個連憑險據守,連續打退湘軍多次猛烈攻擊。
30日下午,正當湘軍重新組織進攻時,紅軍以僅有的1門剛修復的迫擊炮,轟擊其在源頭的後續部隊。湘軍誤以為紅4軍主力回山,懼怕被殲,當夜撤回酃縣。贛軍聞訊後,亦停止策應湘軍的行動。
黃洋界戰鬥的勝利,為紅4軍主力回師井岡山,打破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2次“會剿”創造了條件。黃洋界保衛戰時,毛澤東正在向井岡山回軍途中。這次戰鬥並非毛澤東直接指揮的。
毛澤東率部下下井岡山後,於1928年8月23日在桂東朱德陳毅所率隊伍會合,並於1928年9月上旬回到位於井岡山南麓的黃坳。

戰鬥經過

1928年8月下旬,毛澤東率領三十一團三營到湘南迎還紅軍大隊。朱雲卿帶領三十一團一營和三十二團留守井岡山。湘贛敵軍又以4個團向井岡山進犯。妄圖乘虛摧毀井岡山革命根據地,並迫使我紅軍大隊無法返回。朱雲卿和何挺穎在大井召開有地方負責同志和連以上幹部參加的緊急會議。會上,何挺穎傳達了毛澤東關於堅守井岡山的指示,說明堅守井岡山的重要意義和戰勝敵人的有利條件,提出誓死堅守井岡山,與"大小五井共存亡"的戰鬥口號。接著,朱雲卿介紹了敵情,下達了作戰命令,劃分了作戰任務:一連配置在哨口兩側,為主要防禦方向,負責阻擊源頭方向進犯之敵;三連兩個排配置在北側,負責阻擊茅坪方向進犯之敵,一個排為營預備隊,配置於指揮所附近,特務連為總預備隊;二連留在三灣、汗江、九陂地區繼續游擊,發動民眾,襲擾和牽制敵人。會後,各連分頭作了殲敵準備,地方負責同志組織根據地的赤衛隊、暴動隊和革命民眾積極參戰。人們修工事,背糧食,擔任警戒,並日夜將趕削的竹釘,插滿黃洋界四周,築下一條人民戰爭的"竹釘防線"。
8月30日凌晨,濃霧漫山。8時許,濃霧漸散,敵人開始進攻。因為山路狹窄陡峭,兩側又設定了竹釘,敵人兵力難以展開,只能一個一個往上爬,待他們一個個進入有效射程時,朱雲卿一聲令下,紅軍的各種火器一齊開火,礌石滾木像奔瀉的山洪,從山頂一直滾到山下,敵人躲閃不及,傷亡慘重,丟下大批死屍退了下去。接著四個團的敵人又組織了兩次衝鋒,都被紅軍打得落花流水。下午,敵人孤注一擲,在集中全部火炮向黃洋界轟擊的同時,又一次發起衝擊。在這關鍵時刻,朱雲卿把放在留守處修理的一門迫擊炮調到前沿陣地助戰,一顆炮彈正好擊中敵軍指揮所,當即炸死炸傷十多人,敵團長陳紀良亦受重傷。這時,紅軍陣地上吹響了衝鋒號,各山頭的革命民眾,一邊放起假機關槍(鐵桶里放炮竹),一邊用礌石滾木向敵群砸去。敵指揮官以為是紅軍大隊回來了,當夜倉皇遁逃。朱雲卿率部奮起追擊,邊界各縣地方武裝也紛紛出動,待敵軍逃回茶陵時,沿途又留下數百屍體和傷號。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粉碎了湘贛兩省國民黨軍對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的第二次"會剿",保衛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毛澤東在率領紅軍大隊回師井岡山的途中,聽到了這一勝利訊息,非常高興,欣然揮筆寫下了"黃洋界上炮聲隆,報導敵軍宵遁"的著名詩篇。

戰役意義

戰役勝利地保衛了井岡山戰略基地,為紅四軍主力返回,打破敵人第二次“圍剿”,恢復根據地,創造了條件。

主席題詩

在此前後,毛澤東獲悉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喜訊,詩興驟起,欣然命筆,寫下了具有重要的軍事、政治和歷史意義的史詩《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導敵軍宵遁。
主題關鍵字: 防禦戰鬥
分類: 民主革命戰爭

紀念碑

“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在江西黃洋界哨口,立於1977年。
1928年8月底,敵人乘毛澤東率部前往湘南迎還紅軍大隊,井岡山守山兵力空虛之際,糾集了四個團的兵力,妄圖乘虛而入,一舉攻下黃洋界。當時,我守山軍民只有兩個連的兵力,在當地人民民眾的配合下,憑險抵抗,打退了敵人的進犯,取得了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的偉大勝利。
為了紀念黃洋界保衛戰的偉大勝利,1960年10月,井岡山人民在黃洋界建造了一座紀念碑,木質結構。1965年冬,井岡山管理局在木質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紀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書《西江月 井岡山》;背面是朱德題字“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文革”期間,由於朱德受到批判攻擊,這座碑被炸毀,在碑的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寫的“黃洋界”三個字。
1977年,為恢復歷史本來面目,炸毀了的“火炬亭”,重新豎起了原來的鋼筋水泥紀念碑,同時在豎碑的前面增建了一個橫碑,橫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書的《西江月 井岡山》;背面是朱德手書的“黃洋界”三個大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