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洋界紀念碑

黃洋界紀念碑

為了紀念黃洋界保衛戰的偉大勝利,1960年10月,井岡山人民在黃洋界建造了一座紀念碑,木質結構。1965年冬,井岡山管理局在木質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紀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書《西江月 井岡山》;背面是朱德題字“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九侯岩
  • 地理位置井岡山
  • 紀念黃洋界保衛戰
  • 建於:1960年10月
背景,特徵,由來,迎接奧運,碑下宣誓,相關信息,

背景

黃洋界哨口是井岡山軍事根據地五大哨口(黃洋界哨口、八面山哨口、雙馬石哨口、硃砂沖哨口、桐木嶺哨口)之一,位於井岡山的西北面,海拔1343米。因黃洋界經常濃霧瀰漫,好似汪洋大海一望無垠,故又名:汪洋界。哨口扼守湖南酃縣、江西寧岡上井岡山的要隘。1928年夏,紅軍在這裡修築了三個工事,還在原來一家客棧的遺址上建造了一棟紅軍營房,布兵駐守。
一九二八年八月三十日,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在這裡打響,當時,井岡山上兵力極少。在井岡山下寧岡縣組建僅三個月的紅軍第三十一團,由團長朱雲卿、政委何挺穎指揮退守井岡山,以三十一團一營僅兩個連的兵力,憑藉黃洋界天險之勢與敵決戰。他們在通往黃洋界的兩條小道上,布下了“竹釘陣”、“竹蘺芭障礙”、“滾木擂石”、“布滿竹釘的壕溝”、“石築的射擊掩體”五道防線,與國民黨軍四個團的兵力展開了多次殊死的血戰。戰鬥持續了一整天。當天下午四時,紅軍戰士把以前繳獲的,後來在井岡山紅軍軍械修理廠修理的一門敵軍的迫擊炮,抬到黃洋界上,向敵軍發射了三發炮彈。頭兩發炮彈都啞了,只有第三發炮彈正好在敵軍的指揮所附近爆炸。敵軍原以為紅軍主力已下山,忽見有大炮轟擊,便認定紅軍主力已經返回井岡山,遂嚇得魂飛喪膽,當夜,在雲霧瀰漫之下,全部逃之夭夭,不敢再犯井岡山。十幾天后,毛澤東、朱德率紅軍主力返回井岡山。在得悉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的訊息之後,毛澤東十分高興,於是揮筆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一著名詩篇。

特徵

位於哨口工事山頂,坐東朝西,豎碑高12米,底長4米,寬2.8米,正面鐫刻著朱德的題字:黃洋界保衛戰紀念碑,背面是毛澤東的手書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另一塊橫碑高6.96米,底長10.94米,寬2.6米,正面刻著毛澤東手書《西江月.井岡山》詞,背面是朱德手書黃洋界三個大家。整個建築占地面積47平方米,周圍有水泥地面和護攔,是著名的遊覽點之一。 黃洋界之名,原是當地民成黃氏和客籍移民楊氏兩姓的地界,因地屬萬洋山分支,楊與洋同音,後人便改寫成黃洋界而流傳下來。 站在黃洋界,舉目四望,群山起伏,雲霧瀰漫,白茫茫似汪洋大海,因此人們也叫它汪洋界或望洋界。這裡是觀雲海、看日出、賞寶光的好地方。

由來

為了紀念黃洋界保衛戰的偉大勝利,1960年10月,井岡山人民在黃洋界建造了一座紀念碑,木質結構。1965年冬,井岡山管理局在木質碑的原址上重新修建了一座鋼筋水泥結構的紀念碑,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書《西江月 井岡山》;背面是朱德題字“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文革”期間,由於朱德受到批判攻擊,這座碑被炸毀,在碑的原址上又新建了一座“火炬亭”,上面是林彪寫的“黃洋界”三個字。1977年,為恢復歷史本來面目,炸毀了的“火炬亭”,重新豎起了原來的鋼筋水泥紀念碑,同時在豎碑的前面增建了一個橫碑,橫碑的正面是毛澤東手書的《西江月 井岡山》;背面是朱德手書的“黃洋界”三個大字。
現在這座主碑座西朝東,高12米,底座長4米,寬2.8米,正面鑲刻有朱德同志“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的親筆題字,背面是毛澤東同志的手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1977年改建主碑的同時,增建了一座高7米,底長11米,寬2.6米的橫碑,橫碑的正面鑲刻著毛澤東同志手書的“西江月·井岡山”詩詞,背面為朱德同志手書的“黃洋界”三個燙金大字。
黃洋界上整個紀念建築都鋪設水泥地面和水泥護欄,占地面積近200平方米,是井岡山重要的旅遊景點之一。
題字題字

迎接奧運

2008年5月15日上午8時08分,北京奧運會火炬在江西井岡山黃洋界保衛戰紀念碑前開始傳遞。第一棒火炬手為井岡山市少兒體校教練周和春。

碑下宣誓

在黃洋界紀念碑下,我們再次舉起右手,緊握拳頭,面對鮮紅的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我自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執行黨的決定,嚴守黨的紀律,保守黨的秘密,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隨時準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永不叛黨。”
面對黨旗,高誦誓言,心潮澎湃,不禁回想起18年前的入黨宣誓。
1987年5月7日,我被組織吸收,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7月1日參加學校組織的新黨員入黨宣誓,當時激情難以言表,感到黨旗格外紅,會場格外莊嚴,黨的事業格外神聖。我是71年向黨組織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儘管由於文革錯誤路線的影響,從遞交了第一份入黨申請書到87年入黨,我接受了組織16年的考驗和培養,長期的考驗,絲毫不能減弱我對成為一名真正的共產黨員的追求。至今回憶起這段爭取入黨的歷史,心底仍然感到無限的珍惜和自豪,感到自己曾經和我們的黨一起經受過考驗和磨難,自己的脈搏隨著黨的脈搏一起跳動。16年,我從20歲到36歲,曾在江西生產建設兵團農場務農,在省監獄執行武裝警衛,在瓷廠做石膏模具工人,在生產自動線搞儀表控制,恢復高考後考上大學……。自身的成長伴隨著國家重大事件的演變:文化大革命,知青四個面向,林彪葬身蒙古大沙漠,四人幫的瘋狂與垮台,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大討論,落實政策,恢復高考,改革開放大開國門,國家的命運和發展與我們個人的成長息息相關。文革10年浩劫,黨和國家創傷累累,但是黨的宗旨和目標始終明確地輝映在黨的旗幟上,黨心、民心、軍心不變,在磨難中聚集著能量,這能量在改革開放、振興中華的偉大事業中放射噴發。
18年前我面對黨旗宣誓入黨,當時自己寫的一首詩中有二句是“喜樂傷悲隨國事,不懈追求是黨心”,作為一個共產黨員,個人的喜樂傷悲應該和祖國的命運連繫一起,牢記黨的宗旨和目標,時值當代,就是要認真踐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追求黨心,就是時刻不忘黨的目標和宗旨,以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牢記入黨誓詞,終身為之奮鬥,保持黨員的先進性。
世事沉浮,萬千世界,星移斗轉,滄海橫流,近20年來,站在黨旗下,我目擊世界風雲激盪,東歐巨變,世界共產主義運動遭到挫折;站在黨旗下,我親身經歷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各民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國運昌盛,經濟大發展,“風景這邊獨好”;站在黨旗下,我也深深感悟到,中國共產黨作為執政黨,保證國富民強,就必須時刻不忘黨自身的建設,特別是黨的思想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這也是歷史的經驗和時代的要求,第一個馬列主義政黨前蘇聯共產黨,20萬黨員時領導人民奪取了政權,200萬黨員時領導人民打垮了德國法西斯,2000萬黨員時卻喪失了70多年的政權,這慘痛的教訓有許多經驗值得總結,但其中最關鍵的的就是黨的隊伍和思想已經發生很大變化,許多黨員已經完全丟棄了共產黨員的先進性。
黨的先進性是要通過共產黨員的模範作用來體現,我要牢記黨旗下的宣誓,把入黨誓詞作為自己終身的指南,堅定信念,與時俱進,不畏艱險,勇敢奮鬥,做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
標識牌標識牌

相關信息

關於黃洋界的名字來歷,當地還有一種說法。傳說古時在這裡靠寧岡方向的村莊裡住的是姓黃的當地人;靠井岡山這邊的村莊裡住的是楊姓客家人。為了互不侵犯,兩村的人在中央立了一塊石碑為界,名為“黃楊界”。因為這裡屬萬洋山的分支,又因“洋”和“楊”同音,後來又寫作“黃洋界”。
位於井岡山的西北面,茨坪西北17千米處,海拔1343米,巍峨峻拔,居高臨下,扼居山口,形勢險要,當地民眾稱之為摩天嶺。在這裡放眼四望,群山起伏,層層疊疊;白雲翻騰,雲霧瀰漫,猶如汪洋大海。因此人們也叫它“汪洋界”或“望洋界”。這裡是觀雲海、看日出、賞"寶光"的好地方。當年的哨口工事和上山小路還依稀可見,紅軍營房保存完好。黃洋界上炮聲沉寂,只有豐碑屹立絕頂,晴朗時節,俯視錦繡河山,無限開闊,偶或山雨過後,風雲乍起,雲濤滾滾,蔚為奇觀奇,仿佛重視歷史波瀾壯闊的一幕。因黃洋界經常漫著濃霧,白茫茫的像海一樣,所以又叫汪洋界。黃洋界哨口地勢險要,防守森嚴。
1928年夏天,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在這裡修築了3個工事,工事前面有兩道防線,工事後面山峰上設有瞭望哨。1928年9月又在這裡修造了一所營房,1928年8月底,湘贛兩省敵人以4個團的兵力進攻井岡山,當時守山紅軍不足一營,在團長朱雲卿、黨代表何挺穎、營長陳毅安的指揮下,與井岡山的民眾一起,憑險抵抗,將敵擊潰,保存了井岡山根據地,這就是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為了紀念黃洋界保衛戰的勝利,1965年修造了黃洋界紀念碑,碑上刻著朱德的題字“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紀念碑”。這紀念碑後來被林彪反黨集團炸毀。1977年紀念碑重新恢復,並在碑前豎一橫碑,上面刻著當年毛澤東寫的歌頌黃洋界保衛戰勝利的詩詞。黃洋界作為井岡山的標誌和象徵,毛澤東同志在其詩詞中曾3次提及。毛主席最著名的《西江月》一詞就是為這次偉大光輝戰鬥勝利而寫的。遊人身臨其境,依稀聽到當年隆隆炮聲。
《西江月·井岡山》
山下旌旗在望,
山頭鼓角相聞。
敵軍圍困萬千重,
我自巋然不動。
早已森嚴壁壘,
更加眾志成城。
黃洋界上炮聲隆,
報導敵軍宵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