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光裕事件

黃光裕事件

“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出事”一時之間成為財經界和家電界的最重磅訊息。關於黃光裕“配合調查”、“也已回家”等訊息不一而足。與幾年前因“原罪”被調查的傳言不同的是,這次國美專門就黃光裕“被拘”在第一時間發布聲明,但沒有直接否認黃光裕接受有關部門調查的傳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黃光裕事件
  • 外文名:Partial loss or completely lost
  • 實質:國美電器董事局主席黃光裕出事
  • 地位:財經界和家電界的最重磅訊息
  • 人物:黃光裕
  • 時間:2006年
影響,最大受益者,對A股的影響,

影響

據記者觀察,國美的新聞發言人力圖將黃光裕與國美的經營活動撇開。國美早些時候的聲明也重點突出了國美經營活動一切正常。
到底黃光裕出了什麼事?在調查機構確認之前,外人很難做出準確的評判。不過,公眾很容易將其聯繫到此前的物美董事長張文中和創維董事會主席黃宏生張文中儘管與違法官員無關,但經濟犯罪難辭其咎,黃宏生則是私自挪用上市公司資金而入獄。而日前有媒體稱,黃光裕被調查與其兄黃俊欽掌控的A股上市公司ST金泰股價暴漲背後的操縱股價有關。也有分析人士認為,黃光裕涉嫌洗錢與稅務問題才是事件背後真正原因。一位家電界資深人士表示,“出事很正常,畢竟作為中國首富,其興起之迅速讓人吃驚。”
在事實昭示之前,“中國首富出事了”的訊息,還是著實讓平頭百姓的心理快慰了一陣。這裡面是不是老百姓天生就有“仇富”心理,還是“為富者不仁”導致的惡果,不是筆者要討論的。
投資者更關心黃旗下的上市公司國美電器和中關村會受到哪些影響。招商證券的研究員表示,國美面臨的最大可能風險包括:銀行提高承兌匯票質押比例和供應商擠兌。如果出現上述兩種情況中的任何一種,國美電器都有可能面臨資金鍊斷裂的危險。從報表上看,國美、蘇寧2008年中期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69.83%與66.34%,如果扣除虛擬的商譽資產,國美電器2008年中期期末的資產負債率高達88.84%。
而據某券商了解的情況,國美經營狀況並不樂觀,國美大本營的北京區域銷售收入表現不景氣,租售比上升;供應商對國美拉長賬期很擔憂,有的甚至停止供應一些比較好銷的產品。而家電業內也在傳言,國際家電巨頭三星已經收縮了對國美的供貨。
也有分析認為,國美在行業頂峰期高價收購了大中電器,以及此前的多次大規模收購行動將帶來的資金壓力和管理壓力;國美2010年還面臨46億元的可轉債償還壓力。
儘管國內券商分析黃光裕事件對國美電器有多大的影響時,立場會受在A股上市的蘇寧電器的左右。但業內人士還是認為,黃光裕事件發生在負面影響比較集中的時期。
如果放開視角去尋找類似事件的後果,我們會發現,缺少張文中的物美走得更穩健了,而少了黃宏生的創維依然在運轉。其原因是,作為比較成功的民營企業,他們在創業時培養一批職業經理人在困難時期維持了公司的運轉,相信國美電器也不例外。
但是,與物美和創維不同的是,國美系的攤子更大,不僅在產業領域進行了多元化經營,在資本市場同樣有大手筆運作。毋庸置疑,國美系缺少了黃光裕的人脈和決斷,以往被遮蓋的矛盾會逐步暴露出來。

最大受益者

中國兩大家電連鎖巨頭遭遇冰火兩重天。
香港聯交所,國美電器(00493.hk)停牌;而在深交所的中小板交易系統中,蘇寧電器(02024)逆勢高開,收盤時漲幅1.78%,強於A股三大股指超過3.6%的跌幅。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蘇寧電器當日成交額高達4.73億元,較上一個交易日2.47億元大幅上升91.5%,但與此相反,當天A股成交量較上一個交易日萎縮35%。
同日,黃光裕之兄黃俊欽掌舵的A股上市公司ST金泰也因該訊息停牌。
出現這種情況,主要原因是媒體報導稱39歲的國美電器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被北京市公安局帶走調查,起因包括涉嫌“操縱市場”等。
由於國美電器在香港上市,內地大多機構投資者只能通過參股它的競爭對手蘇寧電器來獲得家電連鎖業迅速發展的好處。因此,蘇寧電器從上市那天起就是基金在中小板中為數不多的重倉股之一。黃光裕“出事”也引發了基金業的關注。
然而從蘇寧電器當日走勢來看,機構似乎還心存猶豫。
蘇寧成為“黃光裕事件”受益者?
此消彼長。
在家電零售市場,經過多年激烈的廝殺,只剩國美、蘇寧兩家主要的競爭者,如果國美因黃光裕出事而栽了跟頭,那么最大的受益者將是蘇寧電器。
有投資機構也在考慮此事。深圳某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經理認為,如果黃最後真因此事被收押,雖然國美不至於倒掉,但市場的平衡將被打破。
香港群益證券研究員邱棟榮介紹了這種邏輯。他稱,雖然這次事件基本還是黃光裕個人投資上的事件,對於上市公司本身不會產生太大影響,然而對於市場的信心將產生比較大的影響。
他說,“我現在比較擔心的是供應商的信心問題,受傳聞影響,上游的供應商如果對國美的付款能力產生擔心,出現供應商擠兌問題,那么對於國美的整體供應鏈就會產生嚴重的影響。像國美這種‘輕資產’的公司來說,信用問題很重要。”
他認為,蘇寧在這方面的狀況比較良好。“這與兩者的管理風格有關。”他說,蘇寧在供應鏈的處理上面一直採取最佳化策略,注重提高運營效率,加快周轉速度,與供應商的關係比較良好。但國美則不同,它在處理與供應商的關係時一向都是比較強勢的,注重從供應商身上取得更多的利潤。
國信證券商貿行業首席分析師胡鴻軻介紹了一組數據展現出國美“輕資產”的實況:從資產負債情況看,在國美剔除了33.51億元的商譽,和收購大中電器產生的36億元委託貸款影響之後,國美的2008年中期期末資產負債率高達88.84%,而蘇寧則為66.34%。
邱棟榮因此認為這個事件對於蘇寧來說是個利好,市場表現也反映了這一點。他說,因為這讓蘇寧獲得相對競爭優勢,而蘇寧本身作風比較穩健,現金狀況充沛,只要它抓住了機遇,就能獲得戰略性優勢。
也有不同看法者認為,黃光裕出事對國美影響不大。深圳某不願透露姓名的券商商貿行業研究員表示,國美事件與蘇寧之間基本沒什麼聯繫,雖然蘇寧今天股價一度飆升,但已經回落,說明只是市場在做自我聯想而已。
機構等待,遊資試探交易性機會
黃光裕事件發生前,機構投資者已經對國美電器的倉位進行調整。香港聯交所透露的信息顯示,過去一周,包括摩根史坦利香港證券公司、德意志銀行亞洲有限公司以及香港上海滙豐有限公司等機構都在減持國美電器。
但國內市場這邊,沒有明顯看到機構利用該事件增持蘇寧電器來做對沖。蘇寧電器一開盤,千手的拋出大單頻現,但買單卻都是小量。20分鐘後,進入多空拉鋸階段,依舊沒有看到太多的千手買單出現,直至收盤。
蘇寧電器從上市那天起就是基金重倉股。Wind統計,2005年一季報,基金持有的蘇寧電器股份占流通股的40.09%,而後不斷增加,至2006年中報,基金持股接近流通股的80%。而後維持在70%左右的震盪。A股走熊,但截至中報,仍有154隻基金抱團蘇寧電器,持股量占流通股股本的61.43%。三季度,基金加大了減持該股的力度,共有72隻基金消失在蘇寧電器的持股名單中,基金持股量占流通股的份額也縮小至46.3%。
國信證券商貿行業首席分析師胡鴻軻認為,基金對蘇寧的一些倉位調整隻是基金經理的策略而已,更多的應該是一些波段操作和階段調整。
在國美電器“出事”之後,基金為什麼不重拾蘇寧電器,至少這是一個做波段的視窗?華南地區某基金公司研究員稱,他有考慮將蘇寧電器作為交易性的投資機會向基金經理推薦,但尚需訊息明朗。
另一位上海某基金公司基金經理則直接稱:“在事態沒有明朗之前,我對蘇寧電器維持原有判斷,不會改變投資思路。”

對A股的影響

今天市場呈現震盪調整格局,但調整力度之大,超過了我們的預想。我們認為,除了上周我們提到的因素,新的因素主要是由於兩項處罰措施觸動了市場的穴位。這兩項處罰是國美電器控制人黃光裕傳聞被拘事件和證監會對北京首放董事長的億元罰單。
事態還未完全明朗,所以投資者深感不安,周一的大盤走勢已經反映了這一點。盤面上看,兩市低開後便震盪下挫,尾盤跌破1900點,成交量大幅萎縮,說明市場觀望情緒加重。滬指最終收於1897.06點,跌幅為3.67%。兩市跌停的個股約有50家,除了商業連鎖板面飄紅外,其他板塊均有所下跌。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由於周末降息預期未能兌現,地產板塊跌幅居首。其中值得關注的是蘇寧環球。今天下午報社開選題會,大家討論到黃光裕事件時還說,蘇寧可能收穫一個意外之喜,就是重整家電增零售連鎖的格局。但我們看到,蘇寧環球今天跌停,表明地產股整體的不確定性在加,即使國美之事客觀上有利於蘇寧,對地產股蘇寧環球,也沒有幫助。
今天大盤的調整幅度為何如此之深,和兩項處罰措施有何深層關係?我們討論認為可以從以下兩方面考慮。
一方面,在反彈過後進行調整,是市場本身的需求。我們之前也曾經講過,獲利盤的套現要求和外圍市場的壓力,必然會造成A股的調整。此外,對於已經被推高的熱點股,外圍資金已無意追高,今天的成交量大幅萎縮,也說明了這個問題。因此,無論上周末管理層是否出台利好,本周調整都必然會來臨。
另一方面,這波反彈行情,正是遊資熱炒概念股的結果,上述兩件處罰事件,就被市場解讀為管理層對低價股炒作的打擊。這也許只是時間的巧合,管理層不會對短期現象做出如此反應,但卻在客觀上加深了今日的調整力度,這可以被理解為偶然因素。
如果沒有偶然因素的出現,市場依舊會按照正常軌跡進行調整,但必然+偶然,導致今天市場調整幅度加劇。
可以證明的是,試圖扭轉市場趨勢、挑戰60日均線的第一輪衝鋒已經失敗,並且以空方的勝利告終。大盤將重回30日均線,在經過數日調整後,再次發起第二次衝鋒。
上周末很多人預計的暴漲行情只是一廂情願,明日調整將會延續,因為經濟基本面和外圍環境都不能配合大盤的上漲行情。
對普通投資者來說,短期套利的機會已不存在,但前期踏空者已經迎來了建倉機會,至於大盤何時開始上攻尚需要繼續觀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