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馬洪線

麥克馬洪線

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是1935年起偽造的。

一、舊說法:是1914年西姆拉會議後個階段由英方代表威廉·亨利·麥克馬洪(Sir Henry McMahon)命名的,其依據英國探險家為英屬印度測量時劃的一條位於英屬印度和中國的邊界,表示單方面的侵占欲望。英國政府遲遲未敢公布,1936年非法的麥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地圖上,直到1954年一直註明是“未標定界”。

1、藏南地區:1913年提出的,侵占9萬平方公里的藏南(包括門隅珞隅察隅)。噶廈地方政府和歷屆中國中央政府都沒承認過。

2、緬甸段(後來大體重疊於1941年線):主要涉及江心坡野人山地區。歷代政府沒承認1914年麥線緬甸段。大體重疊於1941年交換線:1941年民國政府用換文形式被迫同意英國提出的中緬界線,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高峰期被迫換取英國支持(不阻擾)抗日的產物(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1960年《中緬邊界協定》承認民國政府的該劃界。

3、不能混淆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線的性質差別:一個是搶,一個是換利益。

4、印度的歪理:印度混同麥線緬甸段與中緬界1941年線,欲參照藏南段。

二、新發現:麥克馬洪線是1935年起偽造1914年西姆拉會議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麥克馬洪線”。麥線的降生是1936年首次公開提及此詞,由一批英國和英屬印度政府官員採用編造歷史、銷毀證據、出版偽書等不光彩手段偽造出來的,1938年偽裝成舊書,孰料仍有兩冊真書劫後餘生,真相昭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麥克馬洪線
  • 外文名:McMahon Line
  • 關係英屬印度與中國的劃界
  • 舊的說法1西姆拉會議期間英方代表麥克馬洪
  • 舊的說法2:1914年做出的
  • 涉及地區門隅珞隅察隅江心坡
  • 段線區別:麥線藏南段與麥線緬甸段
  • 性質區別: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交換線
  • 印度的歪理:混淆侵占與交換這種不同性質
  • 新發現:麥克馬洪線是1935年起偽造的 
麥線藏南段,歷史背景,中方反對,邊界衝突,現狀,偽造麥線,新聞報導,

麥線藏南段

歷史背景

1913年10月至1914年7月,英國、中國和中國西藏地方三方代表在英屬印度西姆拉開會,討論西藏的地位問題。會議期間(後個階段),英印政府外交大臣麥克馬洪利誘中國西藏地方噶夏的代表,背著中國中央政府北洋政府代表,搞了一份劃界換文,將邊界從阿薩姆平原邊緣向中國西藏方向推移150公里,新邊界以喜馬拉雅山脊分水嶺的連線線作為界線,西起中國-不丹邊界,東至獨龍江流域的伊索拉希山口,長約1700公里,涉及門隅(現大體在錯那縣版圖)珞隅(現大體在墨脫縣版圖)察隅,將原屬於中國西藏地方的9萬平方公里國土劃入英屬印度。
歷史名稱區域關係歷史名稱區域關係

中方反對

以前從來沒有說過這個線,1936年才首次公開提及此線。
1、噶夏地方政權反對
英印政府對劃界一事秘而不宣,當時對西藏擁有主權的中國中央政府並不知道,達賴喇嘛和噶夏政權也未給其參加西姆拉會議的代表有劃界的授權,後來了解了情況的噶夏政權對麥克馬洪線不予承認。
當代名稱區域關係當代名稱區域關係
2、歷屆民國政府反對
北洋政府和南京政府都反對。
因為沒有達成一致,所以英國自己也並沒有將麥克馬洪線作為邊界線。直到1936年,麥克馬洪線第一次出現在英屬印度的地圖上,標註為“未標定國界”。但即使“未定”,這個行為遭到了中國政府(已經變成了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對。
麥克馬洪線  地勢麥克馬洪線 地勢
當20多年後,英國政府正式把麥克馬洪線標入地圖和政府文書後,也遭到南京國民政府的反對。1947年,當剛獨立的印度在南京建立大使館時,國民政府也對印度代辦明確表示了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態度。
1913年10月13日,英國、中國中央政府(中華民國北洋政府)和中國西藏地方的代表在西姆拉舉行三方會談。西藏地方要求承認和保證其完全完整的獨立地位,中國中央政府則堅持西藏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求擁有西藏的外交和國防權利,以及一定程度的地方行政權利,英國則以劃分外藏和內藏的方案進行調和。三方代表草簽了一個三方協定,但中國中央政府拒絕承認草簽,拒絕在正式協定上籤字,同時聲明不承認英藏雙方簽訂的任何條約和協定,結果這次會議並沒有任何結果。
網民的畫線,有些偏北,不太準確網民的畫線,有些偏北,不太準確
麥克馬洪線是英印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代表背著中國中央政府的秘密交易,中國政府一直不承認過麥克馬洪線的合法性。
整箇中印邊界全長1700公里,分東、中、西三段。在每一段邊界上都有爭議領土。
3、新中國反對
1949年後,中國繼續不承認麥線。
新成立的印度在處理國際事務方面比中國人表現的成熟和狡猾,他們充分利用了中國人對自己的依重,完成了當年英國人也未能實現的領土擴張。英印統治期間,雖然公布了麥克馬洪線為邊界,但是英國人也僅僅在極個別地區,試探性地侵入門隅和察隅地區,不敢放膽占領。1950年初,印度軍隊則大膽越過西山口進軍達旺,到1954年印軍完全控制麥線以南原西藏的門隅-洛隅-下察隅地區。印度政府為此成立了東北邊境特區進行管轄。
麥克馬洪線
1954年6月,周恩來和尼赫魯進行第六次會談,周恩來說:麥克馬洪線不僅中印邊界有,而且在中緬邊界也有,這是英國殖民主義者造成的,他們用鉛筆從喜馬拉雅山畫過來,就像瓜分非洲一樣。因此,這條線中國政府不能承認,但是目前維持現狀,雙方都不要越過這條線。尼赫魯表示:如果有機會,雙方協商進行調整。
麥克馬洪線詳圖麥克馬洪線詳圖
在1956年10月吳努訪問中國與周恩來全面商討如何解決中緬邊界問題時,雙方都談到了中緬邊界北段的“未定界”問題和“麥克馬洪線”問題。周恩來明確表示:“‘麥克馬洪線’中國政府是不能承認的,那是英帝國主義侵略中國留下的,是非法的,中國人民和緬甸人民不能負這個責任。現在兩國獨立了,又是友好國家,新中國政府可以根據新的情況與新的關係,可以從現實情況出發考慮‘麥線’問題,但不能用‘麥線’來劃界。”
周恩來在1956年對尼赫魯介紹中緬邊界談判的情況時,也特別提到“麥克馬洪線”問題,周恩來說:“這個線是不合法的,中國歷屆政府都不承認,新中國政府自然也不能承認。這是英國侵略中國的產物,中印兩國人民不負這個責任。現在中國、印度、緬甸都獨立了,我們應該根據新的現實情況,加以現實的解決。”

邊界衝突

中印邊界爭議
①東段:爭議領土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占領。
麥克馬洪線
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
②中段,爭議領土2100平方公里,分為4處,全部被印度占領。
③在西段,爭議領土3.3萬平方公里,主要是中國的阿克賽欽地區。其中印度占領巴里加斯一處,其餘都控制在中國手中。
以上三段合計,印度共占領中國9.2萬平方公里領土,相當於六個北京、一個浙江省、兩個半台灣省,比英阿爭奪的馬島大10倍,比日俄爭執的“北方四島”大20倍,為中國總領土的一百零一分之一。這樣大面積的領土爭端,在現代國際社會中,是一個國家非法侵占別國領土的最大案例。
“麥克馬洪線”(以下簡稱麥線)是英國殖民者與印度政府單方面對中、印邊界的非法劃線,遭到了國民黨政府、西藏地方和中國共產黨政府的強烈反對。1951年,西藏實現和平解放,卻引起印度政府的不安與百般阻撓,並進一步蠶食中國的土地。1951年,印度趁我國進行抗美援朝戰爭,派印軍大舉向“麥線”推進。印度總理尼赫魯1959年3月22日,向我國正式提出領土要求,其面積達12.5萬平方公里(包括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中國政府為了維護中印友好,對印度的武裝侵犯和無理要求,一直採取克制、容忍的態度,為兩國和平解決邊界問題作出不懈的努力。然而,印度卻認為中國的忍讓是軟弱可欺,而變本加厲地在邊界製造事端。1962年10月17日、18日,入侵印軍在東、西二段同時向中國邊防軍發起猛烈炮擊,中國邊防軍只得奮起反擊。
《印度對華戰事》《印度對華戰事》
第一階段作戰
10月20日至10月28日,在東段的克節朗、達旺地區,西段的加勒萬河谷、紅山頭等地區,中國邊防軍對入侵印軍發起全面反擊,印軍總計有22000人,中國軍隊投入10300餘人的兵力。東線由張國華、譚冠三、鄧少東、王亢負責指揮;西線由何家產指揮。先後進行了“克節朗戰役”、“達旺追擊戰”、“西段反擊戰”、“加勒萬河谷激戰”、“攻克紅山谷”等五大反擊戰,給印軍沉重的打擊。
中印邊境自衛還擊戰中印邊境自衛還擊戰
第二階段作戰
在東段,以西藏軍區8個步兵團、3個炮兵團的兵力,向達旺河以南西山口實施反擊;以4個團的兵力向瓦弄地區反擊。在西段,以新疆軍區1個團的兵力,向班公洛地區反擊。
經過二個階段的反擊戰,歷時一個月,中國邊防軍共全殲印軍第七、六十二、炮第四旅,基本殲滅了第十一、四十八、六十五旅,還殲滅了第五、六十七、七十、一一四、一九二旅各一部。擊斃印軍旅長辛格準將以下官兵3900餘人。繳獲火炮300門、飛機5架、坦克10輛、汽車400餘輛。印度三易國防部長,最後尼赫魯親自指揮,也沒能挽回他們的敗局。
中國邊防軍取得了重大勝利,但為了和平解決兩國邊界爭端,中國邊防軍主動撤退到1959年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中方一側20公里以北地區。後來又將繳獲的大批武器、車輛、俘虜等分批、分期地全部交還印度,從而博得了世界愛好和平的國家和人民的高度讚揚。
後方支援
中國邊防軍的自衛反擊戰,地處高寒缺氧、終年積雪的高原,後勤保障十分重要。西藏、新疆地區民眾,全力以赴地支援前線作戰。共有5.2萬餘名民工、1.1萬民畜參加了支前工作。新疆喀什阿克蘇庫爾勒等地,調集了1054輛汽車、挑選了2224名青年幹部和民兵參加支前運輸。在搶修錯那至達旺戰區公路中,有2000名民兵、民工協助工兵的工作,連續奮戰了17個日夜。地方支前民眾搶修道路、橋樑,運送彈藥、糧食,搶救傷員等,都出色地完成了任務,為我邊防軍取得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麥克馬洪線

現狀

時至今日,無論是原中華民國政府或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都認為中國和印度的傳統邊界應位於喜馬拉雅山與阿薩姆平原結合處,而印度堅持麥克馬洪線,並在某些地段越過了麥克馬洪線,結果引致1962年的中印戰爭。今日,中印東段邊界實際控制線與此線走向比較相近,但並不重合。
“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達旺景色“麥克馬洪線”以南的達旺景色
麥線緬甸段
(中緬劃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及解決) 有觀點認為,中國與緬甸的邊界線北段也涉及麥克馬洪線。1914年劃定麥克馬洪線時,緬甸屬於英屬印度的一個省,麥克馬洪線最東端已進入中緬邊界的範圍,中緬邊界從底富山口至伊索拉希山口段屬於麥克馬洪線的最東段。而傳統的中國領土應包括今緬甸北部的野人山地區。主要涉及江心坡地區
英國在1885年完成了對緬甸的吞併,將緬甸併入英屬印度,開始與中國雲南省有了“共同的邊界”。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是英國在中國西南邊疆進行殖民擴張的產物。
英國的殖民擴張
(一)近代中緬邊境北段地區的狀況和英國的殖民擴張
麥克馬洪線
1.中緬邊境北段地區的居民和行政管轄
本文所說的中緬邊境北段,是指西藏察隅以南、尖高山以北、高黎貢山以西、印度阿薩姆以東地區。該地位於喜馬拉雅山和橫斷山的交會處,屑伊洛瓦底江流域。這裡的主要山川自西向東依次為巴特開山、更的宛河(欽敦江)、枯門嶺(克欽山)、邁立開江江心坡恩梅開江和高黎貢山;其中巴特開山與枯門嶺又統稱為野人山。這裡的居民有景頗族(克欽族)、獨龍族和傣族(撣族)。景頗族遍布除恩梅開江支流獨龍江流域以外的整個地區;獨龍江流域為獨龍族的主要聚居地;喜馬拉雅山山麓的坎底(葡萄)主要居住著傣族;恩梅開江支流狄子江、狄不勒江、駝洛江流域及邁立開江支流木里江流域也有部分獨龍族,江心坡一帶也零星分布著傣族。
獨龍族聚居的獨龍江流域在元代屬麗江路;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後,該地歸麗江土知府;到清代中葉,則直接受維西康普土千總管轄;。嘉慶初年,獨龍江上游地區被贈與西藏察瓦隆土千總。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雲貴總督錫良派夏瑚巡視了獨龍江(俅江,又稱猠江)一帶,逐村委派原來的頭人為伙頭和甲頭,並分別發給委任狀一張和小紅帽一頂。1930年,中國內政部及外交部會派滇緬界務調查專員尹明德等人進行調查時,還發現獨龍江下游地區仍有宣統年間發給的印照檔案。1912年,獨龍江地區被劃歸菖蒲桶(今貢山)殖邊公署。同年,雲南迤西國民軍總司令李根源派“怒俅殖邊隊”進駐怒江和獨龍江地區,並設“怒俅殖邊總局”於蘭坪縣營盤街,就近領導殖邊各隊的工作。
中緬邊境北段的其他地區也曾屬中國管轄。唐朝時,這一帶屬南詔政權轄區。明永樂二年(1404年)在此置孟養軍民宣慰使司,其地“北極吐蕃,西通天竺,東南鄰於緬”。永樂五年和六年,孟養轄地中先後分出茶山、里麻二長官司。茶山轄地在恩梅開江支流小江流域,里麻轄地在江心坡一帶。但到萬曆末年,孟養一度為緬甸控制;清順治十八年(1661年),盂養又與緬甸同時降清。但清朝對該地並未進行直接控制,而是以“徼外”對待的。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傅恆率兵征緬,再次占領孟養;傅恆撤兵後,孟養又被緬甸占去,但緬甸後來也未控制孟養。里麻、茶山二長官司自其長官明末奔入內地後就已廢棄,但原茶山地區在清代仍屬中國。
麥克馬洪線
乾隆十六年(1751年),雲貴總督碩色奏稱:“片馬、漁洞二寨—與保山縣之登埂等寨隔離不遠,應將此二寨一併改歸保山縣管轄。”“官寨、上樓、堯戛、把仰、大塘、明光、派賴、習降、古永、魯仰、滇灘各寨附近騰越,應歸騰越廳管轄。”此後,清朝將上述小江流域地區分別劃歸保山縣和騰越廳。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夏瑚也曾調查過恩梅開扛和邁立開江一帶,證實恩梅開江支流狄於江、狄不勒江流域“向在化外,無人管束”;邁立開江支流狄滿江地區或“無人管束”,或“歸木王管束”。夏瑚雖提議“於獨江設一知縣,管轄貓江及狄子、狄不勒兩江”,“於狄滿設一知縣,管轄狄滿、脫洛兩江”,但不久清朝滅亡,中國政局動盪,對該地區已無暇顧及。
2.英國在中緬邊境北段地區的殖民擴張
英國吞併緬甸不久即北進占有了八莫,1891年又侵入野人山和江心坡南端,占領了麻陽、壘弄兩寨。1894年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款》規定“北緯二十五度三十五分之北一段邊界,俟將來查明該處情形稍詳,兩國再定界線”。這樣,尖高山一線以北就成了未定界地區(條約中規定了尖高山往西南方向的中緬界線,因此尖高山就成為中緬北段邊界的起點)。
倉央嘉措出生地藏南中心城市達旺倉央嘉措出生地藏南中心城市達旺
1898年,英國要求中國“于思買卡河(即恩梅開江)與薩爾溫江(即怒江)中間之分水嶺西境,不得有於預地方治理之舉”,企圖以伊洛瓦底江與怒江的分水嶺高黎貢山為界,以達到侵占全部未定界地區的目的。此後英國始終堅持以高黎貢山為界,並在1905年提出了以該山為界的“紫色線”(清末中緬北段界務交涉有所謂的“舊五色線圖”,“紫色線”為其中之一。其餘四條線均為中方提出,分別是:參加中英會勘的中國代表石鴻韶提出的“綠色線”、以後清政府外務部提出的“藍色線”、雲貴總督依據洋務局的意見提出的“黃色線”、1900年清政府總理衙門提出的“紅色線”。中方提出的四條線均未超過恩梅開江)。為達到這一目的,英軍1900年侵入小江流域的茨竹、派賴等寨,槍殺一百多名中國官兵。
20世紀初,清政府在西藏和川滇邊實施“新政”並加強對邊境地區的控制;英國一些官員驚呼“中國威脅”,認為“中國已來到了印度的大門口,必須正視和處理這一問題”。於是,英印總督明托在1910年提出了沿東喜馬拉雅山直到滇緬邊境北部建立“戰略邊界”的計畫;這條“戰略邊界”從“達旺縣的楔形地帶邊緣,沿東北方向伸展至北緯29度,東經94度,再向東南—進至察隅河與伊洛瓦底江分水嶺,再沿這一分水嶺伸展至伊洛瓦底江與薩爾溫江分水嶺”。
麥克馬洪線
此後,英國除了在中印邊界東段著手實施這一計畫外,也在中緬邊境北段採取了行動。1911年1月,英國侵占小江流域的片馬、古浪崗房等寨,製造了“片馬事件”。此後英國雖然承認片馬、崗房、古浪屬於中國,但仍決定占領片馬等地,並在與中國交涉時聲稱:“現英國兵隊、巡警均駐在邊界,如中國派員前往必起衝突,若自量其力足以逐出英人,則不妨派員前往。”1912年,英軍沿邁立開江北上,掠取野人山地,直達坎底;1913年又由坎底向東,進人獨龍江下游;1914年在坎底設葡萄府。
這一時期,英國對中緬邊境北段有了更多了解,為其在地圖上畫出“戰略邊界”提供了可能;而“麥克馬洪線”正是以這條“戰略邊界”為基礎的。
總論:英國在緬甸雲南邊界上,也採取了蠶食北進政策。1913年,英軍占我片馬鎮,切斷了雲南和我江心坡的聯繫。1927年,英軍趁國軍北伐,北洋政府解體,又占領了江心坡,導致全國人民義憤,而國府也對英國提嚴重抗議。1934年1月20日,英軍更加北進,占領雲南班洪銀礦,但在遭到我各族人民的反抗後,英軍(數百英軍,千餘緬甸軍)終於戰敗退走。但英軍仍然占據江心坡。
麥線問題的產生
(二)中緬邊界中“麥克馬洪線”問題的產生
1.“麥克馬洪線”問題始於英國對西藏的侵略。西姆拉會議期間,英方代表麥克馬洪與西藏地方代表在1914年3月以秘密換文的方式劃出一條“藏印邊界”,即“麥克馬洪線”,把包括滇緬未定界在內的大片地區劃給英屬印度。1914年4月,麥克馬洪又迫使中國中央政府代表陳貽範草簽了英方提出的《西姆拉條約》及附圖,而“麥克馬洪線”則作為西藏與中國其他地區界線的一部分混入附圖。(有人懷疑“麥克馬洪線”根本就沒有出現在1914年4月27日草簽的<西姆拉條約)附圖上。見器昭義《英帝國主義與中國西南邊疆(1911—1947)》第60頁。由此可見,關於西姆拉會議的歷史仍有許多待解之謎。)
1914年7月,英藏雙方又背著陳貽範草簽(通常人們都說英藏雙方在1914年7月3日“簽訂”了《西姆拉條約》,但實際上英藏雙方代表並未正式簽字(Sdgned),而只是進行了“草簽”(Irdtialed)。參見Parshomm Mehra,The North-Eaxtom Frontier:A Documentary Study Of the Internecine Rivalry between lndia,Tibet and China,V01.1,1906—1914,Delhi,1979.P115.),並簽署了一項從未發表過的聯合聲明,稱《西姆拉條約》對雙方具有約束力。
重疊於“1941年線”
2.重疊於“1941年線”
七七事變發生後,當時的蔣介石根據中日雙方實力對比,預見到中國的沿海可能會不保,所以基於戰略的考慮在大後方的雲南開始修建通往緬甸的公路,這就是滇緬公路。戰事的發展驗證了蔣的判斷,中國沿海幾乎都被日本占領。而此時連線雲南和英屬緬甸的滇緬公路成了維繫中國繼續抗戰的重要的物資交通線,當時中國從西方(特別是美國)購買的軍用物資大多是通過滇緬公路運到國內,因此把她說是一條生命線也毫不為過。中國與英國同屬“同盟國陣營”(太平洋戰爭仍未爆發),按理說英國應幫中國。但是英國在佧佤山區重新劃了一條對英國有利的邊界,包括已被英軍非法占領的雲南領土,並以封閉滇緬公路作為要挾強迫中國政府承認即成“占領事實”。英國的理由是英國是冒著與日本開戰的風險來通過這條公路來給中國抗戰輸血,所以英國需要中國的讓步補償。而劃這條線就是要國府對英軍已占領的中國土地,包括江心坡,片馬等地給予法律確認。1941年6月18日,為了抗日戰爭的大局考慮,中國政府用換文的方式確認了這一段邊界。但日軍很快就在太平洋戰爭後,開始進攻緬甸,所以這一段邊界並沒有真正樹立界碑。此後中國前後派出40萬遠征軍協助英軍抗擊日軍,但是英國的戰略重心始終不在亞洲,歐洲戰事吃緊讓其無暇顧及亞洲殖民地。最終英國政府決定全面放棄緬甸,中國遠征軍從援助英軍變成掩護英軍撤退。英國方面為減少自己的傷亡,在戰鬥中採用“不辭而別”的撤退,把中國遠征軍的側翼暴露給日軍,以導致中國遠征軍野人山之難。中國遠征軍作戰勇敢,也打出了許多經典戰例,但孤立無援的這支孤軍以傷亡20萬的慘痛的代價仍未阻止緬甸的陷落。
緬甸的日軍在被盟軍(中英)打敗後,在江心坡的中國遠征軍被迫遵守“1941年線”,從江心坡撤軍,而英軍隨即占領江心坡。
3.中緬邊界問題
1954年12月緬甸總理吳努訪問北京,與周恩來就邊界問題交換了意見。當時,中緬邊界除北段未定界外,還有兩處存在問題:一處是中緬邊界南段的佧佤山區。1894年的中英《續議滇緬界、商務條款》和1897年的中英《續議緬甸條款》對這段邊界都有規定,但因有關條文自相矛盾,這段邊界未能確定。1941年,英國迫使處於抗戰危急關頭的中國政府劃定了這段邊界,把與中國關係密切的班洪、班老部落的部分轄區劃歸了緬甸,這就是“1941年線”。其後太平洋戰爭爆發,這段邊界沒能標定。緬甸獨立後,把“1941年線”以西地區劃入緬甸的撣邦,但未能進行有效控制。195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追殲國民黨殘敵時進駐了“1941年線”以西地區。另一處是中緬邊界中段的勐卯三角地。1897年的《續議緬甸條款》承認勐卯三角地“為中國之地”。但由於英國在該地修築了公路,因而在上述條約中英國又以“永租”名義取得了對它的管轄權。緬甸獨立後繼承了這種“永租”關係。在1954年12月的會談中,中方認為中緬邊界南、北兩段都存在問題;緬方則認為南段邊界(此處雙方所說的“南段邊界”是指尖高山以南的全部中緬邊界,事實上包括了中緬邊界的中段和南段。)是已定界,只有北段邊界存在問題。
關於邊界談判,中方仍表示需要做準備工作;緬方也承認確實需要準備。儘管存在分歧,但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仍肯定了“中緬兩國邊界尚未完全劃定”的事實,並指出“有必要根據友好精神,在適當時機,通過正常的外交途徑解決此項問題”。此外,雙方還達成了對未定界維持現狀的默契。周恩來曾指出:“根據中緬兩國總理一九五四年會談公報,未定界應該由雙方談判解決,當時雙方的默契是維持現狀。”
受材料限制,我們對當時中緬關於“麥克馬洪線”的交涉並不清楚。但據相關事實推斷,雙方顯然談到了“麥克馬洪線”,並同意在談判解決前也應“維持現狀”。只是由於問題的敏感性,雙方只是達成“默契”罷了。此前周恩來曾對印度總理尼赫魯說:“麥克馬洪線”不僅中印邊界有,而且在中緬邊界也有—這條線中國政府不能承認,但是暫時維持現狀。雖然周恩來是在談到中印邊界時說這番話的,但可以推測,對同樣存在於中緬之間的“麥克馬洪線”,周恩來應有同樣的看法。因此,在中緬對未定界達成“維持現狀”的默契時,至少在中國看來,是把“麥克馬洪線”涉及的那段邊界包括在內的。
中緬之間的這一默契,使雙方沒有因邊界問題發生過多爭論,從而維持和發展了兩國間的友好關係。
4.新中國承認“1941年線”
由於國民政府和英緬當局當年有“1941年線”在先,同時也是為了中緬有友好,最終,中國還是決定在1941年線的基礎上重新劃定中緬之間的邊界。
1960年1月28日,《中緬邊界協定》簽訂,中國事實上承認了1941年線,放棄了1941年線之外的領土。中國收回了片馬鎮,但永遠失去了江心坡。
5.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線的性質差別:雖然有重疊關係,但性質根本不同,前者是單方面劃界和侵占,後者是中國國難高峰年代的利益交換—它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時期中國打破英國的卑鄙威脅、被迫換取英國支持(不阻擾)抗日的產物(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
中緬邊界談判
(三)中緬邊界談判的開始
1955年11月,中緬兩國在“1941年線”以西的黃果園發生武裝衝突。(那天清晨,邊界線上大霧濃密,能見度差。當中國軍隊巡邏到黃果園附近時,同緬甸軍隊相遇,由於弄不清情況,互相開了槍。)國際反華勢力乘機鼓譟中國對外擴張,緬甸報紙也攻擊中國侵入緬甸。因此,解決中緬邊界問題已成為當務之急。1956年8月,周恩來會見緬甸駐華大使吳拉茂。在會談中,吳拉茂交給周恩來一封緬甸總理吳巴瑞的信,信中強調了緬甸國記憶體在的困難,希望中國政府接受其對邊界問題的觀點。
針對緬方“北段是未定界,南段的邊界已定”的觀點,周恩來說:應該“在五項原則和友誼的基礎上,找到有利於雙方的解決辦法”;“應該按照吳努的建議,成立關於邊界問題的聯合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應該談判解決南北兩段邊界問題”;“在南北兩段的緊張局勢應該緩和下來”。
關於具體方案,周恩來提出:“在南段,即使我們承認一九四一年線是有困難的,但是,我們還是願意考慮把中國軍隊撤離一九四一年線以西的地區。我們同時要求在北段,緬甸軍隊也從片馬、崗房、古浪這三個同樣由英國檔案承認是中國的地方撤走。”周恩來還說:“南北兩段應該同時解決”,“否則就不能尋找到解決的辦法”。
1956年10月至1956年11月,周恩來在北京與緬甸前總理吳努的會談中,重申雙方分別從“1941年線”以西和片馬、崗房、古浪地區撤軍外,還提出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建議:在北段,按照傳統習慣線劃界,就是在尖高山以北、恩梅開江以東;“中緬北段邊界可以劃到接上‘麥克馬洪線—的一點為止,但是這是我們之間的一個默契”;“將來劃界時,把—片馬等三地劃入中國。這一點現在我們也不宣布,便於緬甸做工作”。關於“1941年線”,“一方面說這段邊界應該是一九四一年線,另一方面也承認一九四一年線是英國乘中國之危強加於中國的。現在既已成為事實,就應該維持下來。”關於勐卯三角地,“這塊土地最好由中國收回,但是因為緬甸有公路通過,我們願意提出這個問題來商量,究竟如何收回。”
周恩來還提出把三段邊界問題“聯繫起來解決”的主張,認為“這個方式比較好,緬甸的要求可以得到滿足,也照顧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對於中方的建議,吳努認為“這是照顧雙方利益的公平合理的建議”。會後發表的聯合公報宣布:“中國軍隊將撤出一九四一年線以西地區,緬甸軍隊將撤出片馬、崗房、古浪三個地方。”1956年底,中緬兩國完成了撤軍工作。
但中緬邊界談判不僅僅是政府的事,它也受到中國民眾的關注。對英國在滇緬未定界地區的侵略,許多人記憶猶新,況且該地區曾歸中國管轄,因此要求改變邊界現狀的輿論十分強烈。一些專家學者就提出,“中緬北段未定界應以恩梅開江為界,否定英方留下的以高黎貢山為界的主張”。鑒於這些不同意見,周恩來對歷史資料進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並認真聽取了各方的意見。經過準備,周恩來1957年3月在全國政協作了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
他首先回顧了中國地圖對中緬邊界畫法的變遷,如前所述,清朝並未管轄原茶山轄地以西地區,清朝官方地圖所標邊界均未超過高黎貢山。但在民國時期,由於受到片馬事件的刺激,1917年出版的《中國新輿圖》把江心坡標在中國一邊;1933年申報館出版的雲南省分省地圖則把江心坡的一部分划進中國。1942年國民黨政府出版的一張地圖更是把邊界劃到了枯門嶺,希望以此來掩飾他們在“1941年線”上的損失。雖然這張圖給中國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國民黨政府並未控制高黎貢山以西地區。
麥克馬洪線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地圖出版社1953年委託私人出版的地圖也把邊界畫在高黎貢山以西,但聲明不是政府審定的。周恩來對此解釋說:因為邊界上有許多問題沒有解決,如果中國政府批准出版這本地圖,我們的四鄰都會不安。但該地圖同樣在中國各界人士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此,中國政府關於中緬邊界的劃界建議雖在1956年1月得到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批准,但實際上不少人是想不通的。一位人大代表就曾反映:“根據地圖,我感覺很大的不安。”對地圖的這種變化,周恩來指出:地圖的變化“說明我們(的)地圖是一件事,實際的情況是一件事,交涉又是一件事。這三件事並不吻合”。“製圖時要把實際和交涉之間有一個交代,可是我們過去的地圖—沒有交代的,所以愛國人士看到這樣的地圖當然很高興”。
關於解決邊界問題的根據,周恩來認為:“我們應該把清末時候的情況仔細研究一下,作為根據。這是我們研究邊界問題最主要的根據,歷史的根據。”周恩來讚揚了在中緬邊界問題上同英帝國主義作鬥爭的愛國主義立場,認為“與帝國主義必須寸土必爭”,但也指出:“現在(中緬)兩個國家的情況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兩個國家—建立了友好關係。在這個基礎上來解決問題不能相同。”“我們提出的解決北段的要求不能過高。我們的歷史根據和政治理由必須結合起來,取現實的態度來解決。”“我們的目的是求和緩,而引起一個很大的緊張,這很不利。”
1957年7月,周恩來又在全國人大作了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報告首先說明:“我國和其他國家之間所有懸而未決的問題,都應該通過和平協商的途徑,求得公平合理的解決。”“我們—在國際事務中一貫奉行的政策,就是爭取世界局勢的和緩,爭取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同我們的鄰國和平共處。這個政策有利於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也符合於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我國政府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時所根據的,也正是這個基本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國政府在解決中緬邊界問題上所採取的立場,是從維護我國的民族利益出發的,同時也是從促進中緬友誼和亞非各國團結的利益出發的。”
麥克馬洪線麥克馬洪線
針對國內的不同觀點,周恩來指出:“必須認真地對待歷史資料,必須以正確的立場和觀點對歷史資料進行科學的分析和判斷,把可以作為法理依據的歷史資料同由於情況變化只有參考價值的歷史資料加以區別。同時,更要注意到中緬兩國已經發生的具有歷史意義的根本變化,那就是,中國和緬甸已經分別擺脫了原來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地位,成為獨立的和互相友好的國家。緬甸政府繼承了原來受英國統治的地區,不同民族的自治邦同緬甸本部組成了緬甸聯邦。我國政府接管了國民黨政府所管轄的地區。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的時候,必須注意到這些歷史變化,同時也要按照一般國際慣例來對待過去簽訂的有關中緬邊界的條約。只有把以上各點結合起來考慮,才能夠正確地運用歷史資料,求得中緬邊界問題的公平合理的解決。”
周恩來除了對南段和中段的劃界建議作了說明外,也對北段的建議作了闡述:“從伊索拉希山口以北到底富山口的部分,可以按照習慣邊界線劃界;從伊索拉希山口到尖高山的一段,除片馬、崗房、古浪地區應該歸還中國以外,原則上可以按怒扛、瑞麗扛(又名龍川江)、太平江為一方和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劃定邊界。”周恩來還強調:中國政府針對這三段邊界提出的原則性建議中的各點,“應該作為一個整體聯繫起來加以考慮”。
從上述內容可以看出,中國儘管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仍建議按照“習慣邊界線”來劃界。而這裡所說的“習慣邊界線”,就包括從伊索拉希山口到底富山口的“麥克馬洪線”。對中國政府如此稱呼這段“麥克馬洪線”的原因,周恩來曾解釋說:從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習慣線”,我們不願用“麥克馬洪線”這一名稱,因為我們不願承認英國和西藏訂的密約,它是地方政府訂的,未經中國政府批准,而且西藏政府也反對這條“密線”,認為它是不公平的。而中國政府對“麥克馬洪線”的這一態度是“根據歷史事實和實際情況進行調查研究的結果”,“是從維護我國的民族利益出發的,同時也是從促進中緬友誼和亞非各國團結的利益出發的”,是“為了中緬友好,為了安定我們(中緬)之間的邊界”。而且中國政府的這一主張不是孤立的,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各項建議是“作為一個整體聯繫起來加以考慮”的。
1957年2月4日,周恩來收到緬甸總理吳巴瑞的一封信。由於國內的壓力,吳巴瑞還是希望中國接受緬甸從英國繼承下來的邊界狀況:在南段承認“1941年線”;在中段把勐卯三角地無條件地交由緬甸支配。僅有的修正是,在北段把包括片馬、崗房、古浪在內的50平方英里(約合130平方公里)土地交還中國。
1957年7月26日,周恩來致信緬甸總理吳努,正式提出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具體建議:在北段,從伊索拉希山口往北直到底富山口的部分,可以按習慣邊界線劃界;從伊索拉希山口至尖高山的一段,除片馬、古浪、崗房三處各寨地區應該歸還中國以外,原則上同意以怒江瑞麗江太平江為一方和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劃定邊界;至於應該歸還給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三處各寨地區的面積,中國政府根據歷史上可以依據的事實和雙方行政管理的方便等因素,建議要大一些。在南段和中段,除要求作某些調整以外,同意按照“1941年線”定界;中國政府所要求的調整是把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在“1941線”以西的轄區劃歸中國;如果緬甸政府同意上述調整建議,中國政府願意把屬於中國的勐卯三角地移交給緬甸,成為緬甸領土的一部分。中國政府認為,以上各點具體建議應該作為一個整體聯繫起來考慮。
但在1957年9月的中緬談判中又出現了新的分歧。在中緬邊界的最北部分,雙方此前已經達成按照“習慣邊界線”(即“麥克馬洪線”)劃界的默契。可是,吳巴瑞在1957年2月4日信中所附地圖和周恩來1957年7月26日信中所附地圖對這條線的畫法卻有很大出入。而緬方的解釋是:“在麥克馬洪的備忘錄中—說以伊洛瓦底江和布拉馬卜特拉江的分水嶺為界。實際上,緬甸認為只提伊洛瓦底江流域就可以。”“原圖上獨龍江直流到—圖上的紅線(麥線),而經勘測後發現是流到—圖上的藍線(吳巴瑞信中圖),因此現在採取紅線就是沒有意義的。”
由此可見,新的分歧是因緬方對“麥克馬洪線”的修改造成的。而其修改的依據是,麥克馬洪當年是主張以分水嶺劃界的,但根據“麥克馬洪線”原圖在地面標定這條線時,卻發現它把伊洛瓦底江流域的獨龍江地區劃歸了中國。吳巴瑞地圖中的藍線,是根據分水嶺對“麥克馬洪線”進行修改後得來的。如果接受緬甸的這一主張,中國將失去整個獨龍江流域。
針對緬方的上述主張,周恩來在談到如何確定這段邊界的具體走向時指出:“我的看法是進行實地勘察”,同時也要“根據友好關係來考慮”。“如果勘察的結果緬甸確實管到那個地方,中國可以否定麥克馬洪線,因為我們本來就是不願意採用麥克馬洪線。”為了推動問題的解決,周恩來還說:提議暫時不忙於解決具體問題,可按吳努的建議,成立聯合邊界委員會繼續處理邊界問題。我們達成一個君子協定共同進行勘察。但緬方仍堅持說:在邊界委員會動身前往勘察前,應該確定原則,原則應該是地形,而“合乎自然而又方便的地形是分水嶺”。針對緬方的這一態度,周恩來也強調說:在北段,確定“習慣線”必須經過勘察。如果吳努照顧我方的困難,同意在昆明談判的基礎上繼續努力,我們願意在片馬地區的面積上作讓步。
1957年12月,緬甸副總理吳覺迎和總理吳巴瑞先後訪華。周恩來在同他們的會談中指出:中緬邊界問題是英帝國主義遺留下來的,中緬兩國政府對此都不負直接責任。“考慮到你們的困難,並且為了推動兩國就邊界問題儘速達成協定,我們建議兩國先成立邊界委員會,首先勘察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一段中緬邊界線。在這段邊界上,除獨龍江流域外,可以大體上按照分水嶺進行勘察。這樣就給解決邊界的其他部分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緬方在1958年4月做出的答覆依然是:關於從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一段邊界,緬甸政府仍然希望雙方先確定以分水嶺為界,然後進行勘察;關於片馬、古浪、崗房地區,緬甸政府同意歸還中國,但是要求對吳巴瑞1957年2月4日信中所建議的交還地區的範圍不做任何修改;緬甸政府難於接受中國政府所提出的由緬甸將班洪、班老部落在“1941年線”以西的轄區劃歸中國以換取屬於中國的勐卯三角地的建議,要求中國政府同意由緬甸政府繼續保持對勐卯三角地的“永租”關係;緬甸政府希望雙方迅速達成協定,並組織聯合邊界委員會,勘察兩國最北段邊界情況,但是,認為必須先就前三點達成原則協定,才能著手組織這個委員會和進行實地勘察工作。
1958年7月30日,周恩來致信緬甸總理吳努,再次提議:關於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一段,為雙方儘快消除還存在的分歧,從速成立邊界委員會,並且派出勘察隊去勘察這段邊界,可能仍是最切實有效的辦法;至於應該歸還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三個地區面積的大小,雙方在就整個邊界問題作進一步友好協商的過程中,是不難解決的;希望緬甸政府重新考慮中國政府提出的廢除勐卯三角地“永租”的具體辦法。
在這一階段,中緬在獨龍江流域產生了嚴重的分歧,而分歧的根源則在於“麥克馬洪線”的存在。它給了緬方爭取獨龍江流域的理由,認為應按分水嶺對“麥克馬洪線”予以修改。但對中方來說,根本不可能有什麼修改,因為我國並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為了推動談判,周恩來提議成立邊界委員會,並派出勘察隊去勘察伊索拉希山口至底富山口的邊界,根據勘察的結果解決雙方在獨龍江流域的分歧,對緬甸歸還中國的片馬等地的面積可以協商解決。但是由於“麥克馬洪線”問題的複雜性以及緬方對中段和南段問題的態度,同時也由於當時緬甸國內政局不穩,吳努一時無法採取有效措施,中緬邊界談判不得不告一段落。
(四)中緬邊界協定的簽訂與“麥克馬洪線”問題的解決
1958年8月,印度政府藉口“地圖問題”向中國提出領土要求:印度外交部在1958年8月21日給中國駐印大使館的備忘錄中說:“印度政府注意到‘中國畫報—雜誌上(第95期,1958年7月號)第20頁—第21頁上所刊載的一幅中國地圖,在這幅圖上中國的邊界—存在著明顯的不準確之處。”“印度政府謹建議對中國地圖應立即做必要的修正。”Notes,memoranda and letterse Rchanged and agreements signed between the governments of India and China,1954—1959;1959:WhitePaper,NewDelhi:Ministry of External Affairs,1959,P46.這樣,印度政府正式對包括“麥克馬洪線”以南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在內的大片中國領土提出要求。
1959年8月和10月,中印雙方又分別在中印邊界東段和西段發生武裝衝突,中印邊境局勢驟然惡化,中印關係日趨緊張。
為了避免中緬關係因相似的邊界問題而受到影響,中緬兩國加快了解決邊界問題的步伐。1960年1月,緬甸總理奈溫應邀訪華。在會談中,周恩來強調:中國政府歷來希望中緬邊界問題能夠全盤解決,因此提出的方案包括各個方面。為了友好,同時也為了便利問題的解決,周恩來除重申中國政府對中段和南段的建議外,又提出:對北段未定界,除片馬、古浪、崗房地區和獨龍江流域外,可按分水嶺定界,然後對這一段邊界進行勘察,並且豎立界樁;片馬、古浪、崗房地區原屬中國,對歸還中國地區的面積,建議交由雙方組成的聯合委員會解決。
經過協商,中緬雙方在28日簽訂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及《中緬邊界協定》。《中緬邊界協定》規定:“自尖高山起到中緬邊界西端終點的全部未定界,除片馬、古浪、崗房地區以外,遵照傳統的習慣線定界,也就是說,從尖高山起沿著以太平江、瑞麗江怒江、獨龍江為一方和恩梅開江為另一方的分水嶺—直到中緬邊界西端的終點為止。”“緬甸政府同意將屬於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歸還中國。至於歸還給中國的這個地區的面積,由聯合委員會—商談確定。”“為了廢除緬甸對—屬於中國的猛卯三角地區(即南碗指定區)所保持的‘永租—關係,中國政府同意把這個地區移交給緬甸,成為緬甸聯邦領土的一部分。作為交換,緬甸政府同意,把班洪部落和班老部落在1941年線以西的轄區劃歸中國,成為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緬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規定:“締約雙方保證互不侵犯,不參加針對另一方的軍事同盟。”
這一時期,中緬雙方排除了“麥克馬洪線”問題的干擾,使中緬邊界談判獲得了重大突破。關於中緬談判取得這一進展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甚至是別有用心的猜測或解釋。那么當事雙方又是怎樣解釋的呢?
周恩來曾不止一次地讚揚奈溫的果斷,他說,要不是奈溫,中緬邊界問題恐怕不會解決得這么快。而奈溫則認為:關鍵是要互諒互讓,如果一方要另一方單方面讓步,問題就解決不了。中緬雙方在1960年1月28日發表的聯合公報也說:“會談是以極其親切的精神和充分的互相諒解為特徵的,並且導致了雙方在奈溫總理訪華期間簽訂: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緬甸聯邦之間的友好和互不侵犯條約—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緬甸聯邦政府關於兩國邊界問題的協定—。”事實也的確如此。原來緬方堅持吳巴瑞1957年2月4日信中的主張,一度阻滯了談判的進程,影響了中緬邊界問題的解決。從中緬邊界協定的內容來看,緬方顯然改變了立場,其中包括放棄按照分水嶺對“麥克馬洪線”進行修改的主張。正是在緬方改變原來預設立場的情況下,中緬之間才達成了邊界協定。因此,正如周恩來對緬甸總理奈溫的評價那樣,奈溫的果斷對中緬邊界問題的順利解決起了重要作用。當然也正如奈溫本人所說,問題的解決“關鍵是要互諒互讓”,而中方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建議則是一貫體現這一精神的。
中緬邊界協定的簽訂,為徹底解決中緬邊界問題鋪平了道路。1960年10月,中緬兩國簽訂了《中緬邊界條約》,其中規定緬甸移交給中國的片馬、古浪、崗房地區的面積增加為“153平方公里,59平方英里”。1961年1月,中緬雙方互換中緬邊界條約批准書。10月,中緬兩國簽訂了標界議定書,全面解決了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中緬邊界問題。
解決問題歷史
關於中緬解決“麥克馬洪線”問題的這段歷史,筆者認為,至少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注意。
第一,中緬邊界中的“麥克馬洪線”問題的解決,首先是因為中緬雙方對這一問題採取了正確的態度。中國政府並不承認“麥克馬洪線”,但又注意到了以下事實:“麥克馬洪線”以南的未定界地區自清末以來已不歸中國管轄;而緬甸則在獨立後從英國繼承了這個地區,當地景頗族建立的克欽邦加入了緬甸聯邦,因而這片土地變更就會影響到緬甸的聯邦制度;緬甸作為中國的鄰邦和新獨立的民族主義國家,在國際上執行和平中立和對華友好的政策,這與中國政府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是一致的,中國政府對緬甸自然不能不予以重視。
到上述種種因素,中國政府對這一問題採取了既要考慮歷史背景又要考慮實際情況的態度:一是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合法地位;二是從實際管轄情況出發,將“麥克馬洪線”視為“習慣線”的一部分;三是把“麥克馬洪線”問題和邊界中的其他問題“作為一個整體聯繫起來加以考慮”;四是在實際劃界時,在全面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基礎上,把“麥克馬洪線”作為“習慣線”的一部分而予以接受。
緬甸雖然在獨立後從英國繼承了“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並說“麥克馬洪線”“並非強加於西藏”,但事實上仍採取了友好合作的態度:一是願意通過談判解決問題,(雖然僅僅是進行談判的問題,印度的態度卻完全不同。早在1952年,印度政府就認定:“麥克馬洪線南邊的領土是我們(印度)的,因而也就沒有什麼可以討論的。”[澳)內維爾—馬克斯韋爾:《印度對華戰事》,三聯書店1971年版,第75頁。)從一開始就與中國達成了維持現狀的默契;二是最終放棄了根據分水嶺對“麥克馬洪線”進行修改的主張,承認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中緬邊界北段都是未定界,否認了該線的有效性;三是接受了全面解決邊界問題的原則,把片馬、古浪、崗房歸還中國,並在歸還地區的面積上作了一定讓步,在中緬邊界的中段和南段接受了中國的建議。
緬甸之所以能夠採取這樣的態度,一是它本身確實有解決問題的誠意,二是它理解中國政府的立場和態度,認可中國的“友好和諒解”。
第二,中國政府對包括“麥克馬洪線”在內的中緬邊界問題的立場,是以歷史事實和實際情況為根據的,是把歷史根據和政治理由結合起來考慮的,是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的。關於中國政府在中緬邊界問題上採取的立場,有些人不能理解,甚至產生誤會。但通過前文的敘述不難看出,自清朝以來中國對中緬邊境北段的大部分地區就已經沒有任何管轄,新中國也完全接收了民國政府管轄的地區,甚至還通過談判,在友好合作的前提下,根據歷史和法律的依據,並充分考慮雙方的便利和民族感情,從緬方收復了一些地區。如果考慮到中國當時面臨的國際、國內形勢,就會更易理解中國政府採取的這一立場是符合中國利益的。
麥克馬洪線
在20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一直把遏制中國作為它在亞太地區的戰略目標。在政治上,美國竭力阻撓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孤立中國;在經濟上,美國對中國實行禁運和封鎖;在軍事上,美國通過發展和加強與日本、韓國、中國台灣和東南亞國家的軍事合作以構築對中國大陸的軍事包圍。因此,中國除了發展和加強同社會主義國家的友好合作外,也需要同新興民族主義國家建立和發展友好關係的。1954年,毛澤東就曾對尼赫魯說:“在我們面前站著一個強大的對手,那就是美國。美國只要有機會,總是要整我們,因此我們需要朋友。”
但是,由於包括緬甸在內的不少民族主義國家對中國頗有疑慮,擔心中國進行擴張,因此,中國必須設法取得它們的信任。正如周恩來在1957年所說:“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擴張,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實際行動使它們慢慢相信,爭取和平共處。在十年內要努力解決同鄰國的邊界問題,先從緬甸開始,解決後它們就放心了。”對中國的鄰邦緬甸來說,如果不能信任中國,很有可能倒向西方。1954年12月,吳努就曾坦率地說:“雖然緬甸靠它自己可能沒有能力干涉中國的內政,但如果它容許自己被中國的敵人利用作走卒的話,—有一些要害地點可以提供出來,用作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可能進行攻擊的海空軍戰略基地”。因此,中國政府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時所根據的和平外交政策,拋開意識形態的因素不論,在當時的國際環境中也是符合中國的國家安全和國際戰略目標的。
兩個線性質不同
印度認為:既然你中國變相承認了“麥克馬洪線”的緬甸段(就是1941年線),為什麼不承認同一條“麥克馬洪線”的印度段呢?
對此,中國認為:麥克馬洪線緬甸段(1941年線)和麥克馬洪線藏南段(1913年線)不同。1941年緬甸段為國府當年用換文形式所認同,天朝是蕭規曹隨。而在藏南段,歷屆中國政府,包括大清(1913年已被推翻),北洋政府,國民政府都未曾給予承認。
而且,根本的差別是:1)麥線緬甸段與1941年線的性質差別:雖然有重疊關係,但性質根本不同,前者是單方面劃界和侵占,後者是中國國難高峰年代的利益交換—它是抗日戰爭中期中國危險高峰期中國打破英國的卑鄙威脅、被迫換取英國支持(不阻擾)抗日的產物(英國發出封閉中國戰時生命線滇緬公路的卑鄙威脅)。2)印度的歪理:印度欲以中緬界1941年交換線參照藏南段,混淆不同的性質。除非讓它拿首都區域來交換,它不會同意,沒有類似的利益交換,是單方面侵占中國利益。

偽造麥線

新發現:麥線是偽造的
英國學者發現
[英] 阿拉斯泰爾·蘭姆(Alastair Lamb)《麥克馬洪線》上下卷,詳細介紹了所謂麥克馬洪線的出台過程,說明了它的偽造做法。他的書名是《The McMahon Line: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China and Tibet 1904 to 1914》,漢譯本書名是《中印涉藏關係史(1904~1914)——以“麥克馬洪線”問題為中心》(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麥克馬洪線
中國媒體介紹
中國媒體介紹了核心內容。1914年的西拉姆會議上,根本不存在什麼“麥克馬洪線”。整個偽造過程在1935—1938年
“麥克馬洪線”的降生,乃是在西姆拉會議召開20多年後,由一批英國和英屬印度政府官員採用編造歷史、銷毀證據,甚至出版偽書等不光彩的手段製造出來的。
1935年12月7日,印度阿薩姆政府首席秘書在一封給卡羅的回信里如此說道:“我們這些年一直將麥克馬洪線看作西藏的邊界,我們不知道1914年以來曾對該線以南地區提出過任何要求。”這是“麥克馬洪線”這個詞在歷史上的第一次出現的。這個詞的出現,意味著英國對西姆拉會議歷史真實的篡改。此後,英國政府印度當局進行了一系列的檔案偽造,力圖將子虛烏有的“麥克馬洪線”坐實為“歷史事實”。
麥克馬洪線
1936年非法的麥克馬洪線才開始出現在英屬印度的地圖上。1936年首次公開提及此詞。
1927年,英國出版了一本官方正式檔案集《艾奇遜條約集》,將印度和其所有鄰國簽訂的各種協定、條約全部收錄在內(而沒有麥克馬洪線相關的檔案)。1938年,英國政府將其偽造的一系列關於“麥克馬洪線”的檔案摻入此書,偽裝成1929年出版,並將真書焚毀。孰料仍有兩冊真書劫後餘生,幾十年後在哈佛大學圖書館和印度事務部圖書館被學者發現,“麥克馬洪線”真相由此昭然。
解開重大謎題
周恩來軍事文選》第四卷469頁至478頁《關於中印邊界問題的報告》【第一個問題……反過來,英國倒覺得不要忙於承認“麥克馬洪線”了。這一次麥克米倫在英國國會裡面,有人問他,“麥克馬洪線”怎么樣?他說,我不願意捲入到這個問題裡面去。他避開了,他們這個變化很有趣味。】1962年底英國避開麥線問題,當時中國領導只是覺得很有趣。其實是個重大謎題。現在終於解開了背景:根本沒有那個線,所以避開問題。
麥克馬洪線
波及:阿克賽欽線應該是偽造
印度把一個英國人在阿克賽欽區域單方面的想法,作為要求中國阿克賽欽的來源,在1959年步步北進,直到1962年中印自衛反擊戰。這個線,中國從未聽說過。從麥克馬洪線的偽造歷史看,涉及阿克賽欽區域的所謂詹森線,應該是偽造的,至少可能性很高。

新聞報導

儘管中印兩國已就邊境問題展開多輪磋商,但印度有關方面在與中國打交道的過程中,屢屢試探中國在“阿魯納恰爾邦”問題上的立場,以至於對兩國的深入交流產生負面影響。這種頻踩“紅線”的做法甚至引起了印度媒體的不滿,稱政府在找到解決問題的“智慧”之前,大可不必“自取其辱”。
華居民無需簽證
2007年5月26日,印度公務員代表團一行107人按計畫要到北京和上海進行為期兩周的訪問與考察。這個代表團是按印度總理辛格要求成立的中級公務員考察暨講習團,在中國訪問期間將接受中國有關方面的課程講習,以了解中國經濟發展的過程和決策,增進中印兩國之間的相互了解。
然而,就在代表團在新德里集結,向中國駐印度大使館申請簽證的最後時刻,意外發生了:代表團的一名成員遭拒發籤證,他就是52歲的“阿魯納恰爾邦”主管紡織品暨手工藝品事務的資深秘書柯育。
中國外交官給出的拒簽理由非常明確,“阿魯納恰爾邦”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因此柯育是中國居民,不需簽證。
印度外交部24日獲悉中國外交官拒絕發籤證的理由後,極力淡化並斡旋,希望中國能夠“改變初衷”,“不要因為一個人而影響全團既定的行程”,畢竟機票和所有訪問行程均已經安排確定。然而,中國有關方面堅持立場,印度外交部於25日臨時決定取消此次訪問。
印度取得實際區域控制權
事件發生後,印度外交部沒有作出任何回響,加上26日周末休假,印度外交部值班人員在電話中拒絕作任何表示。
印度“阿魯納恰爾邦”議員卡倫表示:“我非常震驚。我不明白印度政府為何不對此作出反應。”這個常說“中國入侵印度”,以及“阿魯納恰爾邦”問題應儘早解決的議員還挑撥說,新德里在此問題上保持沉默只會“鼓勵中國更強硬”。
與卡倫這樣激進官員不同的是,印度不少主流媒體的反應相當克制。《印度時報》26日在報導此事時表示,中國政府一直不承認“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的領土,多年前也曾以相同理由,拒絕將入境簽證發給率團訪問北京的“阿魯納恰爾邦”前首席部長阿潘,結果訪問團行程也在臨行前夕被迫取消。在2007年至2009年4月間,中國駐新德里大使館以相同理由,拒絕了來自“阿魯納恰爾邦”的一位國會議員和另外三名政府公務員前往北京參加國際蔬果技術展。因此,在中國反覆拒絕來自“阿魯納恰爾邦”官員簽證的情況下,印度政府如何應對的確是“智慧之舉”。
印度《論壇報》時事評論專欄作家夏特維迪26日撰文表示,印度外交部自己要檢討,為何不記取教訓而屢受羞辱。
《印度時報》26日還提醒說,印度政府不久還將面臨同樣考驗,印度體育與青年事務部長將率100人組成的代表團前往中國訪問。還不清楚成員中是否有來自“阿魯納恰爾邦”的。因此,《印度時報》提醒印度外交部的官員們,及早核對成員的身份,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很有必要”。
中國立場非常堅定 對於中國在“阿魯納恰爾邦”問題上的立場,印度外交人士表示,中國對任何與“阿魯納恰爾邦”有關的事務都極其敏感,如果發給“阿魯納恰爾邦”任何人士簽證,無異承認“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的領土,這與中國官方的立場大相逕庭,尤其兩國正頻頻舉行會議討論邊境問題,因此印度方面應避免招致自取其辱的難堪。
中國政府從不承認印度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2008年11月底,中國駐印大使孫玉璽在接受印度媒體採訪時,明確表示“阿魯納恰爾邦,包括其中地理戰略位置重要的達旺爭議區,都是中國的領土,中國擁有那塊土地的全部主權。”
《印度時報》駐北京的記者表示,此次拒絕“阿魯納恰爾邦”官員簽證的決定,也是由中國高層做出的,以示對這個問題的嚴重關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