鵟屬

鵟屬

鵟屬(學名:Buteo):共有29個物種,體型中等。為晝行性猛禽。上喙邊端具弧形垂突,適於撕裂獵物吞食;基部具蠟膜或須狀羽;翅強健,翅寬圓而鈍,扇翅及翱翔飛行,扇翅節奏較隼科慢;跗跖部大多相對較長,約等於脛部長度。雌鳥顯著大於雄鳥。翅強而有力,善疾飛及翱翔。索齶型頭骨。腳和趾強健有力,通常3趾向前,1趾向後,呈不等趾型。頭骨寬闊,上眼眶骨擴大,眼球較大,視野寬闊,視覺敏銳;聽覺發達。體羽大多灰、褐或褐色。

喜歡乾燥環境的荒原猛禽,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平面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布,也棲息於荒漠、半荒漠、草原、無樹的平原和山地平原。多以小型至中型脊椎動物為主食,特別是鼠類及病弱動物。食量大,食物中不消化的殘餘,如骨、羽、毛等物,常形成小團塊吐出,稱為“食丸”。除繁殖期外大多單獨活動。全球性分布,澳大利亞除外。

(概述圖片參考資料來源:)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該屬種類,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鵟屬的鳥是一類中等體型的猛禽,擁有有力的身軀和寬廣的翅膀。寬翅膀,寬尾巴。一般是上體呈褐色,下體顏色稍淡,尾巴呈紅褐色。赤肩鵟在北美東部的太平洋沿岸比較常見,體毛呈紅褐色,下部有較密的條紋。棕尾鵟屬中型猛禽,體色變化比較大,有淡色型和暗色型等,但體羽的顏色均比其他 類的顏色淺淡。通常上體為淡褐色到淡沙褐色,具有暗色的中央紋。而普通鵟也體色變化較大,上體主要為暗褐色,下體主要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橫斑或縱紋,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橫斑。飛翔時兩翼寬闊,初級飛羽基部有明顯的白斑,翼下白色,僅翼尖翼角飛羽外緣黑色或全為黑褐色,尾散開呈扇形。翱翔時兩翅微向上舉成淺‘V’字形。

棲息環境

喜歡乾燥環境的荒原猛禽,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平面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布,有時甚至出現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頂苔原帶上空,秋冬季節則多出現在低山丘陵和山腳平原地帶。棲息於荒漠、半荒漠、草原、無樹的平原和山地平原,垂直分布的高度可達海拔2000-4000米的高原地區。

生活習性

部分遷徙,部分留鳥。例如普通鵟,有的個體的遷徙旅程達16,000公里,有的卻終年停留在兩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活動。不過,就遷徙的距離而言,猛禽可以稱得上是整個鳥類中遷徙路線最長的類群之一。猛禽遷徙的距離一般到達400公里以上,而有些種類甚至幾乎能從地球的一極遷飛到另一極。例如普通鵟能從俄羅斯的西伯利亞遷徙到非洲的好望角
冬季有時也到農田地區活動,但較少活動於森林地帶,常單獨或成群活動在開闊、多石而又乾燥的不毛之地。
主要以森林鼠類為食,食量甚大,除嚙齒類外,也吃蛙、蜥蜴、蛇、野兔、小鳥和大型昆蟲等動物性食物,有時亦到村莊捕食雞等家禽。捕食方式主要通過在空中盤旋飛翔,通過銳利的眼睛觀察和尋覓,一旦發現地面獵物,突然快速俯衝而下,用利爪抓捕。此外也棲息於樹枝或電線桿上等高處等待獵物,當獵物出現在眼前時才突襲捕獵。

分布範圍

分布於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阿魯巴、巴貝多、貝里斯、玻利維亞多民族國家、博內爾、聖尤斯特歇斯和薩巴、巴西、哥倫比亞、哥斯大黎加、庫拉索島、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薩爾瓦多、法屬蓋亞那、瓜德羅普、瓜地馬拉、蓋亞那、宏都拉斯、茅利塔尼亞、墨西哥、蒙特塞拉特、尼加拉瓜、巴拿馬、巴拉圭、秘魯、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聖馬丁島(荷屬)、蘇利南、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美國、烏拉圭、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安哥拉、蒲隆地、剛果民主共和國、厄利垂亞、衣索比亞、肯亞、馬拉威、莫三比克、納米比亞、盧安達、索馬里、南蘇丹、蘇丹、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烏干達、尚比亞、辛巴威、智利、貝寧、布吉納法索、喀麥隆、中非共和國、查德、象牙海岸、赤道幾內亞、衣索比亞、加彭、加納、幾內亞、賴比瑞亞、馬里、茅利塔尼亞、尼日、奈及利亞、塞內加爾、獅子山、多哥、烏干達、 馬達加斯加、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安哥拉、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孟加拉國、白俄羅斯、比利時、不丹、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保加利亞、蒲隆地、高棉、中非共和國、中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加彭、喬治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大韓民國、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拉脫維亞、黎巴嫩、賴索托、賴比瑞亞、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馬拉威、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摩納哥、蒙古、黑山、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盧安達、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里蘭卡、蘇丹、史瓦濟蘭、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泰國、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西撒哈拉。
鵟屬分布圖鵟屬分布圖

該屬種類

鵟屬(26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英文名稱
1
Buteo albigula
White-throated Hawk
2
Buteo augur
Augur Buzzard
3
Buteo auguralis
Red-necked Buzzard
4
Buteo brachypterus
Madagascar Buzzard
5
Buteo brachyurus
Short-tailed Hawk
6
Buteo buteo
Eurasian Buzzard
7
Buteo galapagoensis
Galapagos Hawk
8
Buteo hemilasius
Upland Buzzard
9
Buteo jamaicensis
Red-tailed Hawk
10
Buteo japonicus
Japanese Buzzard
11
Buteo lagopus
Rough-legged Buzzard
12
Buteo lineatus
Red-shouldered Hawk
13
Buteo nitidus
Grey Hawk
14
Buteo oreophilus
Mountain Buzzard
15
Buteo plagiatus
Grey Hawk
16
Buteo platypterus
Broad-winged Hawk
17
Buteo refectus
Himalayan Buzzard
18
Buteo regalis
Ferruginous Hawk
19
Buteo ridgwayi
Ridgway's Hawk
20
Buteo rufinus
Long-legged Buzzard
21
Buteo rufofuscus
Jackal Buzzard
22
Buteo socotraensis
Socotra Buzzard
23
Buteo solitarius
Hawaiian Hawk
24
Buteo swainsoni
Swainson's Hawk
25
Buteo trizonatus
Forest Buzzard
26
Buteo ventralis
Rufous-tailed Hawk

繁殖方式

猛禽的求偶炫耀有起伏式、螺旋式和搖擺式等技藝高超的婚飛和空中炫耀。當繁殖期到來的時候,雄鳥便在自己的巢域上空所作的各種體態的飛行,同時發出大聲鳴叫,以博取異性的愛慕。有的種類常常飛到30~90米的高處,垂直衝下,急劇地旋轉著,發出警報似的叫聲,似乎已經失去了控制,馬上就要摔在地上。但在接近地面只有1米左右時,卻又靈巧地恢復常態,振翅飛起,直上高空。這樣的表演有時可以反覆100多次。大多數種類則是反覆地呈波浪狀不斷起伏的飛行,進行空中炫耀。當這種空中炫耀由雄鳥和雌鳥共同進行時,更是扣人心弦。開始是雄鳥在雌鳥的上空作水平翱翔,接著徑直向雌鳥俯衝過去,當雄鳥臨近,雌鳥突然翻過身來,把腳爪伸向雄鳥,於是兩雙腳抓在一一起,翻著筋斗象兩片落葉似的一起跌落下去,有時一直跌到臨近地面或水面的千鈞一髮之際,才突然分開,騰空飛起。隼形目猛禽的交配主要在樹上或地面上進行,一般每天交配多次,但一到產卵期即停止。
繁殖期4-7月。通常營巢於林緣或森林中高大的樹上,尤喜針葉樹。通常置巢於樹冠上部近主幹的枝椏上,距地高7-15米。也有營巢於懸岩上的,有時也侵占烏鴉巢。巢結構較簡單,主要由枯樹枝堆集而成,內墊有松針及細枝條和枯葉,有時也墊有羽毛和獸毛。每窩產卵2-3枚,偶爾也有多至6枚和少至1枚的,卵為青白色或皮黃白色,被有栗褐色、黃色、紅褐色或紫褐色斑點和斑紋,由雌雄親鳥共同承擔,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約28-35天。雛鳥晚成性,滿被白色絨羽,孵出後由雌雄親鳥共同餵養,經過20-50天的巢期生活後,雛鳥即能飛翔和離巢。壽命較長,在野外可存活25-30年。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