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陽(江蘇省泗陽縣舊稱)

魏陽(江蘇省泗陽縣舊稱)

魏陽,三國時期江蘇省泗陽縣的舊稱。

泗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縣史。境內已發現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漢代遺址多處。泗陽為古泗水王國都城所在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魏陽
  • 外文名稱:Siyang County
  • 別名桃源、魏陽、楊樹之鄉、青蝦之鄉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中國華東
  • 下轄地區眾興鎮王集新城新袁新城
  • 政府駐地:江蘇省泗陽縣
  • 電話區號:0527
  • 郵政區碼:223700
  • 地理位置洪澤湖北岸
  • 面積:1418平方千米(含水域420)
  • 人口:105.18萬(2013年)
  • 方言江淮方言-洪巢片-淮安小片
  • 氣候條件:亞熱帶向暖溫帶的過渡性氣候
  • 著名景點:楊樹博物館、運河風光帶、南園景區、鍋底湖水上樂園、媽祖文化園
  • 機場淮安漣水機場徐州觀音機場
  • 火車站泗陽火車站(客運站)、莊圩火車站(貨運站)
  • 車牌代碼:蘇N
  • 舊稱:泗陽縣
  • 文明史:5000多年的
  • 建縣史:2233年的
簡介,古代,近代,現代,當代,

簡介

泗陽有5000多年的文明史,2233年的建縣史。境內已發現龍山文化青蓮崗文化和漢代遺
址多處。泗陽為古泗水王國都城所在地。因境內多次出土了大量的古泗水國王珍貴文物,而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其中,出土的“弩機”為南京博物院鎮院之寶之一,有“天下第一弩”之稱。

古代

泗陽歷史悠久,變制紛繁,建制始於周而定於秦,從西周建厹猶國開始,至今已三千餘年。
秦朝(公元前221年)設定凌縣,屬東海郡;西漢改稱厹猶
漢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陽縣;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陽、凌縣等地設定泗水國,國都設在凌城(今眾興鎮凌城村)。漢後戰亂頻仍,泗陽建置名稱多變,三國時期稱魏陽,晉置宿豫
唐改宿遷,金置淮濱縣;105年後改稱泗陽縣。
元朝(1277年)改稱桃源縣,沿用637年,有“夭桃千頃、翠柳萬行”之美景;元朝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稱桃源縣,至明清相沿七百餘年。

近代

明屬南直隸,清順治二年(1645年)改明南直隸為江南省,屬淮安府
康熙六年(1667年)改屬江蘇省,為淮安府桃源縣

現代

民國三年(1914年),因與國民黨元老宋教仁故鄉湖南省桃源縣名相重,復改稱泗陽縣,屬江蘇省淮揚道;國民政府成立,廢道,直轄於江蘇省政府。縣境東界淮陰,南臨洪澤湖,西臨宿遷及安徽省之泗縣,北接沭陽;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春,日軍陷泗,縣城被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泗陽縣抗日民主政權建立。為適應戰爭形勢,泗陽與鄰縣部分地區分設泗沭、淮泗、泗陽、運河特區4個縣級民主政權。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運河特區撤,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裁淮泗入泗陽,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五月泗沭與泗陽合,基本恢復原泗陽建置,縣政府設於眾興鎮,隸屬淮陰專區(今淮安市)。

當代

泗陽方言為江淮方言洪巢片。泗陽位於江淮方言的北部邊緣,處於江淮方言北方方言分界線的南沿,地理位置的特殊性,使得泗陽除了江淮方言外,還有小部分鄉鎮帶有北方方言的口音。2004年,泗陽割讓洋河、鄭樓等西部五鎮後,泗陽全境已無講北方方言地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