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斗鎮

魁斗鎮

魁斗鎮是閩南金三角區域內一個古老的鄉鎮,位於安溪縣城西北隅10公里處,東鄰參內鄉,西連蓬萊鎮、金谷鎮,南接風城鎮與城廂鎮,北與南安市詩山鎮和蓬華鎮交界。2007年面積57.04平方公里。2008年,擁有耕地面積7.39宙,山地面積56500畝,果園4828畝,茶園1500畝,其中連片種植龍眼800畝。2016年,人口29500人,轄區12個行政村和鎮辦的翁後林場、黎山果場。其境內多低山丘陵,地勢平緩,海拔在200米以下,最高山峰蓮花山主峰775米。晉江上游西溪繞鎮區而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魁斗鎮
  • 行政區類別:鎮
  • 所屬地區安溪縣
  • 下轄地區:魁斗村、鎮西村、奇觀村、溪東村等
  • 政府駐地:魁斗村
  • 面積:57.04平方公里
  • 人口:29500人
  • 方言:閩南語
  • 著名景點:安溪中心縣委舊址、清風洞、岱屏岩、景苑
  • 耕地面積:7.39宙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人口,村落介紹,主要街巷,資源優勢,氣候環境,基礎設施,人文歷史,社會事業,經濟發展,旅遊資源,社會事業,

概況

安溪縣轄鎮。位於縣境東部,西溪上游,北緯25°08′、東經118°09′。東鄰參內鄉,西連蓬萊鎮、金谷鎮,南接城廂鎮,北與南安市交界。面積5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1216人(2010年六普)。轄12個行政村。鎮政府駐魁斗村,南距縣城10千米。漳泉肖鐵路,307、308省道過境。

沿革

宋分屬歸善鄉長泰里和修仁鄉清源里;明清分屬長泰里和崇善里。民國分屬縣城區、興善區、第一區。1945年10月分屬城苑鎮、溪東鄉、泰安鄉。1949年後,先後分屬龍城區、清溪區、第一區、第三區、第二區、城關區。1958年11月屬城關公社,1961年8月屬城關區。1965年4月撤區並社,設立魁斗公社,轄原溪山、蓬庭2個小公社的7個大隊,和鎮西(鎮安、鎮山併入)、魁斗、奇觀、鳳山4個大隊,駐魁斗。
1984年4月改為魁斗鄉。1989年6月,溪山村改名佛仔格村。1992年8月改為魁斗鎮。1992年末,面積55.80平方千米,5083戶24664人,鎮政府駐魁斗,轄魁斗、尾溪、鳳山、溪東、鎮西、貞洋、鐘山、佛仔格、奇觀、魯藤、蓬庭、大嶺12個行政村和鎮辦翁後林場、黎山茶果場。2000年常住人口25734人(五普)。2003年末,人口26759人。
自古以來,魁斗鎮隸屬多有變更,宋分屬歸崇善鄉長泰里和修仁鄉清源里, 明清分屬長泰里和崇善里。
魁斗鎮魁斗鎮
民國分屬縣城區,興善區、第一區。民國34年(1945年)10月分屬城苑鎮、溪東鄉、泰安鄉。
新中國成立後先後分屬龍城區、清溪區、第一區、第三區、第二區、城關區,
1958年11月屬城關公社,
1961年8月屬城關區,
1965年4月撤區成立魁斗公社,
1984年4月改為鄉建制,
1992年8月改為鎮建制。
(一)畲 頂
貧瘠,不宜耕作,早為廢村。今有小部分耕地,由小路自然村村民耕作。
(二)大衛橋
屬大嶺村。在湖仔頭山西南麓。在大衛村西側建有一座橋,故名。因地處山坑兩側,樹木茂盛,陽光不足,清代時村民10多人遷居他村而廢。

行政區劃

轄魁斗村、鎮西村、貞洋村、鐘山村、佛仔格村、尾溪村、鳳山村、奇觀村、魯藤村、蓬庭村、溪東村、大嶺村12個村居和2個鎮辦的翁後林場、黎山果場。

地理環境

2007年面積57.04平方公里。2008年,擁有耕地面積7.39宙,山地面積56500畝,果園4828畝,茶園1500畝,其中連片種植龍眼800畝。,轄區12個行政村和鎮辦的翁後林場、黎山果場。其境內多低山丘陵,地勢平緩,海拔在200米以下,最高山峰蓮花山主峰775米。晉江上游西溪繞鎮區而過。
魁斗鎮

人口

2016年,人口29500人

村落介紹

(一)魁斗村
魁斗鎮政府駐地。位於清溪左畔,大山尖西南麓,海拔70米。該村名與鎮名來歷同。村委會設在魁斗,轄21個自然村。境內有安溪廈華啤酒有限公司。清時,不少村民遷居中國台灣地區。村民主要為陳、龔、林、劉姓。
草 北 相傳劉氏祖先在此開發時,雜草叢生,故名。有明代古瓷窯遺址。
五里榕 離魁斗2.5公里有棵榕樹,故名。
大山岩 古時有座佛寺,後岩寺倒塌。今存岩廳與和尚洞。
(二)鎮西村
在鎮政府駐地東北3.1公里處,蓮花山的石碣山南坡,海拔384米。原名烏材林。古時樹林茂密,古木參天,白天行走時難見陽光,因“黑”與“烏”諧音,所以稱烏材林。宋末,官府在此建鎮撫寨,因該地位於寨西部,故稱。村委會設在嶺頂,轄14個自然村。村裡有高嶺土礦;有深坑隘,是通往外界必經之道,也是鎮西的一道天然屏障。清代村民遷居中國台灣地區及東南亞諸國,至今已繁衍7000多人。台灣頂淡水建有鎮撫街。僑鄉。村民主要為黃姓。
湖 頂 村南部有座山峰,山頂可瀏覽全村。站立山頂,全村猶如湖泊一般,故名。包括湖頂、大垵、外湖自然村。該村有清代古瓷窯遺址。
虎 榜 該地開基祖將房屋建在仙洞口凌雲山崗下,房屋背面均是石壁,宛如懸掛大榜文的牌匾。為使子孫榜上有名,故稱虎榜。
嶺 頂 又稱梅嶺,位於村中部。明清時期,整個山嶺廣種梅花,故名。包括八丘、長圳尾 、嶺尾、烏石壠、林仔後。
半 嶺 地處觀音山仙洞凌雲峰半山坳,故名。包括上、下半嶺。
舊 窯 李氏先民於明朝在此燒瓷器,故稱舊窯。
石 碣 在村東部。該地坡高陡峭,住房之間的小道均用石砌成台階,故名。

主要街巷

(一)魁斗街
位於清溪河畔的魁斗村。明時清溪通航後,就設有街道,僅有幾家小店鋪。民國19年(1930年),修築安溪至湖頭、安溪至詩山公路,魁斗街成為三叉街,公路一條往詩山,一條往湖頭,一條往縣城。新中國成立後,1950年街頭設有供銷社,街尾設有衛生院。後在此辦安溪瓷廠,街道商店增加到六七十家。1990年後,安溪至湖頭公路拓寬為二級公路,公路兩側原舊街店鋪全面改建為樓房,街道延伸至龔厝、內坂,直至廈華啤酒廠(原安溪瓷廠)。全長1000米,寬14米,開設店鋪100多家,並有供銷社、商場、醫院、魁斗村址等。街道是廈門通詩山、永春、德化、三明、大田省道206線的主要幹道,也是安溪至湖頭省道307線的要主幹道。
(二)魁斗新街
位於魁斗村。系1990年興建的新街。2003年鋪設水泥路面,全長600米,寬10米。為該鎮的集市貿易中心。內設有農貿市場、商場、銀行、信用社、郵政、電信、派出所、變電站、廣播電視站、合作醫療站和小商店等100多家店鋪和企事業單位。
(三)集安巷
位於魁斗村,又名集安路。1991年新建的街巷,全長150米,寬3.5米。巷的兩側為3至4層樓房的住宅區。
古來格 位於佛仔格村。

資源優勢

魁斗鎮境內多低山丘陵,地勢平緩,海拔在200米以下,最高山峰蓮花山主峰775米。晉江上游西溪繞鎮區而過,河谷盆地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9--21℃,無霜期達340天以上,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宜種植果樹,農作物一年可三熟。 魁斗鎮是革命老區鎮,安(溪)南(安)永(春)中心縣委曾設在該鎮佛仔格村,當時方毅、彭德清及陳風伍、郭節烈士曾在這個地方為革命事業前仆後繼,赴湯蹈火,一九九九年九月,經中共安溪縣委批准,在佛仔格村原縣委中新厝設立革命歷史陳列館,成為弘揚革命精神和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基地。該鎮還是閩南主要僑鄉和台胞祖籍地之一。旅外鄉親熱心家鄉公益事業,對家鄉建設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魁斗鎮
魁斗鎮
魁斗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通訊便捷,省道205線和307線公路成“丁”字形貫穿全鎮,漳泉肖鐵路穿境而過,現已村村通水泥路,鎮區至廈門和泉州行車時間僅約90分鐘、70分鐘。鎮供電拼入電網,電力充足,電源穩定。擁有7000門程控電話模組局,移動通訊覆蓋全鎮。現有中學1所、國小10所,15所衛生醫療機構,還有廣播電視接收站、文化站等。
魁斗山明水秀,勝景天成。在佛仔格村石竹溪濱,有一處天然地熱,水溫約80C,是利用地熱沐浴健身的好去處。在蓬庭村水湖山上有清風洞風景區。東臨清溪,西倚懸崖,蘊秀藏奇的怪石、古樹、與岱屏岩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深山藏古寺的淡墨山水畫。該項目由旅外僑親王泉成先生投資2000萬元重新修葺,她將成為閩南著名旅遊勝地,吸引更多海內外遊客。

氣候環境

河谷盆地多,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9—21℃,無霜期達340天以上,年降水量1600毫米,適宜種植果樹,農作物一年可三熟。

基礎設施

魁斗鎮先後投資2000多萬元鋪設村(場)主幹道水泥路面50多公里,實現村村公路硬化。建造了魁斗大橋、蓬洲大橋、魯藤大橋、鳳山村水尾橋、內坂小橋、龔厝小橋、尾溪中橋、魁斗舊街通往新街大橋,完成奇觀大橋的拓寬改造,架設10公里路燈。魁斗鎮擁有4個發電廠,總裝機容量達4000多千瓦,鎮供電併入縣電網,電力充足,電源穩定。擁有8600門程控電話模組局,移動通訊覆蓋全鎮,寬頻網路連線到各村,閉路電視已覆蓋10個村(場)。 對鎮區(1平方公里)進行控制性詳細規劃,完成了魁斗、大嶺、魯藤、鎮西、貞洋、溪東、蓬庭、奇觀等8個村“六圖一書”工作,改造建設魁斗街市場,開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全鎮村容村貌煥然一新,新建樓房林立,機車基本普及,小型轎車進入許多農家。1997年被中共泉州市委、市政府授予基本實現小康的先進鄉鎮。

人文歷史

魁斗是福建省著名的革命老區鎮,佛仔格、貞洋、鳳山和奇觀村的山尾角落曾是革命的據點。1932年11月,在魁斗佛仔格中心厝成立了中共安溪中心縣委,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統一領導安溪、南安、永春、德化四縣黨的組織和人民的鬥爭,是在中共廈門中心市委領導下建立起來的安南永德地區最高的地方黨組織。其成立,是安南永德革命形勢發展的需要,同時也標誌著安南永德革命鬥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中共安溪中心縣委成立後,根據廈門中心市委建立蘇區的計畫,深入開展武裝鬥爭,掀起了打擊土豪地霸、抗租抗捐和分糧鬥爭,使安南永德紅色區域空前發展。在鬥爭中,黨的組織及其領導的第二支隊、群團組織得到空前發展,中心縣委下轄有7個區委和永春特區委、德化工委、湖頭、金淘區工委,約70個支部,420名黨員,共青團發展到100多名團員。第二支隊也於1933年5月正式命名為中國工農紅軍閩南遊擊隊第二支隊(簡稱紅二支隊,1935年1月改稱為中國抗日義勇軍西南軍區閩南第二支隊),轄3個支隊,1個列寧隊。在此基礎上,中心縣委帶領人民開始了創建人民政權的偉大實踐,1933年5月成立安南永德第一個區級蘇維埃政府-安南永德蘇維埃政府。雖然不久就發生“青雲樓事件”,革命力量遭受嚴重挫折,但是中共廈門中心市委和中心縣委及時採取相應的組織和軍事措施,使安南永德地區的革命鬥爭繼續向前發展,並於1934年春在佛仔格、貞洋等十幾個鄉村實行土改分田,第一次實現了蘇區農民“土地還家”的夢想,極大地調動了農民的革命積極性。1934年2月後,為配合中央蘇區的反“圍剿”鬥爭及中央主力紅軍的北上抗日,中心縣委領導安南永德人民在極端艱苦的環境中進行不屈不撓的鬥爭,牽制了國民黨軍隊兩個師和國民黨福建省保全團、民團等大批反動武裝。中共安溪中心縣委領導下的安南永德革命戰爭雖然未能堅持到三年游擊戰爭的最後勝利,但是它觸動了封建地主階級的利益,動搖了國民黨在這四縣的統治,在人民民眾中播撒了革命火種和民主意識,為這一地區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時期黨的活動奠定了基礎,在泉州革命史上乃至整個福建革命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魁斗鎮魁斗鎮
1993年,中共安溪縣委、縣人民政府在佛仔格為當時主要革命活動組織者,後因被捕遇害的郭節烈士設立紀念碑,1999年9月經中共安溪縣委批准,佛仔格中新厝被定為“革命歷史陳列館”和“青少年愛國主義傳統教育基地”。2005年佛仔格被泉州市旅遊局定為紅色旅遊主要線路之一。重訪紅色舊址,重溫紅色歷史,重走勝利之路,陶冶高尚情操,所有這些無不包含著人民對英雄業績的無限崇敬和對紅色歷史文化的嚮往與追求,也是構成紅色旅遊的牢固基礎。佛仔格紅色旅遊將以革命紀念地、紀念物及其所承含的革命精神為載體,組織接待旅遊者進行參觀、學習和遊覽等旅遊消費活動。

社會事業

魁斗鎮村村通水泥路。2007年,擁有7000門程控電話模組局,移動通訊覆蓋全鎮。2008年有中學1所、國小10所,15所衛生醫療機構,還有廣播電視接收站、文化站等。

經濟發展

魁斗高嶺土儲量大,分布廣,品位高。早在宋朝和明代,就建有多處瓷器、磚瓦窯,為海上陶瓷之路發源地之一。原料遠銷江西景德鎮、深圳、泉州德化等地,廠和建材廠的理想寶地。福建省恆興陶瓷有 限公司就建於魁斗村。魁斗鎮主要工業產品還有:胱氨酸、亮氨酸等胺基酸系列,日用陶瓷、工藝陶瓷、石板材、服裝、竹滕工藝品等。主要農副產品:食用菌、水果(龍眼、油柿),開發農副產品加工前景廣闊。 魁斗鎮黨委、政府根據經濟形勢發展的變化,把主要精力放在深化改革、調整結構、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上,把更多的財力、物力用在社會發展和加強薄弱環節上,把各方面加快發展的積極性保護好、引導好、發揮好,實現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其2004年完成工農業總產值43848萬元,完成鄉鎮總產值56672萬元,其農民人均純收入達5200元,財政收入320萬元。魁斗鎮社會文化事業全面發展。
魁斗鎮魁斗鎮
省道206線魁斗路段兩側,翠綠的菜園和辛勤勞作的菜農成一道風景線,這就是魁斗鎮的特色蔬菜基地,也是安溪縣的“菜藍子”基地,市民每天吃的菜,很多就是產自這裡。 魁斗鎮的特色農業基地主要為大嶺、奇觀、溪東、魯藤等村,種植黃瓜、冬瓜、豆角、川山紫、甜玉米以及食用黑甘蔗等,面積超過千畝。當地的農民還採用反季節種植,上市的蔬菜一年四季不斷,源源不斷地供應著全縣各菜市場,豐富市民的餐桌飲食。發展特色農業,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魯藤村種植特色蔬菜幾百畝,村主任蔡海岸介紹,該村每戶村民種植蔬菜收入年平均在2萬元以上。而種植黑甘蔗是該村村民增收致富又一個路子。村民蔡福榮種有兩畝的黑甘蔗,年收入超過4萬元。為促進全鎮特色農業發展,魁斗鎮黨委、政府適時加以引導,派出農業技術人員,提供技術指導,及時引導農民種植新品種,提高種植效益。魁斗鎮毗鄰城區,交通便利,適合於發展城郊農業特色經濟。該鎮將通過抓好特色農業基地建設,促進了全鎮特色農業發展,更好地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魁斗鎮魁斗鎮
發展生態茶業,是魁斗特色農業的又一亮點。在很多人的眼裡,魁斗作為外安溪鄉鎮,茶葉生產並不引人注目。魁斗鎮黨委、政府以建設生態茶園為抓手,大力改造舊茶園,利用山邊田、缺水田,鼓勵民眾發展生態茶業,魁斗鎮茶業發展已初見成效。魁斗全鎮的茶葉種植面積超過3000畝。鳳山村,一個人口僅1100多的小山村。幾年前還默默無聞,如今卻因發展茶葉而遠近聞名。老村長陳順中,靠茶葉種植加工,全家人過上了幸福紅火的日子。鳳山全村320多戶,家家戶戶種植茶葉。全村每戶茶葉的收入年均超過2萬元。2006年,安溪鐵觀音集團鳳山茶葉生產基地落戶魁斗,該基地涉及鳳山、魁斗等村,將按高標準建設1000畝以上生態茶園。該鎮將發揮基地示範、帶動作用,通過抓龍頭企業建設,引導農民發展生態茶業,促進全鎮茶葉經濟發展,將魁斗建成外安溪新興茶葉鄉鎮。

旅遊資源

魁斗山明水秀,勝景天成。在佛仔格村石竹溪濱,有一處天然地熱,水溫約80℃,蘊秀藏奇的怪石、古樹、與岱 屏岩交相輝映,構成一幅深山藏古寺的淡墨山水畫。

社會事業

計生工作:重視宣傳引導,突出利益導向,切實轉變民眾婚育觀念;健全計生網路,夯實工作基礎,推進計生工作規範化建設,全面提高村自管理水平;狠抓常規工作落實,突出重難點工作整治;加強部門協作,完善綜合治理,提供優質服務;認真開展關愛女孩行動試點工作,為23戶二女戶實施“安居工程”建設。二女結紮戶女孩免費就學、計生困難戶和二女結紮戶幫扶措施、部分計畫生育戶獎勵扶助制度得到全面落實。 教育工作:魁斗鎮有中學1所、國小10所和幼稚園2個,先後建設了安七中的教學樓、科技樓、圖書樓、教師宿舍樓。各國小的教學樓和教師宿舍樓也基本改舊換新。共擁有電腦室9間、多媒體教室4間和實驗室4間;認真鞏固提高“兩基水平”,積極做好“雙高普九”工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教育質量逐步提高,安七中的中考成績連續多年位居全縣農村初級中學前列。
衛生工作:現有1所衛生院和14個村級衛生所,廣泛宣傳《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積極開展各種防疫工作,全面提高人民民眾的衛生和健康水平。2006年魁斗鎮參加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數有22046人,參合率達94.45%,連年位居全縣前列。
文體工作:堅持“雙百”方針,圍繞文化創先目標,加強基層文化設施建設和文化市場管理,繁榮農村民眾的文化生活。堅持民眾體育和競技體育協調發展的方針,積極推行全民健身計畫。此外,其他各項事業同步發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