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吳氏

福建安溪吳氏是古老的姓氏之一,形成於戰國初期,主要是以國名為姓,源於姬姓,為開姓始祖泰伯、仲雍的後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福建安溪吳氏
  • 形成於:戰國初期
  • 地點:福建安溪
  • 典籍:《史記·周本紀》
溯源,入閩,肇安,繁衍及外遷,吳源榮--吳喜支系,吳源榮--吳盾支系,吳福仁支系,吳純童支系,其他支系,族譜 昭穆,《嶺後吳氏族譜》,《上第吳氏族譜》,《金谷吳氏族譜》,《谷山吳氏族譜》,《蓬星延壽院吳氏族譜》,《龍涓後田吳氏譜牒》,《延陵厚山吳氏族譜》,《磐山吳氏族譜》,《感德石門吳氏族譜》,《感德龍通吳氏族譜》,《鳳城魁田吳氏族譜》,《尚卿福林吳氏族譜》,《新田坪吳氏族譜》,《墩坂吳氏族譜》,《泉山吳氏家譜》,《厚安吳氏族譜》,《金山吳氏族譜》,《延陵黃龍族安溪榮安堂吳氏族譜》,《金谷山門吳氏族譜》,宗祠,鳳城魁田吳氏祚胤堂宗祠,鳳城魁田錢江祖祠,龍涓石塔吳氏厚山堂宗祠,長坑嶺後吳氏宗祠,祥華吳氏仙掌祖祠,祥華祥地吳氏侯邦樓祖祠,尚卿福林吳氏土堡門樓祖祠,金谷吳氏宗祠,鳳城東門外吳氏金山堂宗祠,鳳城南街吳氏榮安堂宗祠,感德尾厝吳氏宗祠,感德石門吳氏祖祠,感德潘田吳氏宗祠,感德潘田角垵吳氏金安堂,感德福德吳氏金鉤堂祖祠,感德華地仙掌吳氏祖祠,蓬萊福山吳氏宗祠,蓬萊蓬星吳氏宗祠,湖頭寨兜吳氏祖祠,劍斗吳氏厚安堂宗祠,劍斗後井吳氏玉衡祖祠,白瀨下鎮吳氏大乾祖祠,湖頭前山吳氏象畔祖祠,城廂墩坂吳氏祠堂,名人-人物傳,吳 夲,吳 宗 岱,吳 宗 海,吳 吟 世,吳 玉 麟,吳 水 閣,歷代科舉及第名錄,已知非科第出身仕外職官(七品以上),已知民國時期任縣、團級以上職官名錄,

溯源

據《史記·周本紀》及《吳泰伯世家》記載,陝西岐山周部落首領古公亶父(即周太王)有三子:泰伯、仲雍季歷季歷之子姬昌(即後來的周文王)以才能過人受古公亶父的賞識和寵愛,古公亶父有志翦商,意欲讓季歷繼承王位,以便將來再傳位給姬昌。故言:“吾世當有興者,其在昌乎?”由於當時的王位承襲貫例是由長及幼,泰伯、仲雍為遂父願便放棄王位繼承權,主動避讓,託辭採藥,先避居於陝西寶雞吳山,奔父喪後為再避王位,又遠奔江南荊蠻之地,建都梅里,教民耕織,自號勾吳,並最後傳言季歷稱:他們已“斷髮文身”,不能再繼承西岐王位。泰伯、仲雍“三讓王位”並“南奔荊蠻”,帶來了中原的先進文化和農耕技術,使人煙稀少的江南地區開發成人齒日繁的富庶之地,為燦爛的江南文明和“吳文化”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當地土著便擁立泰伯為領袖。孔子稱:“泰伯,其可謂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讓,民無得而稱焉!”司馬遷在《史記·世家》中將泰伯世家列為“世家第一”。泰伯死後由仲雍繼位,仲雍的子孫世代相傳,尊泰伯為開姓始祖,尊仲雍為傳代始祖。
仲雍三傳至周章,正值武王克商,尋泰伯、仲雍之後,得周章而正式封為諸侯。吳國後來遷都闔閭,轄有今江蘇、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區。東周簡王元年(公元前585年),仲雍的十八世孫壽夢繼位,經營20餘載,國勢強大,於周靈王九年(公元前563年)正式稱王,成為魯、晉、宋、衛等12國盟主。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吳國吳王夫差手中亡于越王勾踐。吳國亡時,其子孫便以國為氏,稱吳氏,為避禍亂,四處遷移。
在吳氏播遷史上有一個重要人物叫季札。季札是吳王壽夢的第四子,以賢德著稱,壽夢想讓他繼承王位,他堅辭不受,就封於延陵(今江蘇常州市南淹城)。其三兄臨終前要再傳位給他,仍然不受。後來其侄子吳光篡位欲還政於他,他又堅決拒絕,史稱“三遜王位”。因其封邑為延陵,被稱為“延陵季子”,成為當時的名門望族。季札的後代在大江南北許多地方發展成為望族,並以延陵為郡望。歷史上,吳氏最早以渤海為郡望,後來又有延陵、濮陽、陳留吳興、汝南、長沙、武昌等。福建吳氏大部分以延陵為郡望。
此外,關於吳姓的來源還有三個傳說:一是其遠祖始於上古傳說中的五帝時期。據《山海經》記載,古帝顓頊時有輔佐大臣吳權,吳族中一支為吳權後代。二是舜有後代被封於虞地,因虞音近吳,舜的後代有一支以吳為姓。三是始於夏代,據《帝王本記》載,夏王少康時有吳賀,吳賀之後有吳姓。
歷史上,吳姓也成為許多少數民族所使用的姓氏。在當代中華姓氏按人口排序中,吳姓居第10位,約占全國漢族人口的2.05%,分布很廣,以福建最多,約占全省人口的5%。

入閩

吳氏入閩較集中的主要有六個時期:即戰國夫差亡國之後、西晉“永嘉之亂”、唐末黃巢起義、北宋“靖康之難”、元代中原板蕩、明初經濟復甦。
吳氏最早入閩始於吳王夫差亡國之後,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吳國亡于越,吳氏子孫被迫流亡。他們“東渡扶桑,南下百越(閩、粵一帶),北上齊魯,流放皖浙,隱姓埋名”。如當時季札後裔季連攜眷離開吳地輾轉入閩定居於閩東北之柘榮山區,易姓為季連氏,他們牢記血緣,規定“季吳不婚”,世代相守。
西漢後期吳姓在閩已聚族6000多戶、人口3萬眾,成為閩地的泱泱大族。
南朝梁至德三年(585年),豐州刺史章大寶謀反,吳惠覺(諱達,東晉吳隱之九世孫,祖籍漢陽)平反有功,授豐州刺史,後擇居清源山朋山(舊稱幈山)嶺後。
唐總章二年(669年),河南光州固始人陳政奉詔任嶺南行軍總管事,率部入閩,鎮撫漳州,隨行有校尉吳貴、隊正吳弼。
唐開元十二年(724年),河南光州固始人吳圖元(泰伯的六十三世孫),以治書御史奉命都統節制,經略閩疆,先住福州古橋頭,後遷居尤溪。五代末(960年),吳圖元的八世孫吳悅光肇基大田蓬萊口祠。元至元三年(1337年),吳圖元的十七世孫吳二十移居漳平溪南。
唐朝中後期,相繼發生“安史之亂”、朋黨之爭、藩鎮割據黃巢起義,造成田園荒蕪,餓殍載道的破敗局面,中原吳氏紛紛南遷到福建和五嶺山脈一帶,最典型的當數河南固始吳氏。
唐大曆時(766~779年),翰林學士、起居舍人吳通玄,海州(今江蘇連雲港)人,因誹謗大學士陸贄,被貶為泉州司馬,舉家南遷入閩,其後裔便是宋朝福建浦城望族吳侍問家族。
唐元和年間(806~820年),武德大夫、招討使吳文質由浙江慶元入閩,居福安重金。
唐鹹通年間(860~873年),原籍江蘇揚州泰興縣,後遷河南固始的吳儔入閩,定居寧德蘭田。
唐鹹通末期(870~873年),銀青光祿大夫、進士、河南固始人吳卓因任福建長汀縣令而入閩,其父吳穟、兄吳稀、吳穗、弟吳獲皆入閩暫居福州。黃巢起義後,吳卓次子吳融與大伯吳曠、堂兄吳玲、吳佩入閩投奔吳卓避難。唐僖宗中和四年(884年),吳佩弟吳珣聞汀州土人作亂,率固始家丁、僮僕千餘人入閩救父兄難,遂居汀州。王審知受封為閩王后,吳卓不甘附屬,棄官為民,遷居南平。
唐中和元年(881年),黃巢攻陷長安,天下大亂,歷官大司徒、戶部尚書的吳仁祿(泰伯八十五世孫)因“恥亂朝爵命”,不願為官而告老還鄉(河南光州固始縣)。後因唐光啟元年(885年)王緒攻占光州,由於混戰,殃及百姓,吳仁祿為避禍以近古稀之年率家眷毅然遷入福建惠安,初居嶺頭(今南關外),三年後定居大吳村。其後裔興旺發達,宋代曾有“九世十三進士”之稱,成為“名宦鄉賢裔,忠臣孝子家”的閩南望族。
唐中和四年(884年),唐工部屯田員外郎平章政事兼觀察使吳祭(字孝先,號道成)攜眷30餘人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閩,先居侯官(今福州一帶),後又遷莆田縣北隅靈岩山,再徙居黃石之沈埔。隨其入閩的有胞兄弟瑞、良、斌,從兄弟蔭、發(有的譜載為興、發),後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後裔稱“開閩六祖”。
唐光啟元年(885年),又有一批河南固始吳氏族人隨“三王”兄弟入閩。吳十一郎(名尚智)入閩後先寄跡於福州南台,次徙興化塘下。後裔移居晉江二十四都龜湖象畔嘉埭卜居開宗。
唐末隱居南安的著名詩人韓偓,在《秋郊閒望有感》一詩中有“楓葉微紅近有霜,碧雲秋色滿吳鄉”詩句,在《南安寓居》中有“天近函關屯紫氣,水通吳甸浸晴霞”詩句,可見唐末時晉江、南安一帶已有地名“吳鄉”及田地叫“吳甸”。
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吳伯璉遷居寧化石壁,成為福建客家最早的始祖。
北宋初,統兵大使吳仁部舉家從浙江慶元舉水遷入福建周白岩嶺兜,成為周寧獅城南源吳氏始祖。
宋進士、吏部侍郎吳宥,原籍江西南豐,北宋天聖五年(1027年)因火焚居宅遷徙,輾轉肇基永定太平里平寨村,成為閩西客家始祖之一。
元末,安溪墩坂及南安侖蒼吳氏先祖吳薪,字宗蓬,江西崇仁縣人,入閩為龍巖令,後改判潮州,卒於任上。其妻潘氏偕子吳釗、吳釧等至漳州西門外下坡社定居。後裔又徙居漳州南靖。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吳薪裔孫吳啟衷,字鈞父,從南靖遷入泉州府南安縣廿七都古蒼鄉(今侖蒼鎮),為蒼山吳氏始祖。
宋元以後,還有其他吳氏宗派入閩,著名的有泉州城廂“東關西台”吳氏、晉江錢頭(錢塘)吳氏等。

肇安

據史料記載,吳氏遷入安溪,始於宋初。豐州刺史吳惠覺之子吳伯謙(諱元)由泉州清源山朋山嶺後分居南安縣瀨水頭,伯謙生子信(字孔祿),信又生二子,長清華,次源榮。北宋開寶年間(968~975年),吳源榮從南安縣瀨水頭,遷至清溪鳳麓之西吳埔(今鳳城鎮吾都村)居住,以“厚德堂”為堂號(另一說吳伯謙是從晉江象畔遷清源山朋山嶺後,經南安縣瀨水頭遷入)。這是最早遷入安溪的一支吳姓支脈,也是安溪吳氏人口最多的一支。其子孫一支遷長坑三村,後分支祥華、龍涓西坪、魁斗、尚卿等地;另一支遷往德化,後裔又遷入劍斗,不久又移居感德石門、潘田、福德等地。
明洪武元年(1368年),浙江溫州平陽吳氏十一世吳府豆遷入安溪東青(今城廂鎮雅興村)定居。
洪武四年(1371年),吳繼梁自漳州府龍巖縣黃石鄉遷入安溪縣來蘇里之山門,居深垵(今金谷鎮山嶺村),為金谷山門吳氏開山始祖。
洪武十七年(1384年),吳圖元的二十世孫吳福仁之子仲選、仲淛兩兄弟由漳平溪南遷入,開基華地(今祥華村)。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吳祭的十七世孫吳純童(字乾瑞,號鈍庵)由莆田遷入安溪,肇基在坊里(縣城)北門外“魁田堂”,現為安溪城關吳氏支派中人口最多的一支。
永樂八年(1410年)前後,吳子原遷入劍斗,子孫繁衍播遷後井、圳下等地,是內安溪吳姓主要支派之一。
成化年間(1465~1487年),南安蒼山吳氏始祖吳啟衷的五世孫吳欽明、吳欽玉兄弟從南安侖蒼遷居長泰里墩頂(今城廂鎮墩坂村),開基頂墩(含美田)、下墩。至清初,吳啟衷的十一世孫(東房)吳世美後裔及西房吳祖降、吳藕才、吳祖廣、吳祖謙和十四世吳武聘先後又從侖蒼遷入墩坂村坂頂。因此,安溪墩坂吳氏分為頂墩(含美田)、下墩與坂頂三支派。
萬曆十三年(1585年),龍巖伯二七郎之裔吳伯清、吳伯陽兄弟從龍巖移居感德里仙聚新田坪(今感德鎮尾厝村)。
崇禎年間(1628~1644年),吳會修(諱復進)從石獅龜湖後垵遷入安溪縣坊里東門外(今鳳城鎮先聲居委會)定居。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泉州延陵黃龍族吳禮孫(號致政)的十六世孫吳生從(號榮致)從浮橋東邊村遷入安溪在坊里南市境南門內(今鳳城南街南門巷)定居。

繁衍及外遷

吳姓遷入安溪後,隨著歷史進展,人口增長,後裔也不斷從肇基地分支移居縣內外繁衍,目前定居於安溪的族系有:

吳源榮--吳喜支系

吳源榮於宋開寶年間(968~975年)遷入安溪吳埔(今鳳城吾都)後,生五子,長居養、次居聚、三居道、四居益、五居方。次子居聚生兩子,長子喜,次子盾。宋乾興元年(1022年),吳喜遷德化九蔡(今有濟)。喜生子名聰,聰生子慧,慧生三子:長名理、次名道、三名明。理生子鼎茂(諱仁),鼎茂於元末分居安溪常樂里劍斗大溪洋尾,傳三子:長順齋,字子元,居劍斗五羚;次敬齋,字子和,移居磐山(今感德鎮潘田);三子敏齋,字子惠,移居感德鎮石門。
1. 感德磐山吳氏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吳喜的六世孫吳敬齋,因避水患,從劍斗移居磐山(今感德潘田),成為磐山吳氏始祖。現有祖祠“蘭谷堂”與“磐谷堂”。磐山吳氏後裔繁多,並衍播到感德鎮洪佑、爐地、福德、大坂、大格、華地及桃舟鄉下格等村。
2. 感德石門吳氏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吳喜的六世孫吳敏齋因避洪水,從劍斗移居石門,興建中興祖祠,迄今繁衍二十六世。
3. 感德福德吳氏 
明嘉靖二年(1523年),感德磐山吳敬齋的次子吳國睿(號居竹,吳喜的七世孫)從潘田移居福德。
4. 感德龍通吳氏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敏齋之裔吳伯異,由石門遷入定居。

吳源榮--吳盾支系

吳盾乃吳源榮之孫,吳喜之弟。北宋乾興元年(1022年)與吳喜同時離開吳埔(今鳳城鎮吾都村)。吳盾遷還集裡嶺後(今長坑鄉三村)。子孫先後播遷到祥華鄉祥地、西坪鎮陽星、尚卿鄉銀場、魁斗鎮半侖、龍涓鄉厚田、石塔、湖陵、聖草池及桃舟鄉桃舟、蓮地等地。稱為嶺後吳氏(“嶺後”之名源自其先祖居住地泉州清源山麓朋山之嶺後)。
1. 長坑三村吳氏 
吳盾的四世孫吳隱(字淑雲)仍居長坑鄉三村村嶺後,其十六世孫吳孝本、吳孝親、吳孝君分派長坑鄉三村村的後墘、石皆頭、密洋、庵邊自然村和長坑鄉文坪村文德垵的長科坪,感德鎮石階頭。長坑鄉三村村吳氏後裔還先後移居沙縣、順昌、浦城,江西上饒、玉山、廣豐、鉛山及浙江開化、常山、溫州等地。
2. 祥華祥地吳氏 
吳盾的四世孫吳哲(字伯明,吳隱胞弟)入住多卿(今祥華鄉美西)坑內美倉厝。明隆慶年間(1567~1572年),吳哲的十六世孫吳綬(字宦達,號傳三)從多卿遷入金田鄉還一里上第坊洋中堡(今祥華鄉祥地村)肇基。祥華鄉祥地村吳氏從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以來有族人移居台灣及江西永豐、興國、大余等縣,省內的順昌、南平、永安漳平沙縣漳州薌城、龍海角尾、廈門、同安馬巷、泉州城內、永春南安、惠安等地。
3. 西坪陽星吳氏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哲的十七世孫吳鏜(號遜謙)由多卿山紫厚移基西坪鎮陽星村
4. 尚卿福林銀場吳氏 
明嘉靖年間(1522~1566年),吳哲的十七世孫吳璉(又名吳輦,與吳鏜兄弟)由多卿山紫厚遷入尚卿福林銀場。
5. 魁斗半侖吳氏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吳哲的十五世孫吳時琛從多卿遷入龐州(即蓬州)赤鳥瀨(今魁斗溪東村半侖)。
6. 龍涓厚田吳氏 
元末,吳哲的十三世孫吳惟和(諱詹),從同安垵柄返故土,至龍涓圭產。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立籍龍涓湄上垵柄。吳惟和的九世孫吳朱錡(字尊奉,號兆萬)於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開基厚田,為厚田吳氏一世祖。
7. 龍涓石塔吳氏 
元末,吳哲的十三世孫吳功仲(又名公重)從祥華多卿山紫厚遷入肇基。
8. 龍涓湖陵吳氏 
明代,吳功仲的四世孫吳佛生(1404年生,居次)從龍涓石塔遷入湖陵肇基。
9. 龍涓新嶺聖草池吳氏 
明代,吳功仲的四世孫吳秉良(1414年生,居五),從龍涓石塔遷居新嶺聖草池肇基。

吳福仁支系

1. 祥華華地吳氏 
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吳圖元二十世孫吳福仁之子吳仲選、吳仲淛由漳平溪南棗橋移居安溪華地(今祥華鄉祥華村)。
2. 蓬萊福山吳氏 
元末明初,吳福仁的六世孫吳坤盛自華地移居藍田後葛。其長子吳祖發(諱福,號溫泉)又自藍田移居善壇郭山(又稱谷山,今蓬萊鎮福山村)肇基。
3. 蓬萊延壽院吳氏 
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福山吳氏分支遷入蓬萊鎮蓬星村延壽院。
4. 金谷金東吳氏 
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蓬萊福山吳祖發的長子吳毅齋(諱生仔),自福山遷入溪東谷口鄉(今金谷鎮金東村),擇臥牛福地建厝定居,為金谷金東吳氏始祖。民國19年(1930年),後裔一支遷入蓬萊鎮美濱村洋中。金谷鎮吳氏從五世起就有人移居馬來西亞、新加坡、台灣、金門。
5 湖頭湖一吳氏
明末清初因光地家族遷往湖頭,屬光地父入贅祥華吳氏之後裔。

吳純童支系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吳祭的十七世孫吳純童(字乾瑞,號鈍庵)由莆田被聘入安溪當塾師,後定居在坊里(今縣城)北門外,肇基魁田堂,後裔稱“魁田吳氏”。
1. 鳳城魁田吳氏 
吳純童定居安溪縣城後,生三子,長子寶,字昺哲,號靜學;次子敦,字榮禮,號靜默;三子孳,字敏學;分為大宗長房、大宗二房、大宗三房。子孫繁盛,主要聚居在縣城大東街、后北街、小東街、南街、南門等地。並逐漸形成十大房派,即巷尾派、鳳坂派、霞仕派、宮邊派、對面園派、錢江派、百美派、近祠派、錢溪派和東皋派。後裔在清雍正至鹹豐年間(1723~1861年)先後遷往台灣淡水等地,共35批,計100多人;也有遷往福鼎、永春及浙江省。
2. 龍門光孝吳氏 
約於明宣德年間(1426~1435年),吳純童的第三子吳孳(字敏學)由縣城魁田堂移居依仁里光孝鄉(今龍門鎮光孝村)肇基。
3. 尚卿福林魁田吳氏 
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吳純童的長子吳寶的長孫吳賓(字昭倫,號勤齋)、次孫吳機(字昭侃)由縣城魁田堂移居興一里福竹林鄉(今尚卿鄉福林村)。福林村另有一支吳姓,系與西坪陽星同時由祥華多卿遷入。
此外,鳳城鎮上山村小嶺、魁斗鎮佛仔格村、湖頭鎮下東居委會、金谷鎮尚芸村參內鄉洋烏內村、蓬萊鎮美濱村蘆田鎮石盤村等地均有魁田吳氏後裔遷入繁衍。

其他支系

1. 城廂東青吳氏 
明洪武元年(1368年),吳府豆由浙江溫州平陽縣遷入安溪,後裔世居城廂東青(今城廂雅興村),現東青吳氏人口逾千人,均為二世吳忠仁、吳淵壽後裔。
2. 劍斗厚安吳氏 
劍斗厚安吳氏始祖吳子原,約於明永樂八年(1410年)前後,偕弟吳子珍避倭寇或當軍務外出,吳子原先在劍斗東洋村山美崎落戶邱仁甫為婿,後遷入劍斗村溪仔坂,肇基厚安祠。吳子原連續三代單傳,至第四代有裔孫四人,長房吳祖隆,號順齋,居劍斗,後裔主要聚居於今後井村、圳下村劍斗村部分;二房吳祖瑛,號素庵,遷浙江;三房吳祖應,遷江西;四房吳祖居,號朴軒,居劍斗,後裔主要聚居在劍斗村、圳下村的湯內坂。吳子原後裔子孫興盛,其中劍斗村吳氏分布於溪仔坂、洋尾、小庵、大畲、溪坂頭;後井村分布後井、蔡坑、石古庵、湖丘、坂後洋;圳下村分布於湯內坂、圳下。總人口逾萬人。
劍斗除了厚安子原吳氏支系外,現還有“朱厝吳”、“後厝吳”兩個支系(來源失考),人口共100餘人。
3. 城廂墩坂吳氏 
安溪墩坂吳氏分為頂墩(含美田)、下墩派與坂頂派。頂墩、下墩派始祖系南安蒼山吳啟衷的五世孫吳欽明、吳欽玉兄弟,於明成化年間(1465~1487年)遷入。坂頂派系吳啟衷的十一世孫吳世美後裔(東房)及西房吳祖降、吳藕才、吳祖廣、吳祖謙與十四孫吳武聘等遷入。
後裔遷居城廂鎮石古村、南英村、玉田村等地,歷史上不乏到台灣及南洋群島謀生的先人。
4. 感德尾厝吳氏 
尾厝村的吳氏於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由龍巖遷入安溪感德里仙聚坊新田坪肇基。吳伯清、吳伯陽兄弟被尊為尾厝吳氏一世祖。
5. 鳳城東門外吳氏 
明崇禎年間(1628~1644年),吳會修(諱復進,號奠容)由石獅龜湖後垵遷入安溪長泰里田底鄉(今參內鄉田底村),後擇居在坊里東門外(今鳳城鎮先聲居委會),被尊為一世祖,迄今已傳十六世。溯其先祖五處士為石獅龜湖後垵始祖,從莆田平海遷入。鳳城鎮東門外金山吳氏還於清雍正年間(1723~1735年)自第六世繩字輩起,就有族人陸續遷往馬來西亞檳榔嶼與台灣等地。其中,雍正、乾隆年間遷往台灣漳化、金門謀生的有吳繩五、吳皇錦、吳皇吉、吳皇孟、吳皇雅、吳皇承、吳皇旺、吳武舉;往檳榔嶼經商的有吳繩居、吳皇郁、吳皇成、吳皇鼎、吳祖提、吳祖岳、吳祖為、吳祖昔等人。省內遷居同安等地。
6. 金谷山嶺吳氏 
明洪武四年(1371年),吳繼梁自龍巖黃石遷入,已傳十七世。

族譜 昭穆

安溪吳氏源遠流長,歷代編修的家譜、宗譜、族譜等保存著珍貴的家族史料,但以明清以後居多。

《嶺後吳氏族譜》

長坑三村吳氏族譜。現存為清光緒年間(1875~1908年)編修本與民國35年(1946年)編修本。其舊譜的字行為:
毓秀盛元宗,子孫克紹隆。豐功偉烈大,祖德永享揚。
固業開基廣,仲恩垂裕長。雲礽高雋發,奕世啟文章。
民國35年(1946年),訂立全族的諱、字行,從三十五世起啟用:
諱行:欽汝材照圻,金淮植燿坤,銓淵桂灼圭。
字行:坊鋼源椿熙,墉鈞清椒熅,基釗濟松煇。

《上第吳氏族譜》

祥華鄉祥地村吳氏族譜,始修於明,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民國35年(1946年)先後重修,其昭穆如下:
三世起諱行:江奇宇增錫,添懋耿城銘,澄楊煒墀欽,汝材照圻金,淮植燿坤銓,淵桂灼圭。
一世起字行:宦懷東畿曰乃,子鐘淑本烈,培鋐衍樹勛,坊鋼源椿熙,墉鈞清椒熅,基釗濟松煇。
十一世起號行:萬世派昌盛,百代衍流芳,詩書繩祖德,禮儀昭宗功。

《金谷吳氏族譜》

明天啟元年(1621年)由吳道軒、吳心弁始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續修。鹹豐十年
(1860年)三修,主要參加者為吳煥章、吳允嵩。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由吳逢昌、吳宗岱主持四修。
八世起諱行:開景承延,文章華國,詩禮傳家,立志奮為,名振朝班。
九世起字行:公侯伯子男,君卿大夫士,丕謨欽厚烈,佑啟我苗昆。

《谷山吳氏族譜》

蓬萊鎮福山村吳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重修,僅有一本,約1.5萬字。其字行為:
賓奕鐘鼎,開耿承延,居仁由義,孝友睦姻,敬循懿訓,世澤連綿,貞元旋轉,裕後光前。

《蓬星延壽院吳氏族譜》

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嘉慶九年(1804年)、道光十二年(1832年)、同治九年(1870年)、民國5年(1916年)五次續修。
字行為:建文開仕第,立禮兆禎祥。祖德光明遠,孫謀翼燕長。

《龍涓後田吳氏譜牒》

始修不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續修,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民國36年(1947年)兩次再修。
字行:朱伯文克土錫,詩書立世端。

《延陵厚山吳氏族譜》

龍涓鄉石塔村吳氏族譜。始修於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由十二世孫吳顯瑞作序。
諱行:孟仲叔孫季,運亨登國選。
字行:公侯伯子男,文炳振家聲。

《磐山吳氏族譜》

感德鎮潘田村吳氏族譜。歷史上曾多次編修,現存為1996年修纂本。昭穆:
內祖字行前五字為:維天敦培錫。
外祖字行前五字為:善仁丕培錫。
二十一世起字輩統一為:清樹炳基遐,開派源流遠,盛時頌瓞瓜。

《感德石門吳氏族譜》

首修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後三十年為一修,1995年再次續修。自十一世起諱行為:
祖宗世承,克振家聲,文明日興,光大朝廷,子孫茂盛,麟鳳瑞徵
石門通族字行原為:源棨火 鼎在,锺淳懋 火 享。培錫清樹,炳基鉅浩。
自十六世起重編昭穆:
字行:維天敦培錫,清樹炳基遐,開派源流遠,盛時頌瓞瓜。
諱行:克振家聲,文明日興,光大朝廷,子孫茂盛,麟鳳瑞徵
號行:亭,圃國園囿囗於,江淮河漢滿。佳作仁似仙,珍珠珀琅。

《感德龍通吳氏族譜》

清道光、光緒年間各修纂一次,最近一次修於1997年。其諱行為:
祖宗世承,克振家聲,文明日興,光大朝廷,子孫茂盛,麟鳳瑞徵。

《鳳城魁田吳氏族譜》

歷代編修數次,現存為清宣統三年(1911年)編撰本,自八世起昭穆:
諱行:鳴鐘洪懋焞,墀名淑植耀,培錫沃機炯。增鋐滋本焻,堅鈺淯楨煒,基錕潤柏煇。
字行:憲廷允式克,肇衍世侯卿,孝友成家道,子孫繼澤長,濟時饒俊彥,華國煥新章。

《尚卿福林吳氏族譜》

歷朝均有編修,現無存。字輩為:
積建文中新,兆為國家瑞。公侯伯子男,卿夫奕世貴,
智仁信義禮,孝友兼睦淵,傳芳有蓋寶,日啟自多賢。

《新田坪吳氏族譜》

感德尾厝吳氏族譜。編修於民國31年(1942年)。自二世起昭穆為:
簡斯而澤,克振家聲,文明日興,元善安敦,本為秉性,懋昭大德,永裕長貽。

《墩坂吳氏族譜》

歷朝多次與南安侖蒼吳氏合修譜牒,最近一次編修於2003年。自吳啟衷開基南安侖蒼始字行:
啟齋聖秉欽,於德景宗伯。
後世再以七言為律編寫昭穆,具體如下:
榜名行:欣茲國運逢隆日,心慕雲鵬崇篤實,涵養文章博雅時,聯翩直上真超軼。
字 行:天子卿如侯爵位,祿豐職重名嘉瑞,分標等列任飛升,得志稱為經濟器。
考 號:自仕南崖潮海居,詒謀燕翼秩宗舒,箕裘克紹來程遠,昭穆雙清慶有餘。
諱 行:世光祖武永傳芳,基業敬承信彥通,惟冀孫曾敦道學,朝廷應舉顯明堂。
妣 行:安貞柔正德誠良,恬靜溫和性善藏,淑慎端莊容妙美,瓊芝萱草兆呈祥。
女諱行:石韞淵懷寶俟開,青瑩皎潔本胚胎,既全覆載鐘英質,好貯瑤宮鑒化栽。

《泉山吳氏家譜》

湖頭前山吳氏族譜,清道光元年(1821年)修纂,自十世起字行為:
邦國文章重,卿侯禮樂華,宣爾子孫懋,永念孝思佳。

《厚安吳氏族譜》

劍斗吳氏族譜。始修於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崇禎三年(1630年)、清康熙二十一年
(1682年)、乾隆四年(1739年)、同治七年(1868年)、民國元年(1912年)、民國32年(1943年)六次續修。1993年八修,共38卷。
其昭穆一至五世為:文仁義禮新。
六世起續編昭穆為:
諱行:承先要道忠和孝,啟後良圖讀與耕。劍水文明欣大振,厚安德業卷長興。
字行:時學如夫元若獻,卿公侯輔世為家。田疇庭宇皆盈泰,順則近光晉紫霞。

《金山吳氏族譜》

鳳城東門外吳氏族譜。歷史上共修纂六次,前五次均與晉江龜湖後垵祖地宗親合修。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首修,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乾隆十年(1745年)、嘉慶十七年(1812年)、光緒七年(1881年)五次續修。
諱行:尚繩皇祖武,道義必恭遵,得遂青雲志,榮華顯子孫,篤睦垂其訓,敦源紹乃曾。
字行:懋學朝天子,士彥為公卿,孝友宗世德,文章振家聲,詩書應繼起,謀烈顯丕承。

《延陵黃龍族安溪榮安堂吳氏族譜》

鳳城南街榮安堂吳氏族譜。編修於1997年,為該支派首次系統編纂,自十二世起字行沿用泉州黃龍通族64字行:
洪維我宗,生民自周,記序世家,端為之首,至德所貽,實庶且永,
代鐘哲人,在君左右,允文亦武,亮節高風,輝煌典策,蔚焉國楨,
丕嗣徽音,望諸賢裔,凡億孫曾,尚其懋哉。

《金谷山門吳氏族譜》

編纂情況不明。昭穆:
諱行:繼仸宗法公永文學興元志朝詒茂燕美恢復祖武振傳榮名
四世起字行:弘志試雅其奕代相承克紹芳聲新建鴻基長發呈祥

宗祠

鳳城魁田吳氏祚胤堂宗祠

舊祖宇位於縣治北郊鳳卵山麓,坐乾向巽兼亥巳,前後兩進,建於明朝。1973年改建為縣醫院。1998年魁田聯合福林、墩坂、陽星、金山諸派吳氏宗親籌資30萬元將鳳城鎮大東街(今鳳山路)魁田吳氏二世宗祠(即半月祠)擴建成兩進仿古祖宇。坐向寅申兼甲庚,2001年竣工,定名為“安溪吳氏宗祠”。宗祠楹聯有秦鐘震題贈的“丹鳳銜書從北至,台星卓筆映南輝”。有李亨謙題贈的“丹徒自北,應清溪灣流之讖;黃石道南,瞻華美喬木之家”。此外,還有“選勝七星伴月;會心萬派朝宗”、“溯本源無非梅里;論派系同是藍溪”、“尚義賑饑龍津捐萬石;行仁施捨鳳麓獻一心”、“史記世家推第一;西河將略擅無雙”、“渤海高風稱讓德;延陵亮節賜嘉賢”等。

鳳城魁田錢江祖祠

位於鳳城小東街,系魁田吳氏三房祖祠,由三房祖吳相(字汝佐,號松庵)始建於明末。民國35年(1946年)依原貌翻建,土木結構,坐北朝南,二進十間,建築面積348平方米。2005年5月,族裔集資3萬元重修,6月竣工並舉行三房始祖揭像盛典。廳堂中有“渤海宗風傳孝義;錢江祖德蔚人文”、“半月昭明華美境;三房蔓衍鳳山城”等楹聯。

龍涓石塔吳氏厚山堂宗祠

位於龍涓鄉石塔村,始建於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嘉靖四十年(1561年)重修。後被倭寇燒毀,重建於萬曆年間(1573~1619年)。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重修。2003年由海內外宗親集資人民幣20多萬元大修,為二進十間,坐乾巽兼亥巳,占地約2000平方米。堂中懸掛“文元”、“武俊”匾額,堂聯有泉州狀元吳魯題寫的“鳳毛麟趾鶴算龜齡;忠信孝悌禮義廉恥”。

長坑嶺後吳氏宗祠

位於長坑鄉三村村,始建於宋乾興元年(1022年),坐壬向丙兼子午。歷史上多次遭兵災火劫。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清雍正元年(1723年)曾先後復建,民國35年(1946年)重修。現祠繫於1997年由嶺後各支派宗親集資28萬餘元重建,占地面積1500平方米。五間式,坐北朝南,磚石木結構,翹脊飛檐,琉璃金碧。原八支木柱以精磨石柱取代,上斗下珠。柱樑重飾古漆金字。平整外埕,鋪設精磨石料,重建屋後大羅門。整體緊湊壯觀,古今合壁,流光溢彩,富麗堂皇。村西南建鎮卿祠,塑吳隱像,逐年祭祀。主要楹聯有:“由吾埔而奠斯土,人傑地靈終歸祖德;卜嶺後以啟華堂,虎躍龍騰永頌宗功”、“渤海姑勿論,岐山聳秀源於吳埔支來;延陵已稽考,羅水分流知自黃龍衍派”。

祥華吳氏仙掌祖祠

位於祥華鄉祥華村。肇基祖吳仁福於明初始建,經多次修葺,坐北朝南,土木結構,懸山屋頂,二進大厝,建築面積200平方米。祠堂懸掛“文魁”、“武德將軍”等匾額。楹聯有“華山家聲舊;仙掌世澤長”、“仙人謫降,毓秀鐘靈,此地發祥欣啟宇;掌故深探,通今博古,他時得志定興宗”(李光地撰)、“仙留鐘地脈,虎踞龍蟠,百世蕃昌開華地;掌獻仰天心,左宜右有,雙峰坐負對佛耳”(官獻瑤撰)等。明中期又於天心寨建梯雲祖宇。楹聯:“梯上春台安居樂業;雲蒸化國集福迎祥”等。

祥華祥地吳氏侯邦樓祖祠

位於祥華鄉祥地村,始建於明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重修,民國35年(1946年)小修,土木結構,三進布局,中進樓宇,其建築呈“金”字形,庚甲申寅向。長32.5米、寬75米,占地面積2437.5平方米,中進廳堂有清末吳仕宗恩詔廷試中式第一名恩賜進士的聖旨牌匾“恩元”。楹聯有吳魯狀元題贈的“毓秀鐘靈清溪衍派;敬宗尊祖讓德垂型。”吳捷秋書“侯府立長坑,族衍三村承讓德;邦基開上第,宗傳一脈著祥華。”

尚卿福林吳氏土堡門樓祖祠

位於尚卿鄉福林村田中。始建未詳。祠坐北朝南,土石木結構,三層樓式,建築面積363平方米。楹聯:“渤海分支,一源湧出千派;鵬山獻彩,六鷊飛騰九霄”、“林茂蔭恆長,思先世善貽孫謀,求多福實受多福;樓高望自遠,冀後人能繩祖武,步一層更上一層”(唐桂生撰)。

金谷吳氏宗祠

位於金谷鎮,始建於明弘治年間(1488~1505年)。由二世祖吳毅齋奠基,祠坐艮兼寅,歷代興修。1994年由海內外宗親集資人民幣36萬餘元重建,二進,面闊五間,兩護厝。占地面積1298平方米。門聯:“渤海家風千古盛;延陵世澤萬年興”。龕聯:“魯論稱三讓德;史記第一世家。”廳聯:“源溯延陵,派分華地,郭山繩祖武;支流金谷,氣得臥牛,筆架蔚人文。 ”

鳳城東門外吳氏金山堂宗祠

位於東門外清溪河畔。由五世諸祖相繼合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年),坐北朝南,為少見的四進式大厝結構,占地面積約2300平方米。

鳳城南街吳氏榮安堂宗祠

位於鳳城鎮南街南門巷。始建未詳。祠坐北朝南,土木結構,二進大厝式,占地面積300平方米。楹聯:“延崗永固家聲振;陵水恆綿世澤長”、“榮者當興人傑德望;安之必福壽考功成”等。

感德尾厝吳氏宗祠

共三座。流芳派祖祠由吳伯清始建於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建築面積170平方米,現存完整。植美派祖祠由吳伯陽始建於明萬曆年間,建築面積250平方米,現存完整。美盛祖祠始建於清順治四年(1647年),2003年重修,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

感德石門吳氏祖祠

有兩座。“中興祖祠”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坐向辰戍兼乙辛,形稱“牛眠”。歷代多次修建。1998年重建,建築面積300多平方米。楹聯:“中發貽謀,俎豆衣冠傳古訓;興詩立禮,世代英流繼遺徽。”“都美祖祠”建於清鹹豐二年(1852年),2000年重修。坐向醜未兼癸丁,建築面積680平方米。楹聯:“都邑始分,上溯黃帝之亦野;美仁擇處,下傳孔聖的箴規。”

感德潘田吳氏宗祠

兩座。內祖祠“磐谷堂”,位於潘田村水尾椿樹腳,由二世祖始建,二進式。外祖“蘭谷堂”,由十七世吳盛友建,二進式,與磐谷堂毗鄰。

感德潘田角垵吳氏金安堂

角垵吳氏宗祠金安堂,位於感德鎮潘田村角垵自然村。清同治年間(1862~1874年)由吳維勤始建。2004年夏,角垵吳氏裔孫集資依原貌修葺,同年竣工。堂背倚青山大屋頂,占地面積13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570多平方米,坐西向東(乾巽兼戍辰),土木結構,三進30間,面堂開闊,氣勢恢宏。內有“金蘭玉桂流馨遠;安富尊榮耀澤長”、“金耀宗堂蘭桂熾;安居祖地兒孫昌”、“金玉良言繩祖武;安其美志蔚人文”、“金碧輝煌思先哲;安家立業望後賢”、“金枝玉葉長挺秀;安若泰山永舒芳”、“金石為開中庸處世本;安身啟迪正真傳家先”、“金屋生輝源泉水長澤;安居煥彩家聲譽遠揚”、“金堂玉宇緬建功不易;安室善居念創業維艱”、“金相玉質惟詩書教子;安居吉第冀勤儉治家”、“金言莫忘永繼先賢志;安分恪守長承祖德銘”等楹聯。

感德福德吳氏金鉤堂祖祠

始建於明嘉靖二年(1523年)。楹聯:“派分磐山,溯委尋源,祖德流輝開金鉤;宇啟蘭谷,培根植本,孫支挺秀基上遠。”
1

感德華地仙掌吳氏祖祠

位於感德鎮華地村,始建於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重建。楹聯:“仙掌獻地,鐘靈毓秀開國族;佛身朝天,華表畫屏映祠堂。”

蓬萊福山吳氏宗祠

位於蓬萊鎮福山村,始建於明洪武年間(1368~1398年 )。1981年由旅居新加坡宗親吳溫柔倡儀並發動僑胞及鄉親捐資重建。占地100餘平方米,石木結構,翹脊飛檐。

蓬萊蓬星吳氏宗祠

位於蓬萊鎮蓬星村,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1978年後延壽院吳氏重建,土木結構,二房一廳。

湖頭寨兜吳氏祖祠

位於湖頭鎮湖三村,始建不詳,1987年重建,占地面積約680平方米,建築面積231.08平方米,上下二進式,石木結構。

劍斗吳氏厚安堂宗祠

位於劍斗鎮劍斗村溪仔坂。明正德十年(1515年)由吳子原三世孫吳佛佑建,後為兵匪所焚。四世孫吳朴軒重建,歷代數次修葺。坐艮向坤兼寅申,土木結構。民國11年(1922年)又遭匪焚。民國19年(1930年)重建。最後一次重修於2000年,上下兩進,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飛檐翹脊,雅觀堂皇。楹聯:“為名臣為名儒,全行誼於一身微彰皆貴;有節烈有節孝,立綱常於萬古愚智鹹欽”、“劍水溢文,瀾集著近川工造鳳;斗山隆峻,望人歸禁苑羨登龍”。

劍斗後井吳氏玉衡祖祠

位於劍斗鎮劍斗村後井,明萬曆年間(1573~1619年),由劍斗村開基祖吳子原第七世孫吳振樓(諱春生)始建,1996年按原式重修。二進皇宮式,土木結構,占地面積1000餘平方米。

白瀨下鎮吳氏大乾祖祠

位於白瀨鄉下鎮村,始建不詳,1985年翻建。土木結構,建築面積360平方米。楹聯:“家風永繼稱之讓;祖德豐功輝萬年。”

湖頭前山吳氏象畔祖祠

位於湖頭鎮前山村,始建不詳,1962年重建。土木結構,二進十間,坐南朝北,占地面積700多平方米。

城廂墩坂吳氏祠堂

位於南安侖蒼鎮蒼山南麓。分為一世家廟和二世宗祠,均為二進式,家廟與宗祠分別於1987年、1994年修建,分別供奉一世祖吳啟衷與二世祖吳實齋。二座建築紅牆碧瓦,典雅恢宏。族人每年均進行春、冬二祭。一世家廟楹聯:“麟趾呈祥開一世;螽斯衍慶拓三鄉。”二世宗祠楹聯:“匡復三鄉新氣象;恢張二世舊風光。” 
蘭谷堂蘭谷堂
磐谷堂磐谷堂

名人-人物傳

吳 夲

吳夲(979-1036年),字華基,號雲沖,清溪縣常樂里(今安溪縣感德鎮)石門人,由貢舉授御史。其父吳通、母黃月華北宋間由安溪入居白礁(今漳州龍海)。吳夲自17歲起,雲遊四方,拜各地名醫為師,尊學醫術成靈醫。宋仁宗時,醫帝母后愈,煉丹救世,恩澤一方。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初二,擇地顯化漳州白礁。自宋至明,敕封十五次,為無極保生大帝,又稱吳真人。生前吳夲是北宋時期閩南地區醫術高明、醫德高尚的靈醫,死後演變為在閩台地區最有影響的醫神。在祖籍地石門,吳氏後人為紀念吳夲,建有玉湖殿。殿聯:“保佑偏寰區大道為公揚佛法,生成周海宇帝心無我著神恩。”

吳 宗 岱

吳宗岱(1865-?年),原名光華,諱泰岳,字大華,安溪縣崇善里金谷鄉(今金谷鎮金東村)翰墨人。廩膳生,後在金谷蕊珠宮設館課生。曾任安溪崇善里里長,德高望重。

吳 宗 海

吳宗海(1892-1965年),諱春夏,別名澤如,安溪縣金谷鎮金谷村人。19歲出洋謀生,六渡緬甸,一旅印尼,從事店員、財會、教員之職。清宣統二年(1910年)在勃生秘密發展同盟會員,進行革命活動,成為勃生埠最早參加和組織同盟會的先輩和骨幹。其手跡《七次出洋日記》和《每次寄回家信匯記》是頗有價值的珍貴史料,已由泉州華僑歷史博物館予以收藏和展出。

吳 吟 世

吳吟世(1897-1989年),又名讀龍,字吟世,號柱中(又號海天),安溪縣劍斗鎮劍斗村人。畢業於縣邑師範講習所。民國初,軍閥割據,內安溪匪亂四起,吟世投筆衛家,組織民團,保護鄉梓。後被收編為民軍並任團長、革命軍東路討賊軍團長、大隊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國際問題研究所工作,駐上海專員,任江浙沿海護洋隊司令、少將。抗戰勝利後,往台灣,任整理日產總幹事接收台灣新生報社任秘書,繼兼任台灣淡江大學教授等職。參與創辦台北安溪同鄉會並任首屆理事長。撰有《中華民族英雄評傳》、《閩南名賢傳》、《洪門會創史》、《驪朱叢書》等涉及哲學、文學、軍事思想的著作。

吳 玉 麟

吳玉麟(1905-1992年),安溪縣感德鎮潘田村人。精通八國語言。曾任崇德中學校長,集美中學教員。國民黨中央後補委員。

吳 水 閣

吳水閣(1905-1994年),原籍安溪縣城廂鄉墩坂村。民國10年(1921年)旅居印尼,民國35年(1946年)往新加坡,任達華公司總分行董事經理。以後事業不斷發展,先後任達利私人有限公司、大眾煉鋼廠董事副主席,美麗華大酒店董事主席,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副主席、主席,訊馬控股有限公司主席,達利銀行主席、達利金融主席及中正中學董事主席、南洋大學理事會副主席、新加坡南洋初級學院籌建委員會主任、新加坡福建會館副理事長。1967年新加坡總統授予太平局紳稱號,1972年新加坡總統頒賜公眾服務星章(B·B·M)。1990年又榮獲教育服務獎。

歷代科舉及第名錄

1. 宋進士
吳宣濟 吳仲明
2. 清進士
吳仕宗
3. 明舉人
吳天畀
4. 清舉人
吳益琬 吳廷璋 吳夢賜 吳達天 吳孫魁 吳雄俊(武科)

已知非科第出身仕外職官(七品以上)

姓 名
原 籍
年 代
官 職
吳萬驥
在坊里
明洪武間
守備
吳應龍
崇信里
明洪武間
中書舍人
吳 敦
在坊里
明弘治間
壽昌知縣
吳細樞
崇信里
明嘉靖間
江西興國守備
吳 啟
在坊里
明嘉靖間
壽昌武緣知縣
吳 獻
在坊里
明嘉靖間
廣東始興縣正堂,考核升京衛經歷
吳應圖
堂樂里
明隆慶間
殿前參將
吳 孜
常樂里
山下關千總
吳 兆
在坊里
清順治間
蒲州知州
吳鐘藻
常樂里
清宣統三年
理黃坂汛務千總

已知民國時期任縣、團級以上職官名錄

吳吟世 吳心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