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抬火轎

高抬火轎

高抬火轎是一種傳統民俗文化,屬於大型的集體舞蹈表演節目。場面宏大熱烈,具有很強的觀賞性。由於各種原因,近二十多年來未能演出。許多精彩的節目,隨著老藝人的相繼謝世,有些已失傳。一批頗有造詣的表演高手因年事已高逐漸退出,有些統技急待傳承。因此,對該項目的搶救和保護工作迫在眉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高抬火轎
  • 屬性:大型民間集體表演
  • 發展演變:400多年
  • 地點:懷川(今河南焦作沁陽縣)
基本簡介,歷史淵源,表演形式,相關信息,高蹺起源,高蹺分類,

基本簡介

高抬火轎高抬火轎
高抬火轎是一項不多見的大型民間集體表演項目,觀賞性極強。歷史記載該節目形成於明清,經歷了400多年的發展演變,成為百里懷川廣大民眾喜愛的一項獨具特色的傳統舞蹈。
歷史記載該節目經朱元璋第九世孫、布衣王子朱載堉親自修整,並保留有朱載堉“鑼鼓經譜”和“醒世詞”、“情理詞”等內容。朱載堉還將當地盛行於宋代的“抬花轎鬧新春”風俗賦予了更新的形式、更深的內涵,將白天表演改為晚上,將普通花轎改為火轎,布轎改為紗轎,轎的四周插上蠟燭點燃,火旺財旺、紅紅火火,寓意深刻,後經歷代民間藝人傳承保留至今。從建國初期到上個世紀70年代一直在當地盛演,1976年曾創下萬人爭相觀看的記錄。民間傳承較好,在當地影響深刻,具有十分重要的文化保護價值。

歷史淵源

高抬火轎舞蹈藝術的主要發源地是沁陽市山王莊鎮的萬善村。明清時期該村分五大社,高抬火轎舞蹈表演者都居住在萬南社區,所以又稱為南社火轎。高抬火轎舞蹈表演的歷史可追溯到宋代,當時生活在丹水河流域的人們就有抬花轎鬧新春的習俗,因為抬花轎本身就是一件喜慶的事,所以人們很喜歡這種藝術形式,也很樂意參與這種活動,有著很廣泛的民眾基礎。到了明代,隱居在丹水河畔九峰山下的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九世孫,布衣王子朱載堉賦予了抬花轎這種民間舞蹈表演藝術更新的形式,更深的內涵。

表演形式

高抬火轎的表演形式和規模主要分為三大類型。
第一類是模擬皇帝巡遊的場景,其場面壯觀,參加表演者達數百人。
第二類是百姓們喜愛的清官體察民情的情景。
第三類是平常百姓娶親嫁女的生活場面,大量的舞蹈表演節目都是由火轎前面踩高蹺的人表演的。

相關信息

高蹺起源

關於高蹺的起源,學者們多認為與原始氏族的圖騰崇拜、與沿海漁民的捕魚生活有關。據歷史學家的考證,堯舜時代以鶴為圖騰的丹朱氏族,他們在祭禮中要踩著高蹺擬鶴跳舞。(見孫作雲《說丹朱》);考古學家認為,甲古文中已有近似踩蹺起舞形象的字。(方起東《甲骨文中商代舞蹈》)兩者可互相印證。
古文獻《山海經》中有關於"長股國"的記述,根據古人的注釋,可知"長股國"與踩蹺有關。從"長腳人常負長臂人入海中捕魚也"這一注釋中,我們不難想像出腳上綁紮著長木蹺,手持長木製成的原始捕魚工具在淺海中捕魚的形象。而更令人感興趣的是,今日居住在廣西防城沿海的京族漁民,仍有踩著長木蹺在淺海撒網捕魚的風習

高蹺分類

今人所用的高蹺,多為木質,表演有雙蹺、單蹺之分。雙蹺多綁紮在小腿上,以便展示技藝;單蹺則以雙手持木蹺的頂端,便於上下,動態風趣。其表演又有"文蹺"、"武蹺"之分,文蹺重扮象與扭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
山東高蹺常疊起三層(二三層無蹺)扮演戲曲人物,上層人踩在下層人的肩上照常行進。
京津一帶的高蹺,演員常表演"單腳跳"、"劈叉"、"過障礙"等高難技巧;有的則用單腳表演從四張高桌上一躍而下等絕技。
東北盛行高蹺,並以"遼南高蹺"最負盛名,其形式完整,表演規範,開始時先要"搭象"(疊起兩層的造型)唱秧歌,寓意"太平有象",既而跑大場變換隊形圖案,然後分組表演雙人對舞、"撲蝴蝶"、"漁翁釣魚"以及扮演民間小戲等。
少數民族的高蹺,演員均著本民族的服飾,表演別具一格。例如:布依族既有雙蹺、又有單蹺(亦稱獨木蹺),兩手都持蹺端,製作方便,其獨木蹺尤為兒童所喜愛;白族的"高蹺耍馬",演員也是踩著木蹺,身著馬形道具表演;維吾爾族"雙人高蹺",則把民間對舞融入其中,令人耳目一新。
以前,每到農曆正月,一隊隊高蹺會,在腰鼓、小鐋鑼、大小釵的打擊樂中穿街而過。一撥兒高蹺人數不定,一般十幾人。身量高的踩低蹺,身量矮的踩高蹺。表演者是傳統戲裝打扮。由開路棍打頭兒,隨之便出現肖恩、白蛇、唐僧、醜婆、姜子牙等藝術形象。由於詼諧有趣、粗獷喜人、聲情並茂、時有樂哏,一向為北京的人們所喜愛。
高蹺會一般由民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在過會時,沿途的大商號在門前設八仙桌,擺上茶水、點心,放鞭炮道辛苦,表示慰勞。高蹺隊在此稍做逗留,或表演答謝。
高蹺的佇列在街頭行進中,一般採用一字長蛇陣的單列,在繁華擁擠地段採用雙人並列隊形。步子變換為走八字。在表演時有小旋風、花膀子、鷂子翻身、大劈叉等難險動作。
高蹺藝術在一些農村冬閒時,仍有組織排練的。在京城各處遊園會、廟會中時有可見。
民間藝人虛擬抬轎動作而創作的民間舞蹈,盛行於民國中期並流傳至今。坐轎人兩種扮象,一是扮為醜縣官,頭戴烏紗帽,身穿紅官衣,手執大摺扇。一是男演員扮一俊俏女子,梳古裝頭,穿小衣包和中式袍褲,腰系布帶,手拿花汗巾。四轎夫亦丑角打扮,鼻子下長一撮柳絮鬍鬚。所抬花轎為一木製無底簡易"花轎",轎頂上搭有紅綠紗縵,用彩綢打結於轎門及周圍。坐轎者雙腳著地"坐"於轎中。表演時,在嗩吶以民間樂曲《大起板》或《百鳥朝風》的歡快樂曲伴奏下,花轎忽上忽下,翩翩起舞,轎夫們口中還不停地喊著"上坡"、"下坡"、"轉彎抹角"等口號。坐轎人隨著口號和轎的起伏,表演坐轎的各種姿態以及喜、憂、驚、羞之情。真是"抬轎人真抬真走,坐轎人假坐假扭,抬坐默契兩無間,以假當真樂悠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