飀

飀(liú ):指風吹的樣貌。多作象聲詞連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飀
  • 注音:ㄌㄧㄡˊ
  • 簡體字:飀
  • 筆畫:19
註解,詳細注釋,常用詞組,飀飀,古籍解釋,

註解

飀 簡體字:飀
(1) ㄌㄧㄡˊ
(2) 見“飀”。
(3) 鄭碼:QIYK,U:98C0,GBK:EF64
(4) 筆畫數:19,部首:風,筆順編號:3532512143545325121

詳細注釋

liú
[名]
(1) 餘風。借指餘波 [remaining wind]
(2) 古國名 [Liu state]。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縣南
(3) 見“飀飀”
(4) 姓

常用詞組

飀飀
liúliú
(1) [(of gentle breeze) blowing]∶風吹的樣子
飀飀如風
(2) [quick]∶形容動作快如風

飀飀

1.風吹貌。《藝文類聚》卷一引 晉 湛方生 《風賦》:“亦有飄泠之氣,不疾不徐,飀飀微扇,釁釁清舒”。 南朝 梁 陸倕 《思田賦》:“風飀飀以吹隟,燈黯黯而無光”。 唐 劉長卿 《雜詠上禮部李侍郎·幽琴》:“飀飀青絲上,靜聽松風寒” 。郭澄清 《大刀記》第五章:“飀飀的西北風滾過荒原,圈圈打旋,嗷嗷怪叫”。
2.形容動作輕疾如風。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雷曹》:“乃以駕車之繩萬尺擲前,使握端縋下。 樂 危之。其人笑言:‘不妨’ 。樂 如其言,飀飀然瞬息及地”。
3.象聲詞。多形容風聲。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畫皮》:“道士出一葫蘆,拔其塞,置煙中,飀飀然如口吸氣,瞬息煙盡”。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婁芳華》:“於是伐枯積朽,爝火燒之,煙入洞中,為風所吸,聲飀飀然” 。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廣韻》《集韻》𠀤力求切,音劉。《玉篇》颼飅,風聲。《湛方生·風賦》亦有飄冷之氣,不疾不徐。飅飅微扇,亹亹淸舒。
《韻會》力九切。同𩖴。緒風。○按廣韻又音溜,訓高風,乃飂字之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