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能勝濕

風能勝濕,中醫術語,中醫學領域中也存在著這種風能勝濕的現象,濕為陰邪,常纏綿不懈,重著難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風能勝濕
  • 類屬:中醫術語
  • 治療方法:適當地套用一些“風藥”
  • 治療主旨:藥量宜輕
簡介,歷史,

簡介

在自然界中,潮濕之處多無風,有風之處多無濕,風可散濕,風可化濕,風能勝濕。
取類比象,在中醫學領域中也存在著這種風能勝濕的現象,我們認識和了解了風能勝濕的現象,對於臨床治療濕邪為患的疾病將大有裨益。
濕為陰邪,常纏綿不懈,重著難除。尤其當濕邪與其他邪氣相合為病時,醫者治療起來感到非常棘手。中醫臨床家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體會到,在治療一些濕邪為患的疾病時,適當地套用一些“風藥”,其濕邪散之較快,化之較速,疾病易愈。於是,中醫學家總結性地提出——“風能勝濕”這一名言述語,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向為醫界所重視。所謂“風藥”,即是指那些具有風性善行、走竄開泄、或辛香發散、或斡旋中氣、或宣暢氣機之作用的一類中藥。如藿香、荷梗、紫蘇、防風、羌活、藁本、白芷、蒼朮、厚朴等。這些“風藥”,在臨床治療濕病時,常可根據濕邪所居部位不同,或在表、或在里、或在上焦、或在中焦、或在下焦,以及病情挾雜的寒熱之情各異,而隨證選用芳香化溫、或苦溫燥濕、或淡滲利濕之品。

歷史

歷代醫家在治療與濕邪有關的疾病的組方中,若明若暗,或隱或現,都體現了風能勝濕之理。為醫界治療濕病所習用的平胃散、藿香正氣散、藿朴夏苓湯、二陳湯、五苓散、羌活勝濕湯等諸方,普用風藥,即是明顯的例子。醫聖仲景治療表濕之情的麻黃加術湯、麻杏薏甘湯;吳鞠通治療濕溫初起的三仁湯;傅青主治療脾虛濕盛的完帶湯;以及吳謙等人治療濕熱腳氣加味蒼柏散、滲濕湯、除濕湯等,都充分體現了風能勝濕之理。總之,治濕要用“風藥”,前賢的經驗值得我們很好地學習和借鑑。但運用“風藥”治療濕病,這只是治療濕病的法中之法,在臨床上要靈活運用,不可顧此舍彼。以有表濕者易去,里濕者難除之說。表濕者,多因於氣化不速而濕侵於外;里濕者多緣於脾運不及而濕動於中。所以治療表濕者,宜宣宜散;治療里濕者,常宜從脾胃著眼,斡旋中氣,升清降濁,醒脾健脾,脾氣得復、濕邪易除、脾主濕也。治濕病方中的諸多風藥,多具醒脾健脾之功,也足以證明里濕者治脾為要。就目前而言,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過食肥甘厚味,亂用滋補之品,使里濕之病也不斷增多。亦當以治濕為要。——名醫李東垣在《脾胃論》中云:“濕寒之勝,當助風以平之”。“下者舉之,得陽氣升騰而愈矣”,是知治寒濕之患,不脫風能勝濕之理。濕熱合邪為患,熱蘊濕中,濕遏熱伏,如油入面,難解難分。葉天士告誡說:“濕去則熱孤”,其意不外乎在於強調治熱病亦當治濕為要。即使是熱重於濕者,在清熱除濕的同時也要酌加少許風藥,
以防冰伏病機,濕疑不化,熱亦難除。運用風藥治濕病,還要遵東垣之旨,藥量宜輕,過重則濕邪不去而反有傷脾胃耗正氣之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