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神鎮志

顏神鎮志

《顏神鎮志》是1990年江蘇,上海,四川: 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 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清)葉先登等。是中國最早期的鎮志,也是山東三部古鎮志之一。

基本介紹

  • 書名:顏神鎮志
  • 作者:(清)葉先登
  • 出版社:江蘇,上海,四川: 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1990
圖書信息,圖書概述,顏神鎮,編簒過程,編修人員,葉先登,趙良璧,馮文顯,孫廷銓,趙進美,張聯翼,張聯星,張聯箕,

圖書信息

江蘇古籍出版社,上海書店,巴蜀書社,
時 間:1990
版 本:影印本
叢書名:中國地方志集成

圖書概述

《顏神鎮志》是中國最早期的鎮志,也是山東三部古鎮志之一。青州府通判趙良璧在鎮志敘中講,“鎮之有志,自顏神始也”,以為顏神鎮志開創了鎮一級志書的先河。但據曹振武先生《鄉鎮村志芻議》(見《史志研究》2003年4期)中講,江蘇泰州的《西溪鎮志》成書於明末,而青州府的《顏神鎮志》創修於清初,至少不是最早。但顏神鎮志流傳很廣,對後期的鎮志編修影響較大。 山東省擁有眾多古鎮,但只有顏神、景芝、張秋有古鎮志,因此,三鎮被有的史家稱為“山東三大古鎮”。《顏神鎮志》是博山的第一本志書。我們的歷史傳統是國家編史,府州縣修志,鄉鎮村志很少而且出現很晚。博山建縣較晚,到了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由益都縣的顏神鎮升設為縣(另劃入淄川17村、萊蕪7村),因而博山在志乘編撰方面起步也晚,留下的志書不多。建縣前的博山地域或屬青州府益都縣,或屬淄川縣,清朝初年及以前的歷史情況只能在青州的府郡志、益都縣志和淄川的縣誌中有些零星記載。幸虧顏神鎮很早就擁有了一批優秀的文人,並籌劃地域志書的編撰,因而在建縣六七十年前就有了《顏神鎮志》和具有志書特徵的《顏山雜記》,使得博山歷史記載向上溯及了百多年,使得我們對清初以及明朝的博山有了比較全面的了解。

顏神鎮

顏神鎮因顏神店而名。顏神店位於山東淄博市博山區。春秋戰國時期屬於齊國馬徑邑,稱做“弇中”。秦代屬濟北郡嬴縣。西漢至魏晉,北境濟南郡般陽縣,東南境屬泰山郡萊蕪縣,南北朝劉宋時屬泰山郡嬴縣。北魏中興元年(公元531年)劃歸般陽縣,屬清河郡齊州,北齊天保二年(公元550年)改屬貝丘縣,隋開皇十八年(公元598年)屬齊郡淄川縣。唐初改制,設河南道,隸淄州淄川縣,貞觀經五代至宋代歸屬基本未變,這時候的顏神已成為魯中重鎮。金代屬於山東東路淄州淄川縣,稱顏神店。元代至元二年(公元1336年)置顏神鎮,屬益都路益都縣。明代屬青州府益都縣。清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博山首次設立縣的建制,在原有的顏神鎮基礎上,又把益都縣的孝婦鄉、懷德鄉,淄川縣的大峪等個村莊、萊蕪縣的樂疃等個村莊合併過來,取名於城區東南方的博山,叫做“博山縣”,縣政府就設在顏神。
顏神在金朝的時候,已經和北方相距百里左右的金嶺、張店一道,並稱為淄川縣三大重鎮。在明嘉靖三十八年(公元1559年)三月,由明代後期文壇領袖、時任分巡青州兵備道副使的王世貞創建的石城工程開工,3個月後竣工,環城一周3里。王世貞撰寫了《建顏神石城碑記》,和明代前七子中居首位的李攀龍所作《顏神鎮石城記》一起鐫立於石城之下。一座“周圍三里”的小城落成,竟有兩位文壇領袖為它撰文,為顏神鎮帶來莫大的榮耀。到清同治初年,又圍繞舊城的東西南三面加築了圍牆,稱為東圩;同時在稅務街、西冶街一帶修建圍牆,稱為西圩。這東西兩圩包括的範圍,構成博山城區的主要部分。
顏神店的得名,則與鳳凰山下的孝婦河直接相關。孝婦河的名字出自一個流傳久遠的神話傳說。說的是齊地孝婦顏文姜年輕守寡後,依然孝敬公婆,精心侍奉,遠道挑來甜水,不以三九嚴寒、盛夏酷暑而中斷。終於感動了上天,將靈泉生於顏文姜室內。兇惡的婆婆見她不再挑水,卻天天有水,心生懷疑,找藉口將兒媳打發出門,進顏文姜房間揭去靈泉上的籠蓋,泉水噴涌而出,流成孝婦河。這個故事多年流傳民間,情節越來越具體,連顏文姜的籍貫、她翁姑的姓氏也都有了。唐朝天寶年間,有人在靈泉上建起一座顏文姜祠,統稱“孝婦廟”。宋神宗熙寧年間,有人更進一步為她續起家譜,說她是孔子大弟子顏回的後代。從此,顏文姜沾了聖裔的光,被朝廷封為“順德夫人”,顏文姜祠也被賜額曰“靈泉廟”。
孝婦塑像孝婦塑像
顏神廟建築群顏神廟建築群

編簒過程

《博山區志》將《顏山雜記》列為博山第一本志書,是根據顏山雜記正式刊印比顏神鎮志要早四年,雜記刊印於1666年,鎮志則刊印於1670年。但鎮志的編撰和在顏神鎮的流行都比雜記要早,這在過去是不爭的事實。《博山縣誌》序中對博山志書編撰的脈絡說的很清楚:“故相文定孫公,謝政在里,著《顏山雜記》。……先是青州別駕葉公先登,偕鎮鄉貢士張公聯翼,創修《顏神鎮志》一書,其文詳博精核,艷稱於時。孫與張,甥舅也。雜記之作,實緣起於此。”此處講明了兩點,一是鎮志“先”於雜記,二是孫廷銓作雜記“緣起於”鎮志,為了說明這點,還專門提到孫廷銓與張聯翼是外甥和舅舅的關係,而實際上孫廷銓在著述顏山雜記的時候,也參與了鎮志的審訂。
孫廷銓“謝政在里”是1664年,時年52歲,雙親健在,他“所居在山中,卻掃謝賓客,焚香著書”,撰寫了顏山雜記。而顏神鎮志的正式編撰是1661年,是青州府通判葉先登到了顏神鎮以後。趙執信在《原山考》中講,“康熙初年,閩人葉先登史官屢謫,為青州通判,分隸來鎮,有里中老書生二三人共為鎮志。”趙執信對鎮志編撰過程很熟悉,因為這二三老書生中就有他的蒙師,大概是太熟的緣故吧,趙執信沒有細查年代,《原山考》主要是批評了前人考證不嚴密,在這他也犯了小錯,葉先登不是康熙初年,而是順治十七年冬來到顏神鎮,順治十八年(1661年)正式上任後主持編修鎮志。
從顏神鎮志幾篇序言中,我們可以看到編修鎮志的前後經過。首先是顏神鎮人張聯翼,他1659年由河南伊陽縣令卸任後,於1660年春天回鄉,“順治庚子春,余解綬歸里,謀之諸薦紳先生及諸鄉耆高明”,編志事得到大家認可後,“因搜討見聞,以俟篆修總裁者”,因為志書的編撰是要當地官員出面牽頭的,孫廷銓編顏山雜記只能稱為“記”而不是“志”,也是如此。
1660年冬,葉先登來到顏神鎮,隨後張聯翼和趙進美拿著志書的草稿找到葉先登,這次見面葉先登和張聯翼在鎮志序中都有描述,葉先登講,“今夫鎮星躔虛危,疆界齊魯,風雨陵谷……,此鎮先生張令尹、趙侍御所以毅然有作而殷殷於此焉。……二先生藕以為余志當有不屑於此者,余則曰不然。易不云乎,唯聖人為能通天下之志。又曰,君子思不出其位,惟不出位,然後能通。夫鎮則余之位也,余舍此烏乎志。然不知而作,又所不敢,無已則因二先生之作以為作,因二先生之志以為志,是即余之作也。”葉先登原就是京城的史官,張令尹是張聯翼,趙侍御是趙進美,三人應該說是一拍即合。按曹振武先生《鄉鎮村志芻議》的說法,鎮志正式編修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比顏山雜記早了三年。這時孫廷銓也在顏神鎮,順治皇帝駕崩之後,康熙即位之初,孫廷銓“急告歸”在鄉一年,很快又回到京城。
康熙三年(1664年)春,葉先登離任,這年冬天,張聯翼為鎮志作序,最後講,“援筆脫草,徐謀付剞劂”。志書編好了,但沒有刊印,因為葉先登走了。之後繼任的通判於履雲對鎮志不感興趣。又兩年,趙良璧繼任通判,來到顏神鎮,他為鎮志做了最後貢獻,出資刊印。他在志敘中寫道,“余讀諸鄉先生列敘於前,匠石尚懸工於後,九仞一簣。會萊守張堂公、臨淄楊令尹問鎮志於予,余承乏其間,何敢以不敏辭,因割俸金,進匠石以問之。”這時《顏神鎮志》雖然沒有刊印,但已名聲在外了,康熙九年(1670年),顏神鎮志刊行問世。
《顏神鎮志》編撰之初,孫廷銓是否參與其中,沒有見到相關記錄,但該書最後刊印前的審定是孫廷銓和張聯箕兩人。從時間上看,顏神鎮志定稿之後孫廷銓才開始著述《顏山雜記》的,他舅舅編修的鎮志自然會影響到他,為避免重複,雜記更多的側重於經濟方面,留下了很多寶貴資料,後人在雜記其中抽出一部分編成《琉璃志》。半個世紀後,趙執信學生仲昰保編撰《博山志略稿》(未刊印),他幾乎走遍了博山的山山水水,其志稿的山川篇內容非常詳實。到編撰《博山縣誌》時(1753年刊印),鎮志、雜記、志略稿成為主要資料,細翻博山縣誌你會看到,鎮志之後到博山建縣六十三年間的資料很多空缺,連趙良璧之後的通判人名錄都沒有,由此也可感到顏神鎮志和顏山雜記的重要性。

編修人員

正式刊印的《顏神鎮志》署名的參與者有七人,纂著:鎮通判閩武安葉先登,校梓:鎮通判晉上黨趙良璧,視草:顏山張聯翼、顏山張聯星,仝編次:閩人葉自根、閩人葉自本、益庠生馮文顯。按現在的說法是,總編葉先登,起草編寫張聯翼、張聯星,編輯葉自根、葉自本、馮文顯。不知何故,後期提《顏神鎮志》只提總纂葉先登、編修馮文顯,其實書前七人分工赫然在目。
參加鎮志編修的不只上述七人,國家圖書館藏《顏神鎮志》中,附有趙良璧所作顏神鎮志敘的手稿,內容比正式刊印稿要多一些,正是這篇手稿,使我們能了解鎮志編修的具體情況。其中提到與鎮志關係重大的有五人,“五先生不以志之傳不傳為重,而鎮實以五先生志之傳不傳為重。志成而鎮重,而五先生愈重,則五先生與斯志共傳於不朽。”這段話在刊印稿中被刪掉,這五人是,“顏神之有志,自鄉先生張令尹、趙給諫兩君始也。顏神志之得壽梨棗,自別駕葉公祖始也。”先是張聯翼、趙進美,然後是葉先登趙進美做過給事中(官名),亦稱給諫,是皇帝身邊的人,所以前文中稱他為侍御。還有兩人是,“本鎮大學士總裁孫先生,晉鄉寧令尹張老父,重起而脩明之”。孫廷銓、張聯箕兩人最後審稿,張聯箕是張聯翼、張聯星的四弟,他在康熙五年(1666年)為鎮志做了題詞(實際也是一篇序)。這樣有三人參與編修鎮志而沒有署名,孫廷銓剛剛著述完顏山雜記,鎮志不署名也正常。張聯箕、趙進美是現任官員,大概不好署名。趙進美1660年歸鄉後曾休閒五年,於鎮志編撰他應該介入很多,這期間他與修志的幾位來往密切,博山縣誌上有葉先登、張聯翼、趙進美、張聯星、孫廷錫(孫廷銓弟弟)等八人唱和家鄉山水的詩篇。
參與鎮志編修的十人中,顏神鎮(博山)的五人,外地的五人,均生活在明末清初。現依據已有資料簡做介紹。

葉先登

福建武安(漳州市長泰縣)人,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人,清順治九年(1652年)進士,在翰林院做了七年檢討官,後來出外當監司,西涼(甘肅、陝西一帶)參議,潞安(山西長治)副使。因撫軍要他把一個偏將考核成“下下”成績,他不乾,就被謫為青州府捕盜通判,駐守顏神鎮三年多,他是派駐顏神鎮的第二位進士(其他都為舉人、貢生),在文化建設方面做了很多事,博山百姓曾為他立了生祠。康熙五年(1666年)正月回福建老家,年九十而逝。他著作甚多,有《紀游全詩》、《木天集》、《敝帚集》、《島上詩》等,他在博山留下了很多碑文和詩歌,其中臨別四首詩寫的很感人,《博山縣誌》有記載。葉自根、葉自本查不到資料,應該是葉先登的家人。

趙良璧

山西長冶人,由拔貢任青州府捕盜通判,康熙五年到顏神鎮,縣誌評價他是“一塵不染,三尺無私”,並特別寫了一句他“捐廉合梓鎮志”。康熙九年後,未見有他的記載。

馮文顯

鎮志前署“益庠生”,就是益都縣的秀才,當時顏神鎮隸屬益都縣,但益都縣誌沒有他的記載。

孫廷銓

(1613~1674),明崇禎十二年(1639年)舉人,翌年成進士,任縣令等職,明末告假回家。入清後,1645年應召晉京,順治年間先為河間府推官,後歷官吏、戶、兵三部尚書,康熙二年拜內秘書院大學士,在任一年多,後稱“患怔沖之疾”,告病請歸。著有《沚亭詩集》、《沚亭文集》、《漢史憶》、《南征紀略》、《琴譜指法省文》,刊行於世。

趙進美

(1620~1692年),自小聰慧過人,被鄉人稱為“聖童”。17歲時鄉試第一。和孫廷銓同年考中進士,明末他流徙於江南。清初又和孫廷銓同年重新出仕,任太常寺博士、刑戶禮三科給事中,後任廣東布政司參政,1660~1665年歸鄉。又任陝西布政使司參政,任滿後二次歸鄉。又任河南布政司參政,三次歸鄉。1682年升為福建按察使,1684年告老回鄉。他以詩聞名,亦好作曲,著有《清止閣集》行於世。

張聯翼

張聯翼與張聯星、張聯箕兄弟三人,是顏神鎮第四位進士、兵部尚書張曉的長子、三子和四子。博山歷史上,官至一品並上封三代的只有張曉和孫廷銓,張曉是明末,孫廷銓是清初。張孫趙三家多代聯姻,並且有相對應的輩分,張聯翼的官職要低於孫廷銓和趙進美,可往往排名在前,是因為張聯翼比兩人要長一輩。孫廷銓的母親是張曉的侄女,趙進美的元配妻子是張聯翼二弟張聯軫的次女。張聯翼1653年選貢,1657年任河南伊陽縣知縣,為官“素稟質直,不可乾以私”。事跡載縣誌義厚傳。

張聯星

明末貢監生,入清後放棄仕途,專注於詩文和教學,縣誌文苑傳中講他是“幼聰慧,喜文辭,為諸生,不屑舉子業,篤志典籍,上下今古,見輒讀,讀則不忘。有疑義,苦心研究,每廢寢食,務求通而始快。”其弟子眾多,著名的有趙執信、王謙志。所著有《涉心草詩》一卷,入《山左詩鈔》。

張聯箕

順治戊子(1648年)舉人,乙未(1655年)進士,歷任威海衛教授、山西鄉寧縣知縣、江寧府(南京)同知、雲南澄江府知府、雲南學政,誥封中憲大夫,他在外做官二十八年,回家時身無分文,志書中感嘆,“及歸家徒四壁,嗚乎廉矣。”後來是靠學生的幫助,他才得以安家。他曾有詩句云:“空庭惟落葉,閉戶見青山”,又雲“去住惟空橐,身名一菜羹”,是其廉潔一生的真實寫照。其事跡載縣誌事功傳,著有《西征草》、《海上吟》、《驪歌》諸集行世,詩載《山左詩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