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東街道(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城東街道)

城東街道(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城東街道)

城東街道位於山東淄博市博山區政府駐地東500米處。隔孝婦河與城西辦事處相鄰,北鄰夏家莊鎮,東、南與山頭鎮相鄰。總面積3.5平方公里,轄15個社區居委會,人口5.4萬,是一座歷史文化豐厚的現代化城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城東街道
  • 位置:博山區政府駐地東500米
  • 總面積:3.5平方公里
  • 人口:5.4萬
  • 名勝古蹟:范公祠
簡介,沿革,名勝古蹟,范公祠,峨嵋山,

簡介

2010年11月,經省政府批准,原城東街道與夏家莊街道合併為城東街道。城東街道是博山區委、區政府駐地,現轄17個社區,區域面積17.9平方公里,戶籍人口8萬人。城東街道有著豐富的歷史人文資源,革命先驅王盡美早期曾在此開展革命活動,原博山市黨委、政府所在地
也建於此。城東街道還是一處商業旺區,銀座商城、特信商城、第五季·玩庫商業中心等大型購物商場及博山美食園、博山風味園幾條特色商業街均分布在轄區內,商業交易十分活躍。2010年,街道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銷售產值為33億元、26.18億元,完成財政收入4750萬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13.31億元,服務業零售額實現16億元,限額以上服務業企業總數達41個。
城東街道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666萬元,出口創匯787萬美元,招商引資3150萬元, 實現固定資產投資3110萬元。2008年,實現財政收入868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36萬元,同比增長66%,地區進出口總額完成1430萬美元,同比增長81.7%,招商引資1420萬元,同比增長9.23%。工業總產值完成1.72億元;工業增加值完成3900萬元; 工業銷售產值完成1.65億元; 工業銷售收入完成1.57億元;利潤完成500萬元;稅金完成480萬元,同比增長21 %;限上服務業零售額達44600萬元。 按照博山區“一二三四五”的總體發展思路和要求,抓調整、抓項目、抓發展,地區經濟社會保持了持續平穩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經濟運行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堅持扶優扶強,著力實施龍頭帶動戰略,進一步發展傳統優勢企業。淄博三元換熱設備有限公司換熱設備系列產品、 新型材料水箱系列產品達到200個產品的生產能力,並與濟南重汽聯合配套生產汽車減振器。2008年,淄博三元換熱設備有限公司投資500萬元, 進行換熱設備改造換代項目,新增6000噸壓力機一台及配套設施,生產一次成型換熱設備,成為企業發展的新增長點;博山萬福耐火材料廠投資60萬元擴建400平方米配料車間, 新增生產能力1000噸,年新增銷售收入100萬元; 博山澤富陶瓷有限公司,投資50萬元高效節能烤花隧道窯建設和配套設施改造,年增銷售收入30萬元;博山萬嘉業密封件廠投資30萬元,新增5台設備,年增不鏽鋼密封圈2萬個,產值50萬元。投資1050萬元的懋隆金閣酒店和投資1000萬元的博山城東好時光酒城正式營業。 二是出口創匯發展勢頭強勁。2007年,地區出口企業由2家增至5家,其中自主出口企業有1家增至3家,出口產品有2種增加到4種。2008年新增出口創匯企業2家,大部分出口企業成為自主出口,實現了由數量增長型向質量效益型的轉變。 三是服務業市場化進程加快。全辦形成了以街道社區服務中心和各社區服務站為依託,以專業社區服務隊為骨幹,以家政、物業、中介為主要內容的服務體系。2007年,便民超市進社區的試點單位公平莊社區便民超市開業以來深受社區居民的歡迎,市場生存能力和發展後勁不斷增強。2008年,引進三產項目11個,實現了城東地區招商引資工作的新突破。出租、裝修房屋協稅收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沿革

1948年9月設淄博專員公署,駐博山城。1951年5月建淄博市,機關駐博山,設城裡、大街兩街道,1959年屬博城公社。1982年復置城裡、大街兩街道。1991年兩辦事處合併成立城東街。

名勝古蹟

范公祠

即范仲淹祠,坐落於東關外、荊山下。范仲淹,宋代著名文學家,江蘇人,生於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年)。相傳顏神鎮是范母謝氏的娘家。范仲淹兩歲時父親故去,隨母改嫁到今鄒平朱氏家中。因在朱家常受虐待,遂來顏神荊山寺讀書。後人欽佩他的政績和節操,便在他時常駐足的泉邊建祠祀之。
范公祠山門北向,是一組以范泉為中心的古代建築群。二進院落,建築20餘間,布局合宜,錯落有致。范泉位於院落中心,泉池長6.7米,寬5.4米,深2.6米,青石砌壁,周護石欄,東欄板上刻篆書“范泉”二字。泉自底涌,水流分三股流出。池北有范公祠范公亭。池西有石影壁,中間正面鐫“山高水長”四字,系明天啟五年(1625年)淄川名士張中發書。范公祠依山勢構築,始建年代無考。據明嘉靖《顏神鎮志》載:“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立魏怡(顏神鎮通判)生祠於范公祠之側。”可見范公祠最晚在明初已建。

峨嵋山

位於城南一公里,為青石山,山上樹木多為柏樹、刺槐。以“山形秀曲如眉”故名(見民國《續修博山縣》。峨嵋山東部,舊時有文昌廟,內有“魁星樓”,塔式三層,上祀魁星神,持筆作欲點狀。正殿祀“文昌帝君”,學子們常來朝拜,祈“施恩降福”,實現金榜題名的願望。魁星樓西峨嵋山中部,有一筆帽形的土石結構建築,高約兩丈,古名“文峰筆”,也稱“文筆”,是為助長當地文風而建。現文筆峰又于山頂東部重建,高10米,座部鑲有大理石刻四塊,皆為淄博名人書法作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