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神八景

顏神八景

所謂顏山八景就是詩中的:黑山暮雨,峨嵋晴嵐,孝水澄清,陽坡繞翠,禹王積雪,仙洞藏春,秋谷高風,珠泉印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顏山八景
  • 作品出處:博山
<<顏神八景>>
黑山暮雨雁飛斜,峨嵋晴嵐啼亂鴉。
孝水澄清遺婦澤,陽坡繞翠近人家。
禹山積雪陰無日,仙洞藏春地早花。
秋谷高風賢址在,珠泉印月煮新茶。
--《顏神鎮志-古蹟》鎮通判山右任齋和清詩
可惜,如今這八景恐怕僅剩禹王積雪了。
1、黑山暮雨雁飛斜
顏神八景
在距城東南約二十里,黑山頂之北端,有巨石一方,方廣約五公尺左右,呈棕色,亦黑山矽砂礦石也,昔人名目:“暮雨石”,又名“分雁石”。陰雨天每逢傍晚,俯耳石上,細聽之,則雨聲淅瀝,晨及日中則無聞,故名“暮雨石”。再則每秋冬之際,大雁每年結隊飛過黑山,到達此石上空必然分散開來,過山之後再結隊而行,奇觀。
據《顏山雜記》載:“環城諸山皆青石,此獨黑,取而煅之,一石可得二斗鐵,孝鄉之釜鬲鐫犁,是資取焉……”山巔舊有石砦一區,系建於明末,向為士人避難之所,並建玉皇殿及黑山神殿,每逢夏曆正月初九及九月初九,焚香還願者絡繹不絕,又有草房數十間,為八陡當地所建,為避難時所棲止。山問有泉,又名“甘泉",因泉水色白而濃,原名“姜女泉”,俗呼為“江米泉”。
齊長城橫貫黑山東西,東接圍屏山,西承茂嶺莊南,有高達三、四米,寬約八米多者,齊長城遺址之最明顯者,無過於此,惜大多毀之。
黑山南麓隔河即八陡莊,自古工礦業較為發達,宋元以來即有冶鐵、陶瓷及建築材料等作坊。明代,膏州衡王府之修建,所需磚瓦多取於此,古窯址有發現龍鳳建築飾物。山下依崖有明代成化間重修“普安寺”古剎,不知建於何代,僅存成化重修碑。“普安寺”系顏神四大古剎①之一、又名“北寺”,經“文革”後已蕩然無存。
黑山不但礦藏豐富,而且植物叢生並產名茶。據《續修博山縣誌》載:“八陡‘普安寺',昔有貧僧令玢,以鬻豆腐為生,忽一客來寄居,不言其何處人,作何事,惟日游鐵山,夜宿寺內,自是春來秋去,歷經十餘年,最後忽為令玢日:‘連年騷擾,愧無以報,今送本山茶一包,以志永別。',僧承謝後漫置臥室門棖間。後乾隆己卯歲大飢,特授登、萊、青道世襲一等子趙執璧來博放賑,館於寺,初入座,令玢倉猝購茶不得,忽憶客送茶仍在,即取泡獻之,趙一飲即問:‘從何得此茶?',僧以為味劣致責也,惶恐遂歷舉前事以對,趙又問:“尚有幾何?”僧遂盡獻所余。逾日趙仆謂僧日:‘大人云,汝茶有異香,上品也。',及賑畢旋署,書‘普女寺',三字匾額敕送,博山縣令具鼓吹儀仗送至奇以酬之。今匾尤懸山門,而茶樹早不知所在矣。”
黑山頂石砦及廟宇自經“文革”蕩然無存,而甘泉巳成乾泉,惟有暮雨石還屹立於山巔之西北角。
齊長城橫貫黑山東西
蔣洗凡詠《姜女泉》詩
齊國苦防邊,長城白骨填。哭夫姜女,淚血染成泉。蔣洗凡:名衍升(1882一1915),字洗凡。博山人,清末秀才,日本留學,資深同盟會會員,著有《日出小吟》詩集。度科舉後,在博山創辦公立學堂。
山下依崖,有明代成化間重修“普安寺”古剎,不知建於何代。(文革)顏神四大古剎:普安寺又名北寺,彼岸寺又名壽寺.洪教寺又名西寺。報恩寺又名南寺----獨存。
2、峨嶺晴嵐啼亂鴉
顏神八景
附近“善慶庵”,為孫廷銓香火院,即“江園”故址。山雨樓
孫國老,明崇禎十二年他考中舉人,翌年成進士。在清代做過“三部”尚書,還曾教過皇帝,被稱為“一代帝師”。才氣過人,比如他《柿岩贈禹年》中的佳句山從屋上嵐煙合,水抱村流澗響聞。北渚漁樵通遠望,西疇巾駕逐歸雲”確是景動鄉情濃。
“峨嶺晴嵐”,位於縣城南約二里許,孝婦河東岸,中為永濟橋,南近孝婦河源,北至營欄崖,處於蛾蛉西北麓 約一里之遙,對岸即“支離廟”,兩岸森林茂密,古柏參天, 而峨嶺尤為勝。每逢日暮天晴,群鴉時而盤旋飛鳴,斯時 也令人心曠神逸,有飄飄欲仙之勢,及日落天黑,時方歸巢。更深人靜,但聞孝水潺潺及古剎鐘磐之聲,幽趣令人 思憶不盡。
永濟橋東西橫架孝婦河兩岸,俗名七孔橋(因公路加寬,改為五孔)。橋西偏南有明代初期修建的岳飛廟,至明末,士人因小頂建有泰山行官,印在岳飛廟故址擴建碧霞元君殿,廟院改名“紅門"。西北有宋代古建築“玉清宮”,為黃冠張道源修真之所,繼之者為厭次人劉支離亦寄跡於此。廟內古檜參天,碑碣林立,有宋碑三塊,一為“宋四帝御押”、一為劉支離“龍虎符”、一為宋李桓“小蓬瀛亭記”(巳毀)。山下有名泉二,一名柳林泉、一名支離泉,雖大旱不竭,今則涸矣,跡已無存。
在清初,通判齊登輔有善政,、並有修橋功,在永濟橋東首,地方為之建祠,名齊公祠,祠後石崖刻有“拙修”二字,為齊公所書。因橋為拱形,容易為山洪沖毀,不如滾水壩牢固,因題“拙修”二字於石壁。在同治五年又建僧格林沁祠於前,雕樑畫棟,極為壯觀,近囡修建公路皆已拆除。沿永濟橋往北過營欄崖進南閣子即“善慶庵”,為孫廷銓香火院,前即其“江園”故址。“善慶庵”大殿後即文定藏書處“山雨樓”,當時在朝諸名人如孫承澤、梁清標、龔鼎孳、劉正宗、馮溥等人或題記,或賦詩,為一時之勝。後王士禎經此有詩云:“日日清齋對玉耶,閒園亦在梵王家。桃花開遍瀧溪水,不遣紅芳點袈裟。”題詠甚多,茲不俱錄,該處解放後公路加寬,宿舍建築,舊跡亦不存在。
“善慶庵”僧性在,字無妄,粗識文字,曾著《等切字韻》一書。初居三教堂,後孫文定公建“善慶庵”延為住持,時與論禪理。康熙辛未,年八十餘,一日命侍者具肩輿省其先人之墓,歸後沐浴更衣日:“好語主人,吾去矣。”遂開座而寂。壁間留偈云:“這個臭皮袋,撇下無掛礙一烘爐烈焰中,明月清風在。”骨塔在庵南,現巳無存,塔石移於公園,骸骨棄於瓦礫,但惜其著作不傳,誠屬遺憾。
3、孝水澄清遺婦澤
顏神八景
孝水清澈,水鳥家禽浮於水上,垂釣者絡繹不絕,永濟橋如長虹臥波,憑欄俯視,水清碧澈,游魚可數,令人樂而忘返,即此可征孝婦之冰清玉潔,澤及一方。
“孝水澄清”位於城南二里許,永濟橋以南。顏山之水無急流,無水瀦湖沼,田高水下,不可灌溉,惟利於轉輪水磨。自明之初,即有藉孝婦河之水聚之以轉香磨者,比比皆是,迨夫秋潦既盡,方疊石為灣以聚水,各香磨以取資焉。自靈泉廟對門至三元宮,共有香磨三盤,三元官香磨,原系官產,在清成、同間,為大街南頭張姓所霸占,解放後,該地始復為官產。
“孝水澄清”者,即永濟橋南之鴨灣,水深處則達七、八尺,淺處約四、五尺左右,儼然人工湖沼,家鳧成群,浮於水面,時而入水覓食,時而展翅梳翎,鳶飛上下,魚躍於淵,奔逐爭食,蔚然壯觀。沿河兩岸,垂釣者絡繹不絕,永濟橋如長虹臥波,憑欄俯視,水清碧澈,游魚可數,令人樂而忘返,即此可征孝婦之冰清玉潔,澤及一方也。溯永濟橋而南,支離岩偏南崖下即為“雹泉廟”,祀廣武君李左車,乃邑人私祭也,廟內有泉,名雹泉,現巳夷為公路,再南即孝水之源“靈泉廟”。
“孝水澄清”昔人題詠甚多,明汝南熊榮《泳孝水》云:“孝婦河名自古今,泉源一派更弘深。何當化作為霖雨,永濟橋以南過去盛產嘉魚,鳳口細鱗,狀如松江之鱸,長約二、三寸,名為孝魚,俗名白魚,又名四腮魚,烹而食之,鮮美異常。神頭菜園所產蔬菜,因水清而甘冽亦較別處更為佳美,以孝水故也。
孝水以南則有白洋河,大洪泉、藥王泉、麓泉等名泉現皆以乾涸,孝水也不常流,惟秋後水潦,有時流十強月不等,只因神頭一帶亂打機井,破壞水源所致。
4、陽坡繞翠近人家
“陽坡繞翠”距城南三里,嶺南麓,。該坡自晨至日中昃,陽光常照,嶺下則森林茂密,松柏常青,野鳥翔集,雖在嚴冬,漫坡碧草茸茸,大有初春陽和之氣,所以又名‘朝陽坡”,遊人至此無朔風凜冽,實為冬遊勝地。坡前則山房高下,炊煙四起,南則河水潺潺,葦塘叢叢。
附近有清代現實主義傑出詩人趙執信(號)趙秋谷先生墓。十四歲考中秀才。十七歲,中山東鄉試第二名舉人。十八歲,中會試第六名,殿試二甲進士,選翰林院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二十三歲就擔任了山西鄉試正考官;二十五歲升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名躁京都。因“《長生殿》劇禍案被彈劾。京都有人對趙執信的才華和遭遇發出了感慨“秋谷才華向絕儔chou,少年科弟盡風流,可憐一曲長生殿,斷送功名到白頭。)
“陽坡繞翠”距城南三里許,峨嶺南麓,北神頭莊一近,東至文筆峰,西至孝婦河東岸,北接對松山。該坡自晨至日中昃,陽光常照,嶺下則森林茂密,松柏常青,野鳥翔集,雖在嚴冬,漫坡則碧草茸茸,大有初春陽和之氣,所以又名‘‘朝陽坡”,遊人至此無朔風凜冽,實為冬遊勝地。坡前則山房高下,炊煙四起,南則河水潺潺,葦塘叢叢,異鳥家禽起俯於塘之中,洵可樂也。鳳凰嶺近在目前,遙望土門道南山之上,則有清代現實主義傑出詩人趙秋谷先生墓。坡上有江南詩人趙執信得意弟子仲是保墓,詩人慕秋谷先生之詩名,不遠千里而來,自是不歸,比秋谷先一年病故,遺言葬於陽坡之下,與先生之墓相遙望,趙氏子孫春秋致祭,名為“望師墳”。日偽時期,日人在坡下建立白石工廠(即今博山水泥廠址),由趙氏子孫趙翼清等將仲是保之墓遷於秋谷先生墓之右側,並立碑記之,惜在“文革”中被毀。
近年來,水泥廠建於坡之周圍,連亘二里許,坡下耕地皆無,樹木巳稀,盡為廠基及公路所占。峨嵋嶺塵氣彌天,朝陽坡則石屑紛飛,草木不生。如遇天氣晴朗,登小頂東望峨嶺以北,整個東圩悉為燦塵所籠罩,“陽坡繞翠”已失去昔日景觀,昔為繞翠,今則繞塵矣。
5、禹山積雪陰無日
顏神八景
城西“禹山積雪”, 禹王山,在其兩峰之間為懸崖,幽谷深邃,仰不見日,所以冬季積雪,至夏初有時未盡,遊人至此,雖在炎夏,亦不知暑。
據《顏山雜記》載:“禹山去城西十五里為王大嶺,四望層巒起伏,淼淼如連波,孤峰傑立萬山之表,時有雲氣浮浮,帶此蒼岫,雨則先起,晴則後散,城中之雨候也。”
原山,又名飴山,馬耳山,蓋自明之中葉,在山巔建有禹王廟,土人相呼為禹王山,習俗然也。此山自泰岱經萊蕪由青石關以西入博境,北連長白山,皆原山脈也。《水經注》載:“原山之水東流為淄,西流為汶。”其實在青石關以南萊蕪境有分水嶺,即淄汶二水的發源,原山至博境乃獨出一峰耳。原山之主峰,兩峰並峙,南高北低,每當雨霽雲開,風日晴和,遙望岱宗,近在目前,岱宗以北諸山惟此峰高,連岱宗之半,其它無此比也。
“禹山積雪”,即兩峰之間下即懸崖,幽谷深邃,仰不見日,所以冬季積雪,至夏初有時未盡,遊人至此,雖在炎夏,亦不知暑。該處山谷連綿,迤北夾山,龍塘一帶,春季草木萌芽時,晚於山前半月,土人相呼為“小關東”,意其冷也。尤其在王大嶺一帶,皆系懸崖峭壁,羊腸小道,堪稱有蜀道之難,冬季每遇風雨交加,行人怯步,土人有諺云:“王大嶺上失了腳,姚家峪里找人。”言其險也。該處在抗災備荒是,吾鄉趙氏母女前往萊蕪換糧至此,適遇風雪,凍餒不堪,失足落於山谷中,掙扎不出,即凍死於谷中。今則由姚家峪至牛角及萊蕪一帶修建公路,從此西山居民無冬季行旅之厄也。
禹王山之主峰崖,有禹王廟,系建於明季中葉,廟門南向,大殿三楹,正尊為禹王,東西配殿各三楹,門外南殿一楹。
北峰為聖母廟,門西向、閣式、東殿三楹祀聖母,南北配房各三間,向為廟祝所居,自經兵燹及“文革”,現皆瓦礫,僅存遺蹟而巳。聖母廟石柱上對聯,相傳為趙秋谷先生所書,余記其半聯云:從來聖母自天中。
6仙洞藏春地早花
城西南團山,呂仙祠旁有呂仙洞,洞口僅容一人俯身而入,易進難出,迎春花遍生於洞盡,春初洞口內外,迎春早發,野花遍地。
該處距城西南約五里許,一路由鳳凰山北麓至小頂,由小頂往南里許即是;另一路由靈泉廟西神頭經鳳凰山南麓(即神頭西峪),約二里許即至,地名團山。余曾記前人有碑云:“博邑皆山,其西南諸峰林壑優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團山也……',',谷底迤南依山有龍山廟,廟下有清泉一區,四時常流,雖大旱而不竭。由此曲折而上,即團山純陽廟大門,上嵌斗大金字匾額“團山”二字,無書寫人姓名。進門北即峭壁,南臨深谷,西行數十武,有過廳三間,正中懸有金字匾額,隸書“鎖雲岩”三字,為邑人錢中山所書。由過廳而西迤北有平台一區,建有東廳二廳二間,對過廳正西有長廊三間,檐下懸有衍聖公孔令貽所書匾額,後壁窗間兩邊懸有清代詩人趙秋谷所書對聯,聯為趙進美所撰。廊後有道房五間,向為馬道人居住,過廳長廊中間,北即懸崖峭壁,懸崖下有石室一區,壁窗皆右,室內有呂仙塑像,西北角有清泉,四時常流。室外峭壁上摩崖很多,現僅存二塊,一為湖南舉人書法家兼金石家瞿芳梅疆書“退藏於密”四字,一為邑人張新曾所書“劍光鶴彩”四字。石室前方池內有文石一塊,高丈余,院內並有古檜數株,黃楊一株,皆為清初之物。由石室西北角拾級而上嗣有石如山,石質黝黑,名為“象山石”,相傳為飛來石,石上建有小亭,亦名之日:“象山亭”,石上嵌有隸書“逸塵”二字,為民初縣長丁惟椽所書。石室稍南象山腳下,有古藤一株,依山蜿蜒而上,覆蓋於象山亭,花時宛如簾幕纓絡,洵為奇觀。
在峭壁和象山亭之間西北際,即“仙洞藏春”洞口,狹窄僅容一人俯身而入,入則往西北而下,高低不等,行里許有深潭,遊人至此而止,亦苦窮其源。迎春花遍生於洞盡春初,洞口內外,迎春早發,野花遍地,雖在初春,氣侯猶如仲春,所以謂之“仙洞藏春地早花”。山中學師生為紀念孫中山先生,每到清明節在此植樹,又名之日:“中山陵”。
現在廟內建築及碑碣,自經戰亂及“文革”拆除破壞,牆基已無處尋找,樹木巳盡,只存荒山,所僅存者,瞿芳梅,張新曾二摩崖耳。
7、秋谷高風賢址在
顏神八景
城東門外的荊山,昔在宋朝范仲淹微時,曾讀書於此地荊山寺。修有“范公祠”。後趙執信隱居於此,現今有趙執信紀念館。
出城東門約半里許,即“後樂橋”,南則秋谷口,向日谷內蒼松蔽天,兩岸垂楊,東為荊山,西則峨嶺,泉水匯成溪流,行人至此,以夏不知暑,似有秋意,故謂之“秋谷”。 昔在宋朝范仲淹微時,曾讀書於此。文正父為淄青記室,客死,文正少孤,育於長山朱氏,秋谷連線長白,文正常往來於兩地,今之范公祠即昔日文正讀書處也。荊山之上有文正讀書台,石平如鏡,方廣畝許,俗呼一畝石。後人追思文正德,為之立祠。據有關文獻記載,荊山之下,舊有荊山寺,因日久年湮,廟宇巳毀。在明初,土人藉寺廢址,為范公立祠,祠下有泉,因名范泉。
在明末,土人在東關處荊山之麓架石樑以通鎮城,並弓l范泉之水從橋上流入鎮城之內,即所謂“橋上流水,橋下行人。”
范公祠之右,在明代嘉靖中,建通判南樂魏怡生祠。明末,鄉先達趙振業又建準提庵於魏公祠之前,該處成為山麓建築群。范公祠內古碣林立,邑人重修范公祠時,將古碑皆毀作料石,僅存明代天啟間淄人張仲發所書“山高水長”四字,刻於石映壁,後有張至發跋語,該建築尚完好。
秋谷一帶可稱水鄉,距祠稍甫,峨嶺東麓有明末張曉“香火院”,亦名“觀音庵”,庵內有泉,名“觀音泉”,再南有“雙泉”、“沙泉”等。“因園”內有“六六泉”,以上諸泉皆已乾涸,甚至遺蹟無存。
該處風景優美,既近鎮城又接山林,適於園林建築實賴范泉之水。清初,趙濟美建涼洞亭於范泉之北,後為趙參政怡園(即北亭子),趙雙美建因園於范泉之南,後為秋谷先生棲隱處(即南亭子),皆藉范泉之水,南流北注,成為名園勝景。
在明代嘉靖間,青州分署通判平定和清詠顏神八景詩有句云:“秋谷高風賢址在”,就是說范公曾寄跡秋谷,公之亮節高風宛然尤在,後人附會為仙跡在。峨嶺之上,山右壁聞有似葫蘆足跡等形者,後人名為“八仙台”。荊山、峨嶺實系丘陵,並無高風,更無高峰,若只言秋谷有高風,實屬不經。“賢址在”又有謂趙秋谷者,和清之詩早於趙秋谷一百餘年,豈能預言之?更為荒唐。“秋谷高風賢址在,以和清游范泉詩言之最詳,勿庸多議。
8、珠泉印月烹新茶
出龍泉門(即南門)約半里許,即龍泉寺。寺中有二泉,東名“龍泉”,西日“珍珠泉”,實則昔之“二女泉”。據《顏山雜記》記載:“出城南峨嶺之北麓,東西有二泉,東泉清深,珠而不藻,西泉淵宓,藻而不珠。泉南舊有二女堂,今四角石礎猶存,蓋聞昔有二女,憫其父母老獨無兒,乃共誓不嫁,投身淨門,以資供養,泉上是其出家之處,惜其碣文湮滅,事跡難詳,其日:‘龍泉',、‘珍珠泉',者皆後人之所目也……”
明季正德間,州同知成周易名“珍珠泉”後,在此建僧寺,名“龍泉寺”,後人幾忘其泉名之始矣。又明季末年,分署青州通判平定和清列入顏神八景之一“珠泉印月”,嗣後鄉先達對該處題詠較多,茲不具論。
一所謂“珠泉印月”者,蓋指“珍珠泉”,泉為圓形,泉上有古柏一株,每在冬至前後,夜晚子時左右,月亮與泉相輝映,泉中只見月光,不見泉水,泉上古柏亦為月中之陰暗處,此乃一時奇觀,過時則或偏或倚,不復如是矣,所謂烹新茶者,言泉水之清潔甘冽,宜於煮茗也。
該處向為世外桃園,每逢夏季,自朝至日中昃,遊人如織,或飲茶酌酒,或棋抨角勝。來此游者,大多數為布衣百姓,而酸腐斯文者則少,迨至深秋,遊人始稀。
縣之有八景向為通例,自明代中葉,地方志之編纂,盛極一時,縣有志,州有志,府有志,凡志則有八景,或修志一次,原八景不適應觀瞻,或人為破壞,則有續八景,甚至續至二十四景不等,或繪有景圖,如淄川縣誌者,為明末書畫家張紱所繪,至今尚存。 “顏山八景”見於志乘者乃有明嘉靖年間,鎮通判山西平定州和清以“八景”聯綴成詩,為七言四韻,即所謂“黑山暮雨雁飛斜……”“顏山八景”是否早巳載於《益都縣誌》或自和清所始,尚有待於考證。
顏山之命名,始於孫廷銓編著之《顏山雜記>,以前史乘之記載,只雲顏神而不日顏山。顏神自清雍正十三年立縣時,趙秋谷先生尚健在,其詩文中也未提及“顏山八景”之名,早在《顏山雜記》亦未著錄,至乾隆十八年知博山縣事長白富申倡修《博山縣誌》,僅錄“八景”之名而去其綴語,迨至民國二十六年,縣長王蔭桂續修《博山縣誌》,仍列八景之名,亦未有所變更。考其“顏山八景”乃顏神鎮時之“八景”,非博山立縣後之“八景”,沿襲至今,有些地方遭人為破壞,自然流失,亦不適應觀瞻,徒具其名而巳,僅峨嵋山一帶即具有五景。最遠者縣東二十里“黑山暮雨”,西則十五里“禹山積雪”,再則西南三里之“仙洞藏春”。其時禹王山尚屬萊蕪境,與顏神鎮無涉,余幼時游禹王山,尚睹益萊交界碑屹立王大嶺之最高處,下即嶺西莊,不知古人何以將萊蕪之“禹山積雪”列入顏神鎮之“八景”中。博山立縣後,始將禹王山由萊蕪併入博山,其疏於考查歟,今則吳越一家矣,茲不俱論,謹錄“八景”及坐落地址概述如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