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心理學名詞)

兒童生長發育到成年的過渡時期,一般為10~20歲左右。青春期是以性成熟為主的一系列生理、生化、內分泌及心理、行為的突變階段。青春期的個體正處在“第二次生長發育高峰”,不僅身高、體重、肩寬和骨盆寬等有了明顯的變化,而且神經、心血管、呼吸等系統的生理功能也日趨完善,男女兩性的性器官和性機能都迅速成熟,男性遺精、女性月經來潮,同時出現“第二性徵”。由於生理上的變化帶來了性意識的覺醒。一般地說,女性比男性青春期開始得早,結束得也早。青春期的起始年齡、發育速度和程度及成熟,均有很大的個體差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青春期
  • 外文名:Puberty
  • 套用學科:心理學
  • 套用範圍:發展心理學
總體特徵,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時期,青春期是一個發展時期,青春期是一個變化時期,青春期是一個反抗時期,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時期,生理特徵,男性特徵,女性特徵,階段劃分,青春期早期,青春期中期,青春期晚期,心理特點,需求,問題,

總體特徵

以性成熟為主要內容的生理成長,對青春期少年的心理及社會方面有著重大的影響,形成這一時期的幾個重要特徵:

青春期是一個過渡時期

青春期是個體由兒童向成年人過渡的時期。通常人們把青春期與兒童期加以明顯區分,區分的界限是性的成熟。對於男性來說,性成熟的標誌是遺精,(通常在夜間睡眠時遺精);女性是月經,即第一次來月經。以性成熟為核心的生理方面的發展,使少年具有了與兒童明顯不同的社會、心理特徵。個體在兒童期依賴成人,成人約束並決定兒童生活和活動的主要內容和方面;兒童對自己的行為不承擔責任。隨著年齡的增長、生活範圍和活動內容逐漸複雜化,使少年具有了與兒童不同的特點。他們逐漸有了一定的特定意向和責任感並自己決定某些活動如何進行。對自己的行為,尤其是部分犯罪行為要負一定的刑事責任。但少年也不同於成人。他們雖有一定的獨立性,但還沒有完全獨立;在許多方面,尤其是在物質生活方面還要依賴父母;他們還沒有成為完全責任能力人,並不是對自己的所有行為都要負刑事責任。由此可見,這種介於兒童和成人的過渡階段的地位,使得少年成為社會學上所說的邊緣人,他們地位的不確定性和社會向他們提出的要求的不確定性,使他們產生了許多特殊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發展時期

青春期是人的身體發育完成的時期。研究表明,在人的一生中,身體生長迅速、身體各部分的比例產生顯著變化的階段有兩個,一個是在產前期與出生後的最初半年,另一個則是青春期。青春期的快速生長發育,被稱之為青春期急速成長現象。事實上,這種現象開始於性成熟之前或與性成熟同時開始,終止於性成熟後的半年到一年。男性的急速成長從10.5~14.5歲開始,在14.5~15.5歲左右達到頂峰期,以後逐漸減慢,到18歲左右時身高便達到充分發育水平,體重,肌肉力量,肩寬,骨盆寬等也都得到增加,與此同時性機能和第二性徵也發育成熟。如女性在月經及第二性特徵這些外部變化的同時生殖器官也逐漸成熟,外陰開始出現了陰毛,陰道內分泌物開始增多,子宮發育變大,卵巢皮質中的卵泡開始有了不同階段的發育變化。一切都表明已開始向性成熟期過渡。由於身體及性的發育,對少年的心理特徵及社會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由此也產生了一系列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變化時期

青春期是少年身心變化最為迅速而明顯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男性從兒童的身體、外貌、行為模式、自我意識、交往與情緒特點、人生觀等,都脫離了兒童的特徵而逐漸成熟起來,更為接近成人。這些迅速的變化,會使少年產生困擾,自卑,不安,焦慮等心理衛生問題,甚至產生不良行為。在這個時期中,人從兒童向成人發展是可預測的,但是在發展過程中會出現什麼情況或問題則不可預測。

青春期是一個反抗時期

由於身心的逐漸發展和成熟,個人在這個時期往往對生活採取消極反抗的態度,否定以前發展起來的一些良好本質。這種反抗傾向,會引起少年對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生活的其他要求、規範的抗拒態度和行為,從而會引起一些不利於他們的社會適應的心理衛生問題。

青春期是一個負重時期

從他們所要應付的各種問題來看,青春期也是一個負擔很重的時期。青春期是過渡時期,少年要逐漸擔負一部分由成人擔負的工作,環境可能不斷把一些由成人來辦理的事項交給他們去辦理,加重了他們的負擔,但這些負擔是他們成熟所不可缺少的,如果不增加負擔,日後不可能成熟。他們要應付由身高、體重、肌肉力量等的發育成熟,特別是性的發育成熟所引起的各種變化及問題,心理壓力相對增大過速。他們必須在拋棄各種孩子氣、幼稚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的同時逐步建立起較為成熟、更加符合社會規範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模式。少年在應付自己的反抗傾向的同時,還要極力維持和保護與社會的正常關係。此外,異性興趣、異性交往、繁重的學習任務等也給他們的身心造成極大負擔,有時候還成為主要矛盾。

生理特徵

男性特徵

大約十二歲,男性睪丸和陰囊開始增大,陰囊變紅,皮膚質地改變。十二到十三歲時,陰莖變長,但是周徑增大的速度較小,睪丸和陰囊仍在繼續生長,出現陰毛,前列腺開始活動。十四到十五歲,陰囊和陰莖開始繼續增大,陰莖頭根充分發育,陰囊顏色較深,睪丸發育成熟,出現夢遺。

女性特徵

指從性器官開始發育、第二性徵出現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的一段時期。
由於卵巢比睪丸發育早,所以女孩的身體發育要比男孩早1-2年。女孩青春期起訖時間大約各為9-12歲及18-20歲。
身高、體重迅速增長;身體各臟器功能趨向成熟,神經系統的結構已接近成年人,思維活躍,對事物的反應能力提高,分析問題能力和記憶力增強;內分泌系統發育成熟,腎上腺開始分泌雌性激素刺激毛髮生長,出現陰毛、腋毛。生殖系統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系統發育成熟,卵巢開始分泌雌激素、孕激素及少量雄激素,刺激機體內,陰道開始分泌液體、外生殖器官發育,出現第二性徵如:乳房隆起、皮下脂肪豐滿、骨盆寬大、嗓音細高等,月經來潮是青春期最顯著的標誌。

階段劃分

對青春期的階段距今並沒有統一的分期標準,有部分學者將其分為:

青春期早期

第二性徵開始出現至女孩出現月經初潮,男孩出現首次遺精為止,表現是體格生長突增,年齡約為9—13歲。

青春期中期

性器官第二性徵發育為主,以女孩出現月經初潮、男孩出現首次遺精為該時期的開始,以第二性徵發育成熟為止。年齡約為13—16歲。

青春期晚期

自第二性徵發育成熟至生殖功能完全成熟、身高增長停止,女孩在這個階段開始出現周期性月經,年齡約為16—18歲。

心理特點

需求

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家長都會有不同程度的惶恐,甚至有的家長如臨大敵。家長的反應很正常,因為青春期孩子總是憧憬成熟又留戀童年,追求完美又總有缺憾,拒絕灌輸又渴望幫助。這樣矛盾的心理,使得他們的行為在大人眼裡是如此荒唐和無聊,而對孩子來說,意義卻十分重大。家長因為不了解孩子,對孩子橫加約束,這使得家長與孩子矛盾重重,衝突不斷升級。
首先,我們應該了解青春期孩子的三大心理需求。
(一)合理的物質需求
物質需求是生活永恆的主題,孩子進入青春期以後,表面上還是在服裝、零食、玩具及文具等方面有所需求,實質的需求卻在悄然變化。剛剛進入青春期,追求個性化的孩子較少,更多是要求自己從眾。從眾讓自己有安全感,融入同學的圈子裡,不顯山顯水。隨著年齡的增長,熟悉了周圍的環境,了解了同學、朋友的個性,孩子們開始彰顯個性,暗暗地在群體裡比高低。這種比較有積極的意義,孩子獲得了經驗,給自己在群體中定了位。
(二)朋友的交往需求
進入青春期前後,又是國中生活的開始,孩子們像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接觸新的面孔、新的習慣、新的學習方式。這是我們看得到的變化,還有一個看不見的變化,就是進入青春期的孩子,思想和情感的轉移。
青春期之前,孩子心裡依賴的是家長,進入青春期開始轉移,轉移到朋友身上,到青春期後期,轉移到異性朋友身上,最後,固定在異性身上,成家立業,生兒育女,進入一個新的循環,這是人類成長的必經之路,是我們沒有辦法抗拒的力量。
孩子開始交朋友,為了朋友,他們可以在學校門口等,可以和同學一起去逛街、去網咖。為朋友可以留在學校打籃球,甚至是去打架,不在乎回家晚了家長的臉色,即使招來家長的打罵也依然如此。是什麼力量讓孩子們鋌而走險呢?這裡是孩子的心理需求的問題。[6]
(三)對異性關注的需求
孩子進入青春期,與異性接觸時有了微妙的變化。他們開始悄悄地關注異性。關注往往只是停留在外表上。比如女生關注帥氣高大的男孩。女孩子們在一起去對他們評頭論足,有一些新鮮和刺激的感覺。男孩子也注意女孩子,偶爾也會在一起用調侃的方式談論某些女生,即使有一種淡淡的喜歡,他們也知道自己在想入非非。男孩和女孩,都會很拘謹,這只是孩子們走出家庭的圈子、步入社會認識異性的最初的學習階段。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們越來越明白自己喜歡什麼樣的異性,希望去接近他或者她。最開始的形式可以是打打鬧鬧,簡單的問答,還可以是以班級活動為主題的工作式交流,很多孩子可以通過這樣簡單的交流,達到對異性的了解。很多孩子知道這不是什麼愛情,只是同學交往。他們認為自己憧憬的美好愛情沒有來臨,所以,更多人選擇了等待,等待自己長大。

問題

厭學
厭學就是學生討厭學習,厭煩到學校上課。具體表現是學習效率低下,儘管有時候用功了,但效果不佳,並且感到學習非常枯燥,毫無興趣。如果家長不督促,很少主動學習,不會主動的去涉及其他學習內容、一學習就覺得疲勞、要完成某一學習任務,需要家長用物質激勵、常常幻想,自己有多成功、有不明白的問題時,很少去弄明白到底是為什麼、花在電視、電腦和娛樂上的時間比學習時間多,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不會提前做計畫等。有的甚至一提到學習就頭疼。
網癮
網癮對青少年的危害特別大,網路上存在著一些暴力信息、色情小說和圖片。對於那些缺乏鑑別能力和自控能力的中小學生,很容易整天沉溺於網路中,接觸有害信息,損害身心健康。若上網的孩子成天被那些內容低俗、刺激感官的內容誘惑,就像讓他們吸毒或酗酒一樣,有百害無一利。長時間上網對孩子的心理健康是有危害的。使用電腦時間過長易使人產生孤獨感、寂寞感,甚至產生抑鬱情緒。另外,整天坐在電腦前會使人的思維模式單調化,在一定的條件下限制人的思維流暢。
自我封閉
自我封閉是後天形成的認知方面的心理障礙,它是人在社會化過程中造成的一種心理異常反應。人在兒時,成年後都會出現,也可發生在青少年成長的任何階段。因為他們正處於從自我意識的萌芽狀態,到向社會化發展的階段,對於正常的孩子,他們願意結交夥伴,喜歡分享,嘗試在集體活動中感受樂趣。但是,由於生長環境的缺陷,如從小喪失親子生活,被父母忽視或遺棄,被寄養在缺乏情感交流的家庭,以及患者自身的個性缺陷,如內向、膽小、自卑、壓抑等等,使他們逐漸形成離群索居的生活習慣,並最終發展到把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接觸社會,也越來越難以適應社會。(非先天產生的一種由於神經系統失調導致的發育障礙)
學習障礙
學習障礙有多方面的表現,如注意力不集中,做事磨蹭,有頭無尾,缺乏時間觀念和任務感;慵懶、拖沓,學習遷移能力差,易形成習慣性惰性及自慰心理。社會適應技能缺陷,凡事都要依賴別人。缺乏良好的獨立學習習慣與學習方法。動作遲緩,笨手笨腳,身體協調能力不良,書寫笨拙、幼稚,缺少筆畫。學習障礙的另一種表現是缺乏學習興趣,缺乏好奇心,對人對事缺乏興趣;或學習興趣膚淺、範圍狹窄、興趣不能穩定持久,易於“見異思遷”,帶有情緒性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