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瑛

陳惠瑛

陳慧瑛著名作家、詩人。1946年出生於新加坡,歸僑,祖籍福建廈門廈門市作家協會主席、廈門市文聯副主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陳惠瑛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新加坡
  • 出生日期:1946
  • 職業:作家、詩人
  • 祖籍福建廈門
人物經歷,主要貢獻,

人物經歷

陳慧瑛著名作家、詩人。1946年出生於新加坡,歸僑,祖籍福建廈門廈門市作家協會主席、廈門市文聯副主席。著作有《無名的星》《展翅的白鷺》《月是故鄉明》《廈門人》《南方的曼陀林》《一花一世界》等18部,發表詩文3000餘篇共600餘萬字,獲國際、國家部級以上文學獎項2項。
梅花,中國的國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來,人們把她作為理想的寄託。元朝詩人謝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對一種偉大品格的追求。
我出生在一個三代華僑世家。先祖陳化成將軍是中國近現代史上著名的愛國將領、民族英雄(我是化成祖的五世孫);飽讀詩書的外祖父洪鏡湖先生是新加坡知名的愛國華僑,對祖國的抗日事業和家鄉的教育與建設有諸多捐助;父親陳文旌先生在東南亞文壇頗負盛名,與當時僑居新加坡的作家郁達夫高雲覽,新聞界的僑領洪絲絲張楚琨等先生均為知交。幼年,母親教給我的第一個詞,是寫在手心裡的“中國”兩字;外祖父教我的第一首詩,是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前輩言行的耳濡目染,父母家教的耳提面命,在我心中種下了思鄉愛國的種子。
梅花魂》是我家的真實生活寫照,是海外兒女滴淚的心聲。外祖父平生最愛梅花。他說梅花是中國的國花,它最有骨氣,不管霜欺雪壓,總是欣然開放、吐露芬芳,就像我國千秋百代的仁人志士.歷盡磨難也壓不垮他們高貴的脊樑。晚清的一位名人曾贈送外祖父一幅《墨梅》,老人視為至寶,平時誰也動不得的。在我少年時代遠渡重洋回國前夕,外祖父卻把珍藏多年的《墨梅》交給我,說:“瑛兒,我們的根在中國,我送你回去,希望你學有所成,報效國家;希望你不論處身何種境遇。都要具備梅花的秉性。”
我在祖國受完高等教育,不幸趕上十年浩劫,我從東海之濱的廈門島被發配到太行山,當教師、當農民,漫漫六度春秋,政治上、生活上歷盡艱辛困頓,海外的親友再三勸我出國,認為既然學無所用,又何必過於執著?但外祖父的墨梅、外祖父關於梅花品格的諄諄教誨,伴我走過青年時代萬苦幹辛的人生旅程,在祖國最危難的歲月.我與祖國母親同在!
上世紀80年代初,撥亂反正、祖國新生.我和千千萬萬祖國兒女一起,迎來了人生的第二個春天。像春蠶、像杜鵑,我兢兢業業地工作,嘔心瀝血地創作,被評上首屆全國“僑界十佳”,全國先進歸僑知識分子,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市、省、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並選上市人大常委、省人大代表等等,先後出版了18部著作。文章在國內外近百次獲獎。我用梅花的堅貞鞭策我對祖國的忠誠,我以梅花的氣節激勵我前行的勇氣,從而完成了外祖父對我的殷殷囑託,也身體力行地體味了梅魂——赤子之魂——國魂的深刻內涵。
《梅花魂》首次發表於1984年5月的《花城》,同年獲全國僑聯和《華聲報》聯合舉辦的“月是故鄉明”全國徵文一等獎;1991年,再度榮獲新華社《嘹望》雜誌社“情系中華”國際徵文二等獎.並在人民大會堂接受隆重頒獎,李瑞環等中央領導人出席了頒獎大會,同時獲獎的有諾貝爾獎獲得者丁肇中教授,林則徐五世孫、原我國駐聯合國大使凌青先生等國內外知名作家、專家、學者。此後十來年間, 《梅花魂》一文被選人18種文選和海內外大、中、國小課本。
千古以來,我國有松、竹、梅、蘭“四君子”.松、竹、梅“歲寒三友”之稱,這自然是以物喻人,讚譽人世間的高風亮節。因此,我寫《梅花魂》,出發點是對我的充滿愛國情懷、至死不渝的外祖父的深切思念;但在我的深心裡,梅花精神.是我們偉大民族世世代代永不泯滅的芬芳。是全世界炎黃子孫薪火相傳的正氣。歌頌梅花魂,就是宏揚中華英風、炎黃正氣!

主要貢獻

教材編輯的教學建議:
在人類的諸多美好情感中,故園情是最深厚、最久遠的。浪跡天涯的遊子、旅居他鄉的征人.誰不心繫故園?故鄉是我們的根.即使歲月催人老.滄海變桑田,又有誰能忘記曾經養育過我們的深情土地?所以古往今來,懷鄉戀土的悠悠情感,往往成為常寫不衰的永恆主題。人教版課標本五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專題是“月是故鄉明”。但兒童往往還無法親身體驗這種深沉情感,通過文學作品來體會仍然是重要途徑。
對海外遊子而言。對故土的思念就是對祖國的思念。在《梅花魂》中,對祖國的思念又是投射到象徵中華民族精神的梅花上。同時,課文中還飽含了作家對外祖父的深切思念,這種思念也是同外祖父的愛國情懷聯繫在一起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注意不要將這幾種感情割裂開.要認識到愛國情是統攝全文的情感。
作者在抒發情感時,是用具體的事例來表達.而不是亂喊一通“啊”“呀”“嘛”了事,正是這種具體化的寫法,讓作品的情感不落虛空。散文大家冰心也曾在給作者的信中說道: “您的散文我很喜歡,特別是抒情中都有敘事,不是空泛地傷春悲秋,風花雪月。這種文字我看膩了!”
對於《梅花魂》這種感情真摯、深沉的課文,教師如何帶領學生深入體會情感是教學的重點。我以為除了“潛心會本文”外.還需要藉助一些相關資料來幫助學生理解。教師在教學時.不要給人物貼標籤,粗略地問如“外祖父是怎樣的人”“文章表現了外祖父的什麼品格”之類的問題.而要深入到事例內部,讓學生了解“為什麼外祖父要教我讀唐詩宋詞”“為什麼外祖父那么喜愛墨梅圖卻又將它送給我”,這些問題我認為能讓學生的理解不致空泛,而並不是瑣碎的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