鉤端螺旋體病

鉤端螺旋體病(簡稱鉤體病)是由各種不同型別的致病性鉤端螺旋體(簡稱鉤體)所引起的一種急性全身性感染性疾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鼠類和豬是兩大主要傳染源。其流行幾乎遍及全世界,在東南亞地區尤為嚴重。我國大多數省、市、自治區都有本病的存在和流行。臨床特點為起病急驟,早期有高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鉤體毒血症狀;中期可伴有肺出血,肺瀰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貧血、黃疸,全身出血傾向、腎炎、腦膜炎,呼吸功能衰竭、心力衰竭等靶器官損害表現;晚期多數病例恢復,少數病例可出現後發熱、眼葡萄膜炎以及腦動脈閉塞性炎症等多種與感染後的變態反應有關的後發症。肺瀰漫性出血、心肌炎、溶血性貧血等與肝、腎衰竭為常見致死原因。

基本介紹

  • 就診科室:感染科
  • 常見發病部位:致病性鉤體
  • 常見症狀:高熱,全身酸痛,軟弱無力,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表淺淋巴結腫大等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致病性鉤體為本病的病原。鉤體呈細長絲狀,圓柱形,螺旋盤繞細緻,有12~18個螺旋,規則而緊密,狀如未拉開彈簧錶帶樣。鉤體的一端或兩端彎曲成鉤狀,使菌體呈C或S字形。菌體長度不等,一般為4~20μm,平均6~10μm,直徑平均為0.1~0.2μm。鉤體運動活潑,沿長軸旋轉運動,菌體中央部分較僵直,兩端柔軟,有較強的穿透力。

臨床表現

潛伏期2~20天。因受染者免疫水平的差別以及受染菌株的不同,可直接影響其臨床表現。
1.早期(鉤體血症期)
多在起病後3天內,本期突出的表現是:發熱、頭痛、全身乏力、眼結膜充血、腓腸肌壓痛、全身表淺淋巴結腫大。本期還可同時出現消化系統症狀如噁心、嘔吐、納呆、腹瀉;呼吸系統症狀如咽痛、咳嗽、咽部充血、扁桃體腫大。部分患者可有肝、脾腫大,出血傾向。極少數患者有中毒精神症狀。
2.中期(器官損傷期)
在起病後3~14日,此期患者經過了早期的感染中毒敗血症之後,出現器官損傷表現,如咯血、肺瀰漫性出血、黃疸、皮膚黏膜廣泛出血、蛋白尿、血尿、管型尿和腎功能不全、腦膜腦炎等。
此期的臨床表現是劃分以下各型的主要依據,分為:流感傷寒型、肺出血型、黃疸出血型、腎功能衰竭型、腦膜腦炎型。
3.恢復期或後發症期
患者熱退後各種症狀逐漸消退,但也有少數患者退熱後經幾日到3個月左右再次發熱,出現症狀,稱後發症。表現為後發熱、眼後發症、神經系統後發症、脛前熱等症狀。

檢查

1.常規檢查與血液生化檢查
無黃疸病例的血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數正常或輕度升高;黃疸病例的白細胞計數大多增高,中性粒細胞計數增高。尿常規檢查中多數患者有輕度蛋白尿、白細胞、紅細胞或管型出現,黃疸病例有膽紅素增高。一般在病期第1~2周內持續上升,第3周逐漸下降,可持續到一個月以後,血清轉氨酶可以升高,但增高的幅度與病情的輕重並不平行,不能以轉氨酶增高的幅度作為肝臟受損的直接指標。半數病例有肌酸磷酸激酶(CPK)增高(平均值是正常值的5倍)。
2.特異性檢測
有病原體分離和血清學試驗兩種方法。均是用已知鉤體抗原檢測血中出現的相應抗體,不能做到早期診斷。近年來開展了乳膠凝集抑制試驗,反向間接血凝試驗與間接螢光抗體染色試驗等可以測出血中早期存在的鉤體,已取得了早期診斷的初步成果。

診斷

結合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等綜合分析加以診斷。

治療

1.一般治療
強調早期臥床休息,給予易消化飲食,保持體液與電解質的平衡,如體溫過高,應反覆進行物理降溫至38℃左右。在患者家中、門診或入院24小時內特別在6~24小時內密切觀察病情,警惕青黴素治療後的雅-赫反應與肺瀰漫性出血的出現。患者尿應採用石灰、含氯石灰等消毒處理。
2.早期及鉤體血症型的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2)鎮靜藥物治療。
(3)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3.肺瀰漫性出血型的治療
(1)抗菌藥物治療。
(2)鎮靜藥物治療。
(3)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
(4)輸液。
(5)強心藥物治療。
4.黃疸出血型的治療
對輕、中度患者,在抗菌療法的基礎上,適當對症治療即可,對重症患者,應加強下述療法。
(1)出血處理。
(2)精心護理。
(3)保護肝臟。
5.腎衰竭型的治療
對輕症患者,在抗菌療法的基礎上,適當對症治療,腎臟損害大多可自行恢復。對重症患者,需進行透析治療,並注意水電解質平衡。
6.腦膜腦炎型的治療
7.後發症的治療
後發熱、反應性腦膜炎等後發症,一般僅採取對症治療,短期即可緩解。必要時,可短期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則恢復更快。

預後

因臨床類型不同,各地報告本病的預後有很大的差別。輕型病例或亞臨床型病例預後良好,而重型病例或住院病例病死率則較高。

預防

鉤端螺旋體病的預防和管理需採取綜合的措施,這些措施應包括動物宿主的消滅和管理,疫水的管理、消毒和個人防護等方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