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山(浙江省金華市金華山)

金華山(浙江省金華市金華山)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金華山,位於浙江省中部,系龍門山脈的支脈,因橫亘於金華市區北面,故俗稱北山,古稱長山或常山。金華山自浦江東南部起至蘭溪城東止綿延50餘公里,面積500多平方公里,最高峰大盤山海拔1314米,也是龍門山脈最高峰,與山腳垂直落差達1100多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金華山
  • 別稱:北山、長山
  • 所屬山系:龍門山脈
  • 地理位置:浙江中部
  • 走向:東北-西南
  • 長度:50餘公里
  • 寬度:5公里至15公里不等
  • 起點:浦江東南部
  • 終點:蘭溪城東
  • 主峰:大盤山
歷史淵源,文化底蘊,道教文化,佛教文化,儒教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茶文化,風景名勝,雙龍風景區,六洞山風景區,大佛寺,赤松宮風景區,鶴岩山,蕭皇岩,雙尖山,黃山八面廳,聖壽寺,德勝岩,神麗峽,白石灣,鵝毛尖,城頭風景區,轉輪岩,越龍谷,紅岩峽谷,黃大仙赤松園,體育旅遊,旅遊經濟區,

歷史淵源

金華山,俗稱北山,古稱常山、長山,屬龍門山脈的支脈。從範圍看,作為一條山脈而言,金華山西南起蘭溪,綿延婺城區和金東區北部與東北部的羅店、赤松、曹宅、源東等鄉鎮,東北達義烏至浦江而止,橫亘數縣,與北之天目、會稽,南之括蒼、武夷,東之天台、四明,西之衡、廬等山脈並列齊名。
長山之名,史籍最早見於漢末。其名大抵沿用至晉朝末期南朝初期。此前文獻只有“長山”之名,未見“金華山”之謂。《後漢書·郡國志》注云:“後漢初平三年,分(烏傷)南鄉為長山縣。”《宋書·州郡一》:“長山令,漢獻帝初平二年,分烏傷立。”《晉書·地理下》:“東陽郡……長山有赤松子廟。”
南北朝以後,史籍即多以“金華山”名之。但在敘述“金華山”的時候,也往往述及其古名“長山”。
《隋書·地理下》“金華,舊曰長山,”
《舊唐書·地理三·江南東道》:“金華……後漢分烏傷置長山縣。吳置東陽郡。隋改長山為金華,取州界山為名。”
《新唐書·地理五·江南道》:“婺州東陽郡……金華山,有銅”。
《新唐書·地理五》“江南道,蓋古揚州南境,……為州五十一,縣二百四十七。其名山:衡、廬、茅、蔣、天目、天台、會稽、四明、括蒼、縉雲、金華、大庾、武夷。”
明萬曆《金華府志》:“金華山,在府城北二十里,一名長山。”
《明史·地理五》“金華,倚。北有金華山。南有銅山,舊產銅。城南有東陽江,亦曰婺港,自東陽縣流經此。”
清雍正版《浙江通志》引《名山紀略》云:“有長山在東北,因之為名,隋改為金華,即長山別名也。”

文化底蘊

金華山雄踞浙中大地,自然風光秀美奇絕,人文積澱深遠厚重,歷經兩千多年漫漫歷史長河的洗禮,龍文化、茶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帝王文化兼收並蓄,道、釋、儒文化曾經璀璨一時,成為薈萃古婺文化的重要寶庫,承載著婺州文化的歷史傳承,是少有的集“儒、道、佛”三教為一體的文化名山。

道教文化

金華山洞為中國道教“洞天福地”的第三十六洞天。早在東漢道教文化鼎盛時期,金華山就被譽為“江東名山”,與“五嶽”齊名。尤其是黃初平經東晉道教理論家葛洪寫進《神仙傳》被尊稱為“黃大仙”後,金華山成為名冠江南的道教聖地。
黃大仙在港澳台、東南亞一帶有著廣泛的影響力,被海內外信眾尊奉為“平安神”、“財神”和“僑仙”,信徒多達500萬之眾,甚至在美國有許多信徒為他建廟立祠、香火旺盛。
金華山有長約6公里的牧羊古道,將海拔200米的赤松宮與海拔600多米的黃大仙祖宮相連線,以及二仙橋、金華觀(赤松下宮)、蘭溪黃湓黃大仙宮、靈羊祠、黃大仙赤松園等組成了黃大仙文化景觀群。
黃初平(黃大仙)傳說2008年被列入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德勝岩和轉輪岩上,都立有胡公祠,供奉著“胡公大帝”。
“胡公大帝”即胡則(963—1039),字子正,婺州永康人,宋端拱二年(989)登進士。一生做了四十多年的官,力主仁政,寬刑獄,減賦稅,除弊端。明道元年(1032)江淮大旱,餓死了很多人,胡則上疏朝廷,請求免除江南各地的身丁錢(人頭稅),後來皇帝允許免除衢州、婺州兩州的身丁錢。兩州之民感其恩德,為他立祠祀之,其中以永康方岩的胡公祠為最。南宋紹興三十二年(1162),宋高宗趙構應百姓的請求,用“赫靈”兩字作為胡公的廟額。每年農曆八月十三日,即胡則生日的那天,民間會舉辦各種民俗活動,以祭拜胡公大帝。
蕭皇岩山頂建有蕭皇太子廟。據考證,蕭皇太子廟始於公元554年,距今已有1450餘年的歷史了,其間滄海桑田,幾經荒廢,唯有青山不老,流泉叮咚。現存的蕭皇太子廟是1980年由蕭皇塘村民捐資重建的。
蕭統(501-531年)字德施,小字維摩,名統,南朝梁蘭陵(今江蘇常州西南)人,梁武帝蕭衍長子。天監元年,立為太子,31歲病卒,溢號“昭明”,因此又稱“昭明太子”。他曾召集文士劉孝威、庾肩吾(庾信之父)等多人編撰《文選》三十卷(今本六十卷),輯錄上自先秦,下至齊梁,精心篩選出來的詩文辭賦,世稱《昭明文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詩文總集。

佛教文化

金華山也是佛教名山,尖峰山麓的千年古寺智者寺有近1500年歷史,始建於南朝梁武帝七年(公元526年),梁武帝所敕建,原為南朝梁代樓約法師道場。它興盛於唐,重修於宋,延續至元明清,是金華山的著名佛教歷史文化遺存,是歷史上金華山儒、釋、道文化和諧共棲的佛教代表。香火鼎盛時,曾有寺僧千餘,占地五十餘畝,殿宇五進,規模宏大,為江南名剎。2015年1月7日,智者寺舉行了隆重的開光儀式,千年古剎又重現輝煌。
同樣有1500年歷史的大佛寺,寺院內供奉的崖刻釋迦牟尼佛為我國古代四大石佛之一,寺內有一座羅漢堂,氣勢雄偉,其中的五百尊青田玉石羅漢,神態各異,栩栩如生。
始建於後唐大興年間的棲真禪寺,珍藏了由明成祖朱棣敕命在北京雕造的《大藏經》,此經為玄奘“西天”取來經卷的譯本,是當時全國僅刻印的三部中之一部,因萬曆年間兩次擔任內閣首輔的蘭溪籍宰相趙志皋上書,而賜予棲真寺的隱山大師。棲真禪寺每年農曆的六月六均要舉辦曬經大會。
始建於唐初的聖壽寺,由於環境清幽,諸如宋濂,方孝懦等名人學士經常在此著書講學。寺內留存的古蹟有元代的聖壽寺碑、石羅漢、石幢座、白乳泉。寺後有棵死而復生的古羅漢松已有600多年歷史,此樹在文化大革命中,因人為摧殘枯萎而死,經幾番寒暑更換,在1987年春,枯死多年的羅漢松竟重新萌發新枝嫩葉。

儒教文化

金華歷史上曾稱為“小鄒魯”,儒學大師輩出。宋代呂祖謙,宋元人稱“北山四先生”的何基王柏金履祥許謙,明代宋濂章懋,可以說自宋元以降名儒接踵,人文薈萃,逐漸成為全國儒學文化發展的一個重鎮。呂祖謙與北山四先生,至今還被供奉於曲阜孔廟。呂祖謙創立的金華學派更是影響巨大。而這些歷代先賢,幾乎無不活躍於金華山中。
金華歷來為文化禮儀之邦,歷史上講學群起,書院迭興。南朝梁天監八年(509年),著名文學家、教育家劉峻(字孝標)棄官隱居於金華山紫薇岩下著書講學,成為金華教育史上的先驅,其講學之處,後人稱為“講堂洞”,是金華山儒教文化的代表性勝跡,也是婺州書院最早的雛形。不過,真正意義上的書院,還是呂祖謙創建於南宋的麗澤書院,與嶽麓、白鹿洞、象山書院並稱為南宋四大書院。金華的書院不僅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而且對學術文化的繁榮也起了重要的作用。至今金華山上講堂洞和鹿田書院仍保存完好。
到了近現代,金華山的文化大家同樣毫不遜色,詩人艾青、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畫家黃賓虹、首譯《共產黨宣言》的陳望道、史學家吳晗、西洋史專家何炳松、著名記者曹聚仁、人物畫家方增先、花鳥畫家柳村等均受過這片山林的庇蔭。

名人文化

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79歲時為智者寺興造撰文,並書寫《智者廣福禪寺記》,被當時智者寺住持仲玘禪師著名匠、精心取材設計,刻成高2.20米、寬1.10米的智者寺碑,如今,此碑為國家一級文物。
金華山與明代大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有著不解之緣。在《徐霞客遊記·浙游日記》中,金華山之行的記載
徐霞客游金華山線路圖徐霞客游金華山線路圖
尤為翔實。《浙游日記》不足萬字,金華蘭溪兩地占了近5200字,其中金華山就著墨4400多字,足見金華山在徐霞客心目中的重要份量。徐霞客在金華山遊歷3天,不僅留下了瑞峰熱心引路、潘姥炊煮黃粱以待等溫暖記憶,也有對陸游手書《重建智者寺碑》的醉心和仰慕,更有對金華山諸洞、山勢和水脈嚴謹執著的科學考察。2016年5月18日,金華山通過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人民政協報社、中國徐霞客研究會聯合發起的徐霞客游線標誌地認證。
1933年,郁達夫遊歷金華山後寫下了《金華北山》,文中說:“北山的名勝古蹟,我只遊了十分之一,單就這十分之一來說,已經是奇特得不得了了”。
葉聖陶的《記金華的兩個岩洞》入選國小語文課本,多年來廣為流傳,膾炙人口,吸引了一批又一批“跟著課本旅遊”的學子,在雙龍洞口附近就鐫刻著這一名篇。
歷代文人墨客慕名而來,沈約貫休孟浩然蘇東坡郭沫若……,為金華山留下佳作無數。
新中國成立後毛澤東、朱德、宋慶齡、彭德懷、陶鑄、李先念、彭真、朱鎔基、吳邦國等黨和國家領導人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帝王文化

梁武帝蕭衍到明太祖朱元璋,曾有16位帝王與金華山結緣,為寺觀及高僧、道長、隱士賜匾額、領封誥或避難、駐蹕。

茶文化

婺州舉岩茶產於北山(即金華山)鹿田村一帶,因金華舊屬婺州治,產茶之地巨岩重疊,猶如仙人舉岩而得名。在清明後、穀雨前,一芽一葉時採摘,經特殊工藝精製而成。
婺州舉岩茶又稱金華舉岩,歷史上還有“香浮碧乳”、“婺州碧乳” 之稱。五代時期的《茶譜》中有“婺州有舉岩茶,其片甚細,所出雖少,味極甘芳,煎如碧乳”記載。李時珍《本草綱目》等書中均將其列為最佳名茶之一。該茶聞名於宋,興盛於明,並被列為貢品,至清道光年間仍保持芽茶、葉茶兩個品種進貢。1979年-1981年連續3年被評為浙江名茶;1981年全國供銷系統名茶評比會上,舉岩、龍井紫筍莫乾黃芽同被列為浙江四大名茶。
舉岩茶經攤、炒、抓、挺、烘5道工序製作而成。理條和挺直是舉岩茶成形的關鍵工序,炒制的特點是以烘為主,炒烘結合,既保持原有茶芽特色,使成茶獨具風格。婺州舉岩茶製作技藝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茶文化內涵,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公示。
傳說東晉時期,有一位叫謝志明的人,身患眼疾,卻勤勞孝順。一日他上山偶遇道翁,道翁說他乃善良之輩,不應受如此疾苦,便指點他說北山之中的岩石邊生有茶樹,搗碎瀝汁,可治眼疾。謝志明依言照做,不料眼疾很快好了。此後,這種神奇的茶葉在民間口耳相傳,人們還給它取名“舉眼茶”。而這位道翁就是黃大仙。
婺州舉岩茶還與朱元璋有著很深的淵源。公元1358年,朱元璋率兵攻打婺州,久日不克,遂屯兵北山。然而因水土不服,軍中眼疾肆虐,朱元璋心急如焚。傳說當晚黃大仙託夢:“欲醫治眼疾,必得北山岩茶。”朱元璋早起途經巨岩,發現岩縫邊皆有茶樹,遂采之制茶送於將士,果然茶到病除。隨後,還一舉攻下了婺州。朱元璋登基後,下令將金華北山“舉眼茶”改稱為“婺州舉岩茶”,並列為貢茶。
2008北京奧運聖火採集之時,舉岩貢茶(即婺州舉岩)作為中國和希臘友誼的紐帶,被奧林匹亞博物館永久珍藏。同年5月,舉岩貢茶經商務部、外交部核准為國禮茶贈送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

風景名勝

雙龍風景區

雙龍風景名勝區位於金華山西南山麓,國家AAAA級旅遊區,距金華市區15公里,總面積79.7平方公里,素有“雙龍勝景,大仙聖地,禪學中心,浙中涼都”之美譽。分雙龍洞、黃大仙、家園裡、赤松山、大盤天、尖峰山六大景區,有300多處景點,是一處以山嶽森林為背景,地下懸河、岩溶景觀、道教勝地為特色,以觀光度假、康體休閒、海外朝聖為主要功能的風景名勝區,也是黃大仙傳說、舉岩貢茶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地。

六洞山風景區

六洞山風景區位於蘭谿市東郊8公里處的的洞源村,是一處融自然山水、溶洞群景觀、名人古蹟,宗教旅遊一體的風景名勝區。其中以地下長河,棲真寺,綺霞園三處景點最為著名。2014年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遊區。

大佛寺

大佛寺位於金華山南、曹宅鎮北2公里處,距金華市區約18公里。是浙中地區最為著名的古代名剎之一,金華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浙江省省級風景名勝區。

赤松宮風景區

赤松宮位於赤松鎮北,西與雙龍風景區相鄰,位列首批浙江省五星級宗教活動場所,景區總面積14.1平方公里,景區內群山環拱,層巒疊嶂,風光旖旎,有煉丹山、臥羊山、二仙宮、王淮墓、赤松山庄等景點。

鶴岩山

鶴岩山,又名書岩,海拔400多米,離金華市區大約20里,位於曹宅鎮胡宅村,大佛寺與赤松宮之間。全山有兩個山頭,一為獅山,一為象山,被稱為“獅象守山門”。因山勢兩翼舒張,迴旋成窩,其形如螺,所以又叫螺螄岩。山上一共有5座廟,包括胡公廟、黃大仙廟、鶴岩寺等,供奉著各路神仙。平時住著幾個道士或老和尚,還有一些修行的居士。
鶴岩山在唐朝就已經比較有名了,有詩為證。唐代詩人戴敘倫曾作《夏日登鶴岩偶成》:“天風吹我上層崗,露灑長松六月涼。願借老僧雙白鶴,碧雲深處共翱翔。”
《光緒金華縣誌》記載,鶴岩山在唐貞觀元年就已有僧人在此修身,唐鹹通十四年(公元873年)建寺,名“鶴岩寺”。

蕭皇岩

蕭皇岩位於義烏市上溪鎮吳店蕭皇塘村西北,岩不甚高,狀如倒扣之釜,故稱“覆釜岩”。因梁武帝的兒子蕭統(貴為皇太子),曾到此一游,蕭皇岩由此得名。蕭皇岩山勢突兀,壁立千仞,直竄雲天,曾以山險、石峻、水清、洞幽、林翠而著稱,山頂建有蕭皇太子廟。
蕭皇岩主要名勝有雙松迎賓、抗倭亭、吳公亭、亂石坪、搶旗岩、獅子岩、土地岩、清水岩、滲水潭、蛟龍池、回音壁、虎臀、空中鼓閣、千年神龜、蟾蜍望月、龍潭天池等,山腳的蕭皇塘人文景觀豐富。

雙尖山

雙尖山位於金東區傅村鎮北,東望蕭皇岩,山上曾有起於隋唐時期的法華寺。詩人艾青1953年回鄉省親時,曾有感懷之作《雙尖山》。

黃山八面廳

黃山八面廳位於義烏市上溪鎮黃山五村,占地0.25公頃。始建於清嘉慶元年(1796年),鹹豐十一年(1861年)花廳及門廳正立面部分石雕被毀,1942年南拱門被毀。現存花廳遺址、門廳、大廳、堂樓及中軸線兩側的三合院,保存狀況良好。

聖壽寺

聖壽寺位於義烏市城西街道北約20公里的伏龍山腰。進山門後,沿著石階拾級而上,經步雲亭、蓮經亭、鐘樓,便可看到青山翠色中的聖壽寺。聖壽寺始建於唐初。當初這裡“飛泉吹煙夢,怪石參雲水,遺然枯松根,瓮塔莓苔綠”。

德勝岩

德勝岩位於義烏城北後宅街道,山巒稠疊,又稱稠岩(義烏古稱稠州,即得名於此),海拔381.7米。岩雖不高,但登岩遠眺,群山連綿不斷,景色蔚然壯觀,是登高攬勝好去處。山上建有胡公寺。

神麗峽

神麗峽風景旅遊區位於浦江縣潘宅鎮南,景區為典型的自然峽谷型景觀,區內山巒起伏,峽谷幽深,峽內飛禽鳴翠、古驛盤山、巨石嵯峨,瀑布、跌水層出不窮。

白石灣

白石灣風景區位於浦江城南,距浦江縣城5公里,景區總面積約18平方公里,由東西二條30餘公里長的峽谷組成。景區內群山連綿,林木蒼翠,溪瀑壯觀,空氣清新,怪石林立,洞窟神秘,一路潭、瀑跌水,終年流水不斷。自然風光極為原始古樸,恰似一個夢想中的人間天堂。

鵝毛尖

金華山乾脈自峰嶺頭繼續沿義烏、蘭溪界山北走為鵝毛尖,又名黃毛尖,黃毛山,海拔840.7米。地處蘭谿市橫溪鎮與義烏市上溪鎮交界處,為金華山行至蘭溪義烏浦江交界地帶最高峰。山頂每年4-5月盛開有近百畝野生杜鵑花,鵝毛尖頂可遠眺義烏市區、浦江縣城、浦江仙華山、橫溪鎮與上溪鎮、佛堂鎮。

城頭風景區

城頭風景區位於蘭谿市橫溪鎮,景區內青山蒼穆,泉流碧澄,滿眼奇岩怪石,遍山鳥語花香,素有“小桃源”之稱。景區與義烏、浦江相連線,以山光水色為自然依託,人文景觀為主題。有城頭水庫、龍門、龍潭飛瀑、龍門書院遺址等景點。

轉輪岩

轉輪岩位於蘭谿市梅江鎮南2公里,又名靈岩,最高處海拔約620米。站在岩下仰望,像是一個旋轉著的巨大車輪。最令人流連的是每年春季藏俏于山嶺的紫荊花,漫山遍野,團團簇簇,是春意在梅江最具特色的落筆。

越龍谷

越龍谷位於蘭谿市梅江鎮西南龍門村,以龍門漂流、特色農耕體驗、竹韻民俗風情街、文化博物館、慢生活民宿區、醉香文化村、露營基地等組成。

紅岩峽谷

紅岩峽谷位於金華山北坡,是從蘭谿市馬澗鎮紅岩腳村上到婺城區羅店鎮武平殿村的一條山谷,落差700餘米,東鄰越龍谷,是一個只有驢友出沒的原生態景區。離紅岩腳不遠,有一面高逾百米的被稱為“紅岩”的峭壁,上億年前的火山活動加上高山流水的長年沖刷和侵蝕,造就了隨處可見的深潭、瀑布、怪石。谷中有兩座當地有名的石佛,相距約100米,用山巔的岩石鑿成。東側石佛坐東朝西,是一尊彌勒佛,座高2.5米,身寬2米,左手握拂塵;西側石佛坐南朝北,形象模糊,岩石高3.3米。
紅岩峽谷的石佛紅岩峽谷的石佛

黃大仙赤松園

黃大仙赤松園景區位於蘭谿市區東北隅,園區面積1.33平方公里, 為一條10多里長的山壠。赤松蒼蒼一望無際,竹林里木,坡坡片 片,滿山漫塢。春夏季節杜鵑花紅遍山南嶺北,秋冬時令,野菊花漫山遍野,飛鳥盤旋穿梭,麂兔奔竄蹦跳,雉雞咯咯飛,喜鵲喳喳叫。歷來是遊覽勝地,慕道玄地,野炊佳處,使人返璞歸真,怡然自得。

體育旅遊

金華山四季風光奇絕,除了盤山公路,山上溝壑縱橫,古道、山道、防火道遍布,森林植被豐富,非常適合開展山地越野、攀岩、腳踏車、定向等戶外運動。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戶外愛好者深入金華山各個角落,探尋和領略原始的山水風光。
自2013年浙江省二體會登山比賽,“2013中國健身名山登山賽·金華山站”在金華山舉辦以後,金華山加大體育旅遊開發力度。
金華山古道地圖金華山古道地圖
2016年3月舉辦的“2016金華山之巔全國越野挑戰賽”(本次比賽通過了ITRA(國際越野跑協會)與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的積分認證,正式成為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的積分賽),吸引了全國26個省份520名越野高手慕名而來,2016年還有“重走霞客路’金華山山水生態越野賽”、“2016金華山之巔公路腳踏車公開挑戰賽”等共超過10場的體育賽事在金華山舉辦。
蜿蜒曲折,密林成蔭,坡度適宜,沿線還有雙龍洞、黃大仙祖宮、鹿田水庫、小西湖等諸多景點,金華山上的羅電公路在騎行愛好者當中,有著華東“最美騎行爬坡路線”的美譽。
金華山的盤山公路金華山的盤山公路
為推動“體育+旅遊”,金華山管委會多次與省、市體育部門對接,爭取支持。並派人專程赴國家體育總局,與田徑運動、水上運動等管理中心,腳踏車、馬術、登山等協會進行對接,爭取能有更多的全國性賽事落戶金華山。
2017金華山之巔·百公里越野賽於2017年3月25日早6點開跑。賽事分為100公里精英組、60公里競賽組、39公里挑戰組和20公里毅行組,共有464名選手報名參賽。
2017金華山之巔·百公里越野賽線路圖2017金華山之巔·百公里越野賽線路圖

旅遊經濟區

為促進金華山的發展,金華市在2015年7月成立了金華山旅遊經濟區管理委員會,授予旅遊經濟區設區市人民政府部分經濟社會管理許可權。今後金華山要實現從景區到城市空間大平台的轉型,重點布局旅遊觀光區、森林保護區、生態居住區、休閒度假區、低碳產業區等五大功能區。金華山管委會直接管轄150平方公里,規劃範圍覆蓋北麓蘭溪部分區域,面積達到300平方公里。整座金華山將作為一個整體統籌規劃和考量,旅遊休閒產業發展空間將得到極大拓展。
金華山旅遊經濟區成立,肩負著兩大使命,一是創建國家5A級景區,二是致力於打造國際化風景名勝區、國際養生旅遊度假區。全區正以“東方朝聖地、養生金華山”為主題,圍繞“漫步尖峰山、參禪智者寺、觀景雙龍洞、祈福黃大仙、避暑浙中涼都”精品旅遊線,實施金華山旅遊品牌發展戰略。承載這五條精品旅遊線的五大旅遊項目,分別為婺文化園、智者文化園、雙龍勝景、黃大仙文化園和浙中涼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