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加

里加

里加(Riga),拉脫維亞首都,經濟、文化中心,波羅的海里加灣的大海港,漁港。

里加位於道加瓦河注入里加灣的交匯處,距海約15千米,面積302.8平方千米。

2018年9月,榮獲“2018中歐綠色智慧城市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里加
  • 外文名稱:Riga(英),Рига(俄)  
  • 行政區類別:首都
  • 所屬地區拉脫維亞
  • 地理位置:位於波羅的海國家的中心地帶
  • 面積:302.8平方千米
  • 人口:637,971(2018年)
  • 方言:拉脫維亞語
  • 氣候條件:介於大陸性氣候海洋性氣候之間
  • 著名景點里加歷史中心
  • 機場:里加國際機場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氣候,人口,經濟,社會,環境,體育,教育,交通運輸,歷史文化,地方特產,著名人物,友好城市,

歷史沿革

里加在古時是利弗人的居民點,1201年建為要塞城市。1282年參加漢
薩同盟,成為波羅的海最重要的貿易中心。1709-1710年被俄國人占領。此後成為俄國西北部重要港口和貿易中心,至18十八世紀發展為海港。1918年拉脫維亞獨立,里加成為首都。1940年併入蘇聯,1991年拉脫維亞獨立後,里加又成為首都。
里加里加
1918年11月18日,拉脫維亞在經歷了700多年的外國統治之後,宣布獨立,定都里加。
在兩次世界大戰之間(1918年-1940年),拉脫維亞將注意力從俄國轉向西歐國家,建立了一個民主的議會制政府。拉脫維亞語成為拉脫維亞的官方語言。
1991年9月6日,俄羅斯承認拉脫維亞獨立。1991年9月17日,拉脫維亞作為獨立國家加入聯合國。1992年到1994年,所有俄國軍隊撤離。2004年 3月29日,拉脫維亞加入北約。 2004年 5月1日,拉脫維亞加入歐盟

行政區劃

古都里加分老城和新城。老城在道加瓦河右岸,面積不大,有運河環繞。老城具有中古時代城市的特徵,房屋低矮,街道狹窄,屋頂多用紅瓦,每座屋頂上有一隻閃光的金屬制的公雞──風信雞。相傳13世紀末葉起風信雞就被當地居民認為是避邪之物,後來人們把雞身兩側分別塗上金色和黑色,以辨別風向,風信雞隻是作為城市的特有標誌。里加雖歷經戰爭破壞,但老城區的許多古老建築仍然保存下來,它們構造奇巧、外觀精美。一隻只閃閃發光的金屬公雞矗立在在幾座13世紀大教堂的尖頂上。在造型各異的教堂中,多姆教堂以其內部龐大的管風琴聞名於世,聖彼得大教堂是里加最高的教堂,其他有名的建築還包括騎士團城堡、大行會會所和小行會會所等。市內還保留著中世紀的商人住宅和倉庫。新城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城市運河河灣處,全市綠蔭覆蓋,花叢處處,素有“歐洲美人”之稱,里加人喜歡稱其為“花城”。新城區具有濃厚的現代氣息,街道寬敞整齊,建築壯觀,噴泉、紀念像和雕刻隨處可見。吉士湖畔有著名的梅沙公園,其中的歌詠場可容納3萬名觀眾,並可供1萬人演唱。尤格湖畔的露天民俗博物館是拉脫維亞民族的縮影,這裡有蔥鬱的樹木、柔軟的草坪、矮小的農舍、古老的風力磨坊。里加的公園多而美。面積最大的是文化休息公園,米耶斯都拉公園以歷史悠久著稱。離市區25公里是濱海療養區,綿延20英里細沙的海濱非常值得一去,那裡遍布著各式各樣的大小別墅,還有幾家豪華賓館,如里加灣賓館和里加海濱賓館。在這些賓館裡,遊客可以進行礦泉水按摩和泥浴。
里加里加

地理環境

位置

拉脫維亞首都里加(Riga) 位於波羅的海國家的中心地帶,(北緯56度58分0秒,東經24度8分0秒56.9666,瀕臨里加灣,市區跨道加瓦河兩岸,北距波羅的海15公里。
里加
里加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處於歐洲西部和東部、俄羅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的交叉點上,其港口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被稱為“波羅的海跳動的心臟”和“北方巴黎”。
里加里加
由於里加瀕河臨湖,所以又有三河一湖之稱,三河指道加瓦河、列魯巴河、城市運河,一湖指吉士湖。面積307平方公里。

氣候

1月平均氣溫-4.9℃,7月平均氣溫16.9℃。人口占全國人口的三分之一。 該港屬北溫帶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最高約30℃,最低約-26℃。沿海冰凍期為每年12月至次年4月,需破冰船協助開航。全年平均降雨量約700mm。河口水位平均高0.9~1.8m。
里加里加

人口

根據2003年人口統計,里加市人口為739,357人,其中拉脫維亞人占95%,俄羅斯人占5%。(拉脫維亞全國居民中,拉脫維亞人占90%一點,2%是俄羅斯人,0.9%是白俄羅斯人, 0.6%是烏克蘭人,)大部分是東正教路德會信徒,而大部分俄羅斯人屬於東正教
里加里加
1767年 19,500
1800年 29,500
1840年 60,000
1867年 102,600
1881年 169,300
1897年 282,200
1913年 517,500
1920年 ¹185,100
1930年 377,900
1940年 353,800
1941年 335,200
1945年 228,200
1950年 482,300
1955年 566,900
1959年 580,400
1965年 665,200
1970年 731,800
1975年 795,600
1979年 835,500
1987年 900,300
1990年 909,135
1991年 900,455
1992年 889,741
1993年 863,657
1994年 843,552
1995年 824,988
1996年 810,172
1997年 797,947
1998年 786,612
1999年 776,008
2000年 764,329
2001年 756,627
2002年 747,157
2003年 739,232
2004年 735,241
2005年 731,762
2010年 70.6萬
『注釋』:
1.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人口急劇減少。
2.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大清洗以後人口減少。

經濟

里加是拉脫維亞最重要的工業城市。主要工業部門為機械製造業,生產電氣化鐵路車輛、電車、內燃機車、船舶和機車等,電器、儀表、化工、紡織和食品工業亦較發達。重要商港和漁船隊的基地。鐵路通莫斯科聖彼得堡塔林等地。航空線與全國各地相連。有拉脫維亞大學拉脫維亞科學院等多所大學。多十三至十九世紀古蹟。海濱為有名的療養地。
里加里加
里加(拉脫維亞語: Rīga)是拉脫維亞的首都,3個波羅的海國家(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中最大的一個城市。位於波羅的海岸邊,道加瓦河口。 北緯56度58分,東經24度8分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Expression error: Unexpected / operator里加又是波羅的海國家主要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和工商業中心。

社會

環境

曾在30年代遊覽里加的英國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寫下了“里加,北方巴黎”這句話。在人行道兩側,遍布著現代化的咖啡館和飯館,城市的商業娛樂活動及其繁榮。拉迪森-斯拉維揚斯卡館店坐落在道加瓦河上,擁有全國最完備的會議設施,從這裡可以俯瞰舊城區的美景。里加的食品與北歐其它國家類似,油膩而且豐盛,但它也有自己的特色菜,例如奶油大麥湯和牛奶魚湯,夾著臘肉和洋蔥的餡餅以及黑麵包布丁。當地人喜歡喝啤酒。 市內設有科學院、大學、工業學院、音樂學院及其他高等院校,建有人種學博物館和8所劇院。
里加

體育

2017年5月19日,國際冰球聯合會當天以55票贊成,52票反對,通過了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和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共同主辦2021年世界冰球錦標賽的決定。兩城是在擊敗芬蘭坦佩雷赫爾辛基後獲得這一賽事主辦權的。錦標賽預計在2021年5月7日至23日舉辦。

教育

里加擁有一大批學術機構,斯德哥爾摩經濟學校里加分校。有拉脫維亞大學和拉脫維亞科學院等多所大學、歷史博物館、藝術博物館、自然博物館等。城市沿西德維納河岸延伸30公里,共分6個區。舊城位於西德維納河與城市運河之間,街道狹窄,保存著羅馬式哥德式巴洛克式建築物,並有騎士團城堡、教堂等古蹟。東北部為重要工業區,有火電站和許多機器製造廠。東郊有化工、輕工業企業。介於里加灣和利耶盧佩河之間的濱海區,散布著不少海濱療養院。
里加

交通運輸

港區主要有2個港池,共33個泊位,其中有散、雜貨專用碼頭,最大水深達10m。裝卸設備有各種岸吊、浮吊、卷揚機及拖船等,其中岸吊最大起重能力為45噸,浮吊最大起重能力達100噸,還有倉庫及冷凍庫等設施。大船錨地水深達35m。主要進口貨物為機器、食品、紡織品、糖、金屬製品、魚及化工產品等,出口貨物主要有煤、焦炭、機械設備、鐵礦、水泥、生鐵、木材、棉花、羊毛、糧谷及亞麻等,在節假日中如果需要,可以安排作業,但應付加班費。拉脫維亞政府還打算將里加發展成為北歐的高科技中心。

歷史文化

里加歷史紀念區包括六個著名的遺址。遺址包括古老的里加、里加的中心地區、磚制圓頂屋、聖彼得教堂、聖雅可比教堂、聖約翰教堂、火藥塔、瑞典門、里加城堡、以及許多博物館和藝術畫廊。
拉脫維亞歷史博物館和外國藝術博物館。
聖彼得教堂,有72米高的塔樓.。
聖約翰教堂,一個13世紀小教堂,在聖彼得教堂的後面.
Powder 塔(Pulvertornis),城牆上惟一保留下來的塔樓,裡面是拉脫維亞戰爭博物館。
里加廣播電視塔,高達368.5米,為本國最高建築。全歐洲第三高建築及電視塔
里加是漢薩同盟的一個主要中心,它同中歐和東歐的貿易在13-15世紀達到繁榮。儘管大部分的早期建築受到火災
"祖國與自由"紀念碑
和戰爭的破壞,它中世紀中心的城市建築仍然反映了這種繁榮。19世紀裡加成為了重要的經濟中心,中世紀城鎮的市郊已經建成,風格從開始的古典木製建築轉入“新藝術”風格。里加被看作是歐洲最精美的“新藝術”建築風格的中心。

地方特產

拉脫維亞飲食與北歐各國飲食相近,多以海味為主,如各種魚類、海鮮等,在北歐經常可以品嘗到豐盛異常的海鮮大餐,但美中不足的是,他們的油膩。拉脫維亞的美食也是如此,豐盛、美味卻油脂太多。
拉脫維亞的美食有奶油大麥湯、牛奶魚湯、臘肉洋蔥餡餅和黑麵包布丁。在品嘗這些稱得上拉脫維亞美食代表的食物時,應搭配著當地的啤酒才算夠味兒。和北歐其他國家一樣,拉脫維亞人好飲啤酒,並有著醇正的歐洲啤酒可以品嘗。

著名人物

米凱亞·巴瑞辛尼科夫(Mikhail Baryshnikov) - 著名芭蕾舞蹈家。
謝爾蓋·愛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 - 著名俄羅斯電影導演
威廉·奧斯特瓦爾德(Wilhelm Ostwald) - 190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
瓦爾特·扎普(Valter Capp)密諾斯微型相機的發明人
馬里斯·楊松斯(Mariss Jansons) 著名指揮大師

友好城市

加來,法國
波爾多, 法國
神戶,日本
不萊梅,德國
莫斯科, 俄羅斯
達拉斯,美國
北京, 中國
羅斯托克, 德國
聖彼得堡, 俄羅斯
聖地亞哥,智利
斯德哥爾摩, 瑞典
蘇州,中國
台北,中國
華沙,波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